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一死战…打一个数字?

  • 仙界守卫者游戏是最近很火的一类闯关小游戏,游戏的玩法充满了趣味性,玩家需要不断爬塔来提升自己的等级,打败塔上的敌人,玩家在这个游戏中可以轻松上手,只要计算好自己的等级,不要对战比自己厉害的敌人,就可以获得胜利。

  • 仙界守卫者手游是一款有趣的爬塔对战手游,趣味的游戏模式让战斗增添更多新意,游戏的玩法考验玩家的脑子,玩家需要不断计算塔上的数字等级,低等级无法打败高等级,游戏操作起来很简单,但是乐趣十足,可以给玩家丰富的游戏体验。

  • 最强火柴人行动是一款数字爬塔类型的火柴人闯关手机游戏,最强火柴人行动这款游戏提供了很多不一样的关卡塔层,每一层都有BOSS守卫,玩家需要操控己方的火柴人去闯关,战胜每一层的BOSS。在最强火柴人行动游戏中,每个角色的头顶上都会有一个数字标志,数字越大,其代表着它的实力越大。

  • 爬塔上青天是一款玩家运用策略,在塔楼之中完成对抗的游戏。在爬塔上青天中,你将发挥自己的战局意识,将这些敌人全部消灭就可以顺利获得胜利。游戏的玩法丰富,你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战队布局,让将士们发挥出全部的实力。随着等级的提升,更多具有挑战性的关卡将被解锁,玩家可以自由挑战,收获对抗和塔防带给你的乐趣。

  • 登峰造极爬塔是一款可玩性十足的休闲爬塔游戏,在登峰造极爬塔游戏中,玩家们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游戏方式来完成特殊的爬塔任务,虽然游戏的关卡很多,但是只要玩家们了解了游戏的具体玩法和模式就能很快的通关哦,超多具有特色的塔楼关卡等待玩家的体验,一起来冒险吧。

  • 爬塔突击队是经典的策略塔防类游戏,在爬塔突击队的游戏世界里,所有的玩家都能够得到很多优质的游戏奖励,大量的挑战关卡击败守卫的首领即可获取更多的额外掉落奖励。

  • 我爬塔特牛是一款非常需要策略思维的休闲闯关冒险游戏,在我爬塔特牛游戏中,非常多可爱的精灵需要通过爬塔才能获得经验值,而玩家们需要携带着这些精灵进行冒险,在这段冒险的旅途中玩家会遇到很多神奇的精灵。

  • 爬塔英雄是经典的冒险类游戏,在爬塔英雄的游戏世界里。各种关卡的塔楼都可以自由的去探索,找出潜藏在其中的宝箱来获取大量的奖励资源,超级有趣的错过爬塔环节。

  • 三国来爬塔是一款热门三国题材的全新攻塔战斗手游,玩家需要招募各大三国武将,开启无尽的攻塔闯关冒险!三国来爬塔里玩家需要为角色装备上强大的武器和道具,才能在高塔中一路向上战斗,与最高层的BOSS展开激励的对决!熟练去运用你的战斗技能,将它们灵活地组合起来,释放威力巨大的连招吧!

  • 一起来爬塔是一款爬塔玩法的休闲闯关类游戏,游戏中精心设计了众多角色,每位角色的能力都不一样,考验你的策略布局以及灵活上阵。在一起来爬塔这款游戏中,有着海量的关卡,每一层都有强大的BOSS镇守,等你前来挑战。只有不断提升自己阵容的战斗力,才能一路闯关下去,完成爬塔。

  • 全民来爬塔是一款好玩有趣的全新角色扮演手游,在这个世界招募你的同伴和你一起战斗,组建出各种强大的阵容,游戏玩法以及操作都十分的简单,不断地冲击塔的上层,超多的奖励装备都在其中,赶快行动吧。

