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 虞世南隘路是什么意思。汉语意思。字典里的意思。

急...“咏”字在康熙字典里是多少画?_百度知道
急...“咏”字在康熙字典里是多少画?
周易姓名是按康熙字典算的,这个字在康熙字典里有的解释12画,有的解释13画搐迹拜舅之矫瓣蝎抱莽。请高人解答....多谢!拜托!
提问者采纳
  咏的繁体是:12画.  在康熙字典上的解释:  咏 &动&  (形声。从口,永声。又作“咏”。本义:曼声长吟;歌唱)  同本义 [intone]  咏,歌也。或从口。--《说文》。段注:“尧典曰:‘歌永言。’乐记曰:‘歌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  搏拊琴瑟以咏。--《虞书》。郑注:“谓歌诗也。”  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二也。--《国语·周语下》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礼记·檀弓》  咏而归。--《论语·先进》  咏殷周之《诗》。--班固《东都赋》  又如:咏士(诗人);咏雪(咏絮。泛指有诗才的女子);咏哦(歌咏吟哦);咏吟(曼声诵读);咏言(吟诗)  用诗词等形式来写景抒情 [narrate in poetic form]  若是而不从,动而不悛,则文咏物以行之,求贤良以翼之。--《国语·楚语上》  歌以咏志。--《乐府诗搐迹拜舅之矫瓣蝎抱莽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又如:咏桑寓柳(喻表面上赞美此事物,实际是为寄托对他事物的情感);咏志(以诗歌抒发心志);咏风嘲月(诗人写诗,常以风月为题材,故常泛称写诗为咏风嘲月)  歌颂 [sing the praise of]  含淳咏德之声盈耳。--汉·王褒《四子讲德论》  又如:咏颂(歌颂);咏仁(歌颂仁德);咏德(歌颂高尚的品德)  咏 &名&  指诗歌等韵文作品 [poetry]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12画【丑集上】【口字部】咏 ·康熙笔画:8 ·部外笔画:5
康熙字典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图片版                                    文字版    专题策划:80后离文坛有多远  卷首语:  年轻,就应该看得更远  于继勇    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博客人数已经接近6000万。这些博客的拥有者,年龄大多在16到39岁。这个数字在令IT界人士兴奋之余,也说明网上写作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数年前预言“网络改变生活”,现在已经变为现实。    受网络冲击最大的当然是文学。许多人有志青年,在网上泡久了,竟然纷纷抢了专业作家的饭碗,开始走上创作和编剧的道路。得惠于这场写作风潮的是一批出生于1980年前后的作家,他们有一个很响的标签叫“80后”。以韩寒为代表的“80后”作家,其实更像他的同龄娱乐明星。他们天生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在“酒”还没有酿熟之际,就开始大声吆喝。他们乐意当偶像,喜欢一呼百应的感觉,而且每个人都拥有成千上万的“粉丝”。这是需要何等的自信啊。    “80后”作家,深谙市场化操作,他们以作品畅销为荣,认定作品就是商品,是能带来名与利的东西。和上一代作家相比,他们更成熟,更遵守规则,也更适应这个时代。舞台永远是年轻人的,这是法则。    现在评价“80后”的影响,或者进行任何定论都为时尚早。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一支新生力量,会给未来的中国文学,注入年轻而新鲜的元素。无论是浩月当空,或化作一颗流星,他们无可后悔,因为,他们曾经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关注“80后”作家,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提醒,有时我们应把目光看得更远。负责本期橙周刊策划采访的是恭小兵,他也是中国“80后”一个重量级的代表,也许他与他的同道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把这么一个选题交给他做,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春树:春天的春,树木的树    春树简历:   春树,女,北京人,一九八三年出生,80后作家、朋克诗人,广大文艺青少年的文学偶像、战友。已出版长篇小说《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2条命》;短篇集《抬头望见北斗星》、诗集《激情万丈》,主编《80后诗选》。写真集:《她叫春树》。文集《春树四年》。    春树近况:  2004年2月获得过第五界网络金手指的网络文化先锋奖。2004年2月成为美国《Time》的封面人物,美国人称她为“新激进份子”。2004年6月成为《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人物。  2004年8月年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被认为是“一个有勇气、有斗志的人”。2004年9月应邀前往挪威参加国际艺术节,并接受当地电影学院学生要求拍摄了个人纪录片。2005年在挪威放映。2005年获《每日新报》等十几家报纸所评“最具洞查力”作家奖。《北京娃娃》的版权已卖至美国、英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芬兰,挪威,日本,德国,以色列,香港,台湾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春树自述:  我叫春树,春天的春,树木的树。正如我喜欢的叶开一样,很简单,树叶的叶,开心的开。我喜欢红色。喜欢看电影。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乡野。我是个矛盾的人。我喜欢农村,也喜欢城市。我没有去过太多地方,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我家和网吧。我喜欢听摇滚。也喜欢听民谣。什么都听听。我和疯子最大的区别,就是我比他们有钱。写诗是我的一大爱好和消遣。它既不赚钱也不花钱,非常柏拉图。我为了我自己和那些被抛弃的孩子们写作,我不忍心看到那些痛苦的心灵。我会爱上所有痛苦并且努力奋斗的人。我是一个存在主义者。如果存在主义不是信仰,那我没有信仰。    橙周刊:(以下简称橙)据我们了解,青春小说还没正式泛滥之前,你的《北京娃娃》就已经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面对成功,请问当时的你有何感触?   春树:(以下简称春) 首先是感动于读者的赞誉和信任。与此同时,我也领略到一部分家伙的居心叵测,真让人害怕和感慨。    橙:现在的80后太多太多了,旌旗猎猎,派别林立,一些传媒和书商为了达到各自的商业目的,也在给他们频频打榜,什么小作家排名啦,新势力登场啦,你对这类闹剧有何见解?   春:反正我不会主动搞这些东东,有这时间,还不如好好想想小说怎么写。我知道这种事情很多,对宣传也确实有利,可这些都是短期效应,没人会记得谁排名第几第几,小说写好了自然一切都好了。说到这儿,我也开始担心现在混乱的市场了……    橙:你喜欢那种无病呻吟风花雪月的文字吗?在你眼中,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怎样的?   春:作为读者,我还是希望多阅读一些有别于自己的文字。我认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有很强烈的磁场,能吸引读者和自己一起创作,估计还得有些名言警句,必须得自己写啊。坏的文学作品是看完整本书不想再看第二遍,也记不住里面都写了什么。可能唯一记住的就是书里引用了别人的名言警句。    橙:80后当中有哪些人你比较欣赏?   春:太多了,我喜欢PASS北岛的小说,也很欣赏水晶珠链的文笔,还有一些不知名的作者,他们的才华真让我嫉妒!    橙:作为诗人,你对赵丽华以及诗人裸体朗诵会事件有何评价?   春:我觉得这事从一开始就是闹剧。一个对诗歌根本不了解的人来评判诗歌,没有谁有资格来说一种职业有消失的必要除非它自己消失掉。我在BLOG上的发言只是我认为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一个经常写诗的人应该作出的必要回应。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我希望有更多的诗歌朗诵会,我想肯定没有哪个人来之前就想好了要脱衣服,只是当时的气氛造成了他当时的行为。诗歌应该再次火起来,我也坚信这一点。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太需要一点新东西了。    橙:但是据我所知,他当天穿了16件衣服,然后一件一件地脱掉,你认为这是事先没有准备而是“当时的气氛”造成的吗?  春:当时的情况我不清楚,我因为临时有事没去朗诵会现场。    橙:在你的诗歌乃至小说中,能让读者体验到一种怎样的精神力量?   春:宁折勿弯,差不多要倒下但就是一直没倒下,是和世界斗争,和自己斗争,也和一切身外物斗争的矛盾的过程。    橙:你对文学创作抱有怎样的一种态度?是固定而专一的职业,还是如同白烨说说的那样“纯粹只是一种玩票”?你同意所有的80后作家都是他所谓的“文学票友”的评价吗?   春:如果说只是玩票,咱付出的代价可太大了。玩票可是种境界,那得有轻松的心态和扎实的功底。我想白烨说这话有他理解的道理,私下里我还是挺喜欢白烨的,他比另外一些评论者更值得尊重。我想八十后应该慢慢有自己年代的评论家。    橙:我倒是觉得,生活给予人的一切都是财富,苦痛或是快乐……也许,那段不平常的日子,造就了如此坦率、直白的你,展示给我们一个与众不同的春树,除了诗歌与小说,今后你还有哪些打算? 想过转行吗?比如像韩寒那样,去唱歌?或像郭敬明那样,去做生意?   春:会唱歌,不会做生意。    橙:通过交谈我们发现,真诚和坦率是你的语言风格。能给我们谈谈你的亲情观、友情观或爱情观吗?   春:亲情应该以简单明快为主,不要那么多事儿,互相理解,主要希望能有心灵的沟通。  