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蒙纳繁华文行楷字体的安装包,下载的都不对,有好的下载地址也行,最好有下完的包发过来。

来自子话题:
腾讯做产品的能力有目共睹,毋庸置疑。&br&唯一的问题在于他作为一只大鱼,却总是在浅水争食,没有推出重量级的技术驱动型的牛产品。从公司规模上和资本上来看,他应该承担更多的创新责任,去发展出chrome这类的产品。
腾讯做产品的能力有目共睹,毋庸置疑。唯一的问题在于他作为一只大鱼,却总是在浅水争食,没有推出重量级的技术驱动型的牛产品。从公司规模上和资本上来看,他应该承担更多的创新责任,去发展出chrome这类的产品。
来自子话题:
怎么可能是真的?&br&我可以绝对化告诉你,除了少量代购,99.99%的爱马仕包都是假的。70%的代购也是假的。&br&爱马仕的专柜不是绝对不给你验货,她只会温柔地告诉你,今天管这个事的师傅,XX休息。或者建议你把这包送到巴黎总部验货。因为只有总部才有这个能力。至于花费的时间嘛,大约四个月以上,来回的费用大约9000-3万元不等。&br&在淘宝上买的姑娘们会花这价钱么?&br& 至于&a data-title=&@陈鼎&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09fd6e7fa27efaa0ca94b0& href=&/people/09fd6e7fa27efaa0ca94b0& data-tip=&p$b$09fd6e7fa27efaa0ca94b0&&@陈鼎&/a& 提到的超A货,是绝对不可能一模一样的,我让淘宝上卖得最贵仿BIRKIN,号称是爱马仕厂家出来的总监缝的给我看了包的照片和视频,很不幸,都是假的。所谓的一模一样,只是因为很多人没看过,没用过,当然不知道。&br&就算那些花了三四万买代购爱马仕的姑娘们,也很多搞不清爱马仕的细节。&br&比如这两只包?哪只是假的,哪只是真的?看上去右比左边的皮子更亮对不对?可恰恰右边就是假的。&br&因为卖家在上面标注的是这是BIRKIN的倒V,即是湾鳄皮,但右边的图,是爱马仕标记两点的尼罗鳄皮。&br&&img data-rawheight=&440& data-rawwidth=&440& src=&/cde79f29b9a7f2ae74a6980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cde79f29b9a7f2ae74a6980c_r.jpg&&它们都是鳄鱼皮,在没用过的人看来,好象都差不多,但是不同种的鳄鱼皮纹是不同的。比如左边的湾鳄皮中腹鳞的格子形状,侧腹皮格子大小和中腹鳞大小的对比,有没有气孔……都是明显的标志。&br&说穿了,就是老外看中国人,好象都长得一模一样,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可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看呢?一个广东本地人的长相和一个山东本地人的长相就会有明显的区别。&br&其余的,从五金的重量,蚀刻,皮子的处理,都可以分辩得出真假。&br&我曾经微博上大致看过,85%以上声称代购爱马仕包的卖家贴出来的图,都是假货。何况淘宝上卖的几千一万的便宜货?&br&至于谁会在上面买,如果你买过彩票,那么,你估计就会买。因为贪便宜的本性,很难拒绝。&br&有一定用途的,也会买。&br&“有钱用爱马仕的应该不会在淘宝买”这个,不一定对的,我就见过有女士,家里有正的BIRKIN,可是仍然出来买A货,只是拎出去的时候,不是见那些买过的人的圈子,很多人也看不出来的。轮到真的要上大场面了,才拿出真家伙。为什么?包是要被磨损的,舍不得。&br&还有,当你开始用了BIRKIN了,你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不再是买不买得起,而是有几只。&br&老是拿一只同样的颜色的,会被人笑的。&br&就象做生意的男性,开上宝马了,往往就开始犯愁第二辆车了。&br&&br&以上言论只针对爱马仕。至于其他二三线包嘛,中国倒是有不少原厂出来的A货的。&br&比如COACH,原厂出来的和正品可达一模一样。&br&比如PRADA,因为部分加工在中国完成,但组装——比如关键的五金等辅料,不是在中国完成的,所以只能说90%的相似度。&br&以下。&br&&br&另,请知友们见谅,勿私信或在评论中请我告诉淘宝正品店地址之类的信息,谢谢。
怎么可能是真的?我可以绝对化告诉你,除了少量代购,99.99%的爱马仕包都是假的。70%的代购也是假的。爱马仕的专柜不是绝对不给你验货,她只会温柔地告诉你,今天管这个事的师傅,XX休息。或者建议你把这包送到巴黎总部验货。因为只有总部才有这个能力。至…
来自子话题:
现阿里在职,也经过很多家公司,出来说两句。&br&&br&1、马云干的事儿和其他老板干的事儿没啥区别;&br&2、集团喊的口号和其他公司喊的口号也没啥区别;&br&3、集团对员工的好和其他公司对员工的好也没啥区别;&br&4、集团内部管理的机制和氛围,和其他公司也没啥区别;&br&5、集团的公关和其他公司的公关也没啥区别。&br&&br&总结:如果你是一个已经工作的人,还会被一家公司的宣传所诱惑,然后又“发现”自己上当了,那只能说明你天真到真的是红旗下的蛋:被学校和政府教育傻了。&br&&br&马化腾、马云、周鸿祎、雷军、丁磊、李彦宏~~~还有王石、柳传志、任志强这些传统企业,商人啊,在商言商,谁TMD开公司不是为赚钱来着?还指望着他们的公司来拯救你的人生你的世界你的生存意义?&br&&br&不要因为谁让你失望了,你就去怨恨他。阿里和马云都不是神话,这里就是一家普普通通的中国公司,有拍马溜须的人,也有直言不讳的人,有追逐利益的脚步,也有追随理想的脚步。&br&&br&不管离职还是在职,没有人对公司会真的没有意见。感恩公司是扯淡,但怀恨公司也没啥必要。就TMD一份工作经历混口饭吃罢了,有机会就做点自己感兴趣、可以实现自己一些抱负的事情,没机会就踏踏实实的做好手上的事情,人生难得糊涂。&br&&br&&br&楼下有好多兄弟说我是一般黑党,很有意思,这个作风蛮像我党。&br&&br&话说我只是一个小P,也从来不参与神马互联网大会小会,对大佬们在生活中的人品是否有底线无从得知。但对于以公司身份出现的大佬们,我确实都是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的。&br&&br&我不相信公司在利益面前还能保持高尚情操,大家推崇的谷歌苹果之流,并非公司真的没做坏事,而是所在国家法制和民众意识更为健全的缘故。打压对手撕毁协议侵占专利的事儿,有没干过的公司吗?&br&&br&对于做为劳动力的职员,本就应该从最坏的角度去看你的雇主以及潜在的雇主,这也是做生意。
现阿里在职,也经过很多家公司,出来说两句。1、马云干的事儿和其他老板干的事儿没啥区别;2、集团喊的口号和其他公司喊的口号也没啥区别;3、集团对员工的好和其他公司对员工的好也没啥区别;4、集团内部管理的机制和氛围,和其他公司也没啥区别;5、集团…
来自子话题:
谢邀,WCG从2000年WCGC开始,能坚持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了,先对WCG台前幕后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他们的付出对电子竞技在世界范围的推动有着非常积极重要的影响。同时,WCG作为资格最老的以赞助商为主导的赛事模式代表之一, 已经超预期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感谢三星,感谢WCG。&br&&br&  可能很多人关心WCG为什么会停办?&br&&br&  简单的说就4个字:寿终正寝。回头看看当年叱诧风云的世界几大赛事,除去这几年刚开始办的和办了没超过3届的,也就是ESWC、CPL、WCG吧,连我们自己做了8年的StarsWar都排不到这个影响力级别里,可WCG比起虎头蛇尾的CPL和赖着奖金名存实亡的ESWC,真算是善始善终了。&br&&br&  WCG的基因:以赞助商三星为主导的赛事&br&&br&  我这人相信命,基因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很多事情兴起和衰落的原因都一样的,WCG也一样。98年韩国经济危机之后,以半导体等高科技产品为核心的三星不但活了下来而且更加如鱼得水,2000年三星公司作为韩国高新技术公司的代表,开始了世界范围的征途,其当时销量最大的民用产品是&b&手机和显示器(注意这两个产品的属性,其它产品比如内存等并不算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b&,三星产品开始向世界各地输出,三星的市场行销也要跟上,于是,体现新技术也受青年人欢迎的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orld Cyber Games,WCG)电子竞技世界的奥运会就成了三星在全球市场推广和公关的&b&重要手段之一&/b&。