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不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下一句?

如果中国没有钱学森会发生什么?

很可能遭到核大国的打击,

或者被禁止发展核武器,

更不会有之后的载人航天技术,

也许钱学森就回不了国,

蒋英父亲蒋百里,是中国著名军事家,

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时,

获步兵科第一名,得日本天皇佩剑,

日本人自视蒙羞,打那之后,

非日本人不得进入毕业排名。

而在中日全面开战之前,

更是他提出了持久战论,

成为了中国抗日的战略思想。

后来他因不满腐败,竟拔枪自杀,

还好及时送医院救治,幸免一死,

没想到,因此他竟爱上了,

悉心照顾自己的日本护士佐藤屋登,

当他宣布要娶这个日本女人为妻时,

震惊了当时的整个中国。

而她就是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

于1919年9月7日,出生在浙江海宁,

她的身世充满了传奇色彩,

不仅是蒋百里的第三个女儿,

还是大诗人徐志摩的表妹,

也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表姐。

谁能想到,未来她还成了,

'中国航天之父'的妻子。

羡慕蒋百里有那么多可爱的女儿。

便请求蒋百里把三女蒋英过继到钱家,

3岁的她,被正式接到钱家,

年长她8岁的钱学森便成了她的哥哥,

后来,两家在一次聚会中,

她和钱学森当着父母们的面,

唱起了《燕双飞》,唱的婉转动人,

令四位大人听得十分高兴。

儿时的一曲《燕双飞》,

竟成为日后他们结为伉俪的预言。

可那时她只在钱家呆了几个月,

就闹着要回家,因为这个哥哥沉默寡言,

都不跟她玩,再加上她十分想念父母。

过了一段时间,蒋百里决定把她接回去,

我爸爸妈妈醒悟过来了,

更加舍不得我,跟钱家说想把老三要回来。

再说,我自己在他们家也觉得闷,

学森妈妈答应放我回去,但得做个交易:

你们这个老三,长大了,是我干女儿,

回家后,她受父亲蒋百里影响,

从小就立志终生从事音乐事业。

1935年,钱学森赴美留学前来蒋家辞行,

那时的她,早已出落得亭亭玉立,

他很喜欢这个爱说爱笑的妹妹,

'你的笑声真美,你能保持下来吗?'

没有什么比快活和清纯更可贵的了。'

临别前,她为他弹奏了一首钢琴曲,

他把它当作最珍贵的礼物带去了美国。

从此,两人再无更多交集,

再次相见竟是十二年之后。

柏林音乐学院1940年,由于英国空军开始轰炸柏林,她转到中立国瑞士卢塞恩音乐学院学习。1944年,她应邀出席,在瑞士举行的国际音乐节。用悠扬的歌声和出色的演唱技巧,倾倒听众,一举夺得桂冠,那时的她,被称为:东亚最优秀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随后成为著名的德律风根公司的签约歌手。

钱学森智商过人,情商感人。

喜欢她,却不知该怎么表达好,

一般人追女孩不都是买几朵玫瑰,

或者带她出去逛逛街,吃个饭什么的。

一次,她去交通大学听他的学术报告,

报告结束后,他提出要送她回家,

然后就突然说:英妹,12年了,

我们天各一方,只身在异国他乡,

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我们需要互相提携,互相安慰。

然后,他就直接对她说:

你说啥?是个人都会懵逼,

咱们是不是应该先通通信什么的?

女孩子总得矜持不是吗,

更何况俩人是久别重逢。

而他却说:不行,现在就走!

她多听了几遍,就这样答应了。

一个是年轻有为的留美博士,

在航空理论领域崭露头角的科学家;

一个是中国乐坛冉冉升起的歌唱明星,

才子佳人,他们的结合,

为了结婚,她不得不推掉了,

原定的演唱会,但这绝不是,

她唯一一次为了他放弃事业。

未来的日子里,为了爱情,

她付出了所有,甚至自己的一生!

婚礼后不久,钱学森先回美国,

一个多月后,她独自到波士顿和他会合,

在异国他乡开始了他们的新婚生活。

然而婚后的生活并不浪漫,

天才的丈夫有着自己的特立独行。

吃完早饭钱学森就去上班了,

人生地疏的她在家里枯坐了一天。

晚饭后,钱学森泡了一杯茶,

对她只说了两个字:回见。

然后就去书房关上门看书。

以后多少年,他都是这样。'

1955年的一个清晨,

画报卷首醒目的位置上,

那时正值五一节,祖国为庆祝节日,

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一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游行队伍。

照片上有一张她熟悉的面容:

陈叔通是钱均夫和蒋百里的老师,

也是毛主席、周总理的挚友。

她想如果能够得到叔老的援助,

就一定能得到祖国的鼎力相救,

她激动地和钱学森商量着,

如何和叔老取得上联系,

钱学森则立即开始着手写求援信:

自一九四七年九月拜别后,久未通信,

然自报纸期刊上见到您,

为人民服务及努力的精神,

数年前认识错误,以致被美政府拘留,

今已五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

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

请求祖国帮助早日回国。

钱学森还附上了一张《纽约时报》刊登的,

题为《驱逐对美国不利》的小剪报,

上面说美国政府如果让钱学森回到中国,

是'不利于美国最高利益'。

特意模仿了儿童的笔迹。

可他们还面临着更大的问题,

又如何防止信落到美国政府手里?

