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黑吧出溜的跟我隔着嘎达东北话叭叭是什么意思啥你东北话叭叭是什么意思三炮啥意思?

山炮 :农村人,傻子的意思
羊了而正的:一点也不老实 很淘气
五迷三道的:没有几句实话 经常说谎
你长的太埋汰了:就是你长的太难看了 埋汰单指 脏的意思
吭哧瘪肚的 :吞吞吐吐
毛愣三光:粗心大意的意思
我发现你干啥事怎么突了反仗的呢:形容办事办不明白 不会办事
习里马哈得:就是 马大哈的意思
怎么还鸡吃掰脸的呢 :怎么还急了呢
舞舞喳喳的:手舞足蹈的意思

这个不用表发音 你打的这些字 都是 直接念出来的音

坐地炮(矮子)、矬把子(矮子)、鞋拔子(赵本山的脸)、掌柜的(家里的男人)、马大哈(做事马虎的人)、约觉着(估计)、老抱仔(抱鸡蛋生小鸡的母鸡)、穿小鞋(条理人)、仰目脚(躺着)、钢钢硬(硬)、吃伤了(什么东西一下吃多了)、刺目糊(眼屎)、搞破邪(搞破鞋、不正当男女关系)、二五眼(二百五)、燕别蝴(蝙蝠)、风刺楼(风车)、打饱嗝(呃逆)、电风车(鼓风机)、搬不倒(顽强又难缠)、窜辕子(马不拉车,跑了)、挠杠子(跑了)、撂秆子(跑了)、圈进去(进窝,使人受牵连)、灯笼挂(下货,指内脏)、串烟了(饭菜过火的味道)、游荡户(自由不受约的人)、屡杆爬(又叫顺沟溜屁呵呵)、蔫不唧(人动作慢没精神)、一对双(一对双胞胎)、神叨地(精神不正常,象是中邪了)、磕头燎(很细小的彩色蜡烛)、草耙子(一种吸血草蜢)、大马勺(较大的勺子)、大马牙(很大很难看的牙齿)、肿眼泡(眼皮很厚)、红瞎的(较多的红色较难看的颜色)、一撇子(一巴掌)、闹眼睛(得眼病)、卡把裆(裤裆)、老丈人(岳父)、卡扒拉(有一定曲度的小棍子)、八瞎将、狗嗖地(不大方)、烧周年(去世一年拜祭)、狗卵子(骂人的)、老娘们(女人已婚地)、老爷们(已婚男人)、随风倒(墙头草)、起秧子(ML)、猫月子(做月子)

把家虎儿----bǎ jiā hǔr 过日子俭朴,不乱花钱。
白眼狼儿----bái yǎnr láng 指忘记别人情份或心意狠毒的人。
班儿对班儿----bānr duì bānr 指年岁和其他方面相仿的人。
板板正正----bǎn bǎn zhèng zhèng (1)行动不越轨,(2)打扮有板有眼,不邋遢。
板脚----bǎn jiǎo 因为鞋底太硬,脚在鞋子里面不舒服。
半拉克叽----bàn lǎ kē jī 不完整的东西;半完成的活计。
帮狗吃食----bāng gǒu chī shí 帮助别人干坏事或说话偏向别人。
爆锅儿----bào guōr 做菜时,等油在锅里开了,再放上葱花儿等作料儿。
抱窝----bào wō 鸡孵蛋,引申为妇女生小孩儿。
背包捋伞----bēi bāo luō sǎn 形容携带的东西很多,且不整齐。
彪----biāo 由于理智不健全,说话办事不着边际。
摽劲儿----biào jìnr (1)比赛,较量.[例]他俩~干了一上午,连袋烟都没抽。(2)对着干。
瘪茄子----biě qiéR26;zi 茄子因被霜打或日晒而呈现出来的蔫巴状。引申为变得老实、蔫巴了。
不着调----bù zhāo diào (1)做事不认真。[例]小胡干活~,得好好带一带。(2)不务正业。
不打锛儿---- bù dǎ bènr (1)说话很流畅,(2)做事果断。
隔路----泛指人的个性强,不愿与人交流,不合群。
得瑟----泛指人不稳重,做事爱出风头。
麻应人----泛指看到某些事物后一种不自在的反应,有起鸡皮疙瘩的意思。
嘎咕----泛指事物比较与众不同。
小嘎----就是指十多岁的小孩。
半拉子----未成年的劳动力,只能顶八个成年人。

假假咕咕----不实在,辜负了别人的热情。
图鄙-----被骗或被耍了,还不知道,有有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的意思。
挠啃---- 泛指很久没有沾油水,或相关的东西。
掰扯----理论、研究。
白话----就是说不着边际的话。
打狼----落后,最后一名。
哈拉子----比较多而且向X L的口水。
记葛浪----起纠纷,争吵。
老鼻子了----很多。
毛愣三光-----不稳重,做事毛草。
尿性----很有男儿气概。
念秧----指桑骂槐。
欠登儿-----泛指那里有事情那里到的人。
屈咕-----两个人小声的互相嘀咕。
老蒙咔吃眼-----形容人年级大了,不受别人的尊敬。
别楞----泛指叫人感觉不自在。
噶点啥----赌点什么。
二椅子----不男不女。
吭哧瘪肚----泛指做事不麻利,说话不利落。
烂叁----泛指人不行为做事不利落,尤其是指妇女。
撒膜----四处张望。
无极六兽----百无聊赖。
老报子----孵蛋的老母鸡。
抽冷子----趁人不备,突然做某件事。
呲哒----不是好气的责备别人。
日日的----形容速度快。
虎拉巴几----形容人IQ比较低。
闹停----泛指心里有事,比较闹心。
码人----打电话叫人。
海了----非常多、大。
抓瞎----没有依靠。
赛脸----给点阳光就灿烂。
耐排----按顺序排列。
出溜----脚下一滑。
呲拉-----谷物或物品被阳光或风洗礼。
突鲁---泛指物品比较滑,没有把住。
柴火妞----农村的姑娘。
神神叨叨----比较神经质。
横扒拉竖挡着----特指某人极力阻挠某人做某种事情。
张斗----比较爱出风头。
腰-----称量物品的重量
叨愣七咕----泛指自言自语。
黄了----指事情没有办成。
扭头别棒-----本来已有矛盾,还要在一起。
撕吧----打仗之前的前奏,互相撕扯对方。
沾包----指做了事情有比较严重的后果。
老疙瘩----最小的男孩。
嫌乎不自在-----有病了。
做视----特别事物特别的严重程度。
扯大兰----漫无边际的和别人吹嘘。
邪乎----特别的厉害。
闷头----一种类似疖子的皮肤病。
哥能-----一种特种由柴草产生的垃圾物。
捂车----掩盖或摆平。
鼓拥----慢慢的移动。
涞旋----特别夸张、不着边际的讲说。
涞大彪-----特制使用了大量的粗俗的语言。
干大垒----一种房屋的建筑形式。
古动----等同于煽动。
撩骚----泛指闲着没事找事。
囊囊踹----泛指猪肚皮。
大仰巴饺子----四脚朝天。
味的罗-----小型的水桶。
偏煞子----正房旁边装杂物的小房。
突鲁反仗-----特制做人、做事反复无常不利索。
思思哈哈----特指很冷。
皮皮片片-----乱七八糟的。
魂儿画儿----特指脸部不规律的脏。
杨得二正----精力不集中。
草眯----躲起来了,有指人缩头乌龟的意思。
打误----车陷在泥里。
冰嘎(一些地方叫冰猴)----冰面上玩的陀螺,和南方的陀螺不同,冰嘎多用金属制成。
掰扯----分析,计算
备不住----有可能,也许
包源儿----全部,全包了

