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制作时,技术要求为R=300/400是啥意思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中使用的金属、非金属风管与复合材料风管的加工、制作。

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安裝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检验批: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來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2)检验: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仳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3)交接检验:由施工的承接方与完成经双方检查并对可否继续施工做出确认的活动。

(4)主控项目:建筑工程中的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5)一般项目: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6)抽样检验: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建筑工程检验项目中,按检验批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嘚检验

(7)风管:采用金属、非金属薄板或其他材料制作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管道

(8)风道:采用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通道

(9)通风工程:送风、排风、除尘、气力输送以及防、排烟系统工程的统称。

(10)空调工程:空气调节、空气净囮与洁净空调系统的总称

(11)咬口:金属薄板边缘弯曲成一定形状,用于相互固定连接的构造

《风管制作安装技术规范》由会員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管制作安装技术规范(40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现批准通风管道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編号为JGJ131-2004自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2.0.7、3.1.3(1)、4.1.6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年6月4日 前 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284号

2、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的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踐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 通用规定;3 风管制作;4 风管安装;5 风管检验;本规程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义 吴小莎 张耀良 李红霞汪曼济 彭 荣 何广钊 魏顺意黄元真 赵成刚 何伟斌 肖吉澄刁学渝 汪坤明 徐显辉 吴志新袁 劲 邹世平 严 健 商桂芝 目 次1 总则2 通用规定3 风管制作3.1 一般规定3.2 镀锌钢板及普通钢板风管3.3 不锈钢风管3.4 铝板風管3.5 酚醛复合风管与聚氨酯复合风管3.6 玻璃纤维复合风管3.

3、7 无机玻璃钢风管3.8 硬聚氯乙烯风管3.9 净化空调系统风管3.10 风管配件3.11 柔性风管4 风管安装4.1 一般规定4.2 支吊架制作与安装4.3 风管连接的密封4.4 金属风管安装4.5 非金属风管安装4.6 柔性风管安装4.7 净化空调系统风管安装5 检验与试验5.1 一般规定5.2 主控项目檢验风管耐压强度及漏风量测试方法附录B 风管系统漏光检测及漏风量测试方法本规程用词说明条文说明 1 总 则 1.0.1 为了规范风管的制作、安装、檢验和试验方法, 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与改建的工业与囻用建筑

4、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用金属或非金属管道(简称风管)的制作与安装1.0.3 风管制作与安装的技术与质量要求,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苻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通用规定 2.0.1 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应按设计图纸、合同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发生变更必须有设计戓合同变更的通知书或技术核定签证。2.0.2 风管系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与建设单位、监理、总承包和设计等单位协调风管与其它管线管路位置走向,核对安装预留孔洞等施工中应与土建及其他专业工种相互配合。2.0.3 风管制作与安装所用板材、型材以及其他主要成品材料应符匼设计及相关产品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明材料进场应

5、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验收。2.0.4 以成品供货的通风管道必须具有相应的合格证明包括主材的材质证明、风管的强度及严密性检测报告(非金属风管还需提供消防及卫生检测合格的报告)。成品供货风管的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2.0.5 风管制作宜优先选用节能、高效、机械化加工制作工艺。2.0.6 风管制作与安装所使用的計量器具及检测仪器应处于合格状态并在有效检定期隐蔽工程的风管在隐蔽前必须经监理人员验收及认可签证2.0.8 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试验其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2.0.9 风管系统按其工作压力(P)划分为以下三个类别:1 低压系统 P500P

6、a2 中压系统 500 PaP1500Pa3 高压系统 p.10 (或一般规定 3.1.1 金属板材应符合下列规定:1 普通钢板的表面应平整光滑,厚度应均匀不得有裂纹结疤等缺陷,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優质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GB13237或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710的规定2 镀锌钢板(带)宜选用机械咬合类,镀锌层为100号以上(双面彡点试验平均值应不小于100g/m2)的材料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2518的规定。3 不锈钢板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其表媔不得有明显的划痕、刮伤、斑痕和凹穴等缺陷,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

7、钢冷轧钢板GB3280的规定4 铝板应采用纯铝板或防锈铝合金板,其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痕、刮伤、斑痕和凹穴等缺陷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3880的规定。3.1.2 金属型钢应分别符合现行國家标准热轧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9787、热轧扁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704、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707、熱轧圆钢和方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702的规定3.1.3 非金属风管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非金属风管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8624规定的不燃A级或难燃B1的规定。2

8、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用纯铝箔GB3198的规定厚度应不小于0.06mm。当铝箔层复合囿增强材料时其厚度应不小于0.012mm。3 复合板材的复合层应粘结牢固板材外表面单面分层、塌凹等缺陷不得大于6。内部绝热材料不得裸露在外4铝箔热敏、压敏胶带和粘结剂的燃烧性能应符合难燃B1级,并在使用期限内粘结剂应与风管材质相匹配,且符合环保要求5 铝箔压敏、热敏胶带的宽度不应小于50 mm。铝箔厚度不应小于0.045mm铝箔压敏密封胶带180剥离强度不应低于0.52N/mm。铝箔热敏胶带熨烫面应有加热到150时变色的感温色點热敏密封胶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时,剥离强度不应低于0.68N/

9、mm6硬聚氯乙烯板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硬质聚氯乙烯层压板材GB/T4454或硬质聚氯乙烯挤絀板材GB/T13520的规定。板材燃烧性能应为难燃B1级成型的硬聚氯乙烯板不应有气泡、分层、碳化、变形和裂纹等缺陷。7非金属风管板材的技术参數及适用范围应符合表3.1.3的规定表3.1.5 金属矩形风管连接形式及适用风管边长、圆形风管的连接形式及适用范围应分别符合表3.1.5-1、3.1.5-2规定。 表3.1.6 非金屬矩形风管连接形式及适用范围尘及杂物等3.1.8 风管及法兰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1.8规定。 3.2 钢板风管3.2.1 钢板矩形风管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矩形风管及其配

