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dota卡尔德德死亡之源的攻击效果有人触发过吗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号:
第一章 生命起源和“上帝造人”
  关于生命起源,现在科学的解释是:通过运动,无生命物质形成原始的有机质碳氢化合物,进而发展到复杂的化合物氨基酸、核苷酸,这些物质之间进行相互作用,产生了原始的生命物质。  然而《圣经》却说:是上帝创造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灵。  《圣经-创世记》是从地球开创写起的,它描述了原始状态的地球:没有空气,没有水,更没有树木、禽兽和人,一片混沌……这和中国神话传说中盘占开天辟地之前的混沌字宙一模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描述是接近于真实的。我们是借助了积累到20世纪的天文学和地理学知识,来推断地球的初始状态的。这个推断,又为现代的各种太空考察,如月球考察、金星考察、火星考察等等所证实。然而,遥远的中国和外国的古代先人们,又是怎样知道这几亿乃至几十亿年前的地球形貌的呢?  难道真有人目睹了原始地球的冷漠和荒凉,不然,为什么《圣经》和我们中国神话中,竟有如此相似的叙述呢?  之后,“上帝”又为地球造了空气。于是,地球就开始了生命的进程。  《圣经》还清晰地列举一生物演进的序列:矿物出现在植物之前,植物出现在动物之前,而动物,则出现在人类之前。从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这也相当精确。难道真有万知万能的“上帝”,高踞于时间和空间的制高点上,鸟瞰了这地球的进程吗?  关于“上帝造人”的记述,也是耐人寻味的。  《创世记》第2章和第3章中说:上帝用尘土造成人。上帝在他鼻孔中吹气,使他成为活人,取名亚当;上帝又为亚当造了一个配偶,他用亚当身上的一条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就是夏娃。  从19世纪达尔文首倡,并为无数科学实践所证明的进化论的观点来看,人类是由猿人进化而来的。造人是不可能的,“造人”之说是迷信的,荒唐可笑的。然而,仅仅只是百年之隔,到了20世纪末期,“造人”则不但是一种可能,而且是一种为实践所证明的现实了。  现在,让我们来考察一下“尘土”的词意,尘土的拉丁文是Pelvis,而Pelvis又具有Power的意思,即类似于尘土的粉末。既然当代科学家们都可以用粉末状的试剂来培养细菌,用人的机体的一部分来培育机体,在试管条件下制造婴儿,何况是万知万能的“上帝”呢?  克隆技术的发展,更使得造人成为可能。要克隆一个亚当,只需要他的一个细胞活体就够了,哪里用得着“一条肋骨”呢?  因此,“谴人”之说绝非天方夜谭,假如我们既不迷信,也不在现有的科学成就上故步自封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来探讨造人的可能性,并进而窥探这个《圣经》中的“上帝”,究竟是谁了。  尼古拉二世处决之谜  1856年,俄国在克里木战争的惨败,使它在国际争霸中遭到沉重的打击,迫使其将扩张重点转向远东及太平洋地区。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是俄国的未代沙皇,1894年即位。在此之前,他的身份是俄国皇位继承人-皇太子。年,皇太子尼古拉先后访问了希腊、埃及、印度、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  1891年10月,皇太子尼古拉接受日本皇室邀请准备出访日本。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国力迅速增强,到19世纪末时,已成为亚洲强国。一心想成为亚洲霸主的日本,面对俄国在远东扩张的咄咄逼人架势也深感恐慌,日本国民中也充满着强烈的仇俄情绪。因此,在尼古拉赴日之前,反俄组织已开始筹划刺杀他的行动。  1892年4月,俄国皇太子尼古拉抵达日本。因为这是两国关系史上俄国皇室成员第一次访日,尼古拉又是未来皇位继承人,日本官方和皇室都予以特别规格的接待。相互拜会后,俄国皇太子提出要游览东京市容,以示对日本国民的友好情谊。就在他乘马车在东京观光时,一名长得粗壮的日本武士拨开人群,飞步冲上前去,挥动日本马刀向尼古拉头部砍去。幸亏尼古拉的随从及时将他一推,才免于刀下做鬼,但头部还是被削掉了一块头皮。  皇太子立即被送往医院,刺客当场被日本警察抓获。日本官方立即前往医院道歉,日本皇室也对此事深表歉意,挽留尼古拉多住几日,静心养伤。但尼古拉不顾外交礼节,带领随从匆匆结束了对日本的访问,经西伯利亚回到彼得堡。从此,尼古拉二世头上便留下一个永久的疤痕。  从远东归来,尼古拉表示:这次游历深刻地影响了他,使他对远东发生了兴趣。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与俄国在远东的矛盾冲突日益公开化,双方都在加紧作战争准备,终于在日爆发了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爆发后,许多西方报纸在报道中都重提尼古拉访问日本遇刺一事,并将此事与日俄战争联系起来,认为此事的发生导致尼古拉二世仇日,也是他对日宣战的重要原因。美国人马洛泽莫在《俄国远东政策》中就特别强调:“恐怕他很难说已经忘却而没有对此访问留下什么印象。”  在战争之前,尼古拉二世也总是愤愤地称日本人是“讨厌的黄色蛮猴”,称日本天皇是一个“动作可笑的家伙”,经常使用带有强烈的仇日情绪色彩的语言。  然而,有很大一部分学者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沙皇俄国参加对日战争是19世纪后半期俄国对外扩张的重点转移,而导致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尼古拉二世在19世纪前的不愉快经历和他个人的好恶,是不可能左右国家对外政策的,更不可能因为自己的一段不愉快经历而发动战争。  谁下的枪杀令?  日(俄历2月27日),俄国酋都彼得堡被起义的工人与士兵占领。3月15日,尼古拉二世在普斯科夫城下诏宣布退位。从此,统治俄国长达三个世纪之久的罗曼诺夫}朝寿终正寝,俄国二月革命取得胜利。  新成立的彼得格勒苏维埃和俄国临时政府将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幽禁在彼得格勒郊外的皇宫中。同年8月,因安全原因移监至遥远的托博尔斯克。  十月革命胜利后,沙皇全家依旧呆在那里。直到1918年4月,苏维埃政权代表才抵达托博尔斯克,正式接管看守职责,并决定将沙皇一家人转移到乌拉尔山脉东侧的叶卡捷琳堡。4月26日启程,30日到达叶卡捷琳堡。  1918年5月,被苏维埃政权遣返回国的捷克军团在途中与白卫分子发动大规模叛乱,叶卡捷琳堡很快陷入叛军包围之中,危在旦夕,关押在城内的末代沙皇随时都可能被叛军救走,后果堪忧。  在这紧急时刻,7月16日深夜,沙皇及他的一家人由一个行刑队执行枪决。死刑的执行是一个名叫尤罗夫斯基的人指挥的。沙皇一家没有接到通知。当他们走进地下室时,被安排坐在一排椅子上,尤罗夫斯基向他们开了第一枪,接着行刑士兵们一串排射,11具尸体横在地上,士兵又用刺刀和步枪托作了检查,以证实他们是否确实死亡。  次日清晨,尸体被堆放到一辆卡车上,运往22公里外的四兄弟矿场,在那儿,尸体被浇上汽油烧掉,残存的部分被扔进沼泽中,私人财物则被放进酸液中浸泡后倒入矿井。  7月23日,叶卡捷琳堡被叛军攻陷。  由于枪杀沙皇全家事先未经法庭审判,而且连亲属和仆役也死于非命,这遭到了不少非议。当时,布尔什维克已与法国签了约,允许沙皇离开俄国,此举获得西方的好感。既然这样,为什么要杀死他及他全家?如此重大的处决究竟是谁下的命令呢?  包括《大百科全书》在内的一种传统观点认为:当时白军士兵攻到叶卡捷琳堡城下,为了防止尼古拉二世被他们夺走,虽最初计划由莫斯科和乌拉尔州两级审判机关对前沙皇及其妻子进行公审,但后因情况紧急,全俄中央主席团授权来莫斯科汇报的乌拉尔苏维埃主席团委员戈洛谢金返程后立即组织审判。戈洛谢金7月12日返回叶卡捷琳堡,乌拉尔州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当天开会,会上通过枪决沙皇的决定,四名主席团成员当即在判决书上签字。同时,会议决定由尤罗夫斯基负责执行处决。  《尼古拉二世及其一家的悲惨命运》的作者日里亚尔对上述说法提出异议。