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最短时间内从内而外的改变自己己?

谈如何做一个训练有素的心理咨询师
谈如何做一个训练有素的心理咨询师
香港城市大学岳晓东博士
如何做一个训练有素的心理咨询师,我认为要练就好同感力、洞察力、觉察力和沟通力这四种基本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养就咨询师的独特气质与魅力。
1.&心理咨询师需要培养同感力
1.1什么是同感力
同感泛指咨询师能够准确体察、把握来访者的内心感受,而同感力则指咨询师对同感共情的把握能力。同感力既是心理咨询技术的核心概念,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关键词语。同感泛指一种在理解基础上对他人情感与动机等心境的认同,或者是一种能够体验到别人情感与心情的能力。它传达出了咨询师对来访者内心世界的呼应或共鸣,是一种接近无心之感的意境。在这当中,同感者并不是以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对方的感受,而是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对方的感受,与对方共同拥有或分享某种情感。
在心理咨询的操作上,同感就是要人学会从来访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用咨询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一种对来访者情感体验的温暖而透彻的把握。其温暖来自咨询师的同情心,其透彻来自咨询师的专业知识与技巧。它可能源自咨询师本人的类似生活体验,也可能来自咨询师高超的洞察能力。
由此,心理咨询将同感当作其核心技术,就是因为同感是确立咨询关系的关键,也是维系咨询关系的纽带。如果心理咨询中没有同感共情的交流,就相当于医生看病没有听诊器。而同感共情的准确交流,不仅能让来访者感受到咨询师对他的真切关怀,也可激发来访者进一步探索自身的问题,学会自助独立。
1.2.&同感的基础是价值中立
同感产生的基础是价值中立。所谓价值中立,指的是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对来访者个人及其思想行为做出是非好坏的价值评判,不把外在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强加给对方,而应由来访者自己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进而最终自己解决问题。概括地说,价值中立的原则,就是要求咨询师对来访者个人及其思想行为不评价、不指责、不干涉。在同感操作上,这叫做“判断抽离技巧”,在后面将另有叙述。
价值中立的基础是真诚。所谓真诚,就是要求咨询师在来访者面前不摆架子,不故作姿态,不以势压人,不自以为是。而对于来访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咨询师也是能答多少就答多少,能帮多少就帮多少。不会因为咨询师的面子而不懂装懂,或强加于人,令来访者望而生畏,不敢讲实话,讲真话,终而影响辅导的顺利进展。所以,在心理咨询中保持价值中立,就是给予来访者无条件关怀、肯定、鼓励和赏识;而咨询师保持价值中立,也会敦促来访者更好地反省自我,激励自我。
1.3&同感的层次
美国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卡可夫()将同感划分为两种形式——初级同感()和高级同感()。具体地说,初级同感主要是通过沟通来实现对来访者形成一种基本的理解、认识,知道对方的感受是什么,以及这种感受下的体验和行为是什么。初级同感会有助于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取咨询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并对有关问题加以澄清。高级同感则意味着咨询师不仅可以对来访者的表述做出反应,而且可以对那些隐含的、未完成的表达做出准确的反应。
表1:卡可夫同感反应5层次表&
咨询师的言语表达与来访者的表达毫无联系,无任何意义;
咨询师对来访者的表达反应时,忽略或轻视了那些值得注意的情感因素;
咨询师对来访者的表达做出的反应,基本上可以与来访者互换;
咨询师较来访者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做出反应,并关注了那些值得重视的信息;
咨询师的反应比对来访者更准确并能揭示出尚未认识到的深刻含义。
1.3.&同感的两大障碍
同感是心理咨询的入门功夫,也是咨询关系建立的基石。在同感的表达与交流中,咨询师要警惕各式各样的障碍出现。笔者认为,这些同感障碍可以用两个情结来加以概括:一是“救世主情结”,二是“同病相怜情结”。它们都是心理咨询关系的陷阱。