10、件的板材厚度不应小于表3.2.1-1的规定彩色涂层钢板的塗塑面应设在风管 图3. 2.1 焊接风管焊缝位置4 除尘系统风管与法兰的连接宜采用内侧满焊、外侧间断焊,风管端面距法兰接口平面不应小于5mm5 风管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1)薄钢板法兰风管宜轧制加强筋,加强筋的凸出部分应位于风管外表面排列间隔应均匀,板面不应有明显的变形2)风管的法兰强度低于规定强度时,可采用外加固框和管内支撑進行加固加固件距风管连接法兰一端的距离不应大于250mm。3)外加固的型材高度应等于或小于风管法兰高度且间隔应均匀对称,与风管的連接应牢固螺栓或铆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220mm;外加固框的四角处,应连接为

11、一体4)风管内支撑加固的排列应整齐、间距应均匀对称,應在支撑件两端的风管受力(压)面处设置专用垫圈采用管套内支撑时,长度应与风管连长相等5)矩形风管刚度等级及加固间距宜按表3.2.1-2、表3.2.1-3、表3.2.1-4、表3.2.1-5、表3.2.1-6进行选择和确定。 1. 角钢法兰的连接螺栓和铆钉的规格及间距应符合表3.2.2的规定法兰的焊缝应熔合良好、饱满,不得有夹渣囷孔洞;法兰四角处应设螺栓孔, 同一批同规格的法兰应具有互换性2.壁厚小于或等于1.2mm的风管套入角钢法兰框后,应将风管端面翻边并用鉚钉铆接。风管的翻边应平整、紧贴法兰、宽度均匀翻边高度不应小于6 mm;

12、咬缝及四角处应无开裂与孔洞;铆接应牢固,无脱铆和漏铆3.2.3薄钢板法兰风管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1 薄钢板法兰应采用机械加工;风管折边(或组合式法兰条)应平直,弯曲度不应大于52 组合式薄鋼板法兰与风管连接可采用铆接、焊接或本体冲压连接,低、中压风管与法兰的铆(压)接点间距应小于或等于150mm;高压风管的铆(压)接点間距应小于或等于100mm。3 弹簧夹应具有相应的弹性强度形状和规格应与薄钢板法兰匹配,长度应为120150mm3.2.4 C形、S形插条与风管插口的宽度应匹配,插条的两端延长量(图3.2.4)宜大于或等于20mm;S形插条与风管连长尺寸允许偏差应为2mm C形插条

13、S形插条图3.2.4 C形插条、S形插条示意图3.2.5 立咬口与包边立咬口風管的立筋高度应大于或等于25mm。立咬口的折角应与风管垂直、直线度允许偏差为5;立咬口四角连接处的90贴角板应大于或等于风管板厚3.2.6 圆形风管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圆形风管分直缝和螺旋缝两种形式,风管板(带)材厚度不应小于表3.2.6-1的规定芯管自攻螺钉规格或铆钉数量應符合表3.2.6-2规定。风管法兰的螺栓及铆钉的间距应小于或等于150mm;高压系统风管则应小于或等于 100mm44m2时,均应采取加固措施 3.3 不锈钢板风管 3.3.1不锈鋼板风管和配件的板材厚度不应小于表3.3.1的规定。3

14、.3.2 1mm时宜采用氩弧焊或电弧焊焊接,不得采用气焊焊接时,焊材应与母材相匹配并应防止焊接飞溅物沾污表面,焊后应将焊渣及飞溅物清除干净3.3.3 不锈钢风管采用法兰连接时,矩形风管法兰材料规格及要求应符合本规程表3.2.2規定;圆形风管法兰材料规格及要求应符合本规程表3.2.6-3 规定法兰材质为碳素钢时,其表面应进行镀铬或镀锌处理风管铆接应采用不锈钢鉚钉。3.3.4 矩形不锈钢风管采用薄钢板法兰连接时还应符合本规程第3.2.3条规定。紧固件材质为碳素时其表面应进行镀铬或镀锌处理。3.3.5 矩形不鏽钢风管的加固形式可符合本规程表3.2.1-5的规定;加固间距可符合本规程表

15、3.2.1-6的规定 3.4 铝板风管 3.4.1 铝板风管板材厚度不得小于表3.4.1的规定。3.4.2 式咬口板厚大于1.5 mm时, 应采用氩弧焊或气焊焊接。3.4.3 铝板焊接的焊材应与母材相匹配焊前应清除焊口处的氧化膜及脱脂;焊缝不得有未熔合、烧穿等缺陷,焊缝表面应清除飞溅、焊渣、焊药等3.4.4 矩形铝板风管的法兰材料规格及要求应符合本规程表3.2.2 的规定。铝板圆形风管法兰材料规格忣要求应符合本规程表3.2.6-3 的规定铝板风管与法兰的连接采用铆接时,应采用铝铆钉风管法兰材质为碳素钢时,其表面应按设计要求做防腐处理3.4.5 矩形铝板角钢法兰风管的连接间距可按照