  • 天天来爬塔是一款卡通风格的爬塔竞技类手机游戏。每一层的人物都有不同的数字,天天来爬塔让玩家们感受非常精彩的热血战斗乐趣,胜利就可以继续向上搭建塔楼并战斗,否则就要重新开始挑战。


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傲慢藐视一切

睨:斜视。高傲地旁观,对当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负,目空一切。

〖解释〗指年虽老而志节不衰。

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

获:得到。一百个之中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极其难得

失:过失,错误。万无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解释〗犹言无一宽免。

〖解释〗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极其难得。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竿头:竹竿的顶端。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以此比喻道行修养达到的极高境界;再上一步才能成正果。后借指不满足已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解释〗犹言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解释〗犹言众口一辞。同“百喙如一”。

在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形容相貌或才能特别突出。

〖解释〗指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

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解释〗指极难得的人才。

〖解释〗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

闻:听。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指多听不如亲眼看到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

百:很多;成:成就。指一事无成

〖解释〗指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

失:差错;过错。形容十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也作“百不一失”、“万无一失”。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指理解得不深,知道得很少。同“一知半解”。

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效力。指恩德极大,只给以微不足道的报答。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背城:背向自己的城堡;借一:凭借最后一战。背靠自己的城堡与敌人决一死战。意谓作最后的奋斗。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原作“背水阵”;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彼:那;此:这。那是一个时候;这是另一个时侯。指时势不同了;情况也随之改变。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里外一致,指思想与言行完全一致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格:格式;风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与众不同的样子、风度等。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比喻与众不同,加成一家。

别:另外;树:建立。另外立起一面旗帜。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

插一句嘴。比喻提出不同意见。

非:不是。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事情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

〖解释〗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不论是非情由,不顾后果。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会增长一分智慧。指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规格;标准。指不限定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不堪:经不起。经不起一打。形容十分脆弱。有时也指文章的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可:许可;赞成。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赞一词:说一句话。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形容清高廉洁。同“一尘不染”。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不更动一个字。形容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直:通“值”,价值。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品格卑下

〖解释〗顾:看。不值得一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哂:微笑。不值得一笑。指毫无意义或表示轻视

〖解释〗不值得一笑。比喻毫无价值。也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轻蔑和讥笑。同“不值一哂”。

步调:走路时脚步的大小快慢。比喻进行某种活动;采取同一步骤;同一方式。

〖解释〗形容不整齐或不一致。同“参差不齐”。

灿然:耀眼的光彩。耀眼的光彩,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大海中的一片鱼鳞。比喻非常渺小。

沧海:大海;粟:谷子。大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也作“大海一粟”。

猖獗:凶猛而放肆。形容坏人或反动势力一时间显得特别凶猛放肆。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指鹪鹩筑巢,只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后以之比喻安本分,不贪多。

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惩:惩罚;警: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警:警戒,也做“儆”。惩罚一个人以警戒多数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的指示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提出要打造更多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书籍、舞台影视美术作品。值此麦新同志在开鲁大地牺牲75周年之际,武随文和武迪两位同志联手推出了影视剧本《大刀进行曲》,生动描述了麦新同志从一个进步的音乐青年成长为著名的音乐家、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即日起,本报连载该影视剧本,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融入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工作当中。

1931年秋。风雨如磐。

9月18日夜,沈阳柳条湖东北军北大营。万籁俱静。

一群鬼鬼祟祟的日本关东军在一段铁轨上放置炸药。

同时,一群关东军掀开遮蔽大炮的铁棚,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东北军北大营。

日军炮兵独立守备军第二大队川岛中队长举刀命令开火。

北大营营房被炸,一片火海。士兵们浑身血污喊叫着冲出房屋,旋即又被落在院里的炮弹炸飞。

与此同时,日本关东军代理司令板垣征四郎手挥军刀向开会的军官们咆哮:

顷刻间,早就等候在抚顺、辽阳、铁岭、本溪、海城、鞍山、四平、公主岭车站的十三列日本军车鸣响汽笛开往沈阳。

公路上,日军坦克、军车、步兵气势汹汹开赴沈阳。

北大营。关东军六团团长王铁汉骑着一匹烈马冒着炮火疾驰到团部。一群军官围了上来。

王铁汉:“日军偷袭军营,我们马上回击!”

