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20世纪最完美减肥产品有哪些的100件工业产品是哪些?

当前位置:
>>>(21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变化。阅读材料,回..
(21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1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年)表1行业1895年1899年发展速度()棉纺织业纱厂纱锭数(枚)1465369564474.7机制面粉业产量(万包)20476766330.5缫丝业出口量(担)30394175137.4沿海地区丝车数(台)3856945278117.4内地丝车数(台)794329270368.5卷烟业资本额(万元)85154181.2火柴业资本额(万元)126241191.3水泥业产量(吨)68190279.4机械采煤业产量(吨)89145162.3——许涤新、吴承明主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材料二&表2为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进出口商品种类比较(单位:%)表2进口商品年代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机器及大工具建筑用品;设备、器材合计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合计18930.67.88.413.078.691.619030.714.315.022.362.785.019101.516.017.617.065.482.4出口商品时间原料半制品制成品&农产品矿产品手工制造机器制造手工制造机器制造189315.6——28.40.153.42.5190326.80.417.211.932.96.8191039.10.713.114.728.38.0&——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三&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之间,中国先后出现过300多家新式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主人或主要投资者,其身份多为官僚,地主、商人、买办,这批人大体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在共短短的一生中,还为中国留下了一点积极的东西。他们为社会的新陈代谢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最初的改革和后来的革命有所依托。——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7分)(2)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8分)(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论证民族资产阶级“为中国留下了一点积极的东西”这一观点的合理性。(6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特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不断发展;由沿海向内地扩展;轻工业发展迅速。(3分) 成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由沿海深入内地;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等。(4分)(2)特征:①中国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4分) ②现代化加快,进出口贸易的发展。(4分)(3)经济上:经济上推动工业化;政治上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思想上形成思想解放潮流;生活习俗近代化等。(答出其中3点即可,6分)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民族工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轻工业发展迅速。联系这一时期国内外背景,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2)分析材料二《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进出口商品种类比较》可知,这一时期中国进口的商品以直接消费资料、消费品原料和机器等为主,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和手工产品为主。一方面说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已经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3)该问属于论述型的问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列举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贡献论证题干的观点。答题时要注意史论结合,论据充足、论证充分。&&&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1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变化。阅读材料,回..”主要考查你对&&非洲的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非洲的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1、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属于反帝反殖的民族革命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非洲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非洲各被压迫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反帝反殖的民族革命是最主要的任务。非洲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北非的一些国王、撒哈拉以南的部落酋长,都参加了反帝斗争,形成了革命风暴。在民族主义思想指导下,产生了各种政治组织和政党,据1961年统计,非洲各地共有147个民族主义政党,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建立的有8个,战后到1955年建立的有40个,其余都是在亚非会议前后新建或改组成立的。它们大都以反帝、反殖和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宗旨。 2、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权主要掌握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手中。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非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低,无产阶级力量较弱,部族意识和地区观念以及封建残余严重存在,因而无产阶级难以形成一支强大而独立的力量。非洲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一个年轻的阶级。但它的政治能量、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要比非洲的无产阶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有相对优势。它同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之间虽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深刻的矛盾,因而具有较大的革命性。非洲的知识分子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人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所以,从整体上来看,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 3、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取得独立的方式,大体上有两种类型:少数是通过武装斗争,多数是采取和平斗争形式。北非各国和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安哥拉等都是经过长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武装斗争获得独立的。但大部分的独立国家,普遍采取了非暴力方式,迫使殖民当局在殖民政策上作某些调整和改变,分阶段实现了独立。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世界进步力量的壮大的国际形势密切相关的。尽管独立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但都是这些国家的人民长期斗争的胜利成果。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程、意义:
非洲的独立浪潮历史意义:非洲独立运动的胜利,不仅改变了非洲的面貌,标志着20世纪初形成的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而且成为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力量。
津巴布韦的独立:80年代初津巴布韦的独立,采取了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这两种形式并用的方式。津巴布韦原名南罗得西亚,1964年改名罗得西亚,最初是以老殖民主义者罗得斯的名字命名的。罗得西亚白人政权推行种族政策,对一切公共设施都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甚至连监狱和墓地也是分开的。为实现民族独立,津巴布韦人民从1966年开始进行武装斗争。在非洲统一组织和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前线国家”的支持下,人民武装力量越战越强。随着70年代苏联在南部非洲加紧渗透扩张,美国、英国为了保护它们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急切希望打破罗得西亚问题的僵局。1979年,英国以原宗主国的身份召开了有罗得西亚各方参加的制宪会议。1980年,举行罗得西亚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大选,结果,以穆加贝为首的非洲津巴布韦民族联盟获胜。同年4月,罗得西亚正式独立,成立了津巴布韦共和国。这是津巴布韦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取得的胜利。
古巴革命的胜利及其意义:独立:1959年,卡斯特罗挫败了美国,在哈瓦那建立革命政府。 改革:实行国有化,进行土改,1961年宣布古巴为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沉重打击美国在拉美的霸权,鼓舞了世界的民族解放斗争。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巴拿马人民从50年代起就开始了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经过20多年的顽强斗争,1977年巴美签订了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约。根据新约,到1999 年,巴拿马将收回运河区主权和管辖权。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 1、种族歧视:当地的非洲人称南非为“阿扎尼亚”。它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战略地位重要,矿藏极其丰富。17世纪中期,荷兰殖民者侵入这一地区,建立了殖民地,他们的后裔称“布尔人”。19世纪末,英国同荷兰的殖民者为争夺对南非的控制,进行了英布战争,结果英国获胜,吞并了这一地区。1910年英国将南非的殖民地正式组成“南非联邦”,作为英国的自治领。英国掌握了南非的统治权。1948年,代表荷兰殖民者后裔利益的政党──南非国民党上台执政,1961年南非国民党政府宣布退出英联邦,改国名为“南非共和国”。2、种族主义斗争: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统治下的南非,成为非洲大陆上最后一座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堡垒。在它统治的近半个世纪中,先后颁布了一百多项种族歧视的法令,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迫害广大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如根据1953年的一项法令,南非当局把包括全部城市在内的占全国面积86%的土地划为“白人地区”,而把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非洲黑人驱赶到只占总面积约14%的“保留地”内。黑人不仅被剥夺了一切政治权利,丧失了人的尊严,而且受到了沉重的经济剥削。南非黑人进行了长期和艰苦的斗争,他们的斗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进入90年代,面对历史进步潮流,德克勒克政府在1990年无条件地释放了长期监禁的非洲人国民大会党主席曼德拉;第二年南非议会又废除了八十多项种族主义立法,1993年底又通过了取代种族主义宪法的临时宪法,这表明种族隔离制度在法律上已经结束。在此基础上,南非举行了第一次各个种族都参加的全国大选,二千多万黑人第一次参加选举。“非国大”获得了超过60%的选票,曼德拉成为南非的第一位黑人总统。1996年,由于南非国民党成员退出了内阁,南非政权成为完全由“非国大”领导的政权。 曼德拉生平简历:纳尔逊·曼德拉,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领袖,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地区乌姆塔塔的一个部落酋长家庭。幼年时期的曼德拉,过着传统的部落生活,参加一些诸如牧羊、放牛及犁地的工作。1938年,曼德拉从一所教会学校毕业后考入黑尔堡大学。三年级时,他因领导一次学生运动被开除。22岁时,因不满包办婚姻,逃往约翰内斯堡。1941年,曼德拉在约翰内斯堡获文学士学位。后来,他学习法律,成为一名律师。1944年,加入非洲人国民大会青年联盟,参与起草了青年联盟宣言。1948年,任青年联盟全国书记。50年代以后,曼德拉担任非洲人国民大会执行委员,走上了领导群众运动的第一线。此后,他领导了一系列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群众运动,影响日增。1952年,出任非国大全国副主席。此后,他改革非国大组织机构,建立了严密的组织。曼德拉的行动遭到政府的禁止,他被迫转入地下。1958年,与温妮结婚。1961年,出任非国大武装组织──“民族之矛”的第一任总司令。日,曼德拉被捕,后被判终身监禁。日,曼德拉开始了他在位于开普敦西北约七英里的罗本岛监狱长达28年的狱中生活。在狱中,曼德拉仍然没有放弃学习和工作,通过狱中对话,指导南非的黑人运动。日,曼德拉获释出狱。日,曼德拉宣誓就任南非共和国总统。任期届满后,不再连任,由姆贝基接任。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以“自强”、“求富”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概况:1、背景:(1)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2)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打击;(3)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3、目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4、代表性企业:①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②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5、作用:①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客观上剌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了,这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③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6、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的惨败。 7、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①洋务派欲以先进的生产方式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是注定要失败的。②洋务派所建立的近代工业,受制于封建体制的束缚和侵略势力的压迫,使洋务运动举步维艰,最后导致破产。