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科学思维包括底线思维吗

  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十分重視並善於運用科學思維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著重強調了辯証思維、戰略思維、歷史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系統思維和底線思維等。這些科學思維方式具有內在聯系,構成一個有機整體,有利於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有力思想武器。

  用辯証思維抓根本,即堅持和運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注重矛盾分析,抓住事物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從事物的普遍聯系和發展出發看問題,從紛繁復雜的事物表象中把握本質、掌握規律。

  辯証思維是習近平同志特別強調和注重運用的科學思維方式。他指出:“要學習掌握唯物辯証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証思維能力,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証思維能力。”習近平同志善於運用辯証思維謀劃工作:一是注重運用“兩點論”,堅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例如,在談到黨員、干部的“本領恐慌”問題時,他說:“從總體上看,與今天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要求相比,我們的本領有適應的一面,也有不適應的一面。特別是隨著形勢和任務不斷發展,我們適應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適應的一面正在上升。”二是運用重點論,找突出問題、抓關鍵問題。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重大問題、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他還指出,整體推進不是平均用力、齊頭並進,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三是從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証關系原理出發,把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習近平同志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要求黨員、干部“透過現象看本質,從零亂的現象中發現事物內部存在的必然聯系,從客觀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出發,在實踐中按照客觀規律辦事”。這些重要論述為我們運用辯証思維認識問題、開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用戰略思維把全局,即從長遠看當前、從全局看局部、從整體看部分。它致力於解決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問題,努力佔據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制高點,從總體上把握事物發展趨勢和方向,進而增強戰略定力和統籌協調能力。

  戰略、方向、大勢、長遠等是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的“高頻詞”,體現了著眼全局謀劃工作、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全局、把全局利益作為最高價值追求的戰略思維。習近平同志指出:“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准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習近平同志考慮問題、謀劃工作總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善於從戰略高度把握全局。他還在不同時間、多個場合講到戰略定力問題。在談到走和平發展道路時,他強調加強戰略思維,增強戰略定力,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不斷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培養戰略思維、增強戰略定力,是我們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過程中需要著重把握的重要內容。

  用歷史思維觀大勢,即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把事物置於過去、現在、未來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進行思考,努力揭示事物發展的內在邏輯和規律性,吸取經驗教訓,以史為鑒、以史育人、以史咨政。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思維對於我們黨有效治國理政不可或缺。習近平同志指出:“治理國家和社會,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他關於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分析,關於改革開放前后兩個30年關系的闡釋,關於如何評價黨的歷史和歷史人物的論述,特別是關於中國道路的歷史性審視和汲取中國歷史智慧的闡述,都體現了深邃的歷史思維,給人以深刻啟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都是基於科學把握中國的過去、現在、未來尤其是“發展起來后”的歷史任務提出來的。當代中國最大的現實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此,我們要正確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不斷增強文化自信。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站立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礡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用歷史思維觀大勢,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加強對中國歷史、中共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世界歷史的學習,善於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認清歷史發展趨勢,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

  用創新思維促發展,要求我們破除迷信、打破陳規,突破常規思維的局限,對事物做新思考、對結構做新調整、對工作做新謀劃,力求以新的理念、方法和路徑解決問題,打開新局面,開創新境界。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習近平同志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關鍵是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他強調,“我國經濟已由較長時期的兩位數增長進入個位數增長階段。在這個階段,要突破自身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就在於創新”。他還指出,要善於用改革創新的思路和辦法破解黨的建設中的重大課題,探索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有效途徑,不斷推進黨建領域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工作創新和方法創新。此外,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新型城鎮化、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一系列戰略舉措,無不是創新思維的產物,無不凸顯了創新對於新形勢下我國改革發展的核心驅動作用。黨員、干部學習、掌握和運用創新思維謀劃工作,就要敢於打破思維定式,與時俱進、因地制宜、求真務實,以思想認識的新突破打開實際工作的新局面。

  用法治思維求善治,即反對人治思維、特權思維,運用法律規范、法律原則、法律邏輯分析和處理我們黨治國理政中面臨的問題,積極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

  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要“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每個組織和個人都要牢固樹立憲法至上、法律至上的理念,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切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行使權力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習近平同志還指出,要更加自覺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依法治理經濟,依法協調和處理各種利益問題,避免埋釘子、留尾巴。用法治思維求善治,要求黨員、干部適應全面依法治國的大勢,實現思維方式的與時俱進,以法治眼光、法治方式想問題辦事情﹔帶頭學法、知法、用法、守法,嚴格履行法定職責,在法治的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真正建立對法治的信仰和敬畏。

