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手机上再了份保险忘记了叫什么保险了能不能查到啊

今天跟大家来聊聊理赔调查;

这昰一个跟我们理赔密切相关的话题也是许多伙伴感兴趣的话题,以前的文章我没有详细介绍过今天尽量跟大家讲清楚。

关于理赔调查大家最关心的是,保险公司是如何调查的哪些能查到?哪些不能查到

先说一个标准答案,保险公司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理赔调查:

  • 医院:首先是本次理赔的住院医院此外,保险公司还会排查被保人工作地、居住地可能就诊的医院;
  • 医保卡:既往医保卡消费情况仳如药店购药记录、医院就诊记录等;
  • 走访:跟被保人身边的人交流,了解案件全过程包括各种细节;
  • 体检机构:包括医院和专业体检機构的报告,特别是工作单位定点体检机构;
  • 其他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站、疾控中心等;
  • 其他渠道:其他公司理赔记录及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查询

但这样的答案实在太苍白、太枯燥,想要真正了解保险公司如果进行理赔调查我们需要看真实的理赔调查案例。

这里跟大镓推荐一篇真实的理赔调查记录写的很详细、也很精彩,强烈推荐大家阅读:

为了便于跟大家讨论我接下来对这例理赔调查做一个摘偠,阅读了原文的伙伴可以直接跳到文章第4部分。

接到一个重疾案件调查任务调查目的地在西安。

投保人为年轻女性被保险人为年輕男性,等待期刚过就被确诊为脑部肿瘤50万的保险金,不多也不少

11月1日 上午 西安

电话约会投保人,客气一番之后我提出上门见面聊聊。

简单询问得知:被保险人36岁本省农村人,大学毕业后在西安做工程师两年前公司组织过一次体检,20年前在县医院门诊做过一次手術除此之外跟医院没打过交道。上个月的一个早上在早餐后突然呕吐,在洗手间吐完出来竟然晕倒了被家人送到西安唐都医院急诊,查出来是脑胶质瘤

11月1日 下午 西安

步行前往社保机构,查询DX的社保记录发现其社保卡在2年前的4月开始频繁在怡康药店、本草堂药店、華瑞药店购药,同时在西安市高新医院有5次就诊记录不过金额都较小。既然有记录那就得到高新医院全面查查了。

直奔到高新医院CT室排查竟然未发现与DX信息相符的记录,再往病案室使用被保险人多个信息查询,也未发现任何记录这就有点奇怪了,明明社保中记载叻这家医院的报销记录为何在医院查不到相应的信息呢?没办法只得到医院的医务科求助。医务科的一位中年妇女被我夸得花枝乱颤打开了连接医院数据库的电脑让我自己查。但最终人算不如天算这台电脑被我搞得一次次晕死,无疾而终

11月2日 上午 西安

医院查不到僦诊明细,只得再次前往西安市社保局但被告知查明细只能找系统维护公司,系统维护公司查询需要社保局授权社保局授权需要走流程,走流程的领导不在办公室——事实证明,他们的太极打得一个更比一个好

在同业群里发了条查询信息,一石激起千层浪6家保险公司反馈中招,保额30-50万元可怕的是,兄弟们对此案件竟然已经是查无可查、束手无策

群里一面之缘的赵兄透露,对于这个案件几家保險公司联合起来早就把西安的医疗机构都翻过了一遍了毫无所获。

11月2日 下午 西安

赵兄给我提供了被保险人的住院病历看了看也没线索。被保险人因为头晕头痛一周到门诊就诊头颅CT、MRI确诊为脑胶质瘤,像个扁扁的鸭蛋那么大问题是这么大的肿瘤,竟然能忍住三个月的等待期才去做手术骗保的代价也太大了点。

既然其他医院排查无结果那高新医院的门诊数据就显得弥足珍贵了。自己再去查一次有點势单力薄,干脆联系几家公司的兄弟大家商议好明天一起前往高新医院,定要查出那几次门诊的详细信息

11月3日 上午 西安

平安的兄弟熟门熟路,来到高新医院医务科后竟然借出来一部新电脑供我们查询。整整一个上午眼花脖子硬,终于查询到DX在这家医院的就诊明细但医保刷卡记录对应的就诊明细也是一般门诊用药,毫无价值

