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条大革命怎么吸引敌人注意变身成路人

大革命正剧情从1789年德拉赛尔被刺杀起,到1795年亚诺将杰曼埋在地下墓穴为止。期间经历了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九月屠杀、斩杀国王、雅各宾派掌权又没落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

本文旨在通过亚诺之眼,对游戏中亚诺一路走来所看见的大革命期间一些巴黎城市的独特景观进行介绍,话不多说,下面开始:

游戏中下水道遍布错综复杂,遍布巴黎各地,同时也是是许多大型建筑物的潜入通道,刺客总部的入口貌似也与下水道相连。

法国巴黎的下水道绝对是人类城市建设中的奇观,它在19世纪中期由奥斯曼主持修建,如今总长达2400公里。下水道内部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肮脏混乱,反而出奇的干净,从1892年起,巴黎建成了下水道博物馆,并开始让公开让游客入内参观。

虽然游戏中呈现给玩家的明显是19世纪时修建的新型下水道,但这种融合并没有让人在游玩时感到不适,反而与游戏题材相适应并体现了巴黎的壮观。

除此之外,下水道往往还是避难者与流浪汉的停留之地,这在游戏中也有所体现。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将巴黎的地下世界比喻成“公平之城”,因为“那里的人们都是平等的,不管巴黎地上多么黑暗。地下的世界依旧存在光明吧 ”。

下水道里面的篝火,有人在此停留

卖水人在游戏中十分少见,只出现在特定的地图范围中。在游戏里面,卖水人为女性,她衣着朴素,背上背着一个巨大的铜水壶,佝偻前行。

卖水人这个称呼听起来似乎挺稀罕的,但这其实是一个在中低纬度地区广泛存在的职业,不过又有所细化。一般来说他们所卖之物并不单纯是水,而是茶、自制饮料等流体,中国早些年推着三轮车在街头卖的“果冻状稠体饮料”其实也可以算是卖水人(我忘记叫什么名字了,但是就是一个黄铜大水缸,出水口和手提处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倒的饮料类似米汤和藕粉那种稠稠的)。

游戏中巴黎街头卖水人所卖之物大概是凉茶罢,关于这个我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

游戏中作为对立阵营的杰曼死后就是被亚诺将头骨埋在了巴黎的地下墓穴中。随着游戏的谢幕,画面顺着地下墓穴通道慢慢的往外延伸,这里所展现的就是巴黎著名的历史景观“巴黎万尸洞”

“巴黎地下墓穴”,又称“法国巴黎人骨教堂”。

在游戏中公墓的地下坑道、盗洞里,玩家能直观的看到位列通道两边一排排整齐堆积的尸骨。很多玩家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想必十分惊讶,然后心里面默默的想这只是为了营造氛围设置的而已,但其实这是真实存在的。

在18世纪因为巴黎爆发天花疫症和瘟疫,大批居民死亡,而公墓面积严重不足。于是1785年11月9日,路易十六下命将公墓中所挖出来的骨骸全部迁移至当年修建巴黎圣母院采石的地穴处。

这些地穴四通八达,有一些地穴与地下的其他坑道还是相连的,部分地区如今甚至还向游客开放,时而还会有游客在其中迷路失踪的新闻出现。巧合的是,四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这些地穴也成为了一些在革命中死去的人的最终归宿。

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加上尸骨混在一起非常散乱,所以人们将骨头分个为各个部位,然后像堆柴一样堆积在一起。

提到西方历史中的断头台,我们总是会和法国大革命联系起来。游戏中的小部分广场、大集会等人群聚集处,会建造一个断头台,把犯人源源不断的推上去。

断头台的历史久远,几乎是任何一个国家早期乃至近代都会使用的刑罚。但是法国大革命中的断头台并不是我们习惯性认知的断头台,它是在大革命期间由一名医生发明(改进)的。

希望我的血能让法兰西永世安康

制宪议会议员吉约坦医生呼吁废除残酷死刑,提倡不分阶级统一刑罚以示平等,减少犯人的痛苦。1791年,法国国会通过决议:以斩首作为唯一合法的死刑方式。这是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体现。

新型断头台从诞生起三年内,保守估计就砍下了六万多个反动分子的头,后来更是变成了政敌之间互相杀害的途径。巧合的是,路易十六曾经对断头台的改进提供了实质意见与支持,而他自己也正是丧命于此。