友情嘛,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不要挑拨是非,背后议论。那种精明势利的人我不会让他/她再成为我的朋友。说实话我没有什么爱情观,我就是跟着感觉走,紧拉梦的手。我喜欢既坚强又纯洁的男人,我最敬佩的是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的男人,我也会爱上有理想的人。    橙:你选择城市的标准是什么?   春: 包容性、选择性多,习惯了一座城市就不想搬家了,北京还是我最喜欢最熟悉的城市。    橙:什么时候感觉自己是成功的?   春: 当我遇到一个不怎么说话也不怎么表达自己的人,我会费尽心力让他/她开心起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但当我看到他/她的笑容时,我觉得特有成就感。    橙:当你第一次听到“橙周刊”的时候,首先你会想到什么?   春: 我喜欢橙色,还有谁和我一样喜欢橙色?谁起的这个名字?    橙:你觉得自己最大的缺陷是什么?   春: 任性,固执,主观太强    橙:有时候外在的环境变化,比如一些突如其来的荣誉,比如你成为美国时代的封面人物,这些事情的发生会影响你后来的创作质量吗?   春:有的梦想你还没有努力就实现了,才是最大的快乐,你不要的话还会受到惩罚,所以不如坦然接受。我不是《24小时》里的JACK,这世界不需要我去拯救;不是八十年代初的励志小说里的科学家,无法给科学作贡献;不是村上春树,无法竞争诺贝尔文学奖。我目前还没做出什么重要的成就呢,写作道路也只是走了一小半,前面还有很长的路等着我去跋涉。我喜欢一位美国诗人的诗“前面的树丛分出两条路/我选择了人迹更为稀少的那一条/从而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给写作的朋友提个小建议:搬家或者刚谈恋爱时不适宜写长篇小说。也不要让世俗生活蒙蔽了你清澈的双眼,否则无法写诗。    橙:在你现有的经历当中给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能否给我们侧面描述一下你的那位德国男友?   春: 我想有三个人。但我不想说他们的名字也不想透露他们是谁。因为他们给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好的坏的都有,所以我想一个人慢慢品味。我的男友很可爱,和他在一起我不再感觉我没有“生活”。很多写作的时候真正生活中的我并不“存在”,你也是写小说的,你肯定理解我的意思。    橙:如果有机会选择其他职业,你会去选择什么?   春:不知道,可能是心理医生或者演员。    橙:你的生活目标和生存资本是什么呢?   春:我的生活目标和我的写作目标是一致的。我希望全世界都有我的读者,希望我每一本长篇小说都能出版到世界各地,我在努力!我靠写作生活。    橙:让橙周刊的读者也分享一下你的写作状态可以吗?   我写东西的时候和所有作者一样都是没日没夜,常常没有时间和精力买生活必需品,也没有心情逛街,甚至自己喜欢的书和电影都没空欣赏。看摇滚演出是我写作状态中唯一的调节。      潘萌:我觉得自食其力是件很棒的事情    潘萌简历  生于日,现年20岁。出版作品有《我家的时尚女孩》和《时光转角处的二十六瞥》,新表现作文大赛一等奖(捷达轿车)获得者,现就读与安徽大学对外汉语系。    橙周刊:(以下简称橙)潘萌你好,我读了你的《时光转角处的二十六瞥》,很不错,史铁生老师还给你写了序,但在很多人看来,因为你的父亲叫潘军你才写得那么好,征对这种观点,你有何不同意见?   潘萌:(以下简称潘)关于人们的看法,我没太多的反对意见。子承父业确实是种传统观点,但“一门三进士,父子两翰林”也很光荣啊。好在我对文学的兴趣还是有的。    橙:觉不觉得目前的写作氛围没以前潘军那代人纯粹了?  潘:不光是写作吧,当下的很多事情都来得有些让人遗憾。因为爸爸的缘故,也认识了很多他那一辈的作家,那些叔叔阿姨,不仅是作为写作者,为人也很好,看他们在一起喝茶,争执某个细小的话题,历史,或者文化,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橙:我看过孤云给你做的一期访谈,聊天形式的,比较急智,同时看出对文学,你是个很有想法的女孩。导致你写作的客观因素是什么?  潘:很难分客观和主观因素吧。只是“可巧”两个字而已。“可巧”我还挺喜欢写字的,“可巧”又参加了一个比赛,“可巧”又获得了一点点关注,“可巧”有不开眼的出版社来签我,“可巧”我当时又有空来写。我从写作中获得快感,就像有人爱钓鱼,有人迷足球那样,喜欢就好。    橙:你喜欢安徽本土哪些作家的作品?创作上受谁的影响最大?   潘:很多。从建安三曹,桐城派,再到胡适,到海子等等。徽文化很有魅力,只是真正去接近它的人很少。对我影响最大的当然是我爸了,毕竟没有其他哪一位揪着我耳朵问“你那个什么到底写完了没有啊!”。    橙:你对韩寒、郭敬明这些已经亦商亦文的80年代后作家有何看法?   潘:首先我觉得能合理合法的自食其力是件很棒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80年代的小孩,其实已经20多岁了还一天到晚的80后、80后的,还在吃父母的、穿父母的,并且心安理得,就这一点上,他们没有资格指责“亦商”这件事,至于文字本身,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橙:连续两届的“超级女声”有没有让你也想唱就唱?  潘:我从来都是KTV麦霸啊。喜欢长的好看,台风大方又会唱歌的超女,不过再喜欢也就是转台转到她唱的时候会停下来看看热闹,不会喜欢到去投票(其实是实在记不住复杂的投票方法),更不会把脸画得乱七八糟,举着大娃娃一边尖叫一边流泪的喊“你是最棒的!”。    橙:请描述一下你目前所在的城市。  潘:安徽合肥。一个没什么欲望的中等城市,节奏很慢,在地理书上出现过,被环城公园拥抱的合肥在彩页上看起来很舒适。我有个北京的大学同学和我说过一句话“刚来合肥的时候以为合肥什么都没有,现在觉得合肥该有的也都有了”。    橙:你对我们橙周刊所弘扬的“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和城市时尚”是怎样理解的?   潘:和其他被采访者比起来,我算是橙周刊的闺蜜了,挺喜欢的,也经常有合作,里面的编辑们也很青春有活力,确实做到了文化与时尚,引领了一个省会城市的风尚,祝橙周刊越办越好看。    小饭:对写作,我没什么底线    小饭简历及近况  原名范继祖,网名石普、石小普。生于日。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在《萌芽》杂志社做了两年半的实习编辑,当过短期的生活周刊餐饮记者。2003年荣获《上海文学》全国文学新人大赛奖短篇小说三等奖。著有《我的秃头老师》,《我年轻时候的女朋友》。现供职于上海《外滩画报》。      橙周刊:(以下简称橙)你在小说里表现过一些主人公对物质欲望追逐的心理描写,而且小说里主人公身上的动物性,你也表达得恰到好处,你会不会在以后的作品中特别深地触及一些非常敏感的道德禁区?  小饭:(以下简称小)在合适的时候,我准备去写性。很“扎实”地去写。避讳“禁区”是懦弱者的选择。写作者准备写什么完全取决于自己。而对我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敏感的,我没什么底线。    橙:就是说,任何事,只要对你有利的,你都可以去做?  小:我单指写作。    橙:喜欢哪些户外活动?最喜欢中国的哪座城市?  小:喜欢上海。户外运动最喜欢踢球。    橙:你在上海跟许多从“萌芽”出来“80后”作家有接触,你觉得自己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小:生活状态的不同吧。就好比有些人不喜欢《人民文学》,也有些人不喜欢《萌芽》,但总体而言又没什么不同。    橙:一提到80后,人们往往首先注意到的是那些在书籍的市场运作上操作得好的作者,比如郭敬明的《幻城》已经销售了100多万册,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但是人们会发现很难把它和小说艺术扯在一起,这其中是否存在着一些矛盾?  小:这件事被我看作是一个奇迹,近几年国内出版界奇迹挺多,多得让我也习惯了。但《幻城》的作者自己也说了,他自己不是在搞文学,也不准备搞文学。同时好的文学作品与销量在目前的中国不可能成正比,因此你所说的矛盾就不再是矛盾了。    橙:作为“80后”其中的一员,你对80后的写作者有什么看法?  小:80后这批年轻人很快就会得到更严格的划分。虽然我对这个划分并没有太多好感,但我更不愿意看到80后重蹈70后覆辙。80后之中有一些时尚化的肤浅的作品,这些就是所谓70后的余毒,但这样的作品不可能走得很远。在这里我也要说明,70年代出生也有很多优秀的作者,但他们却跟“70后”这个概念没什么关系。    橙:除了写作,还有什么其他业余爱好?  小:棋牌。我更热衷可以依靠运气赢得结果的游戏(也许写作也一样)。平时就是上下班,偶尔有一些很平常的节目。    橙:我记得你准备写一部描写乡村题材的长篇,名字好象叫《特洛伊》?  范:我得在当我自己觉得写作还有意义的时候写作。你说的那个长篇还在电脑里,没写完。那阵子野心特别大,后来觉得那样写也没意思。    橙:还有个我们的访谈必问的问题,如果把你放到一个四面环海的孤岛上去,吃住不愁,你可以带一本书,一张碟,你会带什么书,什么碟?  范:字典和国歌。字典让我博学,国歌使我亢奋。    张佳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张佳玮简历及近况:  1983年7月生于无锡,现居上海。出版有长篇小说《倾城》《加州女郎》《朝丝暮雪》《再见帕里斯》。近来失去语感,写小说困难,每天以阅读各类书籍和写NBA专栏打发时间。      橙周刊:(以下简称橙)佳玮你好,最近两年张悦然,韩寒及郭敬明都在忙于谢幕前的“圈地运动”,而你一直很沉默。可以说说你的近况吗?  张佳玮:(以下简称张)完成课业,持续阅读,看球赛、写专栏,跳绳,听音乐,偶尔翻译一些国外的短篇小说。    橙:你对“80后只是文学的票友”持何种看法?  张:每个时代都有愿意写字和愿意娱乐大众的人,8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里肯定有很多人不喜欢写小说,也有人喜欢并且愿意固执的写小说。至于“文学的票友”这个词,我不大明白是什么意思,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什么样的标准算是“文学的青衣、武生或花旦”呢?    橙:你在网上比较活跃,能说下你对网络文学的看法吗?  张:以前人们用竹简刻字,所以孔子笔削春秋,特别的简约。有了纸,大家开始写得越来越详尽。然后是录音机,电视机,直到网络……网络无非是传播媒介的一种。如果需要有什么特点,也是网络本身的特点:开放,平易近人,追求跳跃性,趣味,良莠不齐。    