(1)“救世主”情结
所谓“救世主情结”,就是咨询师在谈话中不能平等对待来访者,时常摆出一幅居高临下、释经说教的架势,既没有保持价值中立,也没有尊重理解,反而要求来访者完全接受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具体表现如下:
咨询师在谈话中,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判断来访者的内心感受,并要求对方接受自己的判断。这样做,是很容易陷入主观武断的泥潭。
咨询师在谈话中,随意打断来访者的谈话,以讲述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并不断给来访者支招。
咨询师在谈话中,不断要求来访者接受按照自己的想法,如果对方没有接受,咨询师就会面露不悦之色,并指责来访者不够虚心好学。
咨询师在谈话中,不断否定来访者面临困境与困扰的严重性,强调凡事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会令来访者感觉好像是他在小题大做,无病呻吟等。
(2)“同病相怜”情结
所谓“同病相怜”情结,就是咨询师在谈话中过分认同来访者的感受,时常摆出一幅同苦共患、难忘沧桑的架势,令来访者感觉不知是谁在接受咨询。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这主要表现为咨询师在谈话中,过分追求与来访者经验上的平等,讲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结果导致你我不分,咨询关系不明确,给人感觉很假。
这主要表现为咨询师在谈话中,力图让来访者感到再没有比我更能够了解你的心结,因为我也曾同样的苦恼过、困惑过(如失恋、丧亲、离婚、破财等)。这样做,是很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的陷阱的。
这主要表现为咨询师在谈话中,为了使来访者相信自己的能力,而对他(她)讲的话一味认可,甚至不惜编造出没有的事情来呼应与来访者的内心体验。
这主要表现为咨询师在谈话中,完全接受按照自己曾经有过的挫败痛苦体验去推测来访者的内心感受,结果导致同感失误。
1.4&同感操作大技巧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心理咨询与教学经验提出,咨询师欲提高自己的同感共情能力,需主要修炼以下十项同感技巧,它们分别是:专注技巧、镜射技巧、判断抽离技巧、微小鼓励技巧、具体化技巧、一致化技巧、开放提问技巧、沉默技巧,复述技巧和支持再保证技巧。下面详加叙述。
(1)专注技巧
所谓贯注技巧(),就是指咨询师全心全意地关注来访者的态度与技巧。它力图给来访者传递他与我同在、他在专心地陪伴我的信息,这无疑会给来访者带来极大的心理支持,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心理咨询过程包括理性和情绪两个部分,其中许多有意义的信息来自来访者的情绪或经验部分,涉及到来访者感到最烦恼的东西。咨询师要想与来访者建立同感共情,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听到来访者话语中的种种情绪暗示,而这一切只有通过专注技巧才能得以实现。专注技巧应注意以下六点事项:
咨询师要以一种参与的态度面对来访者,这意味着我愿意听你讲话”,“我愿意帮助你,我愿意留在这儿陪你。
咨询师要坐在椅子上,上身略微前倾。前倾的姿势意味着我对你和你说的话感兴趣、我对你是友好的。
咨询师要与来访者保持稳定、坦诚的目光交流,而不是眼睛盯在别处或四处巡视。
咨询师要在会谈中主动回应来访者说话。
观察身体语言
咨询师要在说话时注意来访者的身体语言,如其表情、手势、动作等。
解读话外音
咨询师要在倾听来访者说话时,解读其画外音,这包括他的情感、认知、行为的潜在动机与潜意识驱动。
(2)镜射技巧
所谓镜射技巧,就是指咨询师要对来访者说话中的情绪做积极的言语或体语回应,达到一致化。就如当一个人在照镜子时,他(她)的一举一动都会在镜子面前反射出来,同感共情的镜射技巧也要求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情绪反应作及时的反馈回应。这种回应包括言语和体验两个方面。
镜射技巧的运用
来访者话语
咨询师言语镜射
咨询师体语镜射
我恨我爸爸,他总是把他的想法强加给我。
你受了很多的委屈。
你希望得到他的尊重。
面露伤感。
我没有一天不思念我去世的妻子,我对她欠了太多太多(此时地下头来)。
你希望她能够回到你的身边。
面露伤感,沉默片刻。
我这次考试得了满分,这是我从未有过的!
我真是替你开心啊!
面露喜悦。
我才不在乎他怎么想的,他什么时候在乎过我?!
你希望他在乎你!