&br&&br&下图是三星公司从2000年到现在的股票走势图,WCG的命运从出生开始就和这张图捆绑在了一起&br&&img src=&/846c900de0dff9eb9c22f_b.jpg& data-rawwidth=&808&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8& data-original=&/846c900de0dff9eb9c22f_r.jpg&&&br&  这个图往深分析是没边的,我简单的说下跟电竞有关的。&br&&br&  1、从2000年到2006年左右,三星在韩元贬值、半导体和等离子显示屏等技术领先的背景下迅猛发展,那些年的WCG也是非常风光的,2004年WCG开始踏上世界之旅,把总决赛放在了旧金山,2005年放在新加坡,2006年放意大利蒙扎,这几乎就是按照奥运会那个模式去了。在当时三星有这个实力,WCG也有这个发展必要。&br&&br&  2、从2006年开始,三星受制于韩元走高和一系列公司管理层震荡等原因,三星电子的半导体、LCD、手机获利持续下滑,2009年跌到底,那年的WCG世界总决赛本来想放在上海,无奈上海没瞧上,没给什么资源支持,成都倒是很重视,于是最后世界总决赛放在了成都。&br&&br&  3、三星从年开始执行战略转型,把重点放在了LED TV电视和Galaxy S系列手机上,这与2008年原任会长李健熙的辞职和2009年三星管理层的重组有着密切的关系。&br&&br&  大家从上图就可以看到从2009年之后三星就开始巨幅增长,在2010年之前(这个时间点有待确定),WCG背后主要奶妈是三星的显示器部门,当时WCG在中国选分赛区网吧的标准是这样的:配备三星显示器的优先选择,相信很多人记得。在2010年之后
(这个时间点有待确定),WCG的奶妈成为三星的手机部门,这也就是之前为什么会频繁传出WCG要改成只有手机游戏项目的原因。&br&&br&  中国人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三星赚钱的部门“电视和手机”与电子竞技越来越远,于是内部对WCG这个前朝遗老的何去何从越来越犹豫,是否继续做?就成了每年年底敲定来年预算时固定的争吵。&br&&br&  总结下吧&br&&br&  WCG的兴起是因为三星的世界性扩张,不计回报的投入,这是赞助商为主导的赛事能在一个新兴行业最初阶段可以崛起的原因。而WCG作为企业的一个市场行为,当它的发展方向与三星公司战略不再一致时,分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个人觉得三星和WCG已经做的够多的了,也正因为WCG有三星基因,三星不能不管,所以才能相对比较体面的活到寿终正寝。&br&&br&  其实WCG早就很累了,对内要顶着不赚钱的压力,对外要忍受很多不理解,一边要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效果,一边又要平衡赞助商和玩家的需求,真是两头不讨好,为了坚持活下去WCG尝试了很多新的路子,做了很多妥协,挨了很多骂,但还是为我们带来这么多美好的回忆,这是很不容易的。&br&&br&  很多人说那么高的关注度怎么会不赚钱?可在现行环境下,赛事如何赚钱?淘宝店?网页游戏导流量?卖门票?卖转播权?打住打住,这个笑话太冷,事实上这是我们一直在尝试,却到现在还是一个依然没有解决的难点。&br&&br&  这里的苦只有做过赛事的才知道,理想主义只存在于理想世界里,何况这14年的电子竞技从无到有经过了多少探索和坎坷,那些赚的盆满钵盈却不愿意出钱的游戏和硬件厂商也并非是大公无私的好人,在夹缝中游走并四处斗智斗勇的WCG也并非为了自己。&br&&br&  人越成熟就越会发觉,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活下去才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而骂一位功勋卓著的逝者除了显示你的幼稚和无知外,体现不了什么。&br&&br&   最后简单明了的回答下题主:WCG为什么停办了? 并不是WCG做的不好,而是WCG这个以赞助商为主导的赛事模式注定了这个结局,迟早。&br&&br&  2013年的昆山WCG世界总决赛是个美好的句点,其实,这样也挺好。&br&&img src=&/1251bcc4b7d82ed3eeb3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1251bcc4b7d82ed3eeb3_r.jpg&&&br&&br& --------------------------------------------------------------------------------------------------------------------------------&br&&br&  下面的部分就是关于未来的探讨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br&&br&  除了WCG,还有什么其它电竞赛事模式?&br&&br&  1、亲儿子模式。三星WCG、华硕WGT、联想IEST等等都这种,这样一比你就会发现,WCG走的算是很平和了,这个赛事模式相对稳定,但受亲爹影响比较大,年景好了就做大,年景不好了就缩减,最主要是你还不好找别的赞助商,这也不怪他们,因为公司战略才是主营方向。&br&&br&  2、情人模式。ESWC和CPL就这种,事实上大部分比赛都是以赛事组织为主导,这个模式要看运气,傍上大款了就风光,没人要的时候就惨了。&br&&br&  3、媒婆模式。以媒体为主导的赛事(比如G联赛、NSL等等),这是条比较稳定长远的路,宣传和人脉渠道握在手里,东家不成,西家成,但受到时代制约因素较大,特别中国现在开路电视不让播,数字加密频道普及又遇到大众付费习惯改起来很慢的瓶颈时期,媒体的影响力要慢慢熬了。&br&&br&  4、老板模式。腾讯和完美等厂商做的电竞赛事,就是这种模式,它有区别与亲儿子模式,因为老板模式对赛事限制更为苛刻,目的更为直接,只能做自己的游戏,赛事组织本身没什么选择权。这种模式短期内利益明确,效果直接,盈利点清晰,这对项目本身来说就够了,但从长期看“相对小众化”会慢慢成为一个趋势,这件事是好是坏?这就各有各的看法了。&br&&br&  如今,WCG铁了心要停下了,这个品牌三星分给了每个国家的赛事组织,但没了世界总决赛,WCG这块蛋糕其实也就让出来了。从2013年昆山举办的WCG世界总决赛的现场效果看,并不是WCG不行了,也不是用户没需求,而是这个模式走到了终点。&br&&br&  后WCG时代,电竞赛事模式会如何?&br&&br&  很复杂,或许情人通过媒婆傍上老板生的亲儿子才是最终形态,可现实中却有太多的问题,情人功夫太差?媒婆有自己的小算盘?老板在培养自己的媒婆?亲儿子太坑爹?这需要慢慢摸索和尝试了。&br&&br&  知乎另一个邀请回答里问:WCG的停办对中国电子竞技有什么影响?&br&&br&  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影响可能不大,但是对于电子竞技行业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首先中国电子竞技各个环节、各个项目都在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只有像WCG世界总决赛这样的赛事才能把各个环节都动员起来,联系起来,让他们暂时放下相互间的隔阂和对立,捏成个拳头一直对外推动电子竞技的发展。&br&&br&  如今这样的赛事没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热门的电竞项目有奶总归能活下去,冷门的电竞项目呢?2014年会有相当多的电子竞技从业人员离开这个行业,不仅是选手,从上到下很多台前幕后人员都将被迫离开,电子竞技的冬天要来了。&br&&br&  可观众的需求依然存在,未来谁能撑起电子竞技这杆世界级大旗?&br&&br&  它要有强大的经济和执行力在全球接力,并且还要有包容心和耐心,能接受大大小小相互间都看不顺眼的电竞项目和电竞组织,还要能赚钱,起码要能平衡这一切的开支,最关键的是也要人家要愿意啊。&br&&br&  有这样的公司吗?有,做了14年的那个刚走…&br&&br&  感谢三星,感谢WCG!