团参谋:“团座,刚才旅参谋长赵镇藩上校打来电话,转达东北边防军长官总署荣臻参谋长的指示,说张学良少帅有最高统帅蒋委员长的电报命令——”

王铁汉啪地把马鞭摔在桌上,指着团参谋的鼻子骂道:“你他娘的真啰嗦,说重点!”

团参谋:“蒋委员长说——无论日军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

一发炮弹落在团部院里,震碎了门窗。

王铁汉:“他娘的,这鬼子刀架脖子上了,还不抵抗?命令全团弟兄,拿起武器,冲出北大营,见到鬼子兵,干他娘的!”

拂晓时分。王铁汉率部撤至棋盘山,一群从朝鲜飞来的日军敌机从头顶呼啸而过,在不远处扔下炸弹。王铁汉看见沈阳另一个东北军军营东大营也是火光冲天,东北军东塔机场的二百来架军机也正遭受敌人炮火的攻击。

王铁汉泪流满面:“奉天完了!东北完了!”

日本国旗迎风猎猎。日军坦克、军车、士兵军靴踏起烟尘,飞机从破碎冒烟的城市上空掠过。

沈阳沦陷。长春沦陷。齐齐哈尔沦陷。锦州沦陷。山河破碎,城乡凋敝。百姓流离失所。

日军抵达喜峰口。平津告急。

音乐起:《我的家在松花江上》

1935年5月。上海文庙。

麦新眼含热泪在文庙台阶上指挥众人唱歌。

一个女演员流泪演唱《我的家在松花江上》

“九一八,九一八——”台下众人合唱。

唱毕,众人高喊:打到日本帝国主义!

麦新指挥乐队演奏《义勇军进行曲》,指挥众人合唱。群情激奋。

合唱结束。麦新跳下台阶跟几个向他鼓掌的人握手。麦新十分兴奋:“吕骥老师,田汉老师,冼星海老师,聂耳老师,任光老师,刘良模老师!哇,你们都来啦?”

吕骥笑道:“我们自己的抗日歌咏活动,当然要来了。不单是我们几个来了,郭沫若先生,周扬先生也来了。你来认识一下。”

郭沫若和周扬从座位上站起来跟麦新握手。

郭沫若说:“歌咏会办的不错。”

周扬用上海话说:“你指挥的也不很好。”

麦新兴奋地说:“谢谢!谢谢捧场!”

吕骥笑道:“麦新啊,你不知道吧?咱们这个歌咏会就是郭先生和周先生创办的。”

刘良模上前说:“麦新确实不知道,他进歌咏会的时候我没跟他讲。麦新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麦新有些不好意思:“现在阿拉晓得啦!晓得啦!”

吕骥给郭沫若、周扬介绍:“麦新,亚美保险公司的职员,音乐青年,现在跟星海和聂耳先生学习创作抗战歌曲。”

冼星海、聂耳:“很有天赋。很有激情。”

吕骥:“哦。对了。前些日子两位先生说要我们编辑《大众歌声》,任务就交给麦新和孟波了。孟波呢?他今天没来参加歌咏会?”

“来了!”孟波手里拿着《大众歌声》的小样走出人群,把书递给吕骥。

吕骥接过书,高兴地说:“好啊!正好让沫若和周扬先生过过目,看你和麦新的作业完成的怎么样?”

