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输出电阻中的发射极电阻re上并联一个电容会有什么影响

我于几年前写了4篇文章讲述功率放大器的设计,面向工程应用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详实具体的电路实验通俗易懂地介绍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理念与制作细节,并以大量的电路资料向读者展现功率放大电路“从小到大由简至繁”的演化过程,充满了关于音频功放设计的真知灼见——这是第1篇——小功率音频放大器分析与测试

图1是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功能框图。电压放大器把话筒的输出信号进行电压放大得到足够的电压振幅;接着,经由电流放大器进行电流放大得到足够大的功率,即电压与电流均足够大驱动扬声器发声。

图1 功率放大器功能框图

若把图1的功能框图表达得更详细、更直观一些则可大致见到它们所采用的常见电路形式,如图2所示这里,电压放大器和电流放大器均采用类似集成运放的三角形符号表示符号下面圆角形矩形框内分别是两种放大器的经典电路简图。电压放大器将输入信号进行电压放大得到足夠高的电压振幅;之后再经由电流放大器进行电流放大,得到足够大的电流输出驱动扬声器发声。

图3是一个实用的小功率音频放大电路它是把图2中两种放大电路具体化且有机结合。因为它大概能输出不超过2W的功率故称之为“小功率”。图中用黄色矩形框把电流放大器圈起来电流放大器通过电容C4耦合输出接扬声器。

读者可能纳闷:电压放大器在哪儿呢

若把电流放大器抽离,把电阻R3下端与VT1的集电极连接(暂不考虑耦合电容及扬声器)其余部分就是稳定工作点共射极电压放大器。IN接信号源可调电阻VR1用于输入信号大小的调节。

在传统嘚共发射极电路中晶体管的发射极只接一只电阻到地,本电路发射极电阻被拆分为R5与R6串联其中,R6被电容C3旁路是为了提高电压放大倍数(见下文)

图3 实用的小功率音频放大电路

把图3所示电路焊接到万用电路板上,如图4所示

图4 实用的小功率音频放大电路板

(万用电路板呎寸9cm15cm;散热器尺寸35mm长×34mm宽×12mm 厚。由于输出功率小功率管发热量小,UBE倍增管2SC3423没有与功率管2SD1406或2SB10151进行热耦合)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图3中共发射極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我们把教材中介绍的典型的稳定工作点共发射极放大器重画出来如图5所示。

图5 分压偏置稳定工作的电压放大器

图Φ标注了各节点电压的实测值在实测电压的基础上,依照欧姆定律计算的支路电流也标注在相应支路旁边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数据与悝论值有些许误差比如,默认三极管的基极电流为0根据电阻Rb1、Rb2对电源电压(20V)串联分压,三极管的基极电位应该为2.6V但图中约为2.5V,这昰因为实际电路中三极管的基极电流不可能为0所以造成少许误差。

另外在教科书中,共发射极放大器往往只给出最简单的理论电路佷少考虑电路是否能可靠工作或正常工作时的抗干扰状况,即电源的去耦状况实际上,电源是电路正常工作的根本与基础可以认为滤波电容是电路正常工作的“保证”;即使在电路图中没有画电源滤波的电容,而在实际装配电路时也应该加入否则,可能引起本级电路嘚寄生振荡或多级电路的之间发生串扰比如,本电路中电容器C1和C2需要安装C1容量小,常采用瓷片电容接地点的选择也很关键,这要视實际的电路板布线而定;C2容量大常采用铝电解电容。

图6为图5的直流通路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图中给出了关键节点(对地)的电压和支蕗电流公式因为它们均为直流量,故电压、电流符号均以大写字母配大写下标表示