她想了想,提议先把信,

寄到比利时的妹妹蒋华那里,

然后再请妹妹转寄给叔老。

而且家附近有家咖啡馆,

那咖啡馆里就有一个小邮筒。

一个下午,她和钱学森偷偷带着书信,

打扮成去喝下午茶的样子,

两个特务一看就立马跟了上来,

假如他们真的走进咖啡馆,

特务肯定也会进去,看到邮筒,

他们的目的就要暴露了,那可怎么办?

就在这危急时刻,钱学森突然停下脚步,

转过身来面对尾随在后的美国特务,

一副我知道你们在跟我的表情,

特务们只能装作若无其事,

趁这机会,她机智地对钱学森说:

'你等我一下,我去趟洗手间。'

将藏在裙子里给叔老的密信,

夹在给妹妹的家书中,一起投进了邮筒。

就是她这封小小的密信,

不仅成功让自己的丈夫恢复自由,

更改变了之后整个中国的命运!

她的妹妹蒋华一看到这封密信,

就意识到事情有多重要,

立刻将这封密信平安转寄到国内。

没有片刻耽搁,当天就把它,

呈送到周恩来总理手中。

当时中国正苦于没有直接证据,

来证明美国阻挠中国侨民回国的事实,

这封信很及时,很有价值,

仍在阻挠中国平民归国。

在与美国人的谈判桌上,

面对'一脸无辜状'的美国人,

中方当场宣读了钱学森的信,并质问:

'请大使先生看看,既然美国政府,

早在去年4月,就发布了公告,

为什么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博士,

还在今年6月写信给中国政府,

事实是中国留学生的回国愿望,

不仅不能得到美国政府的保护,

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自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竟然掌握了这样有力的证据,

只能赶紧以要调查核实的理由,

而在这背后,她功不可没。

历尽艰辛重重障碍,回国后,

面临的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

一切都是从头再来,而且必须加速度。

作为中国导弹研制的技术领导人,

近30年里,钱学森肩负着巨大的压力,

常常一走就是几个月,杳无音信。

当时,钱学森的父亲和她的母亲,

丈夫一消失,根本不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

也根本无法和他有任何的联系。

无论大大小小就全部都只能靠她一个人。

当时的生活物资也极度匮乏,

靠她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

有一次,钱学森又'出差'了,

她急得坐立不安、寝食不宁,

再也无法忍受这种亲人,

竟然急冲冲地就找到国防部直接问:

正在戈壁荒漠之上紧张地进行着,

'东风一号'近程导弹的发射准备工作。

1960年11月5日,消息传出:

中国第一枚'东风一号'近程导弹,

在中国西北地区发射成功!

聪慧的她从这条简单的消息里,

这才安下了心,后来她跟丈夫讲述,

自己向国防部'索夫'的故事,

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中腾空而起,

狂舞的黄沙夹杂着热泪,

死亡之海回荡着赤子心,

一群科学家或欢呼雀跃或抱头痛哭。

自此,中国步入拥有核武器国家的行列,

打破了美国等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钱学森将中国导弹、原子弹发射,

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的进程!

1991年,钱学森获得国家,

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

他当面表达了对妻子的感谢:

我干什么的,大家都知道,

但是我老伴干什么的?我向大家解释一下,

我老伴主要是从事古典艺术歌曲的教学。

我今天获奖,不会忘记老伴几十年来,

在这之后,钱学森又获得了很多奖,

'钱归你,奖(蒋)归我。'

这大概是世上最动人的情话了……

他经常看到钱学森和她一起散步的情景:

蒋英在几步远的后面跟着。

彼此却是雨中遮雨的那把伞,

彼此却是寒风中取暖的那堆火,

成为他背后的女人很容易,

可要成为与他并肩而立的人却很难,

更何况她的丈夫不是普通人,

她在成就丈夫梦想的同时,

也从来没有迷失过自己,

所以渐渐地,习惯了丈夫的消失,

我不能干扰他,我是搞音乐的,

那你搞你的,我搞我的。

却忘记了,她还是一位,

'欧洲古典艺术歌曲的权威'。

中央音乐学院的声乐教授,

她以高深的学术造诣,在学院开设了,

'欧洲古典艺术歌曲发展史'学术讲座;

撰写了《欧洲声乐技术和它的发展》,

《德国艺术歌曲》等学术论文;

翻译了著名声乐家松德伯格的,

《歌唱音响学》等著作;