16、本规程表3.2.1-2和表3.2.1-3的规定,加固间距可按照本规程表3.2.1-6的规定,根据铝材强度另行计算3.4.6矩形鋁板风管不宜采用C、S形平插条连接形式。 3.5 酚醛铝箔复合风管和聚氨酯铝箔复合风管 3.5.1 酚醛铝箔复合板风管与聚氨酯铝箔复合板风管板材的拼接应采用45角粘接或“H”形加固条拼接(图3.5.1)拼接处应涂胶粘剂粘合。当风管边长小于等于1600mm时宜采用45角形槽口处直接粘接,并在粘接缝处两側粘贴铝箔胶带;边长大于1600mm时应采用“H”形PVC或铝合金加固条在90角槽口处拼接,拼接处应涂胶粘剂粘合 45角粘接 中间加“H”加固条拼接图 3.5.1

17、风管板材拼接方式3.5.2 复合板板材切割应使专用刀具,切口应平直风管管板组合前应清除油渍、水渍、灰尘,组合可采用一片法、两片法戓四片法形式(图3.5.2)组合时45角切口处应均匀涂满胶粘剂粘合。粘结缝应平整不得有歪扭、错位、局部开裂等缺陷。铝箔胶带粘贴时其接縫处单边粘贴宽度不应小于20mm。3.5.3 风管 二片法 二片法 四片法图3.5.2 矩形风管45角组合方式3.5.6边长大于320mm的矩形风管安装插接法兰时应在风管四角粘贴厚喥不小于0.75mm以上的镀锌直角垫片,直角垫片宽度应与风管板料厚度相等垫片边长不得小于55mm。3.5.7 风管 酚醛铝箔复合风管与聚氨酯铝箔复合

18、风管横向加固点数及纵向其边长大于1200mm时应在法兰的单侧方向长度为250mm玻璃纤维复合板风管 3.6.1玻璃纤维复合板内、外表面层与玻璃纤维绝热材料粘结应牢固,复合板表面应能防止纤维脱落风管内壁采用涂层材料时,其材料应符合对人体无害的卫生规定3.6.2风管内表面层的玻璃纤维咘应是无碱或中碱性材料,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JC/T281的规定内表面玻璃纤维布不得有断丝、断裂等缺陷。3.6.3 风管宜采用整板材料制作板材拼接时应在结合口处涂满胶液并紧密粘合(图3.6.3);外表面拼缝处预留宽30mm的外护层涂胶密封后,用一层大于或等于50mm宽热敏(压敏)铝箔胶带

19、粘贴密封接缝处单边粘贴宽度不应小于20mm。内表面拼缝处可用一层大于或等于30mm宽铝箔复合玻璃纤维布粘贴密封或采鼡胶粘剂抹缝 (a) (b)图3.6.3 玻璃纤维复合板拼接3.6.4 风管管板槽口形式可采用45角形和90梯形(图3.5.2、图3.6.4)。切割槽口应选用专用刀具且不得破坏铝箔表层。组合风管的封口处宜留有大于35mm的外表面搭接边量 图3.6.4 玻璃纤维复合风管梯形槽口3.6.5风管组合前,应清除管板表面的切割纤维、油渍、沝渍槽口处应均匀涂满胶粘剂,不得有玻璃纤维外露风管组合时,应调整风管端面的平面度(图3.6.6)槽口不得有间隙和错口。风管 风管直角组合图3.

20、6.6 风管采用金属槽形框处加固时应按本规程表3.6.7设置内支撑,并将内支撑与金属槽形框紧固为一体负压风管的加固,应设在风管的内侧3.6.7 风管的内支撑横向加固点数及外加固框纵向间距应符合表3.6.7的规定。3.6.8风管按本规程表3.1.6采用外套角钢法兰、外套C形法兰连接时其法兰处可视为一外加固点。其他连接方式的风管长边大于1200mm时距法兰150mm内应设纵向加固。采用阴、阳榫连接的风管应在距榫口100mm内设纵向加凅。 阴、阳榫尺寸图3.6.9 风管成型后管端为阴、阳榫的管段应水平放置,管端为法兰的管段可以立放;风管应待胶液干燥固化后方可挪动、疊放或安装;风管应存放

21、在防潮、防雨和防风沙的场地 3.7 无机玻璃钢风管 3.7.1 无机玻璃钢风管按其胶凝材料性能分为:以硫酸盐类为胶凝材料与玻璃纤维网格布制成的水硬性无机玻璃钢风管和以改性氯氧镁水泥为胶凝材料与玻璃纤维网格布制成的气硬性改性氯氧镁水泥风管两種类型。胶凝材料硬化体的PH值应小于8.8,并不应对玻璃纤维有碱性腐蚀3.7.2 无机玻璃钢风管应采用无碱、中碱或抗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并分别符匼现行国家标准玻璃纤维网格布JC561、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JC/T281、中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JC/T576的规定氯氧镁水泥风管氧化镁的品质应符合现荇国家标准菱镁制品用轻烧氧化镁WB/T的

22、规定。 3.7.3 无机玻璃钢风管分为整体普通型(非保温)、整体保温型(内、外表面为无机玻璃钢中间為绝热材料)、组合型(由复合板、专用胶、法兰、加固角件等连接成风管)和组合保温型四类,其制作参数应符合表3.7.3-1、3.7.3-2、3.7.3-3的规定 3.7.4 玻璃纖维网格布相邻层之间的纵、横搭接缝距离应大于300mm,同层搭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mm搭接长度应大于50mm。3.7.5 风管表层浆料厚度以压平玻璃纤维网格咘为宜(可见布纹)且表面不得有密集气孔和漏浆。 表3.7.3-3 组合保温型风管制作参数(适用压力1500Pa)(mm)的过渡圆弧半径应为壁厚的0.81.2倍3

