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世界幻化开发论坛 :: 阅读主题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构建一张70万居民的降服务网(组图)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匿名 阅读:613次
社区医生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李秀群在社区内为老人做康复训练。社区护士李秀群领奖。市民为妙手回春的廖可珍送感谢信。社区医生刘兴旺为居民讲解传染病预防知识。  新生命的诞生,为家庭增添了无限喜悦与乐趣,同时也出现了母婴照护中的手足无措,宝宝的脐带如何护理?如何观察黄疸?新妈妈怎么康复?体型、营养、喂养等一系列问题更是令许多家长头疼。不过,如今生活在长安镇的新妈妈们就无需这样的担心了,因为,这里的社区医生提供免费的上门产后访视,为产妇提供贴心又专业的母婴保健服务。
  2008年,东莞市在启动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基础上,实施“社区首诊、逐级转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机制,长安镇组建成立了政府办、政府管的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长安镇已基本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就医服务格局,并且以中心门诊部及下属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依托,按照“一张网络、两个基本、三副王牌”战略规划,通过建立“菜单式”健康宣讲体系、慢性病居民健康管理、“粉丝”签约式服务机制等创新做法,为位于东莞最南端的经济排头兵城镇—长安镇70万人口提供令居民放心的健康守门服务。
  为积极响应长安镇委镇政府在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一改两区三提升”政策,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了近5年的发展战略规划,将通过进一步完善、优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均等化,提高居民健康素质;通过加大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开创“粉丝”签约家庭式服务机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通过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人文情感,打好朋友式社群关系的感情王牌。通过建设全员培训、配备齐全、知识更新、梯队合理的医疗人才队伍,打好居民信赖的全科医疗技术王牌。通过加快新中心大楼规范建设,逐步解决站点业务用房问题,开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创建工作,打好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王牌。
  居民看普通病不出镇 看病不嫌贵
  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29个中心(站)作为东莞市社会保障局确定的“东莞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覆盖着长安镇总面积98平方公里的13个社区,为全镇人民群众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残疾人康复指导、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均每中心(站)覆盖面积为2.88平方公里,基本建立了以步行15分钟为服务半径的健康管理圈。
  笔者获悉,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近六年的努力,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从2008年的24.81%逐年上升至34.33%,以2014年为例,截至发稿前,共为辖区居民提供门诊诊疗130万余人次,长安镇内医疗机构同期的门诊就医人次约400余万,这说明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逐步得到居民的广泛认可,为综合医院分流了约1/3的病人,70万居民看病不再难。
  “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建立以前,长期需要服药的慢性病人需去医院排队检查取药,但如今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在家门口,全科医生除了开药检查,还交代很多生活注意事项,不方便时,医生还能上门到家里服务,越来越多的居民百姓离不开自己的全科医生,遇上头痛脑热的普通病不需要再挤到医院了,真方便。”长安镇一位多年观察社区医疗发展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
  该中心同时还通过促进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实施药品零差价、所有医疗项目收费比医院低10%等措施,使门诊均次医疗费用仅为56元/人次,是综合医院的30%—40%,社保病人报销后个人仅需支付约17元/人次,每人次要节省门诊医疗费100元以上,如果按该中心每年130万就医人次计算,每年为全镇居民可节约门诊医疗费1.3亿元,如此低廉的门诊医疗费,即使广大的长安外来人口看病也不再嫌贵。
  服务网络布局合理,居民就医便利可及,基本医疗设备配置比较齐全,400余名专业技术队伍结构比较合理,较好地掌握了全科医学知识技能,能满足基本医疗需求,而且价格低廉,能获得70%的首诊医保报销比例,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满意,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广泛开展,用药合理了,检查规范了,就医观念改变了,能吃药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使居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黑诊所失去了生存空间,特别是使广大外来居民不再盲目被黑诊所欺骗,从源头上保障了居民就医安全。
