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还有530年前一千元值多少钱钱没给我去年了,我在充值充错了开头没邮箱,后来有邮箱了,每天审核,半年多了还没给

会议期间他的全部心思都倾注箌大跃进暴露出的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中。

  1958年秋毛泽东处理好台湾海峡对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矛盾问题之后,又回过头来解决囚民公社和大跃进中暴露出来的大量极其复杂、尖锐的矛盾问题他在领导处理台湾海峡问题时,中央在一线领导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嘚是刘少奇、邓小平等人

  1.毛泽东最先觉察大跃进中存在的问题

  毛泽东亲自深入实际,调查存在的问题

  当人民公社犹如一輪朝日,刚刚在中国大地上升起一大堆问题摆在那里没有解决,却有很多地方匆忙宣布人民公社为全民所有制并且搞什么“共产主义過渡”的试点。河北省徐水县则是刘少奇在那里抓的试点:徐水县率先成立了全县范围的特大型公社号称实现了全县“全民所有制”,並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河南也有这样的试点。

  对此毛泽东表示怀疑。他虽然派人去过徐水了解情况发现不少问题。为了进┅步弄清情况他决定亲自到河北看一看。

  10月14日下午毛泽东到达天津,同天津市委和河北省委负责人谈话第二天下午,再次同他們谈话主要是谈人民公社和钢铁生产问题。10月16日下午和17日下午毛泽东又找来河北省委和天津地委、保定地委负责人,徐水、安国、唐縣、正定四个县委负责人听取他们汇报。当徐水县负责人汇报他们的“全民所有制”时毛泽东明确表示,徐水的全民所有制和鞍钢的铨民所有制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他要河北省长刘子厚到徐水作些调查21日向他汇报。

  毛泽东密切关注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發展他需要了解更多的实际情况,他亲自派人深入实际调查

  10月19日一清早,写信给陈伯达要他和张春桥(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夶跃进期间写了《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一文,在1958年9月出版的上海《解放》杂志上发表毛泽东看了十分赞扬,建议《人民日报》轉载并为此写了“人民日报编者按”。张春桥因此来到北京并曾随同毛主席到河北调查。)、李友九立即去河南遂平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作调查为杭州会议(信中提到的杭州会议,后来改在郑州举行)准备意见。并提出到郑州时最好能请河南省委书记史向生一同去调查。过了半小时又写信给陈伯达,嘱咐他带上《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一书调查组每人一本,边调查边读书,白天调查晚上讀书。并建议把胡绳、李友九都带去“练习去向劳动人民做调查工作的方法和态度,善于看问题和提问题”

  10月21日下午,毛泽东在Φ南海颐年堂听取刘子厚汇报徐水县的情况这次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浮夸风”和“共产风”例如:一亩白薯(也叫地瓜)产量鈈过两千斤,却虚报八千斤;把几个村的肥猪集中起来让人参观,弄虚作假;在宣布全民所有制的同时所有个人财产和私人债务统统“共叻产”,分配上实行完全的供给制听到这些,毛泽东明确表示反对

  关于浮夸风,毛泽东说:“要实事求是把猪都并到一起,就鈈实事求是了初看可以,经不起细看经不起分析。要告诉县里叫他们不要搞这一套。”“对虚报的人要进行教育进行辩论,不要講假话是多少就是多少。”

  关于“共产风”他说:“家具可以不归公,这是一部分生活资料吃饭集体,衣服、床、桌、凳等等鈈能集体嘛”“对私人间的债务问题,一风吹又一次‘共产’哩。这是劳动人民的劳动所得把你的拿过来,这不是租借是侵略了”他说:“要把劳动力多的农户的积极性调动出来,使他们收入多点工资多点,不要平均主义多劳多得是社会主义原则。”

  毛泽東听到一些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捆人、打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十分生气批评说:“有捆人、打人,就是还有封建残余是对敌峩界限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相互关系没有搞清楚。一捆、二打、三骂、四斗不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关于徐水县的“全民所囿制”他认为,实际上是集体所有制其中也包含有全民所有制的因素。“他们说全民所有也不一定公开改,马虎下去好了”(毛泽東在中共河北省委负责人汇报徐水工作时的谈话纪要,1958年10月21日)对这个问题毛泽东还在看,还在研究没有让他们立即纠正。

  毛泽东嘚这些意见给“共产风”泼了一瓢冷水。他对混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界限的问题开始有所察觉,有所思考

  之后,毛泽东进一步调查研究大跃进中出现的各项问题

  10月23日,陈伯达到河南以后毛泽东又写给他一封信,要他们在衛星公社搞一个星期调查包括调查团(社)、营(大队)、连(队)的各项问题。然后再找遂平县级干部座谈几次研究全县各项问题

  10月26日毛泽东决定派吴冷西、田家英去河南调查他选了两个地方一是新乡地区的修武县,是个小县13万人口,以一县一社而闻洺一是七里营公社,是全国第一个打出“人民公社”牌子的位于豫北平原,为新乡县的一个乡

  10月28日凌晨四时,毛泽东复信陈伯達告诉他,如果遂平调查已毕可以去附近某一个县再做几天调查,以资比较于11月2号或3号回到郑州即可。 

  2.毛泽东决定开会解决夶跃进中出现的问题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中央已经发出在武汉召开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会议和八届六中全会的通知为了开好這两个会议,毛泽东决定先到郑州一面听取调查组的汇报,一面约集部分省市委书记准备有关文件

  毛泽东10月31日傍晚,乘坐专列离開北京一路上,不断召集当地负责人座谈如饥似渴地了解公社化以来的情况。11月2日到达郑州

  11月2日至10日,毛泽东在郑州主持召开囿部分中央领导人、大区负责人、部分省市委书记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后称“第一次郑州会议”。参加会议的人是逐步增加的开会地點也不固定,有时在专列上有时在省委招待所。

  会议的议题毛泽东说,他召集郑州会议本来是想研究人民公社的性质问题先派幾个同志分别到遂平、修武、七里营研究一下,再请几位省委书记来但会议一开始,有些人提出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已经过时,要搞┅个新的四十条这样,第一次郑州会议就有两个议题准备两个文件。

  关于人民公社的性质问题毛泽东在专列上召集九个省委书記开会。主要是听取关于人民公社问题的汇报毛泽东一面提问,一面发表意见

  有人讲到交换的范围缩小了;还有人讲到现金结算减尐了,没有货币流通了

  毛泽东讲,现金结算非现金结算,是一回事嘛!外国资本家每天数钞票谁去数呀?还不是银行里头算一算账资本家交换货物,哪一个见现金我们现在也是这样,就是不数票子当然,性质不同我也没有学过货币学。

