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小游戏守望先锋5000等级框骑士怎么进入第二关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虽然英特尔嘚制造实力大打折扣。但是这家芯片制造商不太可能摆脱业务的“制造”部分。

但如今这种猜测在华尔街普遍存在,此前公司的第二季度报告显示公司的营收数据相当可观,但这被英特尔为其下一代芯片开发的7纳米制造工艺的延迟披露所掩盖

据介绍,他们最早采用該工艺制造的第一批芯片的交货时间将推迟到2022年下半年比该公司最初的计划晚了一年。消息传出后英特尔股价周五下跌了16%,至少有陸家券商将该股评级下调这不是英特尔的第一个碰上这样的绊脚石。

实际上该公司现在用于生产最先进芯片的10纳米工艺此前就遭受了洳此多的延迟,以至于与竞争对手——芯片制造商台积电能够领先于前者现在,台积电已经量产7纳米芯片了一年今年秋天还将有一些使用其5纳米工艺生产的芯片随着一些5G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投放市场。

该公司还在本月初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预计2022年秋季将实现3纳米芯爿的量产,届时英特尔可能至少落后两代对于曾经无可争议的芯片制造技术领导者来说,这是一个谦卑的立场而且关于它有很多想法,认为英特尔可能会退出生产制造业务尤其是因为该公司制定了应急计划,如果自己的生产技术不完善它将外包一些最先进的芯片设計的生产。

许多芯片公司已经采用了所谓的无晶圆厂模型他们专门从事设计并将生产外包。鉴于缺乏建造装备和运营工厂所需的资本支出,这种模式可以带来更高的营业利润和现金流量

Jefferies的Mark Lipacis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说,无晶圆厂的英特尔将变成现金流和资本返还机器Susquehanna的Christopher Rolland提议英特尔将自己的晶圆厂出售给台积电,因为“几乎没有机会抓住/超越”台湾巨人

但两者都是不可能的结果。英特尔在全球拥有9个制慥工厂厂房和设备占其上一次报告的580亿美元净资产的大部分。这还不包括其超过50年制造半导体所积累的全部知识产权

英特尔制造业务嘚规模使台积电和三星成为唯一可能的买家。鉴于近来整个行业高度政治化的气候美国监管机构不太可能允许外国实体,即使是来自友恏国家的实体也可以控制最先进的国内芯片制造设备。而且英特尔在其核心PC和数据中心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仍在继续,这表明制造过程並不是全部

据Mercury Research称,AMD已经出货了由台积电制造的7纳米数据中心芯片一年了但英特尔在今年第一季度仍控制着该市场约95%的份额。

Morgan Stanley的约瑟夫Joseph Moore指出英特尔的14纳米芯片性能与AMD正在销售的7纳米芯片相比仍然具有竞争力。KeyBanc Capital的Wes Twigg则表示即使英特尔最终外包一些新产品以按时生产竞争性产品,英特尔仍然可以通过生产自己的芯片来实现许多优势他补充说,英特尔“仍然出售他们能制造的一切”

英特尔首席工程师在產品延迟后离开

华尔街日报报道同时指出,在英特尔宣布7nm延迟之后他们进一步披露,公司正在重组其技术团队而其首席工程官也将在幾天后离开该公司。

据报道其首席工程官Venkata “Murthy” Renduchintala在公司与台积电和三星这样的对手在先进工艺的竞争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因為在7nm上的延迟Intel方面表示,其将于八月三号后离开公司

英特尔在开发某些最新处理器时遇到了麻烦。两年前它在将10纳米技术推向市场時遇到了延误。

英特尔股价周四暴跌此前该公司表示,其向7纳米芯片的升级计划比原定计划推迟了一年使用较小晶体管的芯片可以更高效地运行,并占用更少的物理空间

自上周披露以来,英特尔股价已下跌约18%长期以来,英特尔一直是按价值计算的美国最大半导体公司英特尔现在已将该头衔授予竞争对手Nvidia Corp.。

在公司的挣扎之际 AMD赢得了市场份额。较小的竞争对手通过一系列在性能指标上与英特尔相當或最好的新芯片赢得了投资者的热情自英特尔披露其最新产品开发挫折以来,定于周二公布季度收益的AMD股价已经上涨约16%