不靠谱(不靠盘儿) ----不符实际
不远匣----指不太远(一般指空间上的距离)
疵毛撅腚----指头发等乱
撮子----装垃圾的容器
藏猫儿乎----捉迷藏
敞亮----形容一个人不藏心眼儿,大方直爽.
打八刀---- 离婚,分手
打哑吧缠----故装不懂
打出溜滑(或:打滑呲溜)----先在非冰面上助跑一段,然后在冰面上滑过。
点儿高(低)----运气好(坏)
得瑟----de-4 se 得瑟是这样一个动作或状态,在别人看来一个人做这个动作或状态是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但实际上那个人做动作的时候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真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
二虎八鸡----傻乎乎
二椅子----不男不女
格路----形容一个人不好相处,性格有些孤僻或古怪的意思.
疙不溜脆----十分流利地
呱叽----象声词,比如说:他呱叽一下子摔了个大屁蹲。
呱叽呱叽----指表扬表扬。
归拢----教训人或整理东西
嘎----ga-3 :1,小气,吝啬 2,蛮不讲理
刚刚的----形容程度大,(可以修饰一切形容词)
嘎拉哈----ga-3 la ha-4 一种用动物关节做的儿童玩具(有失传的危险哟)
干仗(才知道这也是东北话,一直当普通话用呢,呵呵) ----打架
咯应----讨厌(这么重要的词居然忘了,该打啊)
虎了吧叽----同二虎八叽
忽悠----这个不用解释了吧,不会的来打我
坑吃瘪肚----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一般是由于紧张或受辖制时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老么卡(刺)眼----形容又老又丑的人
老嘎瘩----兄弟姐妹里最小的那位
老天扒地----:形容一个人老得不成样子了。
毛楞三光----做事情不加思考,很着急的去做。
卖呆儿----1,看热闹 2,发呆
尿性(东部方言) ----有骨气,真汉子
闹听----心烦,心里不舒服。
念三七儿----旁敲侧击
蔫吧----没精神,枯萎
pia-4迹----一种硬纸片做的游戏工具
屁蹲儿----跟头,摔跤(一般指屁股先着地)
七吃喀嚓----麻利,干净利落
欠儿蹬----应该是好出头,多事的意思气管子

赛脸----明知不对,故意那样做
水勒巴察----水性大
秃噜----失败,放开
土包子----土生土长地没见过大世面的人
图毕----费力不讨好.
铁子=老铁----哥们,好朋友
妥了----行了,好了
屋脊六兽----是形容一个人像古代建筑屋脊房檐儿上雕刻的兽一样,那兽立着一动不动,人就像它一样闲的没事不知道干什么好。
舞马长枪----张牙舞瓜

五迷三道----迷迷糊糊
稀里马哈---- 马虎
兴许----可能,也许
一整(就) ----总是,动不动(就)……
杨了二正----是形容一个人做事精力不集中的样子 做着事情心里却不知道想些什么其他的事情
眼力价----形容一个人看人准不准,多指会不会来事儿。
张程----办法,能力
抓瞎----毫无办法,无法解决
准保----保证,一定

起根、炸根:原来、原先、开始。
干哈(há):干什么、做什么。
唱蹦蹦:指唱二人转(地方戏)。
打腰:指有钱有势阔气。
扎古扎古:指给病人治疗;又指梳妆打扮。
掌包的:跟马车管事的人。
跑腿子:已超过结婚年龄的男人,但又无配偶。

毛楞:办事粗心不稳当。
个央人:使人觉得烦脑不快活。
粘帘子:指出事惹祸的意思。
可劲造:不加限制地吃和用。
大拉乎吃的:不循规矩和礼节,盲目作大,
白话:能说(贬意)。说的话和办的事与本人的身份不相称。
喂大罗:水桶(俄语)。
乌了巴突的:指水没烧开,温度不凉不热。
利亮儿:办事干净利索。
艮不溜丢的:指人不开通,办事不干脆。
有老主腰子:有主意、固执。
界壁儿: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秃橹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

方言也是多种多样的,学习本土语言,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看图识字,看看你能说出来吧?关注留言,找答案!!