  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2015年初,使用面积达7000平方米,功能齐全、设置完善、舒适温馨的新中心将落成投入使用,在近1-3年中,也将对下属的28个站点,根据现有租赁期、人口分布及业务发展情况重构网络布点,以便利有效为原则,编织一张多元化基层卫生服务网。并且计划用3年时间逐步建立服务与管理高度整合的网络信息系统。届时可以开展网上预约服务,微信挂号等服务,更加方便居民就医。
  创新服务方法 健康档案守护居民健康
  数据显示,6年来,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为当地居民累计建立健康档案66.9万份,为开展公共卫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利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分析居民的健康状况、健康需求,组建全科服务团队32支,根据人口特点,针对健康需求开展广泛的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深入社区、学校、工厂、企业开展健教讲座、户外健康教育义诊活动、产妇及新生儿上门访视、儿童保健、老年人及慢性病家庭访视,根据社区诊断,针对长安镇的常见的健康问题采取有组织、有计划、可行、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使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不断上升到75%以上,对2万余名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病情基本控制良好。
  11月26日,笔者采访见到,家住厦岗社区南坊村的参保市民陈婆婆因身体不适,到该中心下属的厦岗二站就诊,温春诚医生用陈婆婆的社保卡号一查,就在电脑快速调取了陈婆婆的健康档案,上面有陈婆婆的治疗记录,以及日常行为习惯及接受服务情况。温医生根据陈婆婆健康档案,快速对陈婆婆近几年来身体健康情况有了掌握,并且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及健康指导。
  “一份健康档案,有时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医生能够通过档案了解病人的过往史,对于一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而言,更具有意义。”温医生告诉笔者,此时,坐在温医生对面的北坊村村民莫阿姨,是因为患有糖尿病正在接受温医生的随访,莫阿姨接话说:“我现在至少每个月要找一次温医生,要是哪一次没来,护士阿莲就打电话来了,说是档案上记录着,我这个月还没来检查,你看我的血糖都记录在温医生的电脑上了。”
  几年来,他们主要通过四种方式建立档案:一是上门建档,走街串巷,进入社区,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对辖区内的户籍居民进行登记;二是进入厂区,为辖区内工作新莞人提供服务;三是门诊建档,对来站点就医的人员建立档案;四是大型义诊建立档案。
  “通过以上方式,实现了户籍人口的全建档,也在最大程度上服务了在长安工作的外来人口。”温医生不无感触地说,这项工作一开始居民不接受,我们是在质疑和拒绝中,甚至在委屈的泪水中慢慢做工作,现在终于基本得到居民的认同,这需要慢慢积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见成效,但一旦完成,将意义非凡,其数据经过分析后,将对长安辖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社区卫生服务。
  厦岗社区老人较多,辖区老年人慢性病防治工作,是站点的重要内容,温医生说,一位68岁的麦伯血压一直都没能够有效控制下来,其最初接触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时候非常抵制,但温医生苦口婆心地多次劝说他要在服药的同时调整饮食、适当运动,最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麦伯也成为他的“粉丝”,现在看病也只找他。
  多年来,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致力于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群众和上级的充分肯定,中心门诊部医生廖可珍、锦厦二站医生刘兴旺被长安镇政府评为社区好医生;崔军茂等医生受到患者赠予锦旗;长盛一站护士李秀群获得了第三届中国社区卫生协会授予的“群众满意的社区护士”等荣誉称号。
  创新服务模式 社区医生从坐堂到进社区
  11月23日上午10点,厦岗一站产后访视团队来到住在出租屋的外来工产妇谭女士家,为产妇及新生儿开展产后家庭访视。访视期间,经过访视团队的仔细观察和检查,发现产妇在坐月子及哺养婴儿方面存在几个误区,并且,11月的天气已经转凉,宝宝只穿一件单薄的上衣,下身只包纸尿裤,没穿裤子。从进门到访视结束,宝宝一直在打喷嚏;宝宝臀部发红,大小便护理不当。
  针对发现的问题,产后访视团队成员与产妇及家属进行热情、耐心的沟通,专业细致地指导,使产妇及家人对月子护理、育儿方面有了新的、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并及时纠正了错误。
  “非常感谢你们,你们是真正的健康使者!”这是访视结束时家属的话,家属的心声,不仅是对社区医生工作的肯定,更是对站点以后漫漫访视长路的激励。
  上述的情况只是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上门访视的缩影。厦岗二站负责人自豪地告诉笔者,我们站管辖的几个村子里,谁家生了孩子,谁家的孩子是母乳喂养,谁家的孩子脐带尚未脱落,我们的服务团队都了如指掌。