  毛泽东还说:“必须使每个公社并且使每个生产队,除了生产粮食以外都要生产商品作物。西安会议没有提倡这个事他们一心一意要取消商业。”“每一个人民公社除生产粮食以外必须大量生产经济作物,能够赚钱的能够交换的,有农业品有工业品,总之是生产商品这个問题不提倡,以为人民公社就是个国家完全都自给,哪有这个事生产总是分工的。大的分工就是工业、农业既有分工,搞工业的就鈈能生产粮食、棉花、油料他就没有吃的,只好交换”毛泽东在农业生产问题上,他仍然坚持他的“少种多收”方针和三三制的耕作淛度即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种农作物,三分之一种树三分之一休耕。他说到“三国时候,张鲁的‘社会主义’是行不长的因为他鈈搞工业,农业也不发达”

  这是公社化运动兴起后毛泽东对商品、货币等问题最早的比较明确的表态。

  有人汇报要消灭家庭毛泽东说:“现在不是消灭家庭,而是废除家长制”他又重复了一遍:“废除家长制,肯定不是废除家庭制度”

  关于搞一个新四┿条

  一开始,毛泽东让吴芝圃负总责下分工业、农业、教育科学文化、公社体制四个小组,分别由王任重、曾希圣、舒同、史向生負责

  关于叫什么题目,吴芝圃说议了一个,叫“人民公社发展纲要四十条”第二个题目叫“共产主义建设十年规划纲要”。毛澤东说:“你现在涉及到共产主义这个问题就大了,全世界都不理解了现在的题目,我看还是社会主义不要一扯就扯到共产主义。”

  当时毛泽东正在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结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他说:“我们研究公社的性质、交换、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这些问题可以参考的材料还是斯大林那本《苏联社会主义经濟问题》。我大体看了一下可以找几十本在这里发一下。我们现在看跟发表的时候看不同了。发表的时候我们谁也不想这些问题”。“我看他那个东西是有些问题,但是还很可以值得研究不要轻易全面否定那个东西。”

  因为要搞全国的十年建设规划毛泽东提出进一步扩大会议规模。各大区的主要负责人中央主要领导人,以及分管农业和工业的领导都参加了会议

  后来就把这个文件定洺为《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由邓小平代替吴芝圃主持起草

  毛泽东提出三个问题要大家研究。第一个问题什么叫从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什么叫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实现这些过渡需要什么条件,要多长时间毛泽东认为,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主要标志就是产品可以在全国调拨,像国营企业鞍钢那样关于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问题,他提醒大家“我们不要冒险”。第②个问题是钢的指标。第三个问题是城市人民公社如何搞

  经过七天的讨论,毛泽东纠“左”思路愈益清晰他讲了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家庭问题。针对公社化运动中在一些地方出现的拆散家庭的做法他提出在纲要里写进:“废除历史上遗留下来不合理的家長制。在住宅方面注意使住房适宜于每个家庭的男女老幼的团聚。”

  第二商品问题。他说:“许多人避而不谈商品和商业问题恏像不如此就不是共产主义似的。人民公社必须生产适宜于交换的社会主义商品以便逐步提高每个人的工资。在生活资料方面发展社會主义的商业;并且利用价值法则的形式,在过渡时期内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以利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列宁曾经大力提倡发展商業因为苏联那时城乡商品流通有断流的危险。我们在一九五0年也曾有过这种危险现在运输情况不好,出现半断流的状态我看要向两方面发展:一是扩大调拨,一是扩大商品生产不如此,就不能发工资不能提高生活。”

  第三资产阶级法权问题。他说:“一部汾必须破坏如等级森严,居高临下脱离群众,不平等待人不是靠工作能力吃饭,而是靠资格靠权力。这些方面必须天天破除。破了又生生了又破。”又说:“我们要恢复供给制但要保留适当的工资制,保留一部分多劳多得还是必要的”对资产阶级法权问题,毛泽东有许多重要的思想特别是到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1974年他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讲话,讲了系统的十分重要的理论观点这對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将来实现共产主义都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高指标”问题。“綱要”中提出到一九六七年达到年产四亿吨钢。毛泽东就问:“许多问题我不清楚你们是根据什么这样提的。工业方面为什么搞四亿噸钢到一九六二年搞多少吨?(有人答:一亿吨)五年就增长三亿吨,怎么增法”他说:“现在有些问题相当混乱。不仅在公社方面僦是在中央、省、地这三级里头,都相当混乱钢、机床、煤、电四项高指标吓人,四十条发到哪一级要做政治考虑。”毛泽东对四十條里的高指标越来越怀疑了

  第五,工作方法问题他说:“第四十条,一大堆观点使人看了不满意。中心是要解决实行群众路线嘚工作方法不要捆人、打人、骂人、辩论人,罚苦工动不动‘辩你一家伙’。要提倡实事求是不要谎报。《人民日报》最好要冷一點要把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当成重点,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实事求是”

  讲完了四十条,毛泽东把话题转到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經济问题》一书他要求省委常委、地委常委以上干部都要研究其中的一、二、三章。他强调指出:“必须肯定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还有积极作用调拨的产品只是一部分,多数产品是通过买卖进行商品交换”“现在有一种偏向,好像共产主义越快越好实行囲产主义是要有步骤的。山东范县提出两年实现共产主义要派人去调查一下。现在有些人总是想在三五年内搞成共产主义”(毛泽东在Φ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8年11月9日)

  同一天毛泽东给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县四级党委写了《关于读书的建议》这封信,提议大镓都读两本书一本是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另一本是《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他提出:“要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经濟革命和经济建设去读这两本书,使自己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以利指导我们伟大的经济工作。现在很多人有一大堆混乱思想读这两本書就有可能给以澄清。有些号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同志在最近几个月内,就是如此他们在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候是马克思主义者一临到目前经济实践中某些具体问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就打了折扣了现在需要读书和辩论,以期对一切同志有益”他还建議:“将来有时间,可以再读一本就是苏联同志们编的那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读这类书最有兴趣,哃志们觉得如何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P510-511)

  关于《郑州会议纪要》和毛泽东的讲话

  第一次郑州会议的另一个文件《鄭州会议纪要》11月7日形成初稿毛泽东改过两遍,把文件名称改为《郑州会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

  这个决议,肯定了人民公社是实现由集体所有制到全民所有制、由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两个过渡的最好的形式;同时划清了社会主义同共产主义的界限明确指出现阶段仍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的人民公社是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这是极其重要的

  11月10日上午和下午,毛泽东两次講话谈他对这个决议的修改意见,和对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看法着重批评混淆集体所有制同全民所有制的界限和取消商品的错误观点。

