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什么放在房间里面能怎么听到隔壁墙的声音声音,手机截屏密码直接发到我手机上

内容来源: 2020年4月21日博石教育集團主办的【2020全球标杆学习线上高端峰会】博石标杆微课第62场直播。 分享嘉宾:薛军腾讯学院首批高级讲师。 注: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和讲者审阅授权发布。 高级笔记达人 | 花的姿态 责任编辑 | 乐知 第 4836 篇深度好文:5046 字 | 10 分钟阅读

本文优质度:★★口感:珍珠糯米鸡

筆记君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为什么腾讯的产品总能做得很好?

产品、研发和运营的关系是什么

大家好!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揭秘不為人知的腾讯产品心法》

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有三大巨头分别是腾讯、百度和阿里。

业界有个说法:阿里的运营最好百度的技术最恏,腾讯的产品最好

为什么说腾讯的产品最好呢?

2017年5月份 App store(苹果应用商店)Top1000的排名中,腾讯的产品在前14位里占7席。这表明腾讯的产品确實足够好

2.创办公司与爱好天文

一个公司的特点由创始人决定,而创始人是会被年少时的经历所影响

腾讯公司的创始人马化腾,青少年時期比较喜欢天文学所以我们发现腾讯的产品运营与天文学,有些共同的特点:

作为天文学入门的可观测物体离我们最近的月球距离峩们也有38万公里。迄今为止被送上月球的人,屈指可数天文学中远距离观察的特点,在腾讯的产品运营中也体现得很明显

腾讯希望鈈干扰用户的思考和行为,不希望提供的产品干扰到用户长年累月形成的习惯所以远距离观察能够更客观的发现规律。

研究天文学首先要会观察;其次,在观察之后要会记录

有的人在观察太阳与地球后得出了地心说,但哥白尼通过观测发现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所鉯提出日心说

马化腾,其实是一个比较内向和文静的人他主要做的事情就是远距离地观察用户,然后安静地仔细地思考规律用规律來指导做产品。

就像研究天文学一样永远要去寻找规律。

腾讯期望通过行为寻找到稳定的规律观察用户内在最真实的需求,然后围绕愙户内在需求做产品

二、腾讯的产品创新之道

腾讯是靠什么做出好产品的呢?

在腾讯内部产品是火车头,但是真正能够把产品做好的核心依赖于三个角色的全力配合:产品、研发、运营。

这三个角色不仅要各司其职还需要互相配合形成闭环

1.高效创新和闭环的关系

当產品经理有一个做产品的想法时,他要迅速把想法告诉研发研发会用最快的速度把产品做出来。

然后通过用户运营鼓励用户积极反馈並在海量反馈中发现一些潜在的、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或者是之前捕捉到的错误需求从而提取关键修改意见回馈到产品经理一侧。

产品經理经过深度思考形成需求从而启动下一个循环,周而复始的一个迭代一点进步的满足用户真实需求从而取得产品成功。

闭环的效率樾高产品创新的速度就会越快。

闭环的信息保留度越高创新的质量就会越高。

曾经江湖上有一些声音说腾讯做产品主要靠抄袭。但昰内部在做产品时领导经常要求我们不要去看竞品。

竞品往往只能告诉我们用户有这方面的需求,但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以及最好的满足用户需求的方式是什么。

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

而通过产品、研发、运营这样的闭环我们就可以充分了解用户需求。这实际上也是腾讯产品创新核心的驱动点

这是一张公园的照片,主道路旁边有一条小径是被很多游客踩出来的。

园林的管理人员为了不让游客走这条小径而去走已经规划好的道路,不得已在小径的必经之路放了个栏杆

我们在很多产品中也看到了类似现潒。产品经理设计了非常完美的操作路径、非常漂亮的画面

可是用户却经常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或者不符合设计本身的行为

这時,产品经理会非常生气会让开发人员设置一些警告框类的提示。

比如在一些网页中输入地址,你必须先输入广东省再输入深圳市。如果你直接输入深圳市就会弹出一个提示框,提醒你要先输入省

从腾讯做产品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这样的设计很不好如果用腾訊的产品方法来设计公园里的道路,我们会这样设计:

第一步在公园里铺上草坪,然后请一些用户代表过来公园走一走玩一玩。

第二步用户代表在公园中行走时,我们会观察用户的行走路径譬如说他会如何走向洗手间。

第三步等用户代表踩踏出痕迹后,我们会把這些已经被认可的路径用鹅卵石铺得漂漂亮亮的,防水、防滑还美观

通过以上努力,就会发现我们修的道路不仅漂亮而且更重要的昰,人们会经常使用

讲这个案例其实想告诉大家,如果公园管理人员不改变管理思维总认为我如何设计你就应该如何走的话,那照片裏的栅栏是永远规避不了的

如果公园管理者是围绕人们如何使用公园来规划路径,把人们常走的路径拓宽、变繁华、变美观那用户就會完全认可,因为用户的选择得到了尊重

我们通常会讲,做产品时不要做加法要做减法,做减法产品才会越做越好可是大家往往都昰只是知道应该做减法,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做减法

大家现在每天都会用到微信,假设微信这款产品只能保留一个功能或者一个主界面嘚话,它应该保留哪个界面哪个功能呢?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聊天窗口因为微信就是用来聊天的。

所以我们以微信的聊天窗口為例来看一看微信团队在过去这么多年里是如何持续不断地改进聊天窗口的。

首先看这张图 这是2011年的6月份以前的微信产品,很多人都沒有用过这个版本

当时这个版本只有三个功能:发对讲、发文字、发图片。

微信最早期只能发文字和图片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跟QQ没什麼区别,效果也不好直到微信团队做出改变。

2011年5月微信开启语音聊天后,微信的数据才开始有起色

当时的用户是这样宣传微信的:囿一款打电话不要钱的软件。

很多人都是因为这个才开始使用微信

东方人的特点就是比较含蓄。很多时候在社交过程中用文字、照片、语音都不方便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时应该如何解决?

微信团队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迅速补充了表情的功能,因为表情可以很好哋表达出言语和文字无法表达清楚的含义看上去也更有趣。

有时候几个朋友通过微信约个下午茶可是又找不到餐厅的位置,后者不知噵自己在哪个地方就非常麻烦。

如果用户可以把准确的位置分享出去那么好友就可以直观的看到我在哪里,也就能够更快地找到对方

这在PC时代是不可能实现的,微信研发了位置分享的功能就很符合用户的需求也突出了手机的独特性

“您可能发送的照片”功能,是在點击输入框后自动展示出刚截屏的照片或是刚拍的照片

我采访过身边的朋友,大家觉得整个过程很舒服迅速地点击这张照片,预览后矗接发送用户主观感受特别爽。

很多人认为至少节省了三步操作其实仔细算下来只省了一步操作。

这说明在做产品时如果能够很好哋把握用户的使用场景做创新,就会带给用户很好的使用体验而这种极大的满足感会让用户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差异非常大。

在进行叻一段时间的数据分析后发现发文字、发语音、发表情,是三件同等重要的事情

可是在交互上,表情按钮在点击加号按钮之后才会出現所以表情发送必须从二级菜单调整到一级菜单。

但是当我们把表情按钮上移后发现,这样的排版并不美观还容易发生错误操作。

原来的一级菜单就有4个按钮在加了表情功能后,还是要恢复成4个功能也就是说必须砍掉一个功能。

最后我们选择砍掉发送按钮,那發送按钮去哪里了呢

在安卓手机上是加号,当你输入了文字后加号会自动变成发送;

在IOS的手机中,发送按钮会在键盘里出现

所以我們会发现,去掉发送按钮的成本非常大设计很复杂,IOS和安卓的处理手法还不一样代价很高。

但为什么我们还是要坚持做这件事情呢

核心原因是,用户对表情的依赖程度很高

微信不会去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功能,只在核心功能上即在用户最经常使用的功能上进行优化。这是腾讯的特点

所以,真正的做减法就是在用户高频行为路径上持续投入这也是做减法的本质。

其实产品的任何优化,用户都可鉯立即感受到当用户的感受非常好时,他会觉得你一直在尽心尽力地帮他做事会更大程度地信任你。

一旦应该离开这个路径去关注其怹功能往往都是在做加法。

当你真的去关注其他功能时会发现很多产品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每一个版本都添加了新功能,却因为不在高頻路径上用户很少使用,所以也无法体会新版本的价值

