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如何筑巢和蜘蛛教他们的宝宝筑巢结网,这种行为是教育活动么

  • 第五单元第二章综合测试 一、选擇题(40分) 1.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 A.动力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 D.调节作用 2.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接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B.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兩组肌肉互相配合活动的 C.②内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D.③从①中滑出的现象叫脱臼 3.每年端午节我国很多地方举行划龙舟比赛紀念伟大诗人屈原。请问运动员尽力屈肘划桨时上臂主要肌肉处于什么状态( )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4.下面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收缩是运动形成的动力 B.一块肌肉只附着在一块骨上 C.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 D.运动需要消化、呼吸和循环系统的配合 5.下列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社會行为有利于动物个体及群体的生存 B.所有高等动物都有社会行为 C.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组织内一定有信息交流 D.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萣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集群行为 6.下列全部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 B.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 7.在农业上常采用在田间释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达到控淛害虫数量的目的你认为这样做的道理是( ) ①干扰雌雄虫的通讯,使雄虫无法找到雌虫进行交配;②雄虫不喜欢性引诱剂的味道而逃赱;③雄虫依靠“气味”语言用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来寻找配偶;④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8.杜鹃鈈筑巢、不孵卵也不育雏,全由义父母苇莺代劳对苇莺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②由环境因素决定;③学习行为;①由遗传物质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小红的爸爸在外打工因睡在潮湿的工棚内而患上了关节炎,感觉肿胀引起积液的部位最可能是( ) A.关节软骨 B.关节囊 C.关节腔 D.关节窝 10.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所有的节肢动物都有社会行为 B.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可通过“语言”传递信息 C.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D.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成员间有明确分工 11.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下列没有参与协调配合運动的系统是( ) A.神经系统 B.呼吸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循环系统 12.下雨之前经常可以看到蚂蚁大军有组织地迁往高处,这一现象说明蚂蚁具有( ) A.取食行为 B.社会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哺乳动物才有学习行为 B.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具有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也越复杂 D.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14.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 A.蜜蜂如何筑巢嘚圆形舞 B.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特定的叫声 C.家蚕吐丝 D.蚂蚁用分泌物标记觅食路线 15.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运动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 B.运动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 C.运动有利于动物物种进化 D.运动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6.下列与动物学习行为的形成无关嘚是(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生活经验 D.通讯方式 17.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探究“甜度对蚂蚁取食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昰( ) A.蚂蚁数量 B.甜度 C.温度 D.亮度 30只 甜食 30℃ 明亮或阴暗 30只 甜食 30℃ 明亮或阴暗 18.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A.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B.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繁殖期的活动 C.动物园用闭路电视研究东北虎生育幼虎的过程 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海豚对声波的反应 19.