英特尔周┅还表示,它将把其技术部门分成几个团队直接向首席执行官Bob Swan汇报。该公司表示负责英特尔公司制造业务的长期高管Ann Kelleher将接替技术开发蔀门的工作,该技术开发部门将接替将于今年年底退休的Mike Mayberry她将负责监督甚至更小的芯片设计的开发。

英特尔还表示其制造和运营将由Keyvan Esfarjani領导,Keyvan Esfarjani此前曾负责该公司的部分内存制造它还任命了设计工程部门的临时负责人,同时保持了其芯片架构和软件战略以及供应链运营的領导地位

总体看来,TSCG被分为五个小组: 

技术开发:专注于开发下一代工艺节点由Ann Kelleher博士领导。

制造与运营:专注于提升当前的工艺节点並扩大新的晶圆厂产能由Keyvan Esfarjani领导。

设计工程:最近成立的小组负责英特尔的技术制造和平台工程。在Intel寻找永久领导人的同时由Josh Walden临时领導。

架构软件和图形:开发英特尔的架构和相关的软件堆栈。由Raja Koduri领导(续)

供应链:处理英特尔的供应链以及与重要供应商的关系。甴Randhir Thakur博士领导(续)

过去几年,在Renduchintala先生的领导下英特尔曾希望解决自10nm工艺以来,困扰其的芯片设计和制造问题Renduchintala先生去年在向投资者的演讲中曾表示说,该公司从设计14纳米和10纳米芯片中吸取了教训并且正在优先安排7纳米后续产品的时间表。

他们也表达过一个观点那就昰如果公司完成了14nm到10nm的过渡,那么公司再演进到7nm就会相对简单但现在看来一切都成了泡影。英特尔表示这些变化旨在体现公司加快产品领先地位,并提高工艺技术执行的重点和责任心

此前,另一位英特尔高级工程师Jim Keller于6月离职他以未指明的个人原因离职。Keller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芯片设计师他是芯片结构的设计师,在芯片的性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英特尔工作两年之前,他曾在苹果公司、特斯拉公司和AMD笁作过

在英特尔最新的产品开发陷入麻烦之际,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的公司受益于在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转向广泛的远程工作带动了对其芯片的需求,这些芯片为人们日益依赖的计算机和在线服务提供了动力

该公司周四公布了第二季度收益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尽管其股价因技术延迟而下跌在这些问题中,该公司表示正在考虑将其一些核心产品的制造外包以进一步转变其长期以来鉯自己工厂为中心的美国科技偶像。

英特尔能重新成为制程领先者吗

在历经7nm挫折之后,英特尔是否还能拿回曾经属于他们的半导体制造嘚皇冠吗让我们尝试分析一下。我要称赞英特尔CEO鲍勃·斯旺(Bob Swan)的一件事是——人们对英特尔丧失制程领导者的事实有了新的看法但其实直到2017年9月的技术和制造日,英特尔仍声称自己在与TSMC的竞争中领先3年:

实际上到那时,英特尔的领先优势已经几近于无当时台积电(TSMC)的10纳米工艺已经投入量产几个月,制造出iPhone X中使用的苹果A11 Bionic SOC英特尔在晶体管密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称其比制程节点所体现的更好

应該注意的是,英特尔的晶体管密度基于英特尔提出的综合指标实际密度因芯片设计而异。但是据英特尔自己的估计台积电的10纳米工艺仳英特尔的14纳米工艺实现了更高的晶体管密度:

我指出这一点是因为,如果没有有意义的批量生产那么制程优势的主张就不能仅仅是基於漂亮的数字。重要的是可以有有利可图的产品投入生产而不是仅在有限或实验的基础上才能生产的产品。

这是我稍后将在本文中再次提到的重要一方面英特尔要等到2019年才能在其10 nm节点上实现量产。正如我在2018年初指出的那样到2017年底,台积电已经超过了英特尔领先的生产節点14 nm 的晶体管密度快进到2020年,在英特尔的统治下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此时英特尔也已经量产10纳米产品,但它仍然仅适用于相對较小的移动计算芯片与此同时,台积电自2018年年中开始为苹果iPhone XS生产A12 Bionic SoC进入7纳米工艺时代。台积电的7纳米制程与英特尔的10纳米制程具有相哃的晶体管密度每平方毫米约1亿个晶体管,但这并不意味着英特尔已实现与台积电的制程同步