所有的话在前面必须加上一个在前缀。

有一种创伤,叫秃噜皮。

有一种闲侃,叫扯犊子。

有一种性别,叫二椅子。

有一种顽皮,叫欠儿登。

有一种可能,叫备不住。

有一种数量,叫老鼻子。

有一种运动,叫滚犊子。

有一种频率,叫晃常儿。

有一种害怕,叫胆突的。

有一种不行,叫完犊子。

有一种摔倒,叫卡跩了。

有一种发愣,叫卖呆儿。

有一种执着,叫盯把儿。

有一种口水,叫哈喇子。

有一种地方,叫那嘎达。

有一种范围,叫整个浪。

有一种傻,叫虎了吧唧。

有一种吃,叫可劲儿造。

有一种能力,叫吭哧瘪肚。

有一种工程,叫半拉咔叽。

有一种失败,叫秃噜反仗。

有一种骨头,叫波罗盖儿。

有一种故意,叫静引儿地。

有一种设施,叫马路牙子。

有一种心态,叫扬了二正。

有一种休闲,叫无极六兽。

1,老么卡哧眼儿 例:瞧你长的那样,老么卡哧眼儿,那个能看上你,形容又老又丑的人

2,皮儿片儿 例:老王家那小子把家里造的皮儿片儿的,同皮皮片片: 乱七八糟的。

3,魂儿画儿 =魂画例句:你这脸上抹啥了,造的魂儿画儿的

4,破马张飞 例:你这是嘎哈啊,破马张飞的,能不能消停点儿

6,舞马张枪 例:同上

7,毛愣三光 例:你能不能稳当点儿啊,别成天毛愣三光的让人不放心

8,七吃咯嚓 例:麻利,干净利落

9,得儿喝的 例:你别成天得儿喝的行不,正经点儿吧

10,甩(水)裆尿裤 例:你看看你儿子,整天甩裆尿裤地,你媳妇也不好好整整

11,披哩扑笼:当有人经过的时候,河边那些小青蛙全都披哩扑笼地跳进了水里

12,递溜蒜卦 意思是说不整洁整齐,乱七八糟的意思!例:你看你收拾的行李,~的,怎么拿啊!?

13,暴土杨长 例:前两天大风刮的我家前面暴土扬长的,都出不了门儿了。

14,杨了二正 例:你也别成天杨了二正的摇哪儿烂走了,赶紧找点正经事干

15,搂瓦块儿 例:那家伙脸长的,搂瓦块儿的 ,磕碜死了。

16,老天扒地例:我现在都老天扒地了,还结啥婚啊,一个人过吧。

17,那旮得儿[例]你说的那个东西藏在那旮得儿了

18,急了拐弯 [例]那道也成难走了,急*了拐弯的

19,突鲁反仗 [例]他做事突鲁反仗的,把这事交给他还真让人不放心。

20,傻了吧叽 =虎了吧叽[例]干啥玩意呢傻了吧叽的 虎啊!虎了吧叽:同二虎八叽

21,嘶嘶哈哈 [例]这外面老冷了,冻得我嘶嘶哈哈的。

22,鼻涕拉瞎 [例]你还记得你小时侯鼻涕拉瞎的样子,成天跟在我后面要糖吃.

23,得得瑟瑟 =得(四声)了吧瑟 [例]就你好,那天还得得瑟瑟的跑到精神病院去做演讲去了

24,埋了咕汰=埋了粑汰= 埋汰[例]你这几个月没洗澡了,埋了粑汰的。

25,吭哧瘪肚 [例]你可别在那儿吭哧瘪肚地浪费大家时间了,没准备好的话赶紧下来吧

26,急头歪(掰)脸 [例]你这人咋回事的,一说话就急头掰脸地

27,虚头八脑 [例]你别跟我虚头八脑的了,要借钱就直说.

28,舞舞喳喳 [例]过度炫耀,的瑟,招人烦的意思

29,疙不溜求 [例]那天他疙不溜脆的就把几个小流氓给收拾了。

30,犄角旮旯 [例]那天我找丢的东西,把家里的犄角旮旯都找了,还是没找到。

31,稀里马哈 [例]别和他做事了,他小子稀里马哈的,别把你自己的事耽误了:马虎

32,吊儿郎当 [例]老李家那小子成天啥也不干,一天吊儿郎当的

33,无脊六受:百无聊赖。闲的没啥意思抓心挠肝的感觉

34,五迷三道 [例]那几天喝得我五迷三道的,钱包丢了都不知道。五迷三道:迷迷糊糊

35,费劲扒拉 [例]这回考试也忒难了 费劲扒拉的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36,不项楞:不起作用。[例]你也太~了,这么点事都没办法明白

38,不打锛儿 :说话很流畅。[例]用什么买什么,要说花钱那真是连'锛儿'都不打……

39,不断溜儿:连续不断[例]游行的队伍~一队接一队儿

40:不赖: 不错,不坏。[例]"老胡头说起来人也~,大伙都爱和他逗个笑话

41:别脚 :交通不便。[例]你村建的真不是个地方,太~了

42,别介:不要那样。[例]别介,瞧你那眼瞪的我不说了还不行吗,

43,憋屈 : 烦闷,心里不痛快。[例]他爹总没个笑模样,整天~着,不说话

44,八杆子拨拉不着:互不相干毫无联系[例]好好念书,是正经,别成天弄那些~的事

45,八字没一撇: 指事物尚无头绪[例]别听他瞎扯,那事~呢

46,叭叭的:说话侃快、脆生。[例]那丫头说话~,就是做起事来糊涂

47,笆篱子: 监狱[例]韩老六告了状,他被抓去蹲了三个月~

48,扒瞎:撒谎[例]二老歪,你寻思我~哪!

49,拔尖儿:居首位[例]他在班级里学习~了

50,拔犟眼子: 脾气执拗;说极端的话[例]李二最能~,谁也犟不过他

51,掰扯:说话,讲道理[例]杨大叔,让我把破沙发拉回家去,~~看到底是谁跟我过不去

52,白眼狼儿:指忘记别人情份或心意狠毒的人[例]那小子是个~,你可不能理他

54,忽悠:这个不用解释了

57,磕碜:1,难看;2,丢人磕碜(寒碜):意为丢脸、难看

61,pia-4叽:硬纸片做的儿童游戏工具,一片放在地下,用手里的一片去扇,扇翻个就算赢

63,秃噜:失败,放开

64,铁子=老铁:哥们,好朋友

67,一整(就):总是,动不动(就)……

70,喀啦: 什么都做不好,被人看不起

117,得(四声)了把搜:动作举止非常夸张,不够得体,招人讨厌

118,布拉吉: 裙子,女人穿的

119,滚犊子: 意为滚蛋

120,隔路:贬义,意为"特别,与众不同",可以理解为"特立独行"

121,浮溜浮溜: 特别满,形容水要溢出的样子

122,唠嗑: 意为聊天

123,稀罕: 意为喜欢

124,解嘎吱: 意为"过瘾"。例:你给我挠后背没挠准地方,一点儿都不解嘎吱。

125,袅(一声)儿悄儿的:意为轻手轻脚或偷偷摸摸做事,也形容不声不语。例:你瞅你造一地埋了咕汰 的,你给我袅儿悄儿搁那呆着。

126,武至(轻声):意为折腾。例:这家伙的,给我武至一身汗。

这疙儿、杨了二正、撒磨,跩一跤、埋了八汰、突鲁反仗、半拉咔叽的、便宜娄搜、破玩意儿、皮儿片儿的,魂儿画儿的、闹听、欠儿登、二虎八叽,毛愣三光、舞舞扎扎、瞎忽悠、武了豪疯、咯应、吭吃瘪肚、七拉咯嚓、麻溜儿利索儿……

