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R-PC330E摄像机录像时摄像机取景器看不见图像像


  PC330E是世界上首款300万像素数码摄潒机配备了300万像素的CCD影像感应器,采用先进HAD电子画质提升技术拥有专业的卡尔蔡司T*镜头,同时还带有一个180K高精彩色和一个智慧型的彩色夜间取景模式及全息自动,能为您提供更专业的需求和操作

  PC330E的2.5英寸屏幕采用先进的混合型技术,提高了5倍的屏亮度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呈现出清晰的图像。此外PC330E还使用了轻触式菜单,只需轻按2.5英寸中的功能键就可在屏幕上看到操作目录并进行操作,非常方便DCR-PC330E能直接刻录DVD “Click to DVD”,目前它的价格也不贵在11600左右,如此有竞争力的价格使得这款高清晰的数码摄像机非常值得期待


彩色摄像机[详细内容]

摄像机在拍攝快速运动物体时由于在一场时间内,物体光像在CCD感光面上的位移会造成图像的模糊。物体运动速度愈快图像愈模糊。使用电子快門可以提高物体动态清晰度改善快速运动物体图像的清晰程度,减轻图像的模糊程度另外,电子快门和光圈的配合使用可以对曝光量进行控制,影响景深
      在没有电子快门作用时(即常设的1/50秒),光像转变为电子的时间为1/50秒在此期间内,运动物体的光像在CCD感光面上嘚位移使得由此产生的图像电信号包含了位移的信息,因而造成了图像的模糊 
· 当使用电子快门时(如1/100、1/1000秒)光像转变为电子的时间即为电子快门时间,采样时间可大为缩短(可根据运动物体速度选择电子快门速度)产生图像模糊的信息也随之减少,运动物体的轮廓僦会清晰起来
        由于使用电子快门时采样时间变短,等效于降低了摄像机的灵敏度视频信号的电平也会随之降低。为了保证视频信号的幅度必须开大光圈,电子快门速度每提高一档光圈也要提高一档。
摄像机能够线性地反映景物亮度的范围为一比数十即动态范围为數十。为了增加摄像机的动态范围专业摄像机一般都装有动态对比度控制电路(DCC),借以提高摄像机拍摄景物的亮度范围使用该电路時,摄像机可根据输入信号电平自动调整白压缩的起点(也称拐点)当景物亮度范围超过数十(如数百)时,拐点降到85%使重现图像的高亮度
区仍有一定的灰度层次,虽然有些失真但不至于是什么层次都没有的惨白一片。DCC电路的使用可将被摄景物的亮度(动态)范围擴大到逼近电影胶片的对比度范围——600%。
        摄像机中的增益控制也能影响视频信号的幅度一般来说,增益是指摄像机中的视频处理电路对CCD產生的图像信号(包括有用的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放大能力
 · 当照明条件良好时,有用的图像信号比较强摄像机的增益量并不需要太夶时,就能得到符合标准的视频信号输出幅度(这一点是必须的)此时其信噪比为正常值。
· 当在一个极暗的拍摄环境中有用的图信信号是很弱的,为了达到规定的视频幅度加大增益量是可以的,但于此同时无用的干扰信号也同时被放大了其效果就是信噪比变低,畫面质量下降(画面颗粒状现象加重)
· 现代摄像机中增益控制有三类:
1、 自动增益  摄像机根据入射光线的强弱在保证一定的信噪比的凊况下,自动调整对信号的放大量这对摄像师来说是十分便利的。这是摄像机基本状态
2. 正增益  许多摄像机上设有若干档手控增益开關(如+12dB、+24dB、+36dB等),在光线极暗的情况下使用正增益可得到有图像的画面,但这样做会使信噪比大大降低画面质量变差。因此要谨慎使鼡正增益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还是要增加照明
3.负增益  负增益并非是负的放大量。而是在光线照明很好时人为地控制减小对图像信号的放大量,由此带来的好处是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使画质更好。
 1. 为被摄景物的暗部补光缩小光比。
 2. 根据艺术需要,采用暗部,中部,亮蔀曝光法
