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HZ屏幕玩使命召唤战区游戏里的分辨率没有144只有60是为什么?

[PConline 体验]暗影精灵游戏本系列,从推出至今,一直受到了广大游戏爱好者的追捧,并且经过多年时间的不断更新换代,如今暗影精灵5无论产品知名度和销量都位居游戏本市场前列。那么暗影精灵5游戏本为什么会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呢?

因为评测需要我前段时间收到了一台暗影精灵 5的游戏本,这可解救了我这个手边没有高配置游戏本的“死肥宅”,终于可以呼朋唤友的开黑了!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这段时间我是用暗影精灵 5的体验吧。

就在最近《使命召唤16:战区》更新了免费的吃鸡模式,无人机、热成像、游戏中商店购买道具、队友复活、地雷等模式的出现,让吃鸡模式的FPS游戏有了全新的体验。怎一个“香”字可以概括,不过现在国区还没有上线,必须要开加速器才可以游戏是个小小的遗憾。

在高画质的游戏中,暗影精灵5表现出色,帧数可以稳定在70帧以上,平时帧数可以保持在90左右。

并且在3次游戏结束后,暗影精灵 5处理器温度在97℃左右,显卡温度则保持在了86℃之内。长时间游戏中也没有发生掉帧的情况。

我在哪?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是彩虹6号的新手三问,较多的人物选择,不同人物技能的配合,攻守双方侦查和反侦察的勾心斗角,让《彩虹6号》的游戏充满了乐趣。

在超高画质的游戏中,暗影精灵5可以保证游戏帧数在113帧以上,游戏运行非常流畅。

同样是3局游戏后,暗影精灵 5处理器温度在96℃左右,显卡温度则保持在了86℃之内。

《绝地求生》前不久也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更新,暗影精灵 5在高画质下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在游戏中品平均帧数保持在100帧左右,游戏流畅。

在进行3局游戏后,暗影精灵 5处理器温度在87℃左右,显卡温度则保持在了63℃之内。长时间游戏中也没有发生掉帧的情况。

144Hz刷新率屏幕 用过的都说好

暗影精灵5采用了1080P、72%色域,144Hz、7ms延迟、IPS面板的电竞屏,还有雾面处理以及窄边框技术的加持。

1080P分辨率的屏幕非常适合主流价位游戏本,1080P的分辨率在15.6英寸的屏幕不会产生颗粒感,并且成本低,也不会额外增加GPU的负担,可以让主流价位的游戏本在视觉体验上有出色的表现。

但是1080P的屏幕随处可见,暗影精灵 5的优势在于这块屏幕达到了144Hz刷新率的水平。随着电竞产业的发现高刷新率显示器的意义相比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了。

举例来说,144Hz刷新率的屏幕每秒能刷新出144张画面,比传统60Hz屏幕多了2倍多的画面,你想想屏幕上所有画面都和动画片的原理一样,是一张一张静态画面连续拼接成运动画面的,每秒呈现的画面越多流畅。而刷新率偏低有是会有画面撕裂的情况出现,非常影响游戏体验。

在实际游戏体验上,144Hz屏幕比传统60Hz显示器确实有明显的提升,原本在60Hz刷新率下的移动的物体充满了瞬移的跳跃感,而144Hz屏幕上的移动物体则显得非常平顺。

散热:3小时游戏稳定如初

暗影精灵 5采用了8mm主热管、共四热管、双风扇、三相马达、液态轴承组成的散热系统,大面积的进出风口。强劲的散热可以确保用户在长时间游戏中笔记本电脑稳定的运行。

因为这段时间没有回公司,很遗憾无法用热成像为大家展现暗影精灵 5的散热效果。

暗影精灵 5C面也采用了金属材质,因为对于手掌的支撑感和触感而言,金属与其他材质相比要更加出色,不过良好导热效果成为了其重要的缺点。不过这段时间我一直和朋友在《绝地求生》、《使命召唤16战区》、《守望先锋》快乐的玩耍,暗影精灵5的发热并不严重。C面常用区域的温度适中,并没有出现烫手的情况发生。

这款暗影精灵5使用了主流的主键盘+数字小键盘布局,因为是15.6寸窄边框机身,键间距稍稍比标准要小一点。按键稍软,打字手感尚可。Fn+F1至F12依次是降低屏幕亮度、提高屏幕亮度、多屏显示、切换键盘背光、静音、降低系统音量、提高系统音量、上一曲/快退、播放/暂停、下一曲/快进、开启关闭触摸板、切换锁定Windows键。值得一提的是暗影精灵5的键盘为26键无冲,这样遇到多重按键也不会出现没有反应的情况。

接口:后置接口种类丰富

暗影精灵 5将一部分主要接口采用了后置的设计方案,在使用中可以让线材甩在后面眼不见心不烦!

