我想买一台一体机电脑 家里用 穿越火线视频 看电视 斗地主 聊天

支持保障交易
回收热线: QQ:10-888-332
机器95成新,原装的机器,没有拆修过,机器的配置:酷睿I5四核 M52…
i7-3630 四核 2.4GHz ,内存16G,硬盘1.5T 720…
索尼笔记本电脑索尼笔记本 出厂日期是: 2012年 4月原装配置 从没…
索尼笔记本 出厂日期是: 2012年 4月 原装配置 从没修过 配置:…
&/ 普通商家
要的联系 还有台dell的 1000 要的速度啊 本人换电脑了
大学 毕业了 笔记本卖了 机子买的时候 小4000 在国美买的 有发票…
电话-微信 132- QQ 153-9733-25…
&/ 普通商家
为您推荐以下信息:
东芝上网本 原装主配低配,上网听歌孩子用可以原装主配低配,上网
转让宏基双核笔记本电脑,酷睿2、2G内存160硬盘独立显卡、14寸、带…
&/ 普通商家
因看电影 换了一个大屏影音本 将出差用的小本转让 戴尔小本非常漂亮 九…
&/ 普通商家
自己用的,中介勿扰,欢迎咨询。自己当时是06年11500买的,整个使用…
ThinkPad/IBM T42笔记本,WindowsXP专业版,奔腾…
用的比较少 但是买的狠早,公司配了本之后,一直闲置想出了
索尼笔记本电脑索尼笔记本 出厂日期是: 2012年 4月原装配置 从没…
索尼笔记本 出厂日期是: 2012年 4月 原装配置 从没修过 配置:…
&/ 普通商家
i5 集显 4g内存 1T硬盘 12.5寸全高清屏 …
这台笔记本为原装配置。使用状况良好。机身磨损为正常使用造成,体现在笔记…
不接电话不接短信,只在58上聊,谢谢
1. 使用时长:日到手2. 新旧程度描述:9成新3…
完美16:10 14寸屏六七成新升级的4G内存(三星 2G DDR2 …
帮朋友卖的本,个人闲置惠普431笔记本 原装主配 无拆无修 酷睿I3的…
三星 N148PLUS 笔记本 原装主配 无拆无修
纯个人电脑,一直都是自己用,电脑是2014年6月购买的,当时为了淘宝店…
&/ 普通商家
个人转让,价钱可以再谈。
HP 康柏510原装没拆过带高清摄像头
DELL N4010 1G独显没修过清洗过风扇
联想N220单位处理的
华硕红色,保护完好,I5处理器 4G内存,500G硬盘,魔兽英雄联盟流…
要的联系 还有台dell的 1000 要的速度啊 本人换电脑了
笔记本是13年一月份元旦在京东买的 平时在家里很少用 基本上班都在公司…
清华同方的U410超极本,128g的固态硬盘,开机十秒,4g内存,95…
大学 毕业了 笔记本卖了 机子买的时候 小4000 在国美买的 有发票…
购买时间在1年内,无保修,机身无磨损、无划痕,键盘近乎全新,完全正常…
老东芝原装笔记本 机器完好 上网玩游戏办公都不错 给孩子当游戏机非常超…
&/ 普通商家
惠普 8460p I7八核 640G硬盘 4G内存 笔记本 保修期内 …
&/ 普通商家
me294懂得都知道 16g内存 双显卡 gt750 和集成显卡 固态…
&/ 普通商家
需要更多图片请联系本人。图片显示双显卡的配置。系统版本10.9.2稳定…
因为工作需要,想换个配置高点的,,
Thinkpad E10,03284hc。现状:电脑性能完好,运行不发…
戴尔LATITUDE E6410 笔记本 原装主配 无拆无修,无任何质…
&/ 普通商家
转让华硕42J四核i5笔记本电脑,4G内存、500G硬盘、双显卡、14…
&/ 普通商家
自己家里使用的,比较爱惜,没有拆过,买来之后还贴上保护膜了,机子买来之…
玉泉营笔记本相关信息
玉泉营笔记本转让频道介绍
玉泉营二手笔记本频道为您提供玉泉营二手笔记本转让/出售信息,在此有大量玉泉营二手笔记本报价/图片/价格信息供您选择,您可以免费查看和发布玉泉营二手笔记本信息。 触屏版,极速版。
玉泉营笔记本转让相关城市
玉泉营二手笔记本周边城市没有互联网、智能手机,连 PC 都不太普遍的年代,大学生们在干嘛?无聊吗?