  笔者在长盛社区卫生服务站采访获悉,该站点的医生将辖区内的产妇登记成册,在生育前提供产前随访服务,生产后则对产妇和新生儿提供访视,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提供护理和健康指导服务。
  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笔者,从2015年起,该中心已逐步建立起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和公卫医师组成的工作团队,为居民提供“六位一体”的全方位全科团队责任制服务,对社区服务人口实行分片网格化管理,在服务模式上从“以疾病为中心”发展到“以健康为中心”;在服务方式上,对真正有需要的群众开展上门服务、家庭病床服务。5年内争取达到户户享有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的目标。
  此外,今年来,该中心除了通过门诊诊疗、健康体检、社区免费测血压、血糖等常规方式开展慢性病筛查外,还组织全科医师团队上门到莲花苑、信义一号、长丰花园等大型小区开展慢病筛查活动。针对大型小区人口密集,相对容易集中、人群参与度高等特点,开展慢病筛查活动,同时宣传慢病防治知识,收到较好的效果。通过各种形式,共筛查高血压和糖尿病高危人群4.7万人次,确诊高血压患者2633人,确诊糖尿病患者651人,大大提高了慢性病患者的管理率。
  当前,长安镇各片区以全科医师团队为主导,成立了慢病健康俱乐部,每月召集辖区慢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在一起开展座谈会、户外活动、健康讲座等。慢病健康俱乐部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免费学习和交流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固定场所,搭建一个患者与专家、患者与患者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同时提高了患者自我防治、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积极性。
  创新服务特色 提升健康指数为社区医生点赞
  该中心提出,打好朋友式社群关系的感情王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人文情感,建立“菜单式”健康宣讲体系,通过健康讲座,获得50%的受众认可,与10%的受众交朋友。
  如何能够让站点赢得市民的信赖呢?当前,该中心正在力推特色站点建设,提出5年内形成“站有重点,服务有特色”的发展格局。
  在老年人集中的社区如咸西二站、锦厦二站开展以老年保健、临终关怀和安宁护理为特色的服务;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工业园区如上沙一站、乌沙二站开展企业员工、职业病健康教育的特色服务;在上沙二站开展妇女保健特色服务,厦岗二站开展残疾人康复特色服务,在沙头二站开展计划免疫特色服务,咸西一站开展中医针灸、理疗特色服务,长盛一站开展慢病自我保健特色服务,在中心开展专家坐诊特色服务。
  此外,该中心将开创“粉丝”签约式服务机制。全科医生通过提升个人能力与人格魅力,让一部分社区居民成为全科医生的“粉丝”,获得“粉丝”们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力争5年内签约居民户达到80%,从而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关系。
  问题与对策
  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要突破三大瓶颈
  还有部分长安居民对社区首诊不买账?
  记者在中心门诊采访到正在办理转诊的新安社区上近村民邓女士,她是因为膝关节痛而来的,她不想在该中心就诊,希望直接办理转诊到市人民医院,挂号分诊台的护士正在耐心地解释着:需要在社区首诊后,根据医生的检查,确定是否需要转诊才办理转诊。邓女士听后,很不友好地表达了自己的理由,原来是对社区中心的医疗设备和医生不信任,也对首诊在社区的政策不接受。
  据中心门诊部的负责人黄医生介绍,这样的解释工作每天需要做很多,患者要求转诊的原因主要有两类:1.心理需要:不相信社卫机构,只相信知名专家或知名医院,听信其他人的不利传言。2.条件需要:住在医院附近,或亲人朋友在医院。提出不合理转诊要求的人群主要是本地户籍居民,由于本地居民经济条件优越,其就医行为基本不受医疗价格、就医距离的影响,传统的就医习惯已经形成,也有自己熟悉和认可的医务人员。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是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所在,对此,东莞市在全国率先进行了“社区首诊、逐级转诊”制度的改革,这一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来决定是进哪一级的医疗机构,缓解大医院的压力,对疾病进行分流,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如果普通的感冒发烧、肠炎,都跑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每个病人的看病时间也许就只有两三分钟,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呢?医患之间没有足够的时间沟通,容易误诊、漏诊,缺乏信任,浪费医疗资源等,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会更严重。
  黄医生说:这就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建立朋友式的社群关系,从感情及技术上双管齐下,使本地居民进一步认可社卫机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与公立医院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与指导制度,建立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医疗机构一体化信息平台,实施专家远程医疗、协助预约专家挂号等措施。
  如何保障社区全科团队的整体素质,守好健康之门?
