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什么 我不知道道怎么才算好玩

怎样才算是好日子 - 心愿的主页
&什么叫好日子?好日子有没有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呢?什么样的才算好日子呢?&
&&&&&&&大概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个说法,一个被困沙漠里的一个&人,得到了一杯水的快乐,一个乞丐得到了一顿美餐的快乐&,一个穷汉得到了一块金元宝的快乐,不亚于一个富豪得到了一笔巨大生意的快乐&。要是在以前的时候我会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我会坚持好日子和富足没有多大关系的,甚至穷人比富人更容易快乐。可是现在我不会这么认为了。因为富足的日子不一定是好日子,但是好日子一定得要以富足为基础的&
&&&&&&比如说一个被困沙漠里的一个旅者口渴的要命的时候得到了一杯水,&他快乐吗?&这种快乐真实吗?也许吧!&&但是他的这种快乐能持续吗?不能。这种快乐能象科学实验室一样可以无数次的来重复吗?&&不能。&
&&&&&所以这不叫好日子,什么样的才算好日子呢?“好日子”的&“&&好”&它不是那片刻的惊喜的好,它不是在期待之外的,而是在期待之中的,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是能够被不断的无数次的重复的。
&&&&&椐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的最新一期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可以知道一个人一生的价值,甚至每一分钟值多少钱。调查显示,全球最富,比尔`盖茨&&&&每分钟价值400美元,呵呵;如果&盖茨走在路边发现了一百美元,按照那份调查的标准,他要是去捡那一百美元的话,也就会是在浪费时间,和自己的金钱价值了不是吗?我不知道这个公式他们是怎么算出来的,我想国内还没有人能够值钱到如此的地步吧。&&&还有个例子;就是我的一个朋友的舅舅在香港的一个很有名的律师楼里,他本身也是个很有名的律师,如果他给某个人或公司打官司的话,在他那里是给少了是不干的甚至是给多少钱说多少话,如果钱不到位根本不给开口的。朋友还告诉我他舅舅再教训其表弟时竟然会说;你知道我说话一分钟值多少钱吗?和你说这么多根本就没有用。有的人是有大把的金钱没有时间享用,而有的人且是有大把的时间而没有金钱来用,对于这两者没有人会说;某一种就是不幸或就是可以的,没有人天生就想当乞丐,也没有人从一生下来没有经过努力就可以当上总统的。
&&&&比如说一个富足的人,想吃西餐了,想吃某一样的东西了,他就可以去西餐厅定西餐或什么的&,而这件事完全可以重复的&,不会象乞丐一样,总是充满“意外”的惊喜。如果谁会夸赞这样的日子,那么让他去当乞丐好了,呵呵;。&
&&&&&&有这样一个流传很久的一个故事,说;香港的一对夫妻买了一栋海滨别墅,他们请了一个非佣,养了一个非常名贵的宠物。但是因为要交别墅的月供,所以这对夫妇每天天一亮就得出门,忙到傍晚才能回来&。而大部分时间,到是那个请来得非佣躺在沙发里,抱着那个名贵的宠物,透过落地长窗来欣赏美景。这个故事引发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谁过上了好日子呢?是那对夫妇,还是那个非佣?答案是;那个非佣免费享受了那对夫妇所提供的好生活。而那对夫妇因为要维持这样的生活而辛勤工作着,以至没有时间来享受。&
&&&&&&我对这个故事非常的反感,那对夫妇过没过上好日子,另当别论。但哪个非佣绝对没有过上好日子,因为好日子需要成就感来装点的。你可以特例独行;鄙视世人眼里的好日子。你可以不结婚,不工作,不生儿育女&,也可以不孝顺老人。但你无法更改`和抹杀世人对好日子的理解-------好日子就是体面的生活和工作并且可以适度的炫耀。&
&&&&&&这两年时兴做人生设计,什么叫人生设计呢?说穿了就是给一个人制定一个时间表。就象我们给一个产品制定生产步骤一样,并按这个时间表走完,然后产品下线,一个人的人生也就设计完成了&
&&&&&大多数中国人都很难心安理得的过上好日子,主要原因是心理负担太重。一个人过上好日子不行,的一家子过上好日子,否则就是不孝,一家子过上了还不行的,还要父老乡亲呢?否则就是不仁。&
&&&&&&我常常在想做为中国人想要心安理得的过上好日子,真是不容易呀!在中国过上好日子和当好官一样都的有点六亲不认的劲儿,必要时可能还的大义灭亲呢&
&&&&编后话了;说到这,笔者也不是非要论个怎样;怎样;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以论述一番,希望会让读者朋友们能想到些什么?再这里也希望朋友们多加指点一下了&&&&&谢谢!!&&&&明天我想买个电饭煲,可我不知道怎样挑选?怎样的才算质量好点?
