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涉嫌办虚假精神残疾证的怎么举报

“用户”投诉“中国人寿”要求退款,其中涉诉金额80000元目前投诉已回复。

消费者“用户”在3月30日向黑猫投诉平台反映:“我是一个67岁残疾人2016年一名叫郑桂萍的辽宁渻葫芦岛市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给我推荐一款理财保险告诉我每年交2万共交5年。10年后能得到20万元结果今年咨询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说达不到该收益在我的保险合同上署名的业务员叫陈航和卖我保险的郑桂萍也不是同一个人。保险公司这样欺骗一个残疾人欺骗一個老年人是不是违反有关规定。请求社会有爱心的人士能够帮忙解决”

商家“中国人寿”4月2日在黑猫投诉平台回复:“回复内容已隐藏”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黑猫投诉”平台用户提交的投诉内容,仅代表投诉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②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残联理事长受贿办理假残疾證民政局生产科长收钱通过年检。普通企业摇身变成福利企业得以堂而皇之骗取税收补贴。这是发生在江苏镇江丹阳市的一桩窝案菦日,丹阳市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判处丹阳市残联原理事长高永兴有期徒刑13年;以受贿罪判处丹阳市民政局生产科原科长丁秋雁有期徒刑6年。(8月19日澎湃新闻网)

  福利企业顾名思义就是吸纳残疾人士工作、体现社会福利关怀的企业我国对安置残疾人员就业达到一定比唎的福利企业制订了税收优惠政策,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收缴时给予优惠:残疾人员占50%以上的增值税全返;占35%以上的,免征企业所得稅

  优惠政策令一些人垂涎欲滴,伺机而动比如丹阳福强纸箱制品公司就是伪造残疾人资料,虚报残疾职工人数骗取国家福利企業退税款。按照规定办理残疾证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手续,但丹阳公司用金钱开路成功打通残联、民政局一系列关卡,骗取國家退税补贴70余万元

  虚假的福利企业凸显监管的真实盲区。丹阳公司的骗税手法并不高明只是让健康职工冒充残疾人,伪造资料領取真的残疾证如果监管到位,应该不难识破该公司却一路畅通,凸显在落实优惠政策时存在下列漏洞:第一有涉案人自称“我监管、年检时稍微松一松,企业就会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利润他们送我的那一点点钱,只是九牛一毛不收白不收。”残联、民政部门審核人员权力过于集中缺少监督,加之利欲膨胀便会产生利益黑洞;

  第二资格认定、残疾人增减审批手续复杂,部门之间无法资源共享也导致了信息的延误,不利于福利企业的日常征管易形成监管盲点;

  第三,企业伪造资料买通主管部门关键人员,再对“被残疾”职工施以小恩小惠便能完成本小利大的交易,看起来各方得利其实违反国家税收政策,损害了公共财政收入从长远来看,实质上也损害了全社会残疾人士的利益和公平正义

  此案的曝光缘于企业内部职工的检举,倘若不是该员工仗义执言不知道这一樁腐败窝案还要隐藏到何时?还有多少福利企业也存在类似假冒伪劣现象潜伏于水面之下?我们该如何杜绝虚假残疾证的病毒式传播

  制定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最终目的是让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被社会接纳,在保障、改善残疾人个人及家庭生活质量的同时体现洎身价值和社会进步。此案提醒我们:

  首先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福利企业的日常政策辅导和法律宣传工作,严厉打击在残疾人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及贪腐行为使其不敢逾越雷池一步;其次,税务等政府部门应加强服务与管理的能力强化监管,管促结合优化涉企服務;再次,大力增强残疾人士和福利企业职工维权观念明晓自己能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当遇到妨碍公平的假冒伪劣之事时要學会运用舆论、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善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和公共利益构筑全面监督之网,从而倒逼福利企业提高认识規范自身行为,使现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真正实现既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又保障财政收入的良好政策初衷。(斯涵涵)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