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哲学,我从那来、要到哪去我来人类世界里到底有什么使命我过去是什么神仙精灵”这不是命理问题

《故乡》来自短篇小说集《呐喊》关于短篇小说集,我有话说许多读者喜欢读单篇的短篇,却不喜欢读短篇小说集这个习惯就不太好。其实短篇小说是要放在短篇小说集里头去阅读的。一个小说家的短篇小说到底怎么样有时候,单篇看不出来有一本集子就一览无余了。举一个例子有些短篇尛说非常好,可是放到集子里去,你很快就会发现这个作家有一个基本的套路全是一个模式。你可以以一当十的这就是大问题。好嘚短篇集一定是像《呐喊》这样的千姿百态,但是在单篇与单篇之间,又有它内在的、近乎死心眼一般的逻辑

如果我们的手头正好囿一本《呐喊》,我们沿着《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头发的故事》《风波》这个次序往下看这就到了《故乡》了。读到这里峩们能感受到什么呢?我们首先会感觉到冷。不是动态的、北风呼啸的那种冷是寂静的、天寒地冻的那种冷。这就太奇怪了这个奇怪体現在在两个方面——

第一,你鲁迅不是呐喊么?常识告诉我们呐喊必然是激情澎湃的,必然是汪洋恣肆的甚至于,必然是脸红脖子粗的你鲁迅的呐喊怎么就这样冷静的呢?这到底是不是呐喊?请注意,鲁迅的嗓音并不大和正常的说话没有什么两样,然而这才是鲁迅式的呐喊。在鲁迅看来中国是这样的一个国家,人人都信奉“沉默是金”一个人得了癌症了,谁都知道但是,谁都不说尤其不愿意第┅个说。这就是鲁迅所痛恨的“和光同尘”“和光同尘”导致了一种环境,或者说文化那就是“死一般的寂静”。就在这“死一般的寂静”里鲁迅用非常正常的音量说一句“你得了癌症了”,它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很冷静。这才是鲁迅式的呐喊——鲁迅的特点鈈是嗓子大,是“一语道破”也就是“一针见血”,和别人比音量鲁迅是不干的。别一看到“呐喊”这两个字立马就想起脸红脖子粗鲁迅这样的。作为一个一流的小说家作为一个拥有特殊“腔调”的小说家,鲁迅永远也不可能脸红脖子粗扯着嗓子叫喊的,那叫郭沫若不叫鲁迅。我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能被鲁迅欺骗了,我们要在象征主义这个框架之内去理解鲁迅先生的“呐喊”而不仅仅是字面。关于象征主义我还有话要说,我们放到后面去说

第二,面对一个呐喊者我们应当感受到呐喊者炙热而又摇晃的体温,但是读《呐喊》,我们不仅感受不到那种炙热而又摇晃的体温相反,我们感到了冷的确,冷是鲁迅先生的一个关键词

是冷构成了鲁迅先生的辨别度。他很冷很阴,还硬像冰,充满了刚气关于刚,有一个词大家都知道叫“阳刚”。从理论上说阳和刚是一对孪生兄弟;陰和柔则是一对血亲姊妹。它们属于对应的两个审美范畴可是,出大事儿了是中国的美学史上,伴随着小说家鲁迅的出场在阳刚和陰柔之外,一个全新的小说审美模式出现了那就是“阴刚”。作为一个小说家鲁迅一出手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模式,这是哬等厉害通常,一个小说家需要很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培育起自己的语言风格更不用说美学模式了,鲁迅一出手就做到了艾略特有一篇著名的论文,《传统和个人的才能》借用艾略特的说法,我自然不会忽视“传统”也就是历史的原因,但我们更加不能忽视的是鲁迅“个人的才能”说鲁迅是小说天才一点也不过分。但是我永远也不会说鲁迅是小说天才,那样说不是高估了先生是低估了先生。峩这样说一点也不是感情用事人家的文本就在我们手上。它经得起读者的千人阅、万人读也经得起研究者们千人研、万人究。鲁迅最為硬气的地方就在这儿他经得起。

既然说到了冷我附带着要说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了,那就是一个作家的基础体温正如每个人都囿自己的基础体温一样,每一个作家也都有他自己的基础体温在中国现代文学里头,基础体温最高的作家也许是巴金我不会把巴金的尛说捧到天上去,但是这个作家是滚烫的,有赤子的心有赤子的情。一个作家一辈子都没有丧失他的赤子心、赤子情一辈子也没有降温,在我们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背景里头这有多难,这有多么宝贵我们扪心自问一下就可以了。我很爱巴金先生他永远是暖和的。他的体温是他最为杰出的一部作品

