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普惠科创贷是什么贷款呀?是哪个银行下面的?贷款期限多久?

近日,上海农商银行(601825.SH,)发布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1.52亿元,同比增长8.87%;净利润76.68亿元,同比增长21.66%。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农商银行资产规模达11163.28亿元,与上年底相比,增长了5.62%。

在财务数据表现亮眼背后,是上海农商银行零售转型成效的凸显和多场景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农商银行零售客户数已增加至1920万户。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优势也进一步凸显,普惠小微贷款总户数超2.25万户。

零售转型成效凸显:多场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上海农商银行成立于2005年8月,为中国首家在农信基础上改制成立的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网点遍布上海16个区,银行类营业牌照齐全。上海农商银行于2021年8月登陆A股主板,共计发行6.4亿股,合计募资56.96亿元。上海农商银行是目前A股上市的第9家农商行,截至目前,其市值在农商行中排名第一。

近年来,上海农商银行持续推进零售转型,零售转型成效不断凸显。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农商银行个人存款余额3765.54亿元,与上年底相比增长8.95%;零售贷款总额(不含贷记卡)1704.66亿元,与上年底相比大涨23.73%;个人客户总数增至1920万户(不含信用卡客户),与2020年底相比提升15.68%。

2015年以来,上海农商银行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持续增长,从2015年的488.24亿元,上升到2021年9月底的1704.66亿元,个人贷款总额保持高速增长,占比不断提高,驱动上海农商银行生息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上海农商银行依托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零售贷款业务发展,丰富产品体系以满足客户多场景下消费与经营信贷需求。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农商银行个人非住房贷款规模占零售贷款总额(不含贷记卡)比重41%,与上年底相比,提升了9个百分点;信用卡线上渠道进一步完善,信用卡累计发卡量突破200万张,APP注册客户数突破50万户。

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农商银行的多场景服务能力也在提升。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农商银行聚焦“财富、零贷、代发工资、代发养老、工会卡”五大核心目标客群,建立分类客群品牌,推动客群规模稳步增长;以资产配置和客户体验为核心,推动财富管理能力提升。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农商银行管理个人客户金融资产(AUM)6011.16亿元,与上年底相比增长13.81%。

助力国家发展战略,普惠优势显现

上海农商银行还积极支持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上海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使命,持续推进“坚持客户中心、坚守普惠金融、坚定数字转型”核心战略,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

今年以来,上海农商银行抓住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机遇,为区内企业提供“专属通道、贸易收支便利化、重点行业服务升级、政策定制化产品”四大服务,推出“临港园区科创贷”专项方案。聚焦“五个新城”建设,推进与新城建设相关区政府战略合作签约,制定“五个新城”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打造“五个新城”信贷项目专属推进机制。

此外,上海农商银行深耕上海市场,在上海区域内网点数量众多,客户经理队伍庞大,具有较强的人脉优势,有利于深入开发区域市场,做熟、做透中小微企业业务,也能全面、及时掌握当地中小微企业真实经营状况与资产需求,这使得普惠金融成为上海农商银行的经营特色与优势。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农商银行在上海市场的普惠金融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661.91亿元,其中政策性农担保当年累计发放贷款上海市场占比54%,始终位列同业第一;小微金融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两增两控”口径授信总额1000万元(含)以下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18.08亿元,与上年底相比增长27.49%,普惠小微贷款户数22579户,与今年年初相比,增加3077户;服务科技型企业超4700家,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76.07亿元,与上年底相比增长了34.57%。

此外,今年上海农商银行还发布了“鑫动能2.0”科创金融服务方案,目前,“鑫动能”库内企业数446家,综合授信规模超400亿元。

资产质量不断提高,资本保障能力增加

事实上,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要求极高。近年来,在小微企业贷款余额逐年上升的背景下,上海农商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金额却在持续下降。2018年-2020年,上海农商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金额分别为27.27亿元、25.10亿元和20.56亿元,不良占比也从2018年的67.4%下降到2020年的49.1%。

今年,上海农商银行资产质量仍表现优异。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0%,与上年底相比,下降0.09个百分点;贷款拨备覆盖率为464.90%,与上年底相比提升45.73个百分点。

此外,IPO募集资金进一步增强了上海农商银行的资本实力。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农商银行资本充足率15.72%、一级资本充足率13.5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48%。

    “500万元的‘科技贷’资金,真是雪中送炭。”南通昌荣机电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从事电梯配件、电子仪器及元器件研发与生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受国内外市场因素影响,公司原料采购成本不断攀升,资金压力倍增。近日,公司负责人颜昌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了这笔“科技贷”,公司新项目“基于水环境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将会顺利推进。

    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手段。我市探索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新体系,鼓励国内知名投资机构来海设立科创投基金;鼓励银行在加强风控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苏科贷”无还本续贷业务;鼓励保险机构开办科技项目研发损失保险、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和专利执行保险;支持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今年6月,由市科技局牵头搭台,与海安农村商业银行合作,成立“科技银行”,开启“金融+科技”的全新服务模式。

    目前,全市注册成立的科技型企业有613家,其中中小型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在“科技银行”成立前,不少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其中的中小型企业,因为靠租用场地办公、生产和经营,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拿不出土地和厂房等固定资产作抵押,资金不足导致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科技银行”采取“银行+政府+担保公司+科技型企业”的多方合作模式,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担保、金融需求等一站式服务,促进科技项目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为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我们专设科技发展业务窗口,对重点科技计划项目设立绿色通道,提供优先受理、优先评估和优惠利率等金融服务,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资支持和个性化定制金融服务,致力于打造成为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产业发展的集金融政策、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创新性服务平台。”海安农商银行科技支行行长夏晓军表示,将对处于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的各类科技型企业提供资金扶持,确保全年科技类贷款余额占制造业贷款比重超20%。

    “科技银行”的出现,有效解决了科技企业“轻资产、抵押担保能力不足”的难题,为科技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截至目前,我市科技型企业充分享受科技金融政策,累计获得科技贷款55.48亿元。

    科技与资本联姻、创新与金融携手,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今年以来,市科技局、财政局、人行等部门单位多方联动,放大“科技银行”效应,构建银行支撑、担保支持、创投优先、财政扶持的科技金融运行机制。在科技银行良性运行的基础上,我市还全面启动“科创贷”,设立2000万元“科创贷”风险补偿资金,根据制造业贷款规模、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市场份额等指标进行综合打分,确定海安农商银行、江苏银行、中国银行3家银行作为“科创贷”首期合作银行,同时稳步推进“苏科贷”“高企贷”,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目前,共达成意向授信企业187家,授信金额8.72亿元,发放贷款6.53亿元。(顾爱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下款的网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