橙:你在写作中有过模仿吗?  张:有过模仿。东施见了西施捧心还要效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都想把自己的东西写得好看一点,接近于自己心目中完美的标准。    橙:你最喜欢自己作品里的哪部?  张:《再见帕里斯》吧。因为自己觉得是故事讲得最完整,想表述的东西都表述清楚的一个文本。    橙:你在音乐和电影的品位方面比较讲究,它们对你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  张:音乐方面,古典乐、爵士乐可能偏爱些,以及一部分如王骆宾、李宗盛、黄霑写的曲子……很奇怪的听不进钢琴作品,而喜欢例如小提琴或者大提琴之类的。古典乐方面偏爱莫扎特和维瓦尔第,爵士乐方面很庸俗的喜欢迈尔斯·戴维斯。电影方面,喜欢一些透着聪明劲的有趣东西。    橙:如果让你结束你的写作,最后一部作品你准备写什么?  张:遗嘱,或者《张佳玮遗体使用说明书》之类。        步非烟:我觉得我的作品不边缘    步非烟简历及近况:  198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2003年获得北大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七月获得北大文学硕士学位。青春武侠奇幻作家,出版作品长篇小说:《海之妖》、《曼荼罗》、《天剑伦》、《武林客栈·日曜卷》《武林客栈·月阙卷》《剑侠情缘》,《步非烟写真诗集》。《新武侠典藏系列·步非烟专卷》。2005年获黄易武侠文学奖。2005年成为凤凰卫视《戈辉梦工厂》首期专访明星。    橙周刊(以下简称橙):你对陶东风教授提出的“玄幻文学已进入装神弄鬼的时代”有何看法?  步非烟(以下简称步):想象力是文学的根基,我们一直以来过度推崇现实主义文学,强调文学的实用性、功利性,对文学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我想,在这个时代应该多给年轻人一点浪漫的机会。能看到一个神奇诡谲,汪洋恣肆的新文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橙:有时候我觉得你的小说写法很惊艳,但又觉得那样的小说隶属边缘文学。能简单谈下你个人的具体感受吗?你的缺点是什么?   步:我觉得我不边缘,我自问自己创作的还属于通俗文学,而不敢称先锋文学。有一个好玩的事,以前残雪到北大来讲座,有人问她同样的问题,问她的文字是否边缘,残雪立刻说我的小说卖了6万册,已经不算边缘了,然后下面有人不服,说这6万大概都是中文系的研究生买回去研究去了。这个故事有点文人相轻的意思,但也看出,判断一个作者十分边缘,要看大众的接受程度。我的作品估计没有研究生买回去研究,销量应该是大众贡献的,所以我觉得我并不边缘。我的缺点是年轻,需要历练,不过这没关系,年轻的时候就写年轻的文字。苏轼说过,少年人写文章,应当让文章极度灿烂,不必强作老成枯淡之态。我想这是对的,书写年轻的自己,不必矫情于深沉。    橙:你觉得才华与坚持,哪个更重要?  步:才华重要,我是一个极度相信天分和运气的人。其实坚持到底的坚毅品质,也是上天赋予你的一种才能。    橙:一提到美女作家,总会令人想到下半身,这事儿挺烦人的,放你身上你怎么想?  步:美女作家这个称谓,一开始的确是形容下半身写作的几位女作家的。因此带上了很多负面的意义,但也给作家这个词注入了流行的因素。后来这个词被泛用了,凡是能拿出几张像样照片的女作家,都会被戴上这顶帽子,不管她们怎样写、写什么。我不是特别反感有人这么叫我,不过我还是要说,大家可以说我是美女,那是赞美我妈妈的作品,但如果大家要赞美我的作品,那么请称我作家。    橙:能否谈下你对媒体炒作的那批80后的看法?   步:其实我觉得他们未必能完全代表80后。颓废、叛逆只是80后的一部分特质,但绝不是完整的特质。我们也有很多向上的东西,比如追逐梦想,表现自我,个人奋斗……前段时间我参加了sohu组办的80后青年作家走遍全国的公益活动,接触了很多80后的作家,我觉得大部分的人都并非如媒体渲染的那样,其实80后也可以很乖,也可以关注公益……但在媒体眼中,前者似乎更能吸引大家的眼球,所以一度夸张的去书写这个特质,让大家对80后的印象停留在一群时代周刊上的朋客小孩上。我个人认为,反而现在的某个选秀节目推崇的宗旨,更符合这一代人的心态,类似于追逐梦想,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橙:你对“80后文学走向市场却没有走向文坛”这一评价有何辩解?  步:我一直在中文系学习,比较清楚文坛尤其是学院派文坛接受新事物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这是正确的,文学史的书写是件很慎重的事,必须远离一些时尚,等尘埃落定,喧嚣散去,再来审视一代文学的地位。80后出现还没有几年,也还在发展之中,远远不到盖棺定论的时候,有市场的认可,已经算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至于最后会在文学史上占据一个怎样的地位,那还要拭目以待。    橙:你相信爱情吗?能否给橙周刊的读者说下你的择偶标准?  我相信,但是是可遇不可求的。我觉得真正的爱情很少很少,就和真正的天才一样,上天看中你了,就赐给你。我是个很迷信的人,从来都尊重神谕。我的配偶应该是个喜欢我的作品、容忍我的脾气,又和我一样运气好的人。    橙:如果忽然一下就有了一千万,你首先要做的三件事分别是什么?   步:给爸爸妈妈在成都买一栋漂亮的房子。他们实在喜欢成都,但一直为错误的卖掉了房子投资股市后悔不已。当然还要买够大把的机票,让他们想什么时候回去就什么时候回去。  其次要成立一个流浪动物救助中心,救助可怜的城市流浪猫咪。最后,我要用剩下的钱成立一个文化公司,把我自己的作品制作得更精美,开发出许许多多的周边产品,让更多的人分享我的梦想。    橙:还有个我们的访谈必问的问题,如果把你放到一个四面环海的孤岛上去,吃住不愁,你可以带一本书,一张碟,你会带什么书,什么碟?  步:带教科书《鲁滨逊漂流记》,因为我是一个生活白痴,必须看着说明来做事的。碟,对音乐要求比较低,没有特别喜欢的歌手。如果能的话自己刻一张,录入好多人的散曲。        胡坚:我是易中天的铁杆“粉丝”    胡坚简介及近况  胡坚,曾用笔名文嚎、刺小刀。1983年11月出生于湖北武汉。武汉市十四中学高中毕业。曾获武汉市“楚才杯”作文竞赛一等奖1次,三等奖3次。作品《宠儿》发表于《萌芽》2002年第1期,在新浪网作家专栏上开有《文嚎专栏》,在《东方》、《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著名报刊发表过文章。小说《愤青时代》(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由《乱世岳飞》、《RPG杨家将》、《宠儿》3个中篇组成,被称为“中国少年人第一部智性之作”。其厚重的文化底蕴、特立独行的个性、老辣幽默的文字一扫少年作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被评论界称之为“少年王小波”。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目前供职于武汉市长江商报社。      橙周刊:(以下简称橙)胡坚你好。我这几年逛书店,除了韩寒、郭敬明等人依然在疯狂出书以外,很少看到你的书上架。现在的市场上也很难见到你以前的那些书,你觉得这种状况是出版市场有问题还是你有问题?  胡坚:(以下简称胡)市场的观点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烙印,那就是,希望简单,希望用市场或者金钱来衡量一切。这同元代比较相似,把人按照一个标准分成三六九等,以免大脑受思考之苦,这个思考方法很适合大多数人。如果按照市场占有和挣钱多少这个逻辑分析问题,就会得出以下推论:莫扎特不如周杰伦卖碟多,毕加索不如陈逸飞。能挣到钱的东西必须具备一个基本条件,那就是必须大多人能懂。我常常告诫自己,做人要剽悍,不用为失败寻找广义上的借口。其实你可以直接说我的书不好卖,这样我就没什么废话了。    橙:我们记得2002年的“胡坚事件”震撼全国,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你的文集《愤青时代》,我看过很多关于你的新闻,几乎都要提到你当初想特招去北大的事,现在你怎么看待这个事?四年后的今天你还想上北大吗?  胡:鸡黍重回千里驾,林园暗换四年春。四年间,我亲眼看着青春文学被人从土里刨出来发扬光大。环境的恶化,竞争的加剧,使我变得更加胆小,我一直不敢谈这个事情。    橙:最开始接触网络是什么时候?你现在参加工作了吗?  胡:应该是1998年,现在有份工作——记者,刚入行。    橙:你总共写过几个长篇?最满意哪篇?  胡:写过很多。最满意的作品应该是下一部。    橙:很多“愤青80”都把你当成了他们群体利益的代言人,能谈谈自己对80年代人的理解吗?对未来生活有何打算?  胡:80后都是新生代,傻小子睡凉炕,全凭体力壮。本来大家跑马圈地,各自号称本地第一号文学青年是可以相安无事的。我国文学青年虽然多,但毕竟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大,还经得起折腾。可惜现在传媒发达,好事者往往会来句:“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看不见就算了,看见了能不打起来?另外张五常说,博士论文不必有创见,倘若有,无非两种可能,一是读书太少,把前人已说过的当创见;第二种,根本就是错的。我估计,在群体评判上,不确定性应该更加明显。关于未来,我的偶像是雷诺:对待未来,要随波逐流。    橙:权威点的纯文学杂志上很少发现80后作者的作品,但在一些娱乐性的期刊杂志里,基本上全是80后写手们在写,实力欠缺只能算是一方面,但在另外一方面呢?你怎么看待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区别?  胡:很好理解。文学是政治的小娘养的,网络文学又是传统文学的小娘养的,杂种到了极点。    橙:相比《宠儿》,《拷贝杨家将》,我个人更喜欢你的一些杂文,比如《独木桥上的报告》系列,当时是不是特想成为一个杂文家?现在能给你当初的写作定个位吗?  胡:当时土鳖,崇拜李敖。现在不崇拜了,理性了,冷静了。    橙:如果有机会出国留学,你选择哪个国家?  胡:上海滩里的许文祥是这样说的:阿力,我要去法国。我留学多半会在语言学校蹲班,签证到期了不想回来,还可以跑路去外籍军团猫着。    橙:今年和去年“历史”热,易中天更热,你对此怎么看?  胡:我是易老师的铁杆粉丝。我的第一个小说写的就是历史题材。    橙:两届“超级女声”有没有让你想唱就唱?  胡:有,上一届的是凡是往事不可追,这一届的那叫回忆仿佛冷风吹。    