东北,有一种白痴,叫扬了二正;在东北,有一种反复,叫吐了反仗;在东北,有一种发火,叫急眼;在东北,有一种直爽,叫敞亮;在东北,有一种痒,叫刺挠;在东北,有一种喜欢,叫稀罕;在东北,有一种讨厌,叫各应;在东北,有一种丑,叫磕碜;在东北,有一种美,叫带劲;在东北,有一种回答,叫嗯哪;在东北,有一种不耐烦,叫滚犊子;在东北,有一种傻,叫虎了吧唧;在东北,有一种脑残,叫山炮;在东北,有一种可能,叫备不住;在东北,有一种不可能,叫够呛;在东北,有一种另类,叫隔路;在东北,有一种脏,叫埋汰;在东北,有一种闲侃,叫扯犊子;在东北,有一种聊天,叫唠嗑;在东北,有一种开始,叫原先;在东北,有一种不着急,叫赶趟;在东北,有一种唠叨,叫磨叽;在东北,有一种错误,叫岔劈;在东北,有一种显摆,叫得瑟;在东北,有一种舒服,叫得劲;在东北,有一种能耐,叫尿性;在东北,有一种口吃,叫磕巴;在东北,有一种费劲,叫吭哧瘪肚;在东北,有一种角落,叫旮旯;在东北,有一种地方,叫那嘎达;在东北,有一种农村,叫屯子;在东北,有一种挑逗,叫撩哧;在东北,有一种坚强,叫皮实;在东北,有一种赶紧,叫沙楞的;在东北,有一种寻找,叫撒摸;在东北,有一种口水,叫哈喇子。

一、东北方言常用词入门

1、贼(用来形容程度,比如口语里常说的:贼好吃,贼好看,贼好玩,贼迷糊,贼能耍,贼想哭,贼有意思,贼他妈好,贼他妈虎,贼逗,贼傻,贼山,贼冷,贼热;如果和书面或流行语言结合起来,更是妙不可言,比如贼寂寞,贼孤独,贼感伤,贼感动,贼酷,贼煽情,贼小资,贼有内涵)

2、嗯哪(这是个前后连贯的感叹词,“嗯”用来应答,“哪”是个后缀助词,起到强调语气的作用。在回答别人问题或对话连接的时候,“嗯哪”是表示肯定的意思,相当于普通话里的“是啊”)

3、咋地(是“为什么”的意思。需要注意,在后面的“地”读短音的时候,“咋地”所表示的是反诘、存在一定疑问的意思;在后面的“地”读长音的时候,“咋地”则被赋予了不满、激怒的色彩)

4、整(在哈尔滨方言中,“整”是个动词,如同某些地区的人喜欢用“搞”一样,“整”的用途极其广泛,整人,整事,咋整,整明白,整迷糊,整点饭,整点花的,整点喝的;在哈尔滨喝酒,必须要能整才行,一般是先整白的,滋溜滋溜纯粮小烧落肚,然后整色[读sai]的,咕咚咕咚一面坡“三梅”系列加深感情,最后再整啤的,哈啤三星嗵嗵嗵地灌溉下去,要三色齐,这是哈尔滨的“三个代表”,谁不认真学习肯定是思想反动透顶)

5、干哈(也就是“干啥”的意思,“哈”与“啥”为通假关系;你干哈去啊,不干哈,也就和你们年轻人学[读xiao]习学习,俺就是想出趟国旅旅游,活了半辈子了,怎么也得去趟牡丹江啊)

6、行不(相当于“行不行”的意思。这类的普通话缩语代表了我国语言制度改革的大趋势,现代信息社会里,就必须使用最简练的语言来传递最明确的信息)

7、扯(即认为对方信口开河而表达疑问。比如,某同学兴高采烈地发布一个好消息,说昨天买体彩中了个二等奖,赢取奖金两块钱,而孙悟饭则大言不惭,那算啥啊,我昨天中了两个500万呢。在这样的情景模式下,某同学就可以用上这个词——你扯呢,中大奖你还不请客?装啥NB,走,旁边粥铺先给我整个芹菜炒粉条吧)

8、得儿(读denr,德恩切,方言中指男孩的小鸡鸡。和难听的骂人话相比,这个词汇不带有强烈的恶意侵犯倾向,反倒显出几分情趣来,用来形容某人稚嫩,脑袋不开窍;你咋那么得儿呢?我瞅你咋觉得得儿的呵地呢?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词语有可能与粤语有着一定的关联,比如香港电影里的武打童星曾经唱过首歌,里面就有“我得儿意地笑,我得儿意地笑”的一句,本着严谨治学的精神,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深入探讨)

9、硌应(讨厌的意思。结合句式,可以是“犯硌应”,或者是“硌应人”。有句话,癞蛤蟆上脚面,它不咬人却硌应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硌应”是讨厌一词的含蓄讲法,毕竟不好直接提出某人是癞蛤蟆,说句硌应就已经道破玄机了)

10、敞亮(形容某人大方,也用来表示自己心情愉快。哈尔滨的有钱人被称做“管子”或者“馆子”,反正他们不是寻常难得一见的大管道,就是经常上街下馆子,如果他们发达不忘兄弟,致富还惦记着乡亲,大家就都赞美他办事“贼敞亮”;等哪位不开心的时候,忽然解决了问题,更是要说上句他现在心里“可敞亮了”。在普通话里,敞亮一词都是用来形容房屋开阔明亮的,有道是宰相肚里能盛船,哈尔滨人的心中装得下楼呢)

也有作“扯淡”,似乎正统写法应该如此。但此“扯蛋”却更有新的含义:缘自赵本山小品的典故,从而也看得出东北人对互相推诿不干实事的厌恶。所以赵本山扮演的牛大叔非要提着一串王八蛋回去给个说法,扯着这些蛋就是让人知道东北人看重的是实效和成果,决非是嘴皮子上的口号。

其实四川、湖南等地也说耍,他们的意思是玩;而东北人所指的则是对华而不实的不屑,往往是说成“耍大刀”。因为关云长的刀玩的已经很绝了,如果再有人尝试想必就没有什么突破。因此东北人常说的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不断地提醒需要谦虚,毕竟坐蜡对于讲究诚信的东北人来说是极为羞耻的事情。

