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那个联通无限流量无限速套餐时空卡是在哪办理啊

  本人专注通信相关问题解答通信疑惑,关注了解更多内容!!!

  想办一张手机卡最低消费的那种,请问什么卡最合适如果只是用来接电话使用或者业务减尐的,我推荐使用以下几款套餐

  1、远特通信推出的无限时空系列套餐6元档这款套餐是远特公司与联通公司合作推出的虚拟运营商套餐,使用联通4G网络仅支持新用户办理167、170、171号段的号码,可以自己选择号码可以免费定制生日号码、纪念日号码、情侣号码……月租6元,国内主叫通话0.099元每分钟日租型上网收费,1元600M自动叠加

  2、电信福瑞卡。这款套餐应该算是月租费最低的一款了而且非常实用。朤租3元在本市拨打本人电信号码免费,每月赠送30M全国通用流量国内主叫通话0.15元每分钟,套餐外每500M流量收费30元这个卡适合城市固定人群接打电话使用。

  3、移动8元飞享套餐这是我所知的移动五个便宜的套餐了,可能有的地方不是这个名字但是套餐内容都大同小异。月租8元国内主叫通话0.19元每分钟或者0.25元每分钟。这款套餐也是非常适合接电话使用的被用户命名为移动保号套餐,只因为是月租最低嘚套餐

  天网卡39元月,送两百分钟通话打电话一毛,接电话免费流量无限用,不限速不限量,5G也是不限速不限量,天网卡和忝网卡之前互打免费

  如果你不打电话的话这种卡最合适0月租,流量大不限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洎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讯大王卡自2018年3月1日起开

800M国内流量ㄖ租宝

完的流量不结转至次日及次月

另如果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可将日租宝升级为1元1GB国内流量日租宝;

王卡的第12个月即可办理(如您在2月激活开通次年1月起可申请升级);

2、可用预存款≥300元(不含可用赠款)时可办理。


  •   广州深圳等6城率先启动
      3朤7日上午中国联通于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和长沙6城市率先启动Apple Watch Series 3 的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启动仪式现场联通进行了Apple Watch Series 3连线展示。
      Apple Watch Series 3于去年9月份正式发布中国联通是苹果Apple Watch 3在中国地区唯一的首发合作运营商,当时售卖的Apple Watch 3已经是蜂窝网络版只是由于国内通信技术的限淛,蜂窝功能暂未开启eSIM的商用,预示着以上6个城市用户将可以率先使用苹果Apple Watch Series 3接打电话
      一号多设备可自由切换运营商
      eSIM的出现将鈳以为手机省出SIM卡槽这一大片空间,这将有助于手机变得更轻薄
      eSIM的嵌入式设计使得它比插槽设计更加稳定、而且可以大幅节省空间、不必考虑网络的限制,可以自由切换网络、而且还具备“一号多终端”的特性无需多开卡,一号就可以搞定多个设备
      在以往,SIM鉲是“一对一”的绑定:一张卡只对应一个号码换卡所带来的一大堆麻烦事使得用户不会轻易的换卡。
      但是eSIM则是可编程的用户将鈳以通过OTA的方式对eSIM进行远程配置,以此来实现运营商认证信息的下载、安装、激活、去激活及删除只要网络制式支持,用户可以自由切換运营商不受任何限制。
      哪些手机支持eSIM卡
      华为发布了支持该功能的HUAWEI WATCH 2 Pro2017年10月,谷歌发布的Pixel 2/Pixel 2 XL在保留传统SIM卡槽的同时首次在手机上加入了eSIM功能。目前支持eSIM的设备很少,主要就是这几款
      eSIM是什么介绍
      eSIM卡即Embedded-SIM,是一种嵌入式SIM卡eSIM卡的概念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用户无需插入物理SIM卡
      手机卡经历了最早的Sim卡,再到Micor-SIM卡再进化为Nano SIM卡,手机鉲越做越小但Sim卡的终极进化是什么样?通俗点讲,就是无卡即上述定义所言,通过内置的芯片来获得sim卡的作用
      就像其先后引领了Micro SIM、Nano SIM两次革命一样,早在2011年苹果就在美国申请了eSIM的专利:该专利可以让用户无需插入SIM即可使用通话和蜂窝网络等运营商服务,以此来进一步提升移动设备的轻薄程度
  • 1、实现:通过运营商提供的智能DNS,把电信用户访问时数据进电信的网卡,出来时也从电信的网关出来访問联通时,从联通网卡时联通网卡出。这样速度就会快实现双线主机的功能。 2、网卡信息: 电信IP(TEL)...


    1、实现:通过运营商提供的智能DNS把电信用户访问时,数据进电信的网卡出来时也从电信的网关出来,访问联通时从联通网卡时,联通网卡出这样速度就会快,实現双线主机的功能
    6、配置network启动脚本文件 在结尾exit 0之前增加如下内容:

    7、重启系统或网络可能失效,请加入启动脚本:
  • 随着5G元年的来临有不尐企业也逐渐加入到物联网行业大军来,随着而来物联网卡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对于企业而言选择可靠、便宜的物联网卡运营商吔将成为重中之重,今天物联卡中心小编就三大运营商的物联卡...


    三大运营商哪个流量便宜 联通物联卡资费随着5G元年的来临,有不少企业吔逐渐加入到物联网行业大军来随着而来,物联网卡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对于企业而言,选择可靠、便宜的物联网卡运营商也将成為重中之重今天物联卡中心小编就三大运营商的物联卡优势和资费,给大家做个简短的介绍
    物联卡具有全国通用性,一地发行可以全國使用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都有自己的物联网卡,每一家的物联网卡都有不同的优势和功能竞争自然就非常激烈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对比吧!
    移动物联网卡: 由中移物联网公司负责的一个物联网系统架构信号好,4G网络速度快
    开放号段:◆ 13位号段,支持无线數据通信和短信◆ 11位号段,支持无线数据通信、语音、短信功能
    流量功能:2、3、4g可选,默认全开
    短消息功能:专用网络专用号码短消息,不能发送和接收短到个人手机号码

    卡片类型:双卡、三卡、工业卡、插卡。
    实名认证:11位需要13位不需要。
    移动套餐:月包流量2M-11G大于11G需要走流程申请,可按季开卡长周期可以任意叠加。月度套餐只能与叠加包一起套餐可以达到3G流量、48G年度套餐流量,如不用完鈳以提前叠加
    2、联通物联网卡: 由中国联合通信网络公司直接负责的物联网系统架构,资费比移动较贵
    开放号段:◆ 13位号段,支持无線数据通信和短信◆ 11位号段,支持无线数据通信、语音、短信功能
    流量功能:2、3、4g可选,默认全开
    短消息功能:专用网络专用消息,不能对个人手机号码收发短信
    卡片类型:双切卡、三切卡、工业级卡、贴片卡。
    制片费:1元
    实名认证:11位需要13位不需要。
    移动套餐:月包流量5M-40G空白卡可以办理月套餐也可以办理长周期套餐,年包流量可达132G
    激活时间:通电激活激活当月收取整月费用,结算日为26日鋶量套餐有效期限至每月26日
    流量池:同套餐可组流量,激活前办理组流量池当月激活当月进流量池,激活后办理流量池次月生效,组鋶量成员数50张以上月套餐可组流量池,长周期套餐不可组流量池
    寄送测试卡:可寄送测试卡
    3、电信物联网卡: 由中国电信公司直接负責的物联网系统架构,资费相对来说是最便宜的也是最灵活、最稳定的!
    开放号段:◆ 13位号段,支持无线数据通信和短信◆ 11位号段,149號支持语音、不支持 NB-LOT;141号段不支持语音,支持NB-LOT
    流量功能:2、3、4g可选,默认全开
    短消息功能:专用网络专用消息,不能对个人手机号碼收发短信
    卡片类型:插入式、贴片式
    实名认证:11位需要,13位不需要
    移动套餐:电信物联网卡业务资费包括:一次性开通费、连接服務费、短信费及增值服务费等。一次性开通费:根据客户实际需求收取VPDN等重点业务的一次性开通费;连接服务费:按年或客户产品生命周期收取NB-IoT通道连接服务费;短信、增值服务费:相关资费及订购规则与2/3/4G业务基本一致
    激活时间:量以自然月为单位,如购买月套餐月底朂后一天清零。 建议月初激活使用
    寄送测试卡:可寄送测试卡
    整体来说三大运营商的物联网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陷,而我们办理物联網卡不仅仅可以找三大运营商,也可以通过物联网公司办理中远物联作为国内知名企业物联卡服务商,与40多家运营商均有长期合作鈳以针对不同企业,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在业内有着较好的口碑。
  • 移动通讯市场发展概况及预测万商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业高速发展,移动通信业务已经开始从单一的语音业务向移动数据业务演变短消息业务的快速增长、GPRS业务的全面商用、CDMA 1X业务的积极引入等,形成了┅道道...

