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及智能装备属于什么产业?

  日前,湖北省在武汉召开了“加快推进工业产业发展座谈会”,吹响了装备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挺进的号角。
  据了解,湖北是个工业大省,同时也是个机械、汽车大省。该省机械内分有仪器仪表制造业、制造业、制造业等9个子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00余家;汽车规模以上的厂家则有1000多家。有关统计表明,2013年,湖北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451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快于全省工业3个百分点,扭转了2012年低于全省工业的局面。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30.9%,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为37.7%。除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3.5%外,其他子行业均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
  2013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140亿元,同比增长24.9%,比2012年回升了13.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098.3亿元,增长26.8%,比2012年回升了26.7个百分点。又据最新报告,今年1~4月,在全省多个行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湖北机械行业却增长较快。随着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力度加大,机电设备、家用电器、农用机械等需求回暖,全行业增加值增长10.7%。分子行业看,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8.2%和6.1%;在家电企业带动下,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长8.3%,空调、冰箱产量增长30.7%和21.2%。
  机器人成为智能制造装备业的突破口
  近年来,湖北装备制造业虽然取得了不斐的业绩,然而在前进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该省经信委总工程师陶红兵认为,这主要表现为企业经营困难、企业融资仍然较难、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为此,他强调,智能制造装备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要促进全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最佳的途径就是在智能制造装备上狠下功夫。
  而日前湖北召开的“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就是全省装备制造业发出的向“智能化”进军的信号弹和冲锋号。
  陶红兵分析,全球制造业普遍进入了技术和设备升级改造期,靠什么来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机器人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抓手”和突破口。目前世界机器人市场大慨有80亿~100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占的比重最大。2025年,整个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00亿元。但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目前却颇为薄弱,我国市场上的机器人总共拥有量仅几万台,其中完全国产机器人仅占50%,其余皆为进口。
  加快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就在此次召开的“座谈会”上,湖北省副省长许克振强调,奋发有为,加快发展湖北特色工业机器人产业。要以主机企业为主体,带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形成和提高工业机器人产品创新能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湖北省经信委主任欧阳万坤在会上指出,工业机器人是集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装备,代表着未来智能装备的发展方向。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行业指导,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有序发展。
  据悉,为加快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湖北将扶持龙头企业,完善配套体系。以资产、技术或整机配套等为纽带,组建1~2家省内机器人优势龙头生产企业,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一批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生产配套企业;同时推动应用示范,激活市场需求等。
  倾力助推智能制造装备业加速发展
  湖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智能制造装备业的发展,为此,专门颁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装备制造等六个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13〕15号)。为深入贯彻落实这一文件,全面提升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湖北省经信委于2014年3月又制订了《加快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这对有志于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上有所作为的企业来说,不咎是一大福音。
  为了支持全省企业大步挺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行动方案”明确规定:实施“创新驱动行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实施“成套集成行动”,牵引全产业链共同发展;实施“示范应用行动”,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同时切实做好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集群化发展、建立依托工程发展机制、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组织协调等六大保障措施。
  据悉,到2017年,湖北力争全省智能制造装备形成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中高档数控系统、伺服和执行部件等智能装置实现重大突破,基础制造工艺水平全面提升,基础件配套能力显著提高,重大成套装备系统集成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智能制造装备创新体系,骨干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5%,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生一批自主智能制造装备知名品牌,培养一批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领军人才;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专业化生产企业,建成若干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聚集区,产业集群化发展更加明显。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责任编辑(yujingjing)
文章出自中国信息产业网
本文网址: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背景】日下午,全国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研...
小哈津幼儿园创办20年来,已发展成为在辽宁省内拥有35...
&&&&日,南京市教育装...
