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动作分析法是什么?ie动作分析法什么意思?

一、作业人员工序分析法的实例

我们谈到过作业人员基本动作分析法的记号,分别是加工作业(○)、搬运(ο)、检查(□)、停滞·待工(▽),这4个记号可以分析作业人员的动作,下面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介绍。

“图1”是图,一楼为作业和检查场所、二楼为零部件保管场所,其主要作业包括:

①用卡车将零部件运到仓库;

②为了便于作业人员进行零部件质量检查,将零部件搁在检查台上;

④根据检查结果,将合格零部件装在手推车上;

⑤将零部件推到电梯处;

⑥乘电梯至二楼,再用手推车将零部件运到零部件架处;

⑦将零部件放入零部件架内;

⑧零部件放好后,再把手推车推至电梯处;

⑩将手推车放置原来的位置。

对以上这一系列作业用工序记号进行分析,便成了如“图2”所示。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我们发现在这个例子中,即“图2”中的NO.5、10存在停滞(待工)现象,于是想到要尽量在一楼制作一个零部件架,省去上下乘电梯和因此而引起的待工现象。

图2 利用工序记号进行分析的结果

以上例子就介绍至此。在这里,我们省去了对改善方案的研讨,但是,利用以上程度的详略分析,根据工序记号中的动作数量、所用的时间、搬运的距离等数据。通过改善工厂布局,达到减少工序数量、搬运距离和停滞现象是有可能的。

二、作业人员工序分析法的顺序

上面我们用简单的例子对作业人员工序分析法的概要加以说明。下面我们对作业人员工序分析法的进行顺序进行了归纳。

顺序1、决定分析的目的

从“动作分析”的目的来看,一般都是以提高作业效率为中心,但有时候也可能是以改善工厂布局为目的。

顺序2、选择作业熟练的标准作业人员作为分析的对象。

顺序3、决定将要分析的作业范围。

一般来说,将该作业的一个周期作为分析范围进行大致分析之后,再按需要对某一范围进行详细分析。

顺序4、对该作业进行仔细观察,若有完全了解该作业内容的必要,那么要向作业人员进行详细询问,力求精通该作业。

顺序5、准备分析专用纸,并记录作业人员的作业。

顺序6、决定分析详略程度。

例如归纳“用钻床给零部件打孔”作业,虽然只是加工(○)作业,但是以下记号也是必要的。

虽然我们可以进一步将“拿零部件”这一作业分解成“向零部件伸手”、“抓住零部件”、“把剖析放到钻床上”。像这种详细的分析在后面讲述的基本动作分析手法和PTS手法中会出现。作业人员工序分析法一般采用更加粗略的分析手法。但是,工序分析记号也可以进行详细作业的分析。

顺序7、绘制作业人员工序分析图。

在绘制作业人员工序分析图时,既要对那些作业人员移动距离可能存在问题的动作标明移动距离,也要对那些花了大量时间而且可能存在问题的动作标明作业时间。另外,作为统计表,需要按不同的工序分析记号统计各动作的数量,并调查是否有搬运和待工过多的现象。

顺序8、研究改善方案,绘制分析图。

改善的要点是,查明为何引起了停滞、搬运现象,并根据这一结论,一般采取改善工厂布局的情况较多。另外,调查为什么要进行加工、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顺序9、如果改善方案得到认可,就要根据方案进行改善,对方案加以验证。

《IE动作分析的基本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E动作分析的基本方法(26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目录1.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周学习内容2. 动作分析2.1 动作分析概述2.1.1 动作2.1.2 动作分析2.1.3 动作分析方法2.1 4 动作分析的用途2.2 动素分析2.2.1 动素2.2.2 动素分析的步骤2.2.3 动素分析的应用场合2.2.4 动素分析的应用案例分析与研讨2.3 动作经济原则2.3.1 动作经济原则的定义2.3.2 动作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2.3.3 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3. 时间研究3.1 时间研究概述3.2 作业测定的方法及基本程序3.3 标准工时设定3.4 工作抽样3.4.1 工作抽样概述3.4.2 工作抽样的原理3.4.3 工作抽样的方法和步骤3.5 预定

2、动作时间标准3.5.1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概述3.5.2 模特排时法 (MOD )3.5.2.1 MOD 法的特点3.5.2.2 模特排时法的动作分类3.5.2.3 模特法的动作分析3.5.2.4 动作的改进3.6 生产线平衡分析1.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周学习内容: 基础 IE 的全过程是:利用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和 动作分析 获得最佳程序和方法,然后再利 用时间研究将所有作业制定出标准时间。2. 动作分析2.1 动作分析概述 程序分析是从大处着眼,根据程序图分析生产过程的种种浪费, 从合理安排程序中去寻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而动作研究则是在程 序决定后,研究人体各种操作动作之浪费,以寻求省

3、力、省时、安全 的最经济的方法。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工作操作时之细微动 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其内容为: 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 简化操作方法, 减少工人疲劳, 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 备。它包括:动素分析、影象分析、动作经济原则等内容。2.1.1 动作 工艺流程和作业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为寻找、握取、移动、装配必要的目的物,操作者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一个活动。动作可大致分为 下面四类:加工 改变目的物形状和装配目的物的动作移动 改变目的物位置的动作握持 保持目的物形态的动作等待 无作业手空闲着的动作2.1.

