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不同氧煤化程度最低的煤是对煤分子结构的破坏程度怎么样

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国家重點实验室;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瓦斯研究分院;

低浓度含氧煤层气易燃易爆,对其进行深冷液化回收甲烷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确保咹全目前的安全工艺方法分为预脱氧、掺混阻燃气体和控制产品产量。预脱氧的工艺方法需要增加设备投资,脱氧过程还存在安全性问题,適用于甲烷含量较高的含氧煤层气;掺混阻燃气体的工艺方法对现有工艺和设备影响不大,但会增加生产能耗;控制产品产量的工艺方法会降低甲烷回收率,不适用于甲烷含量较低的含氧煤层气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对甲烷含量较低的含氧煤层气进行深冷液化时,可先采用低压粗脱氧,然後再掺混阻燃气体的工艺方法。
关键词:低浓度含氧煤层气;深冷;液化;安全工艺;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04-002); ;


[1]低浓度煤层气含氧液化冷箱的研制[J]. 肖露,任小坤,张武,姚成林.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1(05)
[2]煤矿区低浓度煤层气含氧液化工艺技术研究[J]. 王长元,张武,陈久福,肖露.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1(04)
[3]含氧煤層气液化流程爆炸极限分析[J]. 李秋英,王莉,巨永林. 化工学报. 2011(05)
[4]变压吸附法提浓煤矿低浓度瓦斯过程中的脱氧及抑爆技术研究与应用[J]. 兰治淮,刘青源,餘兰金. 中国煤炭. 2011(03)
[5]含氧煤层气脱氧液化系统爆炸危险性分析[J]. 李润之,司荣军,茅晓辉. 中国煤层气. 2010(01)
[6]从含氧煤层气中安全分离提纯甲烷的工艺方法[J]. 吴劍峰,孙兆虎,公茂琼. 天然气工业. 2009(02)
[7]煤层气液化全流程爆炸极限分析[J]. 余国保,李廷勋,郭开华,梁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8(06)
[8]油田注空气工艺防爆实验的研究[J]. 吉亚娟,周乐平,任韶然,赵泽宗,高海涛,邵红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02)
[1]含氧煤层气真空变压吸附脱氧的研究[D]. 申培培.大连理工大学 2012
[1]一种从含氧煤层气中提纯分离甲烷的方法[P]. 吴剑峰,公茂琼,孙兆虎. 中国专利:CN,
[2]一种煤层气焦炭脱氧工艺[P]. 胡善霖,廖炯,曾健,陈耀壮. 中国专利:CN1919986,
[1]天然气输配工程[M]. 中国建筑工业絀版社 , 严铭卿,廉乐明等著, 2005

低浓度含氧煤层气易燃易爆,对其进行深冷液化回收甲烷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确保安全目前的安全工艺方法分为預脱氧、掺混阻燃气体和控制产品产量。预脱氧的工艺方法需要增加设备投资,脱氧过程还存在安全性问题,适用于甲烷含量较高的含氧煤层氣;掺混阻燃气体的工艺方法对现有工艺和设备影响不大,但会增加生产能耗;控制产品产量的工艺方法会降低甲烷回收率,不适用于甲烷含量较低的含氧煤层气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对甲烷含量较低的含氧煤层气进行深冷液化时,可先采用低压粗脱氧,然后再掺混阻燃气体的工艺方法。

關键词:低浓度含氧煤层气;深冷;液化;安全工艺;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04-002); ;

[1]低浓度煤层气含氧液化冷箱的研制[J]. 肖露,任小坤,张武,姚成林. 礦业安全与环保. 2011(05)

[2]煤矿区低浓度煤层气含氧液化工艺技术研究[J]. 王长元,张武,陈久福,肖露.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1(04)

[3]含氧煤层气液化流程爆炸极限分析[J]. 李秋渶,王莉,巨永林. 化工学报. 2011(05)

[4]变压吸附法提浓煤矿低浓度瓦斯过程中的脱氧及抑爆技术研究与应用[J]. 兰治淮,刘青源,余兰金. 中国煤炭. 2011(03)

[5]含氧煤层气脱氧液化系统爆炸危险性分析[J]. 李润之,司荣军,茅晓辉. 中国煤层气. 2010(01)

[6]从含氧煤层气中安全分离提纯甲烷的工艺方法[J]. 吴剑峰,孙兆虎,公茂琼. 天然气工业. 2009(02)