③企业中近代的生产力与腐朽的封建管理方式不相适应,使之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8、对洋务运动的评价:(1)积极方面:①洋务运动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这就必然在客观上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②洋务派同顽固派的论争,为学习西方开了风气。同时引进翻译外国的科技书籍,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封建教育的冲击.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条件。③民用工业的兴办,对西方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客观上诱导和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创建了三支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能力。总之,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消极方面:①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镇压人民革命,不能救国图强。③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④经营管理腐败。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其在学习西方方面对今天的借鉴:(1)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2)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还要借鉴西方先进的经营管理题体制,重视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克服洋务企业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3)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1、促进了中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洋务运动中,湘军、淮军逐渐取代了八旗绿营等旧式军队,兴建北洋、南洋和福建艺支海军,促进了我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湖北枪炮厂等。2、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筹办了民用厂矿企业,这些企业包括采矿、冶炼、交通运输及纺织业等、较重要的有福州般政局、开平矿务局、电报总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这些企业采用了机器大生产,引进一大批的机器设备与技术,使中国有了自己的近代化工业,生产出了自己的工业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中,产生了大量的产业工人。3、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教育的近代化进程:为培养新式洋务人才,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等一批“西文”“西艺”学堂;兴办了一批专门培养军事、科技、制造、矿务等方面人才的学堂,如邓世昌、刘步蟾毕业的福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近代人才”,如著名工程师詹天佑曾留学美国。这一切措施,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4、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且在19世纪80-90年代,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维新派,如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提倡设议院,从更深层的政治制度方面改革。洋务运动的指导机关——总理衙门:日,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作为应付洋务的中央机关。总理衙门的组织体制,“一切均仿照军机处办理”。官员分总理和章京两级。大臣由一亲王总领,即为首席大臣,其他大臣则由军机大臣、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中指派委任,统称“总署大臣”。建立初咸丰帝派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充任总理大臣,以后大臣人数略有增加,经常为七八人,多时十多人。章京分为四级,从内阁、部院、军机处的司员中挑选,最初满汉各八人,以后人数逐渐增加。 总理衙门下设南、北洋通商大臣。最初南北洋大臣为专职,由买办化的官僚薛焕、崇厚任职,后分别由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兼任。南洋通商大臣管理长江及江苏以南沿海各省通商口岸,驻上海,后移南京。北洋通商大臣管理北方各通商口岸,驻天津。 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洋务运动实质上是凌驾于六部之上的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洋务运动:“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标榜“自强”“求富”,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自救”运动。因它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正处在同治和光绪年间,所以又称“同光新政”或“自强新政”。
洋务运动发起人——曾国藩:曾国藩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湖南湘乡人。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道光进士。曾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擢升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吏等部侍郎。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爆发后,奉命帮办团练,并在基础上扩编为湘军。第二年正月,发布《讨粤匪檄》,率湘军剿杀太平军。同年四月在靖港战败,投水自杀,被救。十一月(西历1855),攻江西九江、湖口,不久,水师败绩,武汉为太平军克复,曾遂困守南昌。咸丰六年(1856)秋,太平天国发生内讧,曾国藩乘机攻陷武汉。咸丰八年(1858)四月,占领九江。咸丰十年(1860)六月,授两江总督,并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所有大江南北水陆各军皆归其节制。同治三年(1864)六月,督湘军攻破天京(今南京),太平天国失败。曾国藩旋加太子太保衔,封一等侯爵。次年五月,奉命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同治五年(1866)十一月,回两江总督原任。次年授大学士。曾与李鸿章等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同治七年(1868),调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奉命办理天津教案,屈从法国侵略者,杀害无辜良民,受到社会舆论谴责。旋调任两江总督。死后,清廷追赠太傅、谥文正,著有《曾文正公全集》。
李鸿章: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生于1823年,卒于1901年。道光进士。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1853年,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投靠曾国藩当幕僚。1861年在安徽按湘军编制,组织淮军。1862年4月,淮军由安庆乘英国轮船到上海,与外国侵略者组织“常胜军”,守上海、陷苏州、常州,升任江苏巡抚。1865年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1870年由曾国藩举荐,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军政、外交大权。为了挽救清朝统治,以“自强”“求富”为名,创办军火工业和民用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创办北洋海军。曾参与反对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时与英国策划“东南互保”。订立《辛丑条约》后不久病死。他在洋务运动中贪污中饱,死时遗产竟达4000万两之多。