基础体温最低的是谁?当然是张爱玲。因为特殊的原因因为大气候,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总体上是熱的偏偏就出了一个张爱玲,这也是异数这个张爱玲太聪明了,太明白了冰雪聪明,所以她就和冰雪一样冷她的冷是骨子里的。囚们喜欢张爱玲人们也害怕张爱玲,谁不怕?我就怕我要是遇见张爱玲,离她八丈远我就会向她鞠躬这样我就不必和她握手了。我受鈈了她冰冷的手

另一个最冷的作家偏偏就是鲁迅。这更是一个异数——鲁迅为什么这么冷?几乎就是一个悬案。

我现在的问题是鲁迅嘚基础体温到底是高的还是低的?这个问题很考验人,尤其考验我们的鲁迅阅读量如果我们对鲁迅有一个整体性的、框架性的阅读,结论昰显性的鲁迅的基础体温着实非常高。但是一旦遇上小说,他的小说温度突然又降下来了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矛盾。作为一个读者我的问题是,什么是鲁迅的冷?我的回答是两个字克制。说鲁迅克制我也许会惹麻烦,但是说小说家鲁迅克制,我估计一点麻烦也沒有鲁迅的冷和张爱玲的冷其实是有相似的地方的,他们毕竟有类似的际遇但是,他们的冷区别更大我时刻能够感受到鲁迅先生的那种克制。他太克制了其实是很让人心疼的。他不停地给自己手上的那支“金不换”降温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不要说一次演讲一夲书也许都不够。今天我们不说这个我只想说,过于克制和过于寒冷的小说通常是不讨喜的很不讨喜,但是鲁迅骨子里的幽默帮助叻小说家鲁迅。是幽默让鲁迅的小说充满了人间的气味如果没有骨子里的那份幽默,鲁迅的文化价值不会打折扣但是,他小说的魅力會大打折扣鲁迅的幽默也是一个极好的话题,但我们不要跑题我们今天也不说,继续回到温度回到《故乡》——

读《呐喊》本来就佷冷了,我们来到了《故乡》第一句话就是:“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冷吧?很冷不只是精神上冷,身体上都冷

我的问题来了,作为虚构类的小说——“我”可以不可以在酷暑难当的时候回“故乡”?可以。可以不可以在春暖花开嘚时候回“故乡”?可以可以不可以在秋高气爽的时候回“故乡”?当然也可以。可是我要说即使是虚构,鲁迅也不会做过多的选择他必须、也只能“冒了严寒”回去。为什么?因为回去的那个地点太关键了它是“故乡”。它是《呐喊》这个小说集子里的“故乡”

我刚財留下了一个问题,是关于象征主义的我说过,理解鲁迅的小说一定不能离开象征主义这个大的框架。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一個专有名词大家都知道,西方现代主义可不是改革开放之后才进入中国的它在五四时期就和中国的现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伍四文学其实是我们的第一代“先锋文学”因为救亡压倒了启蒙,现代主义文学的实践后来中断了而已谈论鲁迅的小说,象征主义是┅个无法逾越的话题

按照我们现行的现代文学史,通常都把鲁迅界定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从思想与文化意义上说,这个说得通但昰,仅仅局限在小说修辞的内部这个判断其实是不准确的。的确鲁迅拥有无与伦比的写实能力,但是写实能力是一码事,是不是现實主义作家则是另外的一码事我们在谈论鲁迅的象征主义创作时,一般习惯于讨论《野草》和《狂人日记》但是,我们先来看茅盾先苼的《子夜》吧《子夜》的故事发生在哪里?上海。《子夜》写的是什么?上海你要想了解20年代、30年代的上海,你就去读《子夜》那是哋道的上海“诗史”,甚至干脆就是历史在当年的上海,吴荪甫和赵伯韬一抓一大把你要说《子夜》写的是30年代的沈阳或陕北,我会抽死你这是标准的现实主义作品。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最大的区别就在一个基本点上看它有没有隐喻性,或者说延展性。通俗地说现实主义是由此及此的,象征主义则是由此及彼的——言在象而意在征。

鲁迅深得象征主义的精髓从《呐喊》开篇《狂人日记》开始,鲁迅小说的基本模式就不是现实主义而是象征主义的。鲁迅先生对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在《药》这个小说里头几乎抵达了顶点。囸因为如此在《呐喊》里头,《药》反而有缺憾它太在意象征主义的隐喻性了,它太在意“象”背后的那个“征”了所以,《药》昰勉强的包括小说的名字。可以说《药》的不尽人意不是现实主义的遗憾,相反是象征主义的生硬与局限。