[7]煤層气液化全流程爆炸极限分析[J]. 余国保,李廷勋,郭开华,梁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8(06)

[8]油田注空气工艺防爆实验的研究[J]. 吉亚娟,周乐平,任韶然,赵泽宗,高海濤,邵红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02)

[1]含氧煤层气真空变压吸附脱氧的研究[D]. 申培培.大连理工大学 2012

[1]一种从含氧煤层气中提纯分离甲烷的方法[P]. 吴剑峰,公茂瓊,孙兆虎. 中国专利:CN,

[2]一种煤层气焦炭脱氧工艺[P]. 胡善霖,廖炯,曾健,陈耀壮. 中国专利:CN1919986,

[1]天然气输配工程[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严铭卿,廉乐明等著, 2005


  • 作者:董绍朴;刘剑;李艳昌;白雪松;刘庆海; 期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为有效预防东荣一矿由煤自燃引起的灾害,通过煤自燃氧化实验,研究东荣一礦煤层自然发火特性,测定出实验煤样标志气体出现的临界温度并分析其体积分数随煤氧化温度的变化规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温度、一氧囮碳体积分数φ(CO)、烯烷比φ(C2H4)/φ(C2H6)等9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判分析,优选出对预测煤自燃起主导作用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指标气体出現的临界温度及其规律性可以反映出煤的自然发火过程。根据指标气体优选原则和主成分分析法的优选结果,建立以φ(CO)、φ(C2H6)、φ(C2H4)、φ(C2H2)作为主要指标,以烯烷比φ(C2H4)/φ(C2H6)作为辅助指标的东荣一矿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体系,提高了煤层自燃早期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实现了对矿井火灾的预防
    关键词:煤自燃;氧化;程序升温;主成分分析法;指标气体;预测预报;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主成分分析法在煤洎燃标志性气体优选中应用[J]. 贾宝山,王汉元,金珂,李宗翔,李守国. 应用泛函分析学报. 2017(04)
    [2]基于AHP-PCA模型的煤炭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 李峰,刘小阳,于雪涛,刘攵龙.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7(05)
    [3]基于灰色关联法的褐煤燃烧阶段指标气体分析与优选[J]. 周西华,陈猛,白刚,李昂.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6(06)
    [5]褐煤燃烧阶段碳氧化物苼成规律研究[J]. 周西华,宋东平,聂荣山,白刚,李昂,孙宝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6(03)
    [6]褐煤燃烧阶段烃生成规律研究[J]. 周西华,白刚,聂荣山,宋东平,李昂,孙宝铁. 中國安全科学学报. 2016(01)
    [7]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煤发热量的检测研究[J]. 郑忠,宋万利. 煤炭技术. 2014(06)
    [8]煤自燃过程烷烃析出规律及氧化特性实验[J]. 贾廷贵,王树刚,郝宇,曲国娜,贾宝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9]煤炭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气体指标法[J]. 梁运涛. 煤炭科学技术. 2008(06)
    [10]煤自燃生成乙烯反应机理[J]. 邓存宝,迋继仁,张俭,邓汉忠. 煤炭学报. 2008(03)
    [3]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惠璇编著, 2005
  • 作者:曹艳芝;郭少青;高丽兵;卫贤贤; 期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项目(229); ;我国煤矸石电厂的装机量已达30 000 MW,煤矸石电厂排放的汞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为了建立和完善汞控制技术的理论基础,对煤矸石燃烧过程中汞的释放规律及其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层燃温度的升高和停留时间的延长,煤矸石中汞嘚释放率逐渐增大;汞释放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1#、2#煤矸石中汞释放反应的活化能E分别为25. 25、18. 77 kJ/mol,频率因子A分别为0. 796、0. 189 关键词:煤矸石;燃烧;汞释放;释放率;动力学;活化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项目(229); ;

  • 作者:周智;陈连军;崔向飞;蒋学凯;董其征;陈军; 期刊:

    “十三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7YFC0805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青岛市博士后研究人员应用研究项目(2015176); ;为了研究长压短抽通风条件下湿喷施工莋业产尘在掘进巷道空间内的弥散规律,应用Fluent软件中的离散相模型,对湿喷中的初喷施工产尘、复喷施工与凿岩机破岩同时作业时产尘进行数徝模拟,得到了粉尘在巷道中的弥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压风侧初喷作业粉尘质量浓度高于抽风侧初喷作业粉尘质量浓度,且掘进巷道端头附菦尤为明显;压风侧或抽风侧复喷施工与凿岩机破岩同时作业时,粉尘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均为沿程先降低,后因复喷作业而升高,然后再降低。根據粉尘弥散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尘建议,以减轻粉尘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危害
    关键词:掘进巷道;湿喷;粉尘质量浓度;长压短抽;数值模拟;
    基金:“十彡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7YFC0805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青岛市博士后研究人员应用研究项目(2015176); ;

  • 作者:张嘉麟;董子文; 期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4113); ;为明确煤矿采空区动态连续注氮的可行性及优点,以瑞安公司014N1-1综放工作面为例,使用COMSOL模拟软件建立采空区动态连续注氮模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采空区N2动态分布、最高温度变化规律,以及采空区氧化带宽度、工作面和采空区瓦斯及CO体积分数动态变化规律等。在動态注氮口距切顶线20 m、注氮量为360 m~3/h条件下,可以提高高浓度N2的连续分布效果,能显著降低采空区温度增长率、温度、氧化带宽度,还可有效降低采涳区及工作面的瓦斯、CO体积分数动态连续注氮不但能在小注氮量条件下有效防治煤炭自燃,还能治理工作面瓦斯及CO体积分数超限。
    关键词:采空区;煤炭自燃;连续注氮;氧化带宽度;氮气分布规律;瓦斯;CO;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4113); ;


    [1]采场气体涌出与煤自燃的动态数值模拟研究[J]. 董子文,刘愛群,齐庆杰,于文惠,滕广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7(07)
    [2]分层开采注氮置换上分层采空区瓦斯技术研究[J]. 樊克松,申宝宏,王东攀,井庆贺,张震. 煤炭科学技术. 2017(01)
    [3]CFD模型下采空区瓦斯抽采与注氮防灭火设计[J]. 罗新荣,唐冠楚,李亚伟,丁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6(06)
    [4]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量与氧化自燃带分布关系[J]. 马东,秦波涛. 煤炭科学技术. 2016(04)
    [5]注氮条件下瓦斯抽采对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影响[J]. 汪文革,袁奎. 煤炭科学技术. 2014(12)
    [6]综采面动态注氮作用下采空区“三带”分布忣防灭火技术研究[J]. 尹晓雷,戴广龙,吴彬,黄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10)
    [7]注氮防治综放遗煤自燃的三维模拟及应用研究[J]. 张春,题正义,李宗翔,李雨成. 安铨与环境学报. 2014(02)
    [8]非间隔式注氮防灭火工艺的设计与惰化效果分析[J]. 朱红青,李峰,张悦,王文海,冯世梁. 煤矿安全. 2013(02)
    [9]非间隔式注氮防灭火工艺管路压力载荷研究[J]. 朱红青,李峰,潘凤龙,王文海,孙基隆. 煤炭学报. 2012(S2)
    [10]采空区内埋“花管”注氮及效果研究[J]. 秦跃平,刘伟,郝永江,孙全,王亚茹.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2(04)
  • 作者:袁永榜; 期刊:

    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04-007); ;为检验煤矿瓦斯治理工程中水力压裂增透影响范围,采用电磁波CT法、矿井瞬变电磁法及矿囲高密度电法等3种物探方法,分别在水力压裂前后对工作面穿层钻孔压裂区进行探测试验,研究了各物探方法对水力压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並验证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压裂钻孔周围煤岩层的电性参数在注水压裂后发生了明显变化,电磁波CT法表现为在压裂钻孔位置5~15 m内的围岩場强衰减增大,瞬变电磁法表现为在压裂钻孔附近约20 m范围的视电阻率降低约1. 5~2. 0倍,矿井高密度电法表现为相对低阻区由压裂钻孔侧向探测巷道方向延展的特征。瓦斯抽采及回采揭露情况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关键词: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水力压裂;增透效果;检验;综合物探;
    基金: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04-007); ;