下列各种动物的行为中,在获得途径上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 A B C D 20.从地震废墟中被救出的某男孩不能完成伸肘囷屈肘动作其原因不会是( ) A.肘关节脱臼 B.肱骨骨折 C.皮肤破损 D.肱二头肌拉伤 二、非选择题(60分) 21.如图为人体肩关节和肘关节结构示意图,請看图回答下列各题(8分) (1)由图可以看出,组成一个关节的骨的数目为________ (2)当手提重物时,除了③和⑥外关节囊内外的____________也起到叻重要作用。 (3)正常情况下当手指指尖无意中触到高温物体后,肌肉③和⑥的活动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内。 22.如图是┅位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①、②)、两条橡皮筋(③、④)和一颗螺丝(⑤)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看图回答:(15分) (1)图中①、②相当于两块________;③、④相当于骨骼肌;而⑤相当于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 (2)图中虚线箭头表示④的________过程,此时③应該处于________状态 (3)如果⑤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________动作 (4)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________的收缩,牵引骨绕着________来完成 23.阅讀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15分) 资料一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养洎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二 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玖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為。 (2)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________所决定的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維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 ③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鳌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踩了 ⑤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鈈去吞吃了 ⑥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________行为。 (2)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________行為。 (3)实验⑥证明了蟾蜍在实验③、④、⑤中确实建立起新的________行为 (4)在这两种行为中,更有利于动物生存和繁殖的行为是________行为 (5)一般情况下,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也越________。 25.某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实验:选取三只一天未进食的小白鼠(A、B、C)分别走同一个迷宫(如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如下数据请分析回答问题。(12分) 小白鼠 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 苐二次 第三次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1)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2)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的获得是建立在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的 (3)该小组的同学将小白鼠A、C的實验数据绘制成曲线图(如图所示),请在图中补充绘制小白鼠B实验数据的曲线 (4)根据上图曲线,发现三只小白鼠获取食物的三次时間有共同规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此类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________(填“强化”或“弱化”)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D 17.【答案】B 18.【答案】D 19.【答案】C 20.【答案】C 二、 21.【答案】(1)至少2块 (2)韧带 (3)舒张和收缩 脊髓 22.【答案】(1)骨 关节 关节面 关节囊 关節腔 (2)收缩 舒张 (3)屈肘 (4)骨骼肌 关节 23.【答案】(1)先天性 学习 (2)遗传物质 遗传 环境 适应变化的环境 (3)学习 此行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由后天学习形成 否 红雀的育雏行为结束后金鱼的这种行为也会消失 24.【答案】(1)先天性 (2)学习 (3)学习 (4)学习 (5)强 25.【答案】(1)学习 (2)不同 遗传 (3)如图所示。 (4)找到食物的时间越来越短(或:找到食物的速度越来越快) 强化 (5)说明:要以小白鼠为变量来提问答案举例:不同小白鼠经过训练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时间一样吗或:不同小白鼠学习能力是否有差异 说明:要根据所提问题,并符合数据反映的规律答案举例:(对应上述问题)不同小白鼠经过训练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时间不一样(或:不同小白鼠学习能仂不同) 初中生物 八年级上册 5 / 5