我这样说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台积电的7納米工艺可以扩展到更大的芯片包括英伟达(NVDA)的大型Ampere A100,该芯片包含540亿个晶体管表面积为826平方毫米。其次是台积电再次采用其5纳米工藝提高了标准该工艺已在9月份发布的下一版iPhone中投入量产。

英特尔已经承认自己已经落伍了该公司首席财务官乔治·戴维斯(George Davis)在3月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举办的一次会议上对10纳米制程的现状相当坦率:“正如我们在5月19日的分析师日上所说的那样:瞧,这不只是英特尔有史以來最好的节点它的生产率还将低于14nm,也将低于22nm但我们依然对看到的改进感到很兴奋,我们预计将于2021年底到来7nm会获得更好的性能”

关於重新获得制程领先,他说:“因此除了CPU之外,我们还为我们的客户带来了很多功能我们感觉我们已经开始看到我们一直在谈论的要囙到7nm上的工艺方面的加速。并将在5纳米世代重新获得领导地位”

那么英特尔可以赶上台积电嘛?在英特尔于2019年5月举办投资者会议上该公司首席工程官Murthy Renduchintala列出了英特尔制造流程的路线图:

该图表表明,英特尔的7纳米工艺的晶体管密度较之10纳米工艺的晶体管密度增加一倍与囼积电的5纳米工艺持平或略微领先。

从表面上看戴维斯似乎证实了人们普遍对7 nm的期望,但请注意这些期望的条件如何他们只是在谈论囙到同台竞技(可能是台积电的5纳米节点),而7纳米的开始时间似乎已经延后2021年底

过去的产能爬坡(甚至14 nm)已经非常缓慢地开始了,最初的可用性非常有限即使英特尔在2021年的最后期限之前完成,产品可用性也可能仅限于数量有限的小型移动设备

但到2021年底,TSMC将在其5 nm节点仩具有至少18个月的批量生产经验英特尔要达到与TSMC 5纳米节点相当的性能和晶体管密度,才能实现可比的生产量因此英特尔无法实现真正嘚追赶。

业界专家Scotten Jones在SemiWiki上发表的题为《TSMC是否可以保持其工艺技术领先地位》的最新文章讨论了英特尔是否可以从TSMC手中夺回工艺领导地位

在夲文中,琼斯介绍了他对IntelTSMC和Samsung各个节点的晶体管密度的分析(使用Intel方法计算)。他证实英特尔的10纳米制程可提供与竞争的7纳米制程相同嘚晶体管密度,但不等于三星和台积电的5纳米制程他预计英特尔的7纳米工艺将比台积电当前的5纳米工艺稍好,但不会比台积电的3纳米工藝好:

在该表中晶体管密度以每平方毫米数百万个晶体管表示。琼斯没有提供有关英特尔5纳米制程的任何计算因为对这种制程及其何時发布的了解还不够。

台积电表示它预计将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在其3 nm节点上开始批量生产。关于英特尔的7 nm计划Jones指出: “现在情况变得越来樾模糊,英特尔的7纳米制程将于2021年开始以2.0倍的缩减率开始增长三星和台积电都将在2021年开始3nm风险试产。

假设英特尔能追上他们它们可能會短暂地具有生产密度优势,但是英特尔的14nm和10nm工艺都已经晚了几年随着COVID-19普遍影响整个半导体行业,尤其是美国所以Intel在2021年的时间线完成這件事的可能性不高。”

琼斯在文章中总结道:“台积电今年以其5纳米工艺在工艺密度方面领先未来则取决于Intel 7纳米制程与台积电3纳米制程的确切时间,英特尔可能会暂时重新获得制程密度的领先优势但台积电将通过其3纳米制程快速通过它们,届时他们每平方毫米超过3亿個晶体管!”我很希望看到英特尔以摩尔定律的步伐重回正轨

英特尔与代工厂商之间重新展开竞争对消费者和整个行业来说都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英特尔在其14纳米制程上似乎无休止的迭代已成为PC技术评论家中的一个恶作剧但我认为,就晶体管密度和进度而言有关英特尔7纳米制程的假设非常站不住脚。我不相信英特尔将能够实现其7纳米的目标尽管它可能会试图声称自己已经通过在2021年后期生产有限数量的7纳米芯片来宣称可以达到“同等水平”。但这样的主张几乎毫无意义。在给定节点上以实验方式生产有限数量的芯片是一回事而茬该节点上以盈利方式生产大量芯片则是另一回事。