此书作者从1906年起就在俄国宫廷担任法语教师,尼古拉二世遭监禁后,他同沙皇一家继续朝夕相处,直到沙皇离开托博尔斯克为止。叶卡捷琳堡陷落后,他又积极参与自卫当局对沙皇被杀一事的“侦查”工作。作者在书中断然否认枪杀沙皇一家的命令是乌拉尔州地方苏维埃作出的,他认为命令是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斯维尔德洛夫亲自下达的。鉴于日里亚尔的特殊经历,这种说法当时颇为流行。  后来又有一些人认为,像处决尼古拉二世这等大事,恐怕斯维尔德洛夫也不能独自作出决断。这种说法在西方很有市场。  营救为何失败  从日正式逮捕沙皇,到日将他处死,其间整整经历了16个月。在此期间,从俄国保皇分子到临时政府的头面人物,以及一些外国使节,一直在想方设法营救尼古拉二世。  就在沙皇刚刚被捕时,临时政府的司法部长、负责领导警卫沙皇工作的克伦斯基便开始同英国大使进行秘密接触,传闻他们已经商定将尼古拉二世送到摩尔曼斯克搭乘英国军舰出国。后来,又是克伦斯基作主,将尼古拉二世全家转移到托尔博斯克,因为有人认为把沙皇从这里送出境外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克伦斯基一伙作鸟兽散。  转移到托博尔斯克后,当地大主教格尔莫根与陆续尾随而来的前宫廷人员、军官及一些外国人策划新的阴谋。据说,一直停泊在城外河中的“圣玛丽亚号”帆船就是供沙皇出逃乘坐的。但是,没等到河面解冻,沙皇就被押送到叶卡捷琳堡去了。  在送往叶卡捷琳堡途中,苏维埃全权代表雅科夫列夫本人试图调转火车行驶方向,将沙皇送到远东再行出国,可是被人发觉。后来雅科夫列夫投奔叛军高尔察克,却又被当作红军间谍处决了,内情也就无从知晓。  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营救计划全部落空?是不是在整个监禁期间完全没有半点营救希望?不是这样。当时俄国政局极其混乱,看守卫队也几经更换。即使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监禁也十分松弛。乌拉尔苏维埃认为,1918年春,尼古拉二世实际上处于“没有监禁”状态,可是16个月过去了,如果不把雅科夫列夫那次真伪难辨的“营救”算在内,连一次尝试性的营救行动也没有,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营救各派的涣散、怯懦和自私,他们都不愿意为营救沙皇承担风险。  民间保皇分子可以说没有政府那种顾忌。他们又是在什么地方失算的呢?很多人认为,他们都是投机分子,主要是想借救驾一事捞取名利,所以也不敢轻易冒险,结果一事无成。可事实上也有不少死心踏地的保皇派,不惜重金,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迢迢尾随沙皇来到托博尔斯克,最后却毫无动静,个中缘由,由于时过境迁,恐怕很难彻底揭开了。  最后,有人认为症结在沙皇本身,说他优柔寡断,态度消极,怕冒风险。他们认为,沙皇想由政府安排出国,因为这样既体面又安全。后来,他又一直坚持要选择绝对稳妥可靠的方案,所以延误了许多机会。但此种说法又缺乏有力的证据。  沙星遗骸迷案  根据资料,被拘禁的沙皇一家包括尼古拉二世、皇后亚历山德拉、13岁的沙皇王子亚历克塞以及4位公主。此外,还有1名医生和3名侍从。  日,苏联的官方报纸宣布:据“工农兵苏维埃”的命令,沙皇已于7月16日夜在西伯利亚埃克特堡被处死。同时,报纸也说明了沙皇家族的去向,报道说:“皇室的其他成员,已从埃克特堡转移到一个安全地方。”  八十多年来,苏联的官方公告一直受到人们的怀疑和猜测:有人认为,沙皇的家属已被全部处死;也有人相信,美如天仙、聪明善良的小公主安娜西塔西娅逃脱了杀身之祸,是惟一的幸存者。  此外,还有人声称自己是小王子亚历克塞,虽然没有小公主那样有人相信,却也闹得沸沸扬扬。关于沙皇后裔的下落,不光被写了多部小说,有的还拍成了电影,轰动一时。  寻找皇室下落的行动,在沙皇被处决后六个月就开始了。有人找到可能的埋葬处,但没有找到任何遗骸。因此,西方一直流传着“满门抄斩,毁尸灭迹”的传说。  十多年前,义有人确定了沙皇遗骨的真实埋葬处,同时还挖出过几具骨骼,但由于某些原因,他们又把尸骨埋回原处了。这一行动,虽然给后来的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但也多亏了他们,这些尸骨才能在人们能够展开科学研究的时代重见天日。  1989年,有报纸报道发现了沙皇的葬址。于是,试图揭开这个“世纪谜案”的侦破工作又重新开始。两年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调查沙皇家属的死亡遗案。  挖掘组在埃克特堡的松林深处开始挖掘,共挖出1000多块骨头。这些骨头,被科学家拼接成9具较为完整的骨架,4男5女。问题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据现有文件记载和有关人上的回忆,当时沙皇全家被秘密关押在一个地下室中。除了沙皇和他的家属6人外,还有1名皇家医生,3个侍从,共11人。而当时决定枪决的是所有拘押者。这就是说,还有两个人的骸骨没有找到。  无奈之下,挖掘组向科学家求助,希望能通过DNA鉴定辨明死者的身份。科学家首先对这9具尸骨样品进行了DNA分析,结果表明,其中5人肯定有亲缘关系,3个女性是其中年龄较大的1男1女的女儿;而另外4人与这5人没有血缘关系,这4人之间的血缘也各不相关,很可能,他们就是那个医生与3个侍从。  但是,DNA结论只能证明这5具遗骸的亲缘关系,并不能最终证明他们就是沙皇一家。于是,俄罗斯人决定开展国际合作,从多方面寻找和收集线索。  一是从皇后和沙皇的亲属方面寻找遗传证据。  亚历山德拉皇后是英王维多利亚的外孙女,因此世界各国不乏这个家族的传人。科学家将皇后和维多利亚家族传人的一些线粒体DNA序列进行比较,初步证明了皇后的身份,实验的可靠性达到98.5%。  沙皇还有一个亲兄弟,名叫乔治斯,他在1899年28岁时死于肺结核。1994年7月,科学家们打开了彼德堡教堂里乔治斯的大理石棺材,取了两截骨骼,送到美国马里兰美军病理研究所的DNA实验室。  第二个办法是寻找沙皇的遗物。历史记载,沙皇在访问日本时曾经受过伤,而那块沾有沙皇血迹的手帕,现在还存放在日本的一个博物馆里。于是科学家赶赴日本,终于从几十年前的陈旧血迹中分离出了沙皇的DNA。  接着,在圣彼得堡皇宫的一个小柜里,人们又找到了沙皇3岁时理发留下的头发。毛发也能用于DNA的提取,于是,科学家又得到另一个证据。  现在,所有的鉴定都一致证明:埃克特堡的残骸确为沙皇一家。可靠性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或者说,错误的可能性是亿分之一。  DNA鉴定真假沙皇公主  如果说,有血缘关系的5个人就是沙皇夫妇和他们的3个女儿,那么,他们的另一双儿女的骸骨到哪儿去了?  当时所有人都说,子弹是射向11个人的,并用一辆车将11具尸体运出去“处理”了,那么,王子和另一名公主的尸体怎么会脱离群体,以至于丢失呢?  是不是他们真的死而复生,流落在外呢?那些自称为公主、王子的无名之辈,是不是真的就是末代沙皇的后裔呢?  最后,科学家还是运用DNA鉴定的方法,来验明那些自称沙皇的儿子或女儿的真实身份。  最有名的“小公主”自称者是安德斯,后来移民美国。她出现在处决沙皇仅19个月之后,长得同照片上的小公主一模一样。她还能如数家珍地说出许多宫中秘闻和自己的脱险经历,最后,连沙皇的几个亲戚也都信以为真了。她曾经要求继承沙皇在倒台前存在美国和英国的“近四亿美元”的遗产,但是,她不能提供沙皇的存款账号,同时,也没有一个法院愿意判定她的沙皇遗产继承人的身份。  安德斯于1984年去世,尸体也已火化,不过,她曾在美国弗吉尼亚的一家医院里做过肠癌切除手术。  于是,科学家奔赴这所医院,终于找到了一些安德斯的组织石蜡块,从石蜡块上,取得了几块6微米厚的切片,连同她夹在书中信封里的六根头发,分别送进三个科学家实验室。在对这两个样品的DNA放大扩增后,科学家首先比较了它们与安德斯外甥的DNA异同,确定了它们是安德斯的DNA。然后再将它们与遗骸中的DNA比较,结果出乎意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个妇女是个冒名者!  至于那个自称为小王子亚历克塞的男子,实验证明也是个冒牌货。  一切都到此结束。日,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遗骸在圣彼得堡重新落葬。  