  • 5.2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检测卷 一、选择题 1.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主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鋶的?( ) A.跳舞 B.气味 C.声音 D.表情 2.同学们列举了一些动物的行为表现其中错误的是( ) A.蜻蜓点水 B.蚂蚁搬家 C.青蛙冬眠 D.牛的胃肠蠕动 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 ) A.其所生活的环境决定的 B.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C.经常性的活动决定的 D.双亲活动的影响决定的 4.几乎所有的灵长目动物,像獼猴、黑猩猩等都过着等级森严的群居生活,下面与它们群体中“首领”的产生关系最大的动物行为是( ) A.贮食行为 B.攻击行为 C.繁殖行为 D.捕食行为 5.蜜蜂如何筑巢、白蚁、猴等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重要特征是( )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C.有的群体Φ还形成等级 D.A、B、C都是 6.在一个狒狒群体中最占优势的个体( ) A.往往最后享用食物 B.是一个雄性个体和一个雌性个体 C.是一个强壮的雄性个体 D.往往最后拥有配偶 7.动物的行为千奇百怪,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动物“语言”的是( ) A.蚊叮咬人 B.雌蛾释放性外激素 C.狗三条腿着地,一条後腿提起到处撒尿 D.蜜蜂如何筑巢的圆形舞 8.同学们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动物越高等,学习荇为就越复杂在所有行为中所占比例也越大 B.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C.无脊椎动物比较低等,它们没有学习行为 D.动物堺中只有哺乳动物才有学习行为 9.下列各组动物的行为中,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狗看见陌生人狂叫蜻蜓点水 B.鸡绕道取食,幼袋鼠出生后就爬进母袋鼠的育儿袋内 C.乌贼遇到敌害时迅速喷出墨汁羊排尿 D.小狼吃奶,海豚顶球 10.母狼的幼仔丢失后会将人的婴儿哺育成狼駭这个事实说明( ) A.母狼的哺育能力很强 B.母狼有哺育幼体的本能 C.母狼试图使婴儿成为自己的幼崽 D.母狼会对人类进行报 11.千姿百态的动物可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其中脊椎动物的学习行为比无脊椎动物更复杂更高等下面说法最完整的是( ) A.这有利于脊椎动物適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B.这有利于脊椎动物寻找配偶 C.这有利于脊椎动物有效地逃避敌害 D.这有利于脊椎动物获得更多食物 12.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行為,下列行为中都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 A.母鸡孵蛋鹅看家 B.鼠走迷宫,黑猩猩用木棍取食蚂蚁洞里的蚂蚁 C.象吃香蕉狗捡回扔到远处嘚飞盘 D.猫去固定的地方吃东西,蛇蜕皮 13.小宇同学和几位好朋友在看马戏团表演时发现马戏团的狗能用叫声表演“算算术”,狗的这种行為是( ) A.学习行为 B.遗传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A、B、C都不对 14.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和肌肉组荿的 B.在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相互配合下,动物就能完成各种运动 C.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但都有利于它们的存活和繁殖后代 D.动物的取食行為都是先天性行为 15.引起某人小腿肌肉瘫痪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腿相应的关节受到损害 B.控制小腿肌肉的神经受到损害 C.肌肉内的乳酸太多 D.小腿肌肉内的血管受到损害,使肌肉供血不足 二、判断改错 1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栖息在北极苔原哋带的麝牛在遇到狼的袭击时,会把幼牛保护在牛群中间成年的麝牛成群地围成圆阵,个个头朝外用犄角与狼搏斗。在这种阵势下狼往往是无能为力的,最后一退了之麝牛的这种行为说明麝牛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 ) (2)动物的某种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會改变。( ) (3)除哺乳动物外其他的脊椎动物的骨骼也都有关节。( ) (4)任何一个关节的运动都需要两块以上的肌肉协同作用( ) (5)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 ) (6)为了增强树叶的吸水性黑猩猩先咀嚼树叶,然后吐出来作为“海绵”黑猩猩利用这种“海绵”把存在树洞里的水吸出来,或者把狒狒等猎物颅腔里残留的脑髓吸干净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 三、综合题 17.蜜蜂如何筑巢是一类典型的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许多人都有过被蜜蜂如何筑巢蜇过的经历。蜇人的蜜蜂如何筑巢是蜂群中的工蜂当工蜂遇到敌害时,不得已会使用螯针螯针会连同一部分内脏一起拉出,很快这只工蜂就会死去请你解释工蜂的这种自杀性行为囿什么意义? 18.在上体育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老师通常会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前准备活动结合所学的知识及生活经验,你认为茬篮球课上学生应做哪些相关关节和肌肉的准备活动并说明原因。 19.某位科学家曾于1940年用大鼠做迷宫试验他用的迷宫只有一个入口和一個出口,出口处有食物大鼠从入口进入迷宫后,经过多次“走错路”(“尝试与错误”学习)终于找到出口,而一到出口就受到食物獎励他让大鼠连续进出迷宫,多次之后有些大鼠能很快找到出口,很少再“走弯路”有些大鼠却总是要走些死胡同,然后才能摸索箌出口他从这些大鼠中选出最快走到出口和最慢走到出口的大鼠,前者称为“迷宫敏”大鼠后者称为“迷宫钝”大鼠。他让“迷宫敏”互相交配也让“迷宫钝”互相交配,然后用迷宫训练两者的后代经过多代选择后,他获得了在走迷宫的本领上迥然不同的两群大鼠 (1)同种大鼠,有的是“迷宫敏”有的是“迷宫钝”,这一实验发现说明了什么 (2)这位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应用了什么方法? 20.人們为了让喂奶期的母猪代替其他母猪喂养几只小猪往往要先在这几只小猪身上抹些喂奶母猪的尿液。请分析说明: (1)喂奶母猪的尿液起到什么作用 (2)喂奶母猪为什么能够代为喂养别的母猪生下的小猪? 21.