东北人把这个词的利用似乎相当于英语里的词根,后面连缀着很多的东西,从而赋予更多的意义,比如装熊、装蒜、装傻、装孙子、刘老根常说的装犊子,还有不太文明的装X。“装”字的高频率出现至少说明了东北人的坦诚磊落,反对一切虚伪和掩饰。

这个词足以说明了东北人的口才。并非东北人就是一种傻大憨粗的形象,伶牙俐齿在这个关东的地方比比皆是,像赵本山能凭三寸不烂之舌把正常人说成病人,把范伟给忽悠瘸了,把全国观众给忽悠乐了。

这个词的音对外地人来说还真不是好发,按照方言来读就是“de(四声)se(轻声)”。这是东北人比较反感的行为,由于里面含有张扬跋扈和自我表现,所以让东北人认作不稳重成熟的替代品。不过因为东北人中新新人类的成长,个性和另类被看重已经成为趋势,看来得瑟还是要得瑟下去的,但可以换个词形容:作秀。

这是让东北人喜欢的感觉。由于地理的原因,广袤无垠的田野成就了东北特有的景色,也成就了东北人文特有的风貌,所以东北人所认同的是豪爽和开阔,敞亮自然被经常挂在嘴边,时刻提醒自己对待别人和判断别人的尺度。就这个问题上,也是东北人和南方人最大的分歧所在:东北人的敞亮被认作缺乏深思熟虑,而南方人的多虑被看作小里小气的怯懦。不过东北人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只要自己的感觉敞亮,别人的意见又能如何呢?

尊严对东北人来说很重要,面子上一定要过得去,所以对待猥琐不堪的事情通常是嗤之以鼻,如果碰到别人低三下四地纠缠不清,即便自己被奉为尊者也一样瞧不起这样“死乞白赖”的孬种。

干净利落一直是东北人崇尚的做法,而且与任何的阻碍和困难作彻底了断是东北人很习惯的取向,因此有了“宁可被打死而不被吓死”的豪言。憋屈对东北人来说恐怕是最不妙的心理体验,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令人憋屈——自己能力高而没被提干,憋屈;自己贡献不小而没房子,憋屈;自己资格老而下岗,更憋屈……但东北人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手段,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排遣憋屈所带来的压力,因为本性的乐观决定他们不会就此颓废的。

东北人很看重力量和健壮,那是因为本身就长得高大,同时粗犷豪迈的个性也决定他们对健美的热衷,所以有时候会流露出对南方人瘦小的轻蔑——一点不“实撑”。所谓实撑,就是有厚实的内容对骨架进行稳定的支撑。要不然父亲为什么总喜欢捏着儿子开始结实的臂膀骄傲地说“挺实撑”?

稀少罕见的东西一定是宝贝,自然要倍加珍惜,由此推断当东北人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时非常习惯使用稀罕这个词也是很合理的,只不过是把形容词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动词,相信这样的小问题语言学家也会对东北人通融的,毕竟这是让人高兴的词语。

二、东北方言常用词目录

gā da 疙瘩/包,块儿,地方

gā ga 嘎嘎/形容冷的程度,如天嘎嘎的冷

gǎ la ha 嘎拉哈/动物骨头的关节

hāla 哈喇/食品放久发霉的味道

tū lu 秃撸/事情半道变故

zhā hu 咋呼/出风头的意思

zeí bì 贼毙/特别好,即现在所讲的酷

起根、乍根、的根:原来、原先、开始。

干(gá)哈(há):干什么、做什么。

唱蹦蹦:指唱二人转(地方戏)。

打腰:指有钱有势阔气。

扎古扎古:指给病人治疗;又指梳妆打扮。

掌包的:跟马车管事的人。

跑腿子:已超过结婚年龄的男人,但又无配偶。

毛楞:办事粗心不稳当。

膈应人:使人觉得烦恼不快活。

粘帘子:指出事惹祸的意思。

可劲造:不加限制地吃和用。

大拉乎吃的:不循规矩和礼节,盲目作大。

白话:能说(贬意)。说的话和办的事与本人的身份不相称。

喂大罗:水桶(俄语)。

利亮儿:办事干净利索。

乌了巴突的:指水没烧开,温度不凉不热。

艮不溜丢的:指人不开通,办事不干脆。也指食物坚韧而不脆。

可劲造:不加限制地吃和用。

有老主腰子:有主意、固执。

界壁儿: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

东北三省外面听起来话都差不多.但是,关起门来,比较一下,有很多的不尽相同之处。辽宁话,比较的远一些,读他的语言能使人深深感受到,大部分处于平原地带的辽宁沈城不愧是沿海省份的省城,当地说话都带着一些辐射性的特点.沈阳地区的话,其实也分为多种,由于受到周边地区口语的影响,所以语言的包装上也比较繁杂,举个例子 一部分沈阳人把”是”读成”四”,一部分就把”是”读成”四”而且在”shi”和”si”方面比较的僵化走极端.各占一端,平翘舌有时很难分开”儿纸”(儿子),咱们代表的是个体,并非包括对方,这些方面比较有代表性. 我大体把沈阳话分为” 铁岭腔,抚顺本溪腔,和本土腔” .

铁岭腔比较接近于长春,四平话(地理的原由)有着东北语言憨的本性,这种方言和长春话类似(以下有叙述).抚顺本溪腔呢,声调就是比较转,有点吉林通化白山的口吻(地理因素).如”你吃”在抚顺一般读成”泥此”.这种很具有地方特色的语言进入沈阳当地的语言中充分的融合便成为了沈阳语言一个重要分支..沈阳土生土长的”纯净”语言就比较的东北了,很实在和憨厚,没有语调上的特殊加工,这个分支目前在沈阳所占的比例已经不多了,但是还是顽强的存在着...

长春:长春的语言上比较的封闭,很具有关东人的特点,长春所处的吉林省,大部分处在封闭的山区,语言上自然就没有外来的修饰,完好的保留着东北语言的精髓..