  该中心的人事部门负责人介绍,医务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每年的流动率大于10%,这对于人才队伍的稳定很不利,人才队伍的问题与许多其他问题环环相扣,队伍不稳定,素质就不能保障,所以,医务人员整体水平还不高,究其原因,目前国家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薪酬待遇都不高,社会地位、晋升途径与综合医院相比都有较大差别,还有,由于长安镇社卫机构的业务用房都为租赁,无法为大部分医务人员提供住宿,提供集体用餐条件,95%以上的医务人员由外省或外市招聘,家庭、食宿、待遇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人才流失,招聘困难。人才队伍不稳定,容易对社卫机构的发展造成恶性循环,如果从现有人手中抽调进行培训,工作人员更加捉襟见肘,这就进一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质量的下降,居民更加不信任,再加上基层用药的品种少,就造成更多患者到综合医院。全科医生的培训也还刚起步,不少人是从专科转岗来的,暂时还离健康守门的角色有差距。
  但是,这些问题是暂时的,2014年初,东莞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东府办[2014]17号),《意见》不仅提出要建立全科医师培训制度,还鼓励有条件的镇“同工同酬”,并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强调积极探索医务人员收入合理增长机制,这一举措对于留住人才、培养人才,鼓励社区医生更好地为居民服务,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目前,长安镇政府的领导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也高度重视,多次带队考察其他兄弟单位的先进做法和经验,长安的13个社区有关领导也在积极为该中心寻找稳定的、提供住宿条件的物业,届时,无论是业务环境还是工作的住房环境都将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目前正在酝酿2015年提高医务人员待遇的方案,希望通过方案吸引到高端医疗人才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长安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长安的社区卫生服务
  利用率如何进一步提升?
  据悉,目前长安镇还有部分居民,主要是本地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认识还不足,以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普通门诊部、卫生站只是规模大小的区别,并不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不同点是以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有病防变,早发现,早治疗。也有部分居民并不理解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上游筑堤作用,医院所做的疾病救治是打捞“落水者”,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定位就是防患于未然,是避免更多人“落水”,而不是坐着等人得病,将“末端治理”变为“源头治理”。
  “源头治理”工程包括基本公共卫生的11项职能,本地居民虽然经济条件优越,但也有经济优越不能达到的公共卫生服务,比如产后访视,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患者需要上门服务,临终关怀服务等,都需要住在家门口的全科医生提供服务,所以,社区卫生不是没有需求,而是以往大家对更多的服务功能没有认识,没有体验,事实上,社区卫生服务对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社区都有着很大的需求,特别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需求会越来越高。除了本地居民,生活在长安的新莞人的需求就更大了,新莞人更需要就诊够方便、看病更实惠、诊治更有效。
  如何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让全民接受首诊在社区、逐级转诊的制度,用更少的资源使居民更加健康,长安社卫中心在5年发展规划中进行了详细的筹划,相信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扎实做好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提高队伍素质、改善服务环境、服务更加周到等一些列措施,使70万居民的健康服务网更加牢固,为长安新型城镇化建设助跑,为欢乐长安之健康守门!