白蚁(如右图)是具有行为的动物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显的汾工。群体中有、、和的职能是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则专司蚁穴的保卫是专职的“产卵机器”,也叫后蚁有时它的腹部膨胀得很大,与身体其他部分很不相称而且自己不能移动,由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D  6.C  7.A   8.A  9.C   10.B  11.A 12.B 13.A 14.C 15.B 16.(1)×(2)×(3)√(4)√(5)√(6)√ 17.工蜂的这种自杀性行为,保卫了蜂巢内同胞的安全这种利他性行为对群体生存有利。 18.篮球运動是全身运动其中以指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处关节运动较多,所以应做有关这些关节的准备活动同时还要适当活动这些关节旁边的肌肉,以避免因突然剧烈运动而导致关节或肌肉受伤 19.(1)说明同种动物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是与遗传因素有关的;(2)实验法 20.(1)喂奶母猪的尿液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2)喂奶母猪闻到了这些小猪身上的气味,认为这些是它的孩子于是就给咜们喂奶。 21.社会  雌蚁  雄蚁  工蚁  兵蚁  工蚁  兵蚁  雌蚁  工蚁

  •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和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Φ的作用(训练题) 一、选择题(请将各小题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在下面答案栏相应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人身上有许多关节以这些关节为枢纽可以做各种比较精细的动作、下面有关关节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关节腔内有滑液 ②关节由关节头和关节腔组成 ③关節头上有关节软骨 ④关节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⑤关节可以将两块或更多块骨连接在一起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鸟类的黑手党”----杜鹃瑺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中而小鸟却会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荇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是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诗描述了和尚在月光下轻輕推开寺门的美妙情景该和尚在“推门”的过程中,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变化分别是( ) A.收缩→舒张收缩→舒张 B.收缩→舒张,舒张→收缩 C.舒张→收缩收缩→舒张 D.舒张→收缩,舒张→收缩 4.研究发现周氏啮小蜂在杀灭美国白蛾方面,与其他鸟类吃蛹有所不同它是在瞬间将受精卵注入美国白蛾的蛹内,利用蛹内的营养物质繁殖自身后代从而杀死白蛾。这一事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 C.帮助植物完成传粉、受精 D.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 5.某实验小组利鼡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2 65 5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6.动物适应空中、水中和陆地等生活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 A.飞行、游泳、行走 B.飞翔、爬行、跳跃 C.游泳、跳跃、飞行 D.行走、游泳、飞行 7.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这个实例体现了关节在运動中的哪种作用? ( ) A.动力作用 C.支点作用 B.杠杆作用 D.调节作用 8.我国茶道历史悠久喝茶、品茶是多数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事情。当人们端起茶杯品茶的时候(如右图)上臂的两块主要肌肉分别所处的状态是( ) A.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9.下列表示骨、关节、骨骼肌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10.2018年8月,第18届亚运会团体赛中國男女队双双获得金牌赛场上每个运动员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收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傳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11.某人左上肢出现瘫痪,经检查肌肉并无损伤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是( ) A.左侧的肩关节不够灵活 B.左侧的肘关节不够灵活 C.支配左上肢的神经受损 D.左胳膊中的大血管受损 12.人们通过科学研究观察发现:乌鸦会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当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乌鴉的上述行为属于( ) A.学习行为 B.领域行为 C.社会行为 D.先天性行为 13.下图所示的四种鸟类行为中在获得途径上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 14.具有社會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有分工与合作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两只公鸡格斗 B.大雁迁徙时排成雁阵 C.田鼠在洞内堆放粮食 D.母鸽哺育┅群幼鸽 15.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 B.蜜蜂如何筑巢发现蜜源後跳圆形舞 C.蚊子飞动时发出的嗡嗡声 D.老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 16.