面色平常。
(3)判断抽离技巧
&&&&所谓判断抽离技巧,就是指咨询师要在谈话中,尽量走出自我的参照框架,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以不对来访者的非理性思维做简单的是非评断。由此,判断抽离技巧是同感共情的具体实施,其目的在于与来访者“将心比心”,以尊重换信任,以理解促反思,终而帮助他认识、反思并摆脱其非理性思维与习惯。
判断抽离技巧的运用
来访者话语
咨询师判断显现
咨询师判断抽离
我恨我妈妈,她总是强迫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情。
你怎么可以恨你妈妈呢?不管怎样,他也是你妈妈呀。
你觉得你妈妈一直不够尊重你。
我觉得马加爵杀人是有道理的,谁叫那几个同学在背后议论他呢。
那几个同学在背后议马加爵是没道理,但马加爵杀人也是绝对没有道理的。
你能够理解马加爵背后被人议论的挫败感。
我这次考试得了高分,因为我偷抄了旁边那位同学的答案。
偷抄是可耻的,虽然你的了高分。
你对自己没有信心。
我想退学,这样学下去一点意义都没有。
退学是懦弱的表现。
你对学习没有兴趣。
(4)微小鼓励技巧
所谓微小鼓励技巧(),就是指咨询师要在倾听来访者说话过程中,不断对来访者的言语与体语表示予以简单、明确的鼓励。这种鼓励可能是一句短语,如“不错”,“说下去”,“请继续”等;也可能是一种口气的表达“”,如“嗯哼”、“嗯”等;或是一个简单的微笑、点头、手势动作等。其作用都在于推动来访者继续其叙述或宣泄,以巩固咨询关系。
(5)具体化技巧
所谓具体化技巧(),就是指咨询师要在与来访者交谈中,不断要求他(她)具体描述、谈论其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与感受。例如,针对来访者的叙述,咨询师可多问你可否说的具体些?或你可否举个例子?之类的问题来帮助来访者理清思路。此外,不要对来访者的话语做是非判断,少说你怎么可以那么想或你想得太多了之类的话,而是鼓励来访者多做自我分析。
具体化技巧的运用
举例说明法
针对来访者的叙述,邀请对方深入展开,或举例说明。
你说你人际关系不好,可否举出一、两个个事例?
查问深入法
针对来访者的叙述,提出问题,邀请对方深一步说明。
你说你人际关系不好,请问指哪个方面?
针对来访者的叙述,邀请对方谈论其感受与情绪。
你说你人际关系不好,可否谈一谈你具体的感受如何?
(7)一致化技巧
所谓一致化技巧(C),就是指咨询师要在来访者面前实话实说,真情表现,并不故弄玄虚,假扮专家。在这当中,咨询师要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判断,让来访者知道你真正地理解了他的语言。一致化技巧的运用,在于防止让来访者有被欺骗、被愚弄、被利用的感觉。
一致化技巧的运用
实话实说法
对来访者提出的难题,咨询师真实说明自己的实际能力,不硬扮专家。
对不起,婚姻咨询不是我的专长,如果你需要,我可以为你做转介。
坦白交待法
对来访者可能出现的疑惑,咨询师做公正的说明,不隐瞒事实。
我们公司要求您接受咨询,先付费元,这是公司的规定。
换位思维法
对来访者表现出的移情反应,咨询师给与同感共情的理解。
放在你的境地,我想我也会有同样的疑惑和担心的。
(7)开放提问技巧
所谓开放提问技巧(),就是指咨询师在对话中,不断提出那些可以有多种答案的问题,以广泛地获取所需了解的信息。由此,咨询师要在谈话中,巧对来访者的话语提问置疑,多使用开放型提问来推动来访者看到自己平时看不到的问题,发现自己的思维、情感的误区和盲点。
开放型提问与封闭型提问的对比
开放型提问
提问的目的是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请谈一谈你对你父母的感受?
请描述一下你对你所学专业的看法?
封闭型提问
提问的目的是获取特定的信息。
你是不是非常恨你的父母?
你很喜欢你所学的专业,是吗?
