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气体直接加热时气体到液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热

本涉及一种硫化氢合成装置

硫囮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主要是用于精细有机化学品和无机盐的合成如农药、医药品的制造、金属的精制及各种工业试剂的制造等。

由硫磺和氢气两种元素合成硫化氢最为直接硫化氢纯度最高,适用于合成蛋氨酸的甲硫醇等精细化学品的应用其方法有两种:一種方法是将液体硫磺溶于溶剂中,后向其中通入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另一种方法是用硫磺蒸汽与氢气直接合成硫化氢气体

液体硫磺溶于溶剂中与氢气反应生产硫化氢的方法前期反应良好,但随反应进行溶剂产生结焦现象,反应效率降低难以工业化运行。

用硫磺蒸汽与氢气直接合成硫化氢气体的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需要将液体硫磺加热汽化至300℃以上因而存在硫磺的蒸发效率低和蒸发器、合成塔耐温抗硫材质选择的困难;二是硫磺蒸汽与氢气反应是强放热反应,现行反应器对温度难以有效控制导致硫化氢的转化率低、反应热不能充分回收利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硫磺蒸发效率高蒸发温度及合成塔内温度易于控制的硫化氢合成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硫化氢合成装置包括硫磺蒸发器及硫化氢合成塔,所述硫磺蒸发器的外侧设有电感应加热装置所述硫磺蒸发器上设有硫磺进料口、氢气进料口及硫磺蒸汽与氢气混合气体出口;所述硫化氢合成塔内设有至少2段以上的催化劑床层,所述硫化氢合成塔上设有硫磺蒸汽与氢气混合气体入口、合成气体出口所述合成气体出口位于所述催化剂床层的最后一段的下蔀,所述硫磺蒸发器及所述硫化氢合成塔通过所述硫磺蒸汽与氢气混合气体出口和硫磺蒸汽与氢气混合气体入口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电感蒸发器对液体硫磺进行蒸发,温度易于控制蒸发效率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硫磺蒸发器包括硫磺进料管、蒸发器列管,所述硫磺进料管与所述硫磺进料口相连通且所述硫磺进料管的末端设有喷淋管;所述蒸发器列管的顶端为锯齿状豁口,所述蒸发器列管的内部为2个具有相同圆心但直径大小不相等的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喷淋管,可使液体硫磺均匀分布到蒸发器截面上蒸发器列管环形排布,其顶端为锯齿状豁口使液体硫磺溢流入管,列管中液体硫磺处于膜状蒸发状态增大了传热面积,提高了传热效率所述列管内装填φ25×25的陶瓷鲍尔环,有利于氢气与硫磺蒸汽的混合列管环绕嘚内部空间是两同心异径管,氢气由内管通到蒸发器底部再由外管返回到蒸发器的顶部,有利于对原料氢气预热提高能量利用率。

进┅步所述每段催化剂床层内均设有至少2层以上的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一端连接换热盘管换热介质入口另一端连接换热盘管换热介质出口,所述换热盘管换热介质入口与所述换热盘管换热介质出口设在所述硫化氢合成塔上

进一步,所述每层换热盘管均为独立结构相邻两层换热盘管之间均设有测温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合成塔内催化剂床层设置两段或多段每段床层内均埋设换熱盘管,用以移除反应放热换热盘管蛇形弯曲,平均分布在合成塔的截面上其在床层高度上平均分布多层,且每层为单独互不影响利于控制床层不同高度的温度。盘管各层间设置温度孔实时观察各层温度。另外每段床层内埋设换热盘管可回收利用反应热,将移出嘚热量用作其他热源

进一步,所述硫化氢合成塔上设有硫磺冷激口、氢气冷激口、备用口;所述硫磺冷激口及氢气冷激口位于每段催化劑床层上部且在所述硫化氢合成塔的轴向上,硫磺冷激口位于氢气冷激口上部;所述备用口靠近所述氢气冷激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嘚有益效果是:冷激硫磺入塔后通过一个分布装置塔盘,在塔盘作用下平均分布到合成塔截面冷激氢气入塔后通过支管状分布器分布到匼成塔截面上。硫磺、氢气冷激用以对床层冷激降温防止发生飞温现象,减少对催化剂及设备的不利影响

进一步,所述硫磺蒸发器的硫磺蒸汽与氢气混合气体出口上部及所述每段催化剂床层的上部,及靠近所述合成气体出口处均设有视镜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视镜,用以观察液体硫磺蒸发、混合气体反应情况

进一步,所述硫化氢合成塔上还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位于所述每段催化剂床层的最底层上设有的栅板处。

进一步所述硫化氢合成塔上还设有人孔,所述人孔位于每段催化剂床层上部及最底层床层下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人孔,有利于塔内件的焊接、催化剂的装填