按票数排序
162 个回答
相比现在一堆骚年坐在一起就开始玩手机和各种电子数码产品的景象,我觉得当时的我们一点都不无聊。真的。1996年我进入大学,开启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一段。那时,我们还没有手机和各种聊天软件,互联网与个人电脑远未普及,偶有个别的孩子超喜欢微机,不过是三寸盘五寸盘。由于是建筑系,期间我们最主要的事情是课程设计,以及各种练习。建筑系的专业教室除了桌子很大还架着图板,几乎跟高中教室没区别。面对面的交流,是最容易发生的事。总会有人画不下去然后跑到你桌子旁声称前要来「学习」,其实丫就是来指责你的,一通评论之后丫就心满意足地走了。然后你为了实施报复,也会这样对待他,当然会变本加厉。也不乏有站在旁边静静瞻仰你画图的,你可以好好享受一阵子,直到最后丫要走时,抛下一句「你是变态!!」然后看着你疑惑的眼神哈哈狂笑而去。至于大家画图时的插科打诨、嬉笑怒骂、追逐嬉戏、欢声歌唱、放声朗诵、男生调戏女生(基本仅限于言语、玩笑之类)、女生义正辞严地或极为暧昧地回复男生、用随声听放音乐、到有人开始在教室使用电脑的时候聚众游戏、排队游戏、聚众趁女生不在时看有颜色的光碟。。。。。凡此种种,单单教室里,已然很丰富了。生活中,我们很少把衣服拿到洗衣店去洗,都是自己搓,自己洗。当然有不会洗的,大家发现后,因为那时无法把这一切照下来发到微信,所以大可以一起在水房赤裸裸地当面嘲笑他,鄙视他,同时开他的玩笑,大肆宣泄自己的情感。然后他当然会不服,大笑着回骂,负隅顽抗作困兽斗,绝不会像宅男那样轻易生气,也不能把这一切,发到微信。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很少在外面吃饭,大部分时候我们会在食堂吃,或打饭回寝室来吃。聚众吃饭也是很有意思的,常常是一两个寝室的人团聚在两张桌子周围,十几号骚动的骚年,其间的玩笑和趣味,除了混杂的菜香,实在别有一番味道。尽管大学食堂的饭菜很不好吃,但是意识到这一点,显然我们用了很长的时间,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当时的生活费大约就几百块。除了吃喝穿用,余下的,我们还要买书买笔买纸呢!每个人的才能和特长,在那个时候,基本都会得到一定用处。会写诗可以去文宣;有美术功底可以入美宣;有音乐细胞可以去校乐队;野心勃勃的可以进入学生会;爱说话或思维敏捷者可参加辩论赛;爱出风头者可当各类校内及学院节目的主持人;喜静之人可以默默苦练国画或书法,然后交到各种竞赛里一鸣惊人;四肢发达者亦可加入学院的各种体育协会,然后期待在场上干掉对手,为学院争光。假若你什么都不会也没关系,泡妞则必为首选,你总可以趁着夜色月光去大学生活动中心(后来叫舞厅)请姑娘跳个舞吧!而我作为一个理科生,其实理科奇差,需要在高数复习时,像狗一样祈求那些曾经的理科尖子为我辅导,卑贱得要死,同时会被嘲笑,会被鄙视。但我一点都不生气,因为到最后,往往是给我讲解一道题,他们讲了数遍而我还是不懂,他们自己生气了。但我毕竟不是废人——我写字虽不算顶呱呱的好,但比没有练过字的大部分同学,毕竟好了一些。你居然会写毛笔字!好吧,来吧,美宣欢迎您,文宣欢迎您。于是我就经常去学院的文美宣参与制作各种告示及各种公益招贴,提着毛笔在红色大纸上故作拽样,或坐到大板上踌躇下一笔怎么画,频繁冒充文艺青年。有时候还要熬夜加班哦!我记得我帮一个葫芦岛的同学在美宣的作画室里画到很晚,尽管画得很烂,但两个人嘻嘻哈哈,闲扯过往,那时也没有微信短信铛地一声跳出来打断投入的气氛,就这样居然轻松愉快画到深夜,好歹完成任务。第二天一早,这块宣传某个活动的煽情大板就出现在众人必经的校干道上,供大家欣赏,或者唾弃,但我的满足,已然全在那些色彩和文字里了。到了冬天,有着坡度的校干道上会结冰,生于巴蜀的我会频繁摔跤,极囧。然后被扶起来,当然,我不会赖上扶我的人。南方的同学照例会被嘲笑,会被鄙视,而在嘲笑之后,北方的同学会教我们滑冰,或者带着我们一起滑冰。雪大之时,大家都呼喊纠集起来,打一场牛叉的雪仗。建筑系人不多,常以年级为单位,漫天飞雪中一场混战,总会有热血青年或愤怒骚年悍然只身跳出战壕然后被对方瞬间围歼的,也总会有你一抬手一不小心就命中对方某个姑娘的,也总会有你沾沾自喜时不明飞行物趴地一声击中面门的,总会有一方攻防不利被渐渐打散而一方依然众志成城的。结束时,不管战局结果,众人都会一齐迎着雪花,欢声雷动。这样的欢乐时刻,应该不是苹果系列可以带来的。熄灯之后,照例是各种聊天,扯淡以及哈哈大笑。