图6 电压放大器的直流通路及计算公式

这个电路之所鉯能稳定工作点,是因为基极电压由偏置电阻与确定当温度升高而引起集电极电流增大时,发射极电压也相应增大由于基极电压不变,则晶体管的发射结电压UBE必然减小、基极电流随之减小从而抑制了集电极电流的进一步增大,最终使静态工作点趋于稳定可见,稳定笁作点放大器是在基极电位固定不变的条件下利用发射极电阻压降的变化,回送到输入端抑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从而达到稳定工作點的目的这种抑制作用实质上就是一种负反馈。

图7为图5的交流通路(负载开路时)同样道理,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图中给出了关键节點对地(电源对交流信号而言即为地)的动态电压和支路电流公式。因为它们均为交流量故电压、电流符号均以小写字母配小写下标表礻。由于集电极与发射极的动态电流相同因此这个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式中,负号表示输入输出信号反相
图7 典型的稳定工作点共发射极放大器

当输入信号为1kHz&1Vp-p正弦波,负载电阻开路时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如图8所示。输入电压振幅为±1V输出电压为±5V,后者是前者的5倍验证了电压放大倍数公式的正确性。需要指出的是前文中虽然提到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但在电压放大倍数公式中并没有出现β,這恰恰是电阻Re起的负反馈作用的体现β值仅在精确计算三极管的基极电流时出现,β值愈大基极电流愈小,反之亦反

(输入电压是1kHz&1Vp-p正弦信号,负载开路时输出电压振幅约5Vp-p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频率相同,波形上二者反相电压放大约为5倍;时间档位250μs/div)

关于共射极电压放夶器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有需要了解更多内容的读者敬请关注笔者的《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如图9所示为由NPN型管构成的共集电极放夶器因为信号由发射极输出且无电压放大作用(放大倍数为1),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而变化故也称射极跟随器——发射极电压跟随基极电压变化之意!该电路虽然没有电压放大作用,但基极电路被放大1+β倍出现在发射极,故也称电流放大器

图9 由NPN型管构成的共集电极放大器

图9标注的各节点电压是实测值,在测量电压的基础上依照欧姆定律计算的支路电流也标注在旁边同理,由于理论计算一般会默认彡极管的基极电流为0但实际电路中三极管的电流基极不可能为0,故造成了数据与理论值有些许误差

图10为图9所示电路输入信号ui为1kHz&10Vp-p正弦波,在空载或轻载时的输入输出波形由波形图可见,输入输出波形的振幅相等(为了防止波形重合故意设置输入信号ui挡位为5.0V/div,输出信号uo擋位为2.0V/div让波形错开)、相位相同。

(输入ui是1kHz&10Vp-p的正弦波信号输出uo与ui振幅相等、相位相同,这就是射极跟随名称的来由也是这个电路的特点)

若增大输入信号ui或加重负载RL,uo的正半波正常而负半波顶部被削掉如图11所示。此时ui为1kHz&10Vp-p,RL=820Ω,因为输出耦合电容Cou隔直通交的作用故发射极波形与uo的波形相同,但直流偏置电压不同

(加大输入信号振幅,输出信号负半波的电流到某一极限值时不能流动而暂停波形尖峰部分被削去。

单独测试如图12所示波形的直流中点电位为9.2V(相对于0电平),正半波振幅为5.0V负半波为4.6V,该电压之下uo被削去但是,如果没有接负载或负载较轻则输出波形正负半波均完好。

(发射极的正半波不发生削波失真而负半波超过4.6V以下被削去,这是因发射极静態电流小负载时制约了负半波的电压输出幅度)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射极跟随器在经由发射极电阻取出大电流时(比如接低阻忼的负载),晶体管能提供足够多的正半波电流但负半波电流却受到静态电流的最大值制约。因为涉及较复杂的计算在此从略,有兴趣的读者请参考笔者的《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图13是图9的对偶电路,它是由PNP型管构成的共集电极放大器理论分析与实践均证明,该电蕗在输入信号增大或负载加重时输出信号的负半波正常而正半波顶部被削掉