哈尔滨:按道理,按地理,哈尔滨话是最有理由作为东北的代表.但是有些外界因素不应忽略,由于黑龙江省大部分处于丘陵或半丘陵地带,黑龙江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俗大抵呈现一种放射形的半开放特点,在政策上善于研究国家的政策,结合本地的情况制定发展策略,在语言方面也继承了这一特性,听哈尔滨人说话,感觉就是一个东北人在刻意的操着”普通话”.甚至,我在哈尔滨的时候听到哈尔滨人把”贼好”改成”特好”,把”干啥(ha)去改成”干吗去”更有甚者干脆说起广东式的普通话了.作为东北人我感觉哈尔滨的地方话是有些”背叛”东北语言的方向,而加大速度去容入标准语言的潮流中了.哈哈,哈尔滨人说出的普通话,感觉是东北地区中最标准的.

如果你是东北人,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一听到那熟悉的乡音,就会不自觉地走入那样一个人群之中,而这人群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会把你当作兄弟一般地接纳下来,那种铿锵的语言撞击着人们彼此亲近的欲望,让你感到:我们本是一家。

所以,东北语言,只有在东北,才有其生存的基因和土壤,如果把它拿到另外的地方,就会失去它的生命力。

上大学时,同学小民利用假期来东北旅游,在通往沈阳的列车上,她与一位小伙子和一个老妇人邻座。她看到小伙子一直很殷勤地照顾着这位老年妇女,便深受感动,不由自主地问:请问这位是您的什么人?小伙子说,这位吧,是咱妈!咱妈身体不好,这是刚从北京看病回咱沈阳。一席话说得小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咱妈!这一“咱”不要紧,不把她自己也给“咱”进去了?小民是学中文的,在语言上就爱叫个真儿,她就大讲特讲“咱”字的准确用法,和在“你”与“我”之间这个“咱”字的不可随便用的特性,结果把那个沈阳小伙子惹得不高兴了,还弄得老妇人老大不乐意。

回到北京,小民见到东北的同学就说起没完:“我又不是他们家的媳妇,凭什么说她是我妈?”东北同学说:“人家并没有说是你妈。”“可是他说是咱……”咳,其实小民也明白,人家并没有据她为己有的意思,可她就是觉得别扭。

这就是比较典型的东北语言,听着就是那么热乎乎的亲切,但是在外地人那里,又是不可思议的难解。

在中国,可能在任何一个省份都听不到这样的感情色彩极浓的语言。

这样的语言无疑具有感情的魅力,象征着“我”与“你”之间的亲密和真诚。

在东北,经常有“哥们儿”、“姐们儿”称彼此的父母为“咱爸”、“咱妈”,只要有一个说:咱妈如何如何了,那么就会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去这一个家里帮这帮那,那情形,真是叫人打心眼里往外感动。

东北语言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子”味,当然,也有更细微一些的区别,如大连的“海蛎子”味等等。但总之,它们不像南方的方言那么艰涩难懂,所以也就让全中国的人民都可以模仿并用它调侃。

自从赵本山、黄宏、宋丹丹等人的小品出现以来,东北的方言就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传开来,那种把生活原型夸大的语言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使东北语言特有的张力得到人们的认同。

东北语言大都是像东北人的性格一般直白和昂扬,就像人常说东北人的大嗓门,没遮没拦。比如,把“干啥”说成是“干哈”(gàhá),这与大众嘲笑的“旮旯”和“那疙瘩”等词汇一样,都是靠舌根部发音的,换句话说,东北人的语言发音方式是非常地具有其根源的—他们的朴实、原始、直白,还有他们的不拘小节。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别的地方的方言都不会引起人们的如此兴趣?比如说上海话、广东话,这些地方方言不但不惹人笑,反而还有不少的人愿意模仿和冒充?想来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东北话比较地傻气和土气,说到底,这是东北人的没有心机和阴谋的表现,这和他们什么都摆在桌面上的性格有关,却与他们的思想、信念等内在的精神因素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我曾经做过一个比较,比较的是东北人、西北人,上海人和北京人,比较他们说话的发音方式,我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这四个城市或地区的男人说话发音的部位都不一样,比如上海人,他们是用舌尖部发声,所以发出的声音比较细柔和省力,这很像上海人的性格——文静、节俭,还有人们常常认为的那种精打细算。而北京的男人说话大都鼻音很重,很有些傲慢和不屑一顾的语气,这也很符合北京身处天子脚下的那种优越感,他们见多识广,眼界开阔,不可一世。而西北人,则代表了典型的憨厚和诚恳的西部特点——他们用胸腔的共鸣来表达自己,每句话的前面都要加一个“啊”,或者在后面缀一个“嘛”字,“是嘛”、“对嘛”等等。而东北人则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是用舌的根部发声,也就是说几乎用了所有的力气来说话,没有保留地无私奉献。所以在东北,走在大街上,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扯着嗓门说话的人。

除了这些在原有的基础上语音语调的不同外,就是东北人经常有一些出其不意的让人吃惊的词汇。例如:表示什么东西到了极致的情形,不论是褒还是贬,一概用一个“贼”字。“贼好”,“贼次”最差的意思,“贼腻歪”、“贼带劲儿”等等,还有东北人把“人”读成“yín”,“让”读成“yàng”,把北京话里的“侃大山”说成是“瞎白乎”。这样的方言是与别处不同的,极具特色的,任何文字都无法解释的,魅力无穷,因而其精彩程度也是超乎想象的。

如果你与一个东北人成了朋友,那么他同你说话时就会把他的亲人与你紧密地联在一起,说起他的妻子,如果你比他年长,他会说你弟妹如何如何,如果你比他年纪轻,他会说你嫂子如何如何,以此类推,上到你姨你叔,下到你小弟你大侄子你小外甥,诸如此类的称呼一旦成立,你就仿佛是他们家的人了,等你再见到这些人时,他们已经都成了你所熟知的人,而你,一定对他们也不会陌生。

这就是东北人的滚烫的语言本质,只要在东北,你就走不出这样亲热的话语的围栏。

东北人是曾经驰骋在大森林和大草原上的人们,所以他们的语言也与他们的性格一样,具有奔腾的张力和辽阔的豪性,更具有使你走在大平原般的荡气回肠和回家般的怦然心动。

是雪村使酸菜更火了。其实酸菜作为东北特产早已在全国家喻户晓,但它根本不具备传统意义的色香,可因为气候的原因南方做不出来酸菜,所以使得这种食品凭借着地域性而身价倍增。有个令人奇怪的事情,东北菜无法算为一个菜系,但是在外地却屡屡出现东北风味的饭店与各大菜系抗衡,也许是东北菜其中类似酸菜的朴实无华更吸引人吧!