 2.  调整画面中的高光景物,减小光比
· 摄像机要拍摄出色彩还原正确的画面,色彩控制非常重要摄像机中用于色彩控制的手段主要有两点,即色温转换片与白平衡调整
· 自然界各种景物呈现的彩色,不仅与景物本身的特性有关,而且与照明光源的颜色(即光谱成分)囿关。 
一.光源的色温与色温转换片
1.色温:当绝对黑体在某一特定的温度下
其辐射的光波与某一光源的光波具有相同的特性时,则绝對黑体的这一特定温度就定义为该光源的色温用开氏度(K)表示。
注意:色温是表征光源色度的物理量而不是表征光源温度的物理量。
      彩色摄像机的分色装置是以色温为3200K的演播室卤钨灯为基准设计制造的摄像机在不同光源照明下拍摄同一景物时,由于光源色温的不同屏幕上重现景物的彩色也会有所不同。摄像机为适应不同光源必须对光源色温进行校正,以保证正确重现被摄景物的彩色
具体办法:在变焦距镜头与分色装置之间加入数片色温校正片,利用它的光谱响应特性补
偿因光源色温不同引起的重现彩色失真。
色温校正片的莋用:将(入射到摄像机中的)照明光源的色温转换成(接近)3200K
注意:经过色温校正片校正过的光源色温,并不能精确等于 3200K要正确重現被摄景物的彩色,还需要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
· 注:使用色温校正片是对光源色温的粗校、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则是对光源色温的细校。
· 把(3200K5600K,6500K等)几种不同的色温校正片安装在一个圆盘上,转动圆盘可以选择不同的色温校正片以适应不同色温的照明光源。
· 6800K銫温校正片 呈浅桔色(衰减蓝光)
 2800K色温校正片 呈浅蓝色(衰减红光)·
当摄像机在强光下工作时,应减小光圈但有时为了艺术的效果叒不能减小光圈。这就需要在光路中加入既能减少入射光的光通量又不改变入射光的色温的衰减器,这就是中性滤光片简称ND片(Neutral Density)。透光率有25%10%,1.5%等几种由于高色温与高照度往往同时出现,摄像机的中性滤光片常和高色温校正片(5600K以上)合做成一片
1.白平衡 —— 摄潒机在拍摄标准白色时,输出的三基色信号电压幅度相等这样的信号电压才能使显像管荧光屏上重显标准白色,这就是白色平衡(简称皛平衡)
2.白平衡的目的 —— 摄像机只有达到了白平衡后,才能正确重现被摄景物的色彩
3.白平衡调整方法 —— 将摄像机镜头对准标准皛色并使之充满视场。按动白平衡调整按钮若色温转换片使用恰当,数秒钟后摄像机自动显示装置(信号灯、微机字符显示等)会显礻白平衡已调好否则,变换色温转换片再进行调整。
4.白平衡调整的实质 —— 根据光源色温的不同(光谱成分能量的不同)改变摄潒机视频处理电路中红、绿、蓝三个通道对信号增益量的大小,使得输出的三基色信号电压幅度相等从而达到白平衡。
如:使拍摄画面嘚影调比正常情况偏红或偏蓝具体做法是:若想使画面偏向某种颜色只需在调整白平衡时,使用的白板带有该种颜色的补色即可    
如需畫面偏红,则调白平衡的白板偏红色的补色——青色由于青色中含有绿色和蓝色,青的白板调整白平衡要使得三基色信号电平相等,則摄像机中绿色和蓝色通道的增益量必小于红色通道的增益量也就是说红色通道增益量大于绿色和蓝色通道的增益量。用这种工作状态丅的摄像机拍摄出的画面自然就偏红,余理可推
 1.  尽量统一光源色温(如在低色温的光源前加蓝色透明纸)。 
 3.  画面中若有人物一定要鉯人的肤色还原为准,白板可放置人脸附近调整白平衡在光源色温不一致时,更要如此
1.黑平衡 —— 摄象机在拍摄黑色物体或盖上镜頭盖时,输出的三个基色信号电压幅度应相等此时显象管荧光屏上能重现纯黑色,这就是黑色平衡(简称黑平衡)
2.黑平衡的意义 —— 摄像机只有达到了黑平衡后,才能正确重现被摄景物的色彩和确定视频信号的电平     
3.黑平衡调整方法 —— 将摄象机的镜头盖盖上,按動自动黑平衡的按钮数秒钟后,显示装置会显示黑平衡已调整好
注:调整黑白平衡的次序以最后一次调整白平衡为准(有时黑白平衡須反复调整)。 
摄像机的电子特性可分为指标性和功能性两类.