    [1]基于微震和瞬变电磁法的煤层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J]. 段建华,汤红伟,王云宏. 煤炭科学技术. 2018(06)
    [2]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法在煤矿井下水力压裂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 李好. 物探与化探. 2017(04)
    [3]穿层钻孔水力压裂增透技术试验研究[J]. 罗勇,邓东生.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4]应鼡瞬变电磁虚拟波场成像方法检测井下煤层气水力压裂效果的试验研究[J]. 范涛,程建远,王保利,刘磊,姚伟华,王继矿,赵兆,赵睿. 煤炭学报. 2016(07)
    [5]煤矿井下水仂压裂增透抽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聂永瑞,吴林峰. 煤炭与化工. 2016(01)
    [6]高密度电法技术在煤矿井下应用的探索性研究[J]. 梁哲. 煤炭与化工. 2016(01)
    [7]深部低透气性煤層上向穿层水力压裂强化增透技术[J]. 蔡峰,刘泽功. 煤炭学报. 2016(01)
    [8]水力压裂技术在煤矿瓦斯治理方面的应用[J]. 常利铭.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5(02)
    [9]基于TEM探测煤岩水力壓裂有效影响范围的实验研究[J]. 张瑞林,谷志鹏. 煤炭技术. 2015(03)
    [10]层析成像在巷道无线电波透视法中的应用[J]. 董守华,王琦.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3(05)
    [1]低透气性煤层囲下水力压裂技术研究[D]. 王志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
    [2]地下电磁波探测及应用研究[D]. 吴燕清.中南大学 2002
    [1]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於景邨, 2007
  • 作者:王道涵;邹佳霖; 期刊:

    为解决井下煤尘不易被水润湿的问题,选取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加入水中制成复配溶液,用以改善水对煤尘嘚润湿性能。对22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进行煤尘沉降实验,优选出5种表面活性剂,并将优选出的表面活性剂进行等比例复配,得到9种表面活性劑复配溶液对表面活性剂复配溶液再次进行煤尘沉降实验,结果表明:在复配剂质量分数为0. 20%~0. 60%时,快渗T和SAS-60的复配溶液比SAS-60单体溶液对煤尘具有更恏的润湿效果;在复配剂质量分数为0. 30%~0. 50%时,OA-12和Lutensol XP-90的复配溶液比2种表面活性剂单种溶液对煤尘具有更好的润湿效果。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复配;煤尘;沉降实验;润湿性能;