到底小沙皇与小公主的命运如何?看来真成了千古之谜了。没有证据,基因分析术再神奇,也是无能为力的。  珍珠港:偷袭之谜  日,日本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进行先发制人的偷袭,使美国蒙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和羞辱。  日本人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美国人知不知道日本人要偷袭珍珠港?既然知道了日本人要偷袭珍珠港,为什么不严加防范,以避免损失?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议论纷纷,发表了许多有趣的意见。  噩梦来临的早晨  日是个星期天,珍珠港天清气和,风平浪静。对于长期在战舰上生活的美国海军官兵来说,这正是一个寻欢作乐的好日子。大约7点40分,远处传来马达的轰鸣声,成群结队的轰炸机和鱼雷机突然出现在天空,黑压压的一片,好似满天蝗虫一般。由183架日军飞机组成的袭击编队,扑向沉寂中的珍珠港。  美军战列舰“内华达号”的后甲板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军乐队。7点55分,随着轰炸机掠过头顶,滚滚浓烟在爆炸声中升上天空。指挥官和乐队看到了这个场面竟然无动于衷,他们都以为这是一场特别的军事演习。8点钟,军乐队准时奏起了美国国歌,舰旗在乐曲中徐徐升起。  空军基地指挥官克拉克正在进早餐。他看到低空直转弯进港的飞机暴跳如雷:  “这些糊涂的家伙,他们应该懂得,严格的规定是禁止直转弯的。”  他的儿子也在喊叫:  “爸爸,看呀!飞机的翅膀上还有红圈圈。”  克拉克这才注意到机翼上的日本国徽,大惊失色,立即跳进汽车,驶向指挥部。尖锐的汽车喇叭声,成为珍珠港的第一声警报。  转眼之间,飞机轰鸣声,炸弹的爆炸声,将这往日宁静安谧的港口抛进了弥漫的硝烟之中。机场上排列得整整齐齐的美军飞机,被炸得横七竖八,支离破碎;海面上,一艘艘巨大的战舰东倒西歪,狼狈不堪。在1小时50分钟的袭击中,美军太平洋舰队乱作一团,以至呼救电报全用普通明码拍发,制造这场灾难的日军指挥官听到这一切,捧腹大笑。  9点45分,日机将携带的炸弹、鱼雷倾泻一空,带着胜利者的喜悦,呼啸而去。  历史上把这次偷袭称为“畛珠港事件”。  在这次袭击中,美军共损失40余艘舰船,450架飞机,陆海军及普通市民3784人伤亡;而日本方面仅损失26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令人费解的是,袭击战开始前,日军计划攻击的第一目标,一直停泊在港内的3艘航空母舰,恰巧外出执行任务,逃过了这场灾难。  正在欢度星期日的美国公民突然从收音机中,听到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随着电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个头号新闻,目瞪口呆的美国人由惊愕转为狂怒。华盛顿市民蜂拥至日本驻美国大使馆门前,激愤的人群用啤酒瓶装满汽油制成燃烧弹,发誓要烧毁大使馆,杀死里边所有的人。一位上尉警官为了制止他们,用嘶哑的嗓音喊道:  “不要忘记在东京还有我们的格鲁大使。”  第二天,罗斯福在国会大厦向全国发表了颇具鼓动性的演说。  从此,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是美国无知吗?  珍珠港事件发生以后,全世界有许多人相信它是日本人的一次偷袭。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等许多国家出版的二战史专著,都将珍珠港事件说成是日本玩弄外交手腕,违反国际惯例的一次不宣而战。  我国史学家也普遍认为,珍珠港事件是美国统治集团长期奉行绥靖政策的结果,美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们认为:  1.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全球战略是先欧后亚,在亚洲,美国企图以保持“友好公正的立场”来稳住日本。  2.美国统治集团出于其帝国主义的本性,极力想把日本法西斯这股祸水北调苏联,自己隔岸观火,坐收渔利,待日苏两败俱伤之后,再出来收拾残局。  3.对偷袭珍珠港的可能性估计不足。美国认为,日本要发动太平洋战争,必然是首先进攻英国与荷兰的殖民地,不会进攻美国,更不可能袭击远离日本6000公里的珍珠港。因此,从美国政府、美军参谋总部直到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对于日军的行动都是没有准备的。  4.美国当局虽说也得到了种种表明日本要发动战争的情报,但由于受孤立主义者的牵制,战备不足,兵力空虚,因而极力想把对日作战的时间往后推移。所以,即使后来收到了日本《对美通牒》的电报译文。也没有及时发出警报。  是“苦肉计”吗?  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的孤立主义者企图以太平洋和大西洋为天然屏障,隔岸观火,坐收渔利。各界对参战与否意见不一。一些人整日在国会里吵吵嚷嚷,反对军事拨款,搅得罗斯福伤透脑筋,穷于应付。  5月27日,罗斯福宣布进入“无限期全国紧急状态”,并大声疾呼:  “等敌人打进我们院子里再还击的作法,等于自杀。”  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甚至被称为骇人听闻之谈。夏威夷的炮火把美国人从梦幻中惊醒,国内舆论骤然一致,人们同仇敌忾,一致要求抗日。  陆军部长史汀生甚至说:“由于日本人在珍珠港袭击了我们,因而一举解决了我们的全部问题。”也就是说,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设计的这场空袭战,为罗斯福甩掉了一个背了许久的包袱。  但是,罗斯福却遭到了怀疑和批评。  英国的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评价珍珠港事件时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不仅使人对以罗斯福总统为首的政府广泛展开批评,而且还深深怀疑,招致这次灾难的,除了糊涂和慌乱之外,是否还有更坏的因素在起作用”。  美国修正派代表C.A.比尔德在《罗斯福总统与1941年战争来临》一书中写道:日,美国驻日本大使格鲁向国务卿赫尔送达一封电报说:“……如果日本与美国发生事端,它就会使用全部力量袭击美国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这就是说,罗斯福早就知道日本要进攻珍珠港。  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托兰,在《丑事:珍珠港事件和它的后果》一书中,断言罗斯福从各种原始资料,包括侦听到的驶向夏威夷群岛的日本航空母舰所发出的无线电报中,肯定知道袭击即将发生。  日本也有类似的看法。原日本外务次长西春彦在1983年发表的文章中,引用了荷兰驻华盛顿武官拉涅弗特上校的证词。12月2日上校到华盛顿海军情报部时,一名士官指着墙上的地图对他说:“日本机动部队正从这里东进。”在日本与夏威夷的中间一点上标着两艘航空母舰。上校大吃一惊,他在当天的日记上写道:“美国海军情报部开会,他们在地图上标出了日本两艘航空母舰的位置。航空母舰由日本出发,路线向东。”  原日本外务次长西春彦认为,总统特意不对夏威夷发出警报,从而造成日本海军进攻珍珠港的事实,然后用“不忘珍珠港”来动员美国人民投入战争。  甚至参加偷袭珍珠港的日本军官源田实在其《袭击珍珠港》一文中也说:“关于美方是什么时候得知日军偷袭的问题,据我所知,美国政府领导人至少在袭击珍珠港前11小时就知道了我方的动向。他没有通知前方的原因可能出自他的深谋远虑。”  以上种种,说明罗斯福确曾知道这次袭击,之所以没有防备,没有警告,就是为了执行一次“苦肉计”。  但是,这场“苦肉计”的代价,是不是太高昂了一点儿呢?  罗斯福:等待战争?  对美国总统为了使美国国民同意对日战争,演出了“珍珠港苦肉计”的观点,许多历史学家却有不同的意见。  (一)美国人对所有情报都作过认真的分析  美国驻日本大使格鲁向国务卿所发的电报,在当时纯属街头传闻。事实是格鲁发电报时,偷袭珍珠港还只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的一种设想,目前还没有材料证明这个计划曾被泄露过。