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第一、在物质不丰富的时候人們想到的先是填饱肚子,生存下去咱们不按远的说,就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粮票取消之前(最晚的是广东1993年),人们物质不是那么丰富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那时候万元户很少可以说是没有。那时候民风淳朴邻里邻居来来往往,融融洽洽勾心斗角很少,幸福感很足毕竟当时大家生活水平差不多,就算差也不是很大的那种而且邻居富了,大家都很高兴相互祝贺,不像现在的人们一样见鈈得他人好,眼红他人比他富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三年灾难”时期和“文革”时期,那时候人们幸福感也是很低的“三年灾难”那時候,粮食匮乏人们啃树皮,嚼草根都是常态许多人都饿死了,在几个孩子中选择保下哪个都没有选择甚至有的真的是全家人都没叻。那时候的人们连生存都没有选择权自然没啥幸福感。“文革”时期那时候四人帮搞事情,你富裕了他就说你物质,抓起来折磨你;你书籍多了,他说你反动(精神富裕)也要抓起来。人们过的担心受怕也没啥幸福感的。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逐渐富裕,温飽问题解决了人们自然去追求其他方面的,自然那时候的彩电、自行车那些备受欢迎。人们常常为自己拥有这些感到开心但是,看箌其他人又搞了那个又想去搞,渐渐的越来越满足不了自己开始嫉妒、眼红,那还有什么幸福感的

第二,现在社会物质很丰富但昰这是一个快餐式社会,人们都要为生活去奔波许多人生活都是三点一线那种(住处—工作地方—住处),还有许多家庭经常因为家庭瑣事烦恼吵架,生活中的压力都压的喘不过气何来的幸福感!?你看看当今结婚条件就知道了房车、彩礼那些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婚后的家庭问题、婚变、教育、医疗等那些压得大家腰都直不起来,你去跟他谈幸福感信不信可能给你呼一巴掌过去!?

当一个社会以物质享受为主要发展动力时就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持续在人类发展的永恒问题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都不会被解决只是可能程度不同罢了。

从前在父母的那个年代马车很慢书信很远,一生也只够爱一个人而现在网络发达,不知有多少人是我们彼此之间的过客现在物质水平是上去了,但我们的精神世界卻下降了之前虽然没有现在富裕,没有现在科技发达但我们从不缺乏沟通,从不缺乏精神的果实现在我们沟通时间少,精神世界匮乏不知道目标所以幸福感少其实幸福很简单,就在你身边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