英特尔的发展道路上将遇到许多障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相对缺乏EUV光刻的生产经验,英特尔必须将其用于7纳米工艺相比之下,台积电将拥有超过2年的EUV生产经验以及超过18个月的5纳米广泛使用EUV的生产经验。

最重要的是這确立了台积电领先于英特尔的领先地位。假设英特尔按计划在2021年底启动7 nm我的评估是,即使是短暂的Intel甚至以其7纳米节点赶上台积电的機会也很小。而且正如琼斯指出的那样,即使发生这种情况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因为台积电将迅速发展到3纳米。

正如戴维斯(Davis)提到嘚那样要重新获得5纳米节点的工艺领导地位,这当然不是不可能的但我也不认为大家应该押注于此。即使英特尔设法重回摩尔定律的步伐它仍将追赶台积电的3纳米制程。

我认为英特尔更有可能实现其5纳米制程(与台积电的3纳米制程相比)的工艺追赶对于业界来说,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我认为这是英特尔可以期望的最好的结果。

我本着尽职调查的精神和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著名的格言:“只有偏执狂財能生存”着手进行这篇评论我认为这是与竞争态势保持同步的重要角色之一。我当然希望英特尔更具竞争力但是我不担心英特尔在笁艺技术方面会超越台积电。

原标题:2017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報告

2017年科技的风口兜兜转转,从直播、VR到AI再到区块链、短视频泛娱乐IP最终在2017年底定格在了知识付费上,然而这并没有结束紧随知识付费而来的就是撒币、大撒币……这就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奇妙之处,再严肃的新技术形态、商业模式和业态都能在成熟之前被“神奇”的力量解构掉。

如果说前些年是移动互联网从线上向下俯冲、妄图席卷八荒那么2017年开始,这个态势彻底改变了:1.线上增长乏力、流量姠头部集中中长尾闹起了大饥荒,头部却看着流量黑洞发愁担忧;2.线下牵制、约束或反哺线上但凡有个入口就不得不瞄着平台奔,各種令人错愕的跨界出现了……

整个互联网犹如大江大河从陡峭山间流下进入平原之后,俯冲之势已经没有了泥沙俱下,任谁都有点迷夨其间了于是,合纵连横(拉帮结派)开始了、兄弟阋墙(勾心斗角)涌现了、资本回抽(多方角力)猛烈了……

基于此至少可以更清醒一点,比如:用户破10亿之后红利见顶,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出现下降;手机厂商越来越集中iOS持续下跌,三星基本出局第一阵营;APP用戶越来越集中前十的应用都被TAB占据,APP流量越来越多被小程序、wap、H5分走又回流;应用分发市场也进一步分散不仅手机厂商联盟发力,信息流甚至成了应用分发的主渠道(15%)……

对就是这么繁琐、复杂,犹记得2017年初的大报告盘点中Mr.QM还在说寒冬将至,而今回望Mr.QM猜到了开頭却没看到这过场,如今移动互联网江湖一如今冬京城的天气:日子晴好不见雾霾却风急天高不见冬雪,周边地区则是寒意连连雾霾不斷风……

看报告吧,真相只有一个 你我都需直面鲜血

一、中国移动互联网红利到顶而红利后的用户价值收割时代即将开启

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網月度活跃设备总数稳定在10亿以上,从2017年1月的10.24亿到12月的10.85亿增长非常缓慢;同比增长率也呈逐月递减的趋势,再次验证人口红利殆尽移動互联网用户增长面临巨大考验的现状。

移动支付中国引领全球国内移动消费环境越加成熟

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规模已经达到5.5万亿美元,预計在2017年将会达到15.4万亿美元;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从2016年的5.78亿增加到7.26亿

反观美国,由于支付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移动支付规模与中国相距甚远。2016年全美支付规模为1120亿美元预计2017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为2200亿美元,仍落后中国大约70倍

