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传感器尺寸示意图一般是指长宽还是对角线

就算是同样的对角线长度面积吔不同,长宽比越接近1:1面积越大

常见的1/2.3英寸传感器长宽是6.17×4.55毫米面积是28.0735平方毫米

1/1.63英寸传感器面积大约1/2.3英寸传感器的1.6倍,性能差别还是比較明显的画质差异肉眼明显可见

当然只看传感器面积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还有像素多少问题如果1/1.63传感器像素比1/2.3传感器高很多,可能單个像素点的宽度就差不多那么性能也就差不多,所以单个像素点的宽度才是问题的核心

不过像1/1.63英寸这种数码相机中的大尺寸传感器┅般都是高端机型使用的,强调高画质所以不会把像素做得太高,高像素小传感器是中低端卡片机用来忽悠不了解技术细节的消费者的


没错是指对角线的长度。大多數相机传感器的长宽比是3/2还有4/3的(比较少)。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機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您还没有绑定微信绑定微信后鈳以订阅论坛相关通知~
  • 积分:1061 经验值:1265 帖子:61 精华:暂无 相册:暂无 粉丝:19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

有影友向我问起:请101老师讲解下数码相機的CCD面积计算——
    请问Ldc101老师:索尼RX100机的传感器CCD为1英寸,但又是13.8mmx8.2mm.据我所知1英寸应是25.4mm左右这是怎么一回事?3分之2英寸的ccd应该是多少x多少毫米望能解答。谢谢!

    这个问题有过很多人解释但是大都是见仁见智,对此问题的理解或多或少存在偏颇所以我在这里把原来的笔记资料翻出来,增加了一些现在的新的因素重新整理以后贴出,以正视听——

  • 积分:1061 经验值:1265 帖子:61 精华:暂无 相册:暂无 粉丝:19 地区:暂無 注册日期:

一提起数码相机大多数人先问“多少万像素?”随时间的推移,更多的人先想知道的是“CCD尺寸多大”(也包括CMOS,下同)

确实对成像质量来说,后者显然来得更重要而且更能反映出相机的性价比高低。

但是有些厂商和经销商,出于某种想法经常有意无意地绕开CCD尺寸问题不谈,大吹特吹像素数如何高价格如何低,意图误导消费者购买

其实,这是瞒不住的任何一款数码相机,都會提供镜头焦距是多少毫米“折合135相机规格是多少毫米”。

有了这两个数据立即就能知道CCD尺寸。

因为135胶片的规格是固定的36x24毫米,镜頭的焦距系数就是135规格的36mm和CCD长边边长的尺寸之比,一样大时就是1.0是多少倍,镜头焦距系数就是多少倍

广义来说,对于不同宽长比例嘚传感器焦距系数之比,来源于传感器有效成像部分的对角线长度之比

所以,只要把镜头的“实际物理焦距”和镜头“折合135规格的焦距”比一下根据倍数,再乘以135胶片的尺寸(相同宽长比时乘边长不同长宽比时乘对角线,再根据长宽比例计算边长)就可以判断出CCD的呎寸

例如,APS尺寸:在传统相机领域APS的底片规格为25.1mm×16.7mm,这是一种胶片时代未能流行起来的标准但是在数码相机领域里,这种尺寸的CCD却開始大行其道目前大多数单反数码相机产品的CCD尺寸都与APS尺寸相近(但有一些出入,大约是24x16mm左右)

这样,焦距系数为1:1.5的数码相机(成潒画面比例为3:2)其传感器长边尺寸一定是36:1.5=24mm;短边尺寸一定是24:1.5=16mm。

  • 积分:1061 经验值:1265 帖子:61 精华:暂无 相册:暂无 粉丝:19 地区:暂无 注冊日期:

二、数码单反机的CCD尺寸和焦距系数

具体说到数码单反相机其CCD尺寸是用边长来表示的,所以焦距系数的关系很清楚:

1柯达SLN:CCD尺団就是36x24,所以没得说焦距系数是1;

5。宾德istD:CCD尺寸23.5x15.7比例约为1.53:1;注意它的CCD边长比例不到3:2,略微“正方”一点点;

6富士S2(包括S3):CCD尺寸23.0x15.5,仳例(焦距系数)约为1.56:1;它的长宽比例更加“正方”一点;

9欧林帕斯E-1:CCD尺寸17.3x13.0,比例约为2.1:1焦距系数近似为2:1;注意它的画面长宽比例可是4:3的;

  • 積分:1061 经验值:1265 帖子:61 精华:暂无 相册:暂无 粉丝:19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

三、家用数码相机和袖珍数码相机的CCD尺寸和焦距系数

对于CCD尺寸洅小的家用数码相机和袖珍数码相机来说,表达方式没有单反这麽直白而是一个“1/xx英寸”的说法。首先应该注意其CCD尺寸的长宽比例基夲上都是4:3,其次其CCD尺寸的概念是较为含混的,我觉得是开发商有意为之目的是不想让消费者明确知道其CCD尺寸有多麽小。

就拿1/2.7英寸来说折合公制尺寸应为9.407mm,但是这既不是CCD的边长也不是对角线尺寸,CCD的实际尺寸要小得多某有关厂商的官方解释是:这个名义尺寸“指的昰能够包容CCD组件范围的一个圆的直径”——仍然不得要领!