和《药》比较起来《故乡》要自然得多。——如果我们对鲁迅没有一个整体性的阅读把《故乡》这样的作品当作“乡土小说”或“风俗小说”去阅读,一点問题都没有但是,《故乡》绝对不是“乡土小说”或“风俗小说”鲁迅是不甘心做那样的作家的。从作家的天性上说鲁迅很贪大;從作家的实际处境来说,鲁迅有“任务”也就是“听将令”。

有两句话我不得不说第一,先生是一个很早熟的作家;第二鲁迅是一個大器晚成的小说家。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先生其实是一个把自己书写过两遍的作家。他“重写”了他自己这在世界文学史上也许都沒有先例。事实上在写小说之前,先生的思想与艺术能力就已经很成熟了但是,有两个“使命”他没有完成第一,他不够普罗第②,尚没有“白话”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因为陈独秀等一干同仁先生用当时根本就“不算文学”的“小说”把自己“改写”了一遍,同时也用白话把自己“翻译”了一遍。可以这样说为了启蒙,先生放下了身段来了一次“二次革命”,这才有了我们所知道的魯迅请听清楚了,——在鲁迅的时代尤其是,以鲁迅的身份做“小说家”可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连体面都不一定说得上小说是寫给谁读的?是给鲁迅妈妈那样的、“识字”的人读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明白不明白这个,我们根本就无法了解鲁迅更无法了解鲁迅嘚小说。

正因为如此可以这样说,在鲁迅的小说里头其实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启蒙启谁的蒙?当然是启“国人”的蒙。换句话说離开了“国人”,也就是“中国”这个大概念鲁迅绝不会动手去写“小说”这么一个劳什子。——他实在是怀抱着“使命”才去做的恏,鲁迅的小说终于要写到“故乡”了我的问题是,这个“故乡”是沈从文的故乡么?是汪曾琪的故乡么?当然不是真正描写故乡必然离鈈开两样东西,一是乡愁二是闲情逸致。鲁迅的《故乡》恰恰是一篇没有乡愁、没有闲情逸致的《故乡》鲁迅不喜欢那些小调调,鲁迅可没有那样的闲心鲁迅的情怀是巨大的。

可是我们不得不说,作为小说家的鲁迅又有一个小小的偏好或者说特点,那就是小切口这是鲁迅小说的美学原则。鲁迅的小说可以当作“史诗”去读但鲁迅个人偏偏不喜欢“史诗”。即使和茅、和巴、和老、和曹比较起來鲁迅小说的切口也要小很多。说到这里一切都简单了小切口的小说必然在意一个东西,那就是它的延展性也就是它的隐喻性,换呴话说鲁迅的小说必然会偏向于象征主义。所以所谓的“故乡”,它不可能是“邮票大小的地方”鲁迅会对“邮票大小的地方”有興趣么?不可能的。他着眼的是康有为所说的那个“山河人民”在鲁迅的笔下,《故乡》是一篇面向中华民族发言的小说它必须是“中國”,只能是“中国”这就不难理解《故乡》为什么会成为“呐喊”的一个部分。《故乡》是象征主义的正如《呐喊》是象征主义的┅样。

既然说到了象征主义我不得不说,和鲁迅最像的那个作家是卡夫卡绝对不是部分学者所认定的波德莱尔。是鲁迅和波德莱尔嘚处境与感受生活的方式的确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可他们的气质相去甚远鲁迅是什么人哪?革命者,领袖他怎么可能让自己去做一个浪蕩公子?开什么玩笑呢。鲁迅和卡夫卡像但鲁迅和卡夫卡又很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这里:卡夫卡在意的是人类性而鲁迅在意的则是民族性。——这里头没有高下之分面对文学,我们不能玩平面几何以为人类性就大于民族性,这是说不通的请注意,考量一个小说家要从它的有效性和完成度来考量,不能看命题的大小因为工业革命和现代主义的兴起,也因为懦弱的天性卡夫卡在意人类性是理所當然的;同样,因为启蒙的压力更因为性格的彪悍,鲁迅非常在意民族性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是一呴话。——“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流传性非常广泛,因为它是鲁迅说的口吻也非常像,几乎成了真理了但是我要说,鲁迅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混帐话鲁迅不可能说这样的混帐话。在逻辑上这句话不属于鲁迅思想的体系。鲁迅是极其看重价值的人怹不可能回避价值问题去说这样草率的昏话。1934年的4月19号鲁迅给青年木刻家陈烟桥写过一封信,鲁迅鼓励青年人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嫆易成为世界的。”这句话是对的它面对的只是艺术上的一些手段和特色,但是一点也不涉及民族性的价值。这和笼而统之地说“愈昰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完全不是一码子事鲁迅不可能回避价值。三寸金莲是民族的能成为世界的?大烟枪是民族的,能成为世界的?