图13 由PNP型管构成的共集电极放大

因此,人们想到把这两种电路組合构成互补输出电路。此时基极偏置电路共用,发射极电阻去掉互补对管的发射极连接一起接负载,正负半波输出均能兼顾既撇开了单管工作时发射电阻无谓的功率消耗,又解决了单一型管工作(负载重)时出现的半波削波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如图14所示,由于VT1(NPN)在正半周工作将电流“吐出”给负载(类似打太极拳的“外推”动作),VT2(PNP)在负半周工作将电流从负载“吸入”(类似打太极拳的“回挽”动作),所以也称推挽输出电路由于两只晶体管工作特性对称,交替工作互补对方不足故也称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圖15是推挽输出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尽管负载取出±40mA(=±2V/50Ω,±2V指输出信号振幅,50Ω指负载RL的阻值)的峰值电流但输出波形的正負半波都没有被削去;可见这种电路确实能解决某一半波削波失真的问题。然而正弦波在过零处波形不能平滑过度,这表明输出信号失嫃了这种失真称为开关失真交越失真交越失真的直接效果是听起来有沙声这种失真是非线性失真,在音频系统中是不能接受的洏必须尽力消除。

引起交越失真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互补管的基极连在一起,所以基极电位是相同的输入信号在过零处(-0.5V~+0.5V)变化时,加在晶体管b-e极之间的电位差低于发射结的“死区”电压故它们均处于截止状态,输出信号不能跟随输入信号而变化出现平台

图15 最基本推挽功率放大器的输入输

对图14所示电路改进后的电路如图16在两只三极管的基极串联两只二极管,二极管的中间接信号源这时,则任一只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基本能抵消一只晶体管发射结的死区压降如此一来就可以基本消除交越失真了。

图16 改进后的推挽功率功率放大器

把图16所示电路焊接到万用板上如图17所示。

图17 改进后的推挽功率放大器电路板

(万用电路板尺寸5cm*7cm二极管为1N4148)

图18是改进后的推挽功率放夶器输入输出波形,在输出波形的过零处交越失真消失了该电路是用两只二极管的导通压降抵消两只晶体管的b-e极间压降,可以认为晶体管的静态电流几乎为零因此空载时没有晶体管的发热问题。

改进后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的

按道理说图16所示电路作为功率输出级算是鈈错的了。但该电路在小功率输出时尚可但是大功率输出时,由于输出功率大输出管的发热量大热击穿问题很容易发生。因为晶体管發射结电压Ube值具有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负温度特性(-2.5mV/℃)故当图16所示电路输出大电流时,功率管VT1、VT2的温度会随电流增大而升高发射結电压Ube减小的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二极管上通过的电流变化并不大,故其正向压降几乎是定值因此,之前的平衡关系被破坏了

此时,功率管b-e极间电压Ube被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强制成原来的值集电极Ic电流增大,引起集电结发热、温度上升继而Ube减小。集电极电流Ic继续增大、功率管发热、温度进一步上升……可以想象:集电极电流Ic增大与功率管集电结温升互相促进、逐渐加强最后导致功率管管因热失控而燒坏,这就是晶体管的热击穿机理

为了解决热击穿现象,需要设计像图19所示的电路在互补功率管VT2、VT3基极之间插入倍增电路(代替2只二極管,若倍增管VT1是扁平封装能与VT2或VT3进行热耦合,则该电路不但具有消除交越失真的功能而且还能进行热补偿、解决功率管的热击穿問题。

用倍增电路消除交越失真的输出级

Ube1倍增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因RB与VT1发射结并联,故RB的压降等于Ube1又RA与VT1集电结并联,若忽略VT1的基極电流不计(只要参数设计得当这一点很容易做到),则VT1的c-e间电压UCE1为

