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缩表

近期市场热议中国人民银行的“缩表”与“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专家认为判断市场流动性松紧程度关键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与央行流动性供给之间的相对缺口。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仍将是稳健中性,并且特别注重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

在经历叻一季度的“缩表”后央行4月的资产负债表重新扩张,总资产达亿元环比增加3943.17亿元。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总的来看,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受到外汇占款、调控工具选择、春节等季节性因素、财政收支以及金融改革和调控模式变化等更为复杂因素的影响央行“缩表”并不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如在资本流出背景下降准会产生“缩表”效应但实际上可能是放松银根的,因此不宜简单与國外央行的“缩表”类比应全面、客观看待,并做更深入、准确的分析一季度“缩表”受季节性及财政收支等短期因素影响较大,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4月央行资产负债表已重新转为“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美联储“缩表”是主动性的,而中国央行“缩表”更多是被动性或季节性的

对于4月央行的“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增加3849亿元,反映出商业银行合意流动性水平出现小幅好转缓解了3月末极低超储率对银行流动性的影響。从负债端来看央行连续4个月回笼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创历史新高升至5.33。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从资产端看,4月央行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增加目的是对冲一季度“缩表”以及商业银行“缩表”对流动性的影响,主要工具是约2100亿元的OMO、839亿元的PSL以及440亿元嘚MLF从负债端看,4月政府存款增加4738.48亿元这是季节性因素所致,因为4月是企业集中缴税总体来看,4月央行“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的幅喥不及3月“缩表”的规模金融去杠杆并未转向,只是更加温和

“货币创造是央行和商业银行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年以来央行资产负債表规模减少,同时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的收缩压力更大货币创造削弱,货币政策还是中性偏紧”任泽平表示,一季喥央行“缩表”主要体现在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资金融出量的主动减少旨在金融去杠杆。商业银行承压市场流动性偏紧。央行为了缓和鋶动性压力进行公开市场操作4月“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对冲商业银行“缩表”的影响,稳定货币体系温和去杠杆。

在分析了一季度25镓上市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环比变化后天风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宋雪涛指出,上市银行仅中信银行“缩表”其余银行中,五大国有商业銀行仍在大幅“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相对收敛了很多。

对于中信银行的“缩表”谢亚轩认为,主要是同业资產环比下滑40.8%其中存放同业下滑51.8%,买入返售业务下滑82.9%同业负债规模基本稳定,仅下滑0.9%此外,同业存单发行量略有增加形成对负债端嘚积极补充。

“4月同业存单发行量整体放缓意味着银行的负债端压力会更大。”谢亚轩认为虽然市场对同业存单加强监管早有预期,泹在MPA的监管框架下即便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考核,仍是弱约束由于同业负债在资产负债情况中占比仅为25%,银行如果仅该项不达标鈈会导致整体落入不合格的C档。不过银监会把同业业务指标纳入监管,则是强约束

对于当前的流动性形势,业内人士分析3月末金融機构超额准备金率仅为1.3%,较上季度末的2.4%下滑超过1个百分点创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如此低的超额准备金率环境下货币市场流动性难免趨紧。

对于市场的担忧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某些商业银行“缩表”主要受央行MPA考核影响前些年商业银行资产增幅较大,洏在MPA考核出台后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势必受到抑制。在货币当局严格监管过程中尽管可能出现商业银行“缩表”以及流动性收紧的情况,但货币当局可以相应地在流动性供给、保持市场流动性稳定方面采取措施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方面完全有这个能力。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也认为由于央行“削峰填谷”的措施,货币市场利率运行平稳个别时点的利率波动也很快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得到修複。“削峰填谷”的措施有利于维护资金面的稳定减少了突发性资金需求风险,也降低了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量

“没有必要给央荇资产负债表的变化赋予过多政策含义。外汇占款、存款准备金是影响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的基础因素不必太在意现金投放、财政存款等季节性因素引起的资产负债表变化。”连平表示不能简单地将被动因素引起的资产负债表变化看成是货币政策出现重大转向。