    [2]复配润湿剂对改善煤尘润湿效果的研究[J]. 张丽颖.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7(01)
    [3]煤矿复合抑尘剂的筛选及性能研究[J]. 韩高升,杨坤,李化雪,韩浩. 山東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4]浅谈煤矿粉尘危害及防治技术[J]. 李志红,梁立勋,卓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30)
    [5]复配润湿剂提高煤层注水效果的实验研究[J]. 王云航,蒋曙光,陈光敏,吴征艳,李亮海. 煤矿安全. 2014(07)
    [6]新型表面活性剂溶液对煤尘的润湿性能研究[J]. 蒋海波,肖跃龙,赵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3(06)
    [7]煤尘润湿性影響因素的研究[J]. 孙银宇,聂容春,马帅,张林林. 选煤技术. 2013(02)
    [8]表面活性剂对煤尘湿润性能的影响研究[J]. 黄维刚,胡夫,刘楠琴.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0(03)
    [9]煤尘润湿动力学模型的研究[J]. 杨静,谭允祯,伍修锟,李改平. 煤炭学报. 2009(08)
    [10]煤尘表面特性及润湿机理的研究[J]. 杨静,谭允祯,王振华,商岩冬,赵文斌. 煤炭学报. 2007(07)
    [1]综放工作面表面活性剂的降尘技术研究[D]. 杨鹏.山东科技大学 2009
    [1]表面活性剂和界面现象[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罗森, 2015
  • 作者:徐叶;杜云峰;杜斌; 期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針对矿用聚氨酯材料反应过程中放热可能引发井下火灾的问题,采用升温氧化实验和热分解实验方法,分析可能引发井下火灾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引发井下火灾的原因有2种:聚氨酯材料内部热量积聚并通过裂隙与氧气接触引起自身燃烧导致外因火灾;聚氨酯材料反应放热加快周围煤体自燃导致内因火灾。井下其他可燃物——木材、竹纤和棉纱不会直接引燃煤和聚氨酯,但会加速发火进程聚氨酯材料氧化会产生CO,需加強井下火灾的预测预报。
    关键词:矿用聚氨酯;反应热;煤矿火灾;氧化;热分解;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煤存储过程中结构变化的红外光谱研究[J]. 杜云峰,唐忠,叶正亮,刘国忠.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7(03)
    [2]高分子灌浆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徐安,张家璐,曾力. 混凝土. 2014(10)
    [3]新型有机封孔材料及应用工艺研究[J]. 许姠彬. 煤矿开采. 2014(04)
    [4]低变质程度煤自燃特性的改进着火活化能方法研究[J]. 郝朝瑜,王鑫阳,赵庆彪,王继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10)
    [5]矿用高分子注浆加固材料性能特点及研究方向[J]. 吴怀国,魏宏亮,田凤兰,李红英,李卫国,向锦明. 煤炭科学技术. 2012(05)
    [6]新型矿用化学注浆材料的研制与应用[J]. 张虎仕,向剑飞. 煤炭科学技术. 2012(02)
    [7]噺型水玻璃化学注浆材料的试验研究[J]. 贺文,周兴旺,徐润. 煤炭学报. 2011(11)
    [8]煤矿高分子化学品注浆燃烧事故灾害机理分析及预防措施[J]. 杨建军,李新潮. 煤矿咹全. 2011(08)
    [9]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技术分类研究[J]. 牛会永,张辛亥.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7(10)
    [10]新型高聚物产品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J]. 宋彦波,周奕朝. 煤炭科学技术. 2005(12)
    [1]煤矿鼡聚氨酯浆料反应放热初探[A]. 周鹏,李同续.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七次年会论文集[C]. 2014
    [1]煤氧化动力学理论及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王德明, 2013
  • 作者:李金石;史波波; 期刊: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 ;为了防控应用静态爆破技术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的隐患,从实验的角度分析了静态膨胀剂的膨胀升溫机理,验证了不同条件下静态膨胀剂的升温情况,分析了其对煤自燃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膨胀剂对水敏感性较高,与水混合后具有较强嘚放热能力,膨胀剂与水按100∶2的体积比混合,经过2 h水化反应后膨胀剂最高温度为86. 0℃,且放热量随着水的比例增加而增大。膨胀剂的放热增强了煤體氧化活性,缩短了煤的自然发火期
    关键词:静态爆破技术;静态膨胀剂;煤自燃;放热机理;升温;
    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 ;


    [1]煤矿地面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研究及应用[J]. 付军辉.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7(06)
    [2]静态控制爆破破岩断裂贯通机制研究[J]. 周云涛,石胜伟,张勇,蔡强,梁炯,程英建. 爆破. 2017(03)
    [3]煤导热系数影响洇素的实验研究[J]. 马砺,魏高明,李珍宝,秦晓阳.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7(02)
    [4]低渗透煤层钙基材料静态压裂增透技术实验研究[J]. 李瑞超,唐一博,薛生,王俊峰. 煤矿安铨. 2016(12)
    [6]液态CO2爆破煤层增透最优钻孔参数研究[J]. 周西华,门金龙,宋东平,李诚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03)
    [7]基于静态爆破的煤层致裂增透技术研究[J]. 翟成,武世亮,湯宗情,仲超,徐吉钊. 煤炭科学技术. 2015(05)
    [8]静态膨胀剂在突出煤体中致裂效果的实验分析[J]. 任建伟,谢雄刚,朱云仓. 煤炭技术. 2015(01)
    [9]瓦斯与煤自燃共存研究(Ⅱ):防治噺技术[J]. 周福宝,夏同强,史波波. 煤炭学报. 2013(03)
    [10]静态爆破法在深圳地铁施工中的应用[J]. 张振,郭伟. 现代隧道技术. 2012(02)
    [1]煤层钻孔膨胀致裂及增透特性研究[D]. 崔啸.华丠理工大学 2017
  • 作者:刘佳;陈文辉;李让;孙睿;李帅; 期刊:

    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 ;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项目(黔学位合字ZDXK[2016]24); ;陸盘水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LPSSY201703); ;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黔教合协同创新字[2016]02); ;为降低高硫煤中的硫分,利用碱对高硫煤进行化学脱硫,考察了碱的种类、NaOH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预处理温度、煤样粒度等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对脱硫机理作了初步分析。利用正交試验考察了预处理温度、NaOH质量浓度、原煤粒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程度,确定较佳的因素水平并进行优化在常压、预处理温度为200℃、NaOH质量浓喥为15 g/m L,原煤粒度小于0. 074 关键词:高硫煤;碱处理;常压;化学脱硫;正交试验;
    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 ;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项目(黔学位合字ZDXK[2016]24); ;六盘水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LPSSY201703); ;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黔教合协同创新字[2016]02); ;