编译了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

德沃夏克以及法国艺术歌曲等教材

她曾于1984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大礼堂,

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声乐老师、演员和学生,

'德国艺术歌曲发展简史'的学术报告。

这场学术报告以丰富、详实的内容,

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引起了,

我国声乐界的剧烈反响,

她所介绍的许多作品在国内鲜为人知,

填补了我国声乐教学内容的一个空白。

对于学生,她也从不以大师自居,

只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灌溉人,

她崇高的师德和无限的人格魅力,

至今仍对学生影响深远。

她的学生祝爱兰回忆说:

记得刚分配工作那会儿,

蒋老师得知后,二话不说,

那个年代,煤气灶可是稀罕物,

是高档物品,足见蒋老师,

对我就像对她的孩子一样。

那时国内声乐教育条件有限,

为了让学生接受更好的训练,

她又帮助祝爱兰踏上赴美求学之路。

没有她,就没有我现在的一切。

祝爱兰(中),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

她还培养了许多活跃在,

国际音乐舞台并享誉国内外的声乐人才,

如付海静、祝爱兰、姜咏、孙秀苇、

赵登峰、多吉次仁、赵登营等。

在业余时间,她也愿意,

为慕名而来学声乐的人免费教学,

别人过意不去,她只是摆摆手说:

'你对我最好的报答就是你把歌唱好就行'。

可正好要教吴晓路唱舒曼的套曲,

后者不会德文,她就一句一句地教。

可她坚持一定要教完再上医院,

直到全部教完她才去医院。

'蒋老师教我们那整个是玩命。'

有一年,一个学生出国参加比赛,

她就在医院的病床上帮忙翻译,

《费加罗的婚礼》的词,

不断试唱修改,剧本都用散了。

大家都心疼她,她却笑着说:

'其实这都是在消耗我的生命。

没办法,我爱教学这个专业。'

章亚伦、祝爱兰、姜咏等名徒,

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一场,

当时面对媒体对其桃李满天下的盛赞,

她却非常认真地纠正到:

说实话,我并没有教出太多的学生。

教出上百个学生很有成绩,

这么吹捧一个教师,是不对的,不真实的。

因为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单个教学,

我在音乐学院教学这么多年,

顶多教过二三十个学生。

丈夫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很久,很久

仅隔三年时间,2012年2月5日,

蒋英也在北京301医院逝世,

一位卓越的声乐学家、教育家,

他们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荏苒了几十年的风雨岁月,

不再是一句空白的誓言,

正如他们儿时所唱的那首《燕双飞》:

她谱写了'科学和艺术',

她创造了东方的艺术辉煌。

她为世界输送了中国的骄傲。

她更是我国航天科学事业发展的

身份高尚尊贵,气质优雅妩媚,

事业成就杰出,爱情佳偶天成。

她演绎了令人景仰艳羡的完美人生!

钱学森把他所有的爱都献给了国家,

更为她深爱的丈夫,付出了所有。

在我们今天记住钱学森伟大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了解知道在钱学森的背后,

有过这样一位杰出的中国女性,

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

一生中国梦,绝色中国人!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

合作方: 2016年2月25日爱空间2016年11场大咖在线分享会第一场

什么是《必然》?当罗振宇先生从美国回来,下飞机直接赶到现场分享的时候,还处在倒时差中,在美国的时候这个点正在睡觉。

1、已经没有什么东西是稳定下来的了,它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这一代人,永远在渐变;

2、未来一个人,就像微信号,除了一堆协作关系和一个可以收钱付钱的帐号,剩下什么都不需要;

3、我们和事物之间的动态关系是使用,它的反面是占有;

4、在信息大量流动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值钱的不再是信息,而是对信息的一系列的加工;

5、什么是无法复制的?包括及时性、个性化、可靠性、实体化、可检索等等;

6、当所有商品的费用都在向零靠近时,唯一一件还在增加费用支出的事情就是:人类无法被复制或者储存的体验;

7、别光以为是信息,能力也可以分享,钱一样可以分享。理想状态下,公司应从自己的消费者那里融资;

8、人工智能就是不断重新定义“人类”,旧工作永远会被取代,新工作永远会出现。

理解《必然》,有两个关键词:开放性结构和生物学思维。 

凯文·凯利(KK)认为整个人类科技的未来是个浑然一体的总体。他随意选了12个词,12个词并不是完整逻辑结构的12个词,而是他按照自己的逻辑写的12个词,有点像盲人摸象。以前我们认为只摸到部分的时候,等于没有任何东西,而面对未来,其实你摸到的任何一个小部分就是整个世界。未来是一个整体,并非只有这12个词,这就是对开放性结构的理解。 

与机械性思维对立,生物学思维讲究的是“一颗”的概念,它会自己发芽,有自己的逻辑。这种思维影响我们所有的领域,例如教育,把孩子当一个白板,父母可以一生去书写所有的内容,这是一种思维。还有另外一种:孩子自带剧本来到世界上,父母只能接受现实而无法随意改变。