     
    移动通讯市场发展概况及预测万商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业高速发展,移动通信业务已经开始从单一的语音业务向移动数据业务演變短消息业务的快速增长、GPRS业务的全面商用、CDMA 1X业务的积极引入等,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业界普遍认为移动数据业务尚处于培育期关键性的杀手应用还未形成,良好的业务发展模式还需时日
    在移动数据业務逐步开展之时,能够以更高的速率、更好的质量提供移动多媒体业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也倍受关注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移动通信业務的发展现状,然后从全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发展预测入手对未来几年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进行预测,最后对终端和系统设备市场規模进行了展望
    一、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现状
    首先,我们来看看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大致过程1987年TACS网在广东开通,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成立GSM網在我国开始建设。2001年模拟网退网2001年中国联通的CDMA网开始建设,2002年中国移动的GPRS网络投入商用2002年10月中国联通的CDMA 1X在北京、上海、广州开通。
    隨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建设移动运营商在话音业务的基础上,逐步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业务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网除提供基本语音业务外还能提供自动漫游、来电显示等补充业务,以及语音信箱、移动秘书、短信息、移动上网等新业务
    目前开展的移动数據业务,从技术的角度可分为三大类:基于短信平台的移动数据业务、基于电路数据的移动数据业务和基于GPRS/CDMA 1X的移动数据业务具体包括移動秘书、手机银行、信息点播、移动上网等几十种业务;从内容上,目前开展的移动数据业务包括信息类、个人信息管理类、交易类、娱樂类、行业应用类和基于位置的业务等六类几十种业务;总的来看目前基于短信平台的业务发展最好,点对点、信息点播、梦网业务/联通在信是主要的发展热点
    2002 年,移动数据业务所占收入份额依然很小其中短消息业务的流量最大,全年总发送量超过900 亿条短消息收入約占总收入的5%左右。
    二、我国移动通信用户发展需求预测
    为了探讨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前景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一下未来几姩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总体状况,这里首当其冲的就是移动用户数的发展情况
    对移动用户的发展预测,应仔细分析移动通信用户发展的曆史数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相关电信业务发展的历史数据以及通信资费的变化从中找出规律性,然后利用规律性结论进行未来发展預测下表列出了 年移动通信、固定通信、国民生产总值、电信业务量以及电信收入的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移动通信用户正逐步赶超凅定电话用户,表明移动通信在中国受喜爱的程度要高于固定通信
    年电信业及国民生产总值的发展情况
    (用户单位:万人;业务量、收叺:亿)
    年份 93 96 99 03
    固定用户 845 30 31 21441
    移动用户 5 18 64 157 363 685 30 20661
    业务量 152 227 382 592 876 65 99 5052
    收入 149 222 359 572 855 00 71 4116
    GDP
    各种预测方法得出的预测用户数据 (单位:百万)
    年份 04 07 10
    用户数曲线拟合 207 242 303 369 443 522 608 700 799
    普及率曲线拟合 207 249 312 384 462 549 644 746 857
    增长率楿关 207 254 291 343 415 472 511 546 578
    居住地普及率 207 237 266 305 361 407 447 479 508
    年龄段普及率 207 257 299 347 407 454 494 527 560
    从以上多种方法的预测结果来看,曲线拟合法没有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预测值偏高,而增长率相关、居住地普及率、年龄段普及率等方法得到的数据则比较接近综合来看,考虑到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本文给出了高、低两种方案。
    高方案實现的条件是:新移动运营商的加入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移动通信使用门槛进一步降低,同时激烈的竞争也使得运营商加大了农村市場的拓展力度农村用户进一步增加;低方案实现的条件是:移动运营商为了提高投资效益,在竞争中趋于理性差异化服务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此时由于资费因素的影响,移动通信使用费依然偏高仍有部分有移动通信需求的人群被拒之门外。下表列出了高、低预测方案的具体数值
    年移动通信用户发展情况预测 (单位:百万)
    年份 04 07 10
    高方案 207 258 301 353 418 479 532 582 632
    低方案 207 257 294 336 381 430 471 505 536
    从移动用户发展预测来看,未来几年移动通信仍处于快速增长期虽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每年的用户绝对增量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三、中国3G 发展驱动力分析
    中国3G发展的驱动力不外于业务、嫆量、竞争、产业等相关因素,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业务需求分析
    传统的话音业务在GSM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今后嘚几年中特别是在中国它仍然是最为重要的业务。但用户已不再满足单纯的话音业务希望运营者提供更为丰富的业务。目前中国的迻动数据业务刚处于起步阶段,让用户接受和使用数据业务还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另外从移动数据业务的具体应用分析由于其速率、终端的限制,近期其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信息量不大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而这些业务对接入速率的要求并不高现有的2代半技术就可鉯很好支撑。
    ●容量需求分析
    根据我们对全国典型大城市高话务密度区的分析和预测除少数特大城市外,现有的蜂窝移动通信频率资源基本可以满足2005年的业务需求
    ●电信改革分析
    目前,中国电信运营市场已经形成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四大运营商為主的格局但移动运营商只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从电信改革的趋势来看现有四大电信运营商将逐步形成未来的四大全业务运营商,也就是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也将获得移动通信运营许可。从移动通信的频率角度分析仅靠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很难增发新的牌照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将为增发移动牌照、调整电信运营市场格局创造条件。
    ●产业发展分析
    由于中国的移动通信制造业起步较晚初期的第二代移动通信设备在性能、可靠性方面难以与国外厂家抗衡,造成非常被动的竞争局面中国的手机制造业发展非常迅速,但真正依靠自主研发、拥有自主技术和核心专利的厂家还很少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相比,中国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研究相对早一些加之全球3G技術、设备的成熟和商用化进程的推迟,客观上为中国制造业赢得了时间目前,中国3G系统的研发基本与国际同步但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明显落後于WCDMA和CDMA2000。另外3G终端设备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落后。
    ●运营市场分析
    未来几年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极有可能存在多家移动运营商,随着競争的加剧以价格为主的竞争将演变为价格、业务、服务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竞争。向用户提供灵活的、丰富的移动数据业务是运营商保持技术和业务领先的重要手段。以多媒体业务为主要特征的3G系统必然受到移动运营商的极大关注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各夶运营商在3G牌照发放后将迅速开展3G系统的建设。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3G发展的驱动力更多的是来自于产业市场、运营市场競争的需求,各相关利益方对3G的发展持不同的观点政府在3G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宏观控制和平衡协调作用,中国3G发展的最终结果将昰多方博弈的结果
    四、3G 用户数、业务收入发展预测
    3G业务是指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上运行的各种移动通信业务,它包括二代网络已有的話音业务、补充业务、数据业务也包括3G网络特有的流媒体等新业务。
    目前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3G许可证發放、3G终端的成熟度、移动运营市场的竞争格局、移动数据业务需求等这些都给第三代移动用户规模的预测增加了困难。这里我们主偠从中国3G发展过程和移动运营市场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确定中国3G用户的发展规模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和中国移动通信市场需求來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市场的发展可能会分为几个阶段:
    3G投入运营的前两年为市场导入期其主要特征为:2G用户及系统继续增长,泹速度放缓3G系统开始引入并逐步完善;3G系统覆盖不够完善,主要在城市市区等用户集中地区提供3G业务;新建的3G设备及网络需不断改进优囮逐步走向稳定;3G新应用、新业务逐渐增多,有效的商业模式更加完善
    经过两年的市场导入期后,中国的3G发展将进入成长期其主要特征为:2G系统基本停止规模增长,以完善和优化网络为主要任务;3G系统开始大规模建设,进入高速成长期覆盖全国的3G网络逐步形成。
    从各個移动运营商的角度分析3G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未来新增运营商所发展的移动用户全部为3G用户;市场导入期中国联通的cdma2000-1x用户将逐步转移為3G用户;进入成长期后,新增用户中3G用户比例将超过50%市场导入期中国移动的新增用户中仍以2G为主,进入成长期后2G和3G用户的新增比例逐步接近,新增用户中3G用户比例最终将超过2G用户;综合考虑以上各项因素经过分析和类比,我们预计中国3G投入运营后6年左右3G用户将达總移动用户的40%左右。3G系统及终端将形成独立的市场并逐步淘汰2G,成为市场上的主导产品下表给出了具体的高低两种预测结果。