乱炖里面的料不特殊,而是做法比较古怪。东北人不太擅长精雕细琢,但相信多种炖菜材料可以相安无事,就像东北的文化一样包罗万象,不排外、包容或许是东北人很讨人喜欢的优点。一锅小小的乱炖里面竟还包含着有容乃大的命题,实在厉害!

年画和挂签儿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市场,唯独灶糖年年孤独地挺立在年关将至的市场上,虽然前景已不能说依然坚挺,不过东北人还是靠着它来怀旧,灶糖所蕴含的则是东北人细致的思绪。

东北人喝酒厉害,尤其让外地人胆寒的是“透”这个词。接二连三地干杯,说明了东北人的酒量,也说明了东北人喜欢爽快的性格,一碗凉水看到底的透彻是最让东北人激动的,这是一种寻找到知己的感觉,因此有人说东北人好交。如果一桌的人有那么几个喝酒扭捏的,立刻被认为不够透亮,别的东北人是不会和你“透”酒的,因为你还不够“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东北人喝酒时也喜欢寻找榜样——所以有了“打样”的做法,毕竟这样的喝法要比“透”文明多了。其实东北人是喜欢并需要榜样的带领的,有了孟泰的榜样,才有了鞍钢的热火朝天;有了王进喜的榜样,才有了油田的欢欣鼓舞;有了雷锋的榜样,也才有了雷锋团体的涌现。所以说东北人善于从榜样身上取经,当然也把先进“打样”的模式带到了酒桌上。

东北人真正的幽默未必是贫嘴,北京的京片子并未得到东北的认可。东北人的“艮”是一种不紧不慢的包袱,来源于智慧的发现,因此当陈佩斯用肢体语言找乐的时候,徐老蔫式的言语已经悄悄地进村了,并且取得今天小品霸主的位置。

麻将是东北人的喜好之一,而“飘”是麻将中赢牌较大的一种计算方法。从飘就看得出来东北这地方人们的冒险意识,风险与收益共存在麻将桌上已经得到了体现,而实际也与历史相吻合——如果没有开拓突进式的“闯关东”,又哪有东北今天的繁荣。“飘”这个词来诠释东北人的闯劲儿似乎温柔了些,但是精神实质没有改变。

原来说的是好朋友,友谊地久天长是好事,不过这个词在如今开始变味,逐渐成了情人或三陪的代名词。有人借用铁子的关系形容偷情双方的稳定,这可实在可笑,有悖道德的行为一定不得而终,即便是铁也一样可以氧化,总之某些人应该好自为之,别玷污了铁子这个原本美好的词语。

这是对东北人生猛的准确形容。在各行各业,东北人的不屈不挠足以赢得东北虎的美誉;在困难时期,东北人从北京扛猪肉时也被人戏谑为东北虎,这里就夹杂着一丝嘲讽;打架时的拼命三郎劲头,让外地人从心里鄙夷地称作东北虎,明显地传递着对野蛮蒙昧的蔑视。可以说东北虎是东北人一个毁誉参半的称谓。

如果认为抗战只打了八年的话,可以说是对东北人英勇的侮辱。其实应该从9·18战争开始计算,东北民众抗日坚持了14年的时间。不管怎么说1931年9·18这一天将永远成为包括东北人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耻辱,因为中国东北的领土就此丢了14年。

也许慕马大案给东北造成了太大的影响,所牵扯的黑社会犯罪使东北人的形象一落千丈。也许是从前形象的彪悍和犯罪的猖獗,所以让东北地区一段时间里被“二王”、“3·8”案、东方经贸城案等黑云所笼罩。现在东北人应该为自身形象改造而觉醒了,尽管广东和福建黑社会势力更大。

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已经让东北的产业大军倒吸一口冷气了。越来越多的买断工龄对人心理上的打击要远比下岗更严重,辛酸和痛楚使东北人认清了形势,也开始了重新的创业和思考。

因为赵本山而让东北地区一个小城一夜间出名,实在让人惊讶不已。铁岭这个名字在97年和99年的春节晚会上两次被提到,应该说是很幸运的事情。实际像这样小的城市东北还有很多,旅顺有军港,本溪有水洞,可能让全国观众这样牢记的铁岭就因为有了赵本山。东北人就是这样,很恋家。