23、.7.7风管制作完毕需待胶凝材料固化后除去内模,并置于干燥、通风处养护6日以上方可安装。3.7.8 矩形风管管体的缺棱不得多于两处且小于等于1010mm。风管法兰缺棱不得多于一处且小于等于1010mm;缺棱的深度不得大于法兰厚度的1/3,且不得影响法兰连接的强度3.7.9 风管壁厚、整体成型法兰高喥与厚度偏差应符合表3.7.9的规定,相同规格的法兰应具有互换性 口、角缝,加固螺栓和法兰孔隙处均应密封组合型保温式风管保温隔热層的切割面,应采用与风管材质相同的胶凝材料或树脂加以涂封3.7.11 组合型风管四角采用角形金属型材加固时,其紧固件的间距应小于等于200mm法兰与管板紧固点

24、的间距应小于等于120mm。3.7.12 整体型风管应采用与本体材料或防腐性能相同的材料加固加固件应与风管成为整体。风管制莋完毕后的加固其内支撑加固点数及外加固框、内支撑加固点纵向间距应符合表3.7.12的规定,并采用与风管本体相同的胶凝材料封堵 3.7.13-1和表3.7.13-2嘚规定。表表 3.8 硬聚氯乙烯风管 3.8.1 风管板材厚度及内径(或外边长)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8.2-1或表3.8.22规定式、焊缝坡口尺寸及使用范围应符合表3.8.2的规萣。3.8.3 矩形风管的四角可采用煨角或焊接连接的方法当采用煨角时,纵向焊缝距煨角处宜大于80mm3.8.4 圆形、矩形风管

25、法兰的规格应符合表3.8.4-1表3.8.4-2嘚规定。3.8.5风管与法兰连接应采用焊接法兰端面应垂直于风管轴线。直径或边长大于500mm的风管与法兰的连接处宜均匀设置三角支撑加强板,加强板间距不得大于450mm段长度大于1200mm的风管,应焊接加固框或加固筋加固框的规格宜与法兰相同。3.8.7 风管两端面应平行无明显扭曲;表媔应平整、凸凹不应大于5mm;煨角圆弧应均匀。 3.9 净化空调系统风管 3.9.1风管制作场所应相对封闭制作场地宜铺设不易产生灰尘的软性材料3.9.2风管加工前应采用清洗液去除板材表面油污及积尘,清洗液应采用对板材表面无损害、干燥后不产生粉尘且对人体无

26、危害的中性清洁剂。3.9.3 風管应减少纵向接缝且不得有横向接缝。矩形风管底板的纵向接缝数量应符合表3.9.3规定采用涂密封胶或其他密封措施堵严。密封材料宜采用异丁基橡胶、氯丁橡胶、变性硅胶等为基材的材料风管板材连接缝的密封面应设在风管壁的正压侧。3.9.5 彩色涂层钢板风管的内壁应光滑;板材加工时不得损坏涂层被损坏的部位应涂环氧树脂。3.9.6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法兰铆钉间距应小于100 mm空气洁净等级为15的风管法兰铆钉間距应小于65mm。3.9.7 风管连接螺栓、螺母、垫圈和铆钉应采用镀锌或其他防腐措施不得使用抽芯铆钉。3.9.8 风管不得采用S型插条、C型直角插条及立聯合角

27、插条的连接方式空气洁净等级为15级的风管不得采用按扣式咬口。3.9.9 风管内不得设置加固框或加固筋3.9.10 风管制作完毕应使用清洗液清洗,清洗后经白绸布擦拭检查达到要求后应及时封口。 3.10 风管配件 3.10.1 矩形风管的弯管、三通、异径管及来回弯管等配件所用材料厚度、连接方法及制作要求应符合风管制作的相应规定3.10.2 矩形弯管按图3.10.2-1所示分 矩形弯管示意图管应按图3.10.2-2选用并设置单弧形或双弧形等圆弧导流片。導流片圆弧半径及片距宜按表3.10.2-2规定 (a) 单弧形 (b) 双弧形图3.10.2-2 单弧形或双弧形导流片形式 宜为2035mm

28、; 单面变径与双面变径夹角通管段长度宜为2倍支管矗径加100mm、支管长度不应小于200mm,止口长度宜为50mm三通连接宜采用焊接或咬按形式(图3.10.5)。 图3.10.5 三通连接形式 图3.10.5 三通连接形式 3.11 柔性风管 3.11.1柔性风管应选鼡防腐、不透气、不宜霉变的柔性材料用于空调系统时,应采取防止结露的措施;外保温风管应包覆防潮层311.2 直径小于等于250mm的金属圆形柔性风管,其壁厚应大于等于0.09mm;直径为250500mm的风管其壁厚应大于等于0.12mm;直径大于500mm的风管,其壁厚应大于等于0.2mm3.11.3风管材料、胶粘剂的燃烧

29、性能应达到难燃B1级。胶粘剂的化学性能应与所粘结材料一致且在-3070环境中不开裂、融化,不水溶并保持良好的粘结性3.11.4 铝箔聚酯膜复合柔性風管的壁厚应大于或等于0.021mm,钢丝表面应有防腐涂层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胎圈用钢丝GB14450标准的规定。钢丝规格应符合表3.11.4规定) 4 风管安装 4.1 一般规定 4.1.1风管系统的安装宜在建筑物围护结构施工完毕、安装部位和操作场所清理后进行。净化空调风管系统应在安装部位的地面已做好牆面抹灰工序完毕,室内无飞尘或有防尘措施后进行安装4.1.2 风管安装前应对风管位置、标高、走向进行技术复核,且符合设计要求建筑結构的预留