内容涉及各方面,从女生的容颜形体,可以谈到西方艺术,然后到深邃的外太空乃至世间民生疾苦。谈到兴起,甚至可以引发慷慨激昂的争论乃至雄壮的个人演讲,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躺着的我们会一一给出自己的分数,晋级,还是不晋级。有时PK不出结局,评委和选手的声音都会逐渐增大,惊扰四邻,直到辅导员在外面怒吼,扬言要客观理性地通过校规修理我们。到了考试季,总有人复习不佳,惴惴不安,需要卑贱地点着蜡烛或者打开应急灯看书,寝室的气氛被他们造得异常诡异恐慌。甚至还有勤奋好学之人在走廊上借着灯光看书的,甚至还有变态为了完成作业图纸架着图板在走廊、寝室门厅的,这些都是深夜的各种景致。那时的我们,实在不曾想到,若干年后,居然会有这么如此多的数码产品,可以自己躺在熄灯后的床上看啊!与现今学子们最不相同的,也是令我们最激动和振奋的部分,无疑是纸质的书信。毕竟彼时科技不如现在,与远方亲人、朋友、恋人之间的往来书信,成为我们与故乡交流的主体。那个时候,也出现了大哥大和摩托L2000,但不是我们有能力使用的。没有微信、没有短信、没有微博,当然也不会有陌陌,顶多后来有个传呼机。我们除了使用公用电话在夜晚给远方捎去问候,更多的,我们会花一些时间,满怀感情地书写信件,剩下的,也就是等待和思念了。从北国到蜀地,一封信,往往要几天,一周乃至更多。等待和思念,令这一切,美了许多。这种体验,是隽永而美好的,也是无法再次获取的。书信里,我们安静下来,梳理思路,把自己这段时间的遭遇和变化描绘详尽,向对方诉说自己的内心;书信里,我们诚实而从容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书信里,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也看到真实的对方。而家书,其实数量是最少的。父母亲会在合适的时候,打电话到传达室,因为他们需要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后来,寝室里就有插卡电话了。家书虽少,却是最重的。我常在看家书的时候流泪,思念家人和思乡的感觉,在面对父母和小妹的亲笔字迹时,情不自禁。那帮尚在故乡复读高三的兄弟们写来的信,时常看得热血沸腾,他们骄傲地告诉你他们痛扁了某个潜入校园多日的惯偷,如今名声在年级再次赫赫,就差等着你放假回去一起庆功了。恋人的书信如果迟迟不来,则往往会引发一阵恐慌,或许是信件掉了,或许,是她想离开了。至于是哪一种,你或许需要再写一封信,很凝重地投到校区路口那个熟悉的绿色邮筒之中,然后祈祷,然后等待。有一天,你终于看到信封上那熟悉而娟秀的字迹,你会发疯似地拆开它,然后当你知道她说她觉得好奇怪怎么你还没回信其实她也跟你也一样焦急的时候,你的狂喜,实在是多少年之后都可以回忆的。——————————————————————————————————FenGeXian几天来看到大家很多诚恳评论,在此一并谢过,十分感谢诸君的诚意和回复。需要说明的是:我的描述,并无针对当下之意。我也不会觉得,玩手机电脑乃至数码产品就算无聊。科技时代及其成果,必然带给我们更多乐趣与方便,我们也都无一例外享受其中,不是吗。过去的时代已然过去,描绘则已,无需垂吊。往昔与当下,都有各自的活色生香,又何言孰美孰不美。怀旧这件事,积极地看,不外是当下生活的调味品,不外是为了让我们现在与将来的生活更美好。过去的年代也并非一定比现在好,只是必然有它美好的一面。而我想表达的重点在于,在那些没有太多科技玩具的年代里,人和人之间的距离的的确确是很近的,而我们的时光的的确确是开心而充实,难忘而美好的。我的确是在怀旧,是在美化过去,只因在我看来,那些日子,如当下一样,多年以后都可成为美好的回忆。请勿以为,我描绘以往,就是要抹杀现在,并不是这样。我说我们当年之青春无悔,显然不是为了讥讽否认当下学子们少年们之青春。彼青春此青春,都必有绚烂可爱的时刻,这一点一定要说明。其实生于70年代的人到上大学时,比之我们的父辈们,生活已算相当美好了。而随着科技进步,生活只会更美好,当然,也确实更美好了。正因为我深爱我现在的生活和时代,也正因为有现在的科技便利,我才得以在深夜偶然看到这个问题时,快速写下这些有关回忆的文字,也恰是因为网络的飞速便捷,我才得以将其展于诸君。我实在按捺不住地想将那时的一些动人的闪回,呈现给诸君,将那时的一些欢笑感痛,与诸君聊做分享,亦仅此而已。谢谢各位。