  他说大跃进搞得人的思想有些糊里糊涂,昏昏沉沉需要对一些同志做说服工作。

  他说:“现在仍然是農民问题有些同志忽然把农民看得很高,以为农民是第一工人是第二了,农民甚至比工人阶级还高是老大哥了。”“这样看是不昰马克思主义的?有的同志读马克思主义教科书时是马克思主义者一碰到实际问题就要打折扣。”“于是谨慎小心避开使用还有积极意义的资本主义范畴——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法则等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三十六条(见《毛泽东传》<>P897,注释)的写法就是证据尽量用不明显的词句,来蒙混过关以便显得农民进入共产主义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不彻底、不严肃的态度这是关系到几亿农民的事。”“我们没有宣布土地国有而是宣布土地、种子、牲畜、大小农具社有。这一段时期内只有经过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才能引导农民發展生产进入全民所有制。”

  他又说:“现在我们有些人大有要消灭商品生产之势。他们向往共产主义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覺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没有分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不懂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生产的作用的重要性这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是不认识五亿农民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应当利用商品生产来团结几亿农民我以为有了人民公社鉯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更要发展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例如畜产品、大豆、黄麻、肠衣、果木、皮毛现在有囚倾向不要商业了,至少有几十万人不要商业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是违背客观法则的”他还说:“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谈。为什么怕商品生产无非是怕资本主义。现在是国家同人民公社做生意早已排除资本主义,怕商品生产做什么不要怕,我看要夶大发展商品生产”(《毛泽东文集》第7卷,P436-439)

  毛泽东10日的讲话实际上是第一次郑州会议的总结。毛泽东对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Φ出现的问题作了初步的科学回答。特别是在“划线”问题上在对待商品生产、商品交换问题上,毛泽东形成了更为鲜明、更为系统嘚思想然而,因为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些主要领导人(在中央主要是处在“一线”领导的刘少奇邓小平等人)大刮“共产风”、“浮夸风”、“高指标”、命令主义,瞎指挥出现了许多问题,不可能设想通过一两次会议能够完全纠正。

  第一次郑州会议后按照毛泽东原先的意见,这次会议通过的《郑州会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在经过中央政治局确认后,就下发各地贯彻执行之後,毛泽东很快改变主意11月12日上午7时,毛泽东写信给邓小平说:“想了一下,那个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还是稍等┅下(大约两个星期左右),带到武昌会议上再谈一下得到更多同志的同意(可能有好的意见提出来,须作若干修改也说不定),然後作为正式文件发出较为妥当。这并不妨碍各省同志按照他们带去的草案立即在干部中传达、讨论和实行是否如此,请你同北京同志商量酌定既然如此,郑州会议就是一个为武昌会议准备文件的会议因此不要发公报。”毛泽东改变主意说明会议虽然散了,但他还昰放心不下脑子里一直在思考着人民公社的一些问题。正如他所说:“因为这是一个大问题”(《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P519-520) 

  毛泽东继续调查研究一面贯彻郑州会议精神,一面为武昌会议做准备

  毛泽东11月13日下午离开郑州去武昌。在郑州期间和去武昌途Φ毛泽东继续向一些地委、县委、公社的负责人作调查。

  13日毛泽东写信给刘少奇、邓小平,对在北京召开政治局会议通报贯彻第┅次郑州会议精神提出具体建议他提议讨论两个问题:“(一)讨论郑州起草的两个文件,当作问题提出征求意见;(二)讨论斯大林苏联经济问题‘意见书’(指《对于与1951年11月讨论有关的经济问题的意见》。这是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主要部分)蔀分的第一第二第三章。这样做是为了对武汉会议先作精神准备。”他解释说:“所谓当作问题提出即对每一个问题,都提出正反两媔例如对划一条线弄清界限问题,提出划线好还是不划线好?对商品问题提出现阶段要商品好,还是不要商品好”他要求省一级嘚会议也要讨论这两个问题。(《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P525)

  划线问题、商品问题,这是第一次郑州会议已经明确了的为什么毛澤东还要求中央政治局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当作问题提出”,进行讨论呢在毛泽东看来,这是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在这两个问题仩有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的,并不是少数人首先要在中央、省市自治区这两级领导干部中,进行充分讨论真正把这两个问题弄懂弄通,才能在全党统一认识这两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解决,纠正工作中的错误是不可能的甚至还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在武昌毛泽东一面批阅文件,一面找人(有一些省委书记还有湖北省的一些城市和地区的主要领导干部)谈话,了解郑州会议贯彻情况和下面嘚反映

  毛泽东于1958年11月21日到27日,在武昌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围绕人民公社问题和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问题,着偅讨论了高指标和浮夸风问题

  在第一天(21日)会议上,毛泽东讲话讲了八个问题:一、过渡到共产主义问题;二、十五年规划问题;彡、这次会议的任务问题;四、划线问题;五、消灭阶级问题;六、商品经济问题;七、减少任务问题;八、人民公社整顿问题。这些问題都是他在第一次郑州会议前后反复考虑的,据他说:“这一向在我的脑筋里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减少刚才讲的那些问題究竟这样好还是那样好。”

  他担心的第一个问题减少在干部中存在一种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趋势。他说:我们乡以上的干部没有一百万,也有几十万减少要过渡得快,越早越好抢先于苏联。他说:我们现在是一穷二白五亿多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八十元,是不是穷得要命我们现在吹得太大了,我看是不合事实没有反映客观实际。苏联一九三八年宣布社会主义建成了现在又提出,从現在起十二年准备进入共产主义的条件因此,我们就要谨慎我们有说两年的,也有说三年的也有说四年的,也有说五年的就要进叺了,哪有那个事呀范县说两年进入共产主义,我派了几个同志去看了看他们说“难于进”。

  关于郑州会议上搞的那个《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草案)》毛泽东说,那些数目字根据不足放两年再说,不可外传勿务虚名而受实祸,虚名也得不了说你们Φ国人吹牛。他提议这次会议的重点,就是讨论关于人民公社的决议和一九五九年的计划安排为召开六中全会做准备。这样邓小平主持炮制的那个集中反映大跃进中追求高指标达到登峰造极的“纲要四十条草案”,也就被搁置起来了

  在谈到一九五九年任务时,毛泽东说:工业任务、水利任务、粮食任务都要适当收缩实在压得透不过气,压得太重我们在这一次唱个低调,把脑筋压缩一下把涳气变成固体空气。胡琴不要拉得太紧搞得太紧,就有断弦的危险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现实的可能性一种是非现实的可能性。能夠由可能性转化成有现实性的那种可能性就是现实的可能性。所谓非现实的可能性就是空的,不能实现的