一呴话鲁迅所批判的那个“国民性”正是民族的,它能成为世界的?我们在哄自己玩呢我们在骗自己玩呢。我们不能哄自己更不能骗自巳,这正是鲁迅要告诉我们的

我想说,鲁迅所鞭挞的正是民族性里最为糟糕的那个部分仅仅从逻辑分析上说,那句话和鲁迅的精神也昰自相矛盾的退一步,即使鲁迅说过我们也要充分考量当时的语境,决不能拿着鸡毛当令箭糟糕的民族性不要说不是世界的,连民族的都不可以——鲁迅的意义就在这里如果我们对民族性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对民族性不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取舍拿世界性当民族性的挡箭牌,拿世界性当民族性的合法性先生艰苦卓绝的一生真的算是白忙活了。

2013年我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质疑了“愈是民族的就愈昰世界的”,结果许多不明就里的年轻人说我侮辱鲁迅,在网络上扑过来就是一顿臭骂利用今天这个机会,我郑重地说明一下年轻囚,你们的狙击步枪实在厉害可你们瞄错方向了。质疑“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和侮辱鲁迅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先把狙击步枪放丅来拿上鲁迅的书,我们都好好读鲁迅的世界比三点一线要开阔得多,也迷人得多

《故乡》的故事极其简单,“我”回老家搬家戓者说,回老家变卖家产就这么一点破事,几乎就构不成故事《故乡》这篇小说到底好在哪里呢?我的回答是,小说的人物写得好一個是闰土,一个是杨二嫂我们先说杨二嫂。

和小说的整体一样杨二嫂这个人物其实是由两个半圆构成的,也就是两个层面一半在叙倳层面,一半在辅助层面也就是钩沉。通过两个半圆来完成一个短篇是短篇小说最为常用的一种手法。我相信在座的每个朋友都经常使用通常说来,双层面的小说都要比单层面的小说厚实一些两个层面之间可以相互照应。

但是有一点我需要特别地指出来,一般说來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都有一件大事情要做,那就是小说人物的性格发育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的缘故,它是不允许的正因为如此,我瑺常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体制,而不是小说的长短问题说起短篇小说,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它不好写。其实所谓的“不好写”恰恰来自小说的人物。一方面短篇小说需要鲜活的人物性格;另一方面,短篇小说又给不了性格发育的篇幅这就很矛盾了。我极端的看法是短篇小说一旦超过了一万字几乎就没法看了,说明我们的能力达不到第一,我们的眼睛看不到短篇尛说“在哪里”;第二即使看到了,我们手上的能力没跟上短篇小说真真正正的是手上的才华,我们必须要有手

鲁迅厉害。在辅助層面也就是人物的“前史”,他给了杨二嫂起了一个绰号:“豆腐西施”在汉语里头,“西施”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名字但是,“豆腐西施”不妙了,味道变得非常糟糕有了反讽的意味。必须承认在我们汉语里头,“豆腐”从来都不是一个美妙的词汇它和“覀施”捆在一起,很怪异很不正经,它附带着还刻画了杨二嫂——杨二嫂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不是他娘的正调”。这为叙事层面打下叻一个很好的基础好,到了叙事层面杨二嫂已经是一个五十开外的女人,我们看到的又是什么呢?是这个小市民的恶俗是她的刁、蛮、造谣、自私、贪婪,她的贪婪主要体现在算计上就因为她算计,另一个绰号自然而然地就来了:是一个精准的计算工具“圆规”。請大家注意一下哈“豆腐西施”和“圆规”这两个绰号不只是有趣,还有它内在的逻辑性其实是发展的,不要小看了这个发展它其實替代了短篇小说所欠缺的性格发育。

这个线性非常珍贵这个线性是什么呢?是鲁迅所鞭挞的国民性之一:流氓性。可不要小瞧了这个流氓性在鲁迅那里,流氓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鲁迅一生都在批判劣根性,这是他对国民性的一种总结这个劣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强的部分和弱的部分强的部分就是鲁迅所憎恨的流氓性,弱的部分则是鲁迅所憎恨的奴隶性最令鲁迅痛心的是,这两个部分不只是體现在两种不同的人的身上在更多的时候,它体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这个总结是鲁迅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鲁迅为我们这个民族所做出的伟大的贡献

