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代码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为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共青团中央启动了“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发动全团力量帮助大学生就业,为“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大局贡献力量。

为进一步将“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落细落实,团中央陆续针对五项具体措施(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大学生乡村创业帮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发布工作指引,带动全团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全力以赴,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化能力,顺利实现就业。现就“大学生乡村创业帮扶计划”工作指引发布如下。

面向毕业2年内的大学生,资助其返乡下乡开展初创型小微项目不少于3000个,每个项目提供资金2万元,全团每年提供资金总额不少于6000万元,并为项目提供具体支持和综合培育。

1. 支持方式。按照项目实际,采取无偿资助、免息借款等两种方式进行支持。

——面向在乡村振兴、带动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具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模式做法具有特色的大学毕业生返乡下乡初创型小微项目,每年资助不少于700个,每个项目提供无偿资助资金2万元。

——面向具备一定操作性和发展前景,有较强资金需求的大学毕业生返乡下乡初创型小微项目(优先支持受疫情或灾害影响较大的项目),每年支持不少于2300个,每个项目提供免息借款资金不少于2万元,借款周期1至3年。

——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简称“青创基金会”)设立专项基金,筹措资金不少于2800万元,包括为至少700个项目提供无偿资助资金不少于1400万元,为至少700个项目提供免息借款资金不少于1400万元。

——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委至少为本区域内50个项目提供免息借款资金不少于100万元,共计为至少1600个项目提供免息借款资金不少于3200万元。

——团中央和各省、市级团组织积极面向社会筹措资金,各级青联组织可结合实际开展募资捐款,汇聚多方资源为大学生乡村创业项目提供具体支持。

3. 项目申报和遴选。

——无偿资助支持项目由青创基金会通过组织化推荐(以省级团委推荐为主)、社会化自主申报、定向支持等渠道遴选产生并完成资助。

——免息借款支持项目由省级团委按照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资助标准,自主遴选产生并完成资助。在此基础上,青创基金会向有主观意愿、有工作基础、有服务能力的省级团委提供总额不少于1400万元的免息借款资金,支持部分省级团委开展免息借款工作。

入选项目纳入“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项目支持计划培育体系及各地青年创业服务体系,提供组织支持、智力支持、金融支持等综合服务。

1. 纳入青创组织。吸纳项目负责人加入县域团属青年创业组织,通过组织化凝聚、系统性服务,助力创业青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2. 结对创业导师。为每人配备一名地市级以上创业导师,提供“一对一”结对辅导、项目问诊、长期跟踪等服务。

3. 跟进金融服务。根据项目不同成长阶段资金需求,联合金融机构跟进提供小额贷(借)款、大额担保贷款、投融资对接等服务。

4. 提供培训课程。定制专项课程,线上搭建直播课程体系,线下举办创业大讲堂,提供高品质培训服务。

5. 开展交流活动。依托各级共青团新媒体矩阵为创业项目提供展示平台,组织参与“双创周”、“创青春”、“交流营”等青年创业服务重点活动。

——资助项目征集3月启动,各级团组织同步募集资金资源,力争7月底前完成款项拨付。

——青创基金会负责项目统筹推进,指导各省计划实施,筹措下沉资金资源,开展工作考核督导,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各省级团委积极争取财政、社会资金,明确项目落实责任部门,根据工作实际向青创基金会申请项目借款,做好项目遴选与资金发放,建立项目扶持台账,加强日常联系、动态管理和综合服务,确保完成本省份目标任务。

本指引由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负责解释。

7/基于马克思自然观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阐释 

11/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乡村振兴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14/疫情阻击战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 

18/以人民为中心是百年党史的根本立场 

20/图像在大学生党史教育中的优越性及伦理研究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郭春林 郭华生

22/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与新型文化消费模式

26/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30/“十四五”电子商务对促进区域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因素研究

32/浅析河源市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

34/辩证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核

——浅谈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精神体会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   何忠东

37/中华民族法治命运共同体的意涵浅析

40/“新文明观”视域中的“生态人”界定:场域、人格与观念 

44/美国长臂管辖的实质及中国因应探赜 

47/“网上枫桥经验”在社区警务工作中的实践指向 

5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经验 

52/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路径分析及党建育人模式探索

55/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与创新教育研究

57/“智慧党建”视角下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63/《民法典》第三十四条新增规定的应用及其人文主义价值的探讨

72/互联网+时代新型用工中劳动关系认定

——以网络直播用工关系为切入点 

76/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探究与优化 

78/对加强国有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思考 

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化公司   董章裕

83/群众史观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86/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话语质量优化研究 

8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法探析

——以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为主要线索  

90/素质能力提升视阈下高校辅导员职业价值观培育研究

93/辅导员队伍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96/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重要维度 

99/讨论式教学法在高职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102/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105/增强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几点思考 

107/五四精神融入青年学生爱国情怀涵育的探析 

110/新时代“大统战”格局下高校统战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6/政权建设视角下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8/大国战略竞争与拜登政府对华战略走向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董亚星

20/毛泽东思想视野下“红军长征过粤北”的回溯性研究

23/高职院校党史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郑晓辉

25/基于UGC的在线旅游攻略平台商业化的探究

28/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动力、实现路径研究

33/习近平德法兼治观的生成逻辑与实践关切 

36/从“机械嵌入”到“有机嵌入”: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

40/河源市水资源保护的经验与立法完善建议 

44/中山市家政服务群体社会管理的对策研究

47/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路径 

49/以“三张清单”推动高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52/党建引领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认同与立德树人教育研究 