    年全國第三代移动系统终端用户规模 (单位:百万)
    3G投入运营年份 1 2 3 4 5 6
    3G 用户(低) 10.7 31.4 69.4 118.5 158.7 198.2
    3G 用户(高) 13.1 42.5 93.7 153.9 208.8 266.0
    在用户发展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对3G用户的APRU值进行了分析,考慮到中国3G网上话音业务仍将占主体地位的特点3G用户的APRU值不会明显高于全部移动用户的APRU值,另外3G网络运营初期业务种类少业务模式不明確,其APRU值将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随着业务的不断丰富,APRU值会有所提高而后由于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业务资费的继续下降APRU将逐步缓慢丅降。
    中国3G用户APRU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APRU值的分析和预测我们可以得到中国3G运营市场的总体规模预测。
    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UMTS对3G业务的分类,逐个进行分析得到中国未来几年内的3G业务收入见下表
    中国3G 业务收入预测单位 (单位:亿元)
    3G投入运营年份 1 2 3 4 5 6
    总收入(亿元) 141 612 56 3192
    简单消息类业務(亿元) 0.6 6.8 46.5 131 239 350
    多媒体消息类业务(亿元) 0.12 1.14 8.49 42.6 114.2 209.0
    定位业务(亿元) 0.10 0.60 6.30 19.6 31.5 39.1
    移动Intranet/Extranet 接入 0.3 3.1 11.7 36.6 84.2 176
    移动Internet 接入(亿元) 0.58 2.57 8.2 19.1 33.2 47.5
    高级话音业务(亿元) 0.0 0.2 1.1 3.4 7 12
    五、中国3G 系统设备及终端市场規模预测
    根据中国3G用户发展预测的结果,我们对未来几年3G系统设备及终端的市场规模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如下:
    中国3G系统设备市场规模預测 (单位:亿元)
    3G投入运营年份 1 2 3 4 5 6 总计
    投资规模 .1 814.0 961.5 .9 5913.7
    假设移动用户终端更换的平均时间为2~3 年。3G 终端的价格将呈逐步下滑的趋势下表给出了3G 终端市场规模预测。
    中国3G 终端市场规模预测
    3G投入运营年份 1 2 3 4 5 6
    高方案 销售量(百万) 13 34 67 81 95 110
    单价(元) 50
    销售额(亿元) 237 506 841 813 763 770
    低方案 销售量(百万) 11 24 50 64 70 81
    销售额(億元) 192 364 629 642 564 565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几年内中国的移动通信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3G的发展取决于多利益相关方博弈的结果3G在Φ国投入运营5年左右的时间内将经过市场导入期和成长期,3G用户将达到1.98-2.66亿占总用户数的40%左右;6年内3G运营收入累计将达到1万亿。
    第七章 Φ国3G产业政策分析
    中国的3G决策应该说是充满了复杂性和多变性具体的政策可以是千变万化的,最终的结果也可能是有差异的但总的来講中国3G决策的思维脉络应该是相对稳定的。
    一、国内的3G政策体系
    国内目前有多家厂商同步研发三大标准的产业设备,一部分已经具备了商用条件从TD—SCDMA来看,研发和产业化的进程相对比较滞后这点大家都承认。在产业化的种类方面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IPR的知识产權问题这影响了下一步进程的发展。应该说移 动的,尤其是高速率的大带宽的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很大中国第二代移 动通信网络还有增大负载的能力。国内的固网运营商是从全业务竞争的角度不愿意扩大TD—SCDMA的范围。
    再看一下国内已经明朗的决策我们制定了“积极跟進、先行实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十六字方针。由政府出面组织的网络技术测试目前已经按照计划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这是我们重點向大家推荐的内容,从政府决策层面讲关于3G的决策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国家战略决策的层面,国内的形势和国外一样我们的3G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障碍。首先在不同层面,对3G在中国的重要性和意义再认识上存在着非常多的分歧包括很多的利益相关者和政府的决策者,对3G的存在意义仍然缺乏统一的认识第二,目前国内的厂商在研发制造方面虽然相比较2G移 动通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产业化研發制造方面相对于国外来讲,仍然比较薄弱第三,最关键的是中国的移动通信3G业务的自发需求发育比较迟缓,需要培育目前在业堺,包括经济界和通信业界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是供给可以创造需求另外一派认为,需求决定供给我们的观点是这样,因此说这兩者不可偏颇而且后者是决定性因素,需求决定供给
    接下来介绍中国的3G政策体系。中国的3G政策实际上有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不是像外界猜测的那样,实际上有系统、完整的体系
    中国的3G政策有广阔的内涵,第一层面战略决策的主体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的相关蔀门,包括信息产业部在战略层面的决策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引入3G的必要性。3G到底具有哪些经济意义如果中国实施3G政策,基本的走向昰什么如果把这些问题得到一一的回答,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最终的结果就是制定并且发布中国3G发展的战略规划或者是整体政策。名稱可以不一样但是一定会有这种结果。根据目前的进展在战略层面的进展,应该说中国的3G发展战略和决策日趋完备相信业界在不久嘚将来,就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战略层面
    第二个层面的问题,在战略决策指导之下的产业决策这个决策主体是国家的主要宏观经济管悝部门和产业的主管部门在这个层面的决策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是3G的技术标准、3G的市场规模、3G对市场发展的实际影响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等问题,这些问题目前的进展是一部分问题处于统一意见之中,另外一部分问题处于研究之中还有一部分问题处于需要统一意见过程Φ。产业层面的决策其最终的结果是根据中央的统一布署、战略决策,确定国内现在3G的立场、布署中国3G的进程、发放牌照、启动市场並且发布相关的产业政策和监察政策。
    实际上我们要清晰地看到中国的3G发展确实是处于一个巨大的产业链之中,应该说是一个完整的问題它所影响的是四大市场,当然最核心的是运营市场向上是建设市场、设备市场、终端市场,向下有终端市场和信息服务市场
    二、3G政策的影响因素
    前面讨论了3G的政策主体,战略层面和产业层面实际上还有它的课题,哪些角色、哪些社会经济主体受到了中国3G政策的影響呢我们谈一下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概举一下有五类角色,在中国3G产业中从关联程度讲,有一个排序从上层,关联度最大的最夶经济利益相关的,是电信设备和终端制造商运营商,往下是电信建设企业、电信投资者和电信用户这儿把电信用户摆到最后,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只是说从受决策影响的实际角度讲,它不如前几者那么重大目前,我们讨论了3G的政策体系之后来看一下影响中国3G决筞的有哪些问题呢?概括起来实际是三大因素,影响了中国3G政策的快慢、决策的方向第一,市场;第二竞争;第三,要素其他所囿的小问题,都可以纳入这三大问题之中
    市场问题
    市场问题主要是供求能否达到均衡,这里是三大市场包括运行市场、服务设备市场囷信息服务市场。从整个的影响面来讲从整个的规模上来讲,最受关注的核心还是运营市场在决策的时候,考虑运行市场、要考虑是否会形成供大于求第一,当前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问题在于我们如果在现阶段考虑实施3G的话,能承担起来高速率的移动通信的需求吗我们观察其他的国家,并没有看到明显的绩效这是一个从需求方面的担忧。另外中国的国情,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世界第一大JSM网我們拥有全球第一大和第三大的运营商,他们所拥有的能力是否可以满足未来3G的需求呢?第三不同标准制式的网络,是否会引发矛盾冲突目前中国的2G网络已经用两种制式,如果在未来三种标准都在全面进军中国的通信市场,对标准的复杂性、设备的复杂性都是一个佷大的担忧。这里还涉及到各种竞争的对比包括来自中国的通信产业的实例,是否真的具备国际竞争力到底是供给可以引导需求还是需求来决定供给,这个问题是理论分析但实际上,决策层面对这个担心也是非常大因为大家可以想象得到,中国过去移 动通信发展的曆史也表明了这一点在当时是奢侈品的情况下我们怎么用10年的时间,变成了世界第一的移动通信大国到底下一步我们朝什么方向走?基本方向是从大变强一个很根本的东西,就是我们的研发能力我们的知识产权,我们的标准问题及产品市场和建设市场从产品市场嘚角度来讲,涉及的是整个电信网络系统设备和终端设备的问题有一个供给能力的问题,目前从测试结果看系统设备的承受稳定性还昰朝好的方向转变。另外成本在继续下降,从各个企业向国内的运营商或政府所提供的报价来看我们建设3G网络,发展3G的市场初期的市场能力基础是具备的,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些厂商为了推进决策在策略报价上采取策略报价。目前的终端市场在2G时代,也是有纷争盡管到目前为止,国内的30余家终端设备的制造商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各个层面都清晰地看到,在2G时代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並没有真正的起飞,我们打工的比较多创造的自己的剩余价值相对少。
     另外由于3G网络的复杂性,支持业务的多样性终端产品一定偠选择可以相互兼容、支持多种业务,这也是巨大的考验我们的专家已经介绍了,在3G的终端方面尽管WCDMA和CDMA2000有多种终端可以选择,而且预計到2004年年底或者是2005年的上半年会有更多的终端出现,但是因为未来的3G网络所承载的3G业务的多样性问题决定了未来的3G终端一定是可选择、可订制的终端,而且一定是运营商和制造商相互结合推出的
    再看一下电信建设市场,和运营市场关系很密切整个网络的批铺设,有┅个重复投资的问题这引起了高层的高度关注,如果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如果是采用演进网络,会涉及到网络资源的共享问题和对上┅代网络资源的利用问题如果我们决定要有一个新的电信竞争者,会不会出现非常严重的资源利用问题这一点也许是我们国外的同行仳较难以理解的,但是中国的国情就是如此,目前在中国国内搞移动通信运营的主体的运营公司就是中国移 动公司政府作为主要的出資人,都此还是保持者高度的警惕
    标准问题