关于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的评价:对于李鸿章的评价颇有争议。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评价很低,认为其一生就是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的历史,是中国近百年来最为反动的人物之一。文革后,对李鸿章的评价趋于公正,认为李鸿章与当时的顽固派相比,是开明的进步的。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中国民用工业的发展以及近代洋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防能力,起到了延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李鸿章的镇压革命、实行妥协外交、举办洋务是为一整体,不可分割的,其核心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其举办的军事工业,虽然打着“御外侮”和“自强”的旗号,但是他所指挥的淮军,从未向侵略者发过一枪一弹,所屠杀的均是中国人民。其创办的民用工业,实行封建垄断政策,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李鸿章的“外须和戎”的外交政策,结果是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江南制造总局的设立: 今上海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前身,是近代早期中国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日,两江总督曾国藩和江苏巡抚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这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又称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局、上海机器局、上海制造局。1865年李鸿章以4万两银在虹口买下美商的旗记铁厂,并将苏州洋炮局的部分机器和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买回的机器,加上海洋炮局并入铁厂,成立江南制造总局。造办经费54万余两,以后屡加扩充,由清政府指拨上海海关税收的二成作为常年经费。雇用工人2000多人。江南制造总局建立后,因虹口厂地房租价银过高,场地狭窄无法扩展,加上驻地洋人反对在该地区制造军火,所以1867年5月,从虹口移设城南高昌庙。 江南制造总局移设高昌庙后,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初购地70余亩,分建锅炉厂、机器厂、木工厂、洋枪楼(附设于机器厂内)、铸钢铁厂、轮船厂、熟铁厂,另在陈家巷建火箭分厂,以后不断购地建房,添置机器。至1894年,江南制造总局占地面积达1100余亩,员工约3000人,生产规模和员工人数,都居当时全国军工厂之首。该局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此外为培养技术力量和传播科技知识,江南制造总局附设有广方言馆、翻译馆、工艺学堂,培养技术人员,翻译与军事、工程有关的书籍,也有少量的史志和政法方面的书籍。
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也称为“同文馆”,是清末最早设立的“洋务学堂”,是清政府了解西方世界的窗口。由于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和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都规定英、法致中国的外交文件概用本国(即英国和法国)文字书写,致使清政府急需培养熟悉英、法等外国文字和语言的人才。加上清政府认为“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情性……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于是,恭亲王奕等于1861年奏陈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同文馆完全按正规学校来办,陆续开设英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东文(日文)馆。原只招收13、14岁以下八旗子弟,后又招收15—25岁的满汉学员,也招收不限年龄的满汉学员。学习期限初定3年,到1876年分为两种:一是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学、测地等科的学生,学制8年;一是年龄稍大、仅借中文译本学习天文、化学、测地等科的学生,学制5年。所设课程,1867年时增设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学生最多时达120人。毕业生大多任清政府译员、外交官员和其他洋务机构官员。设有印刷所,曾译印《万国公法》及数理化和文史等方面书籍。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a、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c、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d、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自(2)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首先在东南沿海一带兴起。(3) 投资者:官僚、地主、商人 (4)代表性企业: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5)影响: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发昌机器厂: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它是中国最早的私营机器制造厂。初为锻铁作坊,后不断扩大规模,更新设备,至同治十二年已成为初具规模的近代工业企业,称“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光绪二年(1876年)开始制造小火轮、车床等。八十年代称“发昌机器船厂”,俗称“发昌机器厂”,以制造小火轮为主,为当时上海民族资本机器工业中最大的厂家。后因受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
陈启沅与继昌隆缫丝厂: 陈启沅是近代中国早期著名的华侨民族资本家。他大约生于1825年,死于1905年。早年,陈启沅在南洋经商,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872年,陈启沅从安南(今越南)回到广东,他的家乡盛产原料茧,当地农民有缫丝传统,因而人员可大量招募。于是,他仿效在安南的法国式缫丝机器,亲手设计绘制了两套机器图样。全部设备包括蒸汽锅炉、缫丝车和丝釜都由当地制造,其中丝车改为木制,丝釜改用陶制,仿制了“法国式(共拈式)”的缫丝机,于1874年在南海县西樵简村堡创办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蒸汽缫丝厂“继昌隆”。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缫丝,俗称“丝偈”,该厂雇佣工人六七百,出丝精美,行销欧美,获利甚厚。不久,因被视为异端,于1881年(光绪七年)被南海知县下令关闭。他将工厂迁至澳门,改称复和隆丝厂。三年后,得清政府许可。又迁回简村继续经营。
发现相似题
与“(21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变化。阅读材料,回..”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6482625447822747021409622038026084120世纪的发明有哪些?与现在有着什么样的关系?_百度知道