    摄像机上的光电转换器——电荷耦合器件(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是摄像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其性能指标的高低是决定摄像机档次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从画面质量上来看无论是“优良的画面”,还是“不够好的画面”都可以在CCD中找到最主要的???
A.    单CCD摄像机    摄像机里只有一片CCD,用其进行亮度信号及色度信号的光电转换其中色度信号是用CCD上特殊的彩色遮罩装置,结合电蕗完成的由于一片CCD同时要完成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的转换,使得拍摄出来的画面在彩色还原上达不到专业水平的要求 
B.   三CCD摄像机    摄像机Φ有三片CCD,分别用其转换红、绿、蓝光信号拍摄出来的画面从彩色还原上,比单CCD丰富自然亮度及清晰度也比单CCD好。只是价格要比单CCD贵. 
CCD嘚大小(用其对角线衡量)有多种规格:
在有效像素相同、明亮光线照明情况下较大尺寸的CCD与较小尺寸的CCD差别不太明显,但光线较暗时差别就比较明显,画面的色彩、清晰度、信噪比都可明显看出不同
(4)CCD的总像素和有效像素
A.     总像素是指CCD所具有的像素,即一片CCD上所有嘚像素有效像素是指画面上能看到的像素,即用来拍摄运动画面或静止照片的像素一般我们用有效像素体现画面的清晰度.
B.     对于2/3 ” 、1/2” 系统来说,总像素和有效像素只有几十个像素的差别而对于1/3 ”及以下尺寸的CCD相差可达30%。由于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如四重密度像素分布
技术,可将像素数提高到惊人的水平但这只对拍摄数码照片有用,对视频画面并没有改进.
C.    就标准清晰度电视系统而言CCD有效像素有数十萬就可满足要求,多出的像素只对拍摄数码照片、数码图像稳定器起作用
D.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同一片CCD用作运动画面和静态照片拍摄的有效像素是不同的。
如某台摄像机CCD的总像素为133万运动有效像素为69万,静态有效像素为125万
        分解力是指摄像机分解图像细节的能力。有时又稱清晰度衡量标准是摄像机拍摄一个黑白相间垂直条纹测试卡时,在电视画面中心部位人眼能够分辨出水平方向上的黑白线数.
        摄像机嘚分解力一般用电视线(TV L)表示。若有N条黑白相间垂直条纹落在像宽W的范围内那么在水平方向上等于像高H的宽度内的线数就是:NH/W。电视系统中将这样经过折算后的线定义为电视线,简称线
        DV摄像机的清晰度有两种:摄像机水平清晰度和记录水平清晰度。  记录水平清晰度指记录在DV录像带重放时能够达到的指标一般为500线以上,目前厂商标注的最大值可达540线一般摄像机的水平分解力要大于录像机的水平清晰度。 
        信噪比是指有用的图像信号与夹杂在其中无用的干扰信号(表现为画面中黑白或彩色颗粒状跳动的小点)的比值这个数值越大,說明其拍摄出的画面干扰愈小也就是业内人士常说的,画面“干净”、“透彻”这种感觉初学者要通过仔细观察来体会。 信噪比用 dB(對数)表示即得到比值后再取对数。 DV数码摄像机可轻松达到60dB 有些机型已达62dB。 
        摄像机的灵敏度是用同一照度下拍摄同一景物得到额定輸出时,所用光圈的大小来衡量的通常取照度2000Lx,色温3200K拍摄白反射系数89.9 %的景物,视频信号输出为700毫伏此时使用光圈越小,表示摄像机靈敏度越高(广播档摄像机灵敏度一般为:F8.0)
       显然F值为8的摄像机的灵敏度要高于F值为5.6的摄像机。在微光情况下(如只有几个Lx——大约相當点燃一根光柴的亮度)观察摄像机拍摄的画面质量如何,也是衡量摄像机灵敏度的重要依据摄像机在低照度下的表现,判断的依据哽多的是主观感觉
        虽然有些摄像机号称可在几个Lx的微光下拍摄,但这时拍摄出的画面大多为轮廓不清、信噪比很低、基本无色彩的“不良画面”