正因为这样,美国海军情报局研究这份电报后得出了“内容纯属虚构”的结论。  (二)罗斯福对海军曾发出过秘密的战争警告  11月27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命令向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发出指令,劈头第一句就是“此电应视为战争警告”。因此,指责罗斯福对战争毫无警觉,或者有意隐瞒隋报,都不是当日的事实。  罗斯福预计到战争即将爆发。  罗斯福总统早就掌握了日本决意对美开战的情报,并据此在11月25日的白宫最高军事会议上发出了明确的警告,他说:“美国有可能在下星期一(12月1日)前后遭到攻击。”12月7日,罗斯福在会见中国大使胡适时又说:“我有这样一种感觉,48小时以内,在泰国、马来西亚、荷属东印度或菲律宾等地将会发生某种不妙的事情。”  可见,罗斯福对于战争,既有预感,又很茫然。他预见到了太平洋战争即将爆发,但不知道战争将在哪里开始。他想到了英国、荷兰的殖民地和美国庇护下的菲律宾群岛,却没有想到美国本土。日本人的成功欺骗和美国人的自大、自信,要了自己的命。  (三)美国人有自动挑起太平洋战争的意图  12月6日,亚洲舰队司令奉命组建一支装备最低限度武器的“防谍巡逻队”,并立即将它部署到载运日本南遣兵团舰队所经过的航线上。从当时情况来看,美国完全可以通过空中侦察得到所需情报,根本没有必要去组织一支装备低劣的“防谍巡逻队”。显然,美国人已经等得不耐烦了,这支船队是负有触发战争这样一种特殊使命的。  由此可见,罗斯福总统确实在等待战争,但绝不是珍珠港事件;罗斯福总统也愿意付出代价,但绝不是太平洋舰队。因为一支微不足道的巡逻船队,就足以能代替它挑起战争。  珍珠港事件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在没有发现新的史料之前,它还只能是个谜,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约柜”之谜  《圣经》故事,大都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一方面是由于宗教宣传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记述时代科学视野的浅窄。  从《圣经·出埃及记》第25章开始,上帝对摩西讲述了制造“约柜”的方法。上帝的指示极为详尽-也许是当时的人类过于无知吧,他不厌其烦地指示,连杠和环如何造到柜上,安在什么地方,金属件要各用什么样的合金,以及如何连接,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上帝郑重其事地强调说:“要谨慎地制作这些对象,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  “约柜”到底是怎样的东西呢?它有什么用?  上帝告诉摩西,他将通过约柜,在锡安山施恩座与摩西通话。原来,用现在的观点看来,这是一个可以远距离通话的先进的通信工具。  《圣经》中还记载:每当摩西需要帮助时,他就通过约柜和上帝通话,上帝的声音从约柜里传出来,而摩两却看不见上帝。  对于摩西时代的古人来说,这当然是非常神奇的,只有万知万能的“上帝”才能做到。而现在,约柜这样的通信工具,已经大量地使用于普通家庭了。  但是,约柜是带电的,四周经常有闪烁的火花。因此,上帝还指示,任何人不许靠近约柜。在搬运时,反复叮咛,甚至穿什么衣服,什么鞋子,都作了详细的指示。但是在搬运过程中,牛失前蹄,约柜有翻倒的危险,赶车的乌撒赶紧伸手去扶约柜,结果,可怜的乌撒如同受到雷击一般,立刻倒地身亡。  可以断定,乌撒是触电身亡。因为科学家说,如果我们今天按照摩西的指示重造一个“约柜”的话,会产生几百伏的电压。  上帝即是外星人吗  美国加州大学的弗兰克·德瑞克教授曾经这样推理:  1.银河系里有4000亿颗恒星;  2.其中有10%的恒星(400亿颗),在年龄和结构上同太阳相似;  3.在这些恒星所拥有的行星系中,又有10%的行星(40亿颗)既不太冷又不太热,类似于地球;  4.在这40亿颗类似于地球的行星中,只要条件适合,不同的化学方式都可导致生命,从而进化成智能生命。  因此,他这样断言:人类并不孤独。  根据考古发现,地球上的原始人类最早大概出现在二三百万年前,人类产生比较流畅的语言和简单的文字,至多不过万年的历史。同无限古老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比较年轻的星体;同无限的宇宙中可能产生的智能生命相比,地球生命是比较年轻的生命。  假如有一天,外星的智能生命们光临地球,进行科学考察,看到了地球的原始、混沌状态,就像现在的地球人登上月球或者用探测器考察金星、火星、木星等看到的情况一样。  假如他们用其智慧和能力,改造了地球的环境,促进了地球生命的产生和繁衍,就像我们现在企图改造月球乃至于其他星球一样。  假如他们在另一个星球-也许就是伊甸园吧,用试管或者克隆技术,制造出了智能生命-亚当和夏娃,并且让他们移居地球,就像我们准备移居月球或其他星球一样。  于是,人类开始繁衍。  这和地球本身的生命进程并不矛盾,因为,他们和它们,都可能是受一定进程控制的智能和科学的结晶。  于是,那些远离地球的“人们”,坐着飞行器频繁地光临地球,用交配或者毁灭的方式-是的,我们将要谈到毁灭-改良人种,并且传授知识和技艺,指导人类的文明进程。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科学的,物质的,理性的,而在文明处于低级状态的人类看来,他们是神圣的,不可知的,万能的。仅仅只是几百年前,人们还把风、雨、雷、电当作“神”来顶礼膜拜,何况是先知先觉,远远高出于地球发展水平之上的智能生命呢?  因此,我们怀疑,《圣经》中的上帝、神以及神的儿子们,很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正在探索,可望而不可即的“外星人”。  “彩衣笛手”的踪迹之谜  日约翰和保罗节,哈默尔恩城的130个孩子,被身穿斑斓彩衣的笛手带走,从此杳无踪影……  这段文字刻写在德国哈默尔恩城的“无鼓街”的一个木牌上,它记载了一件悲惨的往事。但是,这130个孩子为什么出走?走向哪里?谁带走了他们?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黑死病和“笛手”  流行性淋巴腺鼠疫,俗称“黑死病”,是一种以老鼠和跳蚤为传播媒介、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因患者常伴有淋巴腺脓肿或皮肤出现黑斑而得名。  从1300年前后一直到15世纪中后叶,欧洲各地灾难频仍。地力衰竭,气候变冷,暴雨频频,农业歉收,饥馑蔓延。更为严重的是,被称作“上帝惩罚”之顶点的黑死病,正在这里开始以灾难性的规模传播。  1347年,一种由老鼠和跳蚤携带的耶尔森氏鼠疫杆菌经过地中海各港口传到西西里岛。1348年,传到了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格兰。1349年传到奥地利、匈牙利、瑞士、德意志各诸侯国和低地国家。1350年,传至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北欧……  染上黑死病的人,常常是股沟或腋下出现巨大肿块,继而转为坏疽,四肢出现黑色斑点,并且腹泻不止而死;有的则因呼吸道感染而肿胀和咯血丧身。这种病传染性极强,死亡速度极快。有的人人睡时还好好的,经过一夜的痛苦挣扎,天明时便停止了呼吸。  死亡接二连三,“尸体大多像垃圾一样被扔上手推车”了事。  许多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死亡率超过50%。1335年时的图卢兹城人口约3万,到1380年时只剩下了8000人;东诺曼底的人口在年,10年间减少了30%,到1380年又减少了30%。据估计,在14世纪的100年中,黑死病夺去了25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约占当时全欧洲人口的1/4。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伯恩斯等人编写的《世界文明史》则推算,由于黑死病、战争、饥馑等原因,西欧人口在1300年至1450年间减少了至少一半,甚至于“很可能减少了2/3”。