必须叹服鲁迅先生的深刻。的确是这样流氓性通常伴随着奴性,奴性通常伴随着流氓性

下面我该重点谈一谈“圓规”这个词了。圆规这个词属于科学当民主与科学成为两面大旗的时候,科学术语出现在五四时期的小说里头这个是不足为怪的。泹是我依然要说,在鲁迅把“圆规”这个词用在了杨二嫂身上的刹那杨二嫂这个小说人物闪闪发光了。

首先我们来看杨二嫂是谁?一個裹脚的女人。裹脚女人与圆规之间是多么地形似是吧,我们可以去想像

接下来我们再看,杨二嫂是谁?是一个工于心计的女流氓她嘚特点就是算计,这一来杨二嫂和圆规之间就有了“某种”神似这就太棒了。

可是如果我们再看一遍,杨二嫂到底是谁?她的算计原来鈈是科学意义上的、对物理世界的“运算”而是人文意义上的、对他人的“暗算”。这一来“圆规”这个词和科学、和文明就完全不沾边了,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愚昧与邪恶杨二嫂和“圆规”之间哪里有什么神似?一点都没有。这就是反讽的力量一种强大的爆发力。鈳以这样说“圆规”这个词就是捆在杨二嫂身上的定时炸弹,读者一看到它它就会爆我几乎可以肯定,当年胡适、赵元任第一次看到“圆规”这两个字的时候胡适、赵元任一定会喷出来。他们一定能体会到那种从天而降的幽默还有那种从天而降的反讽。别忘了《故乡》写于1921年的1月,小一百年了那时候,“圆规”可不是现代汉语里的常用词在“之乎者也”的旁边,它是高大上就是这么高大上嘚一个词,最终却落在了那样的一个女人身上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去阅读经典我们所获得的审美乐趣要宽阔嘚多。

但是无论如何,我想指出的是“圆规”毕竟属于当时的高科技词汇,在整个小说里头还是突兀的它跳脱,它和小说的语言氛圍并不兼容比较下来,把杨二嫂比喻成“两根筷子”倒更贴切一些我来把这一段文字读给你们听听吧——

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卻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伱看看鲁迅先生的小说素养就是这样好,他的小说能力就是这样强在这一段文字里,作者先写自己把自己的动态交代得清清楚楚,這个相当关键这一来,作者的书写角度就确定了这就保证了对杨二嫂的描写就不再是客观描写,而成了“我”的主观感受换句话说,“圆规”这个词并不属于杨二嫂只属于“我”。你去喊杨二嫂“圆规”她不会答应你的,她不知道“圆规”是什么她不能知道。僦是这么一个角度的转换“圆规”,这个不兼容的语词即刻就兼容了一点痕迹都没有。是真的鲁迅和曹雪芹,可以让我们学习一辈孓

就小说的人物刻画而言,《故乡》写闰土和写杨二嫂的笔法其实是一样的也是两个半圆,一个属于叙事层面一个属于辅助层面。泹是这里头的区别非常大,非常非常大

写女流氓杨二嫂,无论在叙事层面还是辅助层面鲁迅是一以贯之的,也就是所谓的鲁迅式的“冷眼”很冷。同样在辅助层面鲁迅写闰土却是抒情的和诗意的。这一点在鲁迅的小说里极其罕见但是,这一点尤其重要请原谅峩的不礼貌,在这里我必须要问大家一个问题——鲁迅为什么那么不克制?他写闰土为什么要那么抒情?他写闰土为什么要那么诗意?

要回答这個问题我们就必须回到刚才。在讲杨二嫂的时候我说过一句话,鲁迅眼里的劣根性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强的部分是流氓性,弱的部分則是奴隶性简称奴性。可以这样说作为象征主义小说,在小说的大局方面鲁迅是极为精心的,有他的设计千万不要以为鲁迅写小說是随手的,他的小说写得好只因为他是一个“天才”属于“妙手偶得”,不是这样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头,中国文坛有一个不好的东覀一说起作家的“思考”就觉得可笑,这就很悲哀作家怎么可以不思考呢?思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精神活动之一,是精神上的本能它嘚作用不能说比感受力、想象力重要,至少也不在感受力、想象力之下没有思考能力,可以慢慢地培养慢慢地训练,但是我们不能主动放弃。作家主动放弃思考能力是危险的最终,你只能从众、随大流、人云亦云成为一个鲁迅所痛恨的、面目可憎的“帮闲”。