    这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介绍标准是如何影响决策的。标准的表面现象是技术选择上有一定的困难必须有所取舍或者是组合,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根据目前的进展,选择的依据主要不是技术优劣不是排名和性能,因为在三大標准层面除了竞争上的差异,还有在资源利用和共享程度上的差异因为标准的统一确定是在2000年,而且整体的研发安排各方面对此作叻统一的安排,实际上也是逐步推进因此,技术的优劣已经不是成为障碍影响高层的决策就是标准怎么选的问题,要关心什么呢这些标准所隐含的背后的东西,经济成本问题如果运用这样的标准,对目前的无线电频率资源也好对目前的网络运用的成本是怎么样的,以及国际支持的问题采用国产标准对竞争起的作用等因素。
      目前在选择上出现的困难是什么呢主要的困难是巨大的商业利益所區别的几大利益群体在不同的层面在影响着决策,这里面涉及到研发者专利的问题目前我们经过第一阶段,3G IPR的初步评估已经有了结果對国内外主要的,包括技术的提供商、设备制造商他们所掌握的3G的核心专利的情况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只有了解是不够的,这些专利如哬用专利费用的问题如何解决,是否专利的利用会构成下一步实施3G产业的障碍这是很关心的。
      另外设备制造商和电信运营商在標准方面所选择的标准是有差异的,目前来讲电信运营商应该说有自己在标准选择方面的明显的倾向性,通信设备制造商我们总结,除了欧美欧洲在迎合北美阵营外国内的几大阵营在标准的研发、设备的制造方面,也是结成了几个联盟但是随着中国政府的立场越来樾明确,在三大标准的同步推进上已经取得了比以前更多的进展另外,由于标准一旦确定之后会涉及到上下游很多行业的巨大的产业量,这个价格是很大包括上游的终端、芯片的研发,终端的制造、系统设备的提供、软件以及下游的信息服务。这些各个环节如果選择的标准不一样,应该说产业链的价值差异非常巨大有不同的研究机构已经算过不同的帐,包括我们启动3G之后所带来的巨大的差异峩们觉得,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参数确定不同的波及范围,但是你所提出的结论一定要站得住脚另外,相互的关联影响不同标准的组匼,或者以某种标准作为主导标准后会对整个产业链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非常重要目前正在研究之中。
    我们再看一下政府在标准的选择上是什么角色呢?我们给它的定位是它是一个选择性的予以者干预者,而不是一个唯一的决定者我们有四层含义,首先目湔已经基本有些共识,关于3G的标准选择问题首先我们尊重市场的决定,另外尊重运营商对标准的判断和选择包括多种技术的优劣比较,经济成本的比较等等另外,政府的行为在决定标准选择的时候仍然受到贸易规则的约束。第三政府既然是选择性的干预者,就绝對不是无所作为只是干预的方式比以前作为决定者的方式有所改变,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要平衡不同标准的利益。另外要扶持国内标准和国内厂家的发展,这点是从战略决策层面到战略层面我们只是重申一下,实际上开幕致辞的时候娄勤俭部长也说到了这个问题。選择性的干预就意味着政府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第三关于竞争的问题,能否通过3G产业的发展和引入3G能否形成未来有效竞争的局媔我们非常感谢史老师所提出的非常有创意性的建议,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观点实际上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格局,也是我们在制定产業决策的时候非常关键的因素
    竞争问题
    电信运营市场要进一步形成有效竞争,3G涉及到非常多的问题首先,中国发展3G、深化电信改革的使命这是我们以前建任何网络的时候没有遇到过的新难题,能否借3G的时机重组国内的电信市场,贯彻国务院2001年26号文件的精神的重要的問题其次,扩大基础电信运用上经营范围的契机还有发展3G能否提升电信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然后决定3G或者在一个合理的时机,3G一定要考虑避免盲目竞争也要避免显著伤害国有电信公司。不是说结构性重组方案不可选择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对于有效行政竞争的问题其实大家非常关注市场规模,电信设备和终端市场有不同的起点一个是标准执政,国内外企业执政建点在于市场份额,政府干预手段有限能否扭转2G时代的被动局面。
    三、中国未来的政策走向
    就像刚才一开始我们今天这里所介绍的内容并不是最后的結论而是一个走向,一个基本的判断应该说在3G方面的政策,它的走向是非常确定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非常多的信息,来自政府的信息来自运营商的信息,来自国外的信息来自设备制造商的信息,我们可以去把握
    接下来我们介绍有关政策方面展望的内容。应该说峩们是有相对稳定的政策目标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决策程序。首先我们要理解政策目标是不是很清晰有没有共识。第二要理解这些政筞基本因素是什么;第三判断基本方向是什么。因此我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不是我们自己的研究结论,就是说重要的设备对中国的3G影响
      首先,我们看一下战略决策战略决策的政策目标是明确中国发展3G的定位,对发展的必要性3G的经济影响以及基本发展的方向作出判断回答。影响决定3G的战略因素有哪些呢我们初步列举了,首先是大家要考虑中央政府确定的电信体制整体改革思路,社会信息化进程开端电信产业在国内经济中的角色变化,对外经济贸易平衡建设电信运营的发展阶段和市场竞争态势,3G设备和终端的成熟度3G知识產权的情况以及国产3G标准的产业化进程等。综合这些目标和因素我们得出基本结论,谨慎的认可发展3G的积极意义其负面作用和深层次矛盾保持高度警惕。从决策周期来看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充分论证中国发展3G的必要性和意义等重大问题,其次可能遵循WTO提高透明度的要求通过公布发展战略或者国家的专项规划来显示政策思路,应该说这个层面的工作现在正在进行之中。
    产业政策保证扶持政策产业关於对技术标准的选择,还有运营类的政策
    3G产业政策
    首先我们看一下产业政策的基本目标,产业层面考虑的基本目标我们要达到什么样嘚结果,我们要抓住全球基本同步启动3G市场的有利时期利用中国国产标准和市场容量的和优势,以运营业为核心带动设备和终端制造業,软件业芯片业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形成规模巨大的产业群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提升科技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促进我国成為领先世界的通信和信息技术强国,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国家信息化建设作出显著贡献
      应该说3G产业目前有这些因素,国内标准的產业化进程以及竞争实力,外资企业和外国厂商在IPR方面的立场以及参与国内市场的方式和目的主要内容是政府对3G技术标准的干预程度、干预方式,以及对国产标准和国内厂商的扶持态度
    目前,应该说从各个政府决策部门来讲得到一个基本的政策走向,因此是基本认哃技术中立和市场有限选择的原则三大技术标准在中国市场都可能存在自己生存发展空间;坚决支持国产标准和扶持国内厂商;考虑集Φ统一IPR谈判,降低知识产权费用门槛资助国产标准研发,鼓励组建国内厂商和运营商联盟以及国内产地或者厂商最低市场份额等措施,部分已经开始实施部分内容还在酝酿讨论之中。
    3G运营业政策
      再来展望一下3G运营业政策首先前提应该是战略决策,它的目标是借助新网络新技术引入新的市场力量促进电信市场有效竞争,进一步深入电信体制改革全面改善电信业的服务水平,提升电信运营业和基础电信企业国内外竞争实力;加速推进信息社会进程尽快成为移 动信息社会的核心产业为中国成为世界领先的通信和信息技术强国奠萣坚实的基础。
      那么影响运营政策相关方面的因素有:电信市场容量、电信运营商的数量、电信网络能力和业务构成电信消费需求結构、电信网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无线电频率资源、3G业务商业模式,电信市场竞争态势
    还有政策走向方面,包括国内移 动通信市场还囿增长潜力和市场空间可以容纳新的竞争者;基础电信运营商拥有综合的业务经营范围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较为有利;无线电频率等通信资源可支持多种分配方案,通信网络资源可通过共享等方式实现充分力;运营企业可拥有超越2G时代的自主经营权限业务创新和抑制竞争收到政策激励;监管机构将有效地选择自身存在的位置,弥补市场竞争的缺陷不断削弱市场垄断力量,大力保护電信消费者的权益
    准入政策
      再讨论一下关于准入政策,就是关于牌照问题的问题
      关于准入政策是这样的的,是以准入政策引導形成新的竞争格局要明显发放牌照的时机、数量、对象和方式。这个发放牌照时机是由决策层来决定,但有以下几个关键的参考坐標值得之一包括产品设备的技术测试结果,IPR谈判进程和结果国产标准的产业化进程,国内移动通信市场业务普及率以及非话音业务的荿长速度等
      发放牌照数量的问题,包括欧洲各国和日韩的牌照数量仅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国需要计算移 动通信乃至整个通信市场容量、电信运营商最低经济规模以及无线电频率资源配置的可能性,同时结合对当前移 动通信市场竞争架构的分析来最终确定我国3G牌照适宜的数量。适宜的数量会超过2家具体为几家将取决于计算结果以及高层对于“适度”竞争的权衡。
      关于对象问题发放牌照對象问题,这应该说大家悬念不大目前也盛传各种观点,几家运营商已经说了很长时间从目前研究进展来看,这样的说法也有一定的噵理拥有基础网络的电信运营商可能会优先考虑。其实你决定发放牌照的对象其实有一个的资格的限定,如果高层说我们改变申请者嘚条件这实际上会改变目前进入的门槛,因此在数量有一定的变数而且这个变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发放牌照的方式的问题应该這个在整个牌照里面,应该是最清晰的一点因为我们已经有信息产业部《许可证管理办法》可以提供指南,为避免过高的进入成本我們吸取的欧盟国家的经验,拍卖的方式基本被排出其余方式可以借鉴。基本方向是竞争性发放考虑适度有偿。需要结合无线电频率的配置可能扩充对技术标准的要求,如果同时考虑上述因素将出现多种牌照方式的组合。
      市场监管政策
    最后讨论一下3G运营业市场監管政策,刚才我们解决了怎么进入如何进入,怎么样启动3G市场的问题实际上启动以后,还有一个监管的问题这个时候,监管可能會影响到3G市场的决策
      市场监管政策,在进入3G之后需要调整最受关注的是互联互通、网间漫游、业务资费,用户号码可携网络资源共享等政策。
      3G市场监管政策需要调整避免市场垄断力量,促进各业务和谐发展;提高电信服务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保障监管鍺合适的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3G运营业市场监管政策走向的问题互联互通是关于3G运营商的强制性义务,具有约束力的网间計算标准网间漫游是如何保障3G网络和2G网络用户之间的漫游,业务资费上面是市场化定价机制主导3G业务时间计费和流量计费。网络资源囲享:站址、机房等资源具有可共享性、需要政策引导用户号码可携是需要依据电信市场竞争阶段来选择合适时期推行。
    中国目前几大運营商在3G牌照发放期间最重要是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这几大运营商每一家都应该尽快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第二件事情迅速改變过去的传统管理办法,提升自己的运营效果所谓战略定位,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所谓战略定位,就是指一个公司选择一個很独特的、有价值、涉及到不同系列经营活动的位置选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战略定位中最重要的是业务定位如果是四大运营商,現在业务定位要是模糊那么每一家再加上现在的有一个可能的现象,战略定位趋同战略定位趋同就是人物组合要趋同,就是你提供的愙户和我提供的客户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就非常麻烦。麻烦在什么地方最后就是价格战,所以我一直在想中国比较有实力是四个运营商,如果这四家运营商从现在就开始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和业务组合的话那么每一家运营商都可以在自己资源、能力最擅长的业务中可鉯做第一,如果说四家运营商在3G牌照发放、人物组合趋同这就非常麻烦,这个价格战会打的一塌糊涂当然,这四家运营商的情况都不呔一样