(8)沉默技巧
所谓沉默技巧(),就是指咨询师在谈话中给来访者提供一个情感独处或认知反省的机会。在具体操作上,停顿秒钟以上就算得上是沉默。一般说来,沉默技巧具有两个突出功能:一个是暗示功能,一个是同感功能。前者通常表现为对来访者的讲话及其停顿不做言语响应,以暗示对方继续讲话;后者则通常在学生讲述精神创伤事件或做深入的自我表露时,以沉默来确保其自我宣泄与反省的时间与空间,并表现咨询者对来访者此时此刻心情的由衷理解。
此外,沉默技巧的运用也通常需要体语的辅助,如点头,注视表情变化等。沉默还可分为思考型沉默与对抗型沉默。其中前者是来访者自我反省的表现,是对辅导的积极反应;后者则是学生对心理咨询缺乏信任的表现,是对辅导的消极反应。对此,咨询者要善加区别,灵活应对。还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的沉默容易导致双方的挫败感,特别是面对对抗型沉默,咨询师更要把握好沉默的分寸,不让对方误解自己的同感意图。
总之,沉默的意义在于交流同感与尊重。适时的沉默可令人感到善解人意,而失时的沉默则可令人感到冷漠无情。
沉默技巧的运用
秒钟以下,允许来访者充分考虑,表示礼貌;
鼓励内向或羞怯的来访者畅所欲言
到秒,鼓励来访者提供他可能想保留的隐含信息。
获取你认为“不连贯”的信息
(9)复述技巧
所谓复述技巧(),就是指咨询师在聆听来访者说话中,不断简单复述对方的讲话要点与内容,以确认自己完全明白对方的思路与意图。
(10)支持-再保证技巧
所谓支持再保证技巧(),就是指咨询师在聆听来访者说话中,不断强化来访者的自我反省、自我改变、自我完善的想法和行动,以减少对方的焦虑,增强自我的信心。
综上所述,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应该灵活掌握和运用上述十项同感操作技巧,以促进心理咨询工作联盟的形成,并与来访者建立起稳定的咨询信任关系。有必要指出的是,掌握了同感共情的操作技巧并不完全等于拥有了解决来访者心理困惑的能力。
2.&心理咨询师需要培养洞察力
2.1&什么是洞察力
所谓洞察力(),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能力,具有洞察力的人,在没有手段直接观察到事物内部时,可以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准确或者比较准确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结构或性质。心理咨询中的洞察力,简单说来,就是咨询师对来访者认知、情感、行为之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用通俗的话来讲,洞察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讲,洞察力就是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在这层意义上讲,洞察力就是“开心眼”,就学会用心理学的原理和视野来归纳总结人的行为表现。
心理咨询中的洞察力缘自精神分析理论,它泛指咨询师对来访者(患者)主述问题的潜意识或无意识之缘由、关联、形成过程的分析。由此,洞察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对来访者行为表现的潜在动机做深入剖析。
就精神分析理论而言,洞察力就是:(1)谈情结:探讨来访者的内心深处的偏见、偏好;(2)谈意识:探讨来访者的种种有意识与无意识表现;(3)谈人格状态:探讨来访者的人格冲突状态。洞察力是心理咨询的一个基本功。可以说,心理咨询的技能成长历程就是一个洞察力不断提高的历程。依照哈佛大学咨询心理学教授佩里的观点,心理咨询流派都可大致分为两大类,洞察力类()和行为矫正类,前者靠启发领悟来解决咨询问题,后者靠行为矫正来解决咨询问题。
心理咨询中的洞察力可分为四大类:情绪洞察、认知洞察、人格洞察、和潜意识洞察。当然,诸如移情、阻抗等技巧的运用也或多或少地离不开洞察力的合理运用。但就主题而言,这四类洞察力更值得我们关注。
表2:洞察力表现一览表
洞察来访者的情绪表现,如情绪流露、体语交流等。
鲁迅《祥林嫂》小说中,祥林嫂的哭已不再是痛苦的流露,而具有某种掩饰作用。
洞察来访者的认知模式,如思维方式、定势思维等。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成功是因为他很了解孙权对曹操的外惧内悍的心理。
洞察来访者的人格状态,如人格协调、防御机制等。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对女性格外青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缺乏有效的男性认同。
潜意识洞察
洞察来访者的潜意识流向,如特殊的宠爱、遗忘、口误等。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对魏延的提拔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的相貌与气质与关羽很相近。
2.2洞察力的四大表现
(1).情绪洞察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在心理咨询中,只有准确地洞察中来访者的情绪变化以及情绪的表现形态,才可以深入这些情绪的背后,掌握触发这些情绪的思想、行为、事件等,从而更好的对症下药,帮助来访者调节情绪,恢复健康心态。
(2).人格洞察
人格是个人固定了的认知、情感、行为方式的总和。自我就是精神防卫机制。心理障碍导致不同形式的人格曲扭;而人格曲扭就是心理活动的阴暗面。就精神分析而言,人格曲扭就是本我、自我、超我三者间的“两头大,中间小”。精神分析是把原发的过程变成继发的过程,把深层意识的情结提到表层来解决。心理障碍的形成是因为心里能力受到压抑或沉溺,而产生了消极的情结反应。这,便是心理健康与人格完善的黑洞。