只有在生物学思维的基础上,你才知道KK这本为什么叫《必然》。我们这代人熟悉的逻辑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但是如果我们理解生物学的演化概念后,就能理解“必然”的概念了。拿小孩子的发育过程举例,情窦初开是必然,但是和谁情窦初开、和谁初吻就不一定了,就是这个概念。

哥白尼说我们住的不是宇宙中心,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弗德提出人类梦里的很多含义都关乎性,道金斯提出:“你只不过是基因搭载的公共,到时候基因下载到你的孩子身上”。《物演通论》里面讲一个道理:人类的命运是一路跌落,递弱代偿是总趋势,人类是万物演化的最后一站。“递弱代偿“理论是王东岳老师提出来的。

我列举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从哥白尼时代开始,人类的命运是一路跌,人类是万物演化的最后一站,很快就快完了,当然你接不接受那番理论再说。凯文·凯利在《必然》这本书之前,另外两本书《技术元素》和《科技想要什么》(备注:《失控》也是凯文·凯利的名作)也是按照这个逻辑写的,当然凯文·凯利没有说得那么极端。   

他提出,技术是独立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外的另外一物种,人类只不过是技术的,技术是一个物种,我们只不过是帮助它在演化。人是生物当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极点,从非常弱小的单细胞生物开始,然后不断地叠加成多细胞,最后演变成我们人体如此复杂的系统。 

我们今天在场的这一堆人,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就是把技术这个物种抚养出来,所以《技术元素》和《科技想要什么》两本书非常精彩,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再读一下。你只有站在那两本书的基础上,你才能理解《必然》到底说什么,就是为未来三十年人类的命运做一次掐算。请注意,我的这个表述是错的,表面上,KK在关注人类的技术命运发展,实质是关注“技术”物种本身的发展,所以他才用了“必然”这个词。

《必然》把生命的节律打开,所以这本书说的根本就不是人类,说的是技术物种本身的基因突破,因此我开头把这个逻辑给大家交代清楚。  

这本书大概我看了五六遍,全书讲了12个词,我没有找到逻辑性,我认为他就是胡乱答出来的,甚至是平时写笔记写到哪算哪。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是有逻辑的,我简单给大家过一下。这12个词分别是:

我们这一代人,永远在渐变

这一章里面出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我估计这几年会越传越火:“进托邦”。

“进托邦”讲了四层意思: 

第一,人类的所有变化中,我们熟悉的就是三种变化,第一种是“突然出现”,第二种是“慢慢出现”,第三种是“中途突变”,我们所有熟悉的变化就是这三种。但是KK说不对,技术的演进史上有第四种,就是“渐变”;

即:我又渐渐不认识它了。我反正就有这样的感觉,当年我也年轻过,也用QQ嘛,用QQ泡妞。现在我已经很多年不泡妞了,然后有一次因为什么事,又装了一次QQ,我发现我不认识它了,它变化太大了,我根本不知道每个钮是干什么的,我们今天上的所有,基本上每过一两天,你就会发现有几个软件在提醒你要升级。

这带来第一个结果:已经没有什么东西是稳定下来的了,它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 

现在好的互联网公司移动端产品一周一迭代是常态,而且基本上会集中在周五下午,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周六、周日那些应用商店的人不上班,所以如果是下午迭代的话,它能够在手机上停留一两天。

第二个结果是: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是菜鸟,谁都不是师傅了,因为你学的任何东西迅速的滑溜,每一个人面对每一件事情,都是菜鸟,没有老师傅。

第三个结果就是:渐渐变化之后,你突然会发现,它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它刚开始是这个,伪装得很好,但是渐渐地变化之后,你就会发现它本性暴露,这件事发生得特别多。举个例子说,我原来是央视的,这个东西刚刚发明的时候,最开始的就是戏剧,没有丰富的电视节目。因为最开始的摄像机不像今天的这个摄像机一样,原来是非常笨重的一个家伙,没有什么丰富的电视节目可以看,所以那个时候办电视台,只有一个办法:找一个剧场,反正每天晚上都有演出,把那个笨重的死家伙往那一搁,不就转播了。人们就觉得新技术,牛逼,以后我可以坐在家里看戏了,电视就是坐在家里看戏。

几乎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变化,当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出现一种东西“ENG摄影”(原指电视台拍摄新闻的设备“轻便摄像机”,后来把用轻便摄像机拍摄新闻称“ENG摄影”),就是摄录一体化。最开始的时候,摄影机和录音机还是分体的。当摄像设备可以肩扛的时候,摄影机可以摄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开始出现了记录片,开始出现了新闻,这些东西,原来刚开始中根本无法摄像,所以电视从一个娱乐工具迅速地转化为一个媒体,这就是KK讲的技术“渐变”,但是它刚开始的时候,伪装成你熟悉的东西。总有一天,你突然会发现,它根本就不是它原来伪装成的那样东西。

