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证明快递包裹被二次打开快递被拆开过什么原因偷了,而不是自己拿到之后拆开再封上的?

这事儿操作的不好,可以变成公关灾难,操作的好,可以变成非常好的广告。可惜大概率,最后会没有操作。其实从顺丰的回应上可以看出,选择的是老办法了,做切割:会调监控处理,会更严密地包装药品。这两招,其实就是在说,这事儿和快递公司没关系,是快递员自己的行为。因为是快递员个人行为,所以要调取监控进行处理,责任到人。因为是快递员个人行为,所以以后更加严密的包装药品,就能杜绝偷盗行为。这逻辑上本质上是没问题的,毕竟顺丰快递员数量过了25万,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也不可能做很严格的背调之类的。遇到几个顺手牵羊然后跑路的,很正常,尤其是现在疫情严重导致基层服务业人员大动荡的情况下。但,消费者不会这样看。原因很简单,公司某种意义上是个想象共同体。大家都会说,顺丰快递被偷药了,顺丰把药偷了,顺丰快递监守自盗。因为当消费者选择这个快递的时候,选的就是顺丰,而不是顺丰里面具体的员工。用顺丰寄快递,那就是相信你能做好内部管理,消费者是没有责任和义务,来体量顺丰管理上的困难的。因为这口子一旦放开,哇,那就刺激了。去银行存钱,银行员工说是存款,结果给你买了个保险或者理财,出事儿了银行说,员工自己的行为,和本银行无关。去超市买个东西,发现是假货,超市说是采购员个人行为,和本超市无关。那这些商业体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只享受利益,不承担责任,那还不如全民个体户了对吧。正常的逻辑是什么呢?不论是不是员工自己的行为导致的事故,公司先抗责任,该赔钱的赔钱,该道歉的道歉。然后,内部再进行处理,该辞退的辞退,该报警的报警。最后,谈谈怎么提高管理、杜绝预防,让大家信任这事儿以后不会再发生。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所谓的回应,就是客服来做的。前几天新冠阳性理赔,也是客服来回应的;建行转账无法到账,也是客服来回应的。这也是这些年的大趋势,感觉客服责任也挺大的了,不知道工资里面有没有包括公关的部分。其实就连客服来做回应,本质上也是在做切割。回应的好,这事儿就过去了,回应的不好,那客服个人的行为。从管理学上来说,算是立于不败之地了。那为什么我觉得大概率这事儿最后不会有什么操作呢?首先,是除了顺丰CEO,其他人没资格来真*处理。虽然在消费者认知里面,企业是个想象共同体,老板也很希望员工把公司看成是想象共同体,甚至当成家庭来不辞辛劳不计回报的建设,但具体身处公司里面的员工和管理层,可不这样看。咱们很多人自己也是打工人,应该都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能以公司名义出面解决的问题,要么触及了企业生存,要么是最高管理者亲自下令。更大的概率是,因为触及了企业生存所以惊动了最高管理层来亲自下令。其他人,哪怕是管理层,也没资格随意动用这个想象共同体。具体到偷快递这事儿上,要做到杜绝偷到药品的行为,本身来说是个很困难的KPI,甚至涉及到薪酬布局。我记得以前很多描写顺丰体系的文章,都引用了2010年的一个帖子。说有个顺丰快递员在客户企业发表,「我一个月工资1.5万,会为了你这2000块钱的礼品丢这个饭碗吗」。这话一出的结果是:整个公司,一片寂静。然后文章会进行总结,顺丰之所以号称快递圈的天花板,靠的就是顺丰高工资支撑起来的高服务和高信任,这就叫给一个高中生发硕士的工资,干小学生的事。从这个角度,来说明顺丰体系的强大。2010年,一个月1.5万工资,的确很不错。12年后的今天呢?虽然顺丰工资可能的确和同行相比是高的,但支撑不起看不上2000块钱的礼品了吧。尤其是成本方面,面对直营系的京东、德邦、跨越和加盟系的中通、韵达的进攻,肯定是要压的。上半年顺丰1300亿的营收,净利润也就25亿,2%的净利润率一不小心的话,很容易就转亏了。不论是加强管理还是改变奖惩制度,都是要花钱的。正因为杜绝起来很难,所以没人敢去挑这个事儿,除非是CEO亲自动手。其次,是除了顺丰CEO,其他人没动力来真*道歉。大企业都知道,内部肯定是有山头文化的,出事儿了第一反应肯定是压,减少影响,尽量让上面的人看不见,看见了也尽量说是竞争对手使坏。不然,一些可大可小的失误,也很容易变成把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出事儿,公关角度都是大型翻车现场。甩锅甩锅甩锅,大家觉得是企业在甩锅,依然是把企业想象成共同体;其实吧,是里面具体的部门或者个人,要把自己的锅甩干净。消费者伤心,公司形象受损,无所谓,我今年年终奖别玩儿飞了就好。那咱们说回到具体的这次事故上。值不值得顺丰CEO亲自上手呢?很值得。偷药这事儿,说小可以很小;说大的话,可以动摇顺丰的根本。顺丰的价格大家都知道,不便宜,但很多人寄送重要物品的时候,选顺丰的概率很大,就是看准了靠谱。而在现在这么紧张的情况下偷药,就是在动摇了这种靠谱。我说句难听的,如果这事儿发生在某达或者某通身上,可能观感都不会那么差,毕竟这几家打出来的旗号就是,便宜。既然顺丰定价高,那就要支撑的起「贵有贵的道理」。事关根本,这时候共同体概念就要出马,不能再做切割,用员工个人行为来找补了。其实顺丰CEO王卫我觉得他是很有共同体意识的。我记得很清楚,当年快递小哥把车给刮伤了,车主下来是又打又骂,快递小哥不断道歉,但车主拒不接受。事后,顺丰官方微博走的是温情关爱路线,而王卫走的是暴躁大佬路线。先是朋友圈说:如果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后面又说:如果这个世界是用钱或一个道歉可以解决问题,而不以法律解决问题,法律要它干吗。我当时看完,甚至觉得王卫要动手也暴打那个车主了,来个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虽说王卫不可能真的调动资源找到这个车主也来个打耳光,但好感度是真猛。这说明至少在当时,王卫觉得快递员遇到事儿,那就是公司内部的事情。那员工偷药的行为,也应该是内部的事情。再加上这事儿动摇顺丰的靠谱形象,很值得王卫以顺丰想象共同体来处理。可惜到现在也没看到当年的暴躁护短大哥王卫的动作,只有一个客服回应的「个人行为」。
法律分析:1、如果是本人签收,快递公司则不需要负责;2、如果是他人代签收的,需要快递员找到底单和收件人证明一下;3、如显示未签收,没有任何动态,需要找快递公司索赔,要把快递底单,价值证明等交给快递公司,要求索赔;赔给发件人;法律依据: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递被拆开过什么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