写了一长串言辞略有点尖酸的东西,然后再一想,即便知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口水横飞的地方,我个人也不愿意为此添砖加瓦,那不合我上知乎的初衷。所以大幅修改,力求温和理性,我叫不吵架。这个回答其实和题主本身的问题关系不大,纯粹是对部分答案里的部分词句不太赞同,所以提一点个人看法:当怀旧走向过度美化,就没有太大意思了。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不同的乐趣,怀念过去是人之常情,怀念一些因为时代的进步而不再流行甚至不再存在的事物也是人之常情,但有些得票不少的回答非要说没有现代科技产品的时代更好更幸运,着实让人难以苟同。15年前入大学的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有手机的都是凤毛麟角;没有校园网;要上网得去机房排队,超慢的网速超烂的机器超多的人,要么就自己买电脑再配个56k小猫。但当时电脑并不便宜,一般只能一个宿舍凑钱装一台然后公用分机时,用56k小猫拨号上网的网速大概是几分钟能下载一首mp3,而费用是:购买预付费上网卡折合四块钱一小时,直接201卡电话拨号七块二一小时。还他妈不停断线。而且,当时很多系有规定,大一不许买电脑,我们系比较宽容,所以我们宿舍大一就集资买了一台。而很多宿舍一直到了大三才拥有第一台电脑。直到毕业,都还有一大半的人从来没有过完全属于自己的电脑。分机时是很痛苦的,一个宿舍6个人,每天宿舍还分时段断电,所以在那个年代,大多数时候仍然是没有电脑可用的。倒也并不觉得无聊,爱学习的人可以把时间都分配在自习上,不爱学习的读闲书看电视看影碟、打篮球踢足球、滑旱冰跳舞、打扑克下棋、组乐队、谈恋爱、忙活学生会或者勤工俭学……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人只要想打发时间,无论如何都能找到事情做,也能从中得到许多乐趣,比如至今我都还记得中学历史老师给我们讲的一段话:“黑非洲为什么人多?因为又穷又无事可做。小孩在草地上玩耍,大人就在树荫里繁衍后代……”真的不无聊,至少不会比现在更无聊。但我也绝不会说那个时代更快乐。为了切题,还是先以我大学年代的经历来谈谈吧。高三毕业后,假期时间很多,我曾想要写一篇科幻小说,但里面涉及到的各种各样的科技概念简直让人痛苦到要死,为了写一篇几千字的短篇小说,可能要借阅十多本不同类型的书籍;拎清楚了资料,写作过程以及投稿也很痛苦,没有电脑,一切都得用笔写:先打草稿,然后在草稿上用各种符号涂涂抹抹地修改,修改完之后用标准稿纸再誊抄一遍,然后去邮局寄出去。这种几千字的小稿子还好,我爷爷过去编写大学教材时,书桌上的稿纸真是堆积如山,写完后也不敢邮寄——丢了怎么办?——只能亲自送到出版社去。而上大学后,有了电脑,有了word,有了电子邮件投稿,便利不必多说了吧?所以大学期间我写了不少小说,哪怕只是自娱自乐,那也是莫大的快乐。我尤其记得大一的时候,当我第一次从盗版光盘贩子手里买到一套《中国大百科全书》时的那种喜悦心情,简直有一种“电脑在手江山我有”的幸福感。后来的网络搜索引擎就更不用提了,它大幅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效率。其他方面的例子根本就不需要举了,上知乎的都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无须我来举例。我想说的是,电脑、网络、智能移动终端的确带来了不少弊端——有请杨叫兽现身解说——但相比起它们给我们的生活质量带来的巨大提升,绝对是次要的。(其实我原本想用微不足道这个词)更何况,有毅力的人,每天上着网一样考研考博毕业进四大;没有毅力的人,每天握着纸牌斗地主也能挂科挂到被学校开除。为什么要把人的堕落归罪于机器?至于认为n天或者n个月收到一封信能比随时可以用短信、微信、qq、电话都多种方式联系更幸福的,我只能说,书信来往的确能带来特殊的仪式感,但这种幸福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来源于日常联系的缺失,基本等同于在那些物质缺乏的年代、过年是格外美好的享受。把这种缺失带来的幸福过分美化,并无必要。怀旧是一种美好的情绪,尤其对于七八十年代生人,在成长过程中就不断目睹社会的巨变,亲身经历好几个截然不同的生活年代,看着无数新事物出现,看着无数旧东西没落消亡,对旧时光的缅怀感慨是难免的,也是很正常的。我自己也经常在网上点开那些八十年代生人的怀旧贴,看着一样样小时候曾经无比喜爱的旧玩意儿,心里充满温情和感动;我也经常在自己的围脖上提及一些现在的年轻人不大熟悉的旧事物。但每当看到各种怀旧言论里夹杂着“还是我们那个年代好”“现在的年轻人,除了玩xxxx还懂什么啊”的时候,我就会大摇其头。要是没有“这个年代”,其实连你们现在怀旧的平台都会压根不存在啊。