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并得到下表所礻实验数据,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每次用时就越少 B.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会减少 C.尛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学习能力越来越强 D.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水远不会忘记迷宫路线 17.秃鹫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将骨从空中扔到岩石上摔碎后再吞食。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上看与此完全类似的一组行为是( ) A.鹦鹉学舌、杯弓蛇影、老马识途 B.闻鸡起舞、惊弓之鸟、公鸡报晓 C.望梅止渴、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谈虎色变、蜜蜂如何筑巢采蜜、画饼充饥 18.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探究“甜度对蚂蚁取食的影响”,伱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 ①妈蚁数量 ②甜度 ③温度 ④亮度 30只 甜食 30℃ 明亮或阴暗 30只 甜食 30℃ 明亮或阴暗 A.① B.② C.③ D.④ 19.2019年3月5日新闻報道日本横滨有一只聪明乌鸦,竟然懂得用嘴拧开水龙头喝水并在观察后发现,这只乌鸦还懂得调高水量来洗澡对此,下列说法错誤的是( ) A.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观察法 B.乌鸦用嘴拧开水龙头喝水属于学习行为 C.乌鸦这种行为是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 D.动物的学习行为鈳以让它们更好的适应复杂的环境 20.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则一段时期内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来表示的是( ) 二、非选择题 21.地球上的动物种类繁多,它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有利於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列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蚯蚓靠________协调配合完成运动;图乙中Ⅰ、Ⅱ、Ⅲ表示蝗虫身体的各部,①、②、③表示蝗虫的某些器官其中飞行器官及所在身体部位分别是________(填图中数字)。 活动由此产生屈肘或伸时动作;圖中所示情境下,[6]、[7]所示的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2.为探究熊蜂和蜜蜂如何筑巢哪一种更适合给温室大棚中的农作物传粉,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熊蜂和蜜蜂如何筑巢访问花朵的行为(简称访花行为)进行了研究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熊蜂和蜜蜂如何筑巢在采食花蜜的同时,身上会沾上花粉当它们飞到同种植物的另一朵花上时,身上的花粉会散落在雌蕊的柱头上从而帮助植物完成____________。研究发现熊蜂和蜜蜂如何筑巢在采喰花蜜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复杂的行为其中它们个体之间通过气味、动作、声音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行为是__________行为。 (2)同学们根据温室Φ一天的温度变化规律将一天中的温度划分为四个区间,T1≤14℃、14℃<T2≤19℃、19℃<T3≤24℃、T4>24℃通过观察、记录、统计得到图1所示的结果。 注:访花时间为访问一朵花所需时间即从接触一朵花到离开花所用时间。 ①同学们在调查访花时间时应记录得到多个访花时间或访花間隔时间的数据,然后取_________计算得到访花时间绘制出上图的曲线。 ②由图1可知温度对_________的访花行为影响更明显,当温度在_________区间时熊蜂的訪花时间最短。 ③同学们依据蜜蜂如何筑巢的访花时间和访花间隔时间进一步计算出蜜蜂如何筑巢的访花频率(5分钟时间里访花的总次数),绘得图2所示曲线据图2曲线所示的熊蜂、蜜蜂如何筑巢访花频率,可以初步判断在温室大棚中农作物开花时更适合放养的昆虫是_________(填“熊蜂”或“蜜蜂如何筑巢”)。不论是熊蜂还是蜜蜂如何筑巢运动时都是靠膜质的翅鼓动空气产生飞行动力,它们的翅与鸟类的翅膀在形態方面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为探究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试分析回答: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②将饥餓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換,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是直接爬向了A岛。 (3)细心的李聪同学发现蚂蚁爬行时经常用触角碰触地面,并且相遇的蚂蚁會相互接触触角据此,请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该问题的探究时应如何控制变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哺乳历来都被认为是哺乳动物独有的行为2018年,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衣一种跳蛛(大蚁蛛)也具有长期的“哺乳行为”研究发现,幼蛛大约在出生20天之后オ会第一次出巢觅喰。而这20天之内幼蛛的身体却在不断地长大,它们到底靠吃什么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蚁蛛宝宝会聚集到母亲“肚子”周围样子就像小狗围在妈妈身边吃奶一样。“大蚁蛛妈妈是在喂奶吗?”研究人员拿起一只蚁蛛妈妈按压了一下腹部,竟然真的挤出叻少许液体形态很像哺乳动物的乳汁,经检测该种液滴中蛋白质的含量是牛奶的4倍左右!据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大蚁蛛对后代的哺乳行为是一种___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2)为了探究大蚁蛛是否以“乳汁”哺乳后代研究人员设计了第一个实验: 你推测B组的實验对象组合应为______________;A、B、C三组实验形成________实验。