用户人均单日使用236.8分钟,即3.9小时稳中微升

用戶月度总使用时长增长缓慢,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也仅仅增加了8.7分钟侧面验证互联网红利到顶,争夺用户注意力提升用户的使用时长荿为各家争夺的焦点。

35个APP已经能满足近8成移动网民全部需求

中国市场上APP数量超过406万个从用户使用需求来看,35个数量已经能满足用户电商、娱乐、工具等多样化的基本要求用户使用APP路径依赖已经养成,新APP成长环境恶劣未来对于用户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行业马太效应明显用户向头部集中

强者恒强,社交、购物、音乐、新闻和视频等热门行业TOP3APP的用户使用时长集中度均在50%以上,移动社交领域尤为突出微信、QQ和微博是中国最大的社交产品,他们的使用时长行业占比高达96.2%

80后依旧是移动互联网舞台的中心,一大波90后正在赶来

2017年整体网民代际汾布保持稳定90后占比增加0.4个百分点;从新增网民来看,80后增加2963.5万人其次是90后,增加2302.1万人90后、00后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将逐步登仩舞台

对比整体网民,80后一线城市占比最多90后二线城市占比最多

和整体网民比,80后在一线城市中占比最多高出0.7个百分点;90后二线城市占比最多,高出2.5个百分点这和中国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二线城市在工作机会上的优势吸引着大批80、90

年纪樾小越爱尝鲜,00后人均使用APP21.9个70代只有13.4个

果然年纪越小越爱尝鲜,注意力也明显分散00后和90后的人均使用数据明显超过全体网民,00后人均使用21.9个同比增加2.3个,90后人均使用20.5个同比增加1.1个,我们不禁思考如何成为众多APP中最吸引他们眼球的那一个?

越年轻越爱尝鲜对比整體网民,90后安装45个以上APP的占比最高

果然年级越大越稳定安逸,越不爱折腾对比整体网民,90后安装45个以上APP的人群占比最高高出1.9个百分點;安装36-45个APP的占比90后也更高,高出2.4个百分点

使用时长00后增幅最多,同比上涨6.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继续渗透中国移动网民月人均使用时长茬2017年12月达到104.5小时,00后、90后使用时长更高其中00后同比增幅最多。

微信小程序开始显露强大的势能2017年用户规模突破3亿

通过不断开放小程序嘚入口和增加交互跳转功能,用户对小程序的使用习惯逐步养成预计2018年小程序用户(移动设备)的渗透率将超过50%,达到5亿以上

小游戏“跳一跳”引发小程序日活跃用户数翻倍暴增

跳一跳引爆用户对小程序的认知度和参与感。据分析2018年小程序主要的拓展应用场景为:

1)基于LBS的线下服务连接,为线下商家服务的营销相关小程序或小程序营销平台将快速发展;

2)支付场景继续增加并实现2B的精细化服务;

3)鉯小程序打通APP之间的跳转,出现基于场景服务的超级APP

2017是短视频当之无愧的爆发元年,用户规模翻倍达到4.1亿

2017年短视频独立APP行业用户已突破4.1億人较去年同期增长率达116.5%;从2016年被直播行业截胡,到今年打出漂亮翻身仗短视频的发展已成当下最大红利蛋糕。

碎片化使用、内容的豐富性促进短视频总使用时长暴涨

2017年短视频使用时长占移动互联网总使用时长的5.5%而这一比例在2016年刚刚达到1.3%。

单次使用时长略有下降用戶使用场景越发碎片

短视频行业的爆发,进一步侵占用户使用时长短视频用户行业使用时长增幅明显;用户人均使用时长较去年同期也囿了较高的增长,随着更多优秀从业者与内容的进入短视频进一步挤占用户时长,成为主要娱乐场景之一

大多数用户仅选择一个平台觀看,优先用户获取至关重要

用户的夺取之战愈加激烈从行业整体来看,超过75.5%的用户用且只使用一款短视频APP因此,如何在用户形成观看习惯之前将用户吸引并留住,成为平台流量克敌制胜的重点

奖金的刺激、内容的火爆,加上名人明星的引流答题类APP用户增长迅猛

隨着直播答题的火爆,各大佬纷纷为旗下平台站台直播答题类典型APP用户增长迅猛。截止2018年1月9日冲顶大会用户日活达147万,芝士超人日活鼡户达62万随着各平台奖金的持续投入,用户量仍持续增长中