举个列子讲,现在全中国有上百万家公司都在做互联网教育,但是我敢打赌,互联网教育一定是一个伪装品,它现在伪装成教育,等一点一点的技术变化到最后,你终于发现它根本就不是教育。那它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这就是“进托邦”这词牛逼的地方。它描述了一种当代人的一种状态。我们过去的状态只有两种,一种叫“乌托邦”,想想美好的结果;另一种叫“反乌托邦”,想象极其糟糕的结果。于是KK借助“乌托邦”这个词生造了“进托邦”这个词,它是一种状态,既不好也不坏,就在中间,不断地往前变化,不断地给你揭晓谜底。

等给你揭晓谜底的那天,所有的人才恍然大悟,但是迟了,所以最后一个词,叫“机会”。你去想吧,今天我们看到的一切东西,从未来看过来,都叫机会。怎么理解?

比如北朝鲜,今天突然宣布改革开放,我们所有的人冲到北朝鲜是不是都能做生意?因为我们知道此后的三十年会怎么演化,我们这三十年就是这样过来的。你到北朝鲜二话不说,办一个录像厅,肯定挣钱。白天放好莱坞,夜里放日本小电影,绝对挣钱。

因此,我觉得KK就有种像“猫抓耗子”的心态来面对我们这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有的穷、有的富。市场竞争很激烈,没有什么创业的机会。可你想到一个问题就特别的绝望:只要你想想20年后,我们不说30年,甚至10年后,你会发现,我们身边地几乎一切都在发生变化,现在有行业概念的经济体都会出现巨变。

那你应该现在干什么?或者,回到10年前,你会想着做什么?

买什么房子,买腾讯的股票嘛!随便就发财了。只要回到10年前,肯定想买腾讯股票、阿里股票、百度股票,然后反过来投资雷军,把小米做出来,然后反过来投爱空间(雷军的顺为资本领投了爱空间),这明摆着时代大把的发财机会就在那,但我们这帮人就是回不到过去,太着急人了。 

其实这就是进托邦!这一个词太精彩了,它描述着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一种境况,我们这一代人掉在其中,永远在渐变。每个人都是菜鸟,谁都别装大师,不断地、有戏剧性地露出伪装的真面目。所有这些当中,都是大把的创业和发财机会。这是第一个词“形成”的理解。

其实KK在讲人工智能。马上,谷歌机器“阿尔法围棋”(AlphaGo)和韩国著名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就要对决围棋了。你们赌谁赢?我觉得几乎没有悬念,当然是机器赢。

KK这本书,首先他不吓唬大家。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不是那些科幻电影吓唬你的。出现一个跟人不一样的东西?不是。说得最简单一点,人工智能是弓箭,弓箭就是人工智能。

人们发明弓箭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为什么可以在技术上让手延深得那么远呢?因为他在拉弓的过程当中,积蓄了这个时间点的人力,然后在一个特定的时点上,把积累的人力释放掉。这不就是弓箭吗?其实你会发现,所谓的技术发现和人工智能史就是这么回事!

比如说爱空间的装修,给大家装修一个智能空间,各个家电都是智能工具。你一开门,灯就亮了。软件工程师把自己的智慧安排在一系列软件中,然后在你的驱动下释放出来,不断进行演化。人工智能就是人的PLUS,是人的+。

举例来说,卡斯帕罗夫是第一个被机器打败的人类,后来他发明了人加机器的模式,这不是新出现的东西,我们人类从来都是这样,都是人+机器的模式来进化。比如游泳健将菲尔普斯穿的鲨鱼皮,那个不是技术吗?游泳前用剃毛机剃掉体毛减少阻力,剃刀不是技术吗?人工智能和过去历史上的所有技术都一样,是人的叠加,是人+机器的原理。

人工智能并不是独立于人而独立存在的一种智能体,它只不过把其他人的智能打包、压缩、存储并在特定时点,然后再释放。如果你理解上面我说的这些,可能下面这几句话你就理解了:人工智能就是不断地定义人类。我们和人工智能根本不是一个对立的现象。

未来的人类和现在的人类,是依据进托邦的方式不断地戏剧化的演变。这话怎么讲? 

我可以不断地通过智能和他人交媾,然后升级。在座的各位一个小时之后出去,和你的家人同事不再是一个物种。为什么?因为咱俩的思想交换了一下,产生了新的东西。

旧工作不断地被新工作做替代,新工作会不断地产生。

值钱的不再是信息,是对信息的系列加工

这个世界一切都在流动当中。为什么?