20世纪的发明有哪些?与现在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举例说明)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 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 传统的马力或者水力无法提供工业革命所需的动力,蒸汽机能量的开发为世界带来了一种更有效更强大的动力。虽说古人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机面市后,才真正开启了蒸汽机的商业价值。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蒸汽机的开发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冶金、煤矿和纺织业的发展。蒸汽机的出现及纺织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业的用铁量。由于英国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铁技术和煤矿业的改进,同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1804年出现的蒸汽机火车和1807年出现的蒸汽机轮船大大改善了运输条件,辅助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电话:掀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 “沃森先生,请立即过来,我需要帮助!”这是日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贝尔通过电话成功传出的第一句话,电话从此诞生了,人类通讯史从此掀开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人类进行无线通讯的梦想则是1973年在美国纽约实现的。当时,这台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手机体积大,重达1.9 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26年后的今天,世界最小的手机也诞生了,它只有寻呼机那么大,也比第一代手机轻了不少。 1964年是人类通讯史上另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年夏天,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观众通过电视第一次收看由卫星转播的日本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实况。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电视屏幕同时间观看千里之外发生的事,人们除了感叹奥运精彩壮观的开幕式和各种比赛外,更惊叹于科技的进步。这一切都归功于哈罗德·罗森发明的地球同步卫星。 1969年夏天,国际互联网的雏形在美国出现,它由四个电脑网站组成,一个在加州大学分校,另三个在内华达州。1972年,实验人员首次在实验网络上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标志着国际互联网开始与通讯相结合。到了90年代,国际互联网开始转为商业用途。1995年网络发展到第一个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互联网年。在电子商业浪潮的推动下,国际互联网在21世纪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 汽车改变了人类的整个交通状况,拥有汽车工业成了每一个强大工业国家的标志。 汽车走过这样一段历史:1771年,法国人居纽设计出蒸汽机三轮车;1860年,法国人雷诺制造出了以煤炭瓦斯为燃料的汽车发动机;1885年,德国人本茨和戴姆勒各自完成了装有高速汽油发动机的机车和装有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三轮汽车,并且成功企业化;1908年,美国人福特采用流水式生产线大量生产价格低、安全性能高、速度快的T型汽车。汽车的大众化由此开始;1912年,凯迪拉克公司推出电子打火启动车,使妇女也开始爱上汽车;1926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戴姆勒·本茨公司成立;1934年,第一辆前轮驱动汽车面世;1940年,大战令许多汽车制造商停产,欧洲车商开始转向生产军用车辆;50年代,德国沃尔沃的甲壳车轿车一经推出就成为最受欢迎的汽车;1970年到2000 年,日本车在亚洲走俏,丰田、本田、三菱以及日产特高技术小型车入侵欧美市场,改写了欧美牌子垄断的局面。 实际上,汽车的发明使人类的机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使20世纪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更追求自由。当然,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道路网挤占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和高昂的车费等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汽车确实载着人类向前发展,向前奔驶。 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 现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但不能一天没有电视。 电视的设想和理论早在1870年就出现过。1884年,德国发明家保罗?尼普科夫设计了全个穿孔的“扫描圆盘 ”,当圆盘转动的时候,小孔把景物碎分成小点,这些小点随即转换成电信号,另一端的接收机把信号重组成与原来图像相同但粗糙的影像。1926年,苏格兰人约翰·贝蒙德采用尼普科夫的“大圆盘”制造了影像机。 真正制造出画面稳定的电视是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的拉基米尔·佐里金和出生在美国犹它州的菲洛·法恩斯沃思。在 1939年的世界博览会上,世界第一台真正清晰的电视开播,电视真正诞生了。 登月:人类航天史上迈出一大步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刹那所说的名言“对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迈出一大步”牢牢铭记在地球人的心上。 日下午4时,全世界5亿电视观众都看到了“黑黝黝”的画面,画面深处传来一个来自外太空的声音:“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舱已经登陆!”接下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宇宙飞船上的两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问休斯顿宇航中心:“我们不想休息四小时,我们想马上登月。”休斯顿回答:“同意立即登月!”接着,阿姆斯特朗背朝外,开始从九级梯子缓缓爬下。全世界5亿人都看到了这一场景。 登月确确实实是人类航天科技的一大进步,因为正如最后一名登月者塞尔南上校所说的:“在月球遥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国界,我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整体,我的整个思想也就开阔了。” 电脑:人类未来的希望 日,美国军方和政府部门的代表、著名的科学家一起挤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房间里。当一位陆军将军轻轻按下电钮后,占满整整三堵墙的机器立即亮了起来,人们热烈鼓掌,高声欢呼:“ENIAC活了!”并且向总工程师埃科特祝贺。“ENI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基因:破解生命的千古密码 10多年前,科学界就预言说,21世纪是一个基因工程世纪。人类基因工程走过的主要历程怎样呢?1866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神父发现生物的遗传基因规律;1868年,瑞士生物学家弗里德里希发现细胞核内存有酸性和蛋白质两个部分。酸性部分就是后来的所谓的DNA;1882年,德国胚胎学家瓦尔特弗莱明在研究蝾螈细胞时发现细胞核内的包含有大量的分裂的线状物体,也就是后来的染色体;1944年,美国科研人员证明DNA是大多数有机体的遗传原料,而不是蛋白质;1953年,美国生化学家华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宣布他们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果,奠下了基因工程的基础;1980年,第一只经过基因改造的老鼠诞生;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诞生;1999年,美国科学家破解了人类第 22组基因排序列图;未来的计划是可以根据基因图有针对性地对有关病症下药。回答者:言之午 - 首席运营官 十三级 12-17 17:531.原子弹 1945年8月,毁灭地球的播朵拉盒子在日本广岛与长崎被打开,当时国际强权一心只想以这种威力极大的致命破坏武器去压倒对方。美国首先在1945年7月于新墨西哥州试爆成功,苏联紧接着在1949年成功试爆,英国是1952年,法国是1960年,中国是1964年。 2.航天飞机 1959年苏联的无人太空船首次成功登陆月球,并且拍回了大量的照片。而美国60年代末阿波罗登月的壮举,却是人类踏上地球以外星球的第一步,自此以后,美国在太空探险方面逐渐将苏联抛在后头。航天飞机出现后,人类前往外太空的成功几率大为提高,科学家预言公元2000年之后人类将开展外太空旅行。 3.电视 1923年,电视机的灵魂——显像管诞生了。电视技术广泛应用是在40年代,1954年则开创彩色电视的纪元,60年代以后几乎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电视台。这个方盒子为人类制造了无数欢乐的时光。 