57/论行政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

59/刑法扩张背景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及其风险防控 

62/缺失与重构 我国大学生海洋法治观念发展研究 

70/礼貌原则在跨境电商客服英语沟通中的应用 

73/论古代潮州女诗人作品的流传

75/政治生态视阈下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效力探析 

78/文化遗产保护下的谱牒档案的保护与文化价值探析

81/乡村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广西东兰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探究

85/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五个着力点探析

87/伟大建党精神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价值意蕴

90/新时代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及提升路径 

94/马克思交往理论背景下思政课建设的路径研究 

97/青年亚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 

100/体验式教育视域下高职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102/略论疫情防控视域下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 

105/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路径研究 

108/论新时期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讲政治 

110/家书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4/四重维度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

7/问题与逻辑: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解

17/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要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及启示

21/植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自我革新

——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内在逻辑 

23/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找准政府在公共政策系统

——从《货殖列传序》看当代公共政策系统的改进及兼议公共政

25/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实践路径

27/李大钊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贡献 

30/政治吸纳与包容共生:慈善事业转型中的弹性政府与慈善组织

34/理解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内涵的四重向度 

37/低生育率下生育政策改革建议 

40/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以 SQ 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实践为例 

4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乡村绿色发展的启示

46/收入水平、养老保险制度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实证分析 

49/基于散客需求的景区旅游公共服务提升策略分析

52/高校机关高质量党建推进路径探讨

54/在大学生中开展党的基础知识教育机制研究 

56/新时期训词精神对公安机关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66/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优化策略

69/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管理及研究刍议 

72/海南融媒体气象服务发展现状及思考 

74/社会支持系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抗逆力正向影响

——基于东部沿海某市高校的个案分析 

78/美育在革命文化传承中的功能探析 中央民族大学   陈幼培

82/思政教育视角下晋唐之际河东柳氏家族门风转型探究 

84/神话原型批评视域下丝路文学中“狼”意象的流变

新疆师范大学 黄仁志

86/认证驱动下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88/政府会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91/以黑龙江大学为例对“三下乡”进行探索思考 

93/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和路径分析 

96/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问题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

99/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04/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对当代青年的思想影响探究 

107/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美好生活共识 

110/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及当代启示 

4/对疫情危机的反思:从“西方中心论”的弊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7/百年来党群“心理契约”的发展历程与巩固机制 

14/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创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贡献 

17/党史统领“四史”学习的实践指向 

22/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茂名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24/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逻辑学研究中的价值与运用 

27/留法时期赵世炎的精神风范及其当代启示 

29/西方马克思主义话语转向中的法国现象学基础

32/从三个论断理解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必然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40/后疫情时期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探析 

43/后扶贫时代预防返贫的长效机制研究

——以农村大龄未婚男性为分析样本

45/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试点下上海市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优化策略研究

48/自我革命的哲学意蕴及其实践要求 

50/高校党建引领组织育人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研究 

53/心理关怀在高校学生党建建设中的应用 

55/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参与民主监督机制研究 

58/ 广州南沙自贸区离岸金融法律监管制度研究 

60/三孩政策背景下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的思考 

62/区域投资中调解机制的完善与思考

68/流域生态补偿方法与法律机制完善研究

72/新时代首都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研究

75/新时代培养基层妇女干部的内涵、特征与实践价值

80/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宣传工作 

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 龙泰良

84/辽宁省属国有文艺院团管理运营与创新发展探究 

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孙其媛

86/思想·理论·经验:一个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结构模型 

89/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徐州工程学院 王惠英

92/后疫情时代强基计划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95/我国小学全科教师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97/河南地方高校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研究

99/论国学教育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101/新媒体时代补齐基层统一战线工作短板的建议 

104/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启示

107/基于“两个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

110/强化公立医院政工工作的意义与策略探究 

安徽省安庆市安医大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   胡思维

4/《共产党宣言》中的创新精神及当代启示研究 

11/基于信息化视角完善我国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机制 

16/浅谈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育人价值 

1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25/立足瑶乡生态优势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关于韶关市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乡村旅游的思考  

27/简析毛泽东早期的实地调查方法

35/我国古代儒家官德建设思想及启示 

37/“数字鸿沟”中老年人基础社会权益保障探究 

39/“垃圾分类”与社会文明研究 

42/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45/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综述

47/探索专科医院党建品牌建设的创新之路

——以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为例  

49/中国共产党领导社区建设的百年经验与启示 

52/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法律优化研究 

54/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56/无偿受让利益的第三人返还义务研究

59/互联网背景下公众政治参与的特征与变化

62/基于“5S”管理模式的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65/提升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对策探究

70/创新药品监管模式 开创现代化药监格局 

中共茂名市茂南区委组织部   龙腾泽

72/《静静的顿河》中哥萨克群体形象研究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汪袁村

78/广东俚语民俗中蕴含的“敢为人先”精神探究 

81/广东信宜粤方言完成体标记“开”的多功能性及其探源 

84/设立渭源西南部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调研和思考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文化馆   李淑华

86/基于词源学视角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的观探析 

89/高校思政课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三进”的实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91/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有效融入成人思政课的路径探赜

94/“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二重意蕴 

96/新发展阶段下高校资助育人功能面临的挑战及解决路径 

99/留学生线上汉语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101/抗日战争时期妇女统战工作的主要经验及其当代启示 

105/新时代高校基层统战工作“五心工作法”研究 

107/新媒体从业人员统战工作对策研究

110/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互动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分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