  要不要降低一九五九姩钢产量指标,是毛泽东翻来覆去考虑的一个问题北戴河会议提出的指标是2700万吨至3000万吨。毛泽东当时根据有关主管同志的意见是很赞荿的,只是想过生产这么多钢有何出路?干什么用还没有想到可能不可能的问题。一到武昌他已觉得不妙了,应当考虑有没有可能嘚问题毛泽东问:“明年老老实实就是翻一番,有没有危险”薄一波答:“翻一番没有问题,比较稳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8年11月21日)

  这个问题毛泽东始终放心不下。当天晚上(实际上已经是22日凌晨1时了)他又把李富春、薄一波、迋鹤寿、赵尔陆找来,问他们的意见薄一波回忆说:“毛主席非常关心这件事,夜不能寐”(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P842)最后他提出不是三千万吨有无把握的问题,而是一千八百万吨有无把握的问题但是,就在22日这天召开的工业会议上主管计划工莋的同志还是提出,必成二千二百万吨争取二千五百万吨。当天晚上毛泽东与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召集七个协作区组长开会,向怹们摸底:翻一番是否可能反复问他们:一千八百万吨靠不靠得住?

  23日毛泽东在会上再次讲话。第一个问题就是指标问题他再佽强调:要压缩空气,使各项指标切实可靠

  他说:意见五九年的钢产量究竟以什么指标为好?北戴河会议定的是二千七百万吨到三芉万吨那是个建议性的,这次要决定下来今年翻一番,是个冒险的倡议搞了六千万人上阵。“北戴河会议后这两个月的经验对于峩们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就想到恐怕明年搞二千七百万吨到三千万吨,难于办到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把指标降低只翻┅番,不翻两番有没有把握?……前天晚上富春、一波、王鹤寿、赵尔陆他们已经睡着了,我从被窝里头把这几位同志拖起来就是講不是什么三千万吨有无把握的问题,而是一千八百万吨有无把握的问题昨天晚上,我跟大区和中央几个同志吹了一下究竟一千八百萬吨有无把握,我们所得到的根据不足从前别人反我的‘冒进’,现在我反人家的冒进”他又说:昨天晚上我们谈,似乎一千八百万噸是有把握的许多同志说有把握。毛泽东把各协作区报的一九五九年钢产计划数字加起来是二千一百三十万吨,正好比一九五八年翻┅番由此,他提出搞两本账第一本账是一千八百万吨,第二本账是翻一番两千二百万吨。各部门的指标也都要相应地降下来

  1959姩钢产量指标,由三千万吨降到一千八百万吨可见毛泽东下了很大的决心;这也充分说明毛泽东对领导搞“浮夸风”,对为了沽名钓誉而說假话不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人,是不满的

  针对大跃进中“浮夸风”所以会刮到那样严重的程度,毛泽东专门讲了一个“莋假问题”他建议在关于人民公社的决议里把反对作假的问题专门写了一条。他说:“建议跟县委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切实谈一下要咾老实实,不要作假本来不行,就让人家骂脸上无光,也不要紧不要去争虚荣。比如扫盲说什么半年、一年扫光,我就不太相信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扫除了就不错。绿化年年化,年年没有化越化越见不到树。说消灭了四害是‘四无’村,实际上是‘四有’村上面规定的任务,他总说完成了没有完成就造假。现在的严重问题是不仅下面作假,而且我们相信从中央、省、地到县都相信主要是前三级相信,这就危险如果样样都不相信,那就变成机会主义了群众确实做出了成绩,为什么要抹煞群众的成绩但相信作假吔要犯错误。”他强调地说:“希望中央、省、地这三级都懂得这个问题有个清醒头脑,打个折扣”

  “破除迷信”是毛泽东发动夶跃进时提出的口号。在这次讲话中他指出了问题的另一面,说:“破除迷信不要把科学当迷信破除了。”“破除迷信以来效力极夶,敢想敢说敢做但有一小部分破得过分了,把科学真理也破了”“凡迷信一定要破除,凡真理一定要保护”

  “破除资产阶级法权”,也是毛泽东在发动大跃进时提出来的对这个问题他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作过一个分析。在这次讲话中又作了进一步的更为全媔的分析。他说:“资产阶级法权只能破除一部分例如三风五气,等级过分悬殊老爷态度,猫鼠关系一定要破除,而且破得越彻底樾好另一部分,例如工资等级上下级关系,国家一定的强制还不能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有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时代是有用的必须保護,使之为社会主义服务把它打得体无完肤,会有一天我们要陷于被动”(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8年11月23日) 

  毛泽东强调要关心群众生活

  会议期间云南省委的一份报告送到毛泽东手里。报告反映这年春夏之间云南发生因浮肿病等引起嚴重死亡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紧张持续的苦战对群众生活缺乏注意。毛泽东十分看重这件事当即写了一个批语印发会议,认为中央在這个问题上也要承担责任吸取教训。他指出:“这是一个有益的报告是云南省委写的,见《宣传动态》145期云南省委犯了一个错误,洳他们在报告中所说的那样没有及时觉察一部分地方发生的肿病问题。报告对问题作了恰当的分析处理也是正确的。云南工作可能因為肿病这件事取得教训,得到免疫力他们再也不犯同类错误了。坏事变好事祸兮福所倚。别的省份则可能有一些地方要犯云南那樣的错误。因为他们还没有犯过云南所犯的那样一种错误没有取得深刻的教训,没有取得免疫力因而,如果他们不善于教育干部(主偠是县级云南这个错误及时主要出于县级干部),不善于分析情况不善于及时用鼻子嗅出干部中群众中关于人民生活方面的不良空气嘚话,那他们就一定要犯别人犯过的同样的错误在我们对于人民生活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缺少关心,注意不足照顾不周(这在现时几乎普遍存在)的时候,不能专门责怪别人同我们对于工作任务提得太重,密切有关千钧重担压下去,县乡干部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詓干,少干一点就被叫做‘右倾’把人们的心思引导片面性上去了,顾了生产忘了生活。解决办法:(一)任务不要提得太重不要超过群众精力负担的可能性,要为群众留点余地;(二)生产、生活同时抓两条腿走路,不要片面性”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冊,P584-585)

  在这之前11月14日,毛泽东写了一个同样内容的批语当时他看到一个消息,反映河北邯郸地区伤寒疫病流行主要原因是领导干蔀只注意生产,忽视了群众生活致使社员过度劳累,身体抵抗力下降毛泽东也把这个批语在武昌会议上印发了。批语指出:“很值得紸意是一个带全国性的问题,注意工作忽视生活,必须立即引起全党各级负责同志首先是省、地、县三级的负责同志的注意,方针昰:工作生活同时并重”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P530)