4、2 动作分析 定义: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号记录以手、 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把握实际情况,并将上述记录图 表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着眼点的一套分析方 法。2.1.3 动作分析方法(1)目视动作观察法:分析者直接观测实际的作业过程,并将 观察到的情况直接记录到专用表格上的一种分析方法。动素分析法双手操作分析法(2)影像动作观察法:通过录像和摄影,用胶卷和录音带记录 作业的实施过程,再通过放影、放像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作业动作的方 法。高速摄影分析法(细微动作影像分析)常速摄影分析法慢速摄影分析法 VTR 分析法2.1 4 动作分析的用途为减轻作业疲劳

5、,提高工作效率而找出动作存在的问题 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方法和人体各部位动作的同时实施 探讨最适合于动作的工夹具和作业范围内的布置 比较动作顺序、方法改进前后的情况,预测和确认改善的效果 用记号和图表一目了然地说明动作顺序和方法改善动作顺序和方法,制定最适当的标准作业方法提高能细微分析动作和判断动作好坏的动作意识2.2 动素分析通过观察手、足动作和眼、头活动,把动作的顺序和方法与两手、眼的活动联系起来详尽地进行分析,用动素记号记录和分类,找出动 作顺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单手等待以及不合理动作、浪费的动作等 问题并加以改进的一种分析方法。动素分析的目的:把动作分类归纳成为 18种基本动作,了解

6、每个动作的过程和状态,明确动作顺序、方法与双手、眼、足、头等人体各个部位动作之 间的关系把握人体各部位是否同时动作确认各动作的合理性,找出存在的浪费、不合理性和不稳定性区别必要动作、辅助动作和不必要动作,找出产生后两类动作的原因2.2.1 动素在进行动作研究时发现:很多动作均由操作者双手完成;所有入力操作均包括一些基本动作。由吉尔布雷斯总结成称为“动素” 的 17种基本动作,后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ASME) 增加一种动素而 成 18 项。动素名称璐叙图案遊明绞条限转动O手到达目的拘空手UDR图案AWirx*人坐下DA vADPfi ?工冷时人輪下睡觉 手指脑处示想想获廿 卄 U0 !釉妁播

7、销0 放夭話 - 几件连屋A 一件巳取壬大写字母u皱起鼻子示不筒兴运空放手预对延迟口口口 口 sgiaaQ手张开握物用一眼存准位置TL 手中有物h n 马黯形吸铁吸一诙梓RL 小手中物掉下E举例:打开啤酒瓶的动素分析表左手殆 W右乎倬爭到胃电社,起矗暉%7I拿代开特L蒂托认7TPJ #ihE . Brt*1aI*nJ 属罔m3/ . 1拿住*A43童住*M54牌开utc* t拿性ftu6 一 di于fl!博不 折帅苗弭羸, 喷只H用一今J施开啤审色h7手同归HE2+A AAAq-动素可分为三大类:有效动素有效动素:进行作业时必要的动作,共9种。1伸手:空手移动接近或离开目的物的动作2抓取:用手

8、或身体的某一部位抓取或控制目的物的动作3移物:用手或身体的某一部位承受载荷改变目的物位置的动作4定位:使手持的目的物与其他目的物取得正确位置关系的动作5装配: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物合并的动作6拆卸:将一物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目的物的动作7使用:利用器具或装置所做的动作8放开:放开由手或身体的某一部位控制着的目的物的动作9检验:将目的物的性能、质量、数量与规定标准相比较的动作。 辅助动素为完成作业动素而必须的动素,它将会延缓作业动素的实施,作 业时间会消耗过多,降低了作业效率,共有五种。1寻找:用眼、手等五种感官寻找目的物的动作2发现:在寻找动作后,找到目的物瞬间的动作(有的书上未列此动素)3选

9、择:使用五官从数个物体中选定目的物的动作4思考:以思考为主的理解和判断等心理活动5预定:调整目的物的位置使其正好处于下一个动作最好朝向的动作-无效动素少7动为的对作业进行无任何作用的动作,是 素分析中一定要设法取得的动素,也称 第三类动素。共有4种。1保持:用手或身体的某一部位保护目 物,维持原状的动作2不可避免的延迟:由于机械的自动进而造成的等待,双手操作时的某只手的空闲3可以避免的延迟:不含有效动作,但操作者可以控制的延迟 4休息:为恢复疲劳,身心活动处于休息状态台湾的周道教授将动素用4个同心圆表,第一圈为中心圈,为核心动素;第二圈为常用动素,是改善的对象,第三圈为辅助性动素, 操作中愈少

10、愈好,第四圈(最外圈)为消耗性动素,应尽可能予以取消222动素分析的步骤第一步:找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决定应进行动素分析的作业第二步:动素分析的准备:动素分析表、记录纸、秒表、卷尺等 第三步:动素分析的实施(1)在分析表中填写必要的事项(2)观察、分解、记录动作( 3)整理分析结果,填写总结表:将动素记号按左右手分开, 填写合计数(4)画出作业现场布置图 第四步:讨论分析结果,确定改进方案找出第2、3类动作多的原因并进行改善,分析双手动作的平衡 4W1H提问技术,ECRS技巧,动作改善检查表 基于动作经济原则进行在确定改进方案后,应作出改进作业后的动素分析表,比较改进前 后的动素数,把握改进效

11、果2.2.3 动素分析的应用场合( 1 )探讨高效易行的作业方法用于无论如何观察作业,也不能发现动作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无论 如何思考也制订不出最佳方案的场合( 2)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得到通过动素分析, 可以明白人体各部位用什么动作顺序活动, 最适当的动作顺序( 3)作为讨论最适当的工夹具与作业环境布置安排时的参考资 料(4)制订正确易行的标准作业方法(5)培养动作意识2.2.4 动素分析的应用案例分析与研讨序号要素作业左手动作动素记号右手动作改善占八、左眼右1等待伸手到容器.把把 由丁把由抓起数个电阻容器2阻元等待件放元件放在3到左伸手到右手移物到左手靠近接右手中的电把电阻元件放左手4手阻元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抖法的动作要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