明天我想买个电饭煲,可我不知道怎样挑选?怎样的才算质量好点?
有经验的告诉我怎样挑选?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首先品牌决定了质量,如今电饭煲十大品牌:你可以参考一下
电饭锅的挑选方法
电饭锅按构造不同可分为间接式、直接式、烤箱式和电极式四种。按其自动化程度分为:
①自动保温式。这种电饭锅在饭熟后能自动断电,并能使锅内的温度保持在70℃左右。
②定时保温电饭锅。这种电饭锅上装有定时器,可以根据需要,在12小时内任意选定一个煮饭的开始时间,到时就会自动接通电源煮饭。
③密封保温式。这种电饭锅在盖上带有密封圈,煮饭温度升高快、耗电省。一般家庭采用间接式和直接式;饭店、食堂等则用烤箱式。
挑选时,先把内煲(或称内胆)放进外壳,左右转动数次,检查内煲与外壳底部的发热板是否吻合。吻合的,使用时热效率就高,反之,热效率就低。接上电源后,用手指碰触外壳,不应有发麻的感觉。按下煮饭开关5分钟左右,内煲底部的温度应约为103℃。这时限温器的触点应能自动断开,煮饭开关弹起,转入60℃左右的保温状态。插头、插座接触要可靠;按键灵活,通电后指示灯应立即发亮。
另外,电饭锅的外壳也要注意观察,要注意内锅和手柄的表面光洁度是否精细,外壳颜色是否美观大方,电镀件、烤漆或搪瓷壳体是否均匀光亮,不得有斑点,杂粒等缺陷
我问的是怎样挑选?简单点。什么牌子都有水货?
从做工,和材料上看,主要看内胆厚薄、电源接口和电源线是否有毛边,锅盖和锅体的密封性,活动部件是否灵活(盖板、煮饭电源按钮)以及整体分量。
建议你买“美的”我就用这个“美的YJ308F”
好的品牌只要从外观上看不出问题,基本上不纯在质量问题,首先安全性高,发热盘的实际功率基本不会缩水,以其他品牌相比价格上也贵不了多少
谢谢你!那内胆是厚好还是薄好?
当然是厚的好了,最好买不粘锅的(包装盒都有说明)
真感谢你。
电饭煲挑选原则1.挑品牌。电饭煲看似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更新换代这么多年,却仍然有更好的新产品在不断推出,真的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然,也只有一些专业的大品牌才能易用性、耐用度、安全性等方面让人放心。2.功率。根据内胆容量的不同,建议选择额定功率在300W-500W左右的产品。当然,并不是功率越大的产品越好,还要考虑到转化率、密封性等因素,而且煮饭的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3.内胆。内胆是电饭煲的灵魂。建议选择比较厚实的、底部有多维散热花纹的产品,使用普通防粘涂层的内胆现在已经落伍,陶晶内胆目前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也可看我博客:/archives/3578.html欢迎拍砖
等待您来回答
家用电器领域专家我不知道爱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也不知道怎么对一个人好,谁能告诉我怎么才算啊_百度知道
我不知道爱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也不知道怎么对一个人好,谁能告诉我怎么才算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这要怎么说呢,总之,爱上一个人的瞬间你马上就会发觉,并且会为了维护自己在她心中的地位而使劲浑身解数
用真心回报爱你的人
慢慢你就知道爱是什么了
很想看到那个人,但是看到那个人的时候总是会害羞,去觉得很开心,觉得那个人很美【或很帅】
买早餐。帮倒茶。帮盖被子。取寒问暖
失眠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毒虫性皮炎怎么才算好?