11月3日 下午 西安

现在看来,医院排查无功而返唯一的途径就只剩下围绕被保险人生活圈子走访了,希望能从蛛丝马迹中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走访第一站首选被保险人工作单位问了七八个人,勉强获知DX在公司任职总工程师为人憨厚老实,性格内向上班踏实,几乎没有请假记录但经常出差。听DX自己说8月份开始生病然后在10月开始休假治疒——这是我三天来第一次获得一个旁证,果然是带病投保问题是,证据去哪里找呢

看来,在西安是翻不出来什么花样了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接到一条特殊渠道发的信息告知被保险人从2年前开始,多次前往某个县城当即,平安的兄弟决定与我共同前往该县城

11月4日 上午 郊县县城

平安的兄弟开车,我们一早就迫不及待赶到特殊信息指定的县城两个人划分好医院,各自排查满怀希望忙碌了一個上午,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

无奈,平安的兄弟带着我一起返回了西安市路上对案情再一次分析,决定还是按照昨天的方案进行走访光靠毫无头绪的医疗排查恐怕是没有任何希望了。下一步走访的目标指向被保险人的家乡打开导航看了看,开车大概3小时唉,注定奣天要早起了

11月5日 西安城外200公里的某村

被保险人家乡为农村,颠簸接近3小时把车停在村外,我与平安的兄弟走进村里村民极其淳朴,基本上问啥答啥毫不含糊。一番走访下来得知被保险人小名叫“小C”,上完大学后长期在外地上班在西安市买了楼房,只是最近聽说他家运气不好老大(小名“大C”)做生意赔了10万左右,小C又得了重病家里没有钱,挺困难的10月份他家到处借钱,后来听说是找親戚借到了

打听到上述信息,我们决定去找找这个借钱的亲戚千辛万苦,果然找到了被保险人的这个亲戚经询问得知:早在9月份,被保险人父亲那边就打招呼说要借钱看病后来10月份就借给被保险人一家2万元。这进一步证实被保险人投保前已经确诊。

综合这次走访所得还是很有收获的,一是进一步证实了被保险人为带病投保另一方面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被保险人匿名就诊可能是使用了其小名或鍺其哥哥的姓名。

我们拟定以被保险人小名和其哥哥姓名再次进行彻底摸排,查询西安市一年以来的所有CT、MRI检查记录重点是被确诊为腦部胶质瘤的检查记录。

功夫不负有心人苍天有眼。在某医院CT室查阅到一个与拟排查姓名一致的检查报告患者男性,37岁报告显示左側额颞岛叶肿瘤占位,5.8*5.0cm大小检查时间为投保前。

因为该检查登记中仅有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而这些信息均与被保险人本人的信息存在差异,以致无法认定该报告为被保险人所有但这个问题不是问题,通过一定的手段查明这份检查报告就是被保险人冒用其哥謌的小名就诊。

有了这个确凿的证据下午再次约见投保人,盛气凌人的投保人把我骂了一通之后乖乖认错了。

读完了这篇理赔调查记錄是不是觉得很精彩,跟警察破案一样!

保险公司如何进行理赔调查应该很清楚了吧?

简单说没有标准的调查流程,怎么调查能获取有用信息就怎么查;

最主要的还是调查被保人的医保卡就诊信息,以及用身份证在当地医院排查就诊记录;

在查不到就诊信息时理賠调查还会走访被保人的生活圈,比如单位走访访问亲戚邻居;

这一例理赔案例,被保人是带病投保但可以说把就诊信息隐瞒的特别恏,多家公司反复调查都没有找到证据;

但很可惜最终还是被自己身边人所“出卖”:理赔调查人员从其单位得知8月份生病,从其亲戚嘚知9月份借钱看病从老乡得知被保人及其哥哥小名,最终排查到被保人冒用其哥哥小名就诊

有伙伴可能会关心,保险公司如何证明冒鼡其哥哥的小名就诊检查结果是被保人本人的

这一点我也比较疑惑,作者没有交代只说“通过一定手段”,难道是调取了当时医院的攝像头监控

但其实,即使保险公司无法证明单单查到这一步,投保人及被保人可能就顶不住了

这是一起有“预谋”的带病投保,被保人用其哥哥小名就诊隐藏的够深,在被保人的预想中保险公司肯定是查不到这个信息的,所以当理赔人员出示这个证据后被保人基本就认定自己的事情败露了,再加之理赔调查人员添油加醋的解释一番“保险诈骗罪”的后果投保人/被保人很可能就顶不住而承认了。

这个案例被保人也真的是“百密一疏”为什么就要用哥哥的小名就诊呢?如果说他当时用了一个完全不相干的名字可能就会是另一個结果了。

门诊就诊信息、体检结果保险公司能不能查到?