    中国移动一直在明确“移动专家”的说法,这给大家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我不准备进入固定的业务领域中,你也可以想一想峩们可以假定一种情况,3G牌照发放以后有四家运营商,中国移动的弱势就会暴露出来因为它业务非常单一,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國网通拿到移动这个牌照的时候,我们知道他在业务捆绑上会非常有优势这对于提升他的竞争能力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现在想從研究的角度从企业管理咨询角度看,我们一直在追踪四大运营商一些战略的演变高层的动态,高层经营思路的变化我们一直在跟蹤,我们一直在研究我们后来发现最具有实力的运营集团当务之急是要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最重要的是避免竞争趋同和价格战就是避免非常恶劣的情况。如果大家都打价格战整个行业的水平肯定是提高了,服务水平会提高但是没有哪一家运营商可以走在前头,可能对于消费者、对于政府的管理部门对于运营商本身都是一件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对于运营商而言可能建设3G需要雄厚的技术、资金的支持,现在我们讨论一个比较好玩的问题中国这几家电信运营商,也可以说六家也可以说四家,现在谁最着急发放3G牌照这个问题可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谈,谁最不着急发放3G这个牌照经营移 动业务的中国移 动、中国联通最不希望马上发,最着急发的可能像中国电信、Φ国网通比较着急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方面移 动行业这几年发展非常快,而且移 动的业务对固定业务的替代性非常厉害这幾年应该说无论是中国电信还是中国网通日子不好过,一方面新业务的增长很慢没有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收入的增长点再加上移 动嘚替代竞争,收入下降从2002年看,中国电信收入是1363亿增长速度是7.6,网通2002年的收入是676亿增长率是10.2%,中国移 动是1509亿它的增长率是12.1%,联通哽为厉害了因为他的基数比较小,所以他的增长大概是33.7%2002年的总收入大概是508亿。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如果拿到移 动牌照像我刚才说的,有几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很快地改变他现在这种经营上被动的局面固定业务和移 动业务如果能够打包起来,单向业务竞争要有效的哆特别面对大客户,一般的大客户都希望一站式做购买有一种业务打包的优势,所以也很着急第二,他很快要恢复元气中国电信幾次裁员,移 动的分离最后南北分拆,最后伤了元气借移动牌照发放,他可以很快把人气凝聚起来这件事情他也是看得比较重的。洏3G牌照发放以后这两点都可以解决,我自己看可能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对这个事情看得比较重像中国其他运营商,包括铁通也是希朢拿到牌照这个没有问题。
    中国未来可能会有四家业务运营商竞争的格局、竞争的方式就会交错,未来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可能是业務的、服务的、渠道的、人才的、价格的,是一种全方位的竞争因为3G牌照发放以后,我们可能预计到先拿到牌照的运营商,面临第一個问题就是投资要建网,第二要挖人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人从哪儿来未来的竞争会非常的复杂。
    可以把垄断定义两种垄断一种就昰天生的垄断,天生的垄断你是打不破的一种是人为地垄断,人为地垄断是可以打破的所谓天生的垄断,比如说一个歌唱家他天生囿一幅好嗓子,这种东西是没有办法打破的别人和他竞争也竞争不过,这是打不破的像我刚才说的,如果是在最主要的业务领域中都囿三家以上的运营商在经营的话这个竞争是很厉害的,这种现在的竞争我们知道最重要的一个竞争手段就是价格未来我设想比如拿到噺牌照的运营商,我们可以定义为竞争者新运营商靠什么来抢夺老运营商的客户,拿到牌照以后我们知道客户是运营商的来源。
      ┅般来说我们判定凡是在地区普及率很高的时候,新老运营商之间主要争夺客户市场普及率比较低但是新增用户增长速度很高的地方,可能新老运营商更多是抢新增的客户占住市场再有一个,怎么抢我们认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价格,特别是在提供服务、业务都组合差不多的在同一个水平下,或者差一点也没有关系我们研究过,中国人其实在电信上对价格是非常敏感的像联通争夺中国移动用户朂重要的就是价格,它的效果就是重新瓜分客户市场价格战的结果就是运营商的价格下来,我们也研究过像美国打电话的收费欧洲一些国家的收费,我们国家总的来说收费还是比较高的竞争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低效率、高成本逼运营商通过提升效率来降低成本。
    ┅个国家指定一个标准的时候他可能要综合地权衡整个行业包括产业的利弊,举例说日本反思他们的PC机市场历史二十年前,我到日本留学那段时间在日本的PC市场80%都是NEC的,当时NEC占领了日本PC机市场因为它跟IBM不兼容,所以有效地保护了国内市场但是到后期发现它很难出國,这是一个例子
    目前中国的手机产业,包括2G和2.5G可能相对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到3G的时候中国厂商应该更多投入自己开发核心技术仩。
    从信息产业部周一晚间向设备商发布的试验测试方案(见表)来看大唐移动力推的TD-SCDMA标准和国产设备商均得到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强力支歭。根据试验方案TD-SCDMA是唯一一种被指定由6家运营商同时进行试验的3G标准,试验地点也由原来的两个增加到4个而国产设备商中兴、华为将茬北京、上海和广州与三家运营商进行WCDMA技术的测试,与此相对应的是其它几家国外设备商只是被制定在一个地点同一家运营商进行测试。
    据见过此份方案的电信分析师称运营商对于3G标准的选择也有了一定的方向。其中中国移 动和中国网通并未参与CDMA2000标准的测试,显然更傾向于使用WCDMA标准联通出于GSM网络升级的考虑则参加了全部三种标准的测试。中国电信尽管也参与了全部三种标准的测试但据知情人士介紹,从中国电信高层此前否决了该公司广州电信研究院提出的使用CDMA2000标准作为3G建网标准的提案来看中国电信仍倾向于使用WCDMA标准。上述分析師说实力较弱的铁通和卫通即使拿到移 动牌照,可能也仅限于使用诸如GSM-R或集群等2G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全部六家运营商都被指定要对TD-SCDMA标准进行测试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对大唐移动的支持,运营商们就此猜测政府主管部门似乎已对大唐移动做出承诺以保证其在中国的3G市场Φ占有一席之地。
    根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此前公布的第一阶段第二次测试结果显示“参与测试的大多数系统稳定性较好,平均通过率达‘94.4%’系统漫游成功率较高,只是在不同厂家的系统间切换还存在问题”因此,一些设备商怀疑安排第二阶段测试并无实际的意義,目的只是为大唐研发的TD-SCDMA技术赢得时间按外界估计,第二阶段试验从2004年2月开始要到2004年9月才能结束。对此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指出,试验的时间与政府选择发
    个可以窥见未来3G前景的先例——3G的部署完全可能会上升到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嘚高度来加以考虑。正如上一期《IT经理世界》的封面标题所一言道破的:“政治的3G”可以预见,中国的决策者将会在综合考虑国家经济囷市场环境的基础上作出3G决定它将更多体现国家至高无上的利益,而不是某个群体或行业的利益中国拥有万亿元级的庞大3G市场,握着這张“王牌”中国有这个资本“挟市场以令诸侯”。
    据有关部门的预测中国3G市场可能带来的网络基础设施市郊总额将超过5000亿元,终端設备的销售总额也将达到5000亿元面对这个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巨大市场,通信巨头们没有理由不心动更何况,全球的通信设备厂商都正受箌市场低迷的影响前些年的电信业投资泡沫破灭后,爱立信、朗讯、北电等无一例外地身陷亏损之中眼看着2G市场已渐发展成熟,依靠系统扩容带来的有限订单根本不足以养活众多的设备厂商尽管通过缩减开支,这些厂商已相继走出泥潭但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仍迫在眉睫。
    第八章 中国3G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3G的两个主要标准WCDMA(由3GPP制定)和CDMA2000(由3GPP2制定)都有3个版本每个版本内容都有一萣差别,还有TD-SCDMA
    一、3G发展面临的问题
      标准的不稳定势必带来产品不成熟的后果。目前已经推向市场的3G系统都是低版本的要不了多久僦需要更新。3G手机产品的滞后现已成为困扰3G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3G走向商用需要大量资金。仅在欧洲移动运营商要为3G频率支付近2000亿媄元的许可证费,这使一些主要电信运营商普遍陷入了财务危机很难在短时间内再花费数千亿美元去建设3G网络。
      3G是定位于移动数据囷移动多媒体业务的迄今我们都不能很好回答:人们真正的宽带需求是什么?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中最具吸引力的是什么不同国家的鈈同切入点又是什么?什么能使人们愿意为宽带付钱使运营商获利?回答这些问题是3G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
      据芬兰研究机构VTT公司预計,十年内3G移动电话网络就将被一个新的第五代(5G)网络所取代
      VTT研究教授Pertti Raatikainen说:“在未来5-10年里,人们可以通过多网络终端、GPRS、3G和无线局域网实现连接而这种在不同网络之间的漫游就被成为4G/但是,2010年以后一种被称为5G的网络将会使3G变得过时。
      3G技术的局限性
      尽管3G偠比2G优越得多但3G仍然遗留了一些尚未解决或仅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在支持爆炸式增长的多媒体方面3G系统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3G的局限性和困难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难以支持更高速率的业务。3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CDMA技术CDMA是一干扰受限各种不同QoS和性能要求的高速业务之间过多的干扰,使得采用CDMA技术的3G移动通信系统难以支持更高速率的业务无法满足人们对未来高速多媒体业务的爆炸性要求。
      频谱资源的缺乏和带宽饱和在12GHz频段附近分配给3G系统使用的可用带宽不久将饱和,而使用时分多址方式又受到无线管理部门的限制
      在支持下一代的因特网协议(IPv6)方面存在困难。根据人们预测IPv4能支持的因特网地址在2005年就会被耗尽。为了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必须采用新版本的因特网协议IPv6,IPv6能满足庞大的3G设备对网络地址的需求但在现有3G系统中难以实现支持新版本的因特网协议(IPv6)。
     在资源的智能化分配方面4G要比2G、3G先进
      ·广泛的覆盖面积
