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区属于哪个镇社区

北师大昌平校区(沙河校区)的命运简直可以用一部戏来描述,这里就不多赘述,请移步至:

介于此,沙河校区的主体F区目前还在建设中,2018年以前一直因为拆迁补偿的问题而迟迟不能动工,F区一直是一块荒地(原农机所),只能在小小的不到两百亩的G区小打小闹,2018年G区建好投入使用,入住了第一批学生,就是悲催的2018级博士生,第一批前去吸收新装修的甲醛的可怜人儿。

尽管学生已经入住,但校区依然在不停的修缮:内部装修、种树、挖下水道、建超市、装修体育馆等等,幸亏每天我们基本是白天坐校车在本部学习,只到了晚上回来睡觉。2018年后,学校换了党委书记,新任书记(程建平)是清华大学调过来的,手腕应该比较厉害,把之前拖了十八年没有解决的拆迁问题解决了,听说F区已经开始动工了,之于何时能建好,何时学生能搬过去,这就又是个未知数了。

目前北师大昌平校区只有G区在投入使用,目前住在G区的清一色是博士生和延期博士,能容纳大概1000人左右。本科生估计要等将来F区建好以后才能入驻。

北京师范大学有几个校区,大一新生在哪个校区,本文帮大家整理了北京师范大学校区的相关知识,仅供参考!

一、北京师范大学有几个校区新生在哪个校区

海淀区: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西城辅仁校区:西城区定阜街1号
昌平校区:昌平区沙河高教园
珠海校区:香洲区唐家湾金凤路18号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为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京港大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1959年,被中央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

据2020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占地面积1191亩(海淀校园、西城校园、昌平校园G区),另建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0105人、研究生12756人、长期留学生1600余人;下设3个学部、23个学院、2个系、11个研究院(所);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46个;开设本科专业76个。

三、北京师范大学相关文章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重点 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 著名学府。“七五”、“八五”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国家 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九五”期间,又被首批列入“211  工程”建设计划。2002 年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 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将北京师范大学列入支持 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十五”期间,学校进入国家“985 工程”  建设计划。2017 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 类名单,11 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昌平新校园是北京师 范大学以北京校区、珠海校区为两翼的一体化办学格局中北京校区 的重要组成部分,G 区在昌平新校园两区中相对较小,定位于服务“教 育 +”学科群,助力打造世界一流教育学科,打造教师教育黄埔军 校和教育硅谷。

项目名称: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新校园 G 区景观设计

建设地点: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用地面积:16.6 公顷

校园北面、东面为城市主要道路,基于此形成动静明晰的功能格局:学生宿舍居西、南,教学、办公、体活以及培训等居东、北。主要功能区围绕用地四周布置,以期在较小的用地内更为 高效地使用土地。中心区域形成较大的中心场地, 并放置公共性的中心地下建筑。

校园内部实现人车分流,机动车道路为外环校园双车道(消防车通道除外),分别由东、北,  西三个出入口连通市政道路,同时外环路也可方 便地到达园区内的多个地下车库。校园内部各层 级步行系统交织成丰富多彩的人行路网,方便师 生学习交流。

校园景观考虑功能与主题的紧密结合:在校园四个入口延伸轴线依次以校义、迎宾、学行、赏樱为主题打造仪式性入口空间;在四个庭院空间依次以尚友、德馨、敬学、畅活为主题,打造 舒适实用的庭院空间。在不破坏整体格局关系的 前提下,寻求景观空间独立的逻辑。聚合的空间 衍生活力,内敛的空间营造意境。

空间理念:书院式的多层次院落空间

依托功能分区,建筑在用地四角围合出不同属性的内向性院落,同时四角院落围合出中心区更大层级的中心院落。 整个校园空间层次丰富,小中见大,而整体化的中心区与周边院落的良好关系及其场地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也为丰富 多彩的校园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础。

景观理念:中式现代气息下的山水书院园林

景观依托规划格局,以“山水书院园林”为概念,着重打造“书院”所应具有的仪式 入口空间、教化空间以及后花园休闲空间。 仪式入口空间以“礼乐之道”为主题,教化 空间以杏坛和木铎为主题,打造中心区文化 熏陶空间,后花园休闲空间则分别以“林野 之境”和“山野之势”为题,意在营造古代 书院栖身自然的意境氛围。

特色空间:中心下沉景观和中心区地下建筑屋顶景观

东西向主轴线与南北向副轴线 连通各园区出入口以及中心区,组 成园区主要的交通骨架结构,形成 东南西北四个入口延伸进校区内部 的矩形景观地块。景观设计中将其 打造成入口轴线区景观,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东轴线的银杏大道和南轴线的樱花大道。

银杏大道的设计从木铎、杏坛 等核心文化符号以及植物中象征传 承的“公孙树” ( 银杏 ) 入手,运 用隐喻手法打造富有新校区识别性 和体现新校区文化内涵的入口景观 轴;樱花大道的设计以樱花观赏为 主题,兼顾通行、停留、活动功能 于一体,打造校园尺度的浪漫街区。

特色空间 :”坐“空间

理想的校园应该全方位、多样性为使用者提供停留、等待和休息的人性化空间,同时也可作为学习与交流的空 间,一方面,这种空间应该渗入到每个花园、每个庭院、 每个路侧,另一方面,“坐”空间的形式更应是灵活多変 而又整体统一的。

从主教学楼南广场边缘的方形树池,到樱花大道林缘 树下的错落坐凳,从“山野之势”蜿蜓密闭的园路边布置 的成品坐凳,到“林野之境”因坡就势设计的露天阶梯教室, 各种“坐”空间成为 G 区校园的亮点与特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区属于哪个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