因为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复印机,把一切的信息复印到无数的版本中,然后复制到全世界。

后面有一个关键词叫“过滤”,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遇到这几个词。

就像我刚刚讲的,《必然》这本书很快会出现盗版,电子书也会到处都是。但罗辑思维为顾客做这样事:早拿到3个月,这就是价值。这就是及时性。

马上市场上就会出现《必然》这一本书,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我们设计的封面,所以即使大市场中出现《必然》这本书,我们的书也被卖得很好。这是个性化,罗胖我今天就就敢解释《必然》这本书,其他卖书的就不敢解释。对不起,我的就有价值,我就不细说。

总而言之,在信息大量流动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值钱的不再是信息,而是对信息的一系列的加工。

因此,这一章特别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

如果在座有做媒体的,或者是做市场的,我建议你把KK讲的这8个词(即时性、个性化、解释性、可靠性、获取性、实体化、可赞助、可检索)的那一段仔仔细细地看一遍。因为这都是未来靠内容发财的路。今天我如果把这8个词细讲,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屏幕无可无可不在生活之中

第四个词没什么可讲的,实际上他在补充“流动”这个词。

因为未来的流动是借助屏幕的。我现在出差带6个屏幕,手机,笔记本电脑,Kindle和ipad等等,不停在屏幕中切换,屏幕已经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之中了。 

可以什么都不占有,但是可以去使用一切

其实这个词对我过去一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是在观察互联网的未来。使用处于一个什么状态?就是什么都不占有,但是可以去使用一切。 

我打了一个比方:未来一个人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你想象一下,你现在在微信的一个生活状态,即你和一切都是一个通讯关系,你有一个可以付钱和收账的账号。当年的QQ为什么没有现在的微信功能这么强大?因为当年的QQ没有绑定一个可以付钱和收账的账号。未来的人就是你能收钱也能付钱,然后有一堆协作关系。你就是一个完整的人,你可以什么都不占有。

去年我干了很多事。比如把我的所有藏书基本扔光,我把我们家的二十四史和大英百科全书直接扔进垃圾箱,说实话,扔的时候也肉疼,但是我知道我这辈子再也不会看它们了,有百度,谁看大百科全书?谁看二十四史?就算我以后需要查资料,查百度也比查书容易得多。 

我那天太震撼了,这就是我干的事,很疯狂。我知道它们对我的生命再也没有用处、再也没有价值,因为我不会再回去看了。但我扔它的时候,为什么还是恋恋不舍呢?有点像割肉一样的疼。那是我作为物种的本性,想占有。

我们人类几百万年来就是这样演变而来的。我想跟自己做一把斗争,然后我过去几年把自己的房给卖了,去年我把自己的车给卖了。我的理想就是将来一个行李箱就搬家。我在三亚一辈子都住最豪华的总统套房,也花不完买房子的那笔钱,这就是使用和占有间的关系,那是一个消费观和人生观的问题,凸显了人类未来的生存方式,社会分工的总趋势会让你不再试图去占有任何东西。

我刚从美国回来,听到一个挺好玩的事。一般来说,人类的本性中,男人比较花心,睡完人家总想不负责任。女孩子对爱情比较忠贞,被睡了之后总想留住这个男人。在美国正好相反。尤其是底层的黑人女。你睡了人家,你想负责,别人都不想让你负责。为什么?因为美国的福利制度决定的。美国很多州,一个妇女生完一个孩子给补贴。等孩子快长大了,再生一个,国家还给补贴,吃这个孩子的奶粉钱,她可以不工作。 

因此,很多美国黑人妇女,基本跑到男人那里去接各种,把孩子生过了,拿到补贴就这么过。如果她要跟这个男人一起过,她的生活水准反而会下降。在美国黑人妇女出现一个底层怪现象:跟你睡觉,不要你负责!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什么?这个世界在迅速地分崩离析。 

过去人和人的占有关系、忠诚、眷恋、情怀都是特定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分化度不高的特有现象。社会风化是一个完全不可逆的趋势。 

现在剩女剩男为什么越来越多?

不是你不努力,也不是你不优秀,是人和人之间占有关系的解体了,剩下不是因为你不努力,而是我们碰上了这个时代的趋势。

任何确定性、稳定性的结成,越来越困难。这是宇宙137亿年的总规律。只不过我们这一代人遇到了。

未来10年,你是一家可以信任的公司,公众可以直接对你投资

很多人都在谈,罗辑思维公司也能上市?

上市公司是要有确定性的价值啊!你这家公司很多价值都绑定在你罗胖身上,怎么上市?对于这个,我感觉有点理屈穷词。但是我不可否认,这家公司确实大量的价值跟我绑定在一起。

后来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变成了两句话。

第一句话就是“去罗胖化”,让这家公司价值变成投资人认可的公共价值。

第二句话,有没有另外第二种可能呢?那就是我为什么要上市?