郭沫若笑吟吟地拉周扬坐下,看《大众歌声》小样。   郭沫若说:“这封面设计不错,有气势。”

孟波说:“报告先生,这个封面是我们找木刻画家丁里先生设计的,还想请吕骥先生、刘良模先生、陶行知先生、公木先生配写几篇文章,他们都答应了。”

周扬称赞道:“这么短的时间就收集了这么多抗战歌曲,不错啊!”

吕骥:“麦新和孟波很辛苦也很积极,白天上班,晚上跑印刷厂排版、校对。找印刷厂时费了些周折,都不敢印咱们这个书。”

郭沫若:“他们当然不敢印喽!因为我们这个歌集是大众抗战的心声,是冲向敌人的号角,一些人听了肯定害怕,肯定反对。他们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把它编好。我们要把它做成一发发炮弹,投向敌人,投向日本鬼子,炸他个鬼哭狼嚎。”

郭沫若:“麦新啊,你们还要有创造意识,多写一些新的抗战歌曲。还要拓宽视野,国际上也有很多抗战歌曲,也可以编进咱们的集子里。比如《国际歌》。”

麦新:“《国际歌》?”

郭沫若:“对,《国际歌》,法国人写的歌,瞿秋白先生翻译成中文了。”

接着,郭沫若唱了起来:

英特耐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

麦新、孟波和上海裕丰纱厂女工阿桃、锦霞、张琳唱着《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走在黄浦江畔。阿桃挎着麦新的胳膊。

上海虹口提篮桥印刷厂。

麦新一伙人在车间忙碌。

麦新手里拿着一张歌单,轻轻哼唱《义勇军进行曲》曲子。阿桃美丽的眼睛望着他笑,麦新就提高了声音,双手挥舞着打起了节拍。大家就跟着唱。

唱毕,麦新大叫:“力量!力量!无穷的力量!咆哮!咆哮!山呼海啸!”

接着,麦新颓丧地坐在了地上。

阿桃上前关切地问:“刚才还好好的,这会儿怎么就不高兴啦?”

麦新支支吾吾:“阿拉什么时候能写出这么好的歌曲啊?”

阿桃笑了,蹲下来抱住麦新的手,温柔地说:“不要着急,侬一定会写出这样的好歌,阿拉相信侬!”

孟波拉起麦新,坚定地说:“麦新,你胸中有燃烧的烈火,终有一天迸发出来,燃烧成火海,燃烧掉这旧世界,燃烧出一个光明的新世界!”

报摊热卖《大众歌声》。

报童抱着一摞《上海时报》叫卖:“《大众歌声》惹恼日本人啦,日本人说麦新和孟波是共产党内的斯大林派!卖报!卖报!”

几个军警拎着警棍走近报亭,报摊老板见状把《大众歌声》抛向人群,抛完就跑。人们争抢,抢到手的也跟着跑。

捡到书的人沿着黄浦江行进,跟着的人越来越多,自发形成了游行的队伍。有人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几百人跟着唱。

麦新、孟波和阿桃看着行进中唱歌的队伍十分激动。麦新手舞足蹈,面对黄浦江高喊:“黄浦江,你咆哮吧!你怒吼吧!”

吕骥和孙慎一前一后跑过来,拽住激动不已的麦新,捂住了他的嘴。

吕骥:“别喊啦!别激动啦!你们已经上了日本人和军警的黑名单,你想让他们抓走吗?”

麦新挣脱开吕骥向远处的军警大喊:“喂!日本狗,我是麦新!你们来抓我啊!你们敢来抓我吗?”

远处的军警听到了麦新的喊声,竟吹着哨跑过来。

吕骥和孙慎拉起麦新三人跑进人群,汇入人流,又拐进高大洋楼下面的一条马路,钻进一个没有人的里弄。

几个人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麦新依然兴奋地嘎嘎笑着。

吕骥有些生气:“麦新,你这性格会让你吃大亏的,要不是跑得快,就让军警抓住了!”