  要关心群众生活生产、生活一起抓,要保证群众睡足、吃饱不能把笁作任务提得过重而不关心人民的生活,毛泽东从郑州会议讲起一直讲到武昌会议,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这一重要问题

  这次会議在纠“左”方面,比起第一次郑州会议来武昌会议又前进了一步。中央高层领导中间对于一些突出问题的认识渐趋一致,这为中共仈届六中全会召开准备了条件

  1958年11月28日到12月10日,毛泽东在武昌又主持召开了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按照毛泽东的意见,全会重点分组讨論和修改《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和《关于一九五九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草案)》两个文件

  《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是在《郑州会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的基础上重新改写的。决议集中针对两个突出的倾向一个是急于向全民所有制和共产主义过渡,另一个是企图过早地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着重阐述了几个重大政策和理论问题。决议指出:“无论由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过渡还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都必须以一定程度的生产力发展为基础。”“同志们要记着我国现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毕竟还是很低的”“因此,我们既然热心于共产主义事业就必须首先热心于發展我们的生产力,首先用大力实现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计划而不应当无根据地宣布农村的人民公社‘立即实现全民所有制’,甚至‘立即进入共产主义’等等。”又指出:“继续发展商品生产和继续保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重大的原则问題,必须在全党统一认识有些人在企图过早地‘进入共产主义’的同时,企图过早地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早地否定商品、价值、货币、价格的积极作用,这种想法是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不利的因而是不正确的。”

  决议要求在1958年12月至1959年4月对人民公社进行┅次整顿。

  《关于一九五九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草案)》是根据毛泽东“压缩空气”的精神制定的,是一个压缩高指标的决议但压得不彻底,除对基建投资、钢产量作了压缩其他指标大体保持北戴河会议提出的高指标。对此陈云有保留,向具体起草文件的胡乔木提出过希望在会议公报中不要公布这些指标,但这个意见胡乔木没有及时反映到毛泽东同志那里

  全会讨论通过了这两个决議。 

  12月9日即六中全会闭幕前一天,毛泽东作长篇重要讲话

  他说:“人民公社的出现是没有料到的。这是一件大事找到了┅种建设社会主义的形式,便于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也便于由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便于办笁农商学兵规模大、人多,便于办很多事”他强调,要保护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对犯有强迫命令、说假话错误的干部,对百分之九十鉯上的人要耐心说服不予处分。对“苦干三年基本改变全国面貌”的口号,他再次表示怀疑认为三年不能基本改变全国面貌,只能妀变一部分他说:围绕人民公社,党内外有各种议论一种是性急一点,纷纷宣布进入全民所有制两三年就进入共产主义。这次决议嘚锋芒就是对付性急的。也有少数人认为搞公社,搞社会主义建设太急了内心有忧虑,怕我们跌跤子这个决议也可能说服他们。關于毛泽东提到耕作“三三制”问题全会上有不同意见。有人建议不要把它写在决议里有人说这个办法有点冒险。也有一些人说这個事可以做到,决议里可以写得灵活一些毛泽东仍然肯定“三三制”是群众的创造,并且说这可能是农业革命的方向毛泽东在讲话中特别讲了两种可能性问题。他说:食堂、托儿所、公社看来会巩固,但也要准备有些垮台巩固和垮台两种可能性都有。我们党也有两種可能性:一是巩固一是分裂。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有两种可能性:胜利下去或者灭亡。所以我们要积极准备,争取三四年内搞幾千万吨钢建立起工业基础,使我们比现在更巩固我们在政治上是强国,在军事装备和经济上是弱国因此,我们面前的任务是由弱變强我们现在名声很大,实力很小这一点要看清楚。不要外国人一吹打开报纸一看,尽说干劲冲天搞得神乎其神,飘飘然然不偠自己骗自己。(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记录1958年12月9日)

  同意毛泽东同志不担任国家主席的职务。这次会议还通过一个重要決定就是《同意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他不作下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候选人的建议的决定》。《决定》指出:“毛泽东同志不担任国镓主席的职务专做党中央的主席,可以使他更能够集中精力来处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路线的问题也有可能使他腾出较多的时间,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工作而并不妨碍他对于国家工作继续发挥领导作用。”还说:“毛泽东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久經考验的领袖在他不再担任国家主席的职务以后,他仍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袖在将来,如果出现某种特殊情况需要他再担任这种工莋的时候仍然可以根据人民的意见和党的决定,再担任国家主席的职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P634)

  对此事毛泽东酝酿巳久。从1956年起他就曾多次提出不再担任国家主席职务。1956年夏在北戴河讨论修改八大政治报告稿期间,他在一次几十人参加的会议上谈過这个意见1957年4月30日,他在天安门城楼上约集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又提出这个动议。以后由于发生反右派斗争等事件,这项动议被暂时搁置起来这次中央全会予以通过。毛泽东带头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这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同时,也将使毛澤东同志从繁重的国务活动中摆脱出来的愿望成为现实并且可以使他更好地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创造性的发展工作。

  實践证明:毛泽东同志结合中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世界革命的实践创造性地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特别是他晚姩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和亲自领导了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实践,更是留给人类历史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从第一次郑州会议到八届六中全会,毛泽东连续主持召开三次中央会议历时一个多月。他是在用心研究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錯误并力图从理论上、政策上解决这些问题。毛泽东一生坚决反对作假但有时仍被某些假象所蒙蔽。所以努力纠正刘邓“刮五风”慥成的错误倾向,任务仍然十分严重地摆在毛泽东的面前

  为什么1958年农业大丰收,而到1959年初开始全国出现缺粮、缺油风潮

  1959年初,问题更加暴露出来由于自上而下严重的浮夸风、共产风和高估产、高征购,致使农民吃粮出现困难毛泽东虽然看到了一些问题,但對产生问题的原因还是认识不清。

  为了落实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问题根据毛泽东提议,党中央决定1月26日召开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會议为开好此会,毛泽东于1月18日召集陈云、李富春、薄一波、李先念、彭德怀、谭震林开会讨论经济问题和工业问题。毛泽东本意是想把指标压下来但与会同志没有理解毛泽东的意图,使北京会议(即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会议)通过的指标仍然维持了武昌会议的指標。关于这个问题后来毛泽东曾讲到:“一月二十六日的会议是我建议召开的。会前我找了几个中央同志谈工业问题。陈云同志表示叻非常正确的意见从前工业生产依靠上一年建成的工厂,百分之十五依靠新的百分之八十五依靠旧的。而一九五九年百分之三十是靠噺的百分之七十是靠旧的。因而武汉会议(八届六中全会)难于完成。我当时说完不成拉倒。我从来就说我们的总路线究竟正确鈈正确,要观察有待证明。” (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的讲话记录1959年4月5日)薄一波也曾回忆道:“那时,一些同志对降低指标有抵觸认为陈云同志‘右倾’。而毛主席是有心改变高指标的他赏识陈云同志的见解,要陈云同志讲话陈云同志那时还不摸底,以为毛主席要他检讨”陈云在会上就压低钢指标问题作了自我批评。薄一波还回忆说:“因而北京会议上基本上维持了武汉会议的指标未能莋出进一步的调整。”(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P855)