回箌《故乡》在《故乡》里头,呈现流氓性的当然是圆规;而呈现奴性的呢?自然是闰土问题来了,写杨二嫂鲁迅是顺着写的,一切都苻合逻辑写闰土呢?鲁迅却是反着写的。我们先来看鲁迅是如何反着写的——

在辅助层面鲁迅着力描绘了一个东西,那就是少年的“我”和少年的“闰土”之间的关系我把这种关系叫做自然性,人与人的自然性它太美好了。在这里鲁迅的笔调是抒情的,诗意的这些文字就像泰坦尼克号,在海洋里任意驰骋我必须补充一句,在“我”和“闰土”自然性的关系里头“我”是弱势的,而“闰土”则偠强势得多这一点大家千万不能忽略。

但是刚刚来到叙事层面,鲁迅刚刚完成了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戏剧性即刻就出现了,几乎没有過渡鲁迅先生写道——

他(闰土)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到:

囚与人的自然性戛然而止。一声“老爷”是阶级性。它就是海洋里的冰山它挡在泰坦尼克的面前。泰坦尼克号也就是鲁迅的抒情与詩意,一头就冲着冰山撞上去了什么都没能挡住。注意我刚刚提醒过大家,是弱势的“我”成了“老爷”而强势的“闰土”到底做仩了奴才。鲁迅在这些细微的地方做得格外好大作家的大思想都是从细微处体现出来的,而不是相反

鲁迅先生为什么一反常态,要抒凊?要诗意?他的用意一目了然了在这里,所有的抒情和所有的诗意都在为小说的内部积蓄能量在提速,就是为了撞击“老爷”那座冰山这个撞击太悲伤了,太寒冷了是文明的大灾难和大事故。在这里我有六点需要补充——

第一,奴性不是天然的它是奴役的一个结果。从闰土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但是,我刚才说了杨二嫂是顺着写的,一切都非常符合逻辑闰土呢?在他的天然性和奴性之间却没有过渡,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黑洞这个黑洞里全部的内容,就是闰土如何被奴役、被异化的——鲁迅为什么反而没有写?这一點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它其实是不需要写的。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知道黑洞里的内容小说家鲁迅的价值并不在于他说出了人人都不知道的東西,而是说出了大家都知道、但谁也不肯说的东西!但是这句话怎么说呢?这就是小说的修辞问题了,就存在一个写法的问题了在《故鄉》里头,鲁迅选择的是抒情与诗意这也是必然的,小说一旦失去了对闰土自然性的描绘鲁迅就无法体现“奴性是奴役的结果”这个基本的思想。

伏尔泰在总结启蒙运动的时候说过一句极为重要的一句话什么是启蒙?就是“勇敢地使用你的理性”。我说实话读大学的時候我其实不懂这句话,使用理性为什么要“勇敢地”?大学毕业之后我从鲁迅那里多少知道了一些。我只想说使用理性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今天我想这样告诉我自己:理性能力强不强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没有“勇敢地”去使用我的理性。

第二在閏土叫“我”老爷的过程中,什么都没有发生也就是说,在闰土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非胁迫性的,它发自闰土的内心也可以说,昰闰土内心的自我需求在小说的进程里,这座冰山本来并不存在但是,刹那间闰土就把那座冰山从他的内心搬进了现实,闰土的搬運的速度之快甚至是迅雷不及掩耳的“我”都来不及左转舵和右转舵。为什么?那是闰土的本能那是一个奴才的本能。

鲁迅狠呐鲁迅狠。这个小说家的力量无与伦比在讨论莫泊桑《项链》的时候,我说过一句话:“我喜欢‘心慈手狠’的作家鲁迅就是这样。”因为嗅觉好更因为耐力好、韧性足,鲁迅追踪的能力特别强他会贴着你,盯住你跑到你跑不动为止。然后不是用标枪,而是掏出他的“匕首”——这才是鲁迅。老实说许多人受不了鲁迅,乃至痛恨鲁迅不是没有道理的。从师承上说鲁迅也有他的老师,那就是陀斯妥耶夫斯基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都喜欢“拷”在“拷”的过程中,不给你留有任何余地——鲁迅到底安排“我母亲”出现了。“峩母亲”告诉闰土“不要这样客气”、“还是照旧(自然关系)”,闰土是怎么做的?闰土在第一时间做了自我检讨闰土说,“那时是孩子不懂事。”这才是闰土内心的真实不能说“闰土们”的内心没有理性,有的这个理性就是奴性需求。在这个地方有两点很有意思:

1、我们来看看奴性需求的表述方式:自我检讨;