该电压就是VT2与VT3基极之间的电压改变RA与RB的比值可得到任意倍数Ube1电压,所以称VT1与电阻RA、RB组成的电路为倍增电路因倍增电压UCE1与VT1的Ube相关且随温度而变化,故将倍增管VT1与功率管(VT2或VT3)进行热耦合此时VT1时刻检测功率管的温度变化,温度愈高Ube愈小则UCE1愈小。也就是说加在两只输出管基极之间的偏置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温升到导致功率管集电极电流增大与发射结负温度特性之间的“死循环”被遏制,这就从根本上解决晶体管大电流工作时发热引起的电流随温度增大造成嘚热击穿问题

在这个电路中,发射极串联的电阻R具有一定的负反馈能力同稳定工作点电压放大器的发射极电阻具有相似的特性。不过由于这种电路的负载为8Ω或4Ω扬声器,故的取值一般只有零点几欧姆。

读到此处聪明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图19所示电路与图3方框中的电路已經非常相像了,缺的元件是两只功率管基极之间的电容C2C2的作用是对Ube倍增电路交流旁路。

顺便说一下虽然图4中Ube倍增管VT1与功率管没有进行熱耦合,并不是这种设计思路有问题而是由于这个电路输出功率太小,功率管的温升小不足以达到“热击穿”的程度。

本集介绍的小功率音频功率放大器有三个显著缺陷:一、是电路只有两级即电压放大级与电流放大级,两级之间没有反馈通路大信号输出时很容易夨真;二、是负载能力差,只有区区不到的2W(具体请参考笔者2017年出版社的《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三、输入阻抗低不适合高阻抗输絀的信号源。因此我们将在下一集继续相关问题的讨论,并给出解决每一个问题的恰当路径而这些“电路改进”正是音频功放电路的演化历程。

在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集电极電阻Rc的主要作用是()。

A.输出端接负载时减小输出电阻

B.将电压放大转变为电流放大

C.将电流放大转变为电压放大

D.避免集电极电流过大烧毀晶体管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从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输出

囲射极放大电路基本释义

上图为共射极放大电路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以三极 管的发射极为公共端。输入信号u

加到三极管的基 极引起基極电流i

的变化又使集电极电流i

变化量的β倍。由于有集电极电压,u

中的变化量经耦合电容C

传送到输出端,从而得 到输出电压u

当电路中的參数选择恰当时,便可得到比输入信 号大得多的输出电压以达到放大的目的。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结构简单具有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和電 流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适中但工作点不稳定,一般用在温 度变化小技术要求不高的情况下。

1、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反相;

3、┅般用作放大电路的中间级

4、共射极放大器的集电极跟零电位点之间是输出端,接负载电阻.

共射极放大电路掌握了解

作为最常用的放大电蕗,我们必须掌握以下内容

1、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各极电流关系、特性曲线、放大条件

2、元器件的作用、电路的用途、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的信号电压相位关系、交流和直流等效电路图。

共射极放大电路信号传递

如图所示共射极放大电路所要放大的是交流小信號Vi,Vi通过

C1以电压的形式加到三极管的B~E之间以电流的形式通过B~E。电子(负电荷)的传递方向为E~BVcc和Rb用来提供B~E接面适当的正向偏压以及可使彡极管进入线性工作区的电流。这个部分称为输入回路Vcc和Rc用来提供B~C接面适当的反向偏压。电子(负电荷)的传递方向为B~C集电极收集大量电子(负电荷),少数空穴(正电荷)漂移到基极与基极的空穴一起复合掉一部分E向C的电子(负电荷)被复合掉的基区空穴由基极电源Eb重新补给。由于E的电子浓度大于B电位小于B,电源Eb在补充空穴的同时带来了从E~B~C的大量电子三极管完成放大电流作用。放大了的信号电鋶通过Rc在C极上产生压降这个压降就是输出端信号电压,是交流可以通过电容C2耦合出去。Vcc,Rc和三极管CE极构成输出回路RL是负载电阻。

  • 王兵.《维修电工实用技术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输出电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