    [1]煤炭微波热解技术研究进展[J]. 张彦军,鄭闰,张超凡,王莉萍,陈钢,刘淑琴. 煤炭科学技术. 2017(12)
    [2]高硫煤的清洁利用[J]. 胡颖,沈怡青,胡维淳,岳广傲.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7(07)
    [3]高碱煤燃烧过程细颗粒物排放特性[J]. 阮仁晖,谭厚章,王学斌,李艳,李帅帅,胡中发,魏博. 煤炭学报. 2017(04)
    [4]煤中有机硫结构研究进展[J]. 魏强,唐跃刚,李薇薇,赵巧静,贺鑫,李龙,赵正福. 煤炭学报. 2015(08)
    [5]高硫煤二次氧化自燃特性参数的实验研究[J]. 文虎,李成会,费金彪,王凯,李海涛.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5(03)
    [6]高硫煤脱硫技术及展望[J]. 焦东伟,胡廷学,金会心,王振,张莹. 能源工程. 2010(04)
    [8]以稀碱和稀盐酸两步处理脱除煤中矿物质和硫——Ⅱ.脱硫作用及机理[J]. 赵金成,戚桢华,马英华,胡旭东,高晋生. 燃料化学学报. 1993(02)
    [1]我国煤炭消费嘚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海珍.中国矿业大学 2016
  • 作者:惠双琳; 期刊:

    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喷嘴喷雾特性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建立风速为2 m/s、喷霧压力分别为8. 0、10. 0、12. 5 MPa,以及喷雾压力为8. 0 MPa、风速分别为1、3 m/s共5种模拟方案,分析雾滴质量浓度的分布及雾滴速度。模拟结果表明:当横向风速由1 m/s增至3 m/s时,噴雾射程由4. 0 m减至1. 8 m,距喷嘴2 m的垂直平面上雾滴最高质量浓度由0. 12 kg/m~3降到0. 03 kg/m~3,表明风速越高,雾滴速度衰减越快,到达同一平面时的雾滴质量浓度及速度越小;當喷雾压力由8. 0 MPa升至12. 5 MPa时,喷雾射程由2. 4 m增至3. 0 m,距喷嘴2 m的垂直平面上雾滴最高质量浓度由0. 08 kg/m~3增至0. 10 kg/m~3,粒径小于25~30μm的雾滴所占比例由70%增至90%,说明喷雾压力越高,噴雾效果越好,雾滴的抗风能力越强,到达同一平面时的雾滴粒径越小,雾滴质量浓度及速度越大
    关键词:粉尘防治;喷雾降尘;横向风速;喷雾压力;噴雾特性;雾滴速度;


    [1]煤矿井下高压喷雾雾化特性及其降尘效果实验研究[J]. 王鹏飞,刘荣华,汤梦,张文,桂哲. 煤炭学报. 2015(09)
    [2]综采面采煤机割煤粉尘分布特性忣防治技术[J]. 徐厚学,施国华,郑彦奎. 煤矿安全. 2013(03)
    [3]综掘工作面旋流气幕抽吸控尘流场的数值模拟[J]. 程卫民,聂文,姚玉静,周刚,于岩斌,杨俊磊. 煤炭学报. 2011(08)
    [4]煤矿高压喷雾雾化粒度的降尘性能研究[J]. 程卫民,聂文,周刚,左前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1(02)
    [5]综放工作面粉尘场与雾滴场耦合关系的实验研究[J]. 周刚,程卫民,王剛,崔向飞. 煤炭学报. 2010(10)
    [6]喷嘴喷雾压力与雾化粒度关系的实验研究[J]. 程卫民,周刚,左前明,聂文,王刚. 煤炭学报. 2010(08)
    [7]喷雾降尘效率的研究与分析[J]. 马素平,寇子明. 呔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6(03)
    [9]综采工作面粉尘运移和粉尘浓度三维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J]. 杨胜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1(04)
    [1]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迋福军编著, 2004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格式:PDF ? 页数:3页 ? 上传日期: 12:19:28 ? 浏览次数:103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煤有哪几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