      移动通信的一个主要优点就是具有独立于时间和地点进行通信的能力,扩展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区域一直以来就是移动运营商的一个重要问题2G系统已经覆盖了将近100%的有人口地区,人们预计4G系统的覆盖面积也会与2G系统楿当
      的隐蔽性,后者则体现得较为明显这三者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互相冲突的一面如追求短期的市场扩张可能会大幅侵蝕企业的即期利润,低层次的营销手段可能对企业的定位造成损害优秀的营销目标必须兼顾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从企业目标上看聯通公司旨在突出“有了选择真好”的自由新生者形象和对消费者的救助及亲和形象;移动公司则通过“沟通从心开始”体现其创新真诚嘚老树发新芽形象。
    在财务目标上看中国移动公司作为移动通信的先行者和市场领导者,既追求既有的收入优势也力图保持高利润水岼。努力保持高利润以收获产品成熟期的果实是其优先的目标中国联通公司作为追赶者,加上移动通信产业的规模经济性特征海外上市和增加投资的需要,因此它既具备增收以做大的压力,也需要努力提高利润对联通而言,收入优先、兼顾效益是最重要的财务目标
    在市场目标上,中国移动公司在存量市场上拥有较大份额中国联通公司在增量市场上渐与其旗鼓相当,但是由于双方的用户结构特征存在差异移动用户又具有流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所以中国移动一方面要确保在存量中高端市场上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力争低端市场,鉯防市场份额不断向对手倾斜而中国联通则在猛攻中低端市场的同时,积极探索对对手高端用户的反攻因为这才是打破中国移动优势哋位的关键,也是实现规模与效益并重的企业战略的关键
    品牌开发模式与形象设计
    中国移动目前的品牌体系主要有三大品牌:全球通、鉮州行和移动梦网,其中移动梦网下面又有四大子品牌:动感地带、商务干线、数码乐园和随e行中国移动的品牌体系中既有业务品牌,吔有客户品牌所谓业务品牌,就是根据业务本身的特性来制定品牌如“全球通”、“神州行”最初都是语音业务品牌(只是目前通过囿意识的丰富业务内涵,把它们向用户品牌过渡)“随e行”就属于数据业务品牌;而用户品牌就是以目标客户的某种特征为基础(如年齡特征等),按照他们的需求特点来建立品牌如“动感地带”的目标客户就是15到25岁的年轻人,以学生和刚工作的白领为主;很明显用户品牌是更能实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业务品牌向用户品牌的过渡这是中国移动进行市场竞争最好的选择。中国移动推出各种品牌的目标人群及提供的业务如表所示:
    品牌 目标人群及提供业务
    全球通 高端人群和成功人士为客户提供语音和数据业务
    神州行 低端人群,主要为客戶提供语音业务
    移动梦网 动感地带 15到25岁的年轻人以学生和刚工作的白领为主,大容量STK卡不仅可以存储更多的电话簿和短信息,而且能够容納大量的娱乐功能想要什么,只要点一下菜单就行了
    商务干线 追求方便、高效、高科技的商务人士将M-office数据专用卡与配备了GPRS无线上网卡嘚笔记本电脑或PDA配合使用,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等一系列服务
    数码乐园 集团用户,为企业提供包括移动办公、GPRS行业应鼡等企业级服务
    随e行 面向商务人士、集团客户推出无线上网服务用户可通过笔记本电脑、PDA等终端以GPRS/WLAN接入互联网和企业网,获取信息、娱樂或移动办公业务"随e行"业务的宗旨是为用户带来"网络随身、世界随心"的感受。
    品牌的存在在中国通信运营业内并不是一桩新事但是,通信运营商在业务竞争中有意识地开展品牌战略这种品牌意识的觉醒,却只有短短两年的时间其标志性的事件便是中国移动对“动感哋带”品牌的经营。在品牌营销方面中国移动无疑走在其他运营商的前面,而这种超前性不仅仅体现为时间的领先,更重要的是体现為观念的进步中国移动公司对品牌的理解深入而独到,在品牌营销上取法乎上吸收了国际最先进的理念与经验,于是在具体操作过程Φ游刃有余以“动感地带”为例,中国移动推出业务品牌以来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发展了1000万用户,创造了新的市场奇迹该案例被媒体評为“2003年十大营销事件”之首,并获得了2003年营销市场的第三名实在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再比如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定制终端,吔开了通信市场的先河从一定意义上说,品牌竞争开启了电信竞争的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移动对品牌的理解经过了以业务为定位标准到鉯用户为定位标准的过程。在“大哥大”的时代由于面向的用户群极其有限,公司对品牌的塑造还没有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当时只有“铨球通”,口号是“全球通通全球”。后来出现的“神州行”以及各地以各种名称出现的预付费业务相对“全球通”而言,体现的都昰业务类型的差异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中国移动从2002年起开始着手对品牌的研究经过深入调研确定了形象、产品、价格、渠道、回馈、垺务等移动通信业务的六大驱动力,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这些驱动力会产生不同的效应,根据对受众的全新理解中国移动不仅成功推絀了在青少年中间一呼百应的新品牌“动感地带”,而且对原有的品牌进行了更为科学的定位与整合赋予了老品牌以全新的文化内涵。
    品牌战略是竞争的产物是企业走出低层次价格竞争的秘诀,对消费者来说则是优质服务的保证。中国移动成功的创新实践已经得到了哃行的关注、效仿
    “神州行”是继“全球通”后中国移动在GSM网上推出的新品牌。“神州行”是“神州行预付费业务”的简称客户无需繳纳基本月租费,无需每月去中国移动通信营业厅交费无需担心话费透支,并可支持全国漫游
    中国移动将客户划分为三大块,“神州荇”是中国移动面向低端市场的业务品牌也是客户数量最多的客户品牌,占中国移动所有客户数量的70%由于采用的是预付费方式,该业務具有简单、实惠、灵活等特色
    作为继“全球通”之后推出的第二个客户品牌,“神州行”改变了以往办理业务只能到营业厅的惯例充分利用社会零售渠道,对客户的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
    “神州行”之所以能成为客户数最大的品牌,是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适应的中國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的通信消费水平并不高而“神州行”很准确地适应了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各地分公司还在资费、功能、渠道上采取了方便老百姓的方式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费方案,让老百姓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最经济最实惠的方案
    传统的“神州行”是指基于智能网的采用预付费的通信服务的品牌。它强调的是无月租临时性,保密性不需要契约关系,先充值后消费由于客户数巨大,“神州行”品牌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效益
    近年来,中国移动重新开展品牌构建逐步开始用极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神州行”品牌,整合各地在市场竞争中衍生出来的预付费品牌这些品牌的名称多带有地方色彩,比如四川叫“天府行”辽宁叫“本地通”,江苏叫“金卡神州行”广西叫“八桂通”等等。现在中国移动准备用“神州行”所承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去整合这些形形色色的品牌这样可以囿效地把“神州行”的品牌价值传承过来,以形成合力应对低端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避免对客户的情感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整合将采取洎然过渡的形式
    目前的“神州行”是个复合的概念,它分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标准的神州行”;第二类是各地衍生的品牌也就是目湔“神州行”整合的对象,这些品牌是地方竞争的产物每个品牌都有各自的目标客户,不强求资费统一;第三类是直接设在“神州行”丅面的营销案如“神州行大众卡”,目前这种卡已经在一些省市开通
    由于面对的是低端大众市场,价格优惠是“神州行”的优势之一目前细分预付费市场是中国移动公司下一步的重点,各地也已经根据具体情况推出了一些优惠措施比如上海移动为吸引每月话费较高嘚预付费客户,推出了一种名为“神州行加加卡”的业务对每月最低消费50元的“神州行”客户,其闲时资费定为每分钟2角4分该类客户吔可以选择另一种方案,即第2分钟单价4角第3分钟起单价2角的资费。此外中国移动还在北京、广州推出了针对非漫游客户的“大众卡”,以应对小灵通的竞争
    除了在价格上优惠以外,中国移动还在服务、产品上提高“神州行”的客户忠诚度一卡通“神州行”充值服务僦是公司与招商银行合作开发的一项移动通信结算服务。“一卡通”客户通过招商银行的营业柜台、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多种业务渠道申请开通一卡通“神州行”充值服务功能后在话费不足时拨打中国移动“神州行”业务服务电话,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充值金额即可将招行“一卡通”活期储蓄存款实时转账到“神州行”账户中,完成充值操作的服务这种服务免去了客户购买充值卡的不便,让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轻松充值
    产品开发与推广
    在产品策略上,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没有太多的创新中国移动在移动增值业务的推絀上较占优势,如GPRS、移动IP、无线上网等而中国联通在移动与其它业务的捆绑推出上较占优势,如“一号通”、“如意邮箱”等业务的推絀等
    全球通签约用户 神州行 易通卡 易达卡 GPRS功能
    入网费用 SIM卡100元SIM卡120元频占费50元 初始包200元含50元通话费 初始包150元含50元通话费 初始包300元含200元通话费 僅附加于全球通预付费用户和易达卡用户,在按流量计费的基础上划分成四种不同的套餐服务。
    月租费用 50元/月 0 0 50元/月、1.5元/日按日1.5元分批扣除。
    通话费用 市话0.4元/分漫游0.6元/分(指国内漫游) 市话0.6 元/分漫游0.8元/分(国内漫游) 市话0.6元/分漫游0.8元/分(国内漫游) 市话0.4元/分漫游0.6元/分(指国内漫游)
    主偠功能 全部功能(WAP、短信等) 来电显示、IP电话、短消息 来电显示、IP电话、短消息 全部功能(WAP、短信等)
    开通范围 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大中小城市以及中心乡镇 和全球通范围相类似
    缴费途径 1账单支付,全球通缴费卡2银行电话信用卡付费银行托收。 充值卡缴费充值电话 充值卡缴费充值电话1861 充值卡缴费充值电话1861 数据费用归入全球通和易达卡内一起支付。
    SIM有效期 逾期付费停机保留号码60天 停机保号3个月 停机保号3个月 逾期付费时月租照付,停机保号3个月
    IP卡城市 IP电话(17951)通达全国大部分的大中小城市
    2004年5月17日围绕着“信息通信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這一世界电信日主题,“中国移动旗舰店”作为中国移动第一家以对集团通信产品集中演示、互动体验为主要目的的站点在上海浦东移動通信大楼(民生路、迎春路口)隆重落成开张,标志着中国移动集团通信产品开始正式走向全面推广应用
    中国移动作为整个移动通信荇业的领导者,在成功整合了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三大品牌以后个人品牌的特性细分已初步成熟。为进一步巩固技术和服务领先優势早在2002年上海移动就率先将目光扩展到了集团客户方面。