30、孔洞位置应正确,孔洞应大于风管外边尺寸100mm或以上4.1.3 搬运风管应防止碰、撬、摔等机械损伤,安装时严禁攀登倚靠非金属风管4.1.4 风管安装前应对其外观进行质量检查,并清除其内外表面粉尘及管内杂物安装中途停顿时,应将风管端口封闭4.1.5 风管接口不得安装茬墙内或楼板内,风管沿墙体或楼板安装时距墙面、楼板宜大于150mm。4.1.6 风管内不得敷设各种管道、电线或电缆室外立管的固定拉索严禁拉茬避雷针或避雷网上。4.1.7输送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或安装在易燃、易爆环境的风管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通过辅助生产房间的风管必须嚴密并不得设置接口。输送空气温度高于80的风管应按设

31、计规定采取防护措施4.1.8输送产生凝结水或含蒸气的潮湿空气风管,安装坡度应按设计要求风管底部不宜设置拼接缝,拼接缝处应做密封处理4.1.9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楼板或墙体时, 应设壁厚不小于1.6 mm的预埋管或防护套管, 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采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害的柔性材料封堵。4.1.10 风管与建筑结构风道的连接接口应顺气流方向插入,并应采取密封措施4.1.11 风管与风机、风机箱、空气处理机等设备相连处应设置柔性短管,其长度为150300mm或按设计规定柔性短管不应作为找正、找平的异徑连接管。风管穿越结构变形缝处应设置的柔性短管其长度应大于变形缝宽度100mm以上。4

32、.1.12 风管测定孔应设置在不产生涡流区的便于测量和觀察的部位;吊顶支吊架制作与安装 4.2.1 风管支、吊架的固定件、吊杆、横担和所有配件材料的应用应符合其载荷额定值和应用参数的要求。4.2.2 风管支吊架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1 支吊架的形式和规格宜按本规程或有关标准图集与规范选用, 直径大于2000mm或边长大于2500mm的超宽、超重特殊风管的支、吊架应按设计规定2 支吊架的下料宜采用机械加工,采用气焊切割口应进行打磨处理;不得采用电气焊开孔或扩孔3 吊杆应平直,螺纹应完整、光洁吊杆加长可采用以下方法拼接:1)采用搭接双侧连续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吊杆直径的6倍;2)采用螺纹连接

33、时擰入连接螺母的螺丝长度应大于吊杆直径,并有防松动措施4.2.3 矩形金属水平风管在最大允许安装距离下,吊架的最小规格应符合表4.2.3-1规定圓形金属水平风管在最大允许安装距离下,吊架的最小规格应符合表4.2.3-2规定其它规格应按吊架栽荷分布图4.2.3及公式(4.3.2)进行吊架挠度校验计算。撓度不应大于9mm ( P - P1 ) a ( 3L2 - 4a2 )

34、;E刚度系数(kPa);I4Pz4.2.4和槽钢。4.2.7 水平安装非金属风管支吊架最大间距应符合表4.2.7规定4.2.8 支吊架的预埋件应位置正确、牢固可靠,埋入部分应除锈、除油污并不得涂漆。支吊架外露部分应做防腐处理 插接管不宜小于200mm。4.2.10采用胀锚螺栓固定支、吊架时应符合胀锚螺栓使用技术条件的规定。胀锚螺栓宜安装于强度等级C15及其以上混凝土构件;螺栓至混凝土构件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螺栓直径的8倍;螺栓組合使用时其间距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0倍。螺栓孔直径和钻孔深度应符合表4.2.10规定成孔后应对钻孔直径和钻孔深度进行检查。1 靠墙或靠柱咹装的水平风管宜用悬臂支

35、架或斜撑支架;不靠墙、柱安装的水平风管宜用托底吊架直径或边长小于400mm的风管可采用吊带式吊架。2 靠墙咹装的垂直风管应采用悬臂托架或有斜撑支架不靠墙、柱穿楼板安装的垂直风管宜采用抱箍吊架,室外或屋面安装的立管应采用井架或拉索固定4.2.12 金属风管支吊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锈钢板、铝板风管与碳素钢支架的横担接触处,应采取防腐措施2 矩形风管装立面与吊杆的间隙不宜大于150mm,吊杆距风管未端不应大于1000mm3 水平弯管在500mm范围柔性风管吊卡箍安装4.2.15 风管安装后,支、吊架受力应均匀且无明显变形,吊架的横担挠度应小于9mm4.2.16 水平悬吊的风管长

36、度超过20m的系统,应设置不少于1个的防止风管摆动的固定支架4.2.17 支撑保温风管的横担宜设在風管保温层外部,且不得损坏保温层4.2.18 圆形风管的托座和抱箍的圆弧应均匀,且与风管外径一致抱箍支架的紧固折角应平直,抱箍应箍緊风管 4.3 风管连接的密封 4.3.1 风管连接的密封材料应满足系统功能技术条件、对风管的材质无不良影响,并具有良好气密性。风管法兰垫料的燃燒性能和耐热性能应符合表4.3.1的规定4.3.21 法兰垫片厚度宜为35 mm;2 输送温度低于70的空气,可用橡胶板、闭孔海棉橡胶板、密封胶带或其他闭孔弹性材料;3 防、排烟系统或输送温度高于70的空气或烟气应采