(3).认知洞察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认知作为理性的心理活动,对人的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有较强的调控作用。在认知洞察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对暗示的洞察。暗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一种认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4).潜意识洞察
根据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观点,人的心理结构可分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面。潜意识是人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人类的本能及原始冲动,与社会道德准则相悖,所以大多无法得到满足,被压抑在无意识领域之中。无意识领域中的内容,不是被动、僵死的,而是极其活跃并随时都企图得到满足。前意识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其功能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它不允许无意识领域中的本能冲动随便进入意识领域。他如同“海关机构”,把守着意识的“国门”。意识则是心理结构的表层,它面向外部世界,是由外在世界中的种种文化内容构成。
3.心理咨询师需要培养觉察力
3.1什么是觉察力
换言之,。
美国人类智力也
通过的努力与手段来觉察自我的的来不断我体验
3.2如何培养觉察力
(1)觉察力的养成
咨询师的觉察力培养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它们是自我体验、督导管理、&咨询实践。其实,敏锐的自我觉察可以支持任何类型的咨询工作。不管使用何种理论,传递援助或者治疗的主要手段都是人或咨询师本身。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师,就必须以灵活的和有回应的方式与寻求帮助的来访者互动。咨询师并没有可以刻意遵循的固定脚本,他所做的几乎每一件事情都是当时临场发挥的。
由此,咨询师必须能够将自己作为一种资源来使用:对内部情感状态转变的重要性保持敏感,理解自己的行为可能怎样被他人所觉知,拥有维持新鲜感和警觉感的策略。有效的咨询是建立在助人者和受助者之间关系的质量基础之上的,一名咨询师,需要经常延展和挑战作为助人者建立咨询关系的能力:应对终结、面质、深度关注的体验以及打破僵局的复杂性。只有认识到这些自我觉察的因素,所有的咨询都才能吸收“探寻自我”()这一重要要素。
(2)觉察力的反思
对许多咨询师来说,在进入这一行业之前,可能在诸如护理、社会工作、教育或心理学等领域工作或学习了一段时间周。这些早期的职业活动可塑造看待他人的方式和帮助理解“援助”或者“治疗”的方式。一些参加心理咨询辅导班的学员发现,在他们的训练初期,总是倾向于用自己先前职业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其他人则急于将先前的职业抛之脑后,以至他们否认这些职业经历与作为一名咨询师的之间的关联性。
3.3&觉察力是一种智力表现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登纳提出,人类智力是多元的,其中就包括内省力。具体地说,内省智力(),泛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力包括对自己有相当的了解,意识到自己的内在情绪、意向、动机、脾气和欲求以及自律自知和自尊的能力。自我认知智力强的人通常能够维持写日记或睡前反省的习惯:常试图由各种的回馈管道中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经常静思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心理咨询是听与说的艺术,其能力之提高要求一个人对自己在咨询中的所言所思、所作所为具有高度的反省力。而内省智力对心理咨询反省力有极大的推动,咨询师的自我成长亦有赖于内省智力的完善。
在沟通过程中,内省智力就是觉察力的表现,它促使以各种方法来监督自我,的失误由此,觉察个人的业务与人格
总之,心理咨询是一面镜子,它不仅照出咨询师对心理咨询的信念,也照出咨询学员对心理咨询的种种潜意识情结。心理咨询,就是要照人照己。心理咨询需要对他人的认识要有洞察力,对自我的认识要有洞察力。不练就这两种功夫,就不能深入做好心理咨询的工作。
4.心理咨询师需要培养沟通力
4.1.&什么是沟通力
什么是沟通,简单的说就是交流观点和看法,寻求共识,消除隔阂,谋求一致。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沟通是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即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用视觉、符号、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它工具为媒介,所从事交换信息的方法。由此,“沟”是手段,“通”是目的。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不愉快、不顺畅、难堪、挫折、失败、不幸,均与缺乏沟通或沟通不成功有关系,英国学者帕金森有一个著名定律——帕金森定律:“因为未能沟通而造成的真空,将很快充满谣言、误解、废话与毒药。”