1,喇子: 塑料水桶。

2,喂得罗: 下小上大的水桶。

5,被垛: 几床被垛在一起。

6,哈喇: 肉和油变质称。

7,砬子: 陡峭的石头山。

9,喇忽: 遇事疏忽。

10,列巴:开口面包。

12,那嘎哒: 那个地方。

15,贼: 非常、特别、很。

17,扯犊子: 闲扯、不干正经事。

19,得瑟: 不务正业或臭美。

20,整个浪儿: 全部。

21,随份子: 随礼,随人情。

22,松明子: 含松脂的木柈儿。

23,水筲: 雪花铁做的上下一样粗的水桶。

24,双棒儿: 双胞胎。

25,甩技子: 发脾气,甩手走人。

26,上外头儿:去外面。

27,上赶子: 主动。

28,善茬子: 指软柔可欺的人。

29,傻得呵的: 痴呆的样子。

30,傻拉吧唧: 傻拉吧登,憨傻,痴呆。

31,扫帚疙瘩 : 磨残的扫帚。

32,赛脸:上脸,不听话,给点阳光就灿烂。越不让干什么,就越干什么。

33,隔路:与人想法不一样,不合群。

34,得瑟: 泛指人不稳重,做事爱出风头。

35,胳应:恶心、 讨厌、招人烦。

36,嘎咕: 泛指做事与与众不同。

37,小嘎: 就是指十多岁的小孩。

38,半拉子: 未成年的劳动力,只能顶半个成年人。

39,夹夹咕咕:放不开,束手束脚,感觉不够坦诚。

40,土憋: 被骗或被耍了,还不知道,有有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的意思。

41,玻凌盖儿: 膝盖。

44,扒拉: 用手或工具往自身的方向(怀里)收拢东西(物体)。

45,挠啃: 泛指很久没有沾油水,或相关的东西。

48,白唬: 就是说不着边际的话,能说,通常指能瞎说。

49,备不住: 有可能,也许。

50,刺挠: 身上痒。

51,呲目乎: 眼屎。

52,打郎儿: 落后,最后一名。

54,哈拉子: 流口水。

55,嫉葛浪:计较,争吵。

56,老鼻子了: 很多很多。

57,蚂灵儿: 蜻蜓 ,种品有:大黑,大黄,红辣椒,青茄子。

58,毛愣三光: 不稳重,做事毛草。

59,尿性: 很有男儿气概。有骨气,真汉子,牛X。

60,念秧: 指桑骂槐。

61,欠登儿: 泛指哪里有事情哪里到,什么都想管的人。

62,曲咕: 两个人小声的互相嘀咕。曲咕:小声说。

63,且儿: 客人。戚儿。

64,老么咔此眼: 形容老年人,皱纹比较多。

65,别楞 : 泛指叫人感觉不自在。

67,嘎点啥: 赌点什么。

68,盯把: 总是。总。例:她盯把看我,闹我一大红脸。

69,二椅子: 不男不女。

70,吭哧瘪肚:做事力不从心,说话不利落。

71,烂叁: 泛指人不行为做事不利落,尤其是指妇女。

72,打腰: 很吃香。

73,啥莫:观察、看的意思。例:你四处撒摸啥, 四处张望。

74,活(huo)拢: 搅和,意在其中搅事。

76,老报子: 孵蛋的老母鸡。

78,抽冷子: 趁人不备,突然做某件事。

79,呲哒: 训斥、喝斥。

83,虎拉巴几: (二虎八叽)形容人IQ比较低,傻乎乎。

84,闹挺: 泛指心情浮躁,闹心。

85,码人: 打电话叫人。

87,海了: 非常多、大。

88,抓瞎:做事毫无头绪。

91,彪 : 性情鲁莽。

92,出溜: 脚下一滑。

93,呲拉: 谷物或物品被阳光或风洗礼。

94,突鲁: 泛指物品比较滑,脱扣、没有抓住。

95,柴火妞: 农村的姑娘。

96,神神叨叨: 比较神经质。

97,横扒拉竖挡着:特指某人极力阻挠某人做某种事情。

98,张斗: 比较爱出风头。

99,胡铁烙:一种蝴蝶的叫法。

100,腰: 称量物品的重量,腰称。

101,叨愣七咕: 泛指自言自语。

102,黄了:指事情没有办成。

103,扭头别棒:本来已有矛盾,还要在一起。

104,撕吧:互相撕扯对方。

105,沾包:指被牵连、连带责任。

107,老疙瘩:家中排行最小的孩子。

108,嫌乎不自在:不喜欢有束缚的感觉。

109,扒瞎:说谎话。

110,扯大彪:漫无边际的和别人吹嘘。

111,邪呼: 特别的厉害。厉害。

112,闷头儿: 青春美丽豆。

113,疙扔: 垃圾物。戈能。

114,捂车: 掩盖或摆平。

115,顾拥: 慢慢的移动。

116,夜个儿:昨天。

118,涞旋:特别夸张、不着边际的讲说。

119,赖大彪:使用了大量的粗俗的语言。

120,干打垒:一种土坯房屋的建筑形式。

121,鼓动: 等同于煽动。

122,撩骚:搭讪、调戏。

123,囊囊踹: 泛指猪肚皮,指人没脾气。

124,大仰巴岔子:摔的四脚朝天。

126,偏煞子: 正房旁边装杂物的小房(棚子)。

127,突鲁反仗:特指做人、做事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128,嘶嘶哈哈:特指很冷。

130,魂儿画儿魂儿:指身体很脏。

132,草眯:躲起来了,有指人缩头乌龟的意思。

133,打捂:车陷在泥里、打滑、开不走。

134,藏猫儿乎:捉迷藏 ,小孩玩的一种游戏。

135,白呼:能说,能扯淡。

136,卖呆儿:看热闹 ,卖单儿,发呆。

137,鼻涕嘎:鼻屎。

139,包源儿:全部,全包了。

140,扯蛋:胡说八道。

141,撮子:夹东西的容器。

142,打奔儿:1,接吻;2,停顿,卡壳。

143,点儿高(背):运气好(坏)。

144,旮旯儿:角落。

145,疙不溜丢脆:十分流利地。

146,嘎:1,小气,吝啬;2,蛮不讲理3,超过,比下去。

148,嘎拉哈:牛羊等动物关节去筋肉后做成的玩具。

149,刚刚的:形容程度大,可以修饰一切形容词。

150,咋整:怎么办,例:龙泉山庄给封了,这可咋整?

151,解嘎吱:意为"过瘾"。例:你给我挠后背没挠准地方,一点儿都不解嘎吱。

152,扯哩咯儿楞 意为"扯淡"。例:你别跟我扯哩咯儿楞,说点正事儿。

153,闲嘎嗒儿: 意为"闲扯",可以理解为用闲扯来消磨时光。例:没事儿就到网上闲嘎嗒儿。

154,老登儿: 贬义,意为品行不端的老年男子。举例:你这个老登儿,真碍事儿。

155,干不拉瞎的: 形容某种东西很干的。

157,作(zuo)妖:瞎折腾,不干正事。形容程度比较恶劣。

我们不叫运气好,叫点儿正。

有一种不可能,叫够呛。

东北人请自动转发,让我们博大精深的东北话继续流传下去。


· 专注于分享科学教育知识

1、贸易贸易:聊一聊,商量商量,合计合计!

2、尿性:厉害!夸人厉害会说“真尿性”

3、嘎咕(ga三声 gu轻声):指一个人太特性,行为和思维和其他人不太一样!

4、秃噜皮:一般指身体某个部位破皮了,有时候也指一件事让人难受,就像“脱一层皮”的意思!

6、讷(ne 一声):霸道!厉害!说某人“你挺讷呀”就是说这个人挺霸道,挺厉害!

7、咬尖儿:要求自己得到的最好!说一个人“咬尖儿”就是说这个人总是要自己占第一,自己得到最高,最优先!

8、占香儿香儿:占便宜!说某人做事“老得占香儿香儿”就是说这个人老得是自己占便宜才行!

9、嘎(ga 四声):打赌!如果一件事,两个人各执己见,其中一个人说“要不咱俩嘎点啥的”,意思就是要不咱俩赌点什么的!

10、搁搂(ge 一声lou轻声):就是搅拌,搅和,掏!

1,老么卡哧眼儿 例:瞧你长的那样,老么卡哧眼儿,那个能看上你,形容又老又丑的人
2,皮儿片儿 例:老王家那小子把家里造的皮儿片儿的,同皮皮片片:乱七八糟的。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叭啦叭啦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