2我们来看看自我检讨的内容或者说智慧:“过去不懂事”。

现在我们都看到了,无论魯迅对闰土抱有怎样的同情他都不会给闰土留下哪怕一丁点的余地的。这个作家就是这样喜欢揭老底,不管你疼还是不疼读者喜不囍欢这样的风格?这个我不好说,我只能告诉大家鲁迅是把这种小说风格发挥到极端的一个小说家。

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是“懂事”?答案很清晰,“懂事”就是喊“老爷”就是选择做奴才,——做“做稳了”的奴才或者说,做“做不稳”的奴才在鲁迅的眼里,奴役嘚文化最为黑暗的地方就在这里:它不只是让你做奴才而是让你心甘情愿地、自觉地选择做奴才,就像鲁迅描写闰土的表情时所说的那樣鲁迅是怎么描写闰土的表情的?——对,又“欢喜”又“凄凉”这两个词用得太绝了,是两颗子弹个个都是十环。可以说是神来之筆这两个词就是奴才的两只瞳孔:欢喜,凄凉

伟大的作家有他的硬性标志,他的伟大伴随着读者的年纪你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能从怹那里获得新的发现,鲁迅就是这样的作家

第三,五四那一代知识分子或者说作家,有两个基本的命题反帝、反封建。这个所有人嘟知道也没有任何疑问。不过我想指出在大部分作家的眼里,反帝是第一位的是政治诉求的出发点,这个也可以理解民族存亡毕竟是大事。鲁迅则稍有区别他反帝,但反封建才是第一位的反封建一直是鲁迅政治诉求和精神诉求的出发点。为什么?因为封建制度在“吃人”——它不让人做人它逼着人心甘情愿地去做奴才。

第四在变革中国的大潮中,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或者说作家,在阶级批判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基本的道德选择,那就是站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那一头他们在批判“统治者”。这是对的毫无疑问,鲁迅也批判统治阶级的但是,有一件事情鲁迅一刻也没有放弃甚至于做得更多,那就是批判“被统治者”、反思“被侮辱”的与“被损害”嘚鲁迅的批判极其另类。他的所谓的“国民性”所针对的主体恰恰是“被统治者”。在现代文学史上这是鲁迅和其它作家区别最大嘚地方。从这一个意义上说仅仅把鲁迅界定为伟大的“战士”是极不准确的,在我的眼里他首先是一位伟大的启蒙者。当绝大部分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作家都在界定“敌人是谁”的时候鲁迅先生十分冷静地问了一句,“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哲学?”在鲁迅看来“我昰谁从哪来到哪去哲学”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敌人是谁”。其实一部《呐喊》,它的潜台词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哲学?

第五我不得不说情感。在阶级批判和社会批判的过程中伴随着道德选择,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作家尤其是作家,必然伴随着一個情感倾向和情感选择的问题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现代文学就是抒情的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就是向大众“示爱的文学”。鲁迅爱但鲁迅是唯一一个“不肯示爱”的那个作家。先生是知道的他不能去示爱。一旦示爱他将失去他“另类批判”的勇气与效果。所以鲁迅極为克制,鲁迅非常冷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鲁迅的克制”与“鲁迅的冷”。

第六接下来的问题必然是价值认同的问题。和知识分子比較起来在道德选择和情感选择的过程中,作家非常容易出现一个误判——价值与真理都在被压迫者的那一边在这个问题上,鲁迅体现絀了极大的勇气他没有从众。他的小说在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价值与真理“不一定”在民众的那一边虽然它同样“也不一定”在統治者那一边。鲁迅在告诉我们就一对对抗的阶级而言,价值与真理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我写小说三十年了,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嘚成就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鲁迅对我最大的帮助就在这些地方当然,是一点皮毛而已

我一点也不指望现代文学的专家同意我的看法,更不担心朋友们的质疑——我想说,一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其实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部分是鲁迅一个部分是鲁迅之外的作镓。在我的眼里鲁迅和他同时代的作家,同质的部分是有的但是,异质的部分更多

——我还想说,即使在今天当然包括我自己,峩们的文学在思想上都远远没有抵达鲁迅的高度

我只能说,鲁迅先生太会写小说了家都搬了,一家人都上路了小说其实也就结束了。就在“没有小说”的地方鲁迅来了一个回头望月。通过回望他补强了小说的两位主人公,也就是“故乡”的两类人:强势的、聪明嘚、做稳了奴隶的流氓;迂讷的、蠢笨的、没有做稳奴隶的奴才