4.人造卫星 第一颗人造卫星是由苏联于日试射成功的,紧接着美国的探险者1号在 日试身成功,从此以后这些随着地球自转运行的人造卫星愈来愈多地漂浮在大气层外。原来运用在军事科技上的人造卫星,后来慢慢演化出通讯、绘图、侦测、气象等不同用途的卫星家族。 5.阿伍匹林 早在15世纪的希腊医生就用柳树皮中研磨出来的粉末做为草药版的阿斯匹林始祖。到了本世纪末,这个减轻身体疼痛的配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德国拜耳药厂创立的“阿斯匹林”商标,成为这个药方的专有代名词,20世纪愈来愈忙碌的现代社会中,阿斯匹林这颗白色圆形药片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6.民航客机 现代生活中国际旅行必备的交通工具——飞机,多是由军用运输机改良而成的商用客机。 1949年第一架商用客机载36名乘客飞行于欧洲上空,开启了民航世纪的新页面。时至今日,交通运输市场对于飞机旅行的需求越来越大,民航客机已成为人们便利的交通工具之一 7.个人电脑 电脑掀起的第三次革命,彻底改变人们工作与思考的形态,70年代末电脑厂商开始开发较小型的个人电脑,到了80年代初市场上有了大众化的电脑消费产品。个人电脑加快社会数字化脚步,几乎社会的每一个层面都被电脑完全感染.没有人能够拒绝电脑进人生活之中。 8.移动电话 曾经是英雄电影中大哥专属配备的“大哥大”,已成为人们在户外活动时的一种私人通讯联络方式。全球经济的发展,让移动通讯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产业之一。而手机随时随地联络的便利性,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传统的沟通方式。 9.克隆羊 1997年初英国科学家让一只没有父亲的小羊成功地诞生,这项创举说明了人类即将有可能用自然途径以外的方法制造生命。克隆羊在生物科技上无疑是史无前例的一大步,但它所牵涉到人类道德观念的层面.却是科学所无法理清的难题。 10 因特网 最原始的电脑网络原本只是在学院研究室中连接不同电脑主机,当这项技术只需经由简单的数据机和电话线的连接,就可为人所用时,网络瞬间成为世纪末影响力最大的发明。网络制造出的新的资讯传播模式很快地影响到愈来愈多的层面.电子邮件、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等方式为网络重新定义塑型。人们只要一条细细的电话线,就可以将全世界串连在手中。回答者:happy4938 - 魔法学徒 一级 12-17 19:0120世纪,通信技术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之一,就是利用通信技术把许多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形成的因特网,即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空间。说到互联网,它是继电报、电话、无线电、电脑之后的一个伟大发明,全世界的电脑能够通过互联网联系起来,进行通讯或分享讯息资源。无线电话加上互联网,是整个地球的主要通讯工具。 互联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计算机网络。它的形成使计算机不但能处理信息,而且可以获得信息和传递信息,其迅速发展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目前互联网被认为是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或前身。 Internet译为中文,有译成互联网、国际网络、因特网等,这里使用互联网这个名称。互联网的来源地是美国,而追溯美国互联网的起源,是可以从1957年苏联抢先用火箭发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Spunik一号说起,那时苏联抢在美国前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使美国朝野大受刺激,全面检讨国家的科学技术政策和教育,以便急起直追。当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决定设立一个用来发展科学技术的机构,叫做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就是这个机构后来提供经费设立最早的互联网,它叫做APRANET。 网络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工作环境,入网的电脑终端可以调阅各种信息资料 互联网的发展成世界性的特大网络,本来是用来在各大学之间交换科学研究信息,但后来大家更感兴趣是它的电邮功能(E-mail)。就是说,大家更感兴趣的是利用互联网传送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私人的信息。早在互联网只能传送文字信息的时候,有机会接触互联网的人用它来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现在已成 为一个重要操作系统,就是在那个时候由散居世界各地的电脑编程人员,通过互联网进行讨论和交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后来在互联网中产生具有多媒体功能的万维网(WWW),本来其目的就是让世界各地的核子物理学家能够分享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的研究资料。结果对万维网最感兴趣的是互联网的普通用户,而这个时候个人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价钱便宜的已具有多媒体的功能,就是说大家已有条件使用万维网了。因此万维网的用户越来越多,让用户可通过电话线以计时的方式接驳到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实现的发展速度异常迅猛,全球网络化时代已经到来 由于互联网所用的方法简单好用,很快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资料,而由于大家都习惯了互联网所用的方法,因此现在企业内部的网络也用互联网的方法,它叫做内联网(Intranet)。 互联网在发展远程教育、人际交流和计算机开发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多媒体与网络结合实现“交互式”传播,进而引起新的传媒革命。互联网的出现也引发了许多新生事物,如网上婚姻、网上购物、网上大学等。
二十世纪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 -------------------------------------------------------------------------------- 课程号: 第[1]课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在19世纪的科技成就,如热力学、电磁场理论、化学原子论、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等这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世纪末,有所谓实验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1895年发现了X射线,1896年发现了放射性元素,1897年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不得了!从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到近代的道尔顿的原子论,都认为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原子,而1897年发现原子内部还有构造,发现了电子,电子带有负电荷。到1911年发现了质子,1932年发现了中子。所以,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引发了20世纪头30年的第二次科学革命。第一次科学革命是天文学革命,第二次科学革命是物理学革命。
第二次科学革命诞生了两个科学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相对论的创立者是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是20世纪也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在1905年创立了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有个推论:质能相当关系式,就是说质量与能量可以相当,写出来是一个相当漂亮的数学表达式:E=mc2,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的速度(300000千米/秒)。用这个公式来计算物质内部的能量大到惊人的程度,如把1克物质代入m,算出的E可以相当于36000吨优质煤在常规状态下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能。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就指出,1克物质内部蕴藏着36000吨煤炭所具备的热能!谁说科学不是生产力?谁说科学不是第一生产力?爱因斯坦写出这个公式的时候是26岁!既不是博士,也不是教授,是瑞士伯尔利专利局的一名小小的职员,但是,他掌握了科学真理,得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45年他66岁,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实现了