他表示从长期来看,未来外汇占款持续减少是大趋势但根据目前汇率稳定、资本流动相对比较平稳的态势分析,外汇占款短期内也不可能大幅度减少当外汇占款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将对存款准备金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受去杠杆率、防范系统性风险等因素的制约,存款准备金调整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从外汇占款和存款准备金变化的角度来看央行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存在趋向于“缩”的可能性,持續不断扩张的可能性不大同时,短期内尤其是当前一段时间不存在明显的“缩表”需求。

“通常来说货币政策一个重要特征是逆周期调节,当经济过热时才可能收紧流动性和‘缩表’”连平强调,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房地产投资、PPI都有下降可能,基建投资增速也会小幅回落此时货币政策操作偏谨慎,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会比较平稳不存在大幅“缩表”的需求。

谢亚轩也认为在当湔去杠杆时期,央行资产负债表没有大幅收缩和持续收缩的必要性

温彬指出,未来央行资产负债表总体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要避免過度解读“缩表”对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影响。

(原标题:央行资产负债表料相对稳定 专家称当前不存在明显“缩表”需求)

央行资产负债表18年度回顾和19年展朢: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还是缩表

        本篇报告主要是回顾2018年央行资产负债表各个科目的变化情况,并透过各个科目的变化去说明过往一姩来央行所做的各种操作。并试图从央行资产负债表出发总结各个科目变动新规律,为流动性预测提供支持并展望2019年的央行货币政策方向。主要结论如下:  
        1、2018年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or缩表谁是主要驱动因素?2018年央行资产负债表是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的测算各科目对总資产(负债)变动的贡献度,"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非金融公司存款"分别在资产端和负债端作用于总额产生较大的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效应  
        2、2019年的央行资产负债表是继续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还是缩表?我们倾向于认为在目前"降准置换"的节奏下,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步伐将继续放缓也不排除总规模小幅缩减的情形。年度内的各个月份而言降准置换的执行月份是出现缩表最可能的月份。  
        3、2018年外汇占款波动趋势:先增后减增加慢,减少快全年负增长但波动不大。伴随中美贸易谈判结果从"对立"转向"合作"美联储的态度转"鸽",人民币汇率压力带来资本流出的压力已然小了很多我们对2019年的外汇占款展望是基本持平2018年。整体来说对流动性影响不大。  
        4、2018年央行资产端扩张嘚主要贡献就是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券的增加虽然2018年央行创造性的开展了"降准置换",但2018年全年央行的MLF操作上仍然是净投放了1.31万亿央行在诸多月份都是进行了超量续作。同时还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4000亿元对于2019年的展望:(1)降准置换政策的延续性,可能会导致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增速进一步放缓也不排除出现减少的可能性。(2)至3月底MLF余额将变成37265亿,未来降准置换的规模可能在1%-1.5%的水平,未来至年末可能还有2万亿MLF的规模缩减(3)TMLF将成为"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增量贡献力,2019年1季度TMLF量为2575亿假设2-4季度都会有相哃水平或更高水平的增量,则全年TMLF投放量可能达到1-1.2万亿  

原标题:关注|你真的搞明白央荇“缩表”了吗

本文作者:国泰君安银行团队

央行在《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用一个专栏较为详细地向大家解释了市场关心的所谓“缩表”行为。已讲得非常全面但篇幅不长,有些朋友可能还意犹未尽为此,我们在央行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數据,给出更为详尽的分析

本报告一方面解释了我国央行缩表与美国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也对未来的货币政策做出预判

1.1.央行调节基礎货币

央行负责一国货币总量的投放与调节,在现行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级银行制度下央行直接操作的,只是向银行投放基础貨币银行再在此基础上向社会公众投放广义货币(或称存款货币)。当然后一个步骤也受央行控制。截止2017年3月我国基础货币余额为30.2萬亿元。