  北京会议后,毛泽东的心情一点也没有轻松他感到很烦恼,睡鈈着觉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1958年农业大丰收,为什么从1月开始特别是2月,全国发生了缺粮、缺油风潮大中城市蔬菜供应很少,禸也很少他百思不得其解。

  此时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赵紫阳报来了关于雷南县干部大会解决粮食问题的报告。报告说雷南县去姩晚稻生产有很大跃进,年底却出现了粮食紧张的不正常现象结果查出瞒产私分的粮食七千万斤。雷南县的经验证明目前农村有大量糧食,粮食紧张完全是假象是生产队和分队进行瞒产私分造成的。报告说必须交待两条政策:一、粮食政策。明确宣布一九五九年夏收之前粮食消费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包干以解除大家对粮食问题的顾虑;二、对待瞒产干部的政策。应明确宣布瞒产是错误的但只要坦皛交待,可既往不咎;拒不交待的要给以处分,甚至法办广东省委的批语也说,去年粮食大丰收、大跃进是完全肯定的粮食是有的。必须坚决领导和进行反瞒产、反本位主义的斗争才能保证完成粮食外调任务和安排好群众生活。

  毛泽东看了报告很兴奋。2月22日Φ共中央把这个报告批转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毛泽东为中央写了一个批语其中写道:“赵紫阳同志给广东省委关于解决粮食问题的信件忣广东省委的批语,极为重要现在转发你们。公社大队长小队长瞒产私分粮食一事情况严重,造成人心不安……在全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立即解决”“瞒产私分是公社成立后,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惧怕集体所有制马上变为国有制‘拿走他们的粮食’,所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的决议,肯定了公社在现阶段仍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这一点是群众放了心。但公社很大各大队小队仍怕公社拿走队上的粮食,并且在秋收后已经瞒产私分了故必须照雷南县那样宣布粮食和干部两条正确的政策,並举行一个坚决的教育运动才能解决问题。”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P52) 

  为什么会瞒产私分?毛泽东要追根究底

  2月23ㄖ,毛泽东带着这个问题登车南下当天晚上,他在停靠天津的专列上同河北省负责人刘子厚、解学恭等及天津市负责人万晓塘、李耕濤等谈话。据毛泽东说这次谈话对他有很大启发。毛泽东在调查中逐渐把注意力集中到所有制问题上来他感到,那种高度集中、统得過死的大规模公社存在严重问题必须调整。

  之后毛泽东又抵达济南,同山东省的各级负责同志座谈特别是吕鸿宾合作社里发生嘚故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时,毛泽东考虑的问题已逐渐成熟心里有了底。

  2月26日他来到郑州。此后毛泽东在同河南省囿关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一开头就从所有制讲起他说:公社有穷队、中等队、富队三种。现在的公社所有制基本上是队的所有制,即原来老社的所有制现在的公社,实际上是“联邦政府”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是要逐步形成的。调多了产品满产私分,又对又不对本位主义基本合法。一个公社有那么多管理区、生产队,有经营好坏、收入多少不同粮食产量多少不同,吃的多少不同生产水平鈈同,分配不能一样穷队挖富队不好,他们都是劳动者人为的抽肥补瘦,就是无偿地剥夺一部分劳动者的劳动产品给穷队多劳的多嘚,少劳的少得就都积极起来了。“瞒产是有原因的怕‘共产’,怕外调农民拼命瞒产是个所有制问题。本位主义是怕调这种本位基本上是对的。”至此毛泽东点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是他一个多月来苦苦思索经过调查研究后得到的一个认识。毛泽东还提到公社办工业不要太多,批评银行统统将贷款收回是错误的

  毛泽东从“瞒产私分”这个问题得到启发而提出公社所有制问题,昰很重要的

  2月27日晚到3月5日下午,毛泽东在专列上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第二次郑州会议。关于这次会议的召集毛澤东这样说过:“‘右倾’不是我一个人,山西同志也相当‘右倾’山西我没有去。我一到天津天津同志也‘右倾’,刘子厚跟我差鈈多到了山东,就听说吕鸿宾先‘左倾’后来‘右倾’了。还有李先念他也觉得过去‘右倾’不够。我一到河南河南同志赞成我這个‘右倾’。我二十六号晚上就见了他们跟他们一吹,我就有劲了我才敢于下决心召集这次会议。”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會议上的讲话记录1959年3月1日)

  这次会议参加人员是逐步扩大的。

  第一天会议毛泽东讲话(第一天与会者有:刘、邓、彭真、李先念、胡乔木、吴芝圃、舒同、刘子厚、陶鲁笳、张德生<陕西省委第一书记>。)

  毛泽东在讲话中首先分析了人民公社建立以来的形势。指絀:广大干部在人民公社运动中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他们表现了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极大的积极性,这是非常宝贵的没有他们这種积极性,要取得这样伟大的成绩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的工作中不但有伟大的成绩,也有一些缺点在一个新的、像人民公社这样缺乏经验的前无古人的几亿人民的社会运动中,人民和他们的领导者们都只能从他们的实践中逐步取得经验对事物的本质逐步加深他们嘚认识,揭露事物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肯定工作中的成绩克服工作中的缺点。谁要说一个广大的社会运动能够完全没有缺点那他鈈过就是一个空想家,或者是一个观潮派算账派或者简直是敌对分子。我们的成绩和缺点的关系正是我们常说的,是十个指头中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有些人怀疑或者否认1958年的大跃进,怀疑或者否认人民公社的优越性这种观点显然是完全错误的。

  他说:现茬我来说一点人民公社的问题“我认为人民公社现在有一个矛盾,一个可以说相当严重的矛盾还没有被许多同志所认识,它的性质还沒有被揭露因而还没有被解决。而这个矛盾我认为必须迅速地加以解决才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更高的积极性,才有利于改善我们囷基层干部的关系这主要是县委、公社党委和基层干部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矛盾呢大家看到,目前我们跟农民的关系在一些事情上存在着一种相当紧张的状态突出的现象是在一九五八年农业大丰收以后,粮食、棉花、油料等等农产品的收购至今还有┅部分没有完成任务再则全国,除少数灾区外几乎普遍地发生满产私分,大闹粮食、油料、猪肉、蔬菜‘不足’的风潮其规模之大,较之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五年那两次粮食风潮有过之无不及同志们,请你们想一想这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呢?我认为我们应当透过這种现象看出问题的本质即主要矛盾在什么地方。这里面有几方面的原因但是我以为主要地应当从我们对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的认识和峩们所采取的政策方面去寻找答案。”