橙:你觉得自己现在还够愤青吗?   胡:我在路上。    橙:平常生活中除了写作,还有哪些爱好?  胡:看书看报纸。    橙:如果忽然一下就有了一千万,你首先要做的三件事分别是什么?   胡:买很多名牌,班尼路。    橙:还有个我们的访谈必问的问题,如果把你放到一个四面环海的孤岛上去,吃住不愁,你可以带一本书,一张碟,你会带什么书,什么碟?  胡:书带《愤青时代》,带碟子可以看吗?可以看就带动画片《机器猫》。            蒋方舟:我觉得我能写出更好的东西    蒋方舟简历:  蒋方舟, 17 岁高中生。九岁出版作品,目前共出版《正在发育》《邪童正史》《骑彩虹者》等八本书。曾任《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多家报刊专栏作家。     蒋方舟近况:  目前就读于湖北华师一附中,高二。在学校全住宿,有电脑和上网设备。上课之余就写作,正在写一部新的好看校园小说。     橙周刊:(以下简称橙)你创作的源动力是什么?是精神需要还是物质需要?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蒋方舟:(以下简称蒋)我不是激情型的作家。不会忽然灵感来了,山洪爆发;一阵又江郎才尽,抓耳挠腮,或者过一段时间需要到酒吧里大喝一顿,闹点事情,寻点刺激,然后才能写作。我也不需要特意跑去西藏一趟,专门净化精神。我基本上是讲求一个比较平稳的写作进程。我有能力写的东西还有很多,最好的作品还没有写出来,我会在有生之年慢慢写出来。写作现在就是我生活内容的一个部分。创作不是我拿来救急的东西。     橙:你目前一共出版了多少作品?这些作品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它们都是迸发自你的内心并且跟你真实的生活有关吗?   蒋:我目前出版了八本书,保持一年一本书的进度。前面几本都是写小学、初中的生活。除了人名是假的,其他都是真的。同学们反映比较好看,很搞笑。后来几本是有点严肃的东西,《邪童正史》是我的读史笔记,《我是动物》是童话,《骑彩虹者》是小说,同学们有的反映看不懂,不过还是很搞笑。好像我就是惯于搞笑的。连我写爷爷的葬礼都是搞笑的――其实我真的不是故意搞笑。     
  橙:学习和创作哪一个对你更重要?   蒋:目前功课很紧张,不过我们学校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多,每天有三分之一时间上自习。我是学文科,好多课程都可以自学。比如学语文,我总是在发新书的第一天就把课文都看完了(除文言文),然后就觉得没有必要花一个小时学一篇课文。我的语文考试成绩还不错,历史和英语也算名列前茅。数学老师看到我天天做数学卷子,还说“很感动”,我差点泪眼朦胧了。写作是周末和节假日写。我自己有个计划,高中三年,写三本书。已经出版了一本,其余两本各完成了一半,最后考个好大学。功课和写作肯定有冲突,不过我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我对自己有安排。     
  橙:对于你自己所提到的“抗拒韩流”在你心里有过一个完整的抗击步骤吗?如果有,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蒋:没有,这个话题没有办法说开,或者表达得让人不生误会,暂时不答吧。     橙:对于很多八十后出生的城市孩子,他们并没有你这样独立的自我意识,换句话说,他们在面对自己和社会之间还很迷惘或者摇摆不定,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   蒋:我还没有接触过比我还要迷茫的。在我同学眼里,我算土的,不够“潮”。我接触过的同龄人,都挺明白的。他们对自己的将来都有打算,比如两年后会在法国,五年后会接管父母的一部分产业。有的人两年后会在武汉大学,将来会去上海外资企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看他们真的可以。     
  橙:看过你在新浪和腾讯做的两次专访,你给我的感觉并非幼稚不懂事,恰恰相反,你的不少回答都显得非常有条理,甚至有那么一点点“学究气”。从你的言谈和阅读的习惯上看,觉得你是个偏向沉静的人,你不觉得这和你的实际年龄相悖吗?   蒋:有一个小说,说在一个岛上,那里的人一出生就 100 岁,后来每活一年,就年轻一岁。拉?奈特莉主演过《加勒比海盗》。她是我很喜欢的新生代演员。她的妈妈(是个剧作家)说奈特莉一出生就四十岁了,后来就越活越年轻。没有人规定到哪个年龄该是哪个性格。我最喜欢看《萨特读本》,不过明星八卦也知道不少。基本上没有脱离这个年龄该想的该做的。     
  橙:有一个比较八卦的问题我一直想问你,为什么你要把当年小男生递给你的纸条交给你妈呢?   蒋:大概是尽一下孝心吧。刚好她想看,我又没有别的东西孝敬她,就给她看一下。     橙:有过什么感情经历?如果必须谈论婚嫁,你的择偶标准是什么?   蒋:没有感情经历。可能有男生喜欢过我。但是他们说喜欢我的时候,经常嬉皮笑脸,完全搞不清楚真假。一次我上台唱歌,冻得要死,唱得完全跑调,喜欢我的男生就跑了一半。还有一次我掉到泥坑里去了,爬起来之后,喜欢我的男生就全部跑光了。世态啊,炎凉吧?我没有择偶标准,原来很喜欢“理科男”,因为我有“理科崇拜症”,后来跟“理科实验班”联谊了一次,我发现我必须把这一条调整一下了。我不会在高中谈恋爱的。     
  橙:假设你来这个世上活一遭,只有说一句话的机会就要离去,你会说什么?   蒋:可能会说:“哇!”     
  橙:假设世界上只剩下这样四个男人:一个富贵但浅薄得使人鄙夷,一个潇洒但丑陋得让人讨厌,一个浪漫但贫穷得一塌糊涂,一个健壮但粗俗得不成体统,而你又必须有个选择,这时候,你会倾向哪一类?   蒋:第一个吧。一个富贵但浅薄得使人鄙夷的。我曾经设想我老公是个白痴,我就可以天天给他上课,逼他听我说话,我要把我知道的都教给他。         橙:再假设有一个机会为你的某部作品做广告,你最希望读者读到的是哪一部?在你已经出版的作品当中你最喜欢哪一部?   蒋:《正在发育》和《骑彩虹者》。一个代表我的过去,一个代表我的现在。《正在发育》市面上很难找到了,我希望大家读《骑彩虹者》。《骑彩虹者》是我最用心的作品。     橙:看过你在博客里贴的一些照片,很青春很可爱的那种,有没想过代言某个品牌的商品或是直接进入娱乐圈?   蒋:想啊。曾经有两个教辅书找我代言,大概是看我成绩又不突出,他们也没有下文了。我很想进入娱乐圈,我们学校摇滚乐队招聘主唱,我很想去应聘,后来发现他们招来的主唱是个厉害的女生,实在太专业了。不过我可以写歌词、经过训练的话,嗓门还很嘹亮。如果摄影师很棒, ps 技术也很好的话,我也能“凹造型”。我妈一直希望我像杨澜那样,做个谈话节目的主持人。     橙:通过以上交谈,现在你怎样评论我们周刊的时尚路线?   蒋:很好啊,“橙周刊”应该是份很时尚的周刊,记者的采访风格也很好,答得很舒服。     橙:给我们橙周刊的读者讲下你的《骑彩虹者》好吗?   蒋:我的小说主人公是三个少年。简单地说,就是离家出走了。他们本来都是老实和平凡的孩子,不被人重视,没有危险性,别人对他们也没有什么期望,结果他们就出走了。在另一个城市兜了一个星期左右,遇到一个少女,遇到一桩命案,没找到(也可以说找到了)想要的天才证明,然后又被“解救”,回到学校。我身边就有一些离家出走的例子,时间都不长,最多一个星期。出走,就跟公开出轨似的,回来之后,名声差不多就臭了,成了不安定分子,有无限的不安定可能。大人们都极力帮他们掩饰出走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他们自己也避免提起。我一直在关注这一类事件,耗费了比较久的时间,用了三年的时间来理素材。《骑彩虹者》还是保持了我以往的幽默,多了一些深刻的东西。书的内容是现实题材的,书名我就想浪漫些,理想些,虚幻些,形成反差。书名是早就想好了的,在我脑子里放了一年多,才终于取上了。           蒋峰:做人要有责任感    蒋峰简历及近况  1983年生于长春,第四届“新概念”大赛一等奖得主。2003年高分考入北京某大学,却意外选择退学,而后在多个城市飘摇。主要作品有《维以不永伤》、  《一,二,滑翔铁轨的时光》和《淡蓝时光》。目前在《时尚》杂志旗下《男人装》当记者。    蒋峰自述  我承认,“80后”不是一个准确的对某种文学样式的概括。它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文学范畴,而是近乎粗暴地由一种文学样式出发,试图对某个群体的社会道德进行自以为是的诠释。很显然,这样的诠释,更多的是话语暴力。    橙周刊:(以下简称橙)蒋峰你好,首先祝贺你的新书《淡蓝时光》的出版,能说说你对它有怎样的期待吗?  蒋峰:(以下简称蒋)我喜欢的朋友能喜欢这本书,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写书的动力。    橙:前段时间《萌芽》庆刊,因为约稿的事情与郭敬明发生纠葛,你怎样看待事情的双方?  蒋:郭敬明肯定不对,不过《萌芽》也有意思,早知道人家不给稿子,但是早不说晚不说,人家官司一说就暴出来了,挺好玩的。    橙:你现在的生活状态怎样?是你想要的吗?你追求的生活是怎样的?  蒋:生活状态,其实我不是特别在乎这个。有床睡有饭吃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吃饭下馆子,睡觉有人陪也挺好的,无所谓了。能让我忧虑的就是下个小说的构思。    橙:大家一直看到的只是你的小说,你写没写过诗歌?能谈谈你对诗歌的看法吗?  蒋:小时候写过情诗,后来发现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实用性都不行,后来就放弃了。我很喜欢诗歌的,但是一次不敢读多,读多就特别油腻。    橙:在《十少年作家年批判书》中,你被指“展示玩弄文字技艺”,你同不同意这样的批评?你怎样看待自己的写作?  蒋:肯定不同意啊,我没看过这篇文章,知道得不多。我把自己写作看得很高,就是天才式的写作,有时候这么想多了,连自己都崇拜蒋峰了。    橙:你从2003年退学到现在的生活状态怎么样?当初退学的初衷是怎样的?  蒋:我在经济上一直是没什么计划的人,所以2003年到现在都是有上顿没下顿,钱也存不住,没钱时候就躲起来,一天一包烟,一顿饭,也就过去了。    橙:你被马原列为“80后文学五虎将”之一,为什么会有这个称呼?你对这个概念怎么看?  蒋:我对马原没偏见,但对这个称呼很讨厌。非常厌恶。    橙:你曾经批评过郭敬明的商业化,那么你觉得作家商业化的标准是什么?《淡蓝时光》同样打上商业标签,你觉得你跟郭敬明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蒋:其实我没批评他,我说郭敬明现在变地比较商业化,字典里可没说商业化是个贬义词。至于我和他的区别就是他书比我是书卖得好。    