谢邀,WCG从2000年WCGC开始,能坚持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了,先对WCG台前幕后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他们的付出对电子竞技在世界范围的推动有着非常积极重要的影响。同时,WCG作为资格最老的以赞助商为主导的赛事模式代表之一, 已经超预期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
来自子话题:
1年前老罗的回答&br&&img src=&/d3d5cf150c1ce144a681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3d5cf150c1ce144a681e_r.jpg&&
1年前老罗的回答
来自子话题:
从去年到现在看了几百份简历,包括产品运营和产品设计师的职位。&b&我不是 HR&/b&,只是想直接看到求职者的状况,看看是不是要换更准确的渠道去招聘对的人。我看简历的目的也很简单:找到&b&没有什么问题&/b&且&b&可能合适的人&/b&,然后约来聊聊看是否合适。&br&&i&(*我不是 HR,所以可能和专业负责人力资源的见解出入很大。本答案只是经验之谈。可能部分细节要求过于严格,但是在自己的实际招聘中显得十分可靠,有效减少了选错人带来的面试成本。)&/i&&br&&br&我的扣分项大致分以下几类:&br&&br&&b&一、给我阅读你的简历增加成本(求职信与简历的问题)&/b&&br&1. 发件人名字是网名&br&2. 邮件标题没有投递的职位,或者是错误的职位&br&3. 简历的名字中没有包含真名和职位&br&4. 简历不是 PDF 版本&br&5. 简历没有清晰的结构&br&&br&&b&二、给我判断你的专业能力增加成本(简历中的噪音)&/b&&br&1. 无关的个人信息,比如放上自己的照片,不管是登记照还是大头照还是自拍照&br&&i&(*很多人针对放照片有不同的观点。作为看简历的人来说,想法只有几种简单的情况:我喜欢好看的人,愿意 Ta 成为我的同事;我嫉妒好看的人,不想 Ta 成为我的同事;我不喜欢好看的人,不想 Ta 成为我的同事。不管求职者到底好不好看,都是在拿自己的脸去冒险,因为你不知道看简历的人个人喜好和想法是怎样的。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不建议放在里面。有人会说「我长得好看,照片也没有什么问题,放在简历中可以让人印象深刻」。的确「印象深刻」的目的达到了,但是最后决定关键的还是专业技能,除非这个公司招聘的时候其实不缺人。)&/i&&br&2. 将求职信的内容写在简历中&br&3. 简历过于啰嗦或者过于简短&br&4. 简历的技巧部分没有和未来职位相关的必要技巧&br&&br&&b&三、让我觉得你的专业能力差(简历中的有效信息)&/b&&br&1. 描述过往经历过于片面→对做过的事情的全貌没有认识&br&2. 描述成果过于模糊→不知道自己的投入究竟带来了多少产出&br&3. 写在简历中的工作成果与前面做过的事情没有因果关系→对做过的事情的本质没有思考和认识&br&4. 丝毫没有和申请职位相关的经验技巧→没有充分地准备此次求职&br&5. 错别字和病句等→不认真&br&&br&没有以上问题就加分,对应项做的越好加分越多。对于应届毕业生和有工作经验的人要求也有所不同,也可以分为是对有相关工作经验和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的要求。&br&&br&对于&b&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b&,所以除了没有以上的扣分项以外,我比较欣赏的简历特征:&br&&br&&u&1. 有求职信,简要描述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公司和这个职位。诚恳,不夸张。&/u&作为创业公司的一员,我十分希望看到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感兴趣的人。如果你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体现这个兴趣,我会很欢迎你加入我们。&br&&br&&u&2. 简历能看出求职者对于排版、格式等审美的自我要求。&/u&简历是一个自我的产出,如果自己能对这个产出有着比一般人更高的要求,我相信这个简历背后是一个有责任心和上进心的人。简历和求职都是自己的事情,如果自己的事情自己都不要求做的很好,那我如何可以信任你是能将工作做好的呢?&br&&br&&u&3. 能说清楚自己相关经验中的要点和前后的因果联系,并且使用数据说明具体结果。&/u&比如申请产品设计师职位,可以写自己设计了什么功能,给什么事情带来了多大的提升。最怕看到产品设计师说自己做了什么事情,带来了多少注册用户。写简历的时候这个人是在往上面堆内容,还是正在地在对自己进行审视和思考,二者区别还是挺大的。说清楚的人让我知道他的专业能力是优秀的;说不清楚的人,无论之前职位看起来多么高端,一样是水货。&br&&br&&u&4. 经验的描述能体现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作风。&/u&这一点很难,我很少看到简历说的很好,但是对于以后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如果之前的经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描述清楚管理相关的经验会让人刮目相看。如果之前的经历更偏向协作者,那么从一个基层的位置抽象到整个团队的高度去描述自己的角色和经验也会让人印象深刻。&br&&br&对于&b&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b&,尤其是&b&应届生,&/b&可能会觉得自己有非常大的经验上的劣势。这的确是一个劣势,但也应该看招聘方的需求。如果申请的职位上的很多技能实际上是能在短期内经过培训获得的,就应该在简历中着重突出自己的聪颖、踏实——即学习能力,让招聘方觉得你是可以在短期内弥补自己短板,潜力巨大的人。所以除了没有以上扣分项以外,我比较欣赏的简历特征有:&br&&br&&u&1. &/u&&u&有求职信,简要描述为什么对自己的职业做出了这样的规划和选择。诚恳,不夸张。&/u&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人,我十分希望看到你对互联网的一点点独到的思考。作为互联网这个公司的人,我十分希望看到你是怎么从那么多同类公司中选择了我们。作为你申请职位的面试官,我十分希望看到你对这个职位是怎么考虑的,你期望的成长是什么样的,你是否有去搜索看看这个职位到底是要做什么样的事情,你对此的准备到底是多少。&br&&br&&u&2. 你和互联网目前有哪些交集,你对这些交集做了哪些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这些研究和思考到底有多深入。&/u&作为想加入互联网行业的人,如果能敏锐地从自己使用的产品、泡过的社区,从自己的朋友亲人的使用体验中看出一些有趣的现象和趋势,自己做一些研究和尝试,得出一些结论,并对结论进行有效的验证——这会令我非常感兴趣,即便你可能只是个大二的学生。而我说的这些事情,和年龄、教育背景,都没有关系。我关注的核心是:你是否足够留意你的互联网生活,并且真的对互联网有兴趣。&br&&br&&u&3. 你有一段令你感到非常自豪的经历,并且向我展示这个经历的成果。比如&/u&你自己的博客,运营的微博,运营的微信公众帐号,自己的开源项目,自己的网站,自己的淘宝店,自己的旅行经历……简言之,让我看到你对你的生活是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并且你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去做一些尝试的。&br&&br&总结成一句话:&br&&br&请让我知道你对&b&互联网&/b&(要点一)的这个&b&公司&/b&(要点二)的这个&b&职位&/b&(要点三)是&b&感兴趣&/b&(要点四)并且对此&b&有准备&/b&的(要点五)。&br&&br&&i&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另外一篇以求职者为视角的英文博客:&a href=&/2014/07/my-very-first-job-hunting-experien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y Very First Job Hunting Experience&i class=&icon-external&&&/i&&/a&。&/i&
从去年到现在看了几百份简历,包括产品运营和产品设计师的职位。我不是 HR,只是想直接看到求职者的状况,看看是不是要换更准确的渠道去招聘对的人。我看简历的目的也很简单:找到没有什么问题且可能合适的人,然后约来聊聊看是否合适。(*我不是 HR,所以…
来自子话题:
学历高是很显然的,我可以这样断言,不信自己印证:&br&魅族用户的平均学历比苹果高。&br&魅族用户的平均学历比三星高。&br&百度hi用户的平均学历比qq高。&br&米聊用户的平均学历比微信高。&br&来往用户的平均学历比微信高。&br&天涯用户的平均学历比贴吧高。&br&……&br&其实这个结论的通用本质是:&br&小众产品的用户的平均学历比大众产品的平均学历高。&br&为什么这么说呢?&br&很简单,因为中国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不是平等的,越高学历的人获取信息的能力越强。中国人的信息获取能力是个很扁的金字塔,尤其在走出那上千万it人士和大学生之后,普通用户(即使是所谓的互联网用户,他们往往只会按照别人教的方法熟练使用几个基本的软件)获取最新信息的能力,探索新事物的动力,研究新产品的勇气,基本上跟没有差不多。&br&所以一般做互联网产品最愁的就是让大众用户知道你的产品,如果你的产品瞬间上了百万用户,请不要沾沾自喜,你的用户基本上都是it人士,他们来得快走得快,什么时候真的推到了小白那里,才是海量用户产品的起跑线。&br&反过来说,2010年小米刚做MIUI的时候,用户基本上清一色是高学历的发烧友,这两年随着名气增大,出货量增强,逐渐被普通用户知道,也就成了大众产品,用户的学历也随之降低了。&br&喜欢小众产品只是一种选择了,我觉得很正常,每个人自认为的逼格各有不同,要尊重别人的选择。&br&但如果认为3000块的手机比2000块的手机逼格高,这也太暴露屌丝本质了吧。
学历高是很显然的,我可以这样断言,不信自己印证:魅族用户的平均学历比苹果高。魅族用户的平均学历比三星高。百度hi用户的平均学历比qq高。米聊用户的平均学历比微信高。来往用户的平均学历比微信高。天涯用户的平均学历比贴吧高。……其实这个结论的通用…
来自子话题:
我觉得价值观是有浓度的。当你浓度比她高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文章大概只会笑笑,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处境里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和辩解,仅此而已。有什么可看待的呢?既不是女儿,又不是女朋友,只是芸芸众生里一个偶然向你倾吐了心声的过客——我的意思是,这篇文根本就没有传递出什么价值观,人物只是被欲望和压力推着走,然后无可奈何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勉强自圆其说的说法,并无总结思考,离观点还有很远的距离。也因此很难有什么说服力。&br&&br&龟有龟路,蛇有蛇路,她走她的独木桥,你走你的阳关道,一时交错,继而分道扬镳,循着各自的路踽踽前行,最终都要归于尘土。
我觉得价值观是有浓度的。当你浓度比她高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文章大概只会笑笑,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处境里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和辩解,仅此而已。有什么可看待的呢?既不是女儿,又不是女朋友,只是芸芸众生里一个偶然向你倾吐了心声的过客——我的意思…
来自子话题:
谢妖。&br&&br&先介绍下背景:我大三暑假在Google实习,之后convert成full time软件工程师,去年5月毕业,10月入职到现在。所以,我只能回答,一个普通工程师在Google工作的体验。&br&&br&如果去问现在的googler,你最喜欢Google的什么?我想,没人会说free food、零食、滑梯、办公室等等,尽管上述几点基本已经被妖魔化。大部分人会说,是因为“人”,&b&Googler&/b&。&br&&br&我始终觉得我的同事们和我的manager以及我report line上的人,&b&极其优秀&/b&。无论是技术,还是性格,无论是学识还是情商,都很优秀,或者至少在某一个方面非常突出。这种45度角仰视的感觉在刚入职的时候最为明显。我的同事并非都出自名校,来自各个地方,有各种文化背景,但只要一进到格子间,大家统一的表现就是&b&professional&/b&。&br&&br&这种同事的优秀,多多少少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让我感觉面临着在职场生存的问题。我一度认为自己非常的amateur,就像一个正面迷迷糊糊的傻小子,不停的在问这问那。我慢慢习惯,没有任何一个问题,我从别的同事那里得不到答案或者参考。“他们真的很懂”,这是我外人在一起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br&&br&然而就算傻小子也知道,没人一开始就懂,都是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的快慢而已。别人跑得快,我跑得慢,那我就要比别人跑更多的时间,才能跑相同的路程。&br&&br&时间一点点过去,第一个季度结束,第二个季度结束,我渐渐有了自己的cook book。开始有别人问我问题,征求我的设计意见。直到看到自己做的第一个project正式launch,上述的压力才慢慢减缓,或者说是我的抗压能力在渐渐提升。&br&&br&&b&[其实一切都是人家安排好的]&/b&直到有一次跟一个同在Google的学姐吃饭,聊到我刚入职时候的不知所措,她就跟我讲,Google赖以生存的企业文化就是这样:&b&让你意识到别人比你更优秀(且更努力)&/b&。(她甚至讲到,说如果一个应聘的人能够表现出如此气质,那他被录取的概率就会加大。)而我不仅仅是意识到,而是切身体会、无比信服。&br&&br&Google很像&b&大学&/b&,因为我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不仅仅是我,我的mentor(加入Google 2年,去年被promote),我的manager(加入Google 2年半,第六个月被double promote,出过两本js的书),以及我打过交道的很多非常资深的同事,都还在吧“学习”挂在嘴边。向谁学?每一个同事都可以做我的老师。我并不因此而感到自卑或不舒服,相反,我很乐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积累知识和能力。&br&&br&其次就是culture fit。什么culture?&b&Engineer culture&/b&。&br&&br&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b&Google runs on engineers,and runs for engineers&/b&。工程师在这里确实比较中心和主流,所有非tech的职位都比较边缘化(现在的很多tech公司都是如此)。做tech的人多了,乱码七糟的事情也就少了,同事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而直白。大家的目标非常简单直白:把产品做好。这个目标也和个人的目标相吻合,产品做好了,加薪升职就很自然,你的影响力也会提高。&br&&br&Engineer culture在我看来还包括,内部的信息透明(其实也没那么透明,但确实行业内比较领先(Apple打了喷嚏)),所有人办公环境一样(这个是真的),各种产品alpha版本的试用,20%project(并没有所谓的减少,而是大家都在做更实际的20%),自下而上的决策,Okr制度,prototyping等等等等。(当然还包括,迷star trek,x-man,白色网球鞋,和asian小女友)。 &br&&br&我从来不会说这种culture最好,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是,做tech的人,与人交流的能力是短板。一般能说会道的人,落到实际行动上往往很一般,而那些闷头做事的内向怪,效率会高的出奇。你很难讲师如此的是文化造就了这样一批人,还是这样一批人建立起了这样的文化。大部分时间面对电脑的工作一定会削减你和别人交流的能力。这跟大学也是一样的,学霸们基本都不爱太和别人说话。但这种性格随着年龄和职位的增长,会被慢慢磨合。做了manager,天天要开各种会,你要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别人,甚至去说服别人,慢慢来,都会变好。(或者说没变好的,被大自然都淘汰了)&br&&br&你问Googler五年内的打算,没人会说“我觉得我仍还会在Google做我现在做的事情”。“那你会去哪儿?” Start up(初创公司)是大部分人的回答。&b&It's all about impact&/b&。&br&&br&所谓影响力,在产品领域分为两种。一是你个人对你所做的产品的影响力,二是你的产品对世界的影响力。在Google,第一种影响力很低,第二种影响力很高。没错,你随便加入一个team,他们的产品用户都是千万级的。像search、gmail、chrome、android这种主流产品,更是没的说。但具体到你身上,你做的工作对这几千万几亿用户的影响有多大呢?你做的工作对整个产品线的影响有多大呢?大部分情况是,真的很小。&br&&br&这种小不是说,你的工作用户看不到,或者可能看到了也没注意,而是说换成了隔壁的王小胖来做,一样可以。具体到“你”个人,在整个公司,或者对于这个产品而言,并非不可替代。(我入职第一天就跟别人讲,没有VIP的感觉。可能你做到了VP,就有VIP的感觉了吧。)我想,这应该是大部分问什么想要去做start up的原因。