健康咨询描述:
前2天因颈部出现大面积的鲜红斑,在那鲜红的斑里面很明显有一小块深色的有点变黑的斑,用手碰一下那深色的斑会有刺痛&,平时也会有刺痛感和好像烫伤的感觉,红色的斑也会&,出汗的话感觉更大&。去看了医生&医生说是毒虫性皮炎&,当时就做了水疗&,现在吃了2天的药&,红色的斑的面积小了,但无退的红色斑开始角质化,颜色变深还带有脱片现象,那个黑色的斑会痛&转头低头都痛&我照镜子发觉那黑色斑是好像是没有皮肤的。但也没有流血&也没有浓&,先没有血水&,我不知道算不算是溃烂。:
需要医生帮助提供远程诊断:
我想问&这真是毒虫性皮炎吗?还有我吃药2天后&的情况&算有好转&还是病情加重啦?出现脱皮现象是正常的吗?还有&看病的医生叫我涂万花油&,我也有涂&,涂了万花油还真的不会那么痛,所以觉的痛的时候我都会涂,我想问医生叫我涂万花油是正确的吗?谢谢帮我解答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2:28:53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26281称赞:265用微信添加“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和家人远程诊断。
病情分析:你好,这可能是皮炎引起的!指导意见:建议可以选用斯皮仁诺或者克霉唑乳治疗,这期间不要搔抓,不要烫洗,更要注意人忌辣椒、葱、蒜、姜、浓茶、咖啡、烟酒等食物。
百度智能推荐
相关问题推荐
网友治病经验分享
挂号科室皮肤科
常见症状红斑、、红肿、阵发性
检查项目血液学和血清学检查、皮肤白色划痕试验、皮肤科常规检查
并发疾病、、过敏性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257· hot~
浏览:388·
浏览:304·
浏览:243·
参考价:11
参考价:10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各种皮炎﹑湿疹﹑银屑病﹑瘙痒症等。...
参考价格:¥11
用于局限性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
参考价格:¥10.8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相关问题:
排名第一的答案爽到了很多人,排名第二的答案又横扫了一大片。 你有时间抓着外行痛打不如理理文笔说的脉络。你不理我理。对名词概念的考据有助于我们在短时间内对看似很难说清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比如“文笔”到底是什么。文笔,首先是创作上的形式技巧。“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这是对作为文学概念的“文笔”最早的明确阐述。通俗地讲,“文笔”最早指的是形式。那么这里的“韵”说的实际上是声律,则“文笔”概念产生之初便亦已经具备形式技巧的内涵。其次,今天所谓的“文笔”,很大程度上仍然指的是形式技巧。扯什么风格什么X格都是暗藏私货。 “文笔”的基本意义,首先说的还是语言的运用能力。说的“控制力”,实际上是说内在学养、才华乃至人格风度与语言运用之间的关系,这是更高一层的“文笔”意义。黄庭坚说宋人读书少,所以觉得杜诗韩文尽出自作,其实人家是无一字无来历;我说今人读书少,所以莫言王小波入室、余华路遥升堂,原因无非是少见多怪、广武之叹。毛泽东讥讽王明博古言必称希腊,我却道今人亦连希腊都不复能言,而言必称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纳博科夫。要说X格,这X格low爆了。当代绝大多数文学理论命题,一千六百年以前的《文心雕龙》里基本都说透了;当代大多数作家自吹的什么“灵感”问题、创作理论,一千八百年以前的《文赋》说得更好。