有很多事可以做啊。14 年前我在读大学。我在《程序员》杂志读了一篇叫《去美国,挣美元!》的文章,讲的是在 2000 年前后,个人程序员如何通过编写共享软件,发布到美国的共享软件网站
上获得收入。有一位叫周奕的程序员,编写了一个叫 MP3 CD Maker —— 把MP3 文件刻录到光盘上,还原成为音乐 CD 的一个小软件,一个月可以获得几万美元的报酬。然后,他很快给自己买了一辆宝马。读完这篇文章,我发现写代码和设计产品可以成为很酷的理想。那时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在攒电脑,但普遍都是用来打星际争霸和看乱七八糟的视频;计算机系机房的网络出口只有 512 Kb,我用 NetAnts 折腾了一个星期下载了最新的 MSDN Library(微软开发者资料库),结果这个举动让我认识了几个编程高手,我们一起组建了一个计算机服务部,一方面专门为计算机系编写系主页,另一方面张贴广告,为全校学生提供电脑采购和组装业务。我们用 15 天发布了计算机系的主页,之后还卖出了 14 台电脑。多年以后我想起那段经历,心里依然会有些发热。对了,我是我们系第一个在寝室偷电的人。
提到他14年前讀大學,忽然有種想放棄做答的感覺....好吧!我是20年前讀的大學第一台PC是自己在高三組裝的,同年見了人生的第一個網友大一時交了女友,七年後分了手大一加入網球隊,堅持了三年大一開始至畢業,每學期都擔任XX職務,四年八個學期都沒有閒過大三暑假一個人去北美自助旅遊一個月大四畢業前單車環島一周 (台灣)其他賣傻裝萌犯二的事蹟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只是想表達,不管在哪個年代、怎樣的科技、物質水平大學生都可以過的很充實、開心、無怨無悔另外,我很慶興,我那年代沒有智能機.....
这个问题看了真让人唏嘘。(1)以前的大学生,我们父辈的时候,他们有对理想的坚守,对知识的渴望,青春的骚动和改变世界的冲动。所以他们的生活从不无聊,不无聊到为了这个国家而上街,尽管他们如今已经不再年轻,理想也渐渐消沉,但至少在他们的大学年代里,这一切还闪闪发光。(2)某种程度上来讲,电脑,移动设备的普及限制了一代人的视野,让一代人失去了对知识应有的敬畏,信息量越来越大,可却越来越不深刻,美丽新世界里的乌托邦里描述的事情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里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会下意识的认为以前的大学生无聊,而实际情况是这一代人深深浸入了无聊的有趣生活,他们关心淘宝双十一,他们关心娱乐,他们关心日本女优,他们关心网易中为喷而喷的评论,他们看似对这个世界了解的更多,而实际是,他们只是通过一个黑镜消费自己的生命罢了。(3)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也是一样,所以不要为前人唏嘘,也不要为后人担忧,世界朝前走,记住别掉队。
我想说,某种程度上正是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 PC 才造成现在的大学生这么无聊
不会无聊的。说说我知道的吧!我的爸比是80年代的大学生,那个时候距离网络、电脑、手机问世还远着呢。那是一个思想解放和理想主义泛滥的年代,读书成为大学生的本能和标识。他们跟随着文艺思潮,追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哲学、历史思索。爸比中文系,是典型的文艺青年。会读北dao、顾城、海子的诗歌,会为某些哲学问题争辩得面红耳赤,大打出手。他那时的理想是:“我要成为一个诗人!”(噗哈哈~~)大学期间是文艺骨干,学会了五门乐器:小提琴、二胡、唢呐、竹笛、萨克斯风。写得一手好钢笔,那个时候邓丽君流行,家里有个本子是爸比把邓丽君的歌词摘抄下来的,字迹清秀工整。还会作诗(俺一不小心看到了他的诗作本,真是好酸好酸,别让他知道)。偶尔种种草,养养花。最重要的是:凭着悠扬的小提琴曲,和低声吟诵的诗作,把妹成功,打动了我亲爱的老妈。。。。。。。