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法家李什么荣耀

李琼瑶(1958~ )女云南昆明人。1986年毕业於

中文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87年行书作品被选入首届中日妇女书法交流展1990应邀参加全国女职工书法现场赛获二等奖,1992年草书作品被選入第二届华北书法展作品、传略辑入《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成》、《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中國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等。

京剧演员李琼瑶剧照 [1]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囚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

  • 与兰花和竹子相比,菊花应该是潘忝寿更具代表性的花鸟题材 梅兰竹菊 的传统寓意:“四君子”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是传统寓意纹样。明玳黄凤池辑有《梅竹兰...
  • 徐凤秋女,生于中国书画之乡山东菏泽,自幼酷爱书画其作品《锦上添花》获央视***特别节目“还看今朝”报道并收藏。...
  •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源远流长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众多的作品中的一类,有着美好的风水寓意,是家居装饰中常見的装饰选择! ...
  • 李孟智,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书画界联合会会员...
  • 李孟智的作品风格,端庄、隽秀、清美潇洒,涉猎面广,雅俗共赏。李孟智在先人及前辈的影响下,自幼酷爱书法,在泥土和田野中成长牛羊的神态、草木之气息、山川的动静、日月之晦明等...

江阴著名近现代现代书法家李什麼复

在我的藏品中有一幅江阴著名现代书法家李什么复先生的对联现贴在这里与朋友们分享。


李复男,号陇西子1885年(农历1884年12月17日)絀生于江苏无锡江阴市一户中医世家。父亲李遇良是当地著名的疡医早年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麾下的一名御医。天国陨落后来到江阴尋求出路凭借精湛的医术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接纳了些徒弟门生店面愈开愈多,生活富足并娶有两个妻室,李复是父亲五十三歲时生下的有两个姐姐,哥哥叫李明初比他大整整三十岁。早年跟叔叔李正华学习书法此基础下后跟江阴一位书法家张鸣玉学习魏碑,下了不少工夫研究中国各朝代历史书作从秦朝的小篆到清朝的行楷都细致研磨。成了江阴四大书法家之一后去往上海发扬自己的書法作品,结合了毕生所学编著了《江阴李复——四体书篆刻大观》这部史册

李复在家中排行第四,却比侄儿李锡盘还要小期初起名李寿甲,出生两年后父亲就去世了李寿甲只好跟着母亲过活。年幼的李寿甲从小就发奋图强争做有学识有文化的人,偶尔常州的叔叔李正华来他家玩就跟他学起了书法,那时李寿甲才七岁之后又随张鸣玉学习魏碑,还跟缪海岳学习正书、草书跟陈文元学铁线篆等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思路在书法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功绩民国期间民间有句说法:靖江出了个范老爹,江阴出了个李寿甲

成年后考取了两江师范学堂。拜清道人李瑞清为师学北碑,在此期间还随李瑞清学会了文物鉴赏在那学习了數载后李瑞清带他认识与他齐名的曾熙,拜他为师曾熙见他有些功底就有幸收为关门弟子,跟他学习书法创作从此李复开始了新的征程。1923年加入衡阳书画学社[1]先后入社有江一平、江万平、朱大可、马企周、陆渊雷、马宗霍、李肖白等数十人。

曾熙觉得李复是个可塑之財就介绍他认识清朝著名的书法家吴昌硕大师。在他的提挈下李复的书艺进入历史性的巅峰,汲取了六朝文笔悟透石鼓文、钟鼎文,成为了书法家从而开始自立门户,创办了江阴第一所私立学堂年轻时参加过同盟会。

李寿甲号陇西子(因其祖籍在陇西故名)。李寿甲成为先生后改名李建初,他期初开设在抬巷位于北门定波路(后称暨阳路)。学堂不久就人满了都想跟大师学习本领。李建初教书是非常严格的上课若有人不专心听讲,就拿出戒尺拍学生手心以示惩戒。以此在他的课上没有人注意力不集中

虽然李建初很嚴酷,但学生们都明白先生是为自己好是对自己负责。所在挨过打之后更加认真听先生讲课他们日后都成为了想当当的人物。其中包括曹鹤荪、[2]邓仲和、刘文林、林裕仁、杨中鼎、杨麟成、林松富等一大批国家骨干精英

之后李复把学堂迁至君山巷的“关帝庙”,又称“武庙”此庙始建于光绪六年(1880年),为驻澄水师祭祀历代武士名将之地平时为水师办公之所,冬防时又为水陆会哨之处李复将学堂迁于此处,求学者更是络绎不绝民国成立不久,政府禁办私立学堂、学府李复就将学堂卖了,改为新的名字——李复从此武庙清涳,之后还成了居民住宅还成为文物保护单位。[3]于民国十九年前往上海宣扬自己的书册、书作在那儿也接触到了同道中人。在此后编著了《江阴李复——四体书篆刻大观》传于后世此篆刻大观中包含了中国历史上一百多种字体和篆刻。结合了李复毕生所学融合而成の后又发布了新篆刻,上海编辑社还特出五千稿费(约合现人民币五十万)请李复传扬书册文化

在与李瑞清学书法时还学到了文物鉴赏,李复接触到不少人请他鉴定文物因此亦成为一名鉴赏家。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学习不少书法在此之上学会金石雕刻,后成为一名金石镓还为父亲雕琢了墓志铭。因其教过无数学生且都很成器,自身成为了一名教育家在成长岁月中,积攒了不少的古玩、古董成年後够得不少古器,又成为一名收藏家其中购得了明朝宰相杨继盛的石碑,上面刻着“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十个传世名句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