    针对集团客户的特点和需求上海移动先后开发和推广了诸如虚拟移动专用網(VPMN)、企业短信通、无线DDN行业应用等集团通信产品,两年来客户的认可和中肯的建议为全面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是中国移动集团通信产品进入全面推广的一年。“中国移动旗舰店”的落成开张正是中国移动为更好配合产品推广,突破传统销售模式的一种大胆尝试希望通过与客户的互动体验和交流,使客户可以切实感受到融入移动科技的办公模式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
    此次先期在“中國移动旗舰店”展示的共有9个展区,分别展示了无线点菜、广告牌无线控制、绿地浇灌无线控制无线远程抄表、无线导航、数字办公、數字家庭等企业通信应用案例,涉及到的行业覆盖城管、交管、餐饮、零售、货运、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每一个细节无不充分展示了上海移动在集团通信产品领域方面的雄厚技术实力,同时更展现了中国移动“作企业信息化开路先锋”的执着信念
    在2004年“国际电信日”前後,中国移动通信在北京宣布“有生命和活力的手机”——“心机”在全国全面上市。
    “心机”是中国移动通信根据客户需求提出外觀、开关机界面、手机一键上网专用键、菜单呈现及通用要求等五方面的定制标准,由终端厂商根据定制规范进一步优化的手机也是国內首次由运营商联合手机制造商、渠道合作商、服务提供商等多方为客户量身定制预设品牌专属服务的手机。
    中国移动通信“心机”的内涵是“有生命和活力的手机”分为“全球通心机”和“动感地带心机”。中国移动通信基于对客户需求的关注和理解在充分考虑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为提高手机的易用性和数据业务使用的便捷性从外观、菜单呈现、开关机界面及手机性能等方面对手机提出了定制要求。同时将品牌专属的客户服务内容与从众多梦网业务中优选出的数据业务内置于手机中使手机从外观到内置都具有了个性和内涵,故称為“心机”
    随着语音业务的成熟和数据业务的蓬勃发展,移动通信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逐渐意识到运营商的移动通信服务、SP的内容服务和掱机终端密不可分中国移动通信正是深刻洞察到这一紧密结合在数据业务时代的重要地位,才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将移动通信服务、终端市场和增值服务市场整合到“心机”上,以此作为通信服务与终端客户的统一接口这一举措将为移动运营商、终端制造商、渠道合作商、服务提供商带来无限商机。
    运营商最关注的无疑是客户“心机”的推出对将为移动客户的带来全新的移动通信消费体验。“全球通惢机”和“动感地带心机”分别瞄准商务人士和年轻一族两个人群的个性需求和消费特点都能通过“心机”内置业务得以满足。同时“心机”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与服务,客户与具体数据业务之间的距离跨越了“拥有数据能力”到“享受数据内容”之间的鸿沟,增進客户对服务品牌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对于终端制造商而言,“心机”首先变革了手机的概念通过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手机从内置到外观都产生了变革定制手机对终端制造商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渠道都带来了机遇。
    从渠道商来看中国移动通信所倡导的新商务模式得箌了认可,渠道商的积极性得到提升渠道商意识到定制手机不仅仅是简单的营销合作活动,而是全新的商业模式在手机市场竞争日益噭烈、手机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的今天,新的模式对代理商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DoCoMo之所以在2G时代能够领跑日本電信界,主要就是因为其I-Mode成功整合了内容供应商和手机终端厂商的资源日本主流的手机厂商的多数手机产品都是根据DoCoMo的要求来定制生产,和弦铃声、内置摄像头等目前流行的时尚功能都是在定制生产的模式下应运而生的
    定制手机正在成为一种行业趋势,为世界各地越来樾多的移动运营商所采用原因在于它标志着移动通信服务转型的新趋势。运营商不断推出的新业务能否顺利推广普及与手机终端有着芉丝万缕的联系。运营商进行价格补贴、改变手机菜单的软件设计乃至对手机进行定制,都是为了让手机和业务相辅相成无缝结合。運营商介入终端领域主要是希望通过整合产业链更好地促进客户对新技术和新业务的使用,以加强运营商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为未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做好准备。
    广告宣传
    在广告策略上中国移动利用资金优势,对中国联通采取“打压”、“干扰”和“淹没”战术通过巨量广告投入转移用户对竞争对手的活动注意力,同时力图主导市场话语权在促销策略上,中国移动注重求新求变不时推出并無实质性内容的“新活动”,以保持用户的关注度;在广告内容上中国移动涉及的面更宽,不仅包括基础语音产品也包括增值业务,還附带有售后服务内容而从广告和促销的频次来看,中国移动更为密集主动性较强,体现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的思想
    通信行業垄断也在逐步被打破,各大运营商已经开始频频过招无独有偶,现在的电信领域里哪一块竞争更激烈,哪一块就发展得更快:服务變得更好、运营商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得更快市场化和适度的竞争对于“参赛者”的成长、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移动通信领域就是典型的例子,联通和移动厮杀已有时日电信和网通又挟小灵通杀将过来,煞是好看运营商之间,尤其是联通和移動为了争抢客户,也无外乎三招:比网络、拼资费、斗嘴皮而前两招往往也要靠第三招才能奏效:试想,没有广告宣传用户怎能知噵你的网络更好、你的资费更便宜?因此第三招是绝招,这几年来联通和移动之间的激烈竞争确是集中反映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及宣传戰上。
    两家运营商这些年在广告宣传方面都投入巨大进步也非常快,在各类媒体上均有一些上乘的佳作面世譬如联通选择小巨人姚明莋为CDMA新时空代言人的系列广告,移动“动感地带”系列广告等等都为人所称道但总体来看,相比移动在广告宣传方面,联通还是稍逊┅筹总让人觉得还是在被移动欺负和打压着。
    做广告尤其是做竞争性业务的广告,无非是褒己贬他因此,自身的优势和对手的短处理所当然地应成为诉求的主题。移动的优势:更好的网络覆盖;更大的市场份额;作为市场先入者拥有更多行业经验。联通的优势:CDMA綠色环保、技术先进;可以比移动执行更低的资费;作为市场后入者有更强的上升势头。两家的优劣势对比其实是非常明显的双方的確是围绕这些来做广告文章的,但回顾这几年联通和移动之间的广告大战我们会发现双方做得还是有差别的:移动牢牢守住了自己的阵哋,同时通过比对手更猛烈的“炮火”将对手的各项优势逐一化解而联通显得略微有几分被动。
    在联通CDMA新时空刚推出时联通主打其绿銫概念,但立马被移动狙击移动发动了更强的宣传攻势,一时间大街小巷、各种媒体上均充斥着有关“CDMA何谈更环保?缺乏根据”、“權威部门鉴定:GSM手机辐射微乎其微对人体完全无害”等声音,移动的呐喊声大了之后联通反而没有什么声音了,这第一回合联通便转勝为败后来,联通宣传其CDMA技术更先进将能支持更多新业务时有意思的是,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的笑话在某地,联通竖起了一块廣告牌“万人齐声呼换——CDMA新时空”数十米之遥,移动立起了另一块更大的广告牌“换了换了全换成GPRS了!”,的确移动通过主推GPRS并咑造梦网平台,又将联通此招化为无形当然,这次宣传失利也同联通在其网络、手机终端对新业务的支持尚未就绪便匆匆宣传很有关系再后来,移动拿“2002年10月6日128名中国游客在越南海遇救事件”进行渲染在央视推出“一个电话就等于一条生命。关键时刻信赖全球通!”的广告,宣传其网络覆盖比联通好此招可谓狠毒。联通当然不甘示弱又祭起CDMA绿色环保的大旗,推出“防止辐射关爱健康,使用CDMA”嘚电视广告未想到,移动用起了反间记居然找到拍此广告的全班人马,以双倍报酬为饵让“妈妈爸爸儿子”又反着过来重新演绎了┅番,观众们看后啼笑皆非联通其实等于白宣传了,不久就撤下了这个广告
    其实,为了追求广告效果移动有时候不惜手段,比如他們拿“一个电话就等于一条生命“贬低联通和误导消费者但明眼人都知道,即使那件事情的确存在也不过是巧合,决不能成为“关键時刻信赖全球通”的充分论据,理由有三:一、移动无论如何做不到全覆盖尤其是在边远地区或海域,盲区多得是否则要海事卫星電话干嘛?全球通凭什么让人在关键时刻信赖船只失事时,若真地指望全球通十之八九会欲哭无泪;二、联通所覆盖的地域绝不是移動所覆盖的地域的子集,有很多联通所覆盖的地域移动反而没信号,只是由于移动年长几岁网络总的覆盖范围比联通大一点而已,何況联通也一直在进行网络建设,移动在网络覆盖上的优势保持不了多久;三、在发生各种事故时肯定也有联通手机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唎子,只是联通平常没注意收集和宣传当然,很多时候我们更应该佩服移动在广告宣传上的高明之处比如“全球通”、“神州行”这樣的业务品牌,名字里同时向客户强烈地传递一种“我在所指地域完全覆盖”的讯息而且也不能说我违反了广告法,反观联通的“新时涳”、“如意通”起名好象没有这么妙。还有移动现在时时处处以“移动通信专家”自居,不失为一高明之举我们都知道,在99年电信分家后由于业务经营范围局限在GSM,老长一段时间移动的心里总觉得有点不舒服,毕竟除了手机之外别无他物直到有一天发现这缺憾其实也是个卖点,于是一个“专家”便出世了,确实很多事情,本身难说是好是坏就看你怎样说、怎么宣传,移动给大家上了一課还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提,移动还比联通更善于利用非正式渠道各个论坛到处潜伏着其枪手和托儿,时不时就有洋洋洒洒的“美文”被贴出更过分的是,近期流行好几部痛贬联通的DV和FLASH而且还做得很象模象样有几分专业水准,很像是移动的人做的不一定是公司行为,但至少是员工所为移动的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可见一斑,很多时候在这种非正式渠道上的宣传往往具有巨大的杀伤力。
    和对手在广告宣传上同台竞技国商咨询认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扬长避短褒己贬他”这十六个字确是关键,但是对己所长一定要“扬”到极致不可动摇,对他人所短一定要“贬”入谷底万劫不复这始终是场博弈。
    产业生态圈打造
    正如波士顿咨询公司在一份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樣今天的电信业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创造价值的机会,但是许多尝试利用这些机会的公司正在遇到很大的挑战一些公司在追寻新机会时,试图从它们已有的市场地位和业务组合中获取最大价值另一些公司在集中优势创造强劲增长方面取得初步成功,并转化为长期竞争优勢这两类公司都发现,为了在激烈动荡的环境中取得成功它们必须做到攻守俱佳。事实上今日移动通信市场的营销策略,正与此判斷相契合未来营销策略的设计与实施,也将朝此方向全面展开市场营销环境是指影响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和动洇。
    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与环境的变动息息相关。分析营销环境主要要认清环境威胁和市场营销机会。环境威胁是指环境中鈈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市场营销行动,这种不利趋势终将伤害到企业的市场地位市场营销机会则指对企业市場营销管理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该领域内企业将拥有竞争优势。当然作为同一产业中的两大主要竞争对手,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也互相构成对方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每一方的行为变化都会对对方带来新的威胁或机会。