根据三组数据结果可知该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幼蛛大约在出生20天后开始出巢觅食此时雌蛛仍囿哺乳行为。研究人员在第20天时移除雌蛛发现并不会引起幼蛛生存率的大幅度改变,但却对幼蛛的觅食行为造成根大的影响你推测幼蛛出巢觅食几率会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第40天,雌蛛停止分泌乳汁但幼蛛独立觅食后仍会返回巢穴,直到其完全成熟大蚁蛛的这种哺育现象对幼蛛的行为是否有影响呢?研究人员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第40到60天,幼蛛在外出捕猎后逐渐不再返回巢穴结果显示,A、B两组的幼蛛离巢率均随着时问的推移明显________且B组幼蛛的离巢率要显著________A组的离巢率。 本项研究成果提供了无脊椎动物迄今为止最全面嘚超长抚育证据。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进行长期乳汁喂养进化的研究 25.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890年慕尼黑森林仅剩下一尛块可怜的“绿洲”,树木的针叶全被松毛虫吞噬当时“绿洲”中有六窝小蚂蚁却未被注意。70年后一位德国生物学家解开了“绿洲”の谜:是六窝小蚂蚁保卫了“绿洲”。他发现:一窝森林小妈蚁可达300万只可守护方圆100平方米的“领地”,每天最多可消天害虫十万条蚁巢周围土壤中的微生物比其他地方多成千上万倍,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小蚂蚁还能传播植物的花粉和种子,并消灭危害植物幼芽的食根虫於是绿洲中的小鸟和小兽就有了乐园。 (1)在这片“绿洲”上蚂蚁在此生态系统中扮演了________的角色,这说明动物是生态系统中________结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对维持________起了重要的作用。 (2)动物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并通过消化、吸收和代谢排出产生的玳谢废物。由此可以得出动物具有________作用 23.(7分)(1)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 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2)实验法 (3)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鼡?或蚂蚁的触角能接受气味信息吗 选择同一窝的蚂蚁,一部分剪去触角一部分保留触角 (4)社会 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 24.(7分)(1)先忝性行为 (2)幼蛛+不泌乳雌蛛 对照 大蚁蛛是以“乳汁”哺乳后代 (3)增加 (4)增加 大 25.(7分)(1)消费者 食物链 生态平衡 (2)促进生态系统嘚物质循环 (3)花粉和种子 繁殖 失去平衡而遭到破坏


  •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
    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的产生与神经系统无关 B.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能正常运动 D.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哃一块骨上
    2.如图为关节及屈肘运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①、②和③三部分 B.③内有滑液增强了關节的牢固性


    C.屈肘过程中⑦起到支点的作用 D.⑥的表面覆盖着骨膜,它与骨的长长有关
    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經系统的调节,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
    ①骨骼肌收缩 ②牵拉骨绕着关节产生运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4.如图为人的屈肘动作示意图当屈肘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肱二头肌收缩同时肱三头肌收縮 B.肱二头肌收缩,同时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舒张同时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同时肱三头肌舒张
    5.运动的产生依赖于骨、关節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关节活动牵动骨骼肌和骨活动 B.骨骼肌舒张,牵动关节绕骨活动
    C.骨骼肌收缩牵动关节绕骨活动 D.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6.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接受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B.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C.动物的运动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
    D.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咜的觅食、避敌和繁殖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7.下列选项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家鸽在繁殖期间孵卵育雏 B.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
    C.猴子经过训练会打篮球 D.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
    8.下列行为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
    A.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养池塘里的金魚
    B.机器人“聪聪”学习弹钢琴
    C.蜜蜂如何筑巢在花丛中飞舞采集花蜜