遗憾的是,读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比较多的人里,好好读过这两作的人不多;而好好读这两作的人又往往不爱看外国著作、中国现当代的作品。这就出现了隔膜:一部分人崇洋轻古,一部分人扶古灭洋,中间夹着些当代中国的尴尬作家。杨明照逢石璞过门必骂之,说到底也不过是个隔膜的问题。读得少还要装文青,那只好看文青速成必读书目上的王小波三部曲、《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王朔冯唐余华严歌苓;再依着性子好恶,把读得进去的和读不进去的做个褒贬,那可是相当有文化。问题是,纵横九万里,上下一千年,再多读些书的话,不至于连个“文笔”都能说得南辕北辙。所以你看,水平也还是就那样。每每有人要和我谈外国文学,我必是先问:阿.托尔斯泰之前的作家作品读过多少,分别是谁的哪些书,觉得如何。凡上来就《百年孤独》、《追忆逝水年华》的,我一律不说话,您说就好。《追忆逝水年华》我读了五遍,你读了几遍?可我还是觉得离开对普鲁斯特的“知人论世”,离开《漫步遐思录》、《人间喜剧》、《约翰.克里斯朵夫》而谈论《追忆逝水年华》只好算是扯淡。扯远了些,拉回来。中国语言文学的形式技巧,在明清小说出现之前主要指的是散文和韵文的形式技巧,简单说就是辞藻、用典、声律和对仗。是的你没看错,很多散文也讲这四点。平淡啊,平淡啊,平淡的祖宗陶渊明也讲这四点。平淡是五味调和后的醇厚,不是汤多没放盐。举几个栗子。写过情书吗?怎么写的?夸女神漂亮没?怎么夸的?表达想在一起不分开没?怎么说的?撒过娇没?怎么哼唧的?别告诉我是“好害怕和你分开......”。抑或,来个文艺的,“我不知道能不能跟上风的脚步,虽然我渴望一同飞翔......”陶渊明这么写的: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呐,这就是文笔。华丽文采,真挚感情,节制表达,精雅格调,你说要什么吧。明清小说出现后,“文笔”就开始兼有语言和结构安排、情节设置的内涵了。草蛇灰线也是文笔,假事真情也是文笔,虚实奇正也是文笔,叙事养题同而不同以犯求避都是文笔。诗文方面,叶燮之后,才胆识力、义理考据辞章都可以指文笔。这个话题就大了。所以,这个问题下的回答产生争议的原因只是有人读书读得少,而已。从来没兴趣读更读不懂《故事新编》,拿着《青铜时代》大喊“我靠真牛逼”;从来不翻《伊利亚特》、《变形记》、《失乐园》、《复乐园》、《堂璜》、《赫尔曼和多罗泰》,只跪波德莱尔;拉美文学除了《百年孤独》说不上第二本;短篇小说家的全集选集还没读了五本就满嘴卡夫卡。装的动机往往只是看到“文青”们一般讨论的都是这几本,希望带着自己一块儿玩,group therapy。共鸣好重要的,认同好重要的,那孔夫子的“兴观群怨”里不是还有个“群”嘛。伪文青不要紧,真屌丝就悲剧了。实事求是,还是要一点的。怎么就叫“文笔好”?感情真挚细腻,语言优美流畅,论之成理,言之有物,叙事条理,结构精致,不玩文字,不装深沉,能发读者同有之情,就叫文笔好。当然,首先得有文化。问题终结,请点赞。
王小波说,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就懂得了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叫做好。而十五岁的我还在读高中,正把那本被无数人轮过的《》像宝贝一样捧在手心,“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成为我命途中最美的点缀”。当时我觉得这样的句子简直逼格十足,偷偷的记下来好多,坐等着哪天能到女神后桌,背出来让她听到。直到很久以后女神离我而去,自己书多读了一些,才勉强知道了好的文字究竟该是什么样的。现在再想起来那段时光,羞愧的无地自容。关于文笔的好坏,有个最烂大街的例子,出自老谢家。老谢家爱折腾是传统,从春秋时期开始,一直到了谢广坤那都没矫正过来。有人觉得广坤叔是人品有问题,但是据我考证问题其实出自基因——要不然,他为什么姓谢呢?话说某天早晨,“风神秀彻”的谢安欧巴一觉醒来,望着天上纷飞的大雪,终于没能熬过要折腾的瘾,问出了一句“白雪纷纷何所似”?