橙:80后目前似乎已成为一个分化的阵营,在市场受宠的时候一直不见你表态,而现在被市场冷落你却旗帜鲜明地“表明身份”,从经济利益考虑,你不觉得遗憾么?  蒋:没想那么多,我就是觉得做人要有责任感。    橙:你也写博客,对于博客衍生出的系列新闻事件,能谈谈你对博客以及博客实名制的意见么?  蒋:其实我对博客不看好,偶尔写一些,因为我本身就没别的马甲,所以我不反对实名化,吃亏的人才反对。    橙:“韩白之争”后在你的博客看到一篇“貌似总结”的文字,其中表明你对郭敬明、韩寒、白烨、庄羽、一草等人的鄙夷态度,作为一个圈内人,之前你是否心存顾虑?  蒋:我没对他们鄙夷,这些人我都认识,都有过交道,比如郭敬明,比如庄羽,两个人的交情都不错,现在感觉挺尴尬。    橙:你是从“新概念”开始进入读者的视线的,现在新概念已经历时9年,负面新闻也响应增多,你觉得它还是继续下去的价值么?你当初参加新概念的初衷是什么?  蒋:要是还有钱赚就做下去,要是没钱赚就不做。本来就是商业的东西嘛,你看冠名,中华杯,烟草广告,还那么贵的烟。我当时参加这个是为了大学保送,就这么简单。    橙:能谈谈你的家庭吗?你选择的生活方式跟他们有没有冲突?怎么处理的?  蒋:我父母不喜欢我做这个,十年以来肯定为这事没少挨打,那能怎么办呢,我当不了他们希望我从事的教师,工程师,医生。成了个写字的。后来我想办法自己谋生就玩失踪吧,这处理方式有效又简单。    橙:现在扛着“80后”这面旗帜跑路的作者不胜枚举,图书出版泛滥,炒作闹剧频出,而你一直很少在媒体露面,你怎样看待这一状况,还有你觉得你这次出版的新书的意义是什么?  蒋:除了体验把它完成的乐趣,再有点别的收获。    橙:如果这次新书大卖,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蒋:专心写下一本书。             李傻傻:我要缓慢地改变生活    李傻傻简历及近况  原名蒲荔子,生于1981年11月,湖南隆回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出版有长篇小说《红X》、散文集《被当作鬼的人》、作品集《李傻傻三年》。现供职于广州市南方日报社。    橙周刊:(以下简称橙)是否介意别人称你为“80后”作家?你对“‘80后’进入了市场但没进入文坛”有何看法?  李傻傻:(以下简称李)我从2003年开始在一些杂志上发表作品,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出书,所以感觉自己一直与商业离得比较远。这可能是好事,市场对我没什么诱惑。好像什么对我都没诱惑。我会缓慢地改变生活。    橙:你的作品多以湘西农村风景为背景,你认为这样的经历生对你的人生有怎样的影响,比如在文学方面,比如你的价值观?  李:这样的经历使我的人生增添了许多坏毛病,很多坏习气;减少了很多机遇,扼杀了很多梦想。我中学时一直梦想生在县城,或者是城郊也行,那样放假的时我就不用走那么远的路来回奔走了。不过后来读了些高尚的作品,我就把这种想法改了,并逼迫自己相信努力就可以成功、不以出身论英雄、高尚的灵魂是人的最大价值等等这样的信念。    橙:“80后”作家有一部分走到一定的高度就转化为商人,比如韩寒、郭敬明,你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怎样的规划,是否也有这方面的打算?  李:能做商人也好啊,那也是一种才能。我目前正在规划,但还没规划好。    橙:媒体上看到,你一直在拒绝别人冠于你“少年沈从文”的称号,读者把你与这样一位文学大家相提并论,这本身也是对你文学地位的肯定,你为什么会拒绝呢?  李:那时比较年轻,容易冲动。现在不会了。现在爱叫什么叫什么,只要自己不犯傻就行了。    橙:韩寒在博客里说很多诗人在用下半身创作,你以前也是“诗江湖”里出来的,你现在怎么看待这个群体的写作?你对目前的诗歌创作有何认识?  李:这个群体里面有几位诗人是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以前大家说诗让人看不懂,现在让你看懂了,又说太明白。想起最早的“梨花体”诗《江南》:……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可以不读,可以不懂,但还是得承认,诗歌界确有天才。    橙:你的《从世界杯到王小波》,是为自己辩护,还是想借此梳理一下那些影响过自己的文学资源?
  李:主要是想说说王小波。很多事不断说不断说不断说,就会不断不断不断有人听见,听见的人多了,我们认为有用的东西也就注入人们体内了。至于我自己,我忘记不忘记他真的不重要,因为我已经受过他影响了,该渗透的基本已经渗透完了,重要的是不断地有人被渗透被影响。    橙:除了王小波,还有哪些作家对你的影响比较深?
  李:说起来我看沈从文比看王小波同志早得多,加之生存环境总有些类似,所以在写东西上,我觉得他对我影响更大。    橙:那在你写作中,有没有刻意模仿过谁?
  李:我曾经模仿过沈从文,但拿出来的基本都不是刻意模仿的。现在我们这批所谓80后基本上都快奔30了,该考虑考虑自己有生之年还有没有可能影响别人,而不是老被别人影响。
    橙:你是如何规划“爱情、人生、理想”这三者关系的?  李:把他们统称为“生活”。    橙:你是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勤奋刻苦努力到今天,你对同样出身农村的青年有什么告诫或想跟他们说的话?  李:世界是不公平的,但慢慢会公平的。    橙:还有个我们的访谈必问的问题,如果把你放到一个四面环海的孤岛上去,吃住不愁,你可以带一本书,一张碟,你会带什么书,什么碟?  李:带本关于烹调方面的书,提高厨艺;碟子就带《未来水世界》吧,我看那部片子拍得挺过瘾的。      韩寒:我希望成为一名传奇的人  文/潇楠    天马山赛车场,跑道空旷,一周后他将在这里“像少年啦飞驰”,眼下则开始了自己不甚情愿的活计——拍照。事实上一旦答应了,他还是挺配合的,一边摆着POSE,一边回答问题。       一年半,不算长,也决不短。韩寒说自己一年半没有做过签售了。而且当某位明星姐姐出个文集广遭质疑时,韩寒厚厚的文集却笃定地上了市。“出文集很自由啊,文章够了就可以出。”不知有多少事就这般被他简化掉了。       “我的文字简洁,郭敬明一夜写的,我一句话就能写完;他用100万字写的,我只要2万字。”有时真不易他是信口开河还是锋芒毕露,“我比所有‘80后’作者写得都好,夫复何求?‘80后’中没有太反感的人,或者说每个都反感,他们扭捏作态,郭敬明是‘扭捏之首’。”       他宁可跟狗肉朋友并行,也不结交文学圈里的人。有人批他是一把破损的旧钥匙,他说对方的比喻能力不强——能开锁就行,有人很在乎要是的新旧吗?       他不相信自己会江郎才尽,同样对不再红后怎么办只类的问题也不感兴趣。一是觉得老这么想太累,二是说不定自己以后会更红。       “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提起《围城》,仿佛已然在忆旧了,不过仍有出乎意料之处,“但我并没有看完它……”回答这些问题时,他和上海大众333车队签约还不到24小时。       他高一退学后便飙起了摩托车,笑言竟然没死便想玩赛车,可能是国内转播的效果不太好吧,觉得车手开得太慢,自己去比赛时才发现并不容易。他最高时速是二百八十码,与此速度相呼应,半路出家的他扔在赛车上的钱亦有两三百万了。       说他酷,他不以为然;说他帅,他赞同,“只要我没说是‘美男作家’,别人就没资格”,但又立马用淡然一笑将这个答复解构;说他像朴树,谢霆锋或言承旭,他都不觉得有什么光荣,他与偶像渐离开来……       郭敬明常用的口头语是“还行”或“还好”,韩寒则总说“无所谓”,自认这么说时他是真诚的。       没法“无所谓”的是女朋友,今天并未现身。“女孩子不能水性杨花,但要勤俭持家。”如此一本正经而又压韵的话音未落,他顾自笑了,补充道“要孝顺,要耐看。”他表示非常欣赏宁静,不过不是通过《阳光灿烂的日子》而是在看了《孝庄秘史》之后,然后笑。       “我已经四年没喝酒了,烟也不抽。”他越说越高兴,“我心态健康,有理想,才华横溢,简直就是‘新青年’的代表。”       直率,自负,还是简简单单的本性彰显?在他开车把我送到松江汽车站的路上,他的一句话突然完成了对自己的描述。他说,“我希望成为一名传奇的人!”     张悦然:现金100万卖断《誓鸟》  张悦然简历  1982年出生于山东济南,2001年毕业于山东省实验中学,后考入山东大学英语、法律双学位班,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理科。其作《陶之陨》、《黑猫不睡》等作品在《萌芽》杂志发表后,在青少年文坛引起巨大反响,并被《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转载。2002年被《萌芽》网站评为“最富才情的女作家”。2006年10月出版最新长篇《誓鸟》。     橙周刊:(以下简称橙)我们在做一个能够集中反应八十后作家生存理想、生活状态及精神状态的专题策划,而你是八十后作家群里很醒目也很有说服力的一位,能否给我们简单谈谈你目前的生存状态及理想?  张悦然:(以下简称张)我的生存状态和一般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没有任何区别,也为期末考试所烦恼,今年满脑子想的都是无论如何也要如期毕业。理想……我想我还是不往宏大里说吧,外界事物,不要给我太多的挤压,保持一种自由,但不要放纵自我,更不能变成那种谁都跳不出说辞的“小女人”。    橙:我发现很多的报纸杂志都曾把你和郭敬明、韩寒归类为“偶像派”,与此同时,你的小说却频频刊发在《花城》、《芙蓉》等严肃文学刊物上,抛开这种“双管齐下,两全齐美”的现象不谈,你怎样理解市场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张:几个月前,频频有媒体就郭敬明的抄袭事件采访我。有一些媒体提出这样的观点,郭敬明的抄袭事件,正是“80后”写作者浮躁、功利心强的最好写照。虽然身为“80后”写作者中的一员,但我也认为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以我自己为例,我也曾因为“商业化”作出过妥协,也曾因为希望书买得更好,违背过自己的意愿。现在我再回头去看,承认这些也并不觉得有什么难堪。    橙:谈谈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介入写作领域的,后期的长篇写作对你的学业有影响吗?  张:如果你说的“介入写作领域”,指的是实现一种符号写作——发表、出版、出席公共活动,那应该就从《萌芽》举办的青春写作大奖赛开始。至于写作对我的学业的影响,我觉得无所谓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如果你自己内心不把学业和写作当作充满矛盾的两件事,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很好处理。    