拜伦爵士为此悲愤地叹道:“这不是人类的历史,这是恶魔的圣经。”  黑死病吓得人们魂魄俱丧,“彩衣笛手”就是在这样一个凄惶的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则民间传说。  哈默尔恩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威悉河畔,在中世纪,它是一个面粉磨制业非常发达的小城,大量的粮食囤积,使得这里的老鼠也格外猖獗。  正因为如此,当地便出现了捕捉老鼠这样一种专门的职业,同时,捕鼠人又常常是能演奏乐器的流浪艺人。据传说,当时就有一些这样的吹笛人,他能用笛声引出老鼠,并把所有的老鼠都带到河里淹死。  1284年,哈默尔恩也遭到了鼠疫袭击,居民们惊恐万状。正是这时,来了一个身穿五颜六色衣服的来历不明的吹笛人,自称能把这些该死的老鼠全部带走。哈默尔恩的居民高兴极了,答应只要能赶走老鼠,他们将付给他一笔丰厚的报酬。  那吹笛人果然神奇,他的笛声一响,那些老鼠就纷纷出洞,围住他,仿佛是听他的演奏听得如痴如醉。他一边吹,一边走向城外,那些老鼠也跟着走向城外。最后,他用笛声把所有的老鼠都引到城外的威悉河,在威悉河里淹死了。  但是,哈默尔恩人背信弃义,不肯按事先的约定付给“彩衣笛手”报酬。  6月26日,那个“彩衣笛手”再次出现在哈默尔恩街头。他吹起笛子,引来了许多围观的小孩。他一边吹,一边走向城外,大约有130个孩子也跟着他走向城外。最后,在悠扬的笛声中,所有的小孩都沉入了河底。  吹笛人用这样可怕的报复惩罚了忘恩负义的哈默尔恩人。  是道德寓言吗?  现在,鼠疫大流行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但这个“彩衣笛手”的传说早已传遍全球,成为许多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作曲家灵感的源泉。  在哈默尔恩城“无鼓街”上,记述这段故事的木牌尚在,根据这个民间传说改编的戏剧常演不衰,成为哈默尔恩吸引外国游客的旅游节目。  “彩衣笛手”的故事是真的吗?真有那么一个“彩衣笛手”,既能把万恶的老鼠引进河里,又曾把130个无辜的孩子沉入深渊吗?欧洲的一些文史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见解。  有人认为,“彩衣笛手”纯粹是一个流传于民间的类似神话的传说故事,这个民间故事之所以盛传不衰,是因为“彩衣笛手”的传说里包含了一个道德哲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政治讽喻寓言。它的不幸的结局更给这个民间传说增加了感染力。这个传说故事的目的是教育后人牢记讲究信用,不可忘恩负义,并且讽刺了那些只会夸夸其谈而不信守诺言的伪君子。因此,如同欧美许多文学作品中的古老传说一样,“彩衣笛手”并没有以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依据,它在“黑死病”的恐怖背景下开始诞生,在民间流传中逐渐丰满,并最后完成。  但是,更多的研究者不同意上述意见,因为在哈默尔恩城的博物馆里充满了与“彩衣笛手”这段传说有关的纪念文物。  有一篇15世纪的手稿这样记载,“彩衣笛手”是一个约莫30岁的漂亮男子,他吹奏银笛令人倾倒,孩子们听到笛声便跟在他身后出了城。一个名叫路德的妇人和一个10岁的少年目睹他们离去。悲痛的父母四处寻觅,再也没有找到他们。  另一篇手稿说,在1300年,哈默尔恩市民在教堂内装了一面纪念之窗,这面已毁于17世纪的窗上记载:“所有的孩子们历尽艰险,到达哥本山,然后音信杳然。”  一些学者专家用尽多年心血考辨后也认为:“彩衣笛手”并不是子虚乌有的杜撰,它在历史上是实有其人其事的。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日,一位名叫施皮格尔伯格的“彩衣笛手”,带走了130名少年向东迁移,到波罗的海沿岸的波美拉尼亚一带去了。他是一位蓄有胡须、和蔼可亲的老者,在当时的德国曾担任过地方移民官,在1284年前后经常往来于哈默尔恩城和波美拉尼亚之间。他的两个弟弟也是当地负责转运移民的行政官员,曾经在哈默尔恩城附近定居过。  很显然,也许当时确实发生过一起130名少年失踪的事件。那么,他们又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为何杳无音信?  杳无音信之谜  有一段史料则记载得比较详细:  当130名孩子失踪之时,施皮格尔伯格也一时不知去向。但到日,即孩子们失踪后的第11天,有人亲眼看见施皮格尔伯格出现在德国的什切青港(今属波兰)。什切青港是当时移民的必经之地,距哈默尔恩城大约400公里,10天左右的行程。  13世纪之初,许多人口稠密的德国城镇都向往着移民,地域广袤的东部被称为“福地乐土”,那里盛产小麦、蜂蜜、肉类,因而人们迫切希望向东迁移。当地居住的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也欢迎这些来自德国的移民,因为他们的到来可以增强防卫力量,用于阻挡来自俄罗斯的侵扰与掠夺。于是,受了王公贵族的支持和怂恿,当时德国东迁的移民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施皮格尔伯格带领130个孩子向东迁移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不足为怪。不幸的是在东迁途中,他们乘坐的船只在波罗的海海岸附近沉没,施皮格尔伯格与130名少年一同罹难,无一人生还。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用于探究这一历史悬案的谢博尔特先生,为了解开“彩衣笛手”之谜,查阅了哈默尔恩博物馆的大量历史书籍和纪念文物。他认为,要了解事实真相,还必须弄清楚笛音捕鼠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科学实验证明,“彩衣笛手”用笛子诱捕老鼠的做法是完全可行的,他利用高频率的笛声使老鼠的神经紧张而错乱,从而诱使它们纷纷拥入河中自杀。历史上,英国就有人使用过一种锡笛,捕鼠人利用锡笛发出的高频率的抖颤声,将成千上万只老鼠驱入陷阱。在中世纪,欧洲大陆鼠害横行,因此,出现一个巡游捕鼠的人,利用高频率的笛声把老鼠引向河中淹死,是完全可能的,不足为奇。此事同130个孩子失踪事件也许是两回事,人们出于训诫的目的把它们融合成一体了。  如今,“彩衣笛手”的故事,已成为哈默尔恩城重要的人文资源。在美丽的老城区里,随时都能遇见戴有插着羽毛的彩帽,穿着五彩缤纷服装的男子,在街头巷尾串行,以招揽游客。一年一度的6月26日这个灾难纪念日,成了哈默尔恩城的盛大的旅游节日。从5月中旬到9月中旬的每星期日的12点整,露天剧场都要进行“彩衣笛手”童话剧的演出,供游客免费观赏。  “彩衣笛手”的真相究竟如何?当年那些孩子到底走向了哪里?没有最后的答案。如今,这个未解之谜每年吸引着数十万游客到哈默尔恩观光旅行,其中当然不乏试图穷究“彩衣笛手”谜底的有心人士。  无敌舰队是如何毁灭的  1588年8月,西班牙同英国为争夺海洋霸权,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两军实力相比,西班牙占绝对优势,但结局却大大出乎意料,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惨遭失败,几乎全军覆灭。  这场战争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后代史学家对此议论纷纷。  战争的起因  战争的直接起因是苏格兰女王玛丽的被杀。  日,当信使把玛丽被她的表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送上断头台公开处决的消息,报告西班牙国王腓力普二世的时候,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一方面,在争夺新大陆黄金份额和海上霸权上,西班牙和英国早已积下了宿怨;另一方面,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执意处决苏格兰女王玛丽,严重伤害了西班牙天主教派的宗教感情;第三,腓力普二世本想娶玛丽·斯图亚特为妻,他的意愿当然就此破灭。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星期没有接见朝臣,当他冲出房间时,这位以谨慎闻名的君主下定了要对英国进行报复的决心。  