四、如何做好产品研发?敏捷开发

腾讯是中国软件行业里最早实现敏捷转型的所以在腾讯内部用的是敏捷研发的研发模式。

敏捷研发的模式有两个圆环大家可以看下图。中间的小圆圈被称为迭代每一个版本的研发,我们都会把它分成若干个迭代持续进行。

通常来说大一点的版本迭代不会超过三个月,在这三个月内如果迭代周期为2周大概可鉯做5次左右的发布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版本,如果迭代周期为1周大概可以做11次左右的发布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会根据市场和用户的反饋与变化不断调整产品设计

所以相同时间内迭代次数越多,产品改进的频率就越快用户的感受就越好,所以会要求迭代的周期尽可能足够短

什么叫小步快跑?在这个图里有两种不同的研发状态。

第一种只是完成团队内部的功能,不用理会也没有时间理会用户需求的改变。

他们认为用户的想法虽然有价值但是会打乱团队的原定的工作内容。

第二种在迭代1进行的同时,还在做自己的事情

但是從迭代2开始,就不断受到用户的挑战到最后甚至都是为了用户去做,放弃自己原先确定的用户需求

从腾讯的角度来讲,更推崇第2种

洇为产品经理在软件一开始开发的时候,设定的很多产品功能都不是用户想要的而产品最终是服务用户的,所以需要跟着用户不断调整

因此,在内部要把整个研发过程变成若干个迭代来做

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下次迭代时,及时收集上次迭代所做的工作对用户造成的影響然后迅速做出调整,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用户的需求和想法

五、运营:发现问题,形成闭环

微信语聊和摇一摇这两个功能最大嘚优势是产品的外显性。

我们举个例子:当你身边某个人用了微信语聊或者摇一摇的时候如果你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你就会产生好奇

遇到一次、两次后可能就会忍不住去问别人,别人会说这是微信语聊很好用,你很可能就会去下载使用这就是产品的外显性。

2011年5月微信推出了附近语音聊天,数据量有上涨趋势后来为了满足用户的好奇心,微信就又做了一个功能——附近的人

打开附近的人你可以看到你周围100米、200米、500米、1500米的朋友,很多用户喜欢这个功能

但是,微信团队觉得用户对于“附近的人”这个功能的使用体验比较普通

於是就思考:如果要提升体验,有没有一种更炫酷的方式让大家找到附近的人

基于这样的一个思路,摇一摇上线了

2.运营发现问题并改慥

摇一摇上线后,微信有喜有忧喜的是很多人在用,而且很多人会摇很多次比附近的人次数要多。

但是从搭讪的成功率来看摇一摇偠比附近的人低很多。

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解决微信有很多关键的算法和一些重要的参数,在后台都是可以调控的

微信团队通过不断调整距离,赫然发现当调到500公里以上时搭讪成功率火速上升,这一发现的应用让摇一摇彻底火爆起来

由此看来,功能的成功其实依赖于仩线之后的运营因为通过运营可以发现问题,然后迅速调整形成闭环,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大家可能有个疑问,为什么通过摇一摇摇箌的用户不聊天而通过附近的人用户就聊天呢?

我们认为从用户心理上来看摇一摇是一种不稳定态,因为你不确定你摇出来的会是谁

但是附近人的是稳定的,当你一直处于某个地方时你点100次“附近的人”,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剧烈的变动

从这个角度来看,摇一摇的鈈稳定态增强了用户的不安全感使得用户的行为对安全的要求更高。所以我们用摇一摇来选择附近的人是不成功的

但通过运营发现问題之后,发现大家都喜欢玩但是不敢聊,那我们就去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是闭环反馈,就是将实际运营中发现的问题迅速放在产品层面囷技术层面去解决然后快速做验证。

讲到这里实际上就把腾讯的产品创新之道基本都讲完了,总结来说就是:

以上是我今天分享的所囿内容谢谢大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鼡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听到隔壁墙的声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