橙:你父母对你投身文学创作持何态度?  张:父母对我投身写作采取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    橙:传闻你的《誓鸟》还没出版就被一家文化公司以一百万的天价给买断了,然后要被改编成舞台音乐剧,有这回事吗?  张:的确有这个事情。侯湘婷将作为音乐剧的女一号出演,制作方近期会到南洋,沿着春迟走过的路线进行考察,但我不会参与后期的改编工作。    橙:现在有不少人认为八十后是颓废的一代,消极的一代,躁动的一代,依赖的一代,你认为真正的八十后有这么不堪吗?   张:八十年代总会成熟起来的。一代人总会有一代人的局限。对“80后”的批评,对新生代的批评,也是正常现象。    橙:你以前的一些短篇有很多我都喜欢,尤其那篇《毁》,笔调很冷艳,叙述很冷静,故事很凄婉也很感人,不知道《毁》里的那个少女是谁,是虚拟人物还是你本人?  张:感谢你对《毁》的好评,我想小说里的人物,多多少少与作者是有关系的,但它和作者还是有距离的。你也写小说,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橙:还有个我们的访谈必问的问题,如果把你放到一个四面环海的孤岛上去,吃住不愁,你可以带一本书,一张碟,你会带什么书,什么碟?  张:书应该是《野外生存手册》或者《鲁滨逊漂流记》;碟呢,我会选择跟道教或者佛教有关的音乐。    许多余:舒婷阿姨鼓励我写诗    许多余个人简历:原名付强,曾用笔名柔风。1983年生于大别山金家寨。曾在《中学生必读》,《少年文艺》,《辽宁青年》,《诗歌报》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多篇。青年诗人,先锋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柔风的诗》,长篇小说《远方》(未出版)。现就读于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    橙:你的名字起的蛮怪的,读起来挺拗口,能否说说你名字的由来?  许:“柔风”我用了大约四年,后来觉得那个名字太女性化了,就想到改名。许,多,余,这三个字儿的意思相近。许多不都是多余的吗?有时候你感觉自己已经拥有了许多,但其实你什么都没有,你所拥有的都是多余的——你所拥有的永远都只是起点。    橙:著名作家苏童曾经说五年后80后作家将会分道扬镳,那时将会有一大批作家会被淘汰,或自行消失,你感觉哪些人会被淘汰?  许:早年我研究过相面术,要不给我给他们看看相算算命吧。可惜现在已经忘了。谁去谁留这个问题不是凭感觉能说准的,这要看他们自我状态和坚持程度。不过,我相信自己不会消失,相反,我还会长胖发福,占更大的“地盘”。    橙:余华去年出了一本很畅销的《兄弟》,苏童也出了一本《碧努》,听说只是孟姜女故事的复述,你怎么评价现在的他们?  许:《兄弟》肯定不算先锋小说,碧奴我还没读。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们老了,神话也不可能一直由他们创造,我尊敬他们,但绝不会迷恋他们。    橙:你对萌芽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以及从萌芽中走出的那一批青年作家有何看法?  许:萌芽就是一座造星工厂,目前为止,从那里走出来的作家没几个优秀的!他们的定位是校园,他们的衣食父母是懵懂无知的少男少女。    橙:今年的文学圈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韩白相争”再到赵丽华被恶搞,对于这些现象你怎么看待?  许:赵丽华被恶搞是因为她有许多诗歌确实需要被恶搞,诗坛现在太杂太乱,我觉得需要一次大的整合,这才刚刚开始,好戏还在后头。但有一点得说一下,韩寒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诗盲。    橙:对于商业化炒作你有何看法?  许:没看法,能有什么看法呢?他们炒作他们的商业,也许等到我吃饱了撑的没事做时,我会开家“炒作”饭馆,找个老婆做厨师,我就当个店小二。    橙:你去年的巡回演讲活动最后进行的怎么样,有什么好玩的事儿吗?  许:没有预想的好,但还算可以吧。至少还有那么多人热爱诗歌,好玩的事儿很多,但令人感动的事儿更  多。比如说,有一个学生给了五十元买了一本诗集,坚决不要找零,还有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一下买了十本,说要送给她的亲朋好友。    橙:听说你跟舒婷关系挺好,跟许魏关系也不错,能否说些你们之间的事情。  许:2004年暑假,我直奔厦门去找舒婷,那是我只知道她住在鼓浪屿。鼓浪屿不小不大,我逢人便问,你知道舒婷在哪儿吗?你知道舒婷在哪儿吗?还真有许多人知道她。但真正知道她住哪儿的人就不多了,所幸最终碰到了几个,他们告诉我在中华路某某巷,最终到了她家,我是第二个只身一人跑到厦门找舒婷的。第一个去的余杰。我在阿姨家吃了中饭,那顿饭可真丰盛,我狼吞虎咽吃得挺猛,舒婷阿姨不停往我碗里夹菜,在那之前两天没有吃过饱饭了,兜里钱不多,不敢花。现在已经两年没见面了,很想念阿姨。跟许魏是在一家电台认识的,他很喜欢诗歌,刚好我也很喜欢他的音乐就认识了。    橙:现在还写诗吗?  许:写啊,怎么不写,写诗就像吸毒,越写瘾越大。      上一代作家对他们“敬”而“远”之    朱大可:80后应该是我们这一代的终结者  朱大可简历  朱大可,当代著名文化批评家,学者,小说及随笔作家。1957年生于上海,现居上海。现工作在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哲学博士。以新锐的思想和独特的话语方式见长,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批评家之一。     关于80后,我所知甚少。我只知他们是茁壮成长的一代,并且受到图书消费市场的青睐。我也已经说过,这可能不是文学繁荣的结果,而是市场繁荣的结果。     但在另一方面,无论哪个时代,都会涌现一些真正有才华的才俊。他们反叛父辈,寻找自己的信念、建立新的价值及其表达体系。如果没有这种努力,这将是无所作为的一代。我看过李傻傻和恭小兵的小说,他们身上具备了令人欣慰的潜质。    在今年爆发的两代人的价值冲突中,我曾经以中立的立场作了评判。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全部思想。我现在想说的是,尽管我不赞同期间所出现的话语方式,但我还是支持这种反叛本身,因为它犀利地解构了腐朽的文化势力。他们这一代作家作品是成为了畅销书,那也只是限于同代人购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他们的失败。我们仍在等待更有才华的作家出现。    文学不应该以代划分,作品和年龄无关,年轻作者的文章并不代表着更幼稚和更新潮。韩寒之类的新生代作家,作为个体成为文学阵营一员是值得欣喜的,但是80后作家群能否给走入绝路的文学注入生机,还是令人怀疑。     我以前犯过这样的错误,也用过一些流氓话语来评论。评论家作评论时往往很难把握度,不小心话语就过激了,造成了对他人的人身攻击。批评新秀的话语方式没有先天的优势,需要一定的调整。如今的文坛状态十分糟糕,已经开始日趋衰落了,和当初繁华的80年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80年代后作家就像是新鲜的血液,对于文坛来说是好事。    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只要他们学会传承历史的伟大遗产,显露文化原创的杰出才华,我就将引他们为同道。    从一个终极的意义上说,80后应该是我们这一代的终结者。他们必将取代我们的工作。我会很愉快地接受这个时间的事实。      莫言:再过二三十年,他们绝对是主流
  莫言简历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1976年2月应征入伍,1980年开始创作。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
、《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等九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爆炸》、《欢乐》、《三十年前的长跑比赛》等24部,短篇小说《枯河》《白狗秋千架》《拇指铐》等80余篇。    我们刚出道的时候,也有前辈对我们有疑虑,也有尖锐的批评,甚至有行政手段的惩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坚持个性化的写作。文学随着时代在发展,谁也拦不住。     我觉得“80后”与我们这代作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两代人的经验不一样,我们有的多半是农村经验、苦难经验,他们更多的是城市体验。文学需要想象力,我们与他们依据的想象材料也不同。我们依据的是山川、河流、高粱、玉米,他们依据的可能是动画、漫画、课堂、酒吧。这样的不同决定了作品的面貌不一样。     现在有人说上一代作家对年轻作家缺少关注,我不知道总体的情况是怎样。但至少我个人,表示了对“80后”这代人足够的重视和尊敬。所谓的帮助,可能就是一篇文章的修改,或者一次深入的谈话,起一个点拨作用,但人家买不买你的账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有年轻作家希望跟我交流,不嫌我老朽,我当然很高兴。但是我自己不会主动靠拢,免得自讨没趣,你以为你是谁啊?文学,多半是在挑战状态中写出来的,狂一点很有必要。     他们正在慢慢由边缘向中心靠拢,或者说,他们自己已经形成了一个中心。再过二三十年,他们绝对是主流。那个时候更年轻的作家也出现了,“90后”“2000后”,现在的“80后”很快就会受到挑战的,做好准备吧。         格非:我们非常需要年轻作家的刺激   格非简历  格非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文学的先锋派阵营里最醒目的人物之一,以“叙述空缺”而闻名。其《欲望的旗帜》曾经是上世纪文坛的一面旗帜。现在清华大学中文系教书。     去年6月,我与余华、方方等作家应《萌芽》之邀,首次与“80后”作家面对面交流与对话。李傻傻的《红x》我看过,文字很老辣;春树、张悦然的东西我也看过一些,比较喜欢,她们的文字有一种打动人的细腻;韩寒的也看过一些。但总体来说看得比较零星。这主要是个人体验不同,我在大部分“80后”作家的作品里找不到一种和自己想法很贴近的东西。     