  用系統思維聚合力,即以系統論原理為指導,從系統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統和環境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把握事物、思考問題,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凝聚改革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運用系統思維分析問題、指導工作,是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的。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堅持統籌兼顧。習近平同志強調,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系統思維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重大理念,為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二是注重協同耦合。隻有系統內部各要素實現協同耦合,系統才能有效運行並實現效益最大化。習近平同志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們要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軸,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協同推進、形成合力。三是堅持開放包容。開放性是系統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前提,隻有開放的系統才具有活力。習近平同志將開放發展作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發展理念,積極促進中國與世界融合發展。他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上提出:“應該建立合作而非對立的關系,倡導開放而非封閉的理念,尋求共贏而非零和的結果,實現一體化而非碎片化的目標。要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形成彼此融合、互為補充的局面。”這為我們促進互聯互通、推動開放發展提供了思想指南。

  用底線思維謀主動,就是對事物發展的諸多可能性進行預判,明確可以把控的空間或可能出現的最壞結果,科學設定最低目標,掌握發展的主動權,爭取最好結果。

  底線思維是富有前瞻性和憂患意識的思維方式。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方法,凡事從壞處准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從壞處准備是用底線思維謀主動的前提。隻有對事物發展的最壞結果進行預判,才能守住底線﹔底線失守,往往意味著滿盤皆輸。但守住底線不是目的,在此基礎上還應積極努力,推動事物內部矛盾向好的方向轉化,爭取最好的結果。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彰顯了對底線思維的科學運用。例如,針對治國理政的底線,他強調,中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一旦出現就無法挽回、無法彌補﹔針對對外交往的底線,他指出,我們愛好和平,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正當權益,更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針對耕地保護的底線,他指出,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大家立了軍令狀,必須做到,沒有一點點討價還價的余地﹔等等。在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的新形勢下,科學運用底線思維,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責編:馮粒、黃策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2018)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有机统一构成理论的主体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关于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关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本质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和建设规律的观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观点,等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1844年《德法年鉴》的论文表明,马恩完成了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1844年《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1867年,《资本论》出版了第一卷,系统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秘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1871年,《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了巴黎工人的伟大创举,科学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

1876—1878年,恩格斯写出了《反杜林论》,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1883年后,恩格斯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二、三卷,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一)科学性: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是革命的无产阶级。

(三)实践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四)人民性:人民至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五)发展性: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4月25日至26日,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在和田地區調研。這是4月26日馬興瑞來到於田縣公安局,詳細了解維穩指揮體系建設運行情況。 □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崔志堅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25日至26日先后來到和田地區民豐縣、於田縣、策勒縣等地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疆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關於風險形勢的重大判斷和對防風險工作提出的政治要求和工作要求,完整准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堅持用底線思維防范化解風險,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在民豐縣公安局、城鎮派出所、01號便民警務站和於田縣公安局、阿熱勒派出所,馬興瑞詳細了解維穩指揮體系建設運行、基層公安單位便民服務等情況,強調全區政法系統要嚴格隊伍管理,始終保持旺盛的斗志和持久的戰斗力,依法開展反恐和去極端化斗爭,精准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堅決防止重大暴恐案件發生,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新疆社會大局穩定,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在策勒縣、民豐縣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馬興瑞觀摩法院庭審、了解檢察官提起公訴案件等情況,聽取依法履行審判和檢察職能的工作匯報。馬興瑞強調,要切實履行好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重大責任,對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犯罪嚴懲不貸,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馬興瑞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完整准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堅持把穩定作為新疆繁榮發展的基本前提,把發展作為新疆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堅持從穩疆安疆的戰略高度出發,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在保持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以新疆維護社會穩定、推進長治久安的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要全面推進反恐維穩法治化常態化,健全完善維穩指揮體系和工作機制,優化政策策略和方式方法,突出實戰實用實效,科學精准配置資源,推動反恐維穩決策更科學、職責更明晰、指揮更專業、防控更精准,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向規范精細常態專業轉變﹔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更高需求,堅持依法治疆、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新疆、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統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件事情處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維護團結和諧的積極性主動性,健全完善社會矛盾和隱患防控協同機制,嚴防敏感案事件發酵形成重大輿情事件,全面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要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用戰略思維謀劃部署國家安全、用法治思維守護政治安全、用系統思維開展對外斗爭、用辯証思維統籌發展和安全、用底線思維防范化解風險挑戰,推動構建符合新疆實際、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

調研期間,馬興瑞還參觀了庫爾班·吐魯木紀念館和於田縣博物館、達瑪溝佛教遺址博物館,來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民豐縣公鐵聯運物流港、於田縣天津工業園區,了解實施文化潤疆工程、生態環境修復和物流保暢、招商引資等工作情況。馬興瑞強調,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依法科學精准快速高效處置局部疫情,加強市場調控與監管,科學預判分析車流人流趨向,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確保節日期間市場供應充足、鐵路公路通暢、安全生產平穩有序。

自治區領導王明山、哈丹·卡賓、陳明國、巴哈爾古麗·賽買提、李永君等參加調研。(姚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思维包括哪些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