在游戏中的巴黎街头,玩家几乎可以在每一个街角处和巷子里看见一男一女靠墙贴在一起进行原始的灵魂交流,也有较大的概率能看到正在揽客的与拉扯嫖客不要离去的性工作者。

这也不全是育碧的夸张表现,实际上,18世纪的法国社会异常的开放。

“18世纪的欧洲是浪荡子、享乐主义者的时代”。

这一时期欧洲的高级性工作院感觉与中国封建社会的青楼有一些相像,内部设备齐全、装饰精美、文艺氛围浓厚。但也有很多小坊和个人工作者。

街边通常会遇到激进派挑衅并攻击路人或者几个公民聚众欺负个别公民的情形。当然,这是一个动荡社会的标配而已,不足为奇。

截完图我就拔枪吓走他们了

但是若要对此进行扩展,同样有很多可以说的。比如巴黎巨大的贫富悬殊、底层生活环境恶劣等,为此还可以引出游戏中“乞丐之王”一类的故事,不过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与红色装扮的激进派相比,蓝白装扮的近卫军在游戏中显得平和许多,他们会维持街道秩序,看到拔刀伤人事件时总会主动出击(所以我对他们总是避而不攻)。

游戏中在宽阔处男男女女一起跳舞、两三个不时点头交流的公民、自己饮酒作乐的公民、齐齐唱歌的公民等,体现的是大革命期间的一些巴黎人文风貌。

1.关于舞蹈我是一点也不了解,不过网上找了点法国交际舞的资料,贴在下方。

最早的交谊舞起源于14至15世纪的意大利,16至17世纪流传到法国,并在法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8世纪,巴黎首次举办了收费的公众舞会。

1768年,巴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舞厅,1786年,在巴黎开办了专为举行舞会用的公众舞场 。

法国大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交谊舞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比较自然活泼的舞会舞蹈,如波卡尔、马祖卡、波罗涅兹等。

可见大革命期间的交际舞在民间应该还是很普遍的。

2.关于街边交谈的公民,内容大概是关于革命和权利。根据网上资料显示,当时的人互相称呼“男公民”“女公民”,这种称呼方式在大革命后逐渐统一变为“公民”,意为着社会逐渐稳定。

3.关于唱歌,在集会处和咖啡馆里,会有公民一起唱马赛曲,也有唱其他曲子的(但我不晓得唱的啥)。

马曲创作与1972年,当时马赛市民高唱着马赛曲向巴黎进发,参与了大革命。而这个时期创作的进军歌曲《马赛曲》也成为了鼓舞斗志的赞歌,流行于大革命时期。

在部分街道、墓地、巷子深处、下水道入口旁,我们能看到一整车的尸体堆积在一起。这些都是大革命期间死于斗争的人,他们有的是犯人、有的是反动分子、有的只是受到牵连的普通人,甚至还有因为个人恩怨而被污蔑杀害的人。

这些尸体埋到哪里呢?普通人也只能被随意丢弃在下水道或废水沟里罢了(乞丐国王就这么干),好一点的还能去地下墓穴有个放置处。

讲到这里其实也差不多了,刺客信条也不亏为旅游模拟器。其实很多人说大革命不好的一点就是亚诺没有直接参与历史名场面,而是以小人物的视角去展现法国大革命。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育碧才会在场面的塑造上下了大工夫,我们才得以看到一个生活活泼却又血雨腥风的巴黎。

#刺客信条大革命##历史#

解说吧微信公众号:众神OB
关注解说吧公众号,订阅更多奇闻趣事

刺客单单刺杀是不够的,而《刺客信条》里面的就出现守株待兔的防守反击。育碧的《刺客信条》系列一直以其游戏故事和潜入暗杀闻名,但要真说起打斗的话,这款作品可能并非那么出色,毕竟玩家可以进行防守反击,基本可以达到一招鲜吃遍天的境界。但根据几位在比利时FACTS展览会试玩了《刺客信条:大革命》的玩家的说法,这款游戏在战斗上的难度比起前几作来说可是大得多。

“战斗感觉更困难了,主要是没有能轻松做到反击的按键。以往那种摆上防守架势等敌人攻过来的模式只是历史了,我现在必须得在恰当的时间做好防守,这样才能打出反击,”一位名为Pakoe的玩家说道,“而且现在多个敌人都会一起进攻,再也不会有那种车轮战的感觉了。除此之外,我觉得这款游戏真的是很不错。我记得当时我爬上了巴黎最高的建筑去俯瞰全城,无比巨大的城市尽收眼底,这种感觉真让人难以置信。”

“城市大小确实是其他作品难以比拟的,真的是很大,”Blueninja反馈道,“我没参与什么战斗,只是爬了爬各种塔,上蹿下跳了一会。自由奔跑模式感觉比以往更流畅了。”

《刺客信条:大革命》将在11月11日发售,登陆的平台则有PS4,Xbox One及P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刺客信条大革命怎么吸引敌人注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