我没有start up的经历,所以不能做出结论。 不过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我大部分时间跟别人讲我在做什么,都只能说,我work on什么什么,我还没有机会讲,我build了什么什么。你叫我“一个工厂里的小零件”吗?我欣然接受。但我要你面对现实,“小零件也有大梦想”。所以我从不介意别人说我的impact小,因为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br&&br&然而你在一个大工厂里,就没有点儿优势吗?还是有的吧。Google的infrastructure(基础结构)做的非常的好。无论是后台的能力,还是internal tools,都处于业界领先的状态,尤其在大数据的处理方面。这样的infrastructure给了每个team施展的舞台。你想做一个新的产品,不需要考虑如何scale,用心产品做好就是了。至于访问量从几千到百万的瞬间增长,早有人替你想好了解决方案。&br&&br&Google有很多人在做Internal framework和internal tools,大都方便快捷,简单易懂,做的成熟了就变成open source。诸多现有公开的framework和dev tools都是从google internal开始的。离职的人最怀念google的是什么?(要是说“吃的”就太有出息了)大部人最怀念Google的internal framework和tools。由于涉及confidential的内容,就不展开太多了。&br&&br&说点儿杂七杂八的。&br&&br&你想象中大家都很有钱?我真的从没这么觉得,至少和我差不多level的人从不让我这么觉得。如今的Google开出的package已经不比当年异军突起(尽情的去怪FB在行业里搅局吧),员工的benefit别的大公司也基本都有,所以这两年加入的人,基本生活水平很一般,再加上湾区的住房问题,无论租房买房,负担都很高,导致大家budget比较有限。早些时候加入的人可能会好很多。但至少所有人都爱free shirt,free food,free beer,等等。team里一堆年轻人,生活和大学生没什么差。&br&&br&传言Google花在每个员工身上的福利成本(饮食、办公室、健身房、等等)是这个员工工资的六倍。这个数字这两年应该不怎么准确了。这两年Google急剧扩张,每周都有两、三百新入职的员工(2012年我intern的时候,基本是每周几十个),所以很多硬件条件都没跟上,比如办公室拥挤、零食架永远是空的、食堂排大长队。对我而言,这些没有那么重要。在公司吃好吃坏,三楼到一楼有没有滑梯,你的办公桌上摆了几块多大的屏幕,这些又能说明什么呢?&br&&br&很多人关心招聘和面试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来面试的人针对code interview准备的非常充分,比如做了很多书上的题(&i&cracking the code interview&/i&),有的人甚至上过专门的培训课,白板做题又快又好。我personally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但是面试和招聘的人渐渐都有了一个共识,就是会做题不等于会写code,会些code不等于会做开发。所以我们在接受面试培训(培训后才可以面试别人)的时候,都会讲说,如何通过45分钟的code interview来发现一个人是不是合适在这里工作。我个人在给别人面试的时候,会刻意注重这个人思路是否清晰,遇到问题能不能主动寻找解决方案。Again,如何面试涉及到一些confidential的I信息,但是核心思想是,只会做题的人,会越来越难以在code interview里得到正面的反馈。(我记得知乎有一个问题,就是讲什么是一个好的面试题,有一个回答是说,看你有没有build things up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很赞同。)&br&&br&Remote office vs. Mountain View. 我intern的时候在Google Pittsburgh,氛围稍有不同,可能是因为Pittsburgh office里的人普遍比Mountain View的人年龄大一些,所以更chill。也或者是当时我作为一个intern,大家对我的期待比较低,所以压力没有很大。Remote office有一个局限性就是project很有限。比如你想在Pittsburgh,那么可供选择的产品领域就那么几个,很有可能没有你最感兴趣的一块。但想象Pittsburgh的房价物价,拿着和在加州一样的税前薪水,生活应该轻松很多。至于在别的国家的office,我就不是很清楚了。&br&&br&归根结底。&br&&br&很多人认为进入Google是目标。其实进入Google只是漫漫职场路的第一步。第一步迈的多大,并没有那么重要。但你走起路来是不是漂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第一步所形成的肌肉记忆。&br&&br&Google像学校一样,培养了我的很多习惯,我的同事们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这种生存体验本身也让人飞快成长。&br&&br&最近有行业里有一句话特别流行,叫“&b&你如果能当海盗,为什么还加入Navy&/b&(海军)?”说的挺好的。但是,如果你曾经服役过Navy,去当个海盗还有那么难吗?
谢妖。先介绍下背景:我大三暑假在Google实习,之后convert成full time软件工程师,去年5月毕业,10月入职到现在。所以,我只能回答,一个普通工程师在Google工作的体验。如果去问现在的googler,你最喜欢Google的什么?我想,没人会说free food、零食、滑…
来自子话题:
电影电视、动漫、拍片子或者广告营销这个圈子,还有一票所谓文创产业里,&br&&strong&有这么一撮"老人",长期以来的观点就是如此:别人的好东西,拿来改改最好用了,成本低,见效快。&br&最好就是那些草根的小想法,赶紧拿来,反正他们也没处说。&/strong&&br&&strong&只要他们没搞大,没有影响力,这东西就是我们的。&br&很多“老人”就是这么教我们的。&br&&/strong&&br&你们去看看,大多都是这么操作的。&br&只不过,也没有优酷这个王某这么无耻的。以前拿走别人的成品改改还能叫微创新,这么厚颜无耻联系作者,然后依样画葫芦,过河拆桥,明目张胆抄成这样也是醉了。&br&你特么自己去琢磨一下怎么抄都不行么?&br&&strong&他身上这种“老人”特有的狡黠十分明显,他们世故又贪婪,不在正事上动脑筋,迂回包抄抢劫他人的东西却极其有手段。&/strong&&br&&br&是的,当我还是新人时,我的文章idea也被这样的中年人迂回曲折占有过。&br&有人找你谈电影,让你写个剧本,非让你先写大纲再谈合作,你写完了,这剧本这故事就和你没什么关系了。&br&下次你只能看着电视上某个似曾相似的故事苦笑。&br&我的艺术作品思路被更有影响力的人默默copy。&br&早先为时代美术馆的一个公共空间讨论主题出过一个行动艺术作品,叫美术馆里的广场舞,探讨艺术公共空间与通俗文化社区的冲突,在圈子里有了一些名气。&br&然后,有人组织了卢浮宫门口的大妈广场舞。&br&如果是自发还好,如果也是某位艺术家的组织作品,真觉得心里很添堵。&br&你在博客里写得好点儿的文章,随后就立马被别人转了,出处欠奉。&br&我们的小组名字刚火,就被人抢&br&··· ···&br&&br&所以我极其反感这种以社会经验压榨青年人的行为,它将导致恶劣的连锁效应。&br&&strong&当我们也走上大平台,有渠道的时候,是不是也要霸占无名者的汗水??&br&&/strong&&br&这种低成本的抄袭思路简直随处可见,各种公众号抄袭他人文章连作者是谁都不屑于联系不就是这样么?而这些公众号的操作人员,可能也就是一个刚入职场的90后,他可能这事儿干得轻车熟路,因为大家都这么干。&br&&br&PS.我不太愿意相信这是19岁少年的事件营销,如果陌陌和优酷要用这样的自黑方式宣传,那就更无耻了,这两家真是还嫌不够难看么?&br&早晨看到朋友圈我毫不犹豫转发了。不管各方动机如何,抄袭这事儿真是够了。&br&&strong&我觉得未来就是靠创意吃饭的时代,抢人创意就是抢人饭碗!&/strong&&br&&strong&不动脑子厚脸皮抄的思路就该改!&br&这事儿就不能惯!&/strong&&br&&strong&--------------&/strong&&br&&strong&有人提到“新”“老”问题,不论新手老手,抄袭这事都不对。当一个圈子的规矩立下时,想要打破它就不容易,所以这些掌握资源的人就更显可恶。而年轻人不带来新风气,老气横秋地跟风,也更让人觉得悲哀。&/strong&&br&&br&还有人提到Niko炒作火了,陌陌优酷没有人来惩罚,我们只是为它们添砖加瓦。&br&就算如此,我也要来添砖加瓦,柏林墙是如何倒下的?&br&&strong&重要的不是他们火了,是抄袭这个话题被重视了。&/strong&有一部分人讨厌了这几个大企业的所作所为,罗马非一日建成,这样的小小的反感可能成为未来对这一行为的深恶痛绝。&strong&不要低估我们每一个人的小小力量。&/strong&&br&我一直很遗憾,郭敬明抄袭的时候并没有态度鲜明地反对他,现在他拍小时代,像胜者一样出现在这个时代,是我们这些人同龄人的失误。&br&&strong&每一次观念的交锋,都是对大众思想的洗礼。&/strong&&br&&strong&要相信这个时代。&/strong&&br&&strong&要做干净的“老人”。&/strong&