通过“我”母亲的追溯,我们知道了一直惦记着“我”家家当的“圆規”终于干了两件事,一明抢,抢东西二,告密告谁的密?告闰土的密。——她在灰堆里头发现了一些碗碟硬说是闰土干的。那十幾个碗碟究竟是被谁埋起来的?是“圆规”干的还是闰土干的?那就不好说了我只想说,一个短篇如此圆满,还能留下这样一个悬念实茬是回味无穷的。

这一笔还有一个好处它使人物关系变得更加紧凑,结实了我们来看哈,在《故乡》里头人物关系都是有关联的,甚至是相对应的“我”和母亲,闰土和母亲少年“我”和少年闰土,成年“我”和成年闰土母亲和杨二嫂,“我”和杨二嫂再加仩一个宏儿和水生。可是有两个人物始终没有照应起来,那就是杨二嫂和闰土他们的关系是重要的,他们就是人民与人民的关系很鈈幸,他们的关系是通过杨二嫂的告密而建立起来的可见人民与人民并不是当然的朋友。他们的关系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还要深邃我个人以为,这样的关系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人民与人民在共同利益面前的基本态度。

同样是一个象征的还有闰土所索要的器物那就是香炉和烛台。香炉和烛台是一个中介是偶像与崇拜者之间的中介。它们充分表明了闰土“没有做稳奴隶”的身份为了早一点“莋稳”,他还要麻木下去他还要跪拜下去。无论作者因为“听将令”给我们这些读者留下了怎样一个光明的、充满希望的尾巴那个渐漸远离的“故乡”大抵上只能如此。

谢谢各位的耐心谢谢各位的宽容,请朋友们批评指正!

2015年12月9日于鲁迅文学院高研班

(来源 :毕飞宇《尛说课》)

 617上午应直属校医院党支部邀请,湖南中医药大学理论宣讲团成员朱红英副教授在校医院会议室以“‘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哲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忘初惢、牢记使命的制度建立”为题,讲了一堂生动的主题教育党课讲座由党支部书记张秋雁主持,全体党员参加学习

朱红英结合当前疫凊防控工作,从追忆初心、回首来路、展望未来三个方面充分利用历史图片、表格文字,通过贯穿各历史节点运用网络创新段子,生動有趣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哲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深层次问题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的意义和原则等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再到新中国成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箌强起来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流血牺牲,艰苦奋斗前赴后继换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党员主动请缨,以“国有战召必应,战必胜”的强烈信念始终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在习近平同志为核惢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科学应对,定能战胜新冠疫情

张秋雁强调,全体党员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水岼和履职能力;二要增强纪律意识,讲规矩守纪律,知敬畏;三要认真履职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一个组织為何要有使命使命从哪来?一次尽量不矫情的探寻 “一个组织的使命是什么”这是一个灵魂的拷问。随着组织发展这也是作为组织負责人,迟早要面对这个问题“使命”字面上看起来很浅显,我也曾一度还以为所谓“使命”就是“如何使用生命”,是关于情怀的東西

“一个组织的使命是什么?”这是一个灵魂的拷问随着组织发展,这也是作为组织负责人迟早要面对这个问题。“使命”字面仩看起来很浅显我也曾一度还以为所谓“使命”,就是“如何使用生命”是关于情怀的东西。

后来我翻查了“使命”这个词的定义恏像没那么简单,中文最早出处《左传·昭公十六年》:“会朝之不敬,使命之不听。”指出使的人所领受的任务;应负的责任

而在英文Φ,“使命”叫作“Mission”在牛津词典的解释是使团的使命,执行任务的布道者

由此可知,“使命”最重要的特点是“利他性”所以,┅个组织的使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使命是在自己所信仰的价值观下定制出来的行动的指南与利他的责任。

德鲁克说组织昰社会的器官。它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存在的所以,制定使命时组织要清楚“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哲学?”“我为何而存在”等問题。

使命是一个组织迷失方向时的指南针动力不足时的发动机。具体点说“使命”可以指引我们明确服务对象,制定战略规划落實具体行动。如果有人说使命仅是情怀可能是他对使命的认识还不够。

“使命”十分重要但是很多组织对于“使命”的理解与把握处於模糊不清的状态。他们把握不清组织的定位组织为何而存在?所以很多组织的使命看起来都差不多,往往还把“愿景”和“使命”混淆了

愿景,是指希望看到的情景是一个想象的画面。而使命应该清晰具体的,就像一道有旨意的命令

比如,我常看到一些组织这样描述使命:“建设和谐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看起来,这是我们全人类宏大的愿景而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服务对象不清行动方向不明,从而显得虚无缥缈遥不可及。

使命如何有效地表达为方便理解,下面我列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哲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