人际沟通的三大要素是文字、声音及肢体语言。经过行为科学家六十年来的研究,面对面沟通时,三大要素影响力的比率是文字7%,声音38%,肢体语言55%。一般人常强调话的内容,却忽略了声音和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其实,沟通便是要达到一致性以及进入别人的频道,亦即你的声音和肢体语言要让对方感觉到你所讲和所想十分一致,否则,对方将无法接收到正确讯息。因此,在沟通时应不断练习内容、声音、肢体动作的一致性。
表3:沟通表现一览表
在语言沟通的时候,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或者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获得不同的效果。
文字所传达的信息较语言虽然更加含蓄,但必须注意简洁和要点突出,使对方能够很快明白所想表达的东西
在人们传达信息的时候,实际上语言表达只占表达方式的35%,而其余的65%则是通过肢体语言传达。说同样一句话,如果加上手势和表情,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4.2咨询师沟通的原则与要点
(1)&有效沟通的原则
在沟通过程中,80%是倾听,其余20%是说话,而在20%的说话中,问问题又占了80%,以问问题而言,愈简单明确愈好,答案非是即否,并以自在的态度和缓和的语调为之,那么一般人的接受程度都极高。其次,沟通中不要指出对方的错误,即使对方是错误的。
沟通的目的并是不断证明别人的错处,而是与对方建立良好关系。因此,不妨让沟通的对方不失立场,同时也可以让他以另一种角度来衡量事情,而由他自己决定什么是好是坏。因为凡事无所谓对错,只是适不适合你而已,沟通的道理亦同。
有效沟通的重点是:顶尖沟通者都有方法能“进入别人的频道”,让别人喜欢他,从而博得信任,表达的意见也易被对方采纳。
(2)有效沟通的障碍
在沟通中常见的障碍有:
由于错误的肢体语言,传达出来的信息会使沟通产生障碍
内向型心理,不善于表达自己,在沟通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方言和地方用语
房间布置凌乱,无法给对方创造出想说话的欲望
有权威人士在场,会因为受制于权威威严的束缚,而产生沟通不畅
本面对面的沟通,却必须面对好几个对象同时交流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处事习俗,例如东西方文化差异
(3)对言语行为的观察
沟通的最大途径,便是通过语言。合适的语言可以帮助来访者在短时间内更快地认清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反之,咨询师不合适的表达,将会使自己与来访者的沟通变得困难吃力,从而加重来访者的不良情绪,使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是抵触情绪。因此,对言语行为的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下表列举了观察言语行为的一些要点。
特别注意来访者话题的跳跃和转换,谁引发了它们?可有发现什么特别的表示兴趣/回避的转折词?来访者看起来想听些什么?
注意来访者谈话中的关键词和重音语气词
抽象或具体的对话
这个对话是否涉及到具体细节?所涉及到的人是否以类似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
“我”的陈述
注意来访者试图用“我”的陈述框架说明什么
“他人”的陈述
注意来访者试图用“他人”的陈述框架说明什么,注意这个“他”和来访者之间的联系,以及来访者叙述“他人”的用意
注意来访者行为有哪些不协调的地方,哪些问题的冲突是最重要的
(4)&对非言语行为的观察
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非言语行为的观察是很重要的,有助于咨询师更好的把握住与来访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当来访者正在谈论他所感到舒服的话题时,可以预料他们会暂停目光的接触,伸展自己的身体,改变自己的声音性质;当来访者想要结束一个话题时,他们可能会把自己的胳膊或者大腿交叉;在来访者迷惑的时候,他们会有快速的目光交流;当来访者讲述困难话题时,会表现出口吃或者说话犹豫……总之,来访者根据交谈时候心情的流露而在不自觉状态下表露出的种种非言语行为,都有助于咨询师深入了解来访者言语背后的真实心境和真实思想状态。
作为一名咨询师,“回应”(Echo)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沟通技巧。当咨询师观察一个会谈时,会注意到当来访者做出身体改变时候,咨询师也会在无意识状态下相应地做出一个相似地变化。例如,当咨询师不赞成来访者的言论但又无法用语言做出适当回应时,他会不自觉地在座位距离上稍微远离来访者。尽管咨询师会努力保持自己“中性”语言,但身体的反应却“出卖”了咨询师真实的想法。同样的道理,当咨询师说出一些令来访者感觉不舒服的评论时,来访者也会下意识地移离你,作为对你言辞的回应。
4.3咨询师沟通力的总结
心理咨询师要有熟练的助人技巧。其中包括怎样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来访者的有关情况,如使他困惑的处境或事件,症状出现的时间及其发展变化等;怎样适时地、机敏地提出问题?怎样发现来访者不自觉的掩饰和阻抗?怎样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内心深处的症结;怎样设计一些相应的方法来矫正某些不良行为,尤其对儿童神经症病人;怎样适时地向来访者进行某些解释、解释什么,等等。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学到的。除了从书本上学习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向来访者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下表总结了心理咨询师的常用沟通技巧。