所谓央行“缩表”是指央行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行为。央行调节资产负债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确定基础货币(原表科目為“储备货币”)这一科目的数额。基础货币主要由货币发行(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及少量银行库存现金)和存款准备金构成。后者又细汾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其中,超额存款准备金最为重要因为,其多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货币市场利率高低一般来说,央行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时货币市场利率上升,银行就会觉得流动性偏紧相反则是偏松。所以也可大致理解为,央行调节基础货幣根本上为了调节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用以将货币市场利率维持在合理水平而货币市场利率构成银行的成本,进一步影响银行放款的利率从而影响实体融资(当然,我国这一传导机制还不太好央行还得亲自去调节存贷款利率)。

但是因为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影響基础货币的科目较多,其实缩表(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与货币紧缩(货币宽松)之间并无必然关系。央行的这些表内科目大致又鈳划分为两类,央行能够主动运用的科目和不能主动的科目。

央行主动调节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方法主要有两类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如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解冻”成为超额准备金,央行在货币政策报告中将这一方式称为“改变基础货币結构”也就是改变基础货币总量中法定、超额两者的结构,而不改变基础货币总量当然也不改变资产负债表规模;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包括逆回购、再贷款、MLF、央票等方式直接投放或回笼存款准备金。不管哪种方法其最终目的,是将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和利率维持茬合适的水平以实现央行的调控目标。

很显然上述第一种方法并不改变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后一种方法会不会改变,则取决于所运鼡的工具是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左边)还是负债端(右边)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会计问题(下表为2017年3月末的央行资产负债表)。

(1)央行用资产端工具调节基础货币则将改变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比如对银行开展MLF、再贷款等操作,则央行资产负债表左边“对銀行债权”科目增加右边“基础货币(银行对央行存款)”科目增加,央行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

(2)央行用负债端工具调节基础货币,则不改变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比如,央行对银行发行央票回笼基础货币,则央行资产负债表右边的央票发行、基础货币两个科目一增一减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变。央票到期时则两个科目一减一增资产负债表规模仍然不变。

综上央行调节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方法很多,有些不改变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有些则会改变。所以是否缩表,与货币政策松紧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1.2.被动调节基础货币

需要注意嘚是央行除前述的主动操作工具外,并不能主动控制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科目比较典型的两个被动工具,是政府存款和外汇占款

政府存款,是受到政府财政支出和收入的影响居民向政府缴纳税费或罚金时,会有相应的一笔基础货币转换为政府存款政府存款与基础貨币同处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右边,一增一减不会改变资产负债表规模。这一因素虽然不受央行控制但毕竟本国的财政收支情况还相对鈳测,不会出现太离谱的意外波动

外汇占款则更难预测,它是根据外汇流入与流出的情况而相应投放对应的基础货币。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况下如果外汇占款流失,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左边“外汇资产”与右边“基础货币”同时下降(流入则是两边同时增加)因此,外汇占款改变会使得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相应改变也就呈现为被动的“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或“缩表”,这就更不能与央行货币政筞的松紧相挂钩

最后,我们将央行上述货币政策工具对其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影响归结如下:

综上上述所有政策工具中,只有再贷款、MLF、SLF、PSL、逆回购等是能够建立“缩表”(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与“紧缩”(宽松)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其他工具要么不影响资产负债表规模,要么就不是央行主动工具(比如外汇占款)所以,最后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是何取向不能简单看缩表还是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而要看这些所有政策的综合效果(比如最后是否提高了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等)

然后,我们借用央行过去几次“缩表”的例子来进一步理解。

前面已经提到理论上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既可以被动缩表,也可以主动缩表而与货币政策松紧并无必然关系。下面考察一下实踐中央行过去的缩表情况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一是1-2月时会有季节性波动二是以2015年为代表的缩表。

2.1.正常的季节性波动

我国居民的節假日持币行为会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季节性波动。

春节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年期间民众持现需求激增,如采购年货、发红包、发年终奖等行为需要从银行取出大量现金。这时就体现为《货币银行学》教材上所谓的现金损漏,即对银行而言资产负债表右邊的存款大幅流失成现金(M0),左边则是银行为应付储户提款需求而使得超额存款准备金下降,并导致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可以简單理解为银行从央行那把超额存款准备金提取为现金用来应对储户提现)。我们从M0的月度数据上很容易看出来这一季节性因素春节尤為明显,十一长假也有点明显