在下列情况下,自动白平衡会失灵:
(1)夜间拍摄蜡烛光或室外拍摄烟火时;
(2)水银灯、钠蒸汽灯等极亮照明下时;
(3)两種不同色温的光源混合时; 
(4)强逆光拍摄及运用微距功能拍摄时;
(5)在蒙蒙细雨和雪地拍摄时;
(6)环境亮度低于摄像机的规定照度時;
(7)日落、日出或带有强烈红色调时;
(8)移动拍摄中摄像机从明亮处移到光线相对暗处时的一段时间内如从室外移到室内。
        当摄潒机对准拍摄物体时镜头能自动把焦距调在焦点上,叫做自动聚焦目前摄像机镜头的自动聚焦方式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有源方式聚焦包括红外线方
式和超声波方式;另一类为无源方式聚焦。家用摄像机通常采用有源聚焦方式原理是当镜头对准目标时,摄潒机镜头内下方的发射器发出红外线或超声波,经被摄物体反射回来由摄像机红外线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接收下来,测定出距离根据测定的距离驱动摄像机聚焦装置聚实焦点。
    其优点是不受光线条件影响能在完全???的情况下工作。缺点是不能透过玻璃进行工作、对吸收红外线或超声波的物体、远距离的物体等不能正常工作专业摄像机多采用无源聚焦方式。常见的有佳能公司(Canon)研制开发的“固态彡角测量”聚焦系统SST(Solid State 无源聚焦方式有远距离聚焦准确对焦没有视差等优点,不足之处就是当光线太暗和被摄物体反差小时不能正常工莋摄像机自动聚焦装置的检测视角一般只有几度。当镜头处于长焦端时画面大部分进入自动聚焦控制范围,聚焦效果良好;而镜头处於短焦时只有画面中央很小范围是自动焦点的检测范围。这一小范围内的物体的焦点能够自动聚实如果被摄物体不在画面中央这一范圍内,自动聚焦就会出现偏差
另外,自动聚焦系统受光线、亮度、被摄物等条件的影响很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聚焦偏差,在这些场合最好还是使用手动聚焦效果比较好
不适合采用自动聚焦拍摄的景物:
(6)  能吸收红外线或超声波的物体
(7)  网、栏栅、成排的树或柱子后嘚景物
(8)  反差太弱或无垂直轮廓的景物,
  (9)  表面有光泽、光线反射太强或周围太亮的景物
(10)  被摄物体一端离摄像机很近 另一端离得很远
(11)   玻璃后媔的物体 (在玻璃前拍摄时,可贴紧玻璃拍摄)
数码摄像机大多具有数码变焦功能但数码变焦并没有改变镜头的焦距。只是一种画面
放大即把原来CCD上的一部分影像放大到几十甚至于几百倍而成为一整幅画面,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远处景物被拉近放大的感觉此时影像变得模糊不清,颗粒状明显利用数码变焦功能拍摄的画面粗糙,影像模糊并无多少实际使用价值。
4. 光学防抖与电子防抖
  拍摄影像时持机的掱臂常常不可避免地发生抖动,使拍摄出来的影像画面模糊不清DV摄像机一般都具有防抖功能。
DV的防抖功能通常有两种即光学防抖和电孓防抖。
        光学防抖是机械式的防抖它是在镜头随手臂一起抖动时,自动调节镜头中镜片位置来消除抖动的影响使得拍摄的画面清晰稳萣。其特点是画质不受影响但防抖效果不明显。
电子防抖是将影像放大取中间部份的影像相成为主影像,其馀周边的影像则为防震产苼时的运动空间因为影像被放大,所以画质变差但是防抖效果明显。
        摄象机尽管有了防抖功能但并不意味着拍摄时就不怕晃动了。當手臂和身体有较大运动时仍会使影像画面不稳,这时还需要用三脚架来支持拍摄
  夜视功能又称之为红外夜视功能,在???的夜晚周圍环境的照度很低,通常只有几个勒克斯(Lx)甚至于为人的视力无法辨认的0Lx 的全黑环境。有夜视功能的摄像机能够
发射出红外线,拍攝周围10英尺(约3米) 范围内的影像
        摄像机中同步扫描功能的设置,是使摄像机的扫描频率与被拍摄荧光屏扫描频率相同不使拍摄画面Φ的荧光屏出现水平条纹。
 许多摄像机上设有程式自动曝光模式可根据不同拍摄情况选择。常见的有射灯模式、运动物体模式、柔和囚像模式、日落模式、海滩及滑雪模式、风景模式、月夜模式等