他的公式。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实现用了40年。到了1915年爱因斯坦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揭示了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
20世纪前30年的物理学革命还有一个成就叫做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几代科学家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努力搞出来的,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论,他认为能量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后来爱因斯坦说,我在研究光,光是一种光波,也是粒子。1923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概念,所有的物质都具有波粒。到了1928年,26岁的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写了《量子力学原理》。相对于量子力学而言,牛顿力学是量子力学在宏观低速运动状态下的特殊情况,而量子力学要考虑宇观世界、微观世界、介观世界高速运动的情况。现在一切物理学、一切自然科学都离不开爱因斯坦的一个假设:光速不变原理。人类所有活动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超过光速时间就倒流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如果没有扩音器,距离我340米的人听到我的声音是1秒钟之前发出的。同样,现在坐在前排、后排的人可以同时看到我,是因为灯光照到我脸上反射给你们,在你们的眼睛视网膜上成像,光的速度是300000千米/秒,我们这里几十米的距离就忽略不计,从理论上说,如果你们站在300000千米以远,你们看到的我就是1秒钟之前的我,如果现在的宇宙飞船能够达到光的速度,你们看着我,你们同时坐着300000千米/秒速度的宇宙飞船离我而去,飞船走了1年,你看到的我,还是此时此刻的我!飞船飞了1年、10年、100年,你看到的我还是现在的我,永远长生不老的我,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跟飞船的速度一致。如果飞船的速度超过了光速,你们看到的我就越来越年轻!马上会看到我的青年、少年、童年。纯科学理论与实际的东西有时候是不太一致的。
20世纪前30年,两个理论成就,一个是相对论,一个是量子力学,这就是20世纪前30年的物理学革命。20世纪后70年,所有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有关。即所谓四大科学模型和八大高新技术。四大科学模型是宇宙的大爆炸模型、物质结构的夸克模型、全球大地结构的板块模型、遗传基因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简单地说,就是大爆炸、夸克、板块、双螺旋。宇观世界有个大爆炸模型,微观世界有个夸克模型,地球宏观有个板块模型,对人和生物世界的认识有个双螺旋模型。我在这里开个玩笑,这四大科学模型本来可能是我王渝生的发明创造,因为这四大发现都是我小时候最关心的问题。我的名字叫王渝生,生在重庆,长在重庆,我的家就在嘉陵江畔,我从小在嘉陵江边玩耍,在嘉陵江里游泳。白天我仰望天上的太阳云彩,晚上我凝视天上的星星月亮,我心里就想,天有多高?有多远?有多深?有多大?茫茫宇宙是怎么形成的?这是我关心的第一个问题。我坐在嘉陵江边的沙滩上,把沙拿在手上,捻了又捻,很细的沙,里面还有没有更小的东西?这不是在思考物质结构吗?我在嘉陵江里面游泳,我知道,嘉陵江注入长江,长江流入东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多好的话。地球表面71%是海面,29%是陆地,海陆是怎么形成的?这不是关心第三个问题吗?我关心天、关心地、关心沙,为什么不关心自己呢?我最关心的就是:自己和同学们为什么都长得与父母亲那么相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遗传规律。到底是怎么回事?1953年美国25岁的生物学博士沃森与英国38岁的物理学博士生克里克两个人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搭起了一个双螺旋模型,这就是DNA分子结构。我小时候就关心这四个问题,但为什么我没有作出这四个科学发现呢?我想这与我们传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关。我举个例子,我小时候很聪明,家里的闹钟拆掉居然能够还原。但是,我读了一本科普书,书上说1947年发明了晶体管,晶体管可以代替电子管,可以把收音机做得像一个肥皂盒那么大小。我大吃一惊,我用家里的收音机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我就想,要是能够把收音机带在身上,带到学校多好!我赶紧回家把电子管收音机后盖撬开,看到里面有几个电子管,就拔了一个电子管下来看怎么回事。这时候,我爸爸回来了,问我:干什么?我一紧张,电子管掉在地上摔碎了。老爸给我一巴掌,这一下打得我现在还痛,这一来我就再也不敢动手了。我从小爱问,爱动手,但是,父母亲就不准,学校老师不准我乱说乱动。我们大家就希望每个人成为社会上有序的分子,但没有想到分子是在每时每刻地做着无规则运动的,中学物理有布朗运动嘛。人是活的,要他规规矩矩什么都不动怎么行?所以我就想,一个人,首先要做社会上一个有为的分子,他在有为的过程中运动着,最后总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有为的基础上达到有序。我们当家长、老师、领导的,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对孩子对人的要求。生物是多样性的,人也是多种多样的,千人不同面,千文不同体,与其控制不住不如放开一点,从有为自然就到有序,开始要求有序就难有作为。我在中国科技馆当馆长的时候,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来访问,我带他到展厅,正好碰见一队幼儿园小朋友,他就顺便问,你们多大了?小朋友们全部伸出一个巴掌,奶声奶气地回答5岁。美国科学家就说,5岁的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我琢磨这个问题,回想自己5岁的时候,有一种天性,好问好动,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好问就是科学家的素质,好动就是发明家的天性。我们只准规规矩矩,不准乱说乱动,就把他们科学家的素质和发明家的天性磨灭掉了。科学研究的动力有三心:好奇心,责任心,功利心。我原来以为责任心是第一位的,像我们的两弹一星功臣,他们为了国家可以埋名隐姓到祖国的大戈壁从事科学研究。功利心我过去是很鄙视的。好奇心好像又低级了一点,为了好奇去搞科学研究,好像不对头。后来我在科技馆经常请一些科学家来作报告,我希望他们正确引导青少年,讲责任心,但他们讲的全是兴趣爱好。开始我对他们不以为然,后来我好好想了一想,恐怕他们是实事求是的。给孩子们讲责任心,恐怕早了一点,主要是培养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觉得,好奇心应当是科学研究最原始的动力,也是最持久的动力。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是个人的内在动力,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前些年我到天津拜访著名数学家陈省身,90多岁高龄的陈省身为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一个青少年数学夏令营题词,就四个大字:“数学好玩”!他就认为数学好玩有趣,他就像玩一样研究数学,所以能够成为第一流的数学家。我把陈省身的题词发扬光大,认为不仅数学好玩,而且科学好玩,学习好玩,工作好玩,生活好玩。今天我来给大家讲3个小时,不是负担,而是很好玩,很有趣,多好的事儿!(笑声)当然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以上这番话是为了把问题讲透,可能要矫枉过正,可能要绝对化一点,可能要极端一点,但对于我们转变观念是有好处的。