一会功夫,谢姑娘就因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流传千古,也顺便一脚把自己那“撒盐空中差可拟”的老实兄弟蹬进了火坑。如果你不理解这句子的逼格,我觉得我可以试着抢救一下:但凡咏雪的句子,只要是把雪比喻成盐,都可以说是弱到掉渣,虽然还原度没的说,但比喻一造作,逼格就一泄千里,兜都兜不住。反之,如果把盐比成雪,感觉就很小清新,周邦彦的“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读起来就很有画面感。与柳絮姐有一拼的则是如花哥,“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与“未若柳絮因风起”一样,都是脍炙人口的中国好句子,只是学的人太多,就成了俗套。唐朝之后,这样的句子连起来就可以绕地球三圈了,到现在保守估计也可以能把地球团成个纸球子。所以时至宋朝,再这样咏雪就low了,欧阳修作诗,就要想办法绕开“玉、月、梨、梅、练、絮、白、舞、鹅、鹤、印”这些字。苏才子的咏雪诗更有意思,自己刚写完“,柳絮才高不道盐”,捏着嗓子贬损谢姑娘“把雪比喻成柳絮,才情真是高啊,总算可以不提盐字儿了啊”,回头就是“,无奈能开顷刻花”,也不知道自己就比人家高明到哪儿了。王小波在《》里,曾经对比过《》的两种翻译,你可以试着感受一下:“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VS“我爱你彼得的营造我爱你庄严的外貌……”前者的译笔出自查良铮先生,可以说是绕梁三日,气势如虹。王说这是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是最好的文字,而另外那位的译作则有着东北二人转的调调,两者一较,高下立判——如果你觉得也没那么高下立判,那么别犹豫,大声读出来你就知道了。我先头还纳闷,自己以前咋就分辨不出来作品好坏,后来发现这和我的学习历程有关。中国人的学生时代,古文还能读到不错的,却读不到好的。古文里还是屈陶李杜辛联手唐宋八大家,阵容豪华。现代作品里却除了掌掴爱迪生,就是火烤邱少云,再加上摇旗呐喊的杨朔那帮战五渣,好的文章很少见到。因为从小就是读着假货长大的,所以孩子们长大后,往往在会在QQ空间里含着热泪儿分享下《》,要是再随便报个国学班看本《》什么的,都能自诩掌握世界文化的核心科技了。我说杨朔是战五渣,是有科学道理的,他的作品逼格低到完全看不见。并且我后面有人,不怕你来咬我。某位爆杨朔一百条街的作家,就说过自己要是成了杨朔或者朱自清,不如立刻就死了的好。虽然那位作家后来真的死了,但这不能改变杨朔是战五渣的事实。不客气的讲,即使老人家那最广为流传的《》,都未必能达到高考满分作文的水平。千十来字的文章,叙述句翻来覆去如同破车轱辘,感叹句好像是滚床单时没快感的呻吟,不信就让我抄下来这段话,有感情地读给你听——“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十几年之后再翻回来这篇文章看,我终于可以为当年学习不好找个正当理由——TMD,净让老子读这样的东西。有了这样的共识,我觉得我们接下来聊天就能轻松加愉快了。“月亮升起来了,好像一个大大的玉盘”,这句子逼格高吗?当然它不高,它和“撒盐空中差可拟”一样,没有一点想象力,读起来简直令人沮丧;“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这样的句子逼格高吗?它不高,曹雪芹说这样的句子“浅艳”,这也就是青春文学的水平;“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样的句子逼格高吗?你特么的在逗我吗?!伟大领袖的句子格调怎么可能不高?这首词要是放到宋朝去,起码也是中等水平,就连《》里都有山寨这首诗的作品,你去找黛玉她们联诗那段,一下就能把腆着脸盗诗的曹老爷子抓个正着,“寒山已失翠,冻浦不闻潮…伏象千峰凸,盘蛇一径遥”,画面和比喻都是抄的,而且抄都抄不好,活该被啪啪打脸。(谢