我听到一些“80后”作家说,他们觉得上一代作家和批评界都不够关注他们。说一句公道话。我觉得不是我们或者评论界的关注不够,而是现在的批评界跟以前不同了。 上世纪80年代的批评界是最好的批评界。那个时候批评界可以跟作家形成互动,双方彼此学习。批评界把新的思想方法、知识带进来,作家贡献了他们的创作经验,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受益。有一些评论家为了争取让一些试验性质的作品发表,甚至会和杂志社闹翻。     但是这个批评界已经不复存在了。至于中生代作家,我觉得我们非常需要年轻作家的刺激。不同代作家充分交流,构筑一个不同经验和想象的平台,才能形成较好的文学氛围。伟大的作家作品会不会就在“80后”中诞生呢?很难说。也许已经有了还没引起关注,也许今后一百年都不会出现。     白烨:文学迁就商业,是一种悲哀   白烨简历  白烨,文学评论家。1999年以来,主持遍选“年度中国文论选”和“年度中国文坛纪事”。2006年2月,白烨在博客上发表《“80后”的现状与未来》一文,称目前的“80后”还只是文艺爱好者,走上了市场但还没有走上文坛。韩寒在3月2日写文驳斥。从而引发鼓噪一时的“韩白之争”。     我大概看过50多个人的近百部作品(而他们有近5000千人在写作,作品应该数以万计)。总体印象是包罗万象,参差不齐。好的方面说,主要有两点,一是率性,对社会人生的看法以及相应的表达都不藏不掖,这种率也表现在作品中,作品具有一种自然的真实性;另外的一个特点是“80后”中的不少写手在艺术感觉上和文学语言上都很见个性,很有天分,几乎个个都有属于自己的别致。     从文学性看,长篇虽然很多,但艺术水准普遍不高;相比,一些写短篇作品的素质要更好一些。“鸿沟”是事实,这是随着代际的“鸿沟”而来的。     我觉得问题出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来在很多看法上彼此不同,二来又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所以“鸿沟”就越来越显豁。近来出现的一些批评声音,看起来好像是针对“80后”群体的,其实只是针对其中那些感觉过于良好的偶像派作者,他们不能完全代表“80后”。     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是整体的文坛,与“80后”接触不够,了解不多,没有构成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对话。“80后”生活得过于优裕与基本顺遂,可能缺少必要的历练和苦难的体验,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作品欠缺该有深度和厚度;因为他们的经历大致相似,在写作中也表现出趋同性。     他们生活和写作于一个越来越商业化和媒体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如何警惕市场化的左右和时尚化的影响,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让自己的文学理想在相对纯净的天地里徜徉,确实是“80后”所面临的一个极大的问题。     当然,有人愿意在顺应商业写作中早收名利,也无可厚非;但如果相当多的人都去迁就商业化的取向,那既是一种悲哀,又是一种放弃。      张柠:他们会被“90后”取代   张柠简历  张柠,祖籍江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专业毕业,硕士学位。文学评论家。从事当代中国文学、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研究、教学。现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文学教授。较为关注“80后”作家群,提倡“80后”要有自己的批评家
    现在的文学生产跟传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版商就知道这本书好不好卖,因为他的目的不是在为文学史增添一部作品,而是为市场增加一个商品。传统的文学是一个“物品”,提供使用价值。现在的文学作品更像是“商品”,更多的是交换价值。     像韩寒的博客仅次于徐静蕾之后,以他还有郭敬明为代表的青春写作模式,已完全变成消费性的,它不是文学鉴赏和文学阅读。文学鉴赏和文学阅读是个传统的概念,要求你全身心投入,把自己的思想带进去,参与作家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审美概念。     我们希望小说能提供这个时代人的精神状况,或者说解决一个心灵问题,而不是通过阅读解决我们的好奇心。我们现在对他们的否定,是因为从他们的作品里很难看到跟这个时代的精神焦虑有什么对话关系,只是每个人的独立表达。     所谓的成长实际上就是要承担社会责任,承担跟他的生命、跟自由有矛盾的责任。整个20世纪,有太多的磨难,没有任何人提供保障可以让你不长大、不承担责任,上一代作家所写的痛苦,实际上更多是一种社会性的、历史性的。     而80年以后出生的人是在一个保护伞里。所写的痛苦是个人的,甚至是本体性的,只跟他个人的生存密切相关。这种绝望从社会学上讲没有任何存在的依据。文坛已经把他们拒绝了。有一部分人会随着市场走,市场就是他的指导。再说他们二十多岁了,还需要别人的指导吗? 从市场角度看,他们会被“90后”取代,还有可能消逝。     策划:安徽商报·橙周刊(日·总第162期)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顶一下
  这个策划做的很大气啊
  支持一下~
  80后可以搞点新名词了……  友情顶贴
  我还以为你真在家打麻将了.  
  嗯,很全面,先支持下再仔细看。
  世上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很费心的策划,支持,小兵辛苦:)
  提一下.
  打麻将?我喜欢
    七○后的来看八○后~  
  策划做的确实很大气,也比较全面,图片上的字小了些,我先看看:)
  80后,  啊,好牛B  
  提.......
  支持一下80后:)
  不错不错
  支持下
  做得真精美。
  留下脚印,下午细看
  你才80后,你全家都80后
  呵呵,关于八十后的大讨论,顶一下
  咋没有小兵自己呢????????????????
  闹腾把  很快就GAME OVER
了/////////////
  楼猪当家长了??  恭喜啊
  搞吧,好好搞吧
  下班前弄好,放上去.下午我们要去为人民服务.
  不过都是帅男靓女    祝福他们。。
  嗯!不顶这个帖子的出门一律丢100块!  所以我顶了好去拾票票
  80后的概念现在越来越边缘化,似乎成了一种气质或者潮流的代言辞。这个策划我很喜欢,很合胃口。
  我看不到图片啊兵哥,5555555
  支持八○后!
  支持小兵!
  果然是好事
  呵呵!  
  我曾经来过。
    作品为什么不能是商品?    
  不可忽视80后,你们是未来的源泉
  喜欢写字就好好写字,要坛子干嘛
  严重同意楼上同学的意见,表文坛!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  网络影响了生活过来  我们都没有走出来  反而走进去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花了半个钟头仔细看完  除了恭小兵谁都不认识
  李傻傻
跟我一个学校的 日了 好象没什么印象啊
  支持一下~
  安徽商报·橙周刊能策划出这么好的专题,真是要刮目相看.!
  不错不错,下次把我弄上去
  为了生计,成商品更好些.
  如果都是采访稿,就更好了。
  看了,顶上
  不错不错!小兵真有你的。费了不少时间吧?喜欢
  你指的是这个吗  
  关注小兵的麻将生涯,关注80后的成长历程。  支持下。
  那群姑娘谁最漂亮?
  支持小兵!  
  挖。。步非烟好帅哦!!!
  做得真好,支持一下:)
  商报是彩板。。。。。
   支持小兵!!!!!!!!
  谢谢大家,谢谢,qq表情之害羞。
  是读物,不是文学,何必非要去挤文坛?
  谢谢,谢谢大家,QQ表情之非典。
  策划出来了..庆祝会
  其实这就是现代社会的一方面吧。但凡经典的东西总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现象也是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80后的人必然也有着优胜劣太的危机。
  说实话,我觉得80后真的不简单!    不过,我买了韩寒,张悦然,蒋方舟,还有恭小兵的书,相比之下,我最喜欢的还是恭小兵
  吗的连我都没有算什么80后啊 羞不羞
      ↑↑↑    
  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  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        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  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        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  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        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  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B!!        
  没看过
  这个策划我很喜欢,很合胃口。
  支持哈~
  看来我家兵戈真是花了力气的 顶起
  不错不错,怎么没有采访小兵?(:
  橙:权威点的纯文学杂志上很少发现80后作者的作品,但在一些娱乐性的期刊杂志里,基本上全是80后写手们在写,实力欠缺只能算是一方面,但在另外一方面呢?你怎么看待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区别?    胡:很好理解。文学是政治的小娘养的,网络文学又是传统文学的小娘养的,杂种到了极点。  
  很不错~~支持~~有几个回答的很睿智
  做得很漂亮,欣赏。
  做得不错。  
  很好看支持一下!      其实不害怕被九零取代,90没有80后这样的作家了!      我知道的!      太舒服的生活会叫人没有斗志的!