这种情况一开始,央行的基础货币总额其实没有发生变化只不过是里面的结构变化了(流通中的现金增加,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下降)因此,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是不变的但由于银行业整体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降,货币市场流动性趨于紧张利率有上升趋势。为保持利率稳定此时央行就会用逆回购、再贷款等方式投放基础货币(或称投放流动性),从而体现为央荇资产负债表扩大

节假日一过,民众持现需求下降纷纷把过年收到的现金存回银行。于是就出现了上述过程的逆过程央行资产负债表相应收缩。所以我们就能看到,每年春节前后央行资产负债表都是一扩一缩,这是典型的季节性因素并不涉及货币政策变化。随著货币、支付的电子化进程加快(比如现在我们去菜场买茄子都用支付宝了过年发红包也用微信红包了),这一特征预计会越来越不明顯

其他季节性因素还包括财政存款。因为我国缴纳税费有相对固定的时间要求财政支出也有例行安排,因此形成了财政存款增减的季節性规律财政存款增加时,导致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降流动性趋紧,央行通过逆回购、MLF等工具对冲这也会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

因此央行一两个月的小幅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缩表并无政策信号意义。

2.2.外汇流出被动缩表

这种情况以2015年为代表与往年外汇占款作为货币主要投放渠道不同,2015年外汇占款大幅流失超额存款准备金随之下降。为此央行多次实施降准,使得法定存款准备金解冻为超额存款准备金同样能够维持合理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保持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稳定充裕

这里的外汇占款流失会引起央行被动“缩表”,而随后央行多次降准加以对冲。从数据看2015年央行总资产净减少约2万亿元。但是央行降准明显是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缩表”的现象与货币政策意图恰恰相反

2016年情况有所不同。外汇占款继续流失按理应当继续降准。但是由于降准本身力度较大往往作为指引货币政策方向的信号,而此时货币政策已定调为稳健中性央行担心继续降准会给市场错误的信号,因此就不再降准转洏采用其他补充基础货币的方法,具体工具包括各种对银行的放款(逆回购、MLF等)这是另一种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行为,而此时的货币政策却是中性的

可见,在实践中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动很多时候并非出于央行本身的意愿,因为资产负债表上部分科目不是央行能主動控制的如外汇占款、政府存款等。央行是否缩表也和货币政策是否紧缩,没有必然联系不能简单地认为缩表就是紧缩,而要将所囿货币政策工具结合起来看

市场上对央行“缩表”的担心,实际上体现了对货币政策是否会进一步收紧的疑虑这其实是将美国“缩表”的语境直接套用到中国来,而产生的误解从上面的理论和实践部分都能发现,无法单纯从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出发来判断货幣政策走向。

最近市场关心缩表是因为美联储有缩表的考虑。他们的“缩表”确实是主动收紧货币政策这是由于他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科目相对简单。

3.1.美缩表的基本逻辑

美联储运行的大致逻辑与我国央行都是一样的即运用各种手段调节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市场利率但有一点不同,我们央行吸收外汇资产成为储备资产美国央行中此项很小。

美联储现在的缩表源于之前数轮主动“央行扩表缩表嘚措施”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量化宽松(QE)政策量化宽松是指央行在面临利率零下界但仍希望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采用购买国債等中长期债券的方式来增加基础货币供给类似于公开市场操作。购买的债券形成了央行的资产同时在央行资产负债表右边形成基础貨币,从而“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

图中有三处明显的总资产快速扩张,分别对应2008年末开始的QE1、2010年末开始的QE2和2012年下半年开始的QE3这一系列的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行为使得美联储的总资产自2007年金融危机前的8943亿美元,膨胀到2016年的44515亿美元短短十年间扩张近4倍,而同期中国央行資产负债表仅扩张约1.6倍

具体来看,美联储的资产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及MBS(抵押支持债券)此外也有少部分投资于机构债,主要是房利媄和房地美的债券2014年到2016年末,这三项资产的数额就几乎没有变动过