)我接下来要说的话,估计你就没那么爱听了,并且可能也会为自己招来一大波喷子。我猜喷子们一定会说“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来表示自己很有见地也很时尚,所以,我先傲娇地说一句:我不怕你和我争论,可我单纯地讨厌那些“你嫌这冰箱不好,你自己去制冷啊”的神逻辑。在我的大学,我们院,我们系,我们班,最流行的两部作品是《》和《》。我总觉得作为伪文青,不读这么有名的书行走在装逼路上都没底气,但是起码十几次打开,最多读上一两万字,就不得不停下了。即使以我的不多阅读经验来看,这两部作品的逼格也说不上高。拉封丹寓言里说大山临盆,天为之崩,地为之裂,最后生出一只耗子。在我看来,这天崩地裂的动静就是这书的名声,这畏畏缩缩的耗子就是这书的内容,这寓言和现实一样充满喜感。拿《穆斯林的葬礼》来说,根本就是一长篇的玛丽苏文,完美人物,生硬情节,故事里面的世界扁平得如同一个海碗。最可怕的是作者那矫情的感叹了,简直是熬得一手好鸡汤,每次读到感叹句,我都和过电似的起一身鸡皮疙瘩。语言没有任何亮点,霍达阿姨说她没有运用任何技巧,可是我想说,您是没有秀技巧,可是您首先得先会这些技巧啊!就算是街边的《》,都比您这书能入眼,起码人家俗的坦荡。王小波说在中国,“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我承认我是自从看了《穆斯林的葬礼》之后,才相信这句话的。至于路遥老师,毕竟是“用绳命写作”的选手,我很尊重他老人家,高中读他的《》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屎尿齐出,但是他的作品时代的印记太过明显,这种印记不光体现在文字技巧上,也烙在思想上。他的作品逼格是有,但更合适中学生来读。我觉得,他更适合留在回去当一个里程碑吧,所谓一粉顶十黑,给他过高的赞誉,会害了他老人家的。如果让我拿着这两本书,介绍给外国人说,这是我们国家一流的作品,我一定臊的不行。冯唐曾腹黑地对韩寒说,文学啊,有条金线,一般人吧他还真看不出来。然后就攻击说我韩岳父的小说没有入门,杂文小聪明,都在金线之下。我替我岳父说句公道话,你冯唐君的长篇小说我没看过,但短篇也相当一般,也就是个抖机灵而已,逼格肯定也在金线之下。中国写小说的,逼格真能到“金线”附近的,余华勉强算。虽然余华和王小波之间,还隔着有100个莫言。余华、莫言都是仿马尔克斯出名的,到最后不知不觉都抄了几个经典作品出来。用阿乙的话说,“余华可能是模仿马尔克斯最好的作家”,要是这算夸人的话,这是一句很中肯的表扬。拿余华最著名的《》来看,就爆了《穆斯林的葬礼》好几条街,叙事流畅,发人深省,起码能让人读下去。就是叙述模式有点莫名其妙,可能是因为才气不足吧。而这本书一旦和马尔克斯的《》放到一起,余华就只有跪舔的份了——余华是踮起脚尖看见了一个人的生活,马尔克斯是站在天上开启了上帝视角。《活着》由于预设了一个悲剧的故事,所以余华的煽情似乎有些急不可耐,而《百年孤独》的读者却总在作者的不动声色中震颤不已。如果再考虑到《活着》是在《百年孤独》的影响下完成的,价值又要打个七五折。而《活着》与《百年孤独》之间的差距,就是优秀作家和大师之间的差距。美国一位写作教授说,世上95%的文学作品是平庸的,不错但是平庸,5%的作品是优秀的。“大多数写作者经过训练和努力,都能写出平庸的作品来”。我相信以绝大所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的程度。但是逼格爆棚的作品非天才不可为。用纳博科夫的话说,“世上只有一种艺术流派,就是天才派。”逼格爆棚的作品什么样?拿诗句来个举例子,列奥帕尔迪说过,“伟大的作品,能表现出一种高度的无视,仿佛那些东西根本就不存在一样,不要说差诗,连一般的好诗都一起无视了”。(谢