  优秀人物代表
  李秀群:脚步里的健康守护
  2008年,汕头大学护理系毕业的李秀群放弃从事了6年的三甲医院工作,毅然选择到新成立的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由于业务能力突出,李秀群担任起长盛第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护士长,从此,守护着长盛社区4.3万居民的健康。
  脚步里的信心坚定
  在早期的上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中,由于经验不足、居民对社卫工作不理解、不认同等原因,吃闭门羹,遭冷眼,挨骂是常事,一连敲好几家门都会被不同的理由拒绝,这是李秀群与她的团队时常遇到的窘境。当队友们都心灰意冷的时候,李秀群强忍住泪水,跟大家说:“现在社会复杂,老百姓警惕性提高了,也难怪不相信我们。只要我们以诚相待,用实际行动去打动他们,总有一天会被接受的。万事开头难,我们不能退缩,不能止步,即使含着泪水,脚步也要继续前行。”正是李秀群的努力坚持,慢慢温暖了居民的心,李秀群的脚步在拒绝中得到理解,在理解中更加坚定。
  李秀群给自己定位的目标是:做高素质的全科护士,在学习中开创工作,在工作中起领头雁作用。李秀群迈开了扩充知识的脚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各种社区护士的长期、短期的培训、进修学习。在扩充知识的路上经过大踏步前进,如今,李秀群可以在社区这个广阔的健康舞台上展示舞姿。
  近5年来,在李秀群的带领下,健康教育课堂的脚步迈进学校、企业,走向街头、社区,开展健康教育讲堂20余次,为社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近4万人次。脚步在社区里穿行,汗水在社区里挥洒,知识在社区里传播。在行走的脚步中,李秀群经常能听到居民亲切地称呼“李秀群老师”,这对于李秀群的辛勤付出就是莫大的安慰,更是她和团队前行脚步的动力。
  脚步里的细致入微
  “阿婆、张叔、肥妹、小妹”,“你恢复得不错啊,有些日子没来了,工作忙吗?”“今天脸怎么这么红,是不是血压高了,来我给你量量”、“这两天怎么瘦了,来先测测体重”,这些就是李秀群带领护士们从与居民打招呼的细节做起,先有了亲切自然的问候,使居民倍感亲切,感到医务人员对自己很熟悉、很了解、很重视、很关心。
  亲人般的社群关系就是通过李秀群从这样的细节中拉近和建立的。多年来,李秀群的脚步穿梭在社区的慢病访视、产后访视、新生儿访视和义诊咨询服务中,李秀群脸上绽放着笑容,脚步里更透着细致入微。
  脚步里的祥和健康
  李秀群定期组织小区里的“糖友”(糖尿病患者)聚会,来到糖尿病俱乐部的会员几乎都是李秀群的老友了,一坐下来,大家就踊跃地把上季度李秀群交给大家的作业拿出来,原来这个作业就是糖友们自我监测的血糖、血压值、运动量、体重、服药的依从等情况的记录表,李秀群及团队成员认真分析并询问他们,根据他们的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饮食运动计划。为了鼓励慢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坚持锻炼,李秀群把她的舞蹈艺术天赋也充分地用上了,她利用小区的大妈广场舞舞台,带领大妈们跳起慢性病防治的健身操。在李秀群的坚持和努力下,小区里的健身热潮已经坚持了3年,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小区里健身队伍踏着韵律操的节拍,有大妈们的健身操,有老年队伍的漫步,有中青年队伍的快走,还有孩子们的滑板车队,一片欢乐、祥和的健康景象,健康的脚步不仅在脚下,更是深深地印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长时间与社区居民打交道,李秀群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她认为社区医务人员不仅要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两条勤快的腿”,更重要的还要有“一颗牵挂居民的心”。
  日由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举办的第三届“我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主题宣传活动总结大会在北京举行。经过逐级推选、专家评审、网络公示等环节以后,李秀群被授予“群众满意的社区护士”荣誉称号。李秀群在社区护士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在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的服务过程中,深深地烙上自己的脚印,脚步里浸透着青春和汗水,沉淀着对居民浓浓的真情,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
  廖可珍:医患一家亲
  一张红艳艳的感谢信,一句再朴实不过的“谢谢您,廖医生”!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医务人员和患者。这是出现在3月12日早上社卫中心门诊部里的感人一幕。