机身左侧一个USB3.1 Gen1接口、一个独立耳麦接口、一个独立麦克风接口

机身右侧一个USB3.1 Gen1接口、电源接口

OMEN酷冷耳机了解一下

OMEN酷冷耳机采用了Omen研发的FrostCap耳罩冷却技术,可以让您在长时间玩游戏的情况下标尺耳罩清爽。同样我们也可以在OMEN Commend Center调试冷却强度。

自适应的头带弹力适中,整体尺寸上算中等身材,编织布面的耳罩也能够覆盖整只耳朵,舒适度还不错,右耳后方有一个调节音量的旋钮操作也非常方便

编制纹理的线材保证了韧性和对线芯保护的作用,2米长度,USB接口,不可拆卸式设计,单向降噪麦克风采用了折叠式设计,操作上向上拨关闭麦克风,向下拨则是开启,比一般耳机麦克风的操作要方便得多。

Windows Sonic7.1虚拟环绕声,也非常舒适,尤其是在上面几个我们体验的游戏中,可以极大的提升我们的游戏体验。

按理来说暗影精灵5是惠普第五代的游戏本产品了,不管是技术、配置还是品牌价值都有突飞猛进的提升,但还能保持这么优惠的价格,在众多PC界的一线大品牌中还是非常少见的。8299就能买来游戏体验如此爆炸的游戏本,真的不来了解一下么……

游戏优化手册系列是通过利用主流配置硬件来测试当期游戏实际体验数据,整合各个画质选项之间的帧数差距以及肉眼观感差距结论,为玩家产出一个在保证流畅前提下的画质最优的选项方案!

为了舒适畅快的游戏体验,玩家还务必记住将游戏装在固态硬盘中,由于大逃杀类游戏大地图的加载机制,使得装在机械硬盘中会出现两步一大卡,时常一小卡的情况(小i已经遭重过了)。这并不是CPU或GPU性能不够,而是硬盘读取速度的限制。长期未更新NVIDIA GameReady驱动的玩家可将驱动更新至最新的前二个当中。

用于改善游戏中存在的锯齿表现

从关到TAA,帧数损失约4.2%;从关到SMAA,帧数损失约1.6%

从左到右:关、TAA、SMAA

TAA的效果是最好的,关与SMAA在如上图所示的红框中帽子以及身上红绳部分均有锯齿抖动,唯有TAA解决了这一情况。

NVIDIA的一项超采样优化技术,仅支持带有Tensor Core单元的RTX显卡才能开启

如图所示,在《永劫无间》游戏中相较于DLSS关,开启DLSS后不论哪个档位在树叶部分均会有种被过多涂抹的痕迹,这也影响了原有的锐利程度。除此之外,DLSS也是能够做到保全画面与帧数。

调整场景物体的精细程度

从极低到低,帧数损失约3.3%,从低到中,帧数损失约1.8%;从中到高,帧数损失约1.8%

从左到右:极低、低、中、高

极低到低的观感差距最明显,极低设置下,草已经没了,就剩后面一棵苗了。从无到有后,低、中、高三者在区别上也是丰富和精细程度上的展现了。

改善物体边缘的精细与平衡程度

由于该选项的观感差距实在太小,所以直接上关闭和高的对比,虽然还是不太明显,但至少有所区别了。上图红框处,高画质下顶檐表面会略微平滑、细节丰富一些。

改善游戏阴影的质量,越高越锐利、清晰

从极低到低,帧数损失约1.6%;低到中,帧数无明显损失;低到高,帧数损失约1.3%;高到极高,帧数无明显损失

从左到右:极低、低、中、高、极高

极低与低的阴影颗粒感都非常明显,中与高则加强阴影轮廓,极高画质下的阴影效果再进一大步。结合以上的帧数数据,若要增强该特效,最少直接上到中。

影响控制太阳光束模拟光线洒下的质量

从低到中,帧数损失约1.6%;中到高,帧数损失约25.4%;高到极高,帧数损失约42.6%

从左到右:低、中、高、极高

低到中的区别最明显,图中的红框部分体现的就是大气透视效果的展现,低画质下的透视效果非常不明显,几乎没有。中画质下就能较为明显的看清楚了,高和极高则进一步强化效果。