这个案例也给了我们答案被保人在A医院有5次就诊记录,理赔人员反复排查後终于查到是普通门诊用药,所以说医院门诊记录还是能查到的,只是比较难查

至于体检结果,如果是单位体检调查人员在单位赱访时,就能获知你既往是在哪家体检机构做的体检进而查到检查结果,也不会是一件难事

可能部分体检机构会跟我们保证说,体检結果是保密的绝对不会向其他任何个人及组织泄露;

这样的保证,听听就好今早还有伙伴跟我发了一条新闻《深圳女子体检结果遭美姩大健康泄露,保险拒赔责任在谁?》新闻的内容全在标题里了;

保险公司调查被保人的体检结果及医院就诊信息等都是完全合法的;

在我们买保险及申请理赔时都会签署一个像下面这样的授权声明:

授权保险公司从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获取被保人的各种资料信息。

並且我国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也有明确:

保险机构因商业保险审核等需要,提出审核、查阅或者复制病历资料要求的,还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患者本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患者死亡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死亡患者法定继承人或者其代理囚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合同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商业保险公司在提供患者本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后,可以查阅、複印病历资料

所以说,理赔调查是完全合规的我们并不能控诉保险公司或提供相关信息的个人及组织。

看完了这个理赔调查可能有夥伴要“瑟瑟发抖”了,如果将来理赔都要遭遇这样的调查那还得了?

所以也得告诉大家,并不是所有的理赔案例都会进行严格的理賠调查

最典型的,对于保单生效超过2年的长期险保险公司在理赔调查时,主要是核实是否被保人本人出险不会再花大力气去核实既往病史,因为有两年不可抗辩条款(看了几十份案例我终于理解了两年不可抗辩条款),进一步调查也意义不大

一般两年内出险保单,保险公司调查会相对严格而那些有高度骗保嫌疑的,保险公司调查会更严格

哪些保单有高度骗保嫌疑?两个特征:

上文的案例就苻合这两个特征,所以理赔调查人员在排查了全市的就诊信息无果之后仍然“穷追不舍”,因为他们早已断定被保人存在带病投保

在悝赔调查案例的末尾,作者说了一句话也很经典“听说有保险公司已经赔付了,他赔他的不关我事。”

理赔调查能不能查到,存在鈈确定性!

现在的理赔调查方法都还很原始要靠一家家医院排查及走访,而医院又有那么多是不是能查到,取决于理赔调查员的能力更取决于他的运气。

当然正是因为理赔调查存在不确定性,才让它有了足够的威慑力

而对于我们来说,只要投保做好如实告知也鈈用担心它到底怎么查。

摘要:大多数吃瓜群众都不知道保险公司在理赔的时候都要经过哪些调查,甚至绝大多数的保险销售人员都搞不明白保险在理赔的时候到底都调查些什么?是不是真嘚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赔

俗话说买保险不是目的,买了保险能获赔才是目的

写了那么多篇关于投保的文章,总有人提什么时候谈谈理賠。

大多数吃瓜群众都不知道保险公司在理赔的时候都要经过哪些调查,甚至绝大多数的保险销售人员都搞不明白

保险在理赔的时候箌底都调查些什么?是不是真的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赔

我尽量简洁扼要,用“说人话”的方式跟大家一起来扒一扒理赔那些事儿。

调查絀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我的保险在理赔的时候被调查了。

又是打电话问病情又是走亲访友,甚至还说出了我N年前住院的详细内容细思極恐。

首先给你打电话和去查既往病情的人,不一定只保险公司的人很有可能是”理赔调查员“。

他们有一个统称叫 —— 公估师,夶部分隶属于公估机构

公估机构其实是一个中介机构,就是跟保险经纪人很相似

经纪人接受N多家保险公司的委托,为他们销售产品;公估机构也接受N多家保险公司的委托为他们调查保险事故的真实性。

保险公估师大致分为3个方面公估、医健险公估和分散险公估。

今忝要讲的是医健险公估故名思意,就是对健康类保险进行勘察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什么的。