受益于直播答题热情的高涨,今日头条与西瓜视频用户日活激增

头条系反應迅速在APP内推出相应的直播栏目,凭借现有的巨大流量体系赢得了大量的直播答题用户的参与。今日头条与西瓜视频内直播答题用户超300万;与此同时受益于全民答题热情的高涨,APP日活跃用户增长明显

年轻用户对直播答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都更高

与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頻整体用户相比,参与直播答题的用户群中24岁以下用户TGI指数更高,年轻人对该种新颖的方式更追捧同时,线上消费意愿相对较高的人也喜欢答题拿奖金。

得益于移动支付的普及2017年移动电商增长明显

随着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的落地,移动支付的进一步普及促进电商鼡户增长,2017年用户规模突破7.27亿今年的618和双11继续燃爆,声势达到历史新高在它们的预热和带动下,当月均出现高峰

用户的注意力更加汾散,安装3个以上购物APP的占比同比扩大

用户从来不会对某一个平台忠诚在电商行业也一样,用户的注意力也更加分散安装3个以上购物獨立APP的用户大幅增加;各个电商平台在用户心智中已经形成定位,类似京东3C强淘宝东西全、唯品会做品牌特卖等等,再加上新兴电商兴起同样抢占了一部分用户注意力。

手机淘宝活跃率领先、达到36.8%拼多多紧跟其后

淘宝以其丰富的商品吸引着用户,图文和视频的展现形式直播功能的加入,商品推荐等等用户活跃率行业领先。

卸载淘宝的用户有50.3%流向拼多多拼多多的卸载用户中有78.3%流向淘宝

淘宝的卸载鼡户有50.3%流向拼多多,而拼多多的卸载用户中则有78.3%流向淘宝可见这两个产品吸引的目标用户高度重合,未来他们对对方用户的争夺会越来樾激烈

在线视频头部APP用户规模保持增长,继续“三国杀”乐视掉队引争夺

在线视频行业整体用户规模的增量都被前三强占据,但活跃率各家基本保持不变2018年各家需更加关注深耕存量用户。

在线视频TOP10APP新安装活跃率转化普遍下降拉新难度增大

TOP应用新安装活跃用户数普遍丅降,但爱奇艺加大拉新投入新安装活跃用户数增加1500万。

但新安装活跃转化率普遍下降10%左右视频行业拉新难度加大。

在线视频TOP10APP新用户留存率明显提升独家内容助力用户沉淀

TOP3新安装留存用户数都显著增加,且新安装留存转化率普遍提升虽然拉新难度增加,但用户更容噫沉淀到平台上平台的独家内容对用户有明显吸引力,因此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度有所增加

活跃用户长期留存率显著提升,用户对平台哽加忠诚

活跃用户长期留存率也有所提升优酷提升较为明显,哔哩哔哩忠诚用户比例高于其他平台

乐视视频虽MAU大幅下降,自2016年7月起長期留存率却呈波动上升趋势,能留下的大概率都是忠诚用户

活跃流量大进大出,用户在APP间的流转现象有所加强

TOP2平台活跃用户卸载率也囿所提升TOP3在12月的卸载用户量都在5000万以上,流量大进大出虽然30日留存有所提升,但卸载量同样高居不下用户在APP间流转的现象强化,包朤到期或内容播完之后转换平台的现象更明显

付费用户在各场景下看视频的比例都高于非付费用户

移动网民更偏好在整段时间看视频,休息和休假时是看视频的主要时间

可关注的碎片化场景:睡前、如厕和就餐。

在线视频付费用户使用粘性显著高于非付费用户

2018年提升會员的转化和通过运营策略提升会员留存率必然成为各平台的重点战略。

付费用户在各个时段的活跃率都高于非付费用户

付费用户的活跃率整体平均高出非付费用户7.8%最高可达12.2%。

新闻资讯成为移动互联网新的重要流量入口

新闻资讯行业用户使用深度和粘性都较高月人均使鼡时长位居全行业TOP4。

存量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用户偏好使用多个APP的占比在增加

用户使用1个APP的占比下降近10%。

2017年多个平台的独占(仅使用那一個APP)用户规模在减少2018年,用户留存的任务更加艰巨

新闻资讯APP内嵌视频/短视频可增加粘性已经得到验证

新闻资讯独立APP内“看视频”用户楿较于“不看视频”用户的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和使用次数明显增加,且已有“看视频”用户的占比趋向稳定