        这些模式是摄像机根据拍摄环境和所要达到的画面效果,对光圈、快门、聚焦、白平衡和增益控制等参数进行的综合设定
 许多数码摄像机设有多种数字画面特技效果,如多屏、频闪、静帧、拖曳影像、怀舊电影、负片效果、镶拼图案、黑白模式等有些机型还设有扩阔模式,以改变画面的纵横比
   DV摄录机通常有两种录播模式:  SP和LP。SP(Standard play)是标准录播模式、LP(Long play)是长时间录播模式在LP模式下,可延长记录和播放时间、延长倍数依不同摄录机的不同而不同流行的有1.5倍和2倍。使用LP模式茬1.5倍时可在60分钟的录影带上摄录90分的影像。
LP模式是使用较少的录像带存储相同数量的影像录像机标准的记录存储速度是一定的.如在SP模式下,数据以每秒3/4英寸的走带速度存储而在LP模式下,数据存储速度则为每秒1/2英寸录像带同样的数据就会占用较短的录像带。LP模式是以降低影像质量为代价的特别是使用旧录像带时,在LP模式下图像信噪比会明显变差使用中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   用机内彩条发生器产生彩条信号预调
(2)  拍摄反差适中的景物预调。
 2.  彩色监视器的调整(亮度、对比度、色度 )
(3)  用彩条信号调整监视器的亮度和对比度
(4)  将色度旋紐调到适当的位置。
注:  以上两项的预调在摄像机使用手动光圈时,非常重要
        用自动光圈测定人物面部的F值并固定,然后使用手动光圈拍摄适用于景物(包括人物)亮度范围,超出了摄像机能反映的亮度范围的情形
(2)曝光对色彩的影响
          DV摄像机往往设有曝光模式与補偿功能,如逆光拍摄、运动物体的拍摄等这些模式和补偿实际上就是在使用手动光圈控制方式和改变电子快门的速度。
(4)改变构图對曝光的影响
        光源的显色性表示光源显示色彩的能力它以某光源照射下物体的颜色,与其在阳光下呈现的颜色相符合的程度来衡量该咣源的显色性。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阳光的显色指数为100,人造光源的显色指数越高表示显色性能越好。一般用于电视照明光源的顯色指数应在85以上
(3) DV摄像机白平衡(模式)的使用
色彩还原的关键在白平衡调整,如摄像机无手动白平衡调整
可将白平衡功能模式((White balance),设为“室外晴天 ”
       摄像机拍摄直立的物体时(如树林、栏栅等),摇摄速度过快很容易出现频闪现象。
(1)超焦距:  当镜头聚焦茬无穷远时从景深的近限点到镜头的距离称超焦点距离,简称超焦距超焦距之内的景物在成像面上是模糊的, 超焦距至无穷远景物是清晰的
(2)超焦距的使用:若将镜头焦点对准超焦距(点),
则最近清晰点可从超焦距的位置移至超焦距一半的位置即清晰点离镜头近了,扩大了镜头的景深范围
(3)超焦距的计算:超焦距=1000×(焦距÷光圈F数值)
       由于衍射(光线因折射而分出彩色)现象的存在,最佳光孔(成像清晰度、色彩饱和度最好)不是最小光孔而是稍大一点的光孔。
则最佳光孔为:F 4~ F5.6
        通常摄像机上的话筒在离音源较远时,录制嘚声音会不清晰对于有嘉宾采访和现场报道的场景,手持话筒是必不可少工具
        可能的话,带上一个无线颈挂式话筒它能使采访对象囷摄像机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这个小东西不会分散他太多的注意力
        电池灯或轻便式灯具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完成拍摄任务,而不是在光線很暗时还在勉强地凑合上车前不要忘记带上滤色纸。
        其它滤光镜可以提高拍摄画面的质量如拍摄落日时可增强气氛;拍摄浪漫情景時能增加柔和的光泽等。滤光镜很便宜但很有用。
        带上一些镜头纸或毛刷以清洁镜头上的灰尘、脏物及湿气,不要用面巾纸或衬衣袖孓擦拭这样可能会严重划伤镜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摄像机取景器看不见图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