电影电视、动漫、拍片子或者广告营销这个圈子,还有一票所谓文创产业里,有这么一撮"老人",长期以来的观点就是如此:别人的好东西,拿来改改最好用了,成本低,见效快。最好就是那些草根的小想法,赶紧拿来,反正他们也没处说。只要他们没搞大,没有影响…
来自子话题:
来自子话题:
讓「情懷」淪為貶義詞。
讓「情懷」淪為貶義詞。
来自子话题:
谷歌给你你想要的,百度给你它想给你的。
谷歌给你你想要的,百度给你它想给你的。
来自子话题:
当年“三体吧”本来是 “北京第三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的贴吧&br&&br&后来,没有后来了,体校生面对涌进来的大军无能为力,因为他们完全搞不懂这些人为什么要在一个体校的贴吧里面谈物理,谈世界,谈人生。连插嘴的地方都没找到,含泪离开。
当年“三体吧”本来是 “北京第三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的贴吧后来,没有后来了,体校生面对涌进来的大军无能为力,因为他们完全搞不懂这些人为什么要在一个体校的贴吧里面谈物理,谈世界,谈人生。连插嘴的地方都没找到,含泪离开。
来自子话题:
垃圾中的战斗机啊。。。还有支付宝。。。&br&建议卸载。。。如果有条件换iPhone
这货在iPhone上乖得跟亲孙子一样。。。&br&&br&转个酷安的支付宝评论:&br&&br&最新的 8.2.0.071702 版装完将近48MB,不支持迁到SD卡。这还只是不带用户数据的纯净状态!!!&br&&br&只要一开这货,就在SD卡根目录可劲创建垃圾文件夹。至少会有 .DataStorage、.SystemConfig、.UTSystemConfig、alipay、.eg.android.AlipayGphone、com.eg.android.AlipayGphone 这六个……你当根目录是你家啊!!!&br&最离谱是删了这些文件夹,再开支付宝钱包——根本不影响用户配置啊!!!&br&&br&各种权限多达90几项,温暖人心啊!!!&br&比起修改耗电数据的权限,开机自启、拨打电话、读取隐私那都不是事。这么无耻你家里人知道吗???!!!&br&&br&Activity 数量多达382,仅次于微信的401!!!&br&Receiver 多达10段,多数带有触发式自启!!!&br&Service 多达19个,不明觉厉啊!!!&br&&br&这么臃肿还没集成完整版的淘宝,你特么集成的是直播吃翔啊???!!!&br&&br&一个手机必备应用,做得比游戏还卡,还要想尽办法偷偷自启,卧槽尼玛啊!!!&br&我们让你赚钱,你就整个耗电耗材费流量的垃圾回报我们!叔可忍二叔都忍不了啊!!!!!!
垃圾中的战斗机啊。。。还有支付宝。。。建议卸载。。。如果有条件换iPhone 这货在iPhone上乖得跟亲孙子一样。。。转个酷安的支付宝评论:最新的 8.2.0.071702 版装完将近48MB,不支持迁到SD卡。这还只是不带用户数据的纯净状态!!!只要一开这货,就在SD…
来自子话题:
因为亚马逊的用户格调比较高,可以满足购买者内心自我定位的优越感。我买电器买家具都上淘宝,但是买书就一定上亚马逊。同样是卖书,你看看当当京东那都是什么评论——&br&好。不错。到货很快。包装没有皱。&br&你再看看亚马逊的评论,作者生平,译者的错漏,文笔赏析,甚至故事时代背景都给你分析的清清楚楚。给人一种’知识青年要买书不去亚马逊还像话?’的归属感。&br&比如下图&br&&img src=&/ddb48bce2ba716c6400b6a_b.jpg& data-rawwidth=&975& data-rawheight=&5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5& data-original=&/ddb48bce2ba716c6400b6a_r.jpg&&
因为亚马逊的用户格调比较高,可以满足购买者内心自我定位的优越感。我买电器买家具都上淘宝,但是买书就一定上亚马逊。同样是卖书,你看看当当京东那都是什么评论——好。不错。到货很快。包装没有皱。你再看看亚马逊的评论,作者生平,译者的错漏,文笔赏…
来自子话题:
篇幅所限,重点说一下设计:&br&&br&虽然我在微博写了个段子调侃(我转的那个段子的确是我原发),虽然 MIUI6 的锁屏计算器等界面和 Flyme 很像,但是。。。在知乎需要严肃点:&br&&br&&b&Flyme 和 MIUI 的 PK 是不能服众的,因为我们前面还有一个 iOS7 。&/b&&br&&br&iOS7 出来的时候骂声一片,我写了一个回答力挺 Ive 。而今天回头再看,无论是 MIUI 和 Flyme ,都在用自己的产品向 Ive 致敬。&br&&br&&ul&&li&更扁平的设计&br&&/li&&li&色彩纯度更高&br&&/li&&li&更加立体的界面配合毛玻璃效果&br&&/li&&li&字体的磅数更加多变&br&&/li&&li&更多动态效果&/li&&/ul&&br&这些都是 Ive 经由 iOS7 开创的设计风格。而且 MIUI6 和 Flyme4.0 都继承了。&br&&br&&b&扁平:&br&&/b&MIUI6&br&&img src=&/852519ffab665abf0d5ddde_b.jpg& data-rawwidth=&418& data-rawheight=&7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8&&&br&&br&iOS7&br&&img src=&/8becd24e77e6f56fa7079_b.jpg& data-rawwidth=&924& data-rawheight=&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4& data-original=&/8becd24e77e6f56fa7079_r.jpg&&&br&Flyme4.0&br&&img src=&/89bbd6e43aec83a9a95d1e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89bbd6e43aec83a9a95d1e_r.jpg&&&br&&b&色彩:&br&&/b&MIUI6&br&&img src=&/0fabbcc360b37d5757be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7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0fabbcc360b37d5757be_r.jpg&&&br&Flyme4.0&br&&img src=&/f3aada311b6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7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f3aada311b6_r.jpg&&&br&iOS7&br&&img src=&/2c451dd8da9e0d6ad5e95_b.jpg& data-rawwidth=&474& data-rawheight=&8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4& data-original=&/2c451dd8da9e0d6ad5e95_r.jpg&&&br&&b&立体的界面配合毛玻璃效果:&/b&&br&MIUI6&br&&img src=&/e11ade58d935d3ac6c62_b.jpg& data-rawwidth=&422& data-rawheight=&8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2& data-original=&/e11ade58d935d3ac6c62_r.jpg&&&br&Flyme4.0&br&还无泄漏&br&&br&iOS7&br&&img src=&/6fd4b40da8a2e05568a9a_b.jpg& data-rawwidth=&338& data-rawheight=&5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8&&&br&&br&&b&字体磅数更加多样:&/b&&br&MIUI6&br&还未见有代表性的截图&br&&br&Flyme4.0&br&&img src=&/e7a9cda00f5d1c2fbbbef40a_b.jpg& data-rawwidth=&784& data-rawheight=&2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4& data-original=&/e7a9cda00f5d1c2fbbbef40a_r.jpg&&中文字体的磅数更多样还是有点让人小激动&br&&br&iOS7 &br&&img src=&/8d1ab4a351e6dc59d6be8e1_b.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br&动态效果就不贴图说明了。&br&&br&简而言之, iOS7 是把&b&功能和内容从各种控件的条条框框中释放出来的一代&/b&,是在扁平,色彩,立体,字体等等各方面有所创新和超越的一代。