37、用耐热橡胶板或不燃的耐温、防火材料;4 输送含有腐蚀性介质的气体,应采用耐酸橡胶板或软聚乙烯板;5 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法兰垫料应为不产尘、不易老化、且有一定强度和弹性的材料4.3.3 密封垫片应减少拼接,接頭连接应采用梯形或榫形方式密封垫料不应凸入管 矩形风管管段连接的密封图4.3.3-2 圆形风管管段连接的密封4.3.4 非金属风管采用PVC或铝合金插条法蘭连接,应对四角或漏风缝隙处进行密封处理 4.4 金属风管安装 4.4.1 角钢法兰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角钢法兰的连接螺栓应均匀拧紧,螺母应在哃一侧2不锈钢风管法兰的连接,宜采用同材质的不锈钢螺栓;采用普通碳素钢螺栓时应按设计要

38、求喷涂涂料。3 铝板风管法兰的连接应采用镀锌螺栓,并在法兰两侧加垫镀锌垫圈4安装在室外或地下室等潮湿环境的风管角钢法兰连接处,应采用镀锌螺栓和镀锌垫圈4.4.2 薄鋼板法兰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风管四角处的角件与法兰四角接口的固定应紧贴端面应平整,相连处不应有大于2 mm的连续穿透缝法兰㈣角连接处、支管与干管连接处的C形、S形插条连接风管的折边四角处、纵向接缝部位及所有相交处均应进行密封。2 C形平插条连接应先插叺风管水平插条,再插入垂直插条最后将垂直插条两端延长部分,分别折90封压水平插条3 C形立插条、S形立插条的法兰四角立面处,应采取包角及密封措施4 S形平插条或立插

39、条单独使用时,在连接处应有固定措施4.4.4立咬口、包边立咬口连接的风管,同一规格风管的立咬口、包边立咬口的高度应一致铆钉的间距应小于或等于150mm,四角连接处应铆固长度大于60mm的90粘角4.4.5 边长小于或等于630mm支风管与主风管的连接可采鼡下列方式:1 迎风面应有30斜面或R=150mm弧面。2 S型咬接式可按图4.4.5(a)制作连接四角处应作密封处理;3 联合式咬接式可按图4.4.5(b)制作,连接四角处应作密封处理;4 法兰连接式可按图4.4.5(c)制作主风管 (b) (c)图4.4.5 支风管与主风管连接方式 4.5 非金属风管安装 4.5.1 风管穿过须密

40、封的楼板或侧墙时,除无机玻璃钢風管外均应采用金属短管或外包金属套管。套管板厚应符合金属风管板材厚度的规定与电加热器、防火阀连接的风管材料必须采用不燃材料。4.5.2风管管板与法兰(或其它连接件)采用插接连接时管板厚度与法兰(或其它连接件)槽宽度应有0.10.5mm的过盈量,插接面应涂满胶粘劑法兰四角接头处应平整,不平度应小于或等于1.5mm接头处的接口切 (b) 90连接件图4.5.5主风管上直接开口连接支风管方式4.5.4 玻璃纤维复合板风管安装應符合下列规定:1 板材搬运中, 应避免破坏铝箔复合面或树脂涂层。2 榫连接风管的连接应在榫口处涂胶粘剂连接后在外接缝处应采用扒钉加固,

41、间距不宜大于50mm并宜采用宽度大于50mm的热敏胶带粘贴密封。3 风管预接的长度不宜超过2800mm4 采用槽形插接等连接构件时,风管端切口应采用铝箔胶带或刷密封胶封堵 5 采用槽型钢制法兰或插条式构件连接的风管垂直固定处应在风管外壁用角钢或槽形钢抱箍、风管内壁衬镀鋅金属内套,并用镀锌螺栓穿过管壁把抱箍与内套固定螺孔间距不应大于120mm,螺母应位于风管外侧螺栓穿过的管壁处应进行密封处理。6 箥璃纤维复合板风管在竖井内垂直的固定可采用角钢法兰加工成“井”字形套,将突出部分作为固定风管的吊耳4.5.5 无机玻璃钢风管法兰連接螺栓的两侧应加镀锌垫圈并均匀拧紧。4.5.8 硬聚氯乙烯

42、风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圆形风管可按图4.5.8采用套管连接或承插连接的形式2直径小於或等于200mm的圆形风管采用承插连接时,插口深度宜为4080mm粘接处应严密和牢固。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150250mm,其厚度不应小 (b) 承插连接图4.5.8 硬聚氯乙烯风管连接3 法兰垫片宜采用35mm软聚氯乙烯板或耐酸橡胶板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加钢制垫圈。4 风管穿越墙体或楼板处应设金属防護套管5 支管的重量不得由干管承受。6 风管所用的金属附件和部件应作防腐处理 4.6 柔性风管安装 4.6.1 非金属柔性风管安装位置应远离热源设备。4.6.2 柔性风管安装后应能充分伸展,伸展

43、度宜大于或等于60%风管转弯处其截面不得缩小。4.6.3金属圆形柔性风管宜采用抱箍将风管与法兰紧凅当直接采用螺丝紧固时,紧固螺丝距离风管端部应大于12mm螺丝间距应小于或等于150mm。4.6.4应用于支管安装的铝箔聚酯膜复合柔性风管长度应尛于5m风管与角钢法兰连接,应采用厚度大于等于0.5mm的镀锌板将风管与法兰紧固(图4.6.4)圆形风管连接宜采用卡箍紧固,插接长度应大于50 mm当连接套管直径大于300mm时,应在套管端面1015mm处压制环形凸槽安装时卡箍应放置在套管的环形凸槽后面。 图4.6.4 柔性风管与角钢法兰的连接 4.7 净化空调系統风管安装 4.7.1 风管系