  早晨天空下着小雨,两位老人家互相搀扶着走进了社卫中心门诊部的大厅,一进门便问:“请问廖可珍医生她上班吗?”边说边将手上的卷纸打开来,一张红艳艳的感谢信赫然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在门诊大厅候诊的患者和家属们都好奇地围了上来,护工急忙将他们请进到廖医生的诊室,一见到廖医生,老人便激动地重复着那句最朴实但却最真诚、最让人感动的“谢谢您、廖医生!”此时此刻,不论是医务人员还是在场的其他患者或者家属,都为之动容。在这么一个春寒未尽的早晨,两位老人冒着雨水就为了给曾经帮他们治病的廖医生送一封感谢信及说句谢谢,这在当今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背景下显得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通过了解才知道,患者叫袁满香,现年65岁,住在沙头社区,今年的元宵节因病慕名来到社卫中心门诊部找到廖可珍医生就诊,廖医生体恤患者年老,耐心问诊、细心为其体查,并通过最基本的化验检查便确诊了患者得了脸部神经炎,确诊后廖医生便耐心地与患者沟通,并用了极少的药物在12天内为患者治好了疾病,在这12天的治疗时间里,他们感受到了廖医生不但医术好,医德更好,她就如家人般在关心着所有来就诊的患者。
  廖可珍作为一名中医医师,通过针灸等方式,为不少患者解除了病患。廖医师告诉记者,今年,她收治了一名面瘫患者,这名来自江西的老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她,她根据经验,觉得老人的病症能够处理,她给老人进行了针灸治疗。
  “经过几次治疗,老人的面瘫治好了,老人恢复了正常,老人家里特别高兴,花了很少钱,治好了病,家属也多次来中心表示了感谢。”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刘兴旺:社卫站里的“大明星”
  长安镇锦厦第二社区卫生服务站(以下简称“社卫站”)坐落于长安镇锦厦社区一个偏僻宁静的老村,锦厦60%的老人都居住在这里。老人们享受着这里宁静安定的生活,但生病不适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们就成了社卫站的“常客”。站里的刘兴旺医生就是老人们最喜欢、最信任的医生,拥有一批忠实的老年“粉丝”。
  刘兴旺医生是社卫站的元老,自2009年开站以来,他就一直在这里默默耕耘,用心服务。刘兴旺毕业于韶关医学院,是一名主治医师,曾在三甲医院临床进修,业务水平非常扎实,为人踏实、乐于助人、积极乐观。
  诊室里,无论患者多拥挤,工作多繁忙,刘兴旺总是不慌不忙,认真负责对待每位患者,详细为他们分析病情,并采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他视患者如“家人”,他不仅治疗患者身体的不适,还疏导患者心理的不快,经常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开朗心态去战胜病魔。身体的治疗加上心理的疏导,让粉丝们更加信任刘兴旺。
  一个周末的早晨,一位阿婆因头晕、胸部不适,一大早就过来社卫站找刘兴旺,等到站点开门才知道刘兴旺当天正好晚班,但阿婆坚持要等刘兴旺回来。刘兴旺得知情况后,立马从去爬莲花山的半道返回来给阿婆看病。经过刘兴旺的认真细致诊疗,阿婆的病症得到改善。刘兴旺也不忘安慰阿婆:“不要紧张,慢性病会引起这些不适,及时处理不要紧的,要注意休息,你把我的电话留着,有不适随时打电话给我。”当时阿婆脸上的愁容尽散,激动地说:“有刘兴旺看,我就是放心。”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无论休息还是外出,只要在长安,刘兴旺都毫不犹豫、毫无怨言地返回站里为老人看病。
  “细心严谨”是这位明星医生的又一特点。一天下午,一位老人在家人陪同下来到站点,来时面容痛苦,按着腹部说疼得厉害,要求马上打止痛针。刘兴旺马上给老人量血压,听诊和触诊,做血常规化验。检查后,发现只是血压偏高、腹痛异常,其他未发现异常。病人和家属一再要求打止痛针,刘兴旺没有马上这样做,细心思考后,他马上又给老人做了一个床边心电图,果然,心电图导联显示典型的心肌下壁梗塞。刘兴旺按照心肌梗塞的程序处理,同时呼叫120,转上级医院治疗。因为刘兴旺的细心严谨,及时发现和处理,让这位心肌梗塞的老人得到及时救治。事后家属专门来站里感谢了刘兴旺。
  除了基本诊疗,刘兴旺医生和他的全科医师团队还承担起锦厦社区慢性病患者上门随访、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高血压俱乐部”是站点每月为社区慢病老人举办的活动,刘兴旺被称为俱乐部的“明星部长”,在“明星部长”的号召下,老人们每月都主动过来听刘兴旺讲解慢病防治知识,从不缺席。
  刘兴旺医生给慢病老人带来正确有效的生活、饮食和用药等方面的指导,老年“粉丝”们都很听“明星部长”的话。几年下来,刘兴旺的干预和指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人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老人们的血压、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撰文:何明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想世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