&br&&br&而今天,除了一个英语老师,中国最优秀的手机系统设计师,都在向 Ive 致敬。&br&&br&MIUI6 的发布,其实是 Ive 主导 iOS7 在中国大众舆论层面的一次盖棺定论:&br&&b&Ive 的确是大师,开创了潮流。我们向你致敬,朝你跟随。&/b&&br&&br&&b&去翻一翻当初关于 iOS7 美丑的争论吧,今天再看,尤其有趣。&/b&&br&&br&&br&&br&&br&ps&br&&b&随便说说功能:&/b&&br&Calendar 订阅的确应该做, Flyme 也做了(真没讽刺的意思,仅仅陈述个事实,但愿少打破一些玻璃心)。因为这个功能创造了&b&接触用户的新入口&/b&。&br&&br&&b&通知的分类限制了第三方 Apps 接触用户的权利,当然,也在用户体验上有提升。&/b&对小米和用户是双赢,但是对于在争取推送通知权限的第三方 Apps 而言,也许搞好和小米的关系就更加重要了。&br&当然另一方面向 iOS 致敬的角标,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收起第三方 Apps 通知弱化的效果。&br&&img src=&/938efaa5c1257eda4b4ba040c82c38a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38efaa5c1257eda4b4ba040c82c38a5_r.jpg&&&br&云服务,但更重要的,&b&和小米硬件(比如小米电视,小米平板)之间的整合&/b&在进步。在魅族通过 connect to meizu 和新浪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已经展开合作,所以后者会形成小米新的护城河。&br&硬件之间的整合,其实是针对所有单独的智能手机厂家的护城河。今后,智能手机厂家和硬件创业者的合作会变得尤其重要。&br&&br&对于手机功耗和内存的优化的确很重要,这方面小米在一直强调。安全方面这次也有加强。这三方面的确重要,干的挺好。我们也会给大家一个交代。:)&br&&br&利益相关:魅族员工
篇幅所限,重点说一下设计:虽然我在微博写了个段子调侃(我转的那个段子的确是我原发),虽然 MIUI6 的锁屏计算器等界面和 Flyme 很像,但是。。。在知乎需要严肃点:Flyme 和 MIUI 的 PK 是不能服众的,因为我们前面还有一个 iOS7 。iOS7 出来的时候骂声…
来自子话题:
作为知乎「三星」话题下赞同最多的回答者,来回答这个问题好像有点... 自扇耳光。老实说,我对三星的了解可能比很多人都稍多一点,但是我并不喜欢三星,至少他们的手机产品,我不喜欢。&br&&br&至于我为什么不喜欢现在的三星的手机,可以说是因为丑,不过更准确的说法是:因为它很平庸。&br&&br&&b&优雅的反义词,是平庸。&/b&&br&&br&而且这平庸还很廉价,因为多少都带些抄袭的影子:只不过抄袭的对象,从以前的索尼变成现在的苹果。三星和苹果的外观抄袭官司,法官站在三米外让三星的律师分辨 iPad 和三星的 Galaxy Tab,三星的律师竟然分辨不出来。&br&&br&如果是索尼的
Xperia Tablet S,即使站在五米外,也能一眼分辨出来吧。&br&&br&&a href=&/cn/consumer/mobile-phones/mobile-phones/viewall?sortby=popularit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三星手机官网&i class=&icon-external&&&/i&&/a& 左边这个链接是三星的 Galaxy 系列,可以看看多少不同型号的机子简直是从 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br&&br&再想想三星以前也有些设计不错的机子,真不知道三星现在这样,到底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也许,三星是把请设计师的钱省了下来,花在了营销上了吧。
作为知乎「三星」话题下赞同最多的回答者,来回答这个问题好像有点... 自扇耳光。老实说,我对三星的了解可能比很多人都稍多一点,但是我并不喜欢三星,至少他们的手机产品,我不喜欢。至于我为什么不喜欢现在的三星的手机,可以说是因为丑,不过更准确的说…
来自子话题:
&b&不可拆卸电池:&/b&&br&1 &br&貌似很多人不知道:不可拆卸电池的设计对比可拆卸的,可以放下&b&容量更大,更安全的电池。&/b&&br&&ul&&li&更大:可拆卸电池的外壳,卡槽等设计会占用空间,从而减少真正电池的容量(和 MX2 一样的机身用可拆卸电池,电池容量会减少 15% 左右)。&br&&/li&&li&更安全:万一电池出了问题,硬质外壳包裹的可拆卸电池比直接安装在手机里的软外壳不可拆卸电池更加危险。 &br&&/li&&/ul&这意味着不可拆卸电池为你带来了&b&更久的使用时间,也可以用的更安心。&/b&&br&&br&2 &br&假电池横行的市场,不可拆卸电池可以保证电池的品质 - 从而保证你用的舒心。&br&我们手机的用户就不太会为了真电假电纠结,少了更多的选择和烦恼。(你以前真的没有为这种烂事纠结过?)&br&&br&历史也已经证明了不可拆卸电池的设计是正确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采用这种设计(比如 Galaxy S5 就很可能是。我能说他跟随魅族嘛?~)。&br&&br&&b&可拆卸后盖:&/b&&br&1 &br&魅族 MX3 的背部的曲线是 JW 亲手打磨出来,而非设计软件中某个简单的算法拉的。正是这个曲线保证了&b&你可以长时间握住一个大到五吋的屏幕,还能感觉舒适。&/b&&br&&br&在这种曲线上开个 sim 卡槽又保证漂亮很难。的确,苹果开了。问题是:&br&第一 ,3GS 的背部曲线并没有 MX3 那么复杂。( iPhone4 以后则都是平面。 iPad 4G 的曲线也不复杂)&br&第二,其实苹果 3GS 的那样并不好看,尤其是在 3GS 那种塑料件上。白色更悲剧。&br&&img src=&/8ac76aad2520c6eadb17_b.jpg& data-rawwidth=&982& data-rawheight=&6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2& data-original=&/8ac76aad2520c6eadb17_r.jpg&&能接受?或者 3GS 的时代苹果能接受?&b&对不起,这种样子现在的魅族不能接受。&/b&&br&&br&2 &br&从体验的方面考虑,换 sim 是低概率事件。为了这种低概率事件去开个那么难看的 口子更加得不偿失。&br&但是,我们做的仍然不够好。因为只开一次后盖也有用户抱怨难开(虽然当我掌握了技巧后可以空手开)。为此,魅族特地在买手机的时候赠送了开后盖的工具,专卖店也提供插卡服务。今后,魅族也会尝试更加好开的设计。&br&&br&3&br&引用 &a data-hash=&92e1ddee488f6c4fa98d77dfcff82320& href=&/people/92e1ddee488f6c4fa98d77dfcff8232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陈小走兔& data-tip=&p$b$92e1ddee488f6c4fa98d77dfcff82320&&@陈小走兔&/a& 的答案&br&&blockquote&先来看几个不可拆卸后盖手机&br&&img src=&/64876d36faefee9daed81a4d0fbdc64e_b.jp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64876d36faefee9daed81a4d0fbdc64e_r.jpg&&&img src=&/7f5a7740139dde1dd178_b.jpg& data-rawwidth=&504&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4& data-original=&/7f5a7740139dde1dd178_r.jpg&&&img src=&/a8fabc98fe2ff148f7fea9f_b.jpg& data-rawwidth=&649& data-rawheight=&3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9& data-original=&/a8fabc98fe2ff148f7fea9f_r.jpg&&&img src=&/88afeddc08fe46fac0488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88afeddc08fe46fac0488d_r.jpg&&&img src=&/18ab665c359072bfb2b503fb0af38175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6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18ab665c359072bfb2b503fb0af38175_r.jpg&&&img src=&/aac3a0b0711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aac3a0b0711_r.jpg&&&br&&br&再来看看魅族的&br&&img src=&/6a4f98dca46ec98e01a540_b.jpg& data-rawwidth=&551& data-rawheight=&2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1& data-original=&/6a4f98dca46ec98e01a540_r.jpg&&&img src=&/8fcf808a0e180e46cc1f04e5da3fea9c_b.jpg& data-rawwidth=&786&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6& data-original=&/8fcf808a0e180e46cc1f04e5da3fea9c_r.jpg&&&img src=&/0863da64caca96a906df5de6_b.jpg& data-rawwidth=&916& data-rawheight=&2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6& data-original=&/0863da64caca96a906df5de6_r.jpg&&&br&&br&楼主明白了吗?