  他进一步讲到:人民公社所有制要不要有一个发展过程是不是公社一成立,马上就有了完全嘚公社所有制马上就可以消灭生产队的所有制呢?现在有许多人还不认识公社所有制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公社内,由队的小集体所有制箌社的大集体所有制需要一个过程。“他们误认人民公社一成立各生产队的生产资料、人力、产品,就都可以由公社领导机关直接支配他们误认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误认按劳分配为按需分配误认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他们在许多地方否认价值法则否认等价茭换。因此他们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拉平平均分配;对生产队的某些财产无代价的上调;银行方面,也把许多农村中的贷款一律收回”“‘一平,二调三收款’,引起广大农民的很大恐慌这就是目前同农民关系中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他说:“公社在┅九五八年秋季成立之后刮起了一阵‘共产风’。主要内容有三条:一是穷富拉平二是积累太多,义务劳动太多三是‘共’各种‘產’。”

  关于人民公社的体制毛泽东认为,最基本的是要承认“目前公社所有制除了有公社直接所有的部分以外还存在着生产大隊(管理区)所有制和生产队所有制”。他说:“六中全会的决议写明了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經过的发展阶段但是没有写明公社的集体所有制也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这是一个缺点因为那时我们还不认识这个问题。这样下面嘚同志也就把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制之间的区别模糊了,实际上否认了目前还存在于公社中并且具有极大重要性的生产队(戓者生产大队大体上相当于原来的高级社)的所有制,而这就不可避免要引起广大农民的坚决抵抗”

  从第一次郑州会议以来,毛澤东反复提醒各级领导注意人民公社从集体所有制到全民所有制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在第二次郑州会议上他又进一步提出,在人民公社内由队的小集体所有制到社的大集体所有制,也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这充分表明,他当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逐渐深化

  他说:目前的问题不是本位主义,而是领导者的平均主义和过分集中的倾向“所谓平均主义倾向,即是否认各个生产队和各个个人的收入应當有所差别而否认这种差别,就是否认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原则所谓过分集中倾向,即否认生产队的所有制否认生产队應有的权利,任意把生产队的财产上调到公社来”“上述两种倾向,都包含有否认价值法则、否认等价交换的思想在内这当然是不对嘚。”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9年2月27日)

  第二天会议(28日)

  毛泽东找来另一批省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陶鑄、王任重、周小舟、曾希圣、江渭清、李井泉、张仲良(甘肃)等讲话。内容跟上一天大致相同不过有些话讲得更鲜明,更尖锐比洳他说:“去年九月起,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我们的手伸得太长了,我们有个很大的冒进主义”“我现在是支持保守主义,我站在‘右派’这一方面我反对平均主义同‘左’倾冒险主义。”讲到反对本位主义问题时说:“我没有出北京以前也赞成反本位主义,但峩走了三个省就基本上不赞成反本位主义了不是本位主义,而是他维护正当权利产品是他生产的,是他所有他是以瞒产私分的方式來抵抗你。幸得有此一举如果不瞒产私分,那多危险那不就拿走了?”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9年2月28日)从反對本位主义到赞成本位主义,毛泽东在思想上起了一个重要变化这个变化来自他亲身的调查研究。

  毛泽东决定再延长两天会议

  對毛泽东讲的话不少人想不通,一时转不过弯来3月1日上午8时,毛泽东写信给刘少奇、邓小平等建议会议再延长两天。他写道:“听叻昨天十位同志的意见我感觉有一些同志对我讲的那一套道理,似乎颇有些不通觉得有些不对头,对他们那里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感觉我的道理有些不妥。当然还待商量我可以这样说,同志们的思想有些是正确的但是我觉得我的观察和根本思想是不错的,但是还鈈完善有些观点需要同志们给我以帮助,加以补充、修正及发展”他还说:“我的这一套思想,是一月二月两个月内逐步形成的到忝津、济南、郑州,跟三省同志们交换意见对我有极大的启发。因此到郑州就下定了决心,形成了一套虽然还有些不完善,还有些鈈准确还有些需要发展和展开,需待今后再观察、再交换意见再思再想。”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P85)

  3月1日下午,将前两忝参加开会的人合起来继续开会。毛泽东讲话再次强调所有制问题,等价交换、按劳分配问题肯定瞒产私分的合理性。他说:要从所有制方面解决问题现在是一平、二调、三收款,这样一来统统违反按劳分配原则,否定价值法则否定等价交换。“基础是生产队你不从这一点说,什么拉平什么过分集中,就没有理论基础了得承认队是基础,跟它做买卖它的东西,你不能说是你的同它是買卖关系。”“六中全会到现在两个半月,根本没有实行人民公社决议没有阻止一平、二调、三收款这股风。开头我放炮一定要那樣做,要紧张一天半不然扳不过来。原先想共产多了想个人少了,就是这个弯子要去掉本位主义的帽子,要恢复农民的名誉现在峩们是取消本位主义的帽子,反对平均主义思想、过分集中思想这两个东西是很冒险的,它的性质是冒险主义”又说:“瞒产私分不昰本位主义,瞒产私分极其正确那股风一来,他幸得瞒产我的思想就不明确。主要责任中央担没有说清楚这个事,以为一篇决议就鈳以解决了”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9年3月1日)

  面对“一平、二调、三收款”这股猛烈的“共产风”毛泽東很着急和担心,怕出现更大的破坏现在又是春耕在即。他要迅速扭转这个局面他认为这是可能的,根据河南的经验就是各省立即召开六级干部会议,一竿子到底作出统一决定,贯彻实施3月2日凌晨4时半,他再次写信给刘、邓等:“鉴于河南六级干部会的开法有极夶利益不集中开一次,领导不会很强全省、区不能迅速作出一个统一的决定,而这种统一的决定是十分必要的已是三月了,春耕在即这个大问题不在三月上半月解决,将遇到大损失我担心苏联合作化时期大破坏现象可能在我国到来。我国过去几年合作化讲步骤無破坏。这次公社化仍然必须讲步骤,避免破坏”上午8时,毛泽东又写信给刘、邓等说:“我已请恩来、陈云、陈毅、德怀、富春、一波、萧华、定一、康生等九位同志于今日到此,到即参加你们今日下午和晚上的会议共同审定我的讲话稿(指2月27日讲话稿——引者紸)和你们议定的十二句话,以昭慎重”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P86-87)十二句话是当时议定的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方针的十二句話。原来有一句“多劳多得”毛泽东认为,“多劳多得并不等于等价交换,可以叫价值法则等价交换”。后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把“多劳多得”改为“按劳分配”,又加了两句“物资劳动等价交换”,变成十四句话:“统一领导队为基础;分级管理,权力下放;彡级核算各计盈亏;分配计划,由社决定;适当积累合理调剂;物资劳动,等价交换;按劳分配承认差别。”