)读过几首诗的人就很容易理解其意思。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没有什么字斟句酌,却可以说是冠绝今古,用古人的话说,人家不屑屑于寻章摘句,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相比之下,“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秦少游对仗工整,往边上一站,就是个衣冠楚楚的小受。北宋号称“词家之冠”的周邦彦够牛了吧?若论句子格律谨严,苏轼连人家脚趾头都够不着,但放在文学史上,要说苏轼有一席之地可以来回打滚儿,周邦彦连站着的地方都没有——逼格爆棚的作品肯定是在墙外,对于围墙里的选手,就算是穷尽一生精血,把技巧玩出花儿来,也就是个二流。小说同理,逼格爆棚的作品,不是其字字珠玑,而是他能打开一扇窗子。比如卡夫卡的《》的开头,“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你现在看可能觉得一般,但当年卡夫卡这种不动声色地讲出惊天动地的故事的勇气,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作者不知道自己不经意之间开启了某个时代的序幕,马尔克斯在读完之后就沐浴焚香,顶礼膜拜,称卡夫卡让他发现了“文学还存在着多种别的可能性”。同理,《百年孤独》为什么伟大?不在于“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个广为流传的开头,也不在于“阳光清凉如水,粗粝的如同砖末”这么霸气十足的比喻,而是那种现实魔幻主义的叙事风格让中国人眼前一亮,毕竟在此之前,中国的文学作品不是现实主义就是浪漫主义,没劲死了。但是话说回来,评价作品的逼格,还是要放在时代背景之下,诗歌尤其如此。如果你今天写出一首诗给我看,却还是“未若柳絮上枝头”的句子……不,我不会觉得你是在逗我,但我可能低看你好几眼。小说也是一样,伟大的作品会影响一个时代,但是随着模仿者的增加,流派的形成,作品给人的冲击力会越来越小。坦白的讲,卡夫卡的《变形记》如果只是发表于现今,在文学史上不会有什么地位,也就是优秀先锋文学的水平。可是如你所见,卡夫卡的写作密码,传给了马尔克斯,又传给了余华莫言。没有卡夫卡,就未必有这么多的优秀作家。无论如何,我敬仰那些能写出优秀作品的人,岂止是敬仰,我简直是带着某种绝望的感觉羡慕他们。如果我能写出《》那样的作品,我宁愿这辈子都放弃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机会,当然这机会现在看起来也很渺茫。在我看来,时光会流逝,金钱会败光,而那些逼格爆棚的作品一旦问世,便连同里面的诗意世界,永远永远的属于作者本人了。奥维德所说的“吾诗已成,无论诸神的愤怒,还是地底的烈火,都不能使它消弭于无形!”说的,就是这种不朽。在那不朽的世界里,每位大师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海明威拥有一片大海——他所描写的一切,他曾拥有的每一刻都永远属于他。斗牛士、拳击手、艺术家和枪手,一出现就纳入他的麾下。但凡曾被他拥有的,就让他赋予了灵魂,在他死后,带着这种灵魂,单独活在世上”(马尔克斯语)。马尔克斯拥有一个马贡多——“那个布满冰块、磁铁、上校、石绗鸟、玫瑰花、香蕉公司、斗鸡、杀猪刀、孔雀、妓女、卡车、橘子、魔术师、酒吧、牙医、孤独、猪尾巴、鹦鹉和爱情的马贡多镇”;(
语)王小波拥有《》里的整个长安城和凤凰寨,那是怎样让人震颤的世界啊,似乎是神祇所建,可以容纳一切——“领导和我谈话时并没有注意到,我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小宇宙:在其中不仅有红线,有薛嵩,有小妓女和老妓女,还有许多别人。举个例子,连他自己也在内,但不是穿蓝制服、戴白边眼镜,而是太阳穴上贴着小膏药的老虔婆。假如他发现自己在和如此庞大的一群人说话,一定会大吃一惊。除此之外,我还是相当广阔的一段时空。他要是发现自己对着时空做思想工作,一定以为是对牛弹琴。除了时空,还有诗意——妈的,他怎么会懂得什么叫做诗意。除了诗意,还有恶意。这个他一定能懂。这是他唯一懂得的东西……”——————————————————————————————————————谢谢各位给我指出错字,已改,引用张公子的话也已补全,并加上了引号。