  应该分85后——  80年都成老人了。
  觉得韩寒说得挺对的,现在的什么文坛拉,都是要看利益的,那个白老不死的不就是用这些来批人的吗,恶心的东西
  值得琢磨
  不知此恭小兵是不是就是写无处可逃的那位?看过无处可逃,写得还可以。不过这个帖子有些话说得太过了吧,例如    “80后”作家,深谙市场化操作,他们以作品畅销为荣,认定作品就是商品,是能带来名与利的东西。和上一代作家相比,他们更成熟,更遵守规则,也更适应这个时代。舞台永远是年轻人的,这是法则。  
从这些话以及其他作者回答记者的问话中可以看出你们还是很稚嫩的,虽然你们自己可能不会承认。  
有一句话:谦受益,满招损。共勉之  
  个人认为,做的还是比较大气的。
  责任感。。不看才是对自己负责吧。。那么多好的历经时间积淀的精品不看,花爸妈的钱和自己没法重来的时间折腾这些干嘛。。= =
  花了不少心思哦,支持:)
上有你更精彩
  这个策划很好,喜欢阅读,里面有些社会所谓的“80后”的作家回答的也比较精辟。  总的看来,还是喜欢步非烟的回答,步非烟所表现出来的性格。  现在这些所谓的“80后”作家很是红火,为他们感到高兴,不过又有些担忧,不知道他们当中能不能写些传世之作流传下来供后人鉴赏
  小兵额写了个帖跟你打擂台了,哈哈,并非恶意啊,不过你明显人多势众啊
  小兵额写了个帖跟你打擂台了,哈哈,并非恶意啊,不过你明显人多势众啊
  老边你写得不行,打回重来
  老边你写得不行,打回重来
  针对八十年代后,昨天我在天涯诗会访谈中向诗人梁小斌提出了一个问题,参照一下:    指纹先生问:    看到你刚才的一个回答:“未来了不起诗人可能在校园里诞生。”说明了你对年轻一代的肯定和信任,也看到你是一个相信未来的人,对此,我感到钦佩,问今天最后的问题:你对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后的年轻一代诗人的诗歌肯定是有所关注的,你认为他们最大的、不同以往的价值是什么,你是否也从中汲取到什么?         作者:梁小斌 回复日期: 17:36:32    回指纹先生:        八十年代的诗歌,其基本母题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在跟以往的诗歌流派打仗的时候,把“崇高”变成了“崇下”,这说明八十年代的诗歌比较关注他们的生存环境。在这一点上,他们的反叛没有突破前人的指定思想。八十年代的诗歌,应该更关注每一个诗人在这个年代内部生存的状态。这是什么意思呢,八十年代的诗人,应该提前为进入诗歌主流做好准备。但反叛的宣言,不是准备。个人主义不是指个人的想往,而是这个时代共同的思想。个人主义如何成为我们的共同心声,成为一个时代的行动准则,八十年代的诗人应该更加大气磅礴才是。    
  呵呵  80后会写文章的人真是太少了
  作者:学理论 回复日期: 14:31:14 
    老边你写得不行,打回重来  ----------------------  干吗打回重来啊,你去拍砖啊,嘿嘿
  造孽呀
  很好的策划,版式也美,祝贺!
  楼主你就是我们80d代表~~
  过几年,等到80后的人到了30岁以后,文路和情感,经历更加丰富的时候,便会更加的发彩了...期待中!
  虽然我是80后的人,可好久没读他们的文章了.韩寒的确有点才尽了,郭敬明之流太恶心,张悦然的还不错,但有时太矫情.总体上感觉现在的文坛很扯淡.  所以看哲学和心理学,感觉挺有意思的.偶尔读诗,也是读唐诗,宋词,或者北岛他们的.
我同样是80后的人,偶尔也写写东西,只是不会乱发,更不会狂妄。  
看80后们的文章还是觉得太稚嫩,深度不够!!!
  我说哪一下冒出来的呢。  不错。默默无闻地顶下。
  像商品 呵呵
  我喜欢李傻傻。。。。。
  自从什么时候开始~~~    中国没有了文学~~~~~~    80年代后~  我也是一名~~  希望一路好走~~
  很一般的策划~  应该不算成功的商品~
  策划做得很大气,唯一的败笔是没有把我收录进去,遗憾!
  太牛B了!!!!!  喜欢胡坚的回答  爆喜欢!!!!!!!!!!  
  只是一代人而已,必然的过程,偏偏爱拿来讨论,就像讨论70代的人一样的~~~~~
还是觉得太无聊  ~~~
首页都给你帖满了/..
  吐楼上:帖不帖满首页关卿底事。    谢谢美少女  谢谢帅老虎  啵
  80后 没什么好说的 青春无敌
  橙:还有个我们的访谈必问的问题,如果把你放到一个四面环海的孤岛上去,吃住不愁,你可以带一本书,一张碟,你会带什么书,什么碟?    范:字典和国歌。字典让我博学,国歌使我亢奋。  
   信马由缰六:文坛80后   近期网上关于80后的新闻特别多,什么抄袭事件啊、拒不道歉啊、联名清理门户啊......这哪里文学圈,分明是靠丑闻维持眼球的娱乐圈嘛。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嘈杂的不成样子。  
说老实话他们也不过是一些小孩子,搞出这么多事端也许并非他们的本意,也许是背后一些不良居心的人在操纵着这些闹剧,为了各自的利益,忽而捧上云端,忽而推下谷底,制造出一个个伤心的“仲永”。其实著文者最主要的不是华丽的遣词造句,也不是巧妙的篇排布局;而应该是生活阅历的积累沉淀,宁静深遂的思想探索。这些少年们一时锋芒,名动江湖后不知节制,灯红酒绿间觥筹交错,万丈红尘中追名逐利,一下子人就飘浮了,心就虚空了,不知不觉间“泯然众人矣”。  
也许最初他们也是心怀理想,正直努力的少年吧,但如今却被看不见的波涛推向遥远的彼岸,越行越远,忘了来时路。他们是幸运儿,同时,他们也是可怜人。    
北风又传来熟悉的声音,刹那间让我突然觉得好冷,仿佛在告诉我走的太远,有没有忘记最初的相约。     
支持80后!!!!!!!!!!!!      
这就是80后!作品就是商品!商品等于作品!
  商品!
  以前也经常写写,起先还当成任务,最后是变成爱好,只是在网上写字流行的今天,我还是习惯用上喜欢的笔,在漂亮的本子上写下自己点点滴滴的生活感受,那种子感觉也挺好的!
  那种感觉也挺好的
  老虎啊老虎,这个帖子我可是交给你了,怎么连AV都有了啊。。  痛心  找可撞之墙中。。。。
  楼上的楼上,您确定您给的地址没错吗,我收藏啦!
  ....能不能不叫80后.,...  直接叫恶搞得了....  恶搞的文学的恶搞青年一代..
  80后作品多出废品
  喜欢春树!       橙:通过交谈我们发现,真诚和坦率是你的语言风格。能给我们谈谈你的亲情观、友情观或爱情观吗?     春:亲情应该以简单明快为主,不要那么多事儿,互相理解,主要希望能有心灵的沟通。    友情嘛,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不要挑拨是非,背后议论。那种精明势利的人我不会让他/她再成为我的朋友。说实话我没有什么爱情观,我就是跟着感觉走,紧拉梦的手。我喜欢既坚强又纯洁的男人,我最敬佩的是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的男人,我也会爱上有理想的人。
  很好的策划!看不出来安徽商报还有这样的手笔!
  80后作品多浮华  
  偶像,你去了一趟火星又练了新武功……
  从小的方面讲,很少看80后写的东西.  从大的方面讲,更少看中国文学上的东西!
  一帮煞笔簇拥的另一帮煞笔而已.
  垃圾。是。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每个时代,每个版块还都有那么几个挡道的。  螳螂挡车,辗过去就没事了。
  如果一个男生一毛不拔,我们就叫他铁公鸡。和他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鸡舍清扫员;       如果一个男生常常趁火打劫,我们就叫他土匪。和她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压寨夫人;       如果一个男生脸上沟壑分明,我们就叫他作战地图。和他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战地指挥员;       如果一个男生长相惨不忍睹,我们就叫他车祸现场。和他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救死扶伤;       如果一个男生脸皮太厚,我们就叫他太后。和他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皇阿玛;        如果一个男生娘娘腔,我们就叫他东方不败。和他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笑傲江湖;       如果一个男生在网上惹人呕,我们就叫他青蛙,和他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恐龙;       如果一个男生不分好歹就掏钱,我们就叫他甲鱼。和他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马家军;       如果一个男生随叫随到,我们就叫他外卖。和他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老板娘;        如果一个男生爱管闲事,我们就叫他莫须有。和他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满江红;       如果一个男生脾气火暴,我们就叫他霹雳雷火弹。和他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忍者神龟;       如果一个男生弱不禁风,我们就叫他一根蔗。和他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护身符;       如果一个男生爱打小报告,我们就叫他逐屁之夫。和他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麦田里的守望者;       如果一个男生脚踏几条船,我们就叫他挪威的森林。和他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天龙八部;       如果一个男生孤僻愤世,我们就叫他百年孤独。和他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爱相随;       如果一个男生见钱眼开,我们就叫他猫眼。和他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007;       如果一个男生死气沉沉,我们就叫他敦煌石窟。和他在一起的女生,我们叫她古墓丽影。      
  裹脚布
  都不是
  天涯快被广告回帖给淹了
  橙周刊:(以下简称橙)蒋峰你好,首先祝贺你的新书《淡蓝时光》的出版,能说说你对它有怎样的期待吗?  蒋峰:(以下简称蒋)我喜欢的朋友能喜欢这本书,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写书的动力。    每日三省
  天龙八步
  只有韩寒像个人
  有自己的想法没什么不好啊?只是不同而已,不用这么紧张吧!80的人挺好的啊,有传统的东西又有创新的东西,生活自我没什么不好`
  明月(人)爱情网(www.21golo )上万会员等着您去碰撞心中的那份缘,丰富多姿的会员活动促进爱情的升华!       网上所有功能完全免费哦!  快来注册,免费寻缘吧!
  靠  每次超做都没有我
  忝为80S~
  从青涩到成熟有个过程,现在的80后也会渐渐睿智。到那时90后依然会走如今80后的路,这就是成长,也是年轻的脚印。
  这就是所谓的文学娱乐圈。被选择的几个工具而已。
  版式太难看
  80后,商品还是作品?  管他呢!    是商品就有人买,是作品就有人欣赏.无论好坏必定是一大趋势,评论的多少还会在某天成为潮流.  就像不知道哪天还会被90后所取代是一样的.    恭小兵,80后的一个先驱代表吧?佩服
  80后,现在是成了焦点。。  -----------  TUVPlayer播放器 可以在线观看很多美国电视新闻,如msnbc, foxnews,而且画面很连贯,非常好的播放器。还有可以看中天(channel 52)和很多国内电视台(第一财经)     /services/tvviewer.htm  
  我也喜欢PASS北岛
  还是个小品
  ..........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咏风 虞世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