麦新:“他们凭什么抓我们?我们不就编了一本《大众歌声》吗?日本鬼子都占领东三省了,都打到喜峰口了,都要占领平津了,军舰都摆在浦东了,我们编些歌号召抗战难道有罪了?我去找他们说说理。”

说着,麦新要走。吕骥厉声喝道:“麦新,你站住!你——你呀!你不知道,你不知道蒋介石——我们的蒋委员长在庐山发表讲话,说和谈和平解决还是有希望的,牺牲未到最后关头,莫要轻谈牺牲。”

麦新愣住了,他眼冒怒火,转瞬流下了眼泪。

“蒋介石他竟然会说这样的话?他居然说牺牲还未到最后关头?他是瞎子吗?是聋子吗?东三省都沦陷了,死了那么多同胞,死了那么多义勇军士兵,他不知道吗?这日本鬼子马上要过山海关,要占领平津占领全中国了,他还不抵抗,他是要亡国吗?”

麦新扶墙痛哭。几个人沉默了。

良久,吕骥叹气道:“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最恨最怕的不是日本人。他们丢掉东三省甚至丢掉北平、天津都不心疼。他们最恨最怕的是共产党!这些年来日本人在东北建立满洲国,他们在意过吗?没有!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他让张学良给他爹报仇打日本鬼子了吗?没有!他竟然把张学良的东北军撤到关里为他抢占地盘。他们的军队、枪炮不打日本人,是专门对准共产党的。五次剿共,把红军打到湘江,八万人打死五万人,把红军打到了陕北。他们是专打共产党红军啊,他们是怕丢掉他们的王朝他们的天下啊!”

麦新红着眼睛说:“太可恨了!他们不打鬼子,他们不想牺牲,我们去打,我们去牺牲。我要去东北,去华北,去延安打日本鬼子,我要去牺牲!”

孙慎握住麦新的手:“麦新,全面抗战的一天终会到来。你现在的任务依然是编抗战的歌,写抗战的歌,唤醒全国同胞,唤醒全国军队将士。你今天没发现吗?你现在也在前线战斗,你们的歌集就是你们的武器,是一发发投向敌人的炮弹,威力无比的炮弹!”

孟波说:“麦新,我们还是去制造炮弹,抓紧时间编《大众歌声》第二集吧!”

麦新咧嘴乐了。大家开心地笑。

上海辣斐中路仁智里十六号,麦新家。

屋子整洁、殷实、温馨。白炽灯光下麦母拍着麦新聋哑侄子小宝睡觉。桌上的座钟时针指向十点。

麦新开门进屋,一脸不高兴的样子。麦母接过麦新背的布兜,挂在墙上。

麦母:“培心,这么晚才回,还蛮不高兴,怎么了?”

麦新:“姆妈,您还没睡?今天去江边卖书,警察不让卖,还要抓我们。”

麦母着急地问:“抓你们?那抓住了吗?”

麦新乐了:“姆妈您真逗,抓住了,这会儿还能回来吗?我们跑得快。”

麦母:“姆妈老糊涂了。侬卖什么书,警察要抓?”

麦新:“阿拉和孟波编的歌本,编的都是抗战的歌。”

麦母:“抗战的歌,抗日本的歌,那不是好事吗?”

麦新:“蒋介石不让抗日,说牺牲没到最后关头。”

麦母:“什么没到最后关头?东北那儿不是被日本占了吗?那会儿,日本炸咱们上海闸北、吴淞口,一个月的时间里咱老百姓还有那十九路军死多少人啊?怎么没到最后关头呢?瞎说。”

麦新:“姆妈您说的对。蒋介石不让我们抗日,我们偏偏要抗。再不抗日,上海也保不住。”

麦母:“培心啊,侬身单力薄,怎么抗日啊?”