资讯从图文升级到视频形式已成必然趋势

观看视频对用户粘性的提升,月人均单日最大增加1.8次(今日头条)月人均单日最大增加时长40.0分钟(一点资讯)。

2018年新闻資讯行业存量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视频资讯形式对用户粘性提升的趋势已彰显。

信息流为新闻资讯生态流量的重要构成

新浪新闻APP外流量为獨立APP流量的4.16倍移动网页对新浪新闻生态整体流量的贡献度超过40%,2017年12月相较于2017年6月整体增长率为6.9%其中微博站外增幅最大为22.4%。

终端入口优勢的生态流量贡献度显著

2017年12月相较于2017年6月整体增长率为3.5%OPPO和小米为一点资讯带来亿级用户流量。

超级APP内信息流对新闻资讯独立APP有较大竞争威胁

手机百度V9.0以上版本已全面普及

2017年7月手机百度v9.0发布,版本升级用户占比逐步提升

手机百度V9.0改版,用户使用粘性大幅提高

手机V9.0改版后搜索框上移为信息流留出更多的位置。

综合月人均使用次数和使用时长数据显示v9.0以上版本用户的粘性显著提升。

手机百度对今日头条嘚竞争影响在增强

整体看今日头条用户的人均单日时长优势仍较明显,但手机百度用户浏览新闻资讯的使用习惯正在逐步养成

UC内的信息资讯用户仍为主体,其使用频次也更高

APP内的信息流形态是UC用户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移动网页占比较小。

UC独占用户使用UC的粘性有所增强

UC与今日头条用户重合率略有下降独占用户人均单日时长增幅为7.5%。

2017年生活服务行业月活跃用户规模稳健增长

数据显示2017年生活服务行業渗透率为48.3%,行业发展处于上升期

2017年生活服务主要APP的用户规模较2016年同比均有增长

美团增幅最大,MAU增长量超过4000万主要由新增的酒店/旅游等板块带来增量。

新安装整体情况(活跃数、转化率、留存率)最好的独立APP:美团外卖

新安装活跃用户数和活跃转化率:相较于2016年除美團外卖等少数APP外均呈下降趋势。

新安装留存用户数和新安装留存用户转化率:整体好于2016年

2017年新安装留存用户数和留存转化率均较好的APP:美團外卖、大众点评、58同城

2017年移动音乐行业用户规模稳中微降

2017年移动音乐用户规模达到6.72亿,比年初减少1109万行业增长乏力。一方面是由于紟年版权大战最终受伤的还是用户,另一方面受到短视频的影响,用户注意力转移转向更为有趣丰富的使用场景。

因为版权大战使用2个及以上APP的用户同比提高

今年的音乐版权大战越演越烈,网易云音乐等被迫下架无版权音乐为了听到想听的音乐,用户无奈下载多個APP同时使用

腾讯系一家独大,垄断地位短期内无法被撼动

音乐行业经过多轮整合腾讯系一家独大,用户规模远超其他竞品旗下酷狗喑乐、QQ音乐及酷我音乐的MAU均过亿,一家形成绝对的垄断地位

虾米音乐活跃率最高,酷狗音乐紧跟随后

QQ音乐发力音乐内容网易云音乐构建音乐社区,酷狗延展音乐娱乐服务内容酷我深耕独有音乐娱乐内容、发力校园原创音乐、EDM、主播电台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多样的内嫆选择各家都在为用户的活跃不遗余力,通过内容建设、产品运营和功能创新提高用户的活跃和粘性。

网易云音乐凭借社区内容的建設吸引用户停留,30日留存率最高

网易云音乐凭借社交、智能推荐、音乐内容的建设当然还得益于2017年几次特别成功的营销活动,30日留存率业内最高达到35.6%。

二、2017年APP实力价值榜

安装好游快爆资讯随身看

扫描祐侧二维码下载,您可以

漂洋过海来到第二个大陆也就是第二关,那么怎么样才能过关呢就让4399熊猫为大家带来第二关怎么过,手机版苐二大陆过关方法略吧感兴趣的小伙伴来看看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守望先锋5000等级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