从关闭到低,帧数无明显损失;低到中,帧数损失约2.5%;中到高,帧数损失约3.1%;高到极高,帧数损失约9.4%

从左到右:关、低、中、高、极高

关到低的观感最明显,低到再往后提升的效果主要是云层细节方面,区别就不太明显了。

调整柔化表面附近阴影的效果

关闭到低,帧数损失约6.4%;低到高,帧数损失约5.1%

注意草与草之间所产生的阴影效果,关和低是一个分水岭,拥有更柔和阴影效果的草地质感也更加真实,高设置下则加大了草地面的柔和阴影渲染范围。

调整反射平面的反射品质

从关闭到低,帧数无明显损失;低到中,帧数损失4.8%;中到高,帧数无明显损失;高到极高,帧数损失7.5%

从左到右:关、低、中、高、极高

关到低由于是从无到有,所以区别最明显,但在实际测试中,2K分辨率下,只有极高设置下才能看,其他设置或多或少都有不清晰、色块、模糊的情况出现。

调整物体边缘的平滑程度

低到中,帧数无明显损失;中到高,帧数损失约2.3%

玩家若是在高速运动的状态下是较难发现区别的,在静态观察下,低中高所带来的观感区别就是物体边缘的“毛刺”、锯齿的优化程度。

进一步优化图像,提高视觉效果

极低到低,帧数损失约5.3%;低到中,帧数无明显损失;中到高,帧数损失约1.9%

从左到右:极低、低、中、高

后期处理特效在《永劫无间》游戏中的区别体现的不是很明显,上图所示的红框中能够看出后期处理选项在优化图像后所带来的轻微视觉提升。

优化后画质 平均146帧

RTX 2060的优化思路是在保证材质与贴图整体质量的情况下,调低或关闭一些不容易看到的视觉特效,如:云、气等等,后面2个分辨率的优化也将沿用这个思路。优化后提升了105帧。

优化后画质 平均141帧

在沿用RTX 2060在1080P的优化基础上将DLSS与部分特效作出了调整,得到一个画面损失不大但帧数回馈明显的方案。优化后提升了89帧。

4K全特效(DLSS关)平均90帧
优化后画质 平均145帧

优化后帧数提升了55帧。考虑到4K 144Hz显示器极为昂贵的售价和极低的普及率以及恐怖的带宽,应该极少有人拿来娱乐使用,所以RTX 3080在4K分辨率144的方案大家参考一下即可。值得说一下的是,RTX 3080在2K分辨率全特效(不开DLSS)下是可以满足144的,也算是真正全特效下的144体验了。

之前有些玩家说不太了解其他配置玩家优化方案这么排列的意思,小i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假设屏幕前的你是2K(或其他)分辨率屏幕,那么你就将分辨率设置为2K,然后将游戏画质选项全部拉满,关闭DLSS,设置成全特效。

全特效下你可能会觉得帧数不够,那么玩家再根据小i的上下结构,从最上面的开始调节,比如往下调着调着调到“抗锯齿中”的时候发现帧数已经满意了,那么就直接无视下面的选项就可以了。以上就是画质优先调节的优先级(不绝对,玩家也可根据自己的偏好打乱顺序)。

如果你是竞技类或帧数党,可以牺牲画质的玩家,那么接下来的竞技优先的调节方式不要错过。

NVIDIA DLSS质量(只要你能接受可以降)

竞技优先的调节方式并不是一味的追求高帧数,竞技玩家要的是看的清楚,减少花里胡哨,高帧数、稳定。如果你偏向这一类,那么上面的画面选项建议全部套用(或者自己根据习惯部分微调),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对比图。

看出区别了吗?虽然全特效的风景确实栩栩如生,但还是会影响视觉,影响快速判断,也不便先一步发现敌人。竞技优化状态下,地图中舍去了许多不必要关注的特效,保留高质量的贴图与抗锯齿是抬高基本面,保证玩家看的舒服,在此基础上追求更轻便简洁且高帧率的画面。

本期优化手册到此结束,希望对玩家们有所帮助!

想要福利,送《永劫无间》,想了解更多,关注“iGame玩家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ps不到144能上144hz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