麦新:“姆妈,阿拉现在是编歌写歌抗日,抗战开始后,阿拉就拿起刀枪上战场杀日本鬼子。”

麦母:“俺不让你上战场。你阿爸、姐姐、哥哥都死了,嫂子跑路了,俺就剩下你这个儿子了。姆妈和小宝还靠你养活呢。世道这么不好,你好歹在洋行站住了脚,一个月八十块大洋够咱娘仨过日子了。你可不能在外面惹祸,更不能当兵去打仗,咱平平安安过日子。”

麦新:“姆妈,不把日本鬼子赶走,哪天把咱上海占了,咱们还能有平安日子过吗?”

麦母掉泪了:“俺是舍不得你,再说你走了,我跟你这个聋哑侄子怎么办啊?”

麦新:“姆妈您别难过,我一定安顿好您和小宝。说不定,会找个人来照顾您和小宝。”

麦母乐了:“给俺找个儿媳妇吧。那个阿桃,多干净啊,模样还好。你要把她娶过来,姆妈就放心了。”

麦新不好意思了。“姆妈,还没说定呢,您先睡,我还要写歌,写《牺牲到了最后关头》。”

麦母很是欢喜:“你写你的,我给你煮一碗阳春面当宵夜。”

孟波拉住麦新,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麦新你疯啦?怎么又激动了?忘了吕骥老师咋批评你的?”

麦新:“没忘没忘。可现在不激动不行。”

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纸塞给孟波:“你看,《牺牲到了最后关头》!”

孟波喜出望外:“啊?新写的歌词?”

麦新:“新鲜出炉,今天早上写好的。你赶紧谱曲,现在,马上!”

孟波拿着歌词坐在江堤的栏杆上写歌谱。麦新则沿着黄浦江跑去,一边跑一边叫喊。江风吹拂他的头发,旭日映红了他青春的额头。

孟波坐在栏杆上飞快地谱曲,嘴里小声哼着曲子,接着站起来唱。

同胞被屠杀 土地被强占

亡国的条件 我们决不能接受

中国的领土 一寸也不能失手

同胞们 向前走 别退后

麦新望着唱歌的孟波泪流满面。

1936年11月23日。上海天后宫桥。

游行的人们举着鲁迅的遗像,唱着《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冲破军警巡捕的阻拦,走向上海北站,走向宝山路。麦新和阿桃几人走在队伍最前面。

游行队伍走到毁于“上海一二八事件”炮火的东方图书馆停住了。麦新出现在图书馆涵芬楼的残垣断壁上,大家安静下来。

麦新手拿话筒,大声宣讲:“同胞们!日本鬼子已经打过锦州,打到山海关了!东北全面沦陷,平津告急,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个危难的关头,我们的鲁迅先生去世了。他是我们上海、我们全中国的文化旗手,我们要接过他的枪和匕首击杀敌人。他的去世让我们无限悲伤。可是有人不让我们悲伤,有人在我们伤口上撒盐。就在今天早上,当局竟然抓走了沈钧儒、邹韬奋、李公仆、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七人。为什么要抓他们?因为他们是我们上海坚决主张抗战的七君子!主张抗战就被抓,这是什么道理?当局是中国人的当局,还是日本人的巡捕房?七君子何罪之有?”

有人高喊:“这是迫害!七君子无罪!当局有罪!”

群众高喊:“反对迫害!坚决抗战!释放七君子!”

这时,阿桃攀上断壁,向人群抛洒《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歌片儿。

麦新:“同胞们!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牺牲到了最后关头!我们一起唱这首歌吧,汇集抗战的力量,冲向抗战的战场!”