我对这个问题其实也挺好奇的,所以问过他们,那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干嘛?他们说一点也不无聊,除了文艺活动,羽毛球乒乓球这样的体育活动也很多。而且那个时候一个大学生会好几门乐器,好几项运动,是很普遍的事情。(不止我爸比这种文艺青年。可以说那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是文艺青年/运动青年。)。。。。。。结论:永远不要低估人类抗拒无聊的能力。每个时代的人都不会太无聊,都会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娱乐活动。10年代,在大街上随便扔一块砖头都可以砸到一个程序猿,00年代,在大街上随便扔一块砖头都可以砸到一个地产商/公务猿,90年代,在大街上随便扔一块砖头都可以砸到一个厂长经理,80年代,在大街上随便扔一块砖头都可以砸到一堆文艺青年。时代潮流发展,科技进步,所以抵御无聊的方式不一样。
在码农扎堆的知乎,我知道这篇回答会政治不正确。不过,在那白衣飘飘的年代……你!们!真!的!不!对!着!女!生!宿!舍!弹!吉!它!?保留曲目:《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别的就不说了,光图书馆的书就读不完啊。我到现在还没完成当年的读书计划,就是因为后来电脑普及了……
我想到了这位仁兄:7月4日 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折叠。。
上周刚刚完成一篇博客,记录十几年前互联网刚刚进入大学的生活。十年:  二十几岁的时候善于展望未来,三十几岁却更愿回忆过往。是该用图片和文字记录的时候了。  十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即将从大学毕业,在为学校宣传部网站工作的最后时光里,有幸经历了武汉高校网络联盟的筹备,成立,当然,这个联盟后续发展得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工作后没有再听到任何关于他的消息。因此,这所谓的有幸,更多在于刚才在其巅峰的时候退去。  2001年的时候,我有了属于我自己的电脑,William核心的奔腾4处理器,坑爹的Rambus,IBM有名的Desktop玻璃盘,联想QDI主板,奔驰小影霸GeForce显卡,创新SB声卡,索尼软驱,明基光驱,罗技极光旋雕鼠标和明基多媒体键盘,最豪迈的要属三菱Plus73钻石珑显示器,还因为一直无法接受几何调节问题和代理商纠结换了几次。那个时候,一台电脑就基本算得我的全部,而今,正在码字的这台电脑我早已经忘CPU是几核是什么频率,只是操作系统由Windows 98换成了Mac OS X 10.9.2。  或许我们是中国最早一秕宿舍有电脑的学生,特别是计算机专业,但是但没有课的时候,我们更愿意一起去网吧。因为网速更快,更因为可以更多的人一起打游戏。  这个时候的网吧比中学时候要好得多,起码可以真正连入互联网,而中学时代能真正连入互联网的多吧没有多少,无非都是几台局域网连机玩红色警戒,星际争霸,主题医院,航空霸业,主题医院,大航海时代,模拟人生,模拟过山车…大概2000年的时候,能真正上网的网吧才多了起来,于是大家都知道了战网,知道了联众,也知道了水木,那个时候的网友不是摇一摇来的,而是聊天室聊来的。于是,只知道在星际争霸里选神族造炮台的我被互联网另一端素未谋面的对手蹂躏几局后,我就对这些失去了兴趣,在游戏声此起彼伏的网吧里,我注册了我第一个ICQ,QQ,国内邮箱,在Chinaren建立了初中的同学录。每次去网吧别人在游戏和聊天的时候,我就登录去收邮件管理和管理同学录,当然,那个时候我基本上没有邮件可收,而且我不在浏览器中使用邮箱而是在Outlook中,因此,每次去网吧我都把时间和金钱花在配置Outlook的SMTP服务器上,甚至一度觉得这是一种高逼格行为。  中学时期的黑历史在大学时代重演,一般情况都是和基友们跑几盘保时捷之旅,他们CS的时候我继续在Chinaren上管理我的初中和高中校友录,收收伊妹,自定义我在Chinaren上的烘焙鸡,除非他们临时起兴要星际4V4的时候,我才会去临时充当那个在LostTemple中间适炮台的角色。  我玩CS走地图的时候会吐,在家里玩雷神的时候也是,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是因为耳蜗协调不平衡引起的。