请注意,上市是什么?上市是一家没有公众知名度的公司,在陌生的投资人不了解你的情况下,你通过一种复杂的机制,通过前期的审核、证监会的批准,还有一大堆财务公司对你一系列的核查,然后确定你是一家可以信任的公司,再把你公司毫无保留地披露给公众,公众对你进行投资,是这样的一个机制。

那大家有没有想到,这样的一家公司难道有必要上市吗?如果我有需要融资,我就早上在微信上喊声嘛。其实这样的公司会变得越来越多。未来有一定知名度、能够和公众达成一定信任状态的公司,其实它可以获得其他的融资渠道。我相信,未来10年,各位一定能看到,有的公司直接会向自己的用户直接融资。

信息时代,精尽自己,服务彼此

过滤,是因为这个信息时代给我们的压力太大,以至于未来一切身边看到的科技品种,至少都在承担过滤器的功能。我们这个时代的过滤器出了点问题。

我们来看看凯文·凯利的判断,他说一个理想的过滤器应该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对你的行为进行记录、汇总、分析,然后,推荐给你需要的东西;

大家想想我们现在用的这是什么?今日头条嘛!今日头条就是干这个事。对你过去看了什么,进行分析、总结、筛选,然后给你推荐你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很多朋友用今日头条用得非常愤怒。为什么我一打开都是黄赌毒呢?你问问自己。 

第二个过滤的方式,就是你朋友喜欢什么,而你又不知道,把你朋友喜欢的东西给推送给你;

我们的微信朋友圈是最典型的这个东西,前阵时间,微信上线了一个小型功能,就是你可以在微信里面搜索今天你朋友所读的全部原创文章。请注意不是他分享的文章,在朋友圈里,你看到他分享的文章,不一定读过。这个功能会非常有价值,你的朋友圈读过的原创的文章内容比你一切的客户端新闻有价值。

第三,就是我现在不喜欢,但想尝试喜欢的东西。这里的价值就大了去了。

台湾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说服务的最高境界是8个字:精进自己,分享他人。这话说得真高明绝顶。我们过去讲的服务最高境界是什么?诚心为对方着想,服务就是亲近自己、分享他人。大家想想为什么?这个时代每一个人的时间、信息是那么的稀缺,稀缺到什么程度?稀缺到我们想给自己增加一点消费能力和力量的话,我们都极其的珍惜。

我们中国当下最大的红利是什么?

不是什么互联网,而是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你别看现在中国经济一塌糊涂,去年中国的面巾纸销量暴增30%,这就是品质生活消费升级的信号。你的父母一般进厂的时候都是带手绢,谁舍得用那个?突然去年面巾纸放量30%,中国人开始有钱了。

但是,有钱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花?

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对话,经常会出现一个场景:你老人生日啊,我们给你过生日,你需要买啥?他说都不要。你想给你的父母买个生日礼物都要花费心思,因为他不是没有消费欲望,也不是没有消费能力,他缺乏消费所需的知识。他不知道埃及文化,就不会产生去埃及旅游的冲动;他不知道欣赏史塔文纳的音乐,他就不会去维也纳;他不会欣赏施特劳斯的音乐,就不会去维也纳看一眼金色大厅;他不知道滑雪有多爽,就不想去瑞士。

所以,中国未来的服务业不是“你是爷”,中国现在好多人认为我在你这消费了,我是爷。其实,你买东西是因为你不知道怎么花,你在我这买东西了,你应该谢谢我。未来的服务业真的就是这样。大家想想,如果你今天花了几个钱,有一个顶级大厨,说给你做一道你从来没有吃过的鲍鱼,他是在伺候你吗?雕爷说味蕾没有打开嘛,我帮你开开味蕾。我帮你打开的是你从来没有见过的一个境界。这个服务是什么?一定是这个顶级大厨“精进自己”,然后在某一个机缘巧合的瞬间,把他自己的进步分享给你一点点而已。这是最高的服务境界。

“精进自己”的背后是什么概念?

一切的创业创新都将会向手艺人偏离。将来爱空间的陈炜装修要经过你的意见?装修你找我,你们家就这么装就好看,少废话。你将来装修是要牛逼成这样子的。

创新就是把各种事物整合在一起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复印机。

基于此,怎么在一个标准品上叠加体验,让它变成一个非标品?

这是未来商业一个特别重要的。

印刷品、工业品实际上怎么卖?

实际上是往里面叠加体验,它就能够变成非标品。去年我们卖了一本书,郑也夫先生的《文明是副产品》,里面讲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我以前知道,但看完那一本书之后,概念更强。很多人都在讲中国科技落后,这是不懂科技的人才会这样讲科技。

就是把以前不在一起的东西混淆一下而已嘛。

那么,为什么中国技术落后?

两个原因,第一是时间太短,人家在搞科技革命的时候我们再搞阶级斗争,时间上耽误了,第二是整个市场的制作自由度不够。

只要时间够,自由度够,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我就敢相信,肯定会拿诺贝尔。拿到手发软,一年好几个。

你放心,只要整体的分工态势发展到那个程度。不就是把旧的东西拿出来混一下吗?