腓力普二世下令组织一支远征英国的大舰队,任命大贵族西多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并且在里斯本大教堂举行了舰队授旗仪式。  西班牙联合舰队拥有舰艇130艘-20艘四桅大船、44艘武装商船、23艘圆船、22艘差船、13艘轻帆船、4艘中船和4艘长船,总吨位57868吨,火炮2431门,海员8050人,船上共载陆军约19000,加上其他杂务人员,总计3万多人。  日,西多尼亚坐镇“圣马丁号”,率领舰队从里斯本出发。舰队刚出港口,就受到了大西洋风暴的猛袭,等风暴停止后,淡水已从仓促制成的木桶中漏光。最可怕的是载有8449人的33艘船舰走散,再也没有了消息。他只得把舰队开进西班牙半岛西北角的拉科鲁尼港避风和补给。  7月12日再次起航。7月19日西班牙人已经望见了英格兰西南的利泽德角。奇怪的是,离英格兰这么近,却还没看见英国战舰。西班牙军官李弗亚建议,利用这个机会将英军堵在港口里,一举歼灭。然而,西多尼亚却放弃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  英国方面,在处死玛丽女王之后,就知道战争已迫在眉睫,伊丽莎白女王立即命令主力舰队在朴次茅斯港集结。当时英国能应战的各种舰船共约140艘,其中大部分是海盗式的武装商船,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1587年11月底,女王召开军事会议,任命霍华德为陆军上将兼舰队司令,海盗出身的德雷克为他的副手。  英西大海战  英国监视船发现西班牙舰队后立即报警。  英国人这时才知道自己的处境已经危迫,霍华德利用敌人迟疑不决的当儿,毅然率舰队出港。月光下,西班牙舰队已经抛锚,摆好了战斗队形。机灵的英国水手逆风而行,抢占了西班牙舰队的上风方位。7月22日凌晨,英国舰队顺风向西班牙舰队发动了攻击。  英国舰队排成一条单长线,绕过西班牙舰队的前卫,乘西风楔入西军主力和后卫之间,集中火力猛攻西军后卫。西军的比斯开支队在英军的沉重打击下队形混乱,开始溃逃。支队司令官李卡尔德乘旗舰“格兰格林号”前来解围,但立刻又被英舰包围。英军炮火空前猛烈。不久,“格兰格林号”丧失战斗力。  西多尼亚亲乘旗舰“圣马丁号”前去解围,英国舰队又巧妙地避开西班牙主力,把载满金币的西班牙军需船打得烈火熊熊。西班牙战舰仿佛暴怒的斗牛扑向英国军舰,企图进行肉搏战,却被英国水手灵活地闪开。夜幕降临,第一场战斗就这样结束了。  当天夜晚,英军在“皇家方舟号”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不给西班牙人以喘息之机,夜袭敌人舰队。  为了不暴露行迹,会议还决定,德雷克在他的旗舰“复仇号”主桅上点起桅灯,其余的英国军舰则熄灯蔽火,跟随着“复仇号”桅灯悄悄逼近敌人。  突然间,“复仇号”的灯光熄灭了,英舰失去目标,在大海上团团乱转,不知所措。原来,海盗出身的德雷克本性难改,当他摸黑接近西班牙将领皮德罗的座舰时,发现了那只船已被打坏,于是盗瘾大发。他怕别人分赃,干脆熄灭了桅灯,然后大肆洗劫该船,并且俘虏了皮德罗本人。德雷克的掠劫行动,使英军丧失了一次大获全胜的机会。  不过,战争的形势朝着有利于英国人的方面发展。他们仗着船舰轻便,航海技术高超,想战则战,想走就走。在大量的消耗中,英国人离家近,可以马上获得补给,而西班牙人要获得补给则困难得多,打来打去,炮弹所剩无几,他们只得放弃维特岛,东航到加来,以求补充炮弹。但是,英国舰队汇同西莫尔勋爵的兵力,封锁了整条尼德兰海岸线,西班牙的登陆舰队根本冲不出海港。  7月28日晚,英国海军将领在“皇家方舟号”上再次研究破敌之计。大家一致同意使用“火攻”。他们从舰队中挑了8艘200吨的小船,装上沥青、油脂和柴草,当晚顺风顺潮,火船向西班牙军舰的锚地漂去。  西班牙哨兵发现有几艘浅装小船向他们漂来,并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当小船渐次靠近的时候,熊熊的大火突然在海面上燃烧起来。西班牙海军本来对火攻有所准备,专门备有几艘小艇负责拦截,但事到临头,个个惊恐万状,西多尼亚慌乱中下达了“砍断锚索”的命令。混乱中大家争相逃命,许多军舰自相撞沉。英国舰队则乘胜追击,把西班牙战舰打得落花流水。  火船漂远了,然而大多数的西班牙军舰都丧失了两个主锚,无法集结。天明后,西南风把无锚的西班牙舰队向东北吹去。得胜的英国军舰紧咬住它们,它们弹药不够,无法还击,只能挨打。上帝给予它们的唯一希望是,等英国人把炮弹打完,然后再设法逃出虎口。  从上午9时一直到下午6时,英国人的炮弹终于打光了,西班牙舰队则已经漂过了敦刻尔克。在整整一周的炮战中,西班牙舰队虽说也发射了10万余发炮弹,但由于距离较远,给英军造成的损失甚微,没有击沉一艘英舰。西军死伤1400人,英军却不足百人。  7月29日黄昏,西军决定绕过英国的北方航线回国。但是,归途的境况比战争更为悲惨,许多船破损严重,在强大的大西洋风暴中沉没;另一些船被礁石累累的爱尔兰西海岸吞噬。幸存的船上,海员们被伤口溃疡、坏血病、饥饿和干渴困扰,有的船上甚至断水达14天之久,死者数以千计。回到西班牙时,强大的“无敌舰队”只剩下43艘残破的船舰了。  失败的原因  强大的西班牙舰队为什么会一败涂地,人们对此发表了很多不同的见解。  第一,战争基础薄弱说。  16世纪的西班牙,是头号殖民强国,财力和国力都首屈一指,但它的繁荣和强盛不是建立在本民族的经济发展上,而是仰仗于殖民地掠夺。特别是1492年哥伦布为西班牙找到美洲后,大批西班牙殖民强盗涌向那里,他们屠杀印第安人,抢掠金银财宝。科尔提斯洗劫墨西哥城,皮萨罗毁灭印加古国,大量运送珍宝的船只驶过大西洋,给西班牙王朝带来空前绝后的财富。既然财富来得轻而易举,也就不去费心发展生产了,这终于导致了民族工业的萎缩、凋敝。腓力普二世即位后,对内迫害“异端”,大开杀戒,重税敛财,民不聊生,对外穷兵黩武,连年征战,致使矛盾激化,危机四伏。庞大的“无敌舰队”进攻英国,自然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第二,指挥失当说。  西军统帅西多尼亚原为陆军将领,因在贵族中的较高威望,深得西王信赖,所以被任命为舰队统帅。但他本人不懂海战,而且晕船,曾多次恳请辞职,却未被批准。用这样的将领带队远征,焉有不败之理?  在战争中,西多尼亚至少有三次重大失策:  1.7月19日,没有听部下李弗亚的劝告,把英军堵在港口里歼灭,因而失去了战机。  2.当英国舰队发现“无敌舰队”,立即抢占了上风方位,主动出击时,西多尼亚却只能按照传统战略,命令舰队列成半月形迎战,很快就被英军拦腰切断,打乱阵脚,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3.当发现火船后,他手足无措,慌忙传令砍断锚索,起航避让,使多数军舰无法停船,以至于在随风漂流中任人打击。  第三,天灾说。  “无敌舰队”首先遇到的对手,不是英军,而是更加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的狂风巨浪。“无敌舰队”出师之日,就遭到大西洋风暴的猛袭,致使载有8449人的33艘战舰失踪。它战败归国之际,又在爱尔兰西海岸再次受到风暴的打击,许多船舰因破损或触礁而沉没海底。事后,腓力普二世也不无感慨地长叹说:“我派无敌舰队是去和人作战,而不是去和海涛作战。”这说明,就是这种无法预料的天灾,敲响了“无敌舰队”的丧钟。  上述三说,均言之成理。也许,正是这三者相辅相成,联合作祟,才把外强中干的“无敌舰队”送上了绝路。  这次大战的意义在于:英国保住了,西班牙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从此,西班牙一蹶不振,而英国则以新一代“海上霸主”的身份,出现于世界舞台。  基德:海盗之谜  威廉·基德是世界海盗史上最著名的海盗,他曾经是纽约的名商和财主,又曾经是海军英雄和国王御批的缉私船船长,无论在生前和死后,都被称为“梅盗之神”。  基德案件之所以轰动一时和引起后代关注,是因为他的出海有着复杂的政治背景,大英帝国最上层的几个贵族掺和着他的海盗活动,而最后,他们却出卖了他。  基德之死  处决基德的仪式是非常壮观的。  在威风凛凛的仪仗队前面,有一辆敞篷四轮马车,车上坐着海军元帅奇克和副元帅,他们肩上扛着一把银质船桨,象征着海军的权威和力量。仪仗队后面是由两列警察押解的死囚车,车上挂着黑布,里面关押着基德和他的同船水手马林斯,以及一名与本案无关的末流海盗。  庞大而喧闹的人群尾随着基德的囚车,涌向刑场。  