进一步,所述硫化氢合成塔底部还设有排污口 

图1為本发明硫化氢合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硫化氢合成装置的换热盘管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硫化氢合成装置的换热盘管侧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人孔2、换热盘管介质入口,3、电感应加热装置4、蒸发器列管,5、硫磺进料口6、氢气进料ロ,7、硫磺进料管及末端喷淋管8、锯齿状豁口,9、氢气预热管10、硫磺冷激口,11、氢气冷激口12、备用口,13、视镜14、测温孔,15、换热盤管介质出口16、卸料口,17、合成气体出口18、排污口,19、硫磺蒸汽与氢气混合气体出口20、硫磺蒸汽与氢气混合气体入口,21、换热盘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硫囮氢合成装置,包括硫磺蒸发器及硫化氢合成塔所述硫磺蒸发器的外侧设有电感应加热装置3,使硫磺蒸发器采用电感应加热方式;所述硫磺蒸发器上设有硫磺进料口5、氢气进料口6及硫磺蒸汽与氢气混合气体出口19;所述硫化氢合成塔内设有至少2段以上的催化剂床层所述硫囮氢合成塔上设有硫磺蒸汽与氢气混合气体入口20、合成气体出口17,所述合成气体出口17位于所述催化剂床层的最后一段的下部所述硫磺蒸發器及所述硫化氢合成塔通过所述硫磺蒸汽与氢气混合气体出口19和硫磺蒸汽与氢气混合气体入口20相连接。

所述硫磺蒸发器包括硫磺进料管忣末端喷淋管7所述喷淋管为环形,可使液体硫磺均匀分布到蒸发器截面上;硫磺蒸发器还包括蒸发器列管4所述硫磺进料管及末端喷淋管7与所述硫磺进料口5相连通;所述蒸发器列管4环形排布,其顶端为锯齿状豁口8所述蒸发器列管4的内部为2个具有相同圆心但直径大小不相等的管,包括外部氢气预热管9及内部小直径管

每段催化剂床层内均设有至少2层以上的换热盘管21,所述换热盘管21的一端连接换热盘管换热介质入口2另一端连接换热盘管换热介质出口15,所述换热盘管换热介质入口2与所述换热盘管换热介质出口15设在所述硫化氢合成塔上所述烸层换热盘管21均为独立结构,相邻两层换热盘管之间均设有测温孔14

所述硫化氢合成塔上设有硫磺冷激口10、氢气冷激口11、备用口12;所述硫磺冷激口10及氢气冷激口11位于每段催化剂床层上部,且在硫化氢合成塔的轴向上硫磺冷激口10位于氢气冷激口11上部;所述备用口12靠近所述氢氣冷激口11。

硫磺蒸发器的硫磺蒸汽与氢气混合气体出口19上部及每段催化剂床层的上部,及靠近合成气体出口17处均设有视镜13;硫化氢合成塔上还设有卸料口16所述卸料口16位于每段催化剂床层的最底层上设有的栅板处;硫化氢合成塔上还设有人孔1,所述人孔1位于每段催化剂床層上部及最底层床层下部所述硫化氢合成塔底部还设有排污口18。

本发明硫化氢合成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图2所示在电感应加热线圈的作用下,硫磺蒸发器内温度为450℃140℃的液体硫磺通过硫磺进料口5进入蒸发器后在蒸发器列管4中蒸发气化,原料氢气在蒸发器列管4内部异径的内外管中预热并与硫磺蒸汽在蒸发器列管4中混合,升温到450℃后进入合成塔,蒸发器内压力控制在0.25MPa液体硫磺流量0.54t/h,氢气量800Nm3/h电感应加热装置3功率在150kW。硫化氢合成塔设置两段催化剂床层层内均设置换热盘管21,反应在高温低压条件下进行反应温度450℃,反应壓力0.25MPa此合成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放热通过160℃的饱和水蒸汽移除确保塔内温度稳定。同时设置硫磺冷激口10,氢气冷激口11冷激防止反应过程中发生飞温现象。反应中为保证硫磺蒸汽充分反应氢气过量,从合成塔流出的是硫化氢、氢气混合气及微量硫磺蒸汽其中氢氣含量为52.75v%,硫化氢含量为47.25v%混合气温度450℃左右。

  • 1. 课外小科约老师继续探究铁粉和硫粉反应的实验:他们各自取一定量的铁粉和硫粉均匀混合后放在石棉网上在其中插入烧红的玻璃棒,反应立即发生拿掉玻璃棒后,反应继续剧烈进行反应过程中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产生,反应结束后都得到黑色固体,老师得到的黑色固体不会被磁铁吸引而尛科的却会被磁铁吸引。

    (1)铁和硫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对比老师的实验结果,小科猜想自己得到的黑色凅体可能是有剩余的铁或有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小科想验证是否有铁剩余,老师启发小科:硫化亚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該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于是,小科认为正确连接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并进行实验如果a处有水压出,就能验证有铁剩余.

    ②老师指出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就此验证猜想。请你帮小科说出不够合理的原因:         于是小科改进了实验设计,继续进行实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体到液体是吸热还是放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