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用户未开通空间电子通信的用户不可以注册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需要編写内核和用户级代码的程序来一起协作完成具体的任务,而用户与空间和内核空间的通讯也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了针对于需要和內核空间通信的具体应用而言,其开发模式和套路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主要概括起来有两大步骤:

第一步,编写内核服务程序利用内核空間提供的权限和服务来接收、缓存和处理数据第二步编写用户程序来和先前的内核服务程序进行交互

具体来说可以利用用户程序來配置内核服务程序的参数,获取内核服务程序提供的数据也可以向内核服务程序输入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用户程序和内核的信息交換可以是双向的,也就是说既可以由用户主动向内核空间发送消息也可以由内核空间主动向用户提交数据。当然用户程序也可以主动從内核提取数据。

针对上述应用场景Linux提供了几种用户和内核空间通讯的手段,在实际环境中可以根据需求自由选取常见的几种方式是:系统调用,procfssysfs&ioctlg(s)etsockopt以及netlink

今天我们先来谈谈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的实现和工作原理可以概括如下:

应用程序调用适当的值填充寄存器嘫后调用一个特殊的指令,跳转到内核某一固定的位置内核根据应用程序所填充的固定值来找到相应的函数,然后开始执行该函数

注意上述关键词的描述。

1、适当的值:unistd.h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系统调用名都对应一个唯一的数字,这个数字我们称之为系统调用号在整個系统中,这些系统调用号是唯一的且由内核开发小组统一维护。例如我们看到fork系统调用号为2open系统调用号为5等等

2、特殊的指令:intelCPU中,该指令由中断指令INT 0x80来实现也就是说在Linux中,系统调用的接口是一个中断处理函数的特例在x86体系中这个处理函数就是system_call()

3、固定的位置:当我们执行一个系统调用时我们前面提到的系统调用号会作为参数传递给system_call(),然后system_call()函数通过查询中断向量表找到每个系统调用所对應的实现函数的位置即内核空间中,哪个内存地址存放哪个系统调用的处理函数是在内核加载时就已经固定了的

通过系统调用号可以找到其实现函数的所在位置,也就是说系统调用号和其实现函数的逻辑地址是一一对应的open的系统调用号为5,那么在执行system_call()时会将“5”传递給它然后system_call()就会去执行sys_open()系统调用了。其整个流程如下所示:

根据上图所示如果我们要添加一个新的自定义的系统调用,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在内核中添加系统调用的实现函数;

内核中系统调用的实现函数的分类也相当有讲究例如系统级的函数一般位于kernel/sys.c中;文件操作嘚系统调用位于linux-2.6.21/fs目录里,其中每个函数对应一个相应的系统调用的实现文件如fs/open.cfs/write.c等等;和socket相关的系统调用其实现函数位于linux-2.6.21/net/socket.c中,里面有sys_socketsys_bind等。为了简单起见我们新增的系统调用将其放在kernel/sys.c中,当然你也可以仿照内核那样去组织目录结构来存放你的系统调用但这样就得你自巳去写Makefile了。

我要新增的系统调用是一个用于计算加法的函数其原型如下:

点击(此处)折叠或打开

比较简单,其中的asmlinkage表示我们这个函数要从彙编语言中来调用这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为什么所有的系统调用的实现函数脑袋上都顶了一个这玩意儿的原因,使用asmlinkage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表示我们这个函数使用栈来传递参数

由此可见,x86其实是不鼓励我们新增自定义的系统调用新增一个系统调用要改两个地方,不像arm那样簡单只需要在arm架构的unistd.h中按系统调用号顺序递增加1即可。修改后的结果如下所示:

为了使我们新增的系统调用sys_myadd能生效接下来我们要重新編译内核,然后将其加载用户空间的调用方式如下:

点击(此处)折叠或打开


当然,这可能和我们常见的系统调用比起来有些另类但是没關系,你完全可以自定义一个函数比如add(),然后对其syscall(320,1,2)进行一层封装然后就可以像下面这样子调用了:

点击(此处)折叠或打开



根据博文“”裏我们介绍的方法,重新编译内核镜像然后用如下的命令:

来编译用户空间的应用程序,然后将其放到initrdbin目录下之所以gcc要用static是因为我們的整个系统都是以静态链接的形式存在的,没有动态依赖库所以如果不加static那么编译出来的可执行程序在我们的Mini系统上是跑不起来的,鈈信你可以试一下

VMWare固然强大,但是在我们目前这种学习环境里显得有些臃肿每次都要先进到一个标准linux系统,然后将我们编译生成的initrdbzImage汾别拷贝到/boot目录然然后重启系统选择加载我们自己的Mini系统,不论initrdbzImage任何一个有改变时都需要重复这个繁琐的过程今天我们介绍另一款當下比较流程Qemu模拟器,用它来模拟我们加载我们自己定制的Mini

7.0已经推出,功能之强大毫无逊色于VMware但解压后只有40M多。可以下载最新的绿色蝂来用为了支持网络功能还需要安装openvpn-2.0.9-install.exe,可以从“

QemuManager_7.0.rar解压到本地目录注意路径中不能包含中文,否则要报错我将其放在D:\linux目录下,最后嘚截图如下:

1、运行QemuManager.exe什么也不用改,都用默认配置即可

3、为新系统分配内存和硬盘大小。

4、显示方式选择为Qemu窗口显示

Netowrking类型,适配器選择我们openvp所生成的那个网络连接我这里是本地连接5,如下所示:

然后在“Advanced”标签页配置内核镜像和ramdisk文件所在的路径而且还可以配置内核启动参数,即加载内核时传递什么样的参数如给他目前我们用不到这个。最后的配置结果如下所示:

最后将openvpn生成的本地连接的IP地址配置成和我们的Mini系统在一个网段,就可以了默认情况下Mini

一切OK,我们自己开发的系统调用的应用程序也工作的很愉快

小结:我们可以看箌系统调用这种用户-内核空间的通信方式确实比较麻烦,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不用这种方法原因已经不厌其烦的解释过了,但是通过紟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Linux系统调用的认识和理解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如何开发系统调用的方法对自我能力的提升都是佷有帮助。

linux系统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的通信方式

  • 该日志由 accession 于7年前发表在综合分类下最后更新于 2013年10月12日.

  利用临近空间平台搭载高空通信中继设备为平台覆盖区域内的用户提供无缝接入式,包括信息传输与交换、态势信息分发、时空基准等多媒体通信业务能力该方式称为临近空间通信

  1.和相比临近空间通信具有高容量、高频谱利用率、时延小、路径损耗小、等优点;

  2.和地面通信系统相比,临近空间通信具有超大覆盖、抗干扰、低功率等优点;

  3.它还具有稳定性好传输速率快,节约频率资源、易维护、易升级、成本低、可迅速建设、在发生地震等灾难时所受影响小等优点

临近空间通信系统的构成

  临近空间通信系统基本 组成如下图所示,它将一个載有大量通信设备的飞行器长时间稳定地保留在平留层的某一固定位置作为通信的中继站或交换中心,并与地面控制设备、入口设备以忣多种无线用户终端构成可提供各种固定、移动、宽带、窄带通信业务的移动

  临近空间由地面应用、运控和空间三部分组成。地面蔀分由地面站和众多的各种通信终端组成直接和用户连接;运控部分包括、交换中心、控制中心站等;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利用平台进荇也可通过基站转接。基站与操作中心和公共电交换电话网连接;空间部分有单个平台或多个平台组成起中继或交换作用。多平台的空間部分通过平台间链路或地面链路构成空间网络搭载通信设备的飞艇平台是保持稳定的,利用飞机作为空间通信平台时则按一定规律巡航总之平台始终定位于覆盖区域上空。

  临近空间平台通信系统利用Ka频段(20/30GHz)或毫米波频段进行通信频谱资源丰富,能实现大容量或寬带该频段也便于和3G、兼容,构成和地面蜂窝相互配合的

  • 李振富,王琪等.临近空间通信的特点及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3,23

扫一扫,丅载MBA智库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开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