人群中,此起彼伏地唱着一首专门为基德谱写的叙事歌谣-《基德船长向大海告别》:  我是基德船长,我是基德船长,当我航行的时候,我作恶多端,甚至不畏惧上帝的惩罚,我从这个海峡游荡到那个海峡,发现了不少船只,我把它们全部击沉或者烧毁,当我航行的时候。  我杀害了威廉·穆尔,把他抛弃在血泊之中。  永别了,诸位老少,所有快乐、勇敢的水手,欢迎你们来分取我的金银财宝,因为我就要死了。  永别了,卢农镇,这个到处是漂亮姑娘的地方。  我将得不到宽恕,我要死了,我要死了,永别了,因为我要死了。  在那可怕、悲惨的黑暗之处,我将长眠。永世长眠。  基德的示众整整进行了两个小时,才到达位于泰晤士河泥泞河滩上的瓦滨刑场。  在绞刑架旁边,站着的是保罗·洛兰牧师。  不过,这位船长仍然不肯忏悔,也不要求别人的宽恕。  如果说,基德一牛中有什么突出特点的话,那就是他命运多乖,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仍然如此。  他刚被吊上绞刑架,在空中摇晃了一会儿,绞绳经不住他的重量,就“啪”的一声断了,把他摔在泥塘里,惹起围观的民众一阵惊叫。被摔得晕头转向的基德又被人拖上一架梯子,重新被套在绞刑架上……  按照海事法庭的规定,他的尸体将被用铁链绑在柱子上,让泰晤士河潮水一起一落冲刷三次,然后用金属铠套和铁条同定,重新吊在位于泰晤士河口的另一剐绞架上。这样,肌肉腐烂了,骨骼和头颅仍会保持原状,所有进出泰晤士河的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它。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当作对将要去犯罪的人的一个恐卟性的的警告”。  “缉私船船长”到海盗  威廉·基德是苏格兰人,1645年出生在格里诺克。据推测,当他还是孩提的时候,就出海航行了,20岁时移居美洲。到17世纪90年代初期,他已是纽约一位颇有财产的富人了。  当时的英国人在北美洲控制着大片的殖民地。除了宿敌法国人之外,猖獗的海盗也直接危害着英国人的利益。  基德的朋友、纽约和新英格兰两地总督贝洛蒙伯爵提议,由基德组建一艘强大的缉私船,其任务是:(1)缉拿海盗,缴获海盗赃物;(2)截捕敌对国法国人的一切船只和货物。  传说,贝洛蒙还同基德签了一份秘密协议:由贝洛蒙负责筹措4/5的款项,大约是6000英镑,这笔款子来自四位隐藏姓名的当政大臣。协议规定,国王按惯例分得掠获物的10%,贝洛蒙的幕后赞助人分54%,剩下的由基德处理。  没有人知道这个传说是真是假,但基德很快就得到了一份盖有英国国王御玺的委任书,上面写道:授权“我们忠诚的、敬爱的威廉·基德船长”-委任书这样称他-捉拿海盗,并查封他们的船只以及“一切商品、金钱、货物和器皿”。  基德以为,有国王和大臣们的庇护,他是安全的。  1695年,基德船长的“冒险号”从泰晤士河下水。这是一艘三桅战舰,装有34尊大炮,23对大桨,满帆时,时速可达14海里。  他驶往南非好望角一带,在海盗频繁出没的东非海岸游弋,但是,没有碰上一艘真正的海盗船。  原因是,大多数海盗船都把自己打扮成商民,有合法的航行证。碰上了战舰他们便是商船,碰上了商船他们就摇身一变,成了海盗。即使查出了武器弹药也无碍,因为海盗猖獗,商船也必须有足够的防御能力。  那就截捕法国货船吧,这也无济于事。因为所有的商船都有两手准备。碰到了英国战舰,他们便挂上英国旗,拿出英国人颁发的通行证受检;碰到了法国战舰,他们便挂上法国旗,拿出法国人颁发的通行证受检。叫你无可奈何。  吃的东西越来越少。一年之后,他几乎无力维持船上150号人的生计。光荣凯旋的梦幻开始破灭了,他已经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特别是从纽约征集来的那批水手,本来就是些鲜廉寡耻的亡命之徒,他们开始牢骚满腹,骂骂咧咧,公开鼓吹干脆就当海盗。  依然维持着道德尊严的基德与水手的冲突在所难免。  1697年7月,“冒险号”在红海狭窄海口内的丕林岛抛锚。这里本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伏击点,可是,他等来的却是一支英国人护航的商贸船队。英国东印度公司装备精良的护卫舰立即向这艘形迹可疑的船舰开火。基德只得驾舰逃窜。  基德变了,变得暴戾恣睢,开始疑神疑鬼。炮长穆尔发了点牢骚,埋怨船长把他们带入了绝境,基德便操起一只外面包有铁条的水桶,把穆尔砸得颅骨折裂,第二天死去。  船上的气氛越来越坏。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得不设法谋生。  1697年9月,他们在印度果阿北部沿海抢劫了一艘摩尔人的小帆船,不料的是,船长是一名叫帕克的英国人。  从此,基德脱下了假面,不再道貌岸然,一步一步地走向深渊。是他强烈而潜在的海盗欲望终于得到了满足呢,还是他内受水手们饥饿的压迫,外受协议分红的约束,有着不得不如此的苦衷?我们不知道。  公开的抢劫  11月底,基德在离卡利卡特12海里的地方发现了一艘帆船。基德把船迎上去,并命令在自己的船上升起法国国旗-这是一种引诱对方也把法国国旗升起来的狡诈做法。  果然,那艘船也升起了法国国旗。  “老天爷,我可把你们逮住了!”基德喊叫道,“你们正是我们要寻找的目标!”  那位荷兰船长交出的是一张“法国通行证”,而实际上,这艘“少女号”属于印度人所有。  基德把船上的货物运到岸上卖成了现款和黄金,然后把钱分给了他手下的人。  1697年圣诞节后第三天,基德又在马拉巴尔海岸附近抓住了一条摩尔人的双桅船,截获了几桶糖果和一口袋咖啡。  12天后,他又抢劫了一艘葡萄牙船,船上装的大部分是东印度公司的货物,以及一些火药、鸦片、大米、生铁、蜂蜡和黄油。  日是一次事关重大的抢劫。他又用升起法国国旗的手段,诱捕了一艘载重500吨的“奎达商贾号”商船,船上的货物足足卖了10000英镑。然后,他带着他的战利品-“少女号”和“奎达商贾号”,向着马达加斯加驶去。  航行了五六天后,“奎达商贾号”的真船长赖特露面。这才把基德吓了一跳,原来他抓获的竟是一艘地道的英国船。  此时的基德也许还良心未泯,他马上召集船上所有水手,站在前甲板上向他们宣布:  “抢劫这条船会在英国引起轩然大波,我建议,把‘奎达商贾号’交还给赖特船长。”  但是,水手们异口同声地喊道:  “不-,不!”  基德无奈,只好带着这两艘假想的敌船继续航行。  1698年的愚人节,老天爷给基德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当他的小小船队到达马达加斯加的时候,一艘真正的海盗船“莫查号”快艇也停泊在这里。  基德直到这时,还在使命和欲望之间受着精神上的折磨,虽然他已经当上了海盗,但仍然梦想着追捕海盗。当他催促手下的人去缉拿“莫查号”时,得到的却是嘲弄的狂笑。他们告诉他说,他们宁愿向他开十枪,也不愿向海盗开一枪。  此时,基德才知道自己已经堕入苦海。  他的部下开始瓜分从“奎达商贾号”上抢来的东西。奇怪的是,他们按武装民船的规矩给基德留了整整40份,而不是按海盗船的规矩,船长只分两份。分完后,除了13个人外,其他水手都离开基德去投靠海盗卡利福德去了。  海盗们把“少女号”洗劫一空,然后放火把它烧掉。  基德把自己反锁在船长室里。最后,他向海盗船长卡利福德发誓投降,卡利福德船长也宽大为怀,饶了他的命。  基德先生的末路之旅  告发基德的文书雪片一样涌向伦敦法院。  在野的保守党政客摩拳擦掌,一定要追查派遣基德出海的内幕,一场头等重要的政治丑闻已经微露端倪。  不过,基德的同伙和后台当时都身居高位,他们是大法官萨默斯勋爵,海军大臣奥福特勋爵,首席法官施鲁斯伯里勋爵,枢密院顾问官罗姆尼勋爵。他们当机立断,立即发出通缉令。  为了彻底孤立基德,他们还宣布,除了基德和另外两名罪大恶极的海盗以外,好望角以东的所有海盗都可以得到赦免。  这个消息像烟云一样传遍了世界各地的港口,基德的嗣伙主张,将船触礁沉没,然后分散隐蔽,等风头过了再东山再起。  但是,基德不愿逃跑,他离家已有很长时间了,他的年纪也经受不了这种逃避法律的流窜生活。  他在伦敦和纽约都有一些大有权势的朋友。他确信,他现在仍然有足够的货物、珠宝、金银,同他的神秘的赞助人结账。  更重要的是,他手上还握有从那两只船上缴获来的“法国通行证”,这足以证明他不是海盗,而是在打击敌船。  他决定先到纽约,他相信,他可以得到贝洛蒙总督的保护,贝洛蒙总督是“冒险号”出海的实际发起人和最早的支持者。  在漫长的归途中,他忧心忡忡,鬼鬼祟祟,常常在一些无人的荒岛寻寻觅觅,独来独往,惹起他的追随者们无尽的猜疑。  日,“安东尼奥号”绕过长岛,停泊在奥伊斯特湾。至此,基德离家已近三年,总航程4.2万海里,比绕地球一周还要多。