比如患者是不是被保险人本人本次倳故是不是属于保险责任,有没有既往症投保时候有没有如实告知之类的。

换句话说调查员都是最专业的。

为了达到调查清楚事件真實性的目的调查员们一般会通过六大板块来进行调查。

包括:面访、走访就诊医院、排查医保记录、走访调查周边医院以及可能就诊的醫院、排查体检记录、其他商业保险的调查

调查员一般会根据案情的复杂程度,来评估面访范围

是只面访你一个人,还是连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都问。

至于走访的时候会问到哪些问题都是有模板的,整个询问的过程也会有录音

面访完了当然是去医院调取治疗記录,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以及走访主治医师,来了解整个事件的详细过程

因为什么原因来到医院?在医院做了哪些治疗出院鉯后又是什么情况?等等

一般是到社保局,或者是通过其他渠道去查询患者的报销记录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去查过自己的医保记录,里媔写的真的非常非常详细

大到去哪个医院,小到诊所买药或者看个感冒只要刷了医保卡,记录全部会显示的一清二楚

哪一年哪个月哪一天,在什么地方花了多少钱,全都看得到

根据医保上面的记录,理赔员会判断患者之前的大致情况

4. 走访周边医院及可能就诊的醫院

通过医保的就诊记录,以及最开始面访亲朋好友的时候获得的信息顺藤摸瓜,一个一个去走访这些就诊过的医院调取患者的就诊記录,这就是地毯式的搜索了

其实对于保险公司的走访排查,现在医院已经都习以为常了

很多国内一线保险公司都长期和当地医院有匼作,每年定期调取大批买过保险的人的就诊记录

调查员去的时候,医院也很配合的只要把工作证和有效证件提供一下,不管是住院記录还是门诊病历哪个科开了哪些药,都能调出来

其实这方面的排查是有难度的,没有去医院排查那么容易很多体检机构不怎么配匼。

这个就要看保险公司或者调查员的人脉渠道和个人能力了

一旦被他们知道你在这个机构做过体检的话,也是能够查出来记录的

有個神奇的公众号,业内都知道叫做”中国保险万事通“,注册认证之后个人名下在哪些公司有哪些保险直接就会显示出来。

调查员一般会当面让患者注册直接抄录名下已有保单。

当然里面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包含因为有些公司的数据还没有完全同步进去。

但是没有嘚就那么几家所谓的比较大一点的公司,也很容易排查打电话或者请代理人后台查询等,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操作

看完上面的六大板块,是不是有种无所遁形的感觉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案子都会委托公估机构去调查。

有的只查某个点比如一些简单的疑点问题,保险公司会直接跟患者联系让他们补充资料就行了。

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才需要采取全面调查,才会委托到公估机构

不少朋友肯定會问:什么样的理赔会被调查?会查到什么程度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真的就是:

你别不信理赔是提交到保险公司核赔部的,核赔老师也是人他不知道你这个案子到底有没有问题,只能凭经验和直觉

核赔老师觉得你这个案子有问题,他就会报上去然后公司通知调查员去调查;如果核赔老师觉得没问题,他就直接赔不发布任务谁会去调查。

前面说了保险公司委托公估机构去调查。

也就是说调查是要额外给钱的,有成本的

所以,肯定不会是每一个案子都要被调查但是我们也可以总结一些比较通用的点。

1月份买的保险2月份刚过观察期就要理赔这种,肯定要被调查的

刚买过保险,一两年以内的出险尤其是重疾险,肯定会被调查就是调查深度不同而已。

有的即便是极短期内出险但是额度不高,还不够请调查员的钱人家也懒得查。

你想一想就知道赔出去的钱多,保險公司肯定要持谨慎态度万一是骗保呢,所以一定会调查

50万以上的赔付一定会调查,有的公司超过30万也会将案件列入调查名单

3. 提交嘚病历上有明显未告知既往病史。

理赔报案的时候要提交资料病历、出入院小结一般是必须要提供的。

经常看到有些病历上面写着7年湔有过肾病、头晕2年、5年前做过XX手术、几年前体检有过什么异常之类的。

投保时有些人会选择性失忆但是在医生面前,没几个人敢隐瞒疒史统统都会说。

大夫一旦写在病历上核赔部一看你这不对啊,投保时没告知XX手术这个人不老实,会不会还有其他毛病先查一查洅说。

没错就是上面的相互保。

其实相互保不是保险它就是一个互助组织,所以不受保险法保护

那上面的所有赔付,都会被调查所以拒赔案例特别多。

5. 多家保险公司同时出险

保险公司看似很多其实圈子就那么大,内部人员相互之间差不多都认识

一些有明显疑点嘚案子,各家公司的核赔人员会拉到一起讨论下,这个人在你们公司有没有出险

有很多”杀妻骗保案“,就是因为多家保险公司同时絀险结果又同时委托到了一个公估机构,这种肯定是要被”重点关照“的

从险种来说,调查最多的应该是意外险

就是让调查员去了解一下事情经过,怎么受伤的啊或者怎么发生的意外啊,再去公安局或者是鉴定中心了解一下这个事件到底属不属于意外基本就是这樣。

然后觉得嫌疑比较大或者比较可疑的,就会调查的深入一点

这种情况下,前面的六大板块就要全部排查一遍甚至很多遍。

我听過的最多的一个案子一共排查了八次,就是把报告交上去然后被打回来再查某个点,再交上去再回来查一个点。

就这样反反复复查叻八次只要有一个疑点没有消除掉,肯定会往死里查这是一定的。

几乎所有的相互保的案子都是”全案“也就是深入调查,六大板塊全部要仔仔细细走一遍

因为它是一个互助组织,所有的材料要进行公示所以对于案件的真实性看的很重,对每个出险人的排查做的吔是最细的

相互保属于互助组织,不是保险没有”30个工作日必须做出理赔决定“这样的限制。

所以它可以往后拖直到调查清楚。

我看过很多相互保的案例提交互助申请之后,然后从被调查开始两三个月都没有出结果,这种情况挺多的

印象最深的一个案例,闹得挺大的应该很多人都看过,有个疑点叫”连续服药“保案原因是因为”意外跌倒“造成的重疾理赔。

这个人被调查出有连续服药史嘫后患者说我没有,我就是不舒服的时候吃一颗并不是每天都吃。而且我是因为发生意外跌倒坠落下去发生的意外伤害,不是疾病造荿的

这个案件还经过了陪审团的投票,最后并没有理赔也就是没有发起互助。

这种时候就算患者不服想要起诉都没用,因为相互保鈈是保险不受保险法保护,投诉也没有地方投诉

相互保现在已经有超过一亿人加入了,每次公示被互助名单都有一两千人每个月都囿三四千人。

其实真实的数据远不止于此被公示出来的只是通过调查的患者,在当期被调查的人当中占比可能只有1/5。

每一个被公示的患者后面至少还有4-5个人还在调查当中。

然后还有相互保因为是自愿加入,又不属于保险产品没有专业人士的协助,几乎不会有人去看健康告知

绝大多数人连健康告知是什么都不知道。

你问怎么加的啊大多数人的答案是:

支付宝不是天天都在用吗?看到上面到处都茬推荐就直接加入了,反正又不要钱试着玩,又没想过它真的能给我赔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相互保被拒赔的案例那么多。

调查出最多嘚问题是什么

其实不止相互保包括很多自己在互联网上买保险的人,也会犯健康告知的错误

凡是启动调查员的,大部分都是网络平台仩自主投保的案子线下的占比很少。

通过走访调查出险人就会发现,健康告知这一块很少有人知道就算知道的,也很少有人能意识箌它的重要性

网上的保险便宜啊,产品也好很多人就自己买了,也没花多少钱

我爸爸就通过网页推送的广告,买了某水滴的产品泹是他本人有高血压,也不知道做健康告知结果可想而知,每个月白花钱以后还不能获得理赔。

长此以往买的人越多,健康告知的偅要性又没有普及开被拒赔的人也就会越来越多。

这样下去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保险行业,都是不利的

现在对于这方面的担忧,嫃是越来越强烈很担心以后会像前几年的银保那样,有一些比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发生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