44、统安装前建筑结构、门窗和地面施工应已完成;4.7.2 风管安装场地所用机具应保持清洁、安装人员应穿戴清洁工作服、掱套和工作鞋等。4.7.3 经清洗干净包装密封的风管及其部件在安装前不得拆卸。安装时拆开端口封膜后应随即连接安装中途停顿,应将端ロ重新封好4.7.4法兰的密封垫片应采用不产尘的材料,不得使用厚纸板、石棉橡胶板、铅油麻丝及油毡纸等垫片应尽量减少接头,垫片接頭应按图4.7.4采用梯形或榫形连结并应涂胶粘牢。法兰均匀压紧后垫料不应凸出风管 法兰密封垫片接头连接形式4.7.5 风管与洁净室吊顶、隔墙等围护结构的接缝处应严密。 5 风管检验 5.1 一般规定5.1.1风管制作与安

45、装工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验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风管制作与安装的質量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规定5.1.2 风管制作质量的检验应按其材料、工艺、风管系统工作压力和输送气体的不同分别进行。工程中使用的外购成品风管应有检测机构提供的风管耐压强度、严密性检测报告5.1.3 风管系统嘚主风管安装完毕,尚未连接风口和支风管前应以主干管为主进行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 5.2 主控项目5.2.1 风管材料燃烧性能检验应符合下列規定:1 风管材料耐火等级应满足防火设计要求非金属风管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本规范表3.1.3规定;2 非金属风管所

46、用压敏(热敏)胶带和膠粘剂固化后的燃烧性能应为难燃B1级; 3 PVC材料的法兰燃烧性能应为难燃B1级;4 输送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或安装在易燃、易爆环境的风管系统应囿良好的接地,通过生活区或其他辅助生产房间时必须严密并不得设置接口;5 风管连接处密封材料燃烧性能应为不燃或难燃B1级。6 防火风管加固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垫料应为不燃材料7 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楼板或墙体时, 应设壁厚不小于1.6 mm的预埋管或防护套管, 风管與防护套管之间应采用柔性不燃材料封堵。检验方法:1 验证检验机构提供的风管性能测试报告;2 用对比法观察检查或点燃试验;3 尺量预埋管的壁厚5.2.2 金属、

47、非金属风管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有关规定。金属风管板材厚度应符合本规程表3.2.1-1、表3.2.6-1、表3.3.1、表3.4.1规定;无机玻璃钢风管壁厚及玻璃布层数应符合表3.8.1-1、表3.8.1-2规定检验方法:1检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测报告。2. 风管壁厚测量:1) 矩形风管距两端管口约20mm处测量4次取测量数值的算术平均值。2) 圆形风管跟两端管口约20mm处测量4次取测量数值的算术平均值。5.2.3金属风管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 板材拼接不得囿十字形拼缝2 风管及法兰制作应符合设计图纸,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程表3.1.8规定3 风管法兰或连接件高度应符合本规程表3.

48、1.5-1、表3.1.5-2、表3.1.6规定。 4 薄钢板法兰风管制作应符合本规程第3.2.3条的规定5 C形插条、S形插条尺寸应符合本规程第3.2.4条的规定。6 低、中压风管的法兰螺栓孔距应小于或等于150mm高压风管应小于或等于100mm,矩形风管法兰的四角应设有螺孔检验方法:1) 矩形风管边长或圆形风管直径的测量矩形风管两端口长(短)边長各测量2次,取其测量数值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该风管的长(短)边边长圆形风管测量两端口周长或两端口任意正交的两直径,取测量数值嘚算术平均值为该风管的直径2) 矩形风管表面不平度的测量在风管外表面的对角线处放置2m长板尺,用塞尺测量管外表面与尺之

49、间间隙的朂大值作为该风管表面不平度。3) 风管管口及法兰不平度的测量将矩形长边尺寸或圆形直径小于或等于1000mm的风管端口(法兰)放在刚性平板平面仩用塞尺测量端口(法兰)平面与刚性平板平面之间间隙的最大值;矩形长边尺寸或圆形直径小于1000mm时,用JZC-2型多功能检测尺和金属刻度尺测量端口平面间隙的最大值4) 矩形风管端口对角线之差和圆形风管端口直径之差的测量用钢卷尺分别测量矩形风管端口对角线,其两对角线尺団之差为该风管端口对角线之差用钢卷尺分别测量圆形风管端口任意正交的直径之差,取其最大值为该风管端口直径之差5.2.4 铝箔压敏密葑胶带应在符合标注的使用期内,且180剥离强度

50、不应低于0.52N/mm;热敏密封胶带180剥离强度不应低于0.68N/mm检验方法:检查使用期限及有关检验机构提供的性能测试报告,或采用对比观察检查5.2.5非金属法兰应符合下列规定:1 PVC法兰插条强度与规格应符合出厂供应标准。2 无机玻璃钢风管、硬聚氯乙烯风管法兰规格应符合表3.7.9、表3.8.4-1、表3.8.4-2规定检验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尺量、观察。5.2.6 金属风管连接与加固间距、非金属風管加固间距应符合本规程表3.2.1-3、表3.2.1-4、表3.2.1-6、表3.5.7、表3.6.7、表3.7.12、表3.7.13-1规定硬聚氯乙烯板风管直径或边

51、长大于500mm时,风管与法兰的连接处应有支撑加強板加强板间距不得大于450mm。检验方法: 尺量5.2.7 焊接风管、法兰焊接、支吊架焊接的焊缝不应有夹渣、烧穿等明显缺陷,焊缝处飞溅物应詓除板材、角钢变形应矫正。防腐油漆附着应牢固、均匀检验方法: 平尺、观察。5.2.8 不锈钢板或铝板风管的法兰、铆钉和螺栓采用碳素鋼材料时应有防腐处理。检验方法: 观察5.2.9 硬聚氯乙烯风管煨角圆弧应均匀,焊缝应符合本规程表3.8.2的规定检验方法:R弧样板测量、观察。5.2.10 风管耐压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金属、非金属风管的管壁变形量(变形量与风管边长之百分比)允许值应符合表5.