20世纪的八大高新技术有不同版本。所谓“八大高新技术”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从国家科委即后来的科技部出来的,譬如核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环境保护技术、激光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有时还有海洋技术等等,不管怎么说,一开始都要说核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也就是我们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我们讲的“两弹一星”到底是哪“两弹”?哪“一星”?“两弹”是……(听众回答:原子弹、氢弹),“一星”是……(听众回答:人造地球卫星)。如果满分100分,只能给67分!错了一个!正确的答案是: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原子弹和氢弹作为一弹“核弹”,另一弹是导弹。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发展规划的时候,有一个重大专项就是“两弹”,原子弹和导弹。氢弹是超额完成任务。原子弹和氢弹统称核弹。原子弹是用重金属铀235、铀238,利用中子轰击,产生核裂变和链式反应;氢弹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氘和氚,产生核聚变,是热核反应,两者都是要把原子核内部的能量释放出来,所以原子弹、氢弹统称核弹。有了核弹没有运载工具是没有办法发挥威力的,还得要有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控制飞行并导向目标的导弹相配合。1956年提出的重大专项“搞两弹”就是指原子弹和导弹,后来又有了氢弹,就把导弹忽略了。“一星”当然就是1970年发射成功的人造地球卫星。所以,“两弹一星”充分反映了我国核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但我国的航空技术不行,我们现在坐飞机,不是空客就是波音,钱都让欧盟和美国赚了。我们两弹一星出来了,载人航天成功了,难道大飞机不能造?现在国家年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有一个重大专项,就是大飞机,我们要搞400-500座的大飞机。只要重视,只要拿钱,我们人才济济,大飞机是能够搞出来的。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环境保护等等,都是20世纪出现的高新技术。
我个人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有三项高新技术:第一信息科学技术。人类社会从几千年前的农业时代到几百年前的工业时代到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技术就是信息技术,因此我们把21世纪称为信息时代。对于20世纪,我们过去曾经有过多种说法,40年代有了原子弹,就说人类进入了原子能时代,50年代又说人类进入了空间时代,因为有了人造地球卫星和后来的宇宙飞船。再早一些,也说过19世纪是电力时代,18世纪是蒸汽机时代。不要小看蒸汽机时代、电力时代这些提法,革命导师列宁在描述时代特征的时候就用了这些提法,他说,蒸汽机时代是代表资本主义的,电力时代是代表社会主义的,而共产主义就等于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这是100年前列宁说的话。作为高新技术的信息时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1945年有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它为标志,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人类有了这样一个高新技术,进入了信息时代。
第二个高新技术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作为前沿科学是从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开始的。生物技术作为高新技术是从1970年基因重组技术开始的。1968年和1970年两位美国科学家阿尔伯和内森斯发现细胞中有两种“工具酶”,一种酶可以像剪刀一样把基因剪切下来,另外一种酶可以把基因像浆糊一样粘贴连接上去,这样就可以重组基因。这就是作为高新的生物技术的开端。现在,生物技术发展成了生物工程。生物工程有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基因工程。现在,基因与我们的关系太密切了!CCTV—10《百家讲坛》请我去讲基因,我一口气讲了基因与健康、基因与疾病、基因与寿命、基因与伦理、基因与道德、基因与专利、基因与法律、基因与战争、基因与世界、基因与未来,讲了很多基因与我们的关系。日宣布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中国科学家参与人类基因组测序1%,跻身于美、英、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基因组测序梯队之列。过去认为,人类的疾病只有极少数是与先天有关,绝大多数疾病是后天造成的,现在,基因技术揭示出来新的认识,人类几乎所有的疾病,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都与基因有关,都可以通过基因技术治疗。寿命也与基因有关。高新技术的发展促使人类对自身和科学的认识带来深化和改变。
第三个重要的高新技术是纳米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隧道显微镜的出现,人们对物质的研究和应用延伸到分子和原子的微观领域,1纳米=10-9米,即十亿分之一米。物质在纳米尺度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所以纳米材料是一种新材料。我们在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调查的时候,有一道题目就是“纳米”的三个选择。结果选择“长度单位”的只占18%,选择“新材料”的占22%,选择“水稻新品种”的占5%,剩下55%选择“不知道”。目前纳米材料还很昂贵,纳米产品尚未进入市场。因为一个产品称为纳米产品,必须主要材料是纳米材料,主要工艺采用纳米技术。现在所谓的纳米洗衣机、纳米冰箱,可能仅仅在其内胆、内壁上抹了一点纳米材料,有一点消毒、漂白、防臭等作用,但这种产品可能出现纳米粉末污染。纳米粉末进入人体后可能有副作用。因此,对高新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必须持谨慎态度。
飞机 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基蒂霍克飞上了蓝天。这架飞机被叫做“飞行者—1号”,它的发明者就是美国的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 青霉素 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于1928年首次发明了举世闻名的青霉素,后来又经过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学家钱恩的进一步研究完善,于1941年开始用于临床,并于1943年逐渐加以推广。青霉素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和雷达相并列的第三个重大发明。 电视机 日清晨,英国人贝尔德成功的日子终于来到了。终日陪伴他的木偶头像“比尔”的脸部特征被清晰地显现在接收机上了。 避孕药 奥地利人迪耶拉西1951年发明了避孕药,给性生活带来一次革命,也引起了伦理、道德上无休止的争论。 方便面 方便面诞生于1958年,有机构把它评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发明之一。日本人安藤百福回忆起46年前他在一个非常简陋的工棚里发明了方便面,并加以商品化,如今方便面已成为世界性的食品,老先生说他是“方便面的恩人”,希望通过方便面给人类带来方便和幸福。 伟哥 尽管1998年的三位诺贝尔获奖者根本就没有直接参与制造伟哥,但对伟哥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和发现基础的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弗里德穆拉德教授在得知人们称他为“伟哥之父”时也气愤地说,“伟哥之父是一个极其愚蠢无聊的称号,我很不喜欢。如果时光倒流,我宁愿自己从未导致这种药物的发明。” 电脑 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一项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影响的发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实验室悄悄地诞生了。这就是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的ENIAC。
20世纪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完美减肥产品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