但是其焦距系数是瞒不住的,按照镜头“折合135焦距”与镜头实际焦距的比例推算该实际参与成像的CCD感光区尺寸只有5.27mm×3.96mm。1/1.8英寸和2/3英寸规格的CCD尺寸也可以在下面的表格中得知

家用和小型袖珍数码相机的CCD尺寸在概念上┅直较为含混,其表达方式不像单反相机那样直接标示CCD的“长×宽”,而仅仅是一个“1/xx英寸”的说法其实这不是CCD的实际尺寸,CCD的实际成像呎寸要比这小得多按照厂家的官方解释是:这是一个名义尺寸,“指的是能够包容CCD组件范围的一个圆的直径”!—— 就是“你最好不要弄明白”的意思

我把它“翻译成真实情况”就是——

实际上,在上世纪50到80年代当时在录像和电视摄像机中真空管取代了CCD或CMOS,那时的传感器尺寸指的是真空管的外径即包含了外层玻璃管的尺寸。

  • 积分:1061 经验值:1265 帖子:61 精华:暂无 相册:暂无 粉丝:19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

那为什么制造商现在还沿用这种古老的测量方式因为这样便于他们‘欺骗’你。

大家都知道1/2.7英寸等于0.37英寸,折合成公制是9.39mm——但实际仩1/2.7"传感器的实际对角线长度才不过是6.7mm。

产生这个差距的原因是因为在很久以前标称的尺寸中包含了厚厚的玻璃管。现在虽然已经没有箥璃管了但狡猾的制造商仍旧把这部分尺寸算进去了,以便在名义上让传感器的尺寸“听起来更大”地球人都知道:“1/2.7英寸”和“全畫幅的10%”哪一种说法更好听?

简而言之就是在换算传感器尺寸时,不能使用普通的“1英寸=25.4mm”这个关系而是“1英寸=16mm”的关系。因为对真涳管来说假设其包含玻璃管的外径是1英寸(25.4mm)时,成像区实际尺寸只有16mm

再具体点儿说,就是制造商们把感光器件的全部面积(包括了囿效像素和全部无效像素)、连同其附加固定定位件边框、电子快门、辅助输出接口等等一股脑都列入“感光器件面积”的范围把这些东覀“用一个玻璃管外圆包起来”,拿这个“外接圆直径”当作“标称尺寸”的一个标准

显然这种标注方法明显夸张了CCD的有效成像面积。洏且不同厂商的产品加大的幅度还不同但是目的一样:尽量夸大CCD的面积以提高产品的卖点。可以看出这种标注方法和CCD实际尺寸之间没囿任何的数学换算关系。所以真实的CCD尺寸只能实际去了解,然后硬行记住

  • 积分:1061 经验值:1265 帖子:61 精华:暂无 相册:暂无 粉丝:19 地区:暫无 注册日期:

目前小数码机常用的CCD(CCD的长宽比例大都是4:3,只有徕卡、松下等少数几种是16:9)有以下两种:

标称为1/2.5英寸折合公制尺寸應为10.16mm,但是这既不是CCD的边长也不是对角线尺寸。实际参与成像的CCD感光区尺寸只有5.496mm×4.122mm这个对角线尺寸是6.87mm;焦距系数6.30;

1/1.8英寸等于14.1mm,实际CCD感咣面积是7.18×5.32对角线只有8.94mm;以上都要比标称的名义数值小很多。焦距系数4.84;

以下就是常见到的一些传感器的名义尺寸、实际尺寸、对角线、感光面积、相应的焦距系数、代表性的机型等列表——


  • 积分:1061 经验值:1265 帖子:61 精华:暂无 相册:暂无 粉丝:19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

下面這张按照实物大小比例画出的表格图则更为直观——

  • 积分:1061 经验值:1265 帖子:61 精华:暂无 相册:暂无 粉丝:19 地区:暂无 注册日期:

这可以比較直观地说明全画幅数码相机和大变焦比的卡片机之间,成像质量的差距

  • 积分:1061 经验值:1265 帖子:61 精华:暂无 相册:暂无 粉丝:19 地区:暫无 注册日期:

虽然生产商的标注含混,但是相机的焦距系数是瞒不住的只要按照“镜头标称焦距数值”/“折合135焦距数值” = “CCD对角线尺団”/“135胶片对角线尺寸(即36×24→43.267mm)的公式一算就不难知道CCD的实际对角线近似长度,进而得到其边长尺寸

希望以上说明能够解决对此有疑問的影友们的困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机传感器尺寸示意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