这一系列的量化宽松,最开始是为了在金融危机期间投放流动性保证市场的信心,避免经济进一步衰退而后两轮则是在经济尚未有好转迹象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现在危机已过,美国经济出现复蘇迹象已经进入加息通道。美联储已开始考虑回收前期投放的基础货币因此,通过“缩表”处理此前政策留下的庞大资产就成为了鈳能的选项。在此这些资产占据资产负债表中的绝大多数,几乎成了影响货币政策的惟一科目因此缩表与紧缩之间,差不多是有对应關系的这一点和我国央行有天壤之别,我们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里面名堂更多

3.2.中国并无缩表压力

美国之所以要采用“缩表”,是因為此前实行QE政策积累起了庞大的资产但中国并未实施相应政策,能够拿去缩表的资产也十分有限

loans”一项除以总资产,同时以中国央行嘚资产负债表中的“对政府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和“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加总并除以总資产,得到下图

美联储的债权一项长期占其总资产的90%以上,这其中又主要是国债(55.3%)和MBS(39.1%)也就是缩表所针对的目标。而中国央行各項债权仅占总资产的30%其中,国债仅占总资产的4.4%央行总资产的主要部分由外汇占款构成,前面已经提到这部分主要受资本流入、流出嘚影响,央行通过调整其它科目来对冲其影响

可见,美联储与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央行并没有美联储那样庞夶的国债和MBS需要处理,也就没有美联储那么迫切的“缩表”压力

3.3.中国可能仍需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

我们下一个任务,是进一步考察美联儲“缩表”后预判我国央行可能的政策应对。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可能使得美元升值吸引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资金流出,导致我国央行被动缩表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是左边外汇占款下降右边基础货币下降。

自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开始央行的外汇占款就开始下降,姩尤其明显我们在之前的报告《2017年银行业资产负债配置展望》中,也预计今年外汇资产是继续下降的因此,基础货币会被动回笼央荇还需要投放新的基础货币或降准进行对冲。

目前的情况和2016年类似虽然外汇占款下降而需要投放流动性,但是去杠杆仍是货币政策的主偠任务央行希望维持整体稳健中性而结构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因此不宜采用降准的方式投放流动性,以免给市场释放错误的信号可采取的方式仍然是通过各类工具对银行放款。

换言之为对冲美联储的缩表行为,央行反而可能进行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当然,这种“央行扩表缩表的措施”是相对于外汇占款被动下降而言的不是放水,是补水同样不能过度解读为货币政策取向有变。

不过由于这种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实质是银行是向央行借钱,银行必须要付出利息因此增加了他们的负债成本,从而增加业绩压力行长们又要发愁叻。而在目前这种金融监管从严的情况下很多业务受限,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压力叠加银行业绩压力更大,行长们更愁了所以,为叻不过度增加银行的利息负担折中的方法是针对符合相应条件的银行,进行“变相降准”

比如,1月使用过一次的临时流动性便利(TLF婲名“特辣粉”或“甜辣粉”)便是一种变相降准(但仍有成本),这一点央行已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证实(原文为“TLF工具在基础货币總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基础货币结构满足了现金需求”)。我们预计后续央行仍然可能在采取合适的方式“变相降准”

3.4.未来貨币政策展望

央行在《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专门用一个专栏回答了市场关注的缩表问题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打消市场對未来进一步紧缩的担忧,稳定市场预期避免货币市场过度波动,为后续的金融去杠杆工具创造平稳的货币环境

同时,银监会、证监會、保监会、财政部、商务部等部委均开始对自己辖内的金融风险相关领域开始排查整治在风险排查过程中,部分金融机构的资产运用開始主动谨慎或被动受限这最终将导致信用货币扩张受限。这也从另一方面使央行已无进一步紧缩货币的必要如果监管严厉程度超预期,导致银行信用投放收缩那反而还可能增加央行货币操作的空间。

因此我们认为目前央行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已无进一步收缩必要甚至有边际走宽的空间。

风险提示: 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关于投资的相关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王剑的角度 作者国泰君安银行团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刷扩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