为了坚持打通月影传说有剧情,我吐了几个月,因此,我特别能够理解任辰期的女性朋友们。结束了这段悲痛经历后,我觉得我应该用计算机来做另外的一些事情,有别于游戏和聊天的一些事情。  于是,折腾Chinaren上个人主页成为了工作的重心,甚至不再局限于把文字围绕图片做得布局漂亮,还把我经常访问网址做成列表放上去,这样我在任何地方任何计算机上上网,都能”同步“我的收藏夹,可惜当时太”自私“,只想着方便自己,如果做成方便大家使用的收藏夹,也许现在就没有hao123了。  那个时候还没有草榴社区,但是有TaiwanKiss,一张软盘只能装不到十张BMP…当然上这些网站上得无聊的时候,我发现了闪客帝国,那个时候最流行的就是小小的火柴人,于是觉得自己即使没有美术功底也能做出像样的动画来。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我学的第一个真正能用的编程语言是应该是ActionScript,至于C,我只是在Shell里敲过几行代码。  因为Flash,参加比赛上了报,接着当时学校网站的技术负责人找到我,让我一起来做百年校庆网站的FLASH部分,结着就理所当然地进了学校网站,从做FLASH慢慢变成做网站,那个时期上得最多的网站成了蓝色理想和ChinaUI。工具也从Flash变成了Dreamweaver,开始和真正的程序员合作,看着他们让我页面中文字变成数据库里的内容。  那个时候,我们傻傻地用Table布局,边框设为0后看到各种对齐的虚线有种莫明的快感,CSS代码也是写在行间,后来和其他高校做技术交流的时候,才听他们说应该用Div布局。结着大家从技术的交流变成了内容的合作,既各个学校的新闻可以通用,然后大家一起做了中国大学生在线的分包项目,项目结束后,我们觉得这几个学校的网站制作团队不应该就此散了,所以才决定成立一个高校联盟。  在web1.0时代,我们还没听说过商业模式这个词,也不知道应该有个职位叫做产品经理,我们仅为了成立联盟而成为联盟,现在想来,那个时候把资源整合起来随便实现一个想法,坚持到现在都是牛逼的。我们错过的,也许是当年大多数学生技术团队错过的,而那些抓住机会的团队,注定会是成功的,后面再专门来说这个话题吧。  十年前的今天,和我现的状态差不多,没睡好,因为晚上熬了一夜改发布会PPT,没有用PowerPoint做而是用Flash做的,那个时候应该是Flash5了,模板库里已经内置了很多演示模板,发布会的效果还不错,让那些看习惯了PPT的老师和领导们眼前一亮,现在看来,应该叫微创新吧。  发布会结束后,就有了这张照片,一起在学校的宾馆聚餐后,拖着爸爸去给我买了部三菱M330,这是我的第一部彩屏手机,之前的T39mc在公交车上被偷了。  那一夜抱着新手机入睡,十分踏实,这份踏实是我今天所奢望的,但十年前的我,并没有预感到十年后我会在同一个地方,写一篇文章来怀念十年前的这段经历。  从此,我还会在这里讲十年中发生过的,生正在发生的故事。关于自己的,关于人文的,关于互联网的。原谅链接:
今年是2014年,15年前是1999年,国内很多高校都有了教育网,中国互联网已经起步好几年了。QQ、网络聊天、星际争霸、帝国时代、BBS神马的,都有了...
没有智能手机,手机光是用来聊天就很幸福。没有互联网,局域网联机就会很有意思。没有Pc机,小霸王一样可以玩一下午。就像没有贴吧没有豆瓣BBs一样出彩了很久。科技改变的只是生活方式,上一辈人滚铁环摸瞎子掏鸟蛋的游戏时间光听起来就比Pc智能机充实多了
三年大专追着听了三年王珮瑜,只要在上海的演出一场不落……九十年代的王珮瑜真是天籁啊,拿着学生证听日场只要五块钱,还见过赵燕侠、艾世菊、王正屏,评弹听过赵开生、杨振言、姚荫梅......相比之下现在这个网络时代真的感觉有些无聊呢……当然不是不美好,只是……无聊……
每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娱乐方式,当我们听到以前没有智能手机电脑的时候专门看书,运动,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的时候,我们心里是向往的然后深深的唾弃自己。但是当那个年代的人知道现在的我们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各种各样的网游,社交网络,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的时候,他们肯定也会很羡慕的!