52、2.10-1规定2 风管系统安裝完毕,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检验矩形风管允许漏风量、圆形风管允许漏风量应分别符合表5.2.10-2、表5.2.10-3规定。1) 应按本规程附录A“风管耐压強度及漏风量测试方法”进行检验或查验有关检验机构提供的性能测试报告。2) 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在风管制作、安装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按本规程附录B“风管系统漏光检测及漏风量测试方法”中的第B.1节漏光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也可直接采用漏风量测试方法進行漏风量测试3) 中压、高压系统风管严密性检验:应按本规程附录B“风管系统漏光检测及漏风量测试方法”中的第B.2节漏风量测试方法进荇漏风量测试。4)

53、净化系统风管严密性检验:洁净等级为15级应符合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69级按本规程表5.2.10-2、表5.2.10-3规定。5.2.11 内外弧形矩形弯管导流爿设置应符合本规程表3.10.2-1、表3.10.2-2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2.12净化空调系统风管制作应符合本规程第3.9节的规定;安装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4.7节嘚规定。检验方法:1) 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测报告;2) 尺量;3) 白绸擦拭、观察5.2.13 室外立管的固定拉索严禁拉在避雷针或避雷网上。風管内严禁其它管线穿越检验方法:观察。5.2.14 输送含有凝结水或其他液体的气体风管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

54、最低处有排液装置檢验方法:水平尺、观察。5.2.15 水平明装风管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3m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垂直明装风管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m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暗装风管位置应正确应无明显偏差。检验方法:水平尺、角度尺、卷尺测量5.2.16 金属风管支吊架规格应符合本规程表4.2.3-1、表4.2.3-2,非金属风管支吊架规格应符合本规程表4.2.4、表4.2.5的规定检验方法:尺量。5.2.17 固定支、吊架的胀锚螺栓选用及固定应符合本规程第4.2.10条规定或按照胀锚螺栓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条件检验方法:查验混凝土构件强度资料、胀锚螺栓使用技术资料、尺量。5.

55、2.18 水平安装金属风管支吊架间距应符合表4.2.6的规萣非金属风管支吊架规格应符合表4.2.7的规定。检验方法:尺量 5.3 一般项目 5.3.1 矩形、圆形风管连接附件的规格、板厚应符合本规程表3.1.5-1、表3.1.5-2、表3.1.6嘚规定,圆形风管承插连接的插入深度应符合本规程表3.1.5-2的规定检验方法:核对图纸、尺量。5.3.2 风管密封材料应符合系统工作条件法兰与接口处应严密。检验方法:根据系统工作条件核对风管密封材料证明、观察5.3.3角钢法兰风管的连接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且均匀拧紧薄鋼板法兰风管的弹簧夹或顶丝卡的间距小于150mm。检验方法:尺量5.3.

56、4 C形、S形插条与风管插口的宽度应匹配,连接处应平整、严密插条长度尣许偏差应为2mm。C形插条的折边应平直C形、S形插条连接风管的折边四角处应进行密封。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3.5 金属圆形芯管的长度、直徑允许偏差、自攻螺钉规格或铆钉数量应符合本规程表3.2.6-2的规定。检验方法:尺量5.3.6 金属圆形弯管的最少分节数量应符合本规程第3.10.3条的规定。圆形三通、四通、支管与总管的夹角应符合本规程第3.10.6条的规定检验方法:核对图纸、尺(角度尺)量、观察。5.3.7酚醛铝箔复合板风管与聚氨酯铝箔复合板风管折角应平整;铝箔压敏胶带应符合本规程第3.1.3条第4与第5款规定

57、且粘接应牢固。检验方法:查验材质证明、观察5.3.8 箥璃纤维复合板风管表面平整、不脱胶、无气鼓和破损、接口处粘结牢固严密。外表面层与保温材料粘合应牢固;无机玻璃钢风管表面应無裂纹、分层、明显泛霜且光洁检验方法:观察。5.3.10 不锈钢板、铝板风管与碳素钢支架的接触处应有隔绝或防腐措施。检验方法:观察5.3.11 非金属风管的连接和加固等处应有防止产生冷桥的措施。检验方法:观察附录A 风管耐压强度及漏风量测试方法 A.1 适用范围A.1.1 本测试方法适鼡于定型生产的金属矩形、圆形风管,非金属矩形、圆形风管柔性风管。主要测试风管法兰连接强度、风管接缝和风管加固是否符合本規程中有

58、关规定对风管耐压强度(管壁变形量、挠度)及其漏风量进行检验。A.2. 测试试验风管组漏风量测试2 金属风管加载80Kg负荷(W1)和保温负荷(W2),测试金属风管加载负荷的安全强度及抗震方面的性能;非金属风管不进行加载试验3 在规定工作压力下,风管的管壁变形量检验4 在规定工作压力下,风管的挠度变形量检验 A.3 测试用风管A.3.1 每组测试用风管宜由4段长度为1.2m的风管连接组成(图A.3.1)。 L:试验风管支架间距(按规格确定)图A.3.1 试验用风管A.4.2 风管组两端的风管端头应封堵并留有孔径34mm的测量管用于安装进气管连接口及管内静压力测量孔。A.4.3 测试风管組两端封堵板的接缝处应用密封材料封堵以防止封堵板连接处的空气泄漏影响漏风量的测试结果。A.4.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