表4:心理咨询师的常用沟通技巧一览表
技巧及策略
开放提问技巧&
开放式问题常以“谁”、“什么”、“何时”、“为什么”开头
来访者更加详细地回答问题
在会谈中观察自己和来访者言语和非言语行为
观察结果可以作为运用会谈技巧和策略的基础,依次对来访者做出反应
帮助来访者谈论下去:
(1)言语(重复关键词)
(2)非言语(点头和微笑)
来访者将详细阐述主题,尤其是以询问的语调运用鼓励和重述时候
反馈给来访者所谈论内容的实质,阐明来访者言语
来访者感觉到自己被倾听,会继续深入而不再重复同一个故事
与释义类似,但比释义用的时间长,也更注重感情
来访者感觉到自己被倾听,并且认识到他们的故事是如何被整合的。总结便于更集中的讨论,对整合有帮助
情感反馈技巧
识别来访者的主要情绪、反馈并阐明感情经历
来访者将更深入讨论他们的情绪经历。
一种支持性的挑战,面质中,矛盾和不一致被注意
来访者将会对不一致和矛盾的面质做出反映,并且产生新的观念
自我披露技巧
咨询师与来访者分享他自己的生活经历
可以鼓励来访者更深层次的进行自我披露,并使两人关系更加舒适自然
5.&咨询师的气质养成
5.1什么是咨询师的气质养成
心理咨询师气质,泛指咨询师的专业形象塑造,它包括咨询师的业务能力、人格魅力、形象管理等方面。它需要咨询师根据自身的特点、条件、专业取向等因素来不断加以塑造和完善。咨询师的个人成长应该落实在哪几个方面?一般来说,需要咨询师根据自身的特点、条件、专业取向来加以塑造和完善。
在这当中,咨询师的业务能力包括个人的知识结构、心理学专业知识,例如可以参加各种培训、工作坊、心理剧等。同时,还要明确个人取向,即对哪一种心理咨询的流派有特殊的认同,对哪一种心理咨询的流派更加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吻合。无论是人本主义、认知主义、行为主义或者是别的理论,咨询师必须有所侧重,有所取舍,也有所精通。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测验是不可分割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应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对于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都应掌握,才能将咨询辅导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之上。
5.2什么是咨询师的个人魅力
心理咨询人员还要培养个人的人格魅力。这包括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咨询员的亲和力来自态度和蔼、目光慈祥、语气温和;咨询员的吸引力来自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动作优美;咨询员的感染力来自平等对话、语言简洁、富于智慧;咨询员的影响力来自真诚理解&言之有物&启发互动。
表5:心理咨询个人魅力一览表
态度和蔼&目光慈祥&语气温和
清除阻抗&建立信任
罗杰斯的真诚对话
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动作优美
解除防御&反省自我
弗洛伊德的洞察力
平等对话&语言简洁&富于智慧
深受启发&备受鼓舞
艾利斯的语言艺术
咨询成功的关键,在于给予来访的求助者信任感、安全感。咨询师只有让求助者对其产生信任,求助者才会放开自我,走出精神防御机制,与咨询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否则,求助者只会采取防御性的说辞,无法与咨询师进行深入的沟通与探讨。
心理学家Strupp提出,“每个心理咨询师都应该发展出他自身独特的治疗风格,将治疗的艺术性与治疗技巧综合起来的一种独特的人格。”由此,我们每个咨询师都要有自己独特的咨询师人格。一名咨询师进入咨询场合,就是一种形象的展现。一名优秀的咨询师更类似于一位画家、小说家或者作曲家。他在追求科学规律的同时,也在表现其艺术特征。
这,便是咨询师的魅力表现与气质养成。
主要参考资料:
岳晓东:《登天的感觉》,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
岳晓东,祝新华:《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贾晓明: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对共情的理解与应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期,页。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成穷,王作虹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申荷永:《心理分析:理解与体验》,三联书店,2004年版
朱建军:《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中国城市出版社,年版
曾奇峰:《你不知道的自己》,希望出版社,2006年版
约翰·麦克里奥德:《心理咨询师手册:发展个人方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石林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心理咨询导论》,潘洁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时志宏、高秀萍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内而外的改变自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