最新加入企业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第号您现在的位置:
>> 智能装备制造:装备制造业大趋势
智能装备制造:装备制造业大趋势
来源: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作者:网站管理员
&&&&&&& 市场需求呈井喷之势 &机器人产业一马当先
& &&&&& &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业内人士表示,未来5-1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 & &&& 2012年,美国《华盛顿邮报》曾指出,世界上现在有3种以指数倍增方式快速发展的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数字制造,它们将重塑制造业的竞争面貌。
&&&&&&&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增速同比加快2.5%,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下,2014年高档机床、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正在加快发展。
& &&&&& 和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一样,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的三大主要种类为搬运、焊接和洁净,三大应用行业为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和化工,只是所占比例略有不同。汽车工业仍然是国内工业机器人最主要的应用市场。不过随着我国工厂自动化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在其他工业行业中也得到快速推广,如电子、橡胶塑料、军工、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等领域。
& &&&&& 实际上,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一些企业开始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工业机器人具有稳定性高、生产速率快等技术优势,在现代化快速大规模生产中的优势较为明显。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机器人研究学科带头人胡豁生教授预测,在年间,工业机器人将会以每年6%的平均速度快速增长,其中以亚洲和澳大利亚地区的增速最快。工业机器人在新技术的催产下将会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之间的合作会越来越协调,工作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此外,在物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未来的工业机器人也可能会网络化,利用网络来操作机器人。
& &&&&& 工信部部长苗圩曾在《着力解决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几个重大问题》一文中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充分交互,使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高,智能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正在加速构建新型工业生产体系。
& &&&&& 据了解,&十二五&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市场需求也呈现井喷式发展,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正在服役的机器人已占全球总量的8%左右,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市场的机器人需求总量有望超过万亿,智能制造及智能化设备的行业前景乐观。
&&&&&&&&高端装备制造业占主导 万马奔腾齐开拓
&&&&&&& 翻阅国内各大城市的发展规划,不难发现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据了解,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发达城市,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同时,制造业也出现了由东部向西部转移的趋势,东部大型城市向东部二线城市转移的趋势。东部部分老牌制造业基地已经在主动驱赶中低端制造业。如上海除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局部地区引进保留部分高端制造业外,其余的制造业如纺织、加工、电子等行业全部有计划地移出上海。深圳市也不再引进中低端制造业,而是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
&&&&&&& 除了各地的产业发展布局,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本身也呈现&万马奔腾&态势。比如,我国在短短的几年里,生产出全球最快的高铁,并且迅速实现产业化,这对于亚洲制造业也是一个惊喜,是一个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高铁产业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崛起,包括交通物流、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科技、电子信息产业以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在民用航空产业上,干线飞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等重点产品研制稳步推进,一批新产品开始批量进入国内外市场。此外,我国的绿色船舶产业将集中力量攻克&绿色&船型、动力、配套设备技术,发展相应的研发制造能力,在2015年初步形成绿色船舶研发基础科研体系,掌握部分绿色船舶装备的关键技术。
&&&&&&&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3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个30年&,是中国绕过&中等收入陷阱&、&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多种先进制造业互相支撑的产业新格局。
&&&&&&&&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 &知识密集型发展马不停蹄
&&&&&&&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值要达到6万亿元,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要占整个制造业的25%。
& &&&& &当前,制造业正朝着全球化、信息化、专业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而制造技术则向高精度、自动智能、绿色低碳、高附加值、增值服务、物流联动等方向发展。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柏林认为,在智能装备制造的发展趋势中,制造业的发展重点将主要围绕&绿色化&与&智能化&展开。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发展的五大行业之一,智能装备将成为推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精尖&的最主要力量。
& &&&&& 作为近年国家新确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智能装备制造始终与生产制造息息相关,几乎可以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加以运用和体现。智能装备制造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 &&&&& 与此同时不得不承认,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强劲增长,但是我国自主品牌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中低端产能过剩、竞争激烈,高端环节则被国外品牌掌控。由于创新能力薄弱,不少企业甚至重点企业的研发实验条件普遍较差,创新能力难以达到预期水平。从英、美、德的世界装备强国和日、韩等后发国家的装备业由规模发展、技术积累到科学原创的发展和追赶阶段,正向技术追赶阶段迈进来看,我国实现装备强国的宏伟目标仍任重道远。如何尽快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能否加快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
& &&&&& 孙柏林表示,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驱动下,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已向多品种、变批量、柔性化的方向发展。在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制造业的资源配置已向信息密集型的方向发展。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目的,不仅是要高效制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产品,而且还要清洁、灵活地进行生产,以提高产品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管理工程分会常务理事金达仁认为,关键是要制造业企业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如同加工零件和产品总装一样,应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先进的工艺规程,才能确保企业创新发展、两化融合深度和投入产出比处于较高水平。
&&&&&&& 众所周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与产业链的升级密不可分,这其中包括技术管理创新、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问题。产业链升级的本质是调整产业链的结构,加强产业链各环节间企业和部门的衔接,最终使得整个产业链实现的价值和产业链运行的效率得到提高。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 &&&&& 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不能最大化地创造价值,价值链中生产经营的附加值应有所增加。针对这一问题,企业间应加强沟通,兼顾与上下游及同行业企业的关系,以了解最新最准确的市场供需情况。同时,在产品知识方面,应进行技术创新以期同时达到产品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另外,与装备制造业密切相关的信息服务业、物流业等服务产业还不能跟进发展步伐,不能对产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高端装备制造业对服务业的要求更高,企业与相关服务业沟通有待改善。
& &&&&& 在当前宏观经济和行业增速双双放缓的背景下,转型升级已是制造业越来越紧迫的任务。要想使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世界经济的持续强劲复苏和政府的有效调控,另一方面,更加需要的是行业及企业自觉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整体创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