&br&从我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这就能让手机外观尽可能的简洁干净,拆后盖插sim卡只是一次性的事情,&b&但裸露在外面的sim卡槽和sn信息等等文字都是永远的,魅族觉得这些东西露在外面—很!难!看!&/b&&br&如果魅族设计成不可拆卸后盖,那下面那段文字就得印到手机外壳上了&br&&img src=&/e025d9303ca7baf9b67a6fea4c08e3e0_b.jpg& data-rawwidth=&514& data-rawheight=&3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4& data-original=&/e025d9303ca7baf9b67a6fea4c08e3e0_r.jpg&&你想象一下在雪白的背面印上这么一堆东西,和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无异。&br&你能忍,其他不“脑残”的厂商能忍,但魅族不能忍。&/blockquote&4&br&最后,多彩的后壳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吗?他可以彰显你的个性。&br&顺便说一下 MX3 的多彩后壳上市了,正在转发送后壳:&br&&a href=&//Am0sxgTv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魅族科技的微博&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c5af4934aea2515befa8ad897708fbbf_b.jpg& data-rawwidth=&1096& data-rawheight=&8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6& data-original=&/c5af4934aea2515befa8ad897708fbbf_r.jpg&&&br&&br&&b&最后的话&/b&&br&这件事有争论,一方面是很多人不了解技术问题(比如为什么魅族的电池比三星 S4 的安全)和工艺限制。另一方面,魅族对产品设计的在意和追求的程度,和这个“差不多”的国度不太贴边:不就是一个小小的口子嘛,开了又如何?&br&&br&可是,魅族就是近乎偏执的在意这些产品上几乎最微小的细节。如果我们这里妥协了,那里也可能妥协:&br&充电口的梯形和手机外框相反又如何?三星 S4 不也这样,何必要调过来?&br&白机那么好卖,屏幕何必要造10块报废7块?&br&重一点又如何,干嘛非要用能保证强度又很轻的不锈钢和镁铝合金的混合框架?&br&16:9 的屏幕便宜好买何必要 15:9 ?&br&...&br&&br&&b&最终,当你在所有这些事情上都妥协了的时候,你会作出一款非常平庸的产品。&br&&/b&&br&那你也就不再是魅族了。&br&因为魅族是一个「追求极致,轻易不说完美」的公司。&br&&br&&i&利益相关:笔者为魅族员工&/i&
不可拆卸电池:1 貌似很多人不知道:不可拆卸电池的设计对比可拆卸的,可以放下容量更大,更安全的电池。更大:可拆卸电池的外壳,卡槽等设计会占用空间,从而减少真正电池的容量(和 MX2 一样的机身用可拆卸电池,电池容量会减少 15% 左右)。更安全:万一…
来自子话题:
我一直期待看到一个角度,但没有人提到,只好自己来补充一下了——
&br&&br& 推荐算法是亚马逊能够将用户价值最大化的根本,这我完全赞同。
&br&&br&中国网商热爱做活动,与技术底子不够,对用户数据的分析不够,意识落后,等等原因,都有关系,这些我也很赞同。
&br&&br& 不过,我增加一个客观原因:
&br&&br& 我觉得,中国的网商很喜欢做活动,还跟另外一个中国网购人群的两个特质有关系——
&br&&ol&&li&&b&价格敏感&/b&,因此活动和低价比较容易刺激购买行为。
&/li&&li&&b&逛街行为&/b&,因此有购物需求,但购物目的不明确。
&/li&&/ol&
必须说,这两个特质,和淘宝的崛起是非常相关的。
&br&&br& 淘宝对于中国电子商务作出的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莫过于培养了亿级用户的在线购买习惯。正是因为有了淘宝从 2003 年开始持续开掘和培育这个市场,才有了今天京东商城的高速增长条件:用户基础,以及购买习惯。
&br&&br&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在线购买人群,是在淘宝上成长起来的。这个人群,初期是年轻人,大学没毕业或者刚毕业,他们有如下特征——
&br&&ul&&li&对新鲜事物接受快&/li&&li&天然融入互联网生活&/li&&li&热爱消费(尝鲜行为多过出于真实需求的消费)&/li&&li&可支配收入少&/li&&li&价格敏感&/li&&li&对廉价商品的易损耗性,有着比较高的容忍度(“反正也便宜”、“用坏了就换”的心态)
&br&&/li&&/ul&&br& 面对这样一个人群,商家有着极为强烈的倾向去做活动。因为客户买得起的东西不多,但又喜欢买东西,购物需求不明确,但有购物冲动。
&br&&br& 所以,即使抛开互联网,线下的大零售店也是同样的特征:华联和星光天地,谁更爱做活动?谁的促销活动更密集?
&br&&br& 相比之下,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成熟得多。注意,这个成熟,并不是说他们就没有冲动性消费了。而是说,他们被美国零售业培养了太多年。美国从二战后便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持续至今,美国消费者得到的保护,恐怕是全球最好的。此外,美国的收入差距没有中国那么大,价格敏感的消费人群比中国少。再加上沃尔玛这样的超商近二十年的崛起,使得可支配收入低的人群也有极大的选择面。这些都造成了一个结果:商品极大丰富,可选择余地极多,十足的充裕经济(abundant economy),并且价格合适。当然,这和 Made in China 兴盛也有关系。
&br&&br& 因此,美国的线下零售业,本身也做活动不那么多,至少没有中国同行那么多。而且由于零售业几十年的发展,分层也很清晰,一家在 High Street 的门面,犯不着拼命做活动吸引消费者,如果有图低价的顾客,自己会去郊区的 outlets。Outlets 也是常年低价啊,也毫无活动可言的。
&br&&br& 综上所述,中国网商爱做活动,是和中国零售业不成熟、中国在线消费者还很年轻这些客观背景紧密相关的。不知道我有没有说清楚这点。
&br&&br& 当然,随着中国在线消费者的成熟(年龄成熟),价格敏感度降低、对于高品质商品的耐耗需求提高、对品牌的偏好,都会带来活动减少。京东商城和淘宝商城的崛起已经说明了这个现象,只是现在大家都还太年轻了,给他们一点时间吧。
&br&&br& ——补充 ——
&br&&br& 看到我的回答得到这么多赞同,颇有些不好意思。上面我的回答,其实更多是在理解为什么这种情况在中国比较多见,但必须看到,未来还是属于能够更好挖掘用户数据的公司。正如知友@黄益贺 在下面的评论中所说:
&blockquote&推荐算法之类的投入需要时间和资本,可能无法一下产生很大的效益,但长远来看却是绵绵不绝的,能构成核心竞争力。这个选择会相对痛苦。而利用你说的那个客观原因(价格敏感+逛街心态)却能很容易就策划出大声势的活动来冲量,短期好看,尽管粗放不堪。人都是倾向于做自己擅长的、容易的事。就这么简单。&/blockquote&
我一直期待看到一个角度,但没有人提到,只好自己来补充一下了—— 推荐算法是亚马逊能够将用户价值最大化的根本,这我完全赞同。 中国网商热爱做活动,与技术底子不够,对用户数据的分析不够,意识落后,等等原因,都有关系,这些我也很赞同。 不过,我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文行楷字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