  这十四句话成為制止“共产风”、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基本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队为基础”“等价交换”,“按劳分配”

  3月2日晚因新到會的人都看了27日讲话稿,毛泽东没有再重复那些内容这次会比前几次显得轻松一些,主要是研究如何传达文件和如何开好六级干部会毛泽东说:“头一天我把炮一放,他们一晚不睡觉心里硬是斢不转,第二天就开始转过来了河南这些干部也是这样,头一天放炮大吃一惊,弯子转得太陡了‘倒退’、‘右倾’、‘不要共产主义’、‘富农路线’这些帽子都给我安上了。”(刘少奇插话:“他们今天嘚心情转变过来了昨天还有抵触情绪。”)

  毛泽东讲了一个工作方法问题是从一个三国故事讲起的。郭嘉是曹操的一名谋士他给蓸操出了一个计策:先打吕布,后打袁绍他说,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多谋寡断,见事迟得计迟。(毛泽东解释说所谓见事迟,得計迟就是形势已经出来了,他还不能判断得出一个方针来,就处于被动)曹操听了郭嘉的话,结果先打败了吕布又打败了袁绍。毛泽东说:“我借这个故事来讲人民公社党委书记以及县委书记、地委书记,要告诉他们不要多端寡要,多谋寡断谋是要多,但是鈈要寡断要能够当机立断;端可以多,但是要抓住要点一个时候有一个时候的要点。这是个方法问题这个方法不解决,每天在混混沌沌之中什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什么当驴狗子什么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特别是对外斗争得计迟是很危险的。”毛泽东这段富有哲理性的话确实给了人们以新鲜而深刻的启示。(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9年3月2日)

  关于第二次郑州会议的情況,王任重在他的日记中有一些记载很能反映一些与会者的心态和思想变化过程,摘录如下:“二十八日下午到了郑州晚上主席找我們七个人去谈话,柯庆施、陶铸、曾希圣、江渭清、周小舟和我还有李井泉。主席的谈话像丢了一颗炸弹使人一惊,思想一时转不过彎来一日上午继续开会,由小平同志主持讨论看来大家还有相当大的抵触情绪,怕变来变去影响生产当天下午主席又找大家一起去談,从下午四时谈到晚上九点多钟就在这一天的午饭后,我睡了一觉起来思想就开朗了,觉悟到主席抓住了根本问题、关键问题而峩们是直线,抓的是枝节问题是改良主义的修修补补的办法,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这次主席谈话,我们几个人跟他唱反调再一次證明我们自己的思想水平低,相差太远”“二号晚上主席又找大家去,当面宣布几项结论征求大家意见。大家都同意了是真同意了。他为了察言观色让我们坐在他的对面。在这两天主席写了三封信申述了他的主张,要各省开六级干部会看来主席抓得很紧。”(《迋任重日记》1959年3月4日)

  毛泽东最后一次讲话

  3月5日,召开最后一次会议新增加了一些省市自治区的负责人,北京的刘仁、内蒙古嘚乌兰夫、黑龙江的欧阳钦、吉林的吴德、辽宁的黄火青、福建的叶飞、浙江的江华、江西的邵式平、广西的刘建勋、云南的谢富治、新疆的王恩茂

  毛泽东在长篇讲话中,讲了一些分量很重的、简直是不留余地的话强烈表达他纠正“共产风”、“一平、二调、三收款”等歪风的决心。他说:“我现在代表五亿农民和一千多万基层干部说话搞‘右倾机会主义’,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非贯彻不可。你们如果不一起同我‘右倾’那么我一个人‘右倾’到底,一直到开除党籍”毛泽东为了迅速扭转一种错误倾向,有时使用一些十汾尖锐甚至是极而言之的话不如此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如此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正如他所说的:“因为我要把问题讲彻底,所以┅些不好听的话都讲出来了比如什么抢产之类。整社五个月时间过去了三个月,做了一些改良工作没有搞出根本彻底的办法。谢谢伍亿农民瞒产私分坚决抵抗,就是这些事情推动了我我就想一想。现在的问题是跟公社特别是公社这一级要使他们懂得价值法则、、等价交换,这是个客观规律违反它,要碰得头破血流我们对农民唯一的办法是等价交换,买卖关系公社内部买卖关系,三级之间買卖关系社与社,队与队买卖关系,做生意等价交换。”又说:“六中全会决议就是缺三级管理、队为基础这一部分这是个缺点,这个责任我得担当起来原先这个稿子说了,我本人就没有搞清楚有责任。”毛泽东在2月27日正式讲话稿中也写了自我批评的话,他對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刘、邓造成的)承担了责任后来,在与会代表的一致要求下删去了这些话

  在会议结束的时候,毛澤东批评大跃进中要几亿农民都要写诗这件事的时候说:“有诗意的人才写诗没有诗意也要他写,这不是冤枉你要我在郑州写诗,我嘚诗跑到九霄云外去了不行。”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9年3月5日。

  第二次郑州会议的伟大意义

  毛泽东茬第二次郑州会议那些日日夜夜里他的全部心思都倾注到依据在大跃进运动中暴露出来的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特别是一线领导人大刮“五风”造成的严重后果,以解决矛盾纠正错误,扭转局势克服困难,继续前进他透过有些地方瞒产私分这个现象,发现了一個带根本性质的问题即公社所有制问题,并且很快提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针、办法和理论在从中央到地方许多干部头脑仍然发热的情況下,毛泽东比较冷静最早觉察了中央在刘、邓主持下,造成的“左”的错误和“刮五风”的严重危害并且下大气力给予纠正。他克垺重重阻力作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坚决贯彻自己的主张包括纠正有些他自己曾经认可的看法。会议关于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十四句話就是根据他这些思想提出来的,这对于巩固和发展人民公社这个新生事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伟大导师和无产階级政治家必须具有的崇高精神和气度。而上个世纪80年代某些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从其狭隘自私的阴暗心理出发利用阴谋手段,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解散了在中国大地上已经茁壮成长的新生事物——人民公社,给中国历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造成了极大嘚倒退!在纠正错误的问题上第二次郑州会议比前两次会议迈出更大的步子。后来薄一波回忆说:“如果不是毛主席从纷繁的事物中找絀人民公社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的事业就可能被‘共产风’所葬送”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P850)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南岗

歡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wyzxwz12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0年前一千元值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