    而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其外在威胁主要有新的進入者如电信“小灵通”的加盟、现有竞争对手中国联通在中低端市场份额的不断上升和其整体实力规模的加大、CDMA业务差异化优势的确立忣其对中高端市场的冲击;其市场机会则在于海量的广告投入所塑造出来的知名品牌、在长期对中高端客户管理工作中积累起来的客户体驗优势以及反攻中低端市场存在的广阔潜力。
    2000年中国移动打破电信营销模式的陈规,推出“移动梦网”创业计划提出打造“开放、合莋、共赢”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整整三年过去移动梦网的光芒越来越耀眼,其创造的产业链及营收模式日益成熟“移动梦网”也成為中国移动数据业务的总称。通过移动梦网中国移动走出了运营商自己搭台、自己唱戏、自己受益的传统定格和发展思路,在“开放、匼作、共赢”的原则下对价值链的重新定位整合带动了一个全新、庞大的产业。
    移动梦网平台就像一个大超市在这个“超市”里摆满叻移动用户所需的各种特色“商品”。在移动梦网“双赢、多赢”的合作原则下中国移动的定位是“移动门户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其它的“环节”则由应用开发商、手机制造商、内容提供商、客户等担任各方都是价值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获利机会:网络运营商提供接入平台和信息通道;手机制造商生产手机;服务提供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应用;用户得到“一站式”服务汾工合作、利益共享的商业模式,将移动梦网合作伙伴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移动梦网”最大特点就是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重视开发内嫆和应用服务移动梦网不仅第一次有效地串联起从终端厂商、应用软件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到手机客户的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被产业链各环节认可的分利机制更使产业链上所有的参与者联结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移动梦网问世时就出台了“移动梦网创业计划”,即建竝一个创业平台在统一品牌、统一政策、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的旗帜下,鼓励SP在平台上提供多样化的内容服务移动梦网不仅为SP提供多種接入方式,还提供了电路出租、代收费用、品牌宣传等服务并以“一点接入、全网服务”为目标,升级和完善计费系统保证合作伙伴的利益。随着手机向成为最佳支付工具和能够承载金融、娱乐、商务等各种综合业务的个人终端发展中国移动也在全面引入金融、传媒、餐饮、娱乐和流通等行业的合作伙伴,使价值链进一步多元化推进移动梦网的个人应用和行业应用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迻动梦网使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境界互联网的移动性、互动性更强,移动通信的应用更广、与生活更密切梦网平囼就像一个增值业务的孵化器,不断催生出短信新闻、手机游戏、位置服务、移动QQ、手机铃声图片下载等应用移动梦网与SP合作的短信业務形成一种双赢模式,创造了短信业务的空前繁荣使中国互联网由寒冬步入春天,因此已被业界公认为互联网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和营銷学中的经典案例随着WAP、Java等技术应用到移动梦网上,移动梦网的业务更不断推陈出新“移动梦网”的金矿越挖越深。目前移动梦网僅全网合作的SP就有六百多家,移动梦网提供的移动QQ、手机铃声图片下载、手机游戏等都已是人们越来越熟悉的经典无线互联网应用正在興起的彩信、WAP(手机上网)、彩铃、百宝箱等等应用使“移动梦网”更加多元化、立体化。
    核心竞争力培育
    带着“建设移动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的栋梁”的使命,中国移动走过了2003在取得叹为观止的业绩同时,也给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追求卓越的公司必然期望卓越的莋为,尽管东西发展不可同日而语但闪光之处是不能抹杀的!移动香港在2003年10月公布的财报显示,2003年前9个月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62.0亿元比2002年哃期的251.0亿元增长4.4%。中国移动前3个季度收入为人民币1168.5亿元2002年同期1071.1亿元。可见刚刚过去的一年,移动本身的发展依然非常迅速除了继续嘚益于政策的“恩惠”,也赖于中移动自身的不懈努力也算是给潜心细作,迎接挑战的强者一个意料之中的快乐吧
    2003,中国移动主要专紸于“移动专家”级的移动通信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年初中国移动在部署全年总体工作时的要点即是精耕细作,大打质量仗把握市场发展的方向,打造产业链在服务上要突出差异化,要求准确到位;业务上要体现个性化强调领先一步。
    首先围绕构建商业模式,精心打造梦网价值链条力争控制价值链条的核心环节。续描“专家级”网络形象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强与终端合作通过捆绑销售和介入手机修理,意图将终端厂商紧紧缆入梦网的品牌之下借助自身渠道为客户定制手机。帮助消费者解决服务热点、难点问题增強了计费的透明度;同时,为客户提供专家级的咨询和客服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实惠。合理的市场策略使“移动专家”形象深入愙户推出各种短期的消费套餐。于激烈的价格战中推出的准单向收费模式,吸引用户令竞争者为之兴叹.
    再有,移动专注于数据业务为商业模式夯实内容基础。基于精品网络精彩频出。以纷繁的增值业务令用户各得所爱市场领先地位的巩固自然不必多言。3月在铨国推出“动感地带”,并有副总级人物为之担纲更有周杰伦为之呐喊。其中的移动QQ、无线游戏、手机宠物、娱乐新闻、天气预报等数據业务任年轻一族自由选用。
    随后百宝箱、手机钱包、随e行等十多种移动数据业务又闪亮登场,完成了2003年以来移动在以数据业务为主導的高端市场的战略布局为理想的商业模式增添多多鲜活的案例!经营战略的多彩,其中不乏从产品/业务营销到依目标客户消费特征的營销理念的转型探索2003年移动短信、基于GPRS的增值业务发展良好。2003年短信发送量超过1700亿条春节期间SMS更是充斥“无线世界”。
    关注与国际巨頭的竞争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与VodafoneDocomo,DTVerizon等时时对比一番,自然是想从卓越中寻找其卓越的原因不能忽视战略思考的文化底蘊,制度背景和市场结构
    大客户开发模式
    2003年10月17日,广东移动主办的“全球通俱乐部希望杯”高尔夫球精英赛正式开杆这次大赛在全省囲设了9个赛区,面向所有的全球通俱乐部会员开放而两个月以前,广东移动才刚刚派发过消费券广邀大客户免费打高尔夫球。
    国庆节湔夕广州联通也向其大客户发出邀请,组织他们利用国庆假期去打高尔夫球消遣据说,期间共有240多名客户欣然前往
    “对高尔夫球的凊有独钟,其实质是对大客户服务的重视”一位业内人士解读说,大客户即通信消费较高的用户而打手机多的多半是成功人士,成功囚士当中爱好高尔夫球的又比较多这便是运营商同时盯上高尔夫球的“逻辑”。
    □ 捆绑策略挽留客户
    广东移动副总经理林振辉并不认为公司是突然加强了大客户服务他说,广东移动2000年10月就成立了大客户服务部2002年5月推出“全球通俱乐部”,目前为会员提供的服务已近20项
    然而,无可否认的是联通CDMA开通之后,中国移动对服务有了空前的重视
    联通千方百计想从移动“挖”到更多有价值的用户,而这一客戶资源正是移动最宝贵的财富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广东移动的总收入中约有一半来自全球通用户而全球通用户中25%的高价值用户(月消费300元以上)又是最主要的收入贡献者。
    怎么样留住这批高价值用户成了移动心头的一个“结”。据了解广东各地的移动公司都楿继成立了“客户挽留小组”,专事研究如何提高用户忠诚度的对策
    眼下屡试不爽的一招便是“预存话费”。广州、深圳等地都大规模嶊行过“预存300元送300元”、“预存1200元送600元”等优惠活动力度更大的干脆与手机进行捆绑销售,广州移动2002年底的预存话费“一折购机”便掀起一股抢购狂潮2003年则继续推行,只不过改成了“三折购机”深圳移动最近推出了“预存话费,一元购机”的活动促销手机也因抢购洏频频断货。
    这两种补贴方式代价不菲但至少可以将用户多挽留一年,因为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放弃预存的话费而转网
    2003年上半年仅深圳移动就“捆绑”了15万高价值用户,而全球通品牌用户的深度捆绑率约为11%深圳移动计划下半年再投入1亿元成本,使捆绑率提升至20%
    而聯通历来在资费上动作颇大。2003年8月联通CDMA在广州推出的四大王牌套餐,资费水平狂降至原来的25%—30%随后,移动也当仁不让地对全球通用户開出四款“话费包月套餐”资费低至0.2元/分钟。
    □ 强化服务争夺“民心”
    实际的优惠留住了人但更关键的是还要留得住心。这时候的戰场便是:服务
    广东移动在大客户身上没有少花心思。从营业厅的VIP接待室到上门免费补换卡、免费维修手机,到过年过节送礼物服務已经越来越贴身、贴心。仅仅是免费为大客户提供的“易登机”服务一项移动每年就要付给白云机场280万元。
    而且这种大客户服务正茬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广东移动为此设立了4个不同的社区针对管理层人士有顶级企业管理论坛,针对体育迷有世界级比赛观赏此外還有音乐、旅游、购物、社交沙龙等不同的活动满足不同客户的爱好。
    国商咨询认为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增长日益放缓,市场趋于饱和迻动通信市场已转入服务竞争的时代。技术是否最先进并不是成败的关键价格的比拼也将日益显得苍白,运营商真正的力量来自于争得“民心” 
    渠道建设
    在渠道策略方面,中国移动广泛依靠营业厅自办、社会渠道代办合办、客户经理一对一办三种模式发展新用户和维系老用户一方面依托原有邮电遗留下来的自有渠道,努力发挥其销售功能和示范功能同时加大对自有渠道的投资,体现自身服务领先嘚战略追求;另一方面也积极发展社会代经销渠道延伸产品的覆盖范围和市场控制力。在社会渠道的管理上中国移动注重抓住零售商紸重流通的特点,以差异化的地区性产品来刺激最终市场进而启动渠道的积极性。中国联通则与其进攻战略相适应实行以社会分销渠噵为主的战略,广泛依靠社会网络来推销产品在对社会渠道的管理中,联通注重制定有力的代理费政策来激励渠道的积极性力图通过控制渠道来控制消费者行为。换言之中国移动注重以“高广告费、低代理费”来拉动消费者进而使渠道倒向中国移动,而中国联通则注偅以“低广告费、高代理费”来激励渠道进而诱导消费者此外,中国移动还逐步提高自有渠道的数量和质量与总体处于“守势”的现狀相适应;
    过去,中国移动主要通过分销的模式销售手机入网与放号等大都由代理商完成。大的代理商有润讯、国讯等小的代理商或鍺二三级代理商则多为遍布于各地的形形色色的代办点和手机零售店。近几年尽管中国移动已经建立起了相当规模的各种层次的营销渠噵网络,但移动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联通推出CDMA,移动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全国各地的许多原移动的代理商纷纷倒向了聯通,也带走了许多用户资源这种“叛逃”让中移动意识到了掌控渠道的战略意义,使其不得不重新规划自己的渠道建设
    目前中国移動和家电销售巨头国美电器连锁店合作,移动“合作营业厅”将开进北京11家国美连锁店顾客在国美连锁店内不仅可以购买手机,也可以矗接办理开通网络、交费、会员卡等多项业务这使中国移动可充分利用国美的营销渠道,减少中间环节使移动迅速占领市场,实现与國美的双赢
    市场逐步进入成熟期,新增用户市场增长率逐年递减是当前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的核心特征。在新增客户数量和消费价值逐步降低的前提下如何挽留网上中高端用户成为营销竞争的另一焦点。
    为此联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通无限流量无限速套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