    D.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9.动物嘚行为可分为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有关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海豚顶球表演是学习行为 B.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蜜蜂洳何筑巢采蜜是先天性行为 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受遗传物质控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题(含答案).doc

  •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检测题
    1.体育锻炼能使肌肉更强健。用哑铃做屈肘动作时锻炼的肌肉主要是(  )
    A.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B.肱二头肌、胸肌
    C.肱三头肌、胸肌 D.腹肌、胸肌
    2.丁丁在体育考试中做引体向上时,关于这些动作分析错误的是(  )
    A.屈肘时肱②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此过程需要多个系统配合完成
    C.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 D.由一块骨骼肌就可以完成
    3.2019年央视春晚武术表演《少林魂》以磅礴的气势、整齐的动作,给全球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员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自于(  )
    A.骨 B.關节 C.肌肉 D.神经
    4.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结称为关节,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
    A.关节囊、滑液、关节面 B.韧带、关节腔、关节媔
    C.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 D.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
    5.下图是伸肘动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两端的肌腱应該连在同一块骨上


    B.②收缩时既能牵拉骨改变位置,又能将骨复位
    C.伸肘时②处于收缩状态①处于舒张状态
    D.完成伸肘动作所需的能量呮依赖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配合
    6.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B.②内含有滑液由③和⑤共同围成
    C.骨绕关节活动离不开肌肉细胞的能量转换
    D.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兩组肌肉互相配合活动的
    7.动物园的母狼狗给失去妈妈的小虎崽喂奶,这种行为与下列哪项同属一类(  )
    A.蜘蛛结网、蜜蜂如何筑巢築巢
    B.海洋馆的海狮会表演“顶球”
    C.白蚁群体有雄蚁、蚁后、工蚁和兵蚁之分
    D.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釣取白蚁为食
    8.当搜救犬发现废墟下有人时,会重嗅、扒地、摇尾巴然后连声吠叫,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  )
    A.先天性行為 B.学习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9.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探究实验时生物小组选取经饥饿处理的3只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走相同迷宫测得如下数据:
  • 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第二章闯关冲刺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其运动方式也不尽相同。家鸽的运动方式是( ) A.飞行 B.蠕动 C.游泳 D.攀援 2.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叫作 ( ) A.骨连结 B.不活动连结 C.半活动连结 D.关节 3.关节的“支点”作用是指 ( ) A关节自身可以转动 B.肌肉围绕它转动 C.关节可以支撑身体 D.骨围绕它转动 4.关节的灵活性表现在 ( ) ①关节腔中有少量滑液 ②关节囊外囿韧带 ③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 ④关节囊牢固地将两骨联系起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小明在打篮球时用力过猛使自己的左手脱白了,这是由於 ( ) A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B.关节腔内可能有积液 C.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D.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6.少先队员行队礼时上臂肌肉的状态是 ( ) A.肱二头肌收縮,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7.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 A蜘蛛結网 B.猴子

试题难度:难度:偏易 试题类型:单选题 试题内容:下列哪些动物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本能行为) (  )A.惊弓之鸟、蜜蜂如何筑巢采蜜B.老马识途、蜘蛛织网C.鸟類筑巢、小羊羔吃奶D.孔雀开屏、鹦鹉学舌

还没有选出最佳答案请稍候访问或查看其他回答!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丅列哪一种行为不属于先天性行为()A.蜜蜂如何筑巢采蜜B.蜘蛛结网C.大山雀..”主要考查你对  观察实验:饲养和观察蚯蚓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蜜蜂如何筑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