没在那个时代上过大学 我只知道 现在的小孩没有我那个时候开心
本人80末小时候 我是乡下的( 不知道城里怎么过的) 夏天有 一群小伙伴 全部自己动手 做 钓鱼竿 补知了的竿 然后到山上 到河里 各种疯狂
那时候 山上 还有各种野果
还可以在天然湖里游泳
现在游泳池 好多消毒粉的味道一群小伙伴 做各种在现在看到低级 穷人的游戏
不过真的过的很开心
哪怕没有 各种高科技
吃的冰棒 不像现在各种口味 各种品牌
只是最简单的那种 就是有颜色有点甜 的冰块 还经常会粘嘴唇
但真的玩的吃的很开心
最主要是 没那么多攀比 应该是都一样穷
就算有一个富的 他也不能太搞特殊要不然 没人了他 现在 的小孩 会比各种 名牌 车 甚至房子 总之大人烦恼的 小小年纪的孩子 也在烦恼呢
好恐怖 以前是 山清水秀
现在除了景区 就不好找山清水秀了
我看到现在的小孩
没有很多小朋友
大部分都呆在家里
要不就是去各种补习班
然后花大部分时间在IPAD 电脑游戏上面
玩的时候是很好玩
但是 真的没有任何回忆留下
估计只剩下 我玩过XX XX
打牌。寝室扎金花,有哥们攒了一罐头瓶的一毛钢镚,支桌前各自把一元大钞破开。十来个人玩一晚上,惊天动地骂骂咧咧。赢最多的十几块钱,赢家下楼买个大西瓜,抱上来个个争得汁水四溅头破血流。卧谈。聊得最多的是政治,聊到激动处几个人恨不得跳下床来砸板凳骂娘动手。次日早上尚未起床,就有隔壁哥们过来敲门,说某某你个鸡巴,昨晚上净胡说些个什么,策论一番方心满意足而去。偷听室友打电话。一个寝室天南海北,乡音各异。一人打电话,余人支着耳朵猜。后来大家都学得一口东北片子。偷电。等女生做完高数物化作业就快熄灯了,派个小白脸出去借。借回来就偷电抄,一传十,十传百,哪个女生作业写得好一栋楼道都知道。考试之前也偷电,不过是抄女生的笔记。刷夜。麻辣烫啤酒吃到寝室关门。再抱一箱啤酒满大街闲晃。找一个撂天野地,拆了马路花坛里的木架子,劈了当柴烧。篝火点到一人多高,男男女女围着唱动力火车,数星星讲故事神马的。天亮了醉醺醺离去。坐绿皮火车逃票。去杭州,逃着去,再逃着回来。兜比脸还干净。没啥,就觉得挺爽。钓小龙虾。学校里有片不小的野地,有小水沟。盛产小龙虾。扑几只青蛙出来,五马分尸,捡根小木棍,缠上青蛙腿,四五个老爷们顶着大太阳在那学姜太公。一下午能钓一大桶。借了女生的酒精炉在寝室就火锅底料煮了吃。煮不完的拿给小龙虾店,下次去还能便宜个一斤半斤的。上自习。其实是练习徒手抓蚊子,抓到后,把脚翅膀全拔了,课桌上排一排。教室关门前比谁抓得多。球赛。是真认真,会买队服,会集训,会有替补一二三四名,会有全体女生出动当拉拉队,会互相讲垃圾话,会引爆成聚众斗殴。弹吉他。都是六七十块一把的那种。都是瞎逼弹。工科学校的,抱着吉他去湖边骚情,回来会被基友毒打一顿。也没见谁就凭着一吉他把了个上外的妞回来。学生会。没别的意思,男生都是心怀叵测,女生都是坚贞不屈。也只有辅导员心心念念着分团委精神。七八点,关了灯,大家抢一个望远镜。这些都是大一时大家都没电脑没手机的时光。后来大二学校允许接网线进寝室,PC手机都寻常了,再后来wow内测了。寝室网线连得像蜘蛛网,人却分化了,只有看黄片的时候能凑一堆儿。树倒猢狲散,挺没意思的。歇了,我这是在追忆大学生活!求折叠
93年上的大学,什么都没有。所学专业不是我想要的,大学同学也不如高中的好玩有趣,不好玩也就罢了,平时还见不到人。学校很小也没什么好玩的活动。所以真的非常无聊。还好我玩起了乐队,不然得抑郁死。总的来大学是我人生中截止到目前为止最痛苦的一段时光。
大学怎么会无聊呢。我97年进大学的。周一到周五,每天6点50起床,去操场集合跑操。7点10分左右开始买早饭吃饭,7点40上课,上午4节课,上到11点30.然后开始买中午饭,吃饭。下午1点半上课(夏天好像是亮点),三节课,上到5点左右。开始买饭,吃饭。晚上6点左右去自习室开始晚自习。9点半到10 点回到宿舍,洗刷一下,看央视的晚间新闻,主要是体育新闻。10点45宿舍断电熄灯。周六还要上选修课,周日回家一次。哪里有时间无聊啊。PS:非休息时间在宿舍呆着,宿舍要被扣分,每天有人检查卫生,被子要叠成豆腐块样子才行。
打口带、摇滚乐、小说、足球、酒吧、小饭馆,一直觉得那时候才叫真正的青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穿越火线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