麦新指挥,群众高唱,歌声犹如排山倒海的浪涛。

拿起我刀枪 举起我拳头

中国的人民 一齐起来救中国

所有的党派 快快联合起来奋斗

同胞们 向前走 别退后

1937年7月7日,北平宛平卢沟桥。

晚22时40 分,日军开炮轰炸宛平城卢沟桥,并向城内进攻。宛平城楼、闸楼、中心楼、角楼中弹,一片火海。

二十九军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三营营长金振中率部向日军开火,阻止进攻。

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秦德存电话命令吉星文:“保卫领土是军人天职,牺牲奋斗,坚守阵地,即以宛平城和卢沟桥为吾军坟墓,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

吉星文、金振中手提大刀,率部冲向敌人,与日寇展开白刃战。

二十九军官兵与日军胶着在一起,杀声震天,血肉横飞。

十九岁战士陈永德手握大刀冲入敌群,辗转腾挪,见一个砍一个,嘴里还数着倒下的敌人。

陈永德杀红了眼,在他砍倒第九个日本鬼子的时候,战斗结束了,二百多名日本鬼子横尸沙场。

吉星文站在血光中高喊:“陈永德!陈永德在哪里?”

陈永德两手拉着十三枝日军步枪从硝烟中疲惫地走过来,满脸血污,浑身是伤。他咧嘴露出了白牙:“团长,我在这儿。”

吉星文一把抱住陈永德:“我的好兄弟!杀了几个日本鬼子?”

陈永德:“杀了九个,还缴了十三支枪。”

“好样的!”吉星文捶了一下陈永德的肩膀。

轰!一颗炮弹落在阵地上炸响了。

吉星文腿炸伤了,他艰难地爬到血肉模糊的陈永德身边:“好小子!你给二十九军争光了!”

陈永德忍着伤痛回答:“下次见到鬼子,带两把大刀,杀二十个!”

1937年7月12日。上海南京路。

报童在街上叫卖:“卖报!卖报!《世界日报》!北平卢沟桥发生“七七事变”!二十九军孤军奋战,大刀队扬我国威,陈永德勇士一人砍杀九个鬼子,缴获十三支步枪!卖报!卖报!”

麦新推开家门进屋,抱住母亲就哭。

麦母忙问:“怎么了培心!咋哭上了?”

麦新:“姆妈!日本鬼子打进北平了,北平沦陷了!中国要亡国了!”

麦母也留下了眼泪:“这可咋办啊?咱们的军队还不抵抗啊?还不牺牲啊?”

麦新从包里拿出报纸放在桌上:“七七事变,只有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孤军抵抗了一阵,没有其他援军啊!日本鬼子侵入宛平城,侵入北平,宋哲元的部队只好撤退到保定躲起来了。北平和天津沦陷了,日军很快就打过来,上海沦陷也为时不远了。咱们很快就要当亡国奴了。”

麦母:“可不能当亡国奴啊!我知道那滋味,当年我在日本纱厂做工,没少遭罪。”

麦新:“是啊姆妈,咱们绝不能当亡国奴,咱们要抗战,咱们要拿起枪炮、大刀、长矛跟日本鬼子决一死战!”

麦新沉吟:“大刀长矛!大刀——大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麦新猛地坐在桌旁,拿出纸笔,写下一行字: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麦新眼睛一亮,奋笔疾书。

东方微露曙色。黄浦江上的船只呜呜地鸣着汽笛行进在波光中,江畔的楼宇披上了霞光。

麦新推开窗户,面向黄浦江高歌。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台上挂着横幅:国民救亡歌咏协会成立音乐会。台下集聚了上千名群众。

麦新潇洒地跳上舞台,面向乐队挥起指挥棒,乐队奏响了《大刀进行曲》前奏。麦新转身面对群众,将手中的指挥棒用力一甩,上千人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吼声。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麦新的指挥棒摔折了,就用双手指挥。

吕骥和孟波几人在台下唱歌。吕骥高声地说:“又一个聂耳诞生了!又一首《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了!”

歌声飘过黄浦江,波浪滚滚。

歌声飘过黄河,黄河咆哮。

歌声飘过太行山,军民抗战。

歌声飘过白山黑水,抗联战士杀敌。

北平、沈阳、长春、哈尔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市民游行,歌声传遍大街小巷、山山水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决一死战气势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