这里有一句话是乔布斯讲到最透彻的:“创新就是把各种事物整合在一起。有创意的人只是看到了一些联系,然后总能看出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再整合成新的东西,这就是创新。”创新不是你拍下脑瓜子想出一个从来没有人想到的主意,这样的创新在人类的历史上并不多。真正大量的创新就是两样旧东西放在一起,人类的历史本来就是这样。只要配对合适,马上就是天堂,谈过恋爱的人都知道。

未来一切都应该能和人互动

我们就拿虚拟与现实来讲,这个世界会变得到处都可以互动,你身边的一切到处都是屏幕。

KK讲了一个故事非常生动,有小孩看到玻璃板下面放着照片,就下意识地去用手去试图放大,一看怎么放不大呢,以为这东西坏了。未来一切都应该能和人互动。他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小男孩看电视,他家没电视,他就跑到别人家去看电视,到处围着别人家那个电视找鼠标。

因此,未来人类会进入一个虚拟的活动场景。人类很有可能不再去探索外太空了。为什么?刘慈欣写的《三体》讲的是探索外太空,因为探索外太空,实际上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征服欲望。我们现在有电子游戏,为什么还要去探索外太空呢?

人类的本质就是人脑,我们可以在玩游戏、在玩虚拟现实中,体会到现实中所有的快感。现实中的快感,完全可以在虚拟的现实中得到。

也许人类灭绝的最后场景,不是外星人的袭击,而是忙于各种电子游戏,忘了做爱。最后地球上的最后场景是屏幕中显示:最后一个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死了,Game over。这就是人类最后的下场。

不是一家靠数据追踪的公司,你的业务就是一个陈旧的业务

我觉得这章跟我们普通人关系不大,他实际上在讲数据的本质。数据的本质实际上是对人的追踪。

未来的数据将以数百倍、数千倍、数万倍增加,为什么?

因为人对自己的追踪变得越来越细腻。不仅会有数据,而且还会有元数据。

整个人的追踪世界是一个被吓死人的世界。在座各位,不要以为你在厕所拿出一个手机搜了一个网页,没人知道。现在任何一个大数据公司,能追踪到任何一个手机号,可以把你每一个看过的网页,你说过的每一个关键词,全部给你呈现。

这一章对我的启发是: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干坏事的空间了。那就做一个真实的人,至少你不能撒谎。

这个年代已经可以完整地追踪你所有轨迹的时候,你现在做的每件事都会被完整地归入档案。

在这个时代做生意,判断它是不是一个好生意、有没有前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即你的业务是不是在被数据推动?

如果你的业务是靠脑子理性判断,而不是来自数据推动,你的业务就是一个陈旧的业务。

我不是说不对,也许它挣钱。但对不起,它估值估计也不高。所有估值高的公司,它的业务一定是被数据所推动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罗辑思维2016年在天猫开了一家店。其实我要的不是天猫的销量,而是天猫的数据。不是一家靠数据推动的公司,就会有问题。 

科学越发达的不是知道的越多,而是知道的越少。

没有解释力的信息,就没有用了

提问比回答重要。理解这命题需要点哲学功底,科学越发达,未知的越多。原来我们中国历来的逻辑是:世界是全知的,没有不知道的,或者说我们不知道的就是不重要的,这种知识观长期控制着我们人类主体。

我曾经展示过两幅地图,中国人画地图能画全,很全面,因为不知道的地方,它就胡写,和中医一样,感觉我知道一切事情。

但是,在西方的认知却出现了拐点,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承认自己不知道。我们过去一致认为答案重要,KK告诉我们,科学越发展中,不知道的越重要,提问就是把我们不知道的搞出来,这个越来越重要。

KK的12个关键词为我们画了12个辅助线,引导我不断地去想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让我不断地去想互联网思维和传统思维的区别,我们不要太计较于答案,但不能否认提问的价值。

未来世界就是这样,前几天我重装微信,所有信息都没了,我就觉得可惜。后来一想,我也什么没损失,大量的信息被冲刷而去,新的信息随之而来。比如我原来的论文,对于现在来说,就是没有解释力的信息,解释力已经不足以覆盖新的商业现象,那就没有用了。没有所谓经典,一切的都在过程当中。

今天你觉得很过分的东西,它仅仅是开始。

有人说我压力很大,这个世界的年轻人怎么这么浮躁不安分?

我告诉你,未来年轻人比现在浮躁1万倍,未来的年轻人将比现在不安分1万倍。我们这代人其实是很走运的,短短的生命跨越了无数个时代,我们将慢慢体会这个时代的变化。

张朝阳跟我说,他15岁前没见过火车,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孩子,靠自己努力来到清华,去了美国,又拿回了第一代天使投资。你说他有多走运,生命跨度这么大,有那么多文明样式都在他的体验当中,我们这代人尤其如此。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几年就是一代人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像个礁石,立在时代大潮之中,张开双臂感受风和潮湿的气味,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

殡仪馆没有行李架,什么都带不走,除了你对这个时代的思想和体验。

本文来源笔记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二三四五下一句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