其中周邦彦写成周彦邦,是很低级的错误。抱歉。关于王小波,我承认,确实是过誉了。大学时候从《穆斯林的葬礼》和《平凡的世界》中发现了王小波的作品,崇拜到不行,所以对于王小波一直没什么平常心,总是拿他最好的作品说事儿。如果我现在是第一次读王小波,又不小心读到了《》,《》,我也不会觉得这作家多厉害~所以,希望没有给王小波招黑。关于周和苏那句话,许多人表示了反对,评论区我也说了自己的看法。大家见仁见智。另外,没删过任何评论……说自己评论不在了的,可能由于网速原因,你刷一下大概就好了……上午在看大家评论,下午可能要忙工作了,评论会慢慢回。
我要写专栏骂骂这群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傻逼。太恶心了。专栏已经发文:再有一点,很多人质疑我没干货,我觉得可能在这个问题下,所谓的干货就是举例子吧,复制一大堆原文,说几个外国人名字古人名字谁不会啊,目的呢?抽象出脉络,总结出概念。这个东西的难度,比起来拽文拽一堆名字要大得多。在我看来,我这个就是干货,因为我提出了正确的概念和逻辑,没有这个东西,扯一万个人名儿也是白。当然,所谓的控制力这个东西,最初是我在某处探讨基本武侠小说的文笔时,方便自己而自拟的一个概念,是自用的。完整版的论述,见个人专栏:========================不妖而答。文笔是什么东西,怎么才算好,看了两个答案,觉得都没说在点子上。首先我要提出来,文笔≠风格,文笔≠写的细腻粗疏……很多人的观念里,文笔好的,就是我喜欢的,若说我不喜欢的,就是文笔不好。亦或是说,凡是唯美细腻舍得形容词的,就是文笔好,看着干巴巴的,就是文笔不好。但是这种看法往往容易被打脸,比如,小四文笔好么?老舍文笔不好么?我在知乎见过的最惨痛的例子,就是待我长发及腰将军归来可好,文笔真好真唯美,然后被打脸。所以,我在这里提出我个人的一个看法:文笔的好坏,其要害在于控制力。前头说说文笔与风格无关,用武侠打个比方,风格A比作少林易筋经,风格B比作武当太极拳,风格C比作九阴真经,每种到极致都是顶尖的武功,但是周芷若强练九阴被黄衫女完虐,乔峰太祖长拳打出来反而技惊四座。差别在哪里?真是功夫本身差么?是你的功力还不到家,控制力还远远不够。风格也是一样,很多人看宋词,豪放万岁,凡是豪放的肯定比婉约的好,稼轩也罢了,说刘克庄比周邦彦好,这就是大笑话。稼轩为什么牛,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这种拉轰的风格写得来,宝钗分,桃叶渡,这样的也是旖旎动人,关刀耍得,绣花也绣得。这就是人家的控制力强。后世强学豪放,往往流入叫嚣,说白了,臂力不够,舞什么关刀,不怕闪着腰?放到现在的散文小说里,很多人说,写的细腻唯美的,形容词多的,那就叫文笔好,其实才不是,堆砌藻饰,过犹不及耳,就比如说美女,讲究个凹凸有致,该有的有了,但是不该有的有了就不大妙。写到高段位,仿佛水墨写意,不须多费辞藻,而精神已见,若兴致来了想画工笔花鸟,妙到毫巅亦是手到擒来。这些都是为了表达做服务的,一个好的作家,为了表达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段,呈现不同的文本,选用的如何,其实是最考验人的。写的细腻空旷,纯是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就拿上面那个答案争论的《三体》说,我一直说大刘文笔不好,并不是嫌他不华丽,华丽什么时候成为了标准了?这种类型的小说,就应该是大刘呈现出的这种质感。我们对他不满意,是因为他在自己选定的这一亩三分地内,没有控制到让人满意。一个简单的阐述,先这样吧。以上。PS,鉴于排名第一的答案评论有人说我没干货,关于周邦彦的问题,贺金缕,让眉姐,我的答案都可以一读。
江北莲犹密,汀南花尚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是什么 我不知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