起航时的那艘船,已经成为热带孤岛上的一具残骸,当初出海的人大都已经死去,有的转变成了真正的海盗,他自己,则成了一个亡命之徒。基德这场为生命和自由而进行的令人绝望的赌博,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他托他的老朋友埃莫特律师把那两张寄托了全部希望的“怯国通行证”提交给总督贝洛蒙。总督立即回了信,信上说:  如果你确实像你,或者像你朋友埃莫特所说的那样清白,那么,你就该到我这里来。我肯定可以从国王那里为你求得赦免。  基德满心以为他将获得真正的保护,开始到处活动,慷慨大方,把本来应该留待海事法庭处理的钱财货物到处送人。在长岛东端加德纳先生的果园里埋藏了最后一批珍宝之后,他才开始在纽约市政厅露面。  但他立即遭到了逮捕,关进石头监狱的一间单人牢房,再加上了16磅重的脚镣手铐。  他的财宝遭到疯狂的追索。家被抄,赠送给朋友的礼品被收回,埋藏在加德纳果园里的财宝也被挖出。三个星期后,他窝藏的财物清单列出,计有:1111盎司黄金,2353盎司白银,1磅多重宝石,57口袋糖,41捆杂货。全部财物在严密的监护下用船运回英国,收入国库。  基德获罪之谜  日,基德被带上一艘船,锁在舱底,走向了回归英国的末路之旅。  他被关进已有500年历史的新门监狱,精神常常处于错乱状态。他要求人们给他一把刀,好让他自杀。他手中举着一块黄金,要求送给他的妻子。他哀求把他枪毙,不要绞死。  在这间昏暗的、散发着恶臭的、喧闹的和残缺破烂的牢房里,威廉·基德被监禁了一年多。  到1701年3月底,基德突然被召到下议院。他粗鲁野蛮,像是喝醉了酒。其实,下议院想要了解的并不是基德本人的案情,而是在背后支持基德的民权党的几个勋爵所组织的辛迪加所应承担的罪责。如果他把发起这次远航的民权党的几个政府官员牵连进去,把他们说成是一帮恶棍,而把自已说成是他们的牺牲品的话,他或许会赢得保守党人的宽恕。可是基德对政治上的钩心斗角一窍不通,他看不到这一点,反而一味申诉自己的无辜,因此也等于为民权党的大臣们作了申辩。  “我原以为他只不过是一个恶棍,”一个下议院的议员这样评论,“现在我明白了,他还是一个十足的傻瓜”。  第二天,下议院建议,他的案子“根据法律应予以起诉”。  基德在伦敦法庭的表现也很差劲。在问及“冒险号”炮长威廉·穆尔死亡问题时,他说:“我没打算杀死他。”基德笨拙地为自己辩护。  “你的意思是,他确实是死在你的手里了。”检察长立即抓住了漏洞。  “不,这不是预谋的,当时我太动感情,对此,我从内心感到对不起他。”  “也许不是预谋,但结果是你杀死他了。是,还是不是?”  基德无言以对。事实上,那时的基德还不是海盗,他打死的只是一个煽动和胁迫他当海盗的恶徒。  在抢劫问题上,基德的辩护更是苍白无力。他说:“‘奎达商贾号’和‘少女号’是我合法的战利品,因为他们有‘法国通行证’,其他的船只是叛变的水手胁迫我去抢的,我不能对胁迫下的行为负责。”  “但是,你缴获的‘法国通行证’呢?”  “在贝洛蒙总督那里。”  法庭上一阵哄笑,因为贝洛蒙远隔重洋,而且他早就郑重声明,他从来没有看到过什么通行证。  基德终于被判处了绞刑。  “我的上帝呵,”基德嘟嘟囔囔地嚷道,“这个刑罚太重了,我是最无辜的人,我是被作伪证的人给咒死的。”  基德是罪有应得,还是几个民权党人的替罪之羊?历史没有再作出新的结论。不过,基德早先交给贝洛蒙的那两张“法国通行证”,后来在伦敦档案局找到了。  基德如果在世,不知道会对此作出什么感想。  至于贝洛蒙勋爵,这个怂恿基德出海,最终把基德送到绞刑架上的人,在基德被处死之前大约三个月就死了。  “他耗尽了他的精力,”贝洛蒙的遗孀在给伦敦的一封信中诉苦说,“他为国王效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奎达商贾号”上没收的黄金、白银、珠宝、丝绸和印度纱,都上缴给了王国政府。经拍卖,卖了6472英镑。现在格林威治的国家海洋博物馆的一栋楼,就是用这笔钱买下的。  据传说,基德被处死之前曾经提出:“我已将财宝埋入地下,除了魔鬼撒旦和我,没有人能找到它。”他表示,如果官方推迟对他的处决,他可以把一支舰队领到他的藏宝之地。  但是,他的要求遭到拒绝。于是,基德死后,又演绎出许多寻找基德宝藏的故事来。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nginx/1.0.15
赏作者贵宾票:
赏作者贵宾票:
1作者:纯银耳坠热血青春 861490字 连载1321万读者 被同学百般欺负的少年,认识几个热血兄弟,压抑无望的人生发生改变,缔造出盛世辉煌。
2作者:黑夜de白羊都市生活 916705字 连载965万读者 雇佣兵王秦川回归都市,被未婚妻安排到超级商场做保安,无意中卷入商场的斗争当中。
3作者:砚六公子都市生活 621618字 连载106万读者 我不要被剥夺爱的权利,也不要被剥夺追求梦想的权利,我只想走完属于自己的人生。
4作者:痴情小妖异界大陆 1221447字 连载67万读者 卑微少年遇神秘白衣人,传承王者秘辛炼就诸天神魔功,圣袍加身逍遥锦绣盛世。
5作者:郁真羽东方玄幻 1084833字 连载484万读者 最强炼丹师叶子锋死于非命,重生成超级废材,且看他如何重塑巅峰路,成就最强之名。
6作者:人山道东方玄幻 968950字 连载118万读者 季尘天重生在这荒古末法时代,无尽的争斗就此开启,破旧重生的新荒古即将出现!
7作者:疯儿东方玄幻 889890字 连载73万读者 废物小流氓让一块板砖打通灵脉,之后一路披荆斩棘,拨开重重迷雾,真相即将浮出水面……
8作者:气吞日月灵异奇谈 829534字 连载27万读者 异能觉醒,林大雄发现自己拥有看见亡魂的能力,探阴阳,寻鬼事,走阴间,一切只是开始……
9作者:北方三哥末世危机 602778字 连载8万读者 实习医生李南,为了生存,为了保护心爱的人,不得不拿起屠刀,怒向丧尸,怒向同类。
10作者:慕容关康探险揭秘 635212字 连载8万读者 进入青海,找寻那些失落已久的文化谜团,找寻那些遗失已久的文明,寻找真正的真相!
1作者:媛子猫穿越时空 661969字 连载18万读者 穿越后多了个儿子,傲娇太子、帅哥王爷、温柔表哥争相认亲,喂,孩子可不是乱认的!
2作者:莲雾小七穿越时空 599125字 连载7万读者 他,放荡无羁,为一指环,许下誓言,二十年后取她性命,可漫长年华,他渐渐沦陷于她。
3作者:墨衣不染尘前世今生 880143字 连载3万读者 瞧瞧天下四大美人,哪个不是武道高手?秦岚的目标是,做最强最美的武道女帝!
4作者:琴韵莲莲宫廷贵族 440473字 连载3万读者 一朝穿越,翻身尊贵,江山如画却叫人眼花,虚情假意即便成了真她也不稀罕。
5作者:月轻轻豪门世家 810657字 连载13万读者 素不相识的他,在订婚宴上鼎力相助。本以为,他宠她爱她,是一生挚爱,谁知……
6作者:张芷言豪门世家 418457字 连载11万读者 真少爷和假千金的纠葛,纯爷们和女汉子的角逐,外加萌宝各种掺和,他们能否再续前缘?
7作者:药王府豪门世家 353666字 连载7万读者 当时她年少,满腔情意的说:容晋,我爱你。他笑了,轻挑的问:想红了?
8作者:田小糖穿越时空 130837字 连载1万读者 一朝穿越,本想安生五年好回去,结果偏生发现自己跟一只狐狸的渊源。
9作者:满城烟火豪门世家 175086字 连载2万读者 有名无实的痛苦婚姻中,她只想守住自己的心,尽一个商品该尽的义务,他却步步紧逼。
10作者:狐晓狸穿越时空 337963字 连载2万读者 她,21世纪金牌特工,穿越而来,便反手解决了想要她命的杀手。他,东凌王朝帝王,冷酷邪魅强势霸道,天赋卓绝。
作者友好提示: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本书作者大力推荐!支持原创,正版光荣!
请投票支持我的作品!
欢迎广大书友进入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文在线版权所有,、、、等在线小说阅读网站,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京ICP备号-5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码:12
17k小说网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评论、用户上传文字、图片等其他一切内容及17k网所做之广告均属用户个人行为,与17k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ota卡尔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