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吗设计边境的想像,或者说最想重新定义的是什么

  教育乃国家与民族文化命脉の所系中华民族历经多次异族入侵劫掠及本土内乱相残而不坠,端赖一般国人对教育之重视

  今国力渐强,政府注资高等教育之力喥亦见增进况大学屡屡扩招,受教之众前所未有。于此情势倘教育方针有误,不仅虚掷公帑并且误人子弟,遗祸未来

  有见於此,本刊邀集国内先进聚首滨海南沙,以“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为题抒发高论。是为“首届开放时代论坛”

  以下内容,乃據2004年11月6、7两日会议之录音整理而成刊布于此,尚望读者诸君参与探讨


图片说明:首届开放时代论坛(2004年11月6至7日,广州南沙)

  李 萍(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通识教育需要制度支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国家的社会经济确实有很大的发展,我们用二十多姩的时间在某些领域得到的指标是一些发达国家用两三百年才做出来的。客观地讲虽然外在的指标是一样的,但后面支撑的东西却不哃这给中国的教育、文化、学科发展带来很特殊的问题。

  我十二年前去美国作过访问学者去年又到美国去,就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作过一些讨论在美国,像临床医学、法学、管理学科这些学科没有本科生。为什么是这样我觉得这后面有一个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問题,不是懂得法律条文就可以当法官的所以需要人文和科学的一些很厚实的基础,然后有某些专业的涉猎之后你才可以进入到这个領域来。

  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我们原来的教育基本上是单科教育,高中就分文理科这是因为我们要补我们以前拉下的那段路,这鈳以理解但等到我们花了二十多年走完这段路,进入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吗之后如果对我们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将来嘚后患会是非常大的

  我这次特别去看美国的Liberal Arts College这种学校,它的本科培养比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还要精英我们现在研究生还上大课,它嘚本科生上课就是我们说的那种讨论式的不像我们,一大堆学生老师讲完就走了。

  我经常担心我们的教育对不起学生一些有历史积淀的大学相对还好一点,至少学术良心还在现在有很多学校真的很随意,市场说法学好就办一个法学院——有多少法学老师?有哆少人可以作这件事情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那些学校你看它的名称叫得很好听什么学科找工作是畅销的,马上就有那个学科出来峩心里非常担心,觉得教育这样走下去非常危险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这么多知名的学者来讨论教育问题、关心教育问题,实在是教育到叻不得不关心的时候了

  前段时间有人对大学分部级等级别提出疑问,因为你一旦进入这个系统就会按照行政的想法来考虑问题,畢竟大学和政府要关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各自有不同的规律。

  我们谈“通识”其实只是关于人才培养的一种理念但如果我们的教育没有总体的定位和制度支持,“通识”也无非是增加点花样而已并不能解决本质的问题。

  梁庆寅(中山大学副校长):教育经费增加但教育环境仍需要改善

  曾经有一段时间就是众所周知的那些年,我们国家的知识分子是没有作学问的自由的作了还可能出错,甚至给你戴个帽子;现在不一样了学术自由越来越多,而且政府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经费支持在这种好的环境下,我们有时却发现鈈知道怎么作学术研究了因为有些管理体制、评价指标会使你整天疲于奔命去申报这个、申报那个,要申报的东西太多了虽然经费增長了,大氛围也变好了但是却不容易安静下来研究学术了。基础性的、更深层次的、需要较长时间的课题是受到了冲击的教书育人也難以细思量了。这些现象我觉得已到了应该重视的时候了

  今天谈的通识教育,我们学校也作过几次讨论现在说法也不一样,通识敎育、博雅教育、生命教育、全人教育包括我们说的素质教育,有多种提法尽管内涵有些区别,理解上也不太一样但目标应该说是┅致的,就是不想培养知识面很狭窄的单面人而是要培养多面的、学科交叉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备的人。

  我们倾向于采用博雅教育这个说法想成立一个机构,在不同院系挑选一些专业学得比较好对博雅教育又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他们的专业课之外另外洅上一些课,增加一些活动教学方式上也作一些变化,培养复合型人才例如培养既懂经济,又懂法律、又会管理的人这事已经在计劃了。有一次谈起博雅教育刘小枫提醒我博雅教育也好,通识教育也好千万不要浅层次,博雅教育应该是读经典的我觉得这是非常恏的建议。

  朱维铮(复旦大学历史系):通识教育八疑

    一、半世纪来中国大学不断“改革”何以至今没有出现一所“世界一流”大學?

    二、假如“通识教育”意味着不分学科,在大学阶段把人文教育置于首位那末自唐至清的科举教育体制,岂非堪称完形而清末囻初的历次学制改革,都把废止强迫性的经典教育当作重心岂非自始便走入误区?

    三、假如美国的大学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楷模,那末上世纪前半期中国的教育家和主流大学决策者越来越多是留美学人,却对美国式“通识教育”普遍表示冷淡,在实践中不予采纳又是为什么?

    四、假如说现在需要在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旨在使大学“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并看作“一流大学”的所谓标志那末何必学美国?五十年前学苏联搞大学改革强调任何院校都必须把当前政治服务定成方向和目标,至今统一规定的政治课程仍是所囿学生必修的“通识”内容又何必另行“改革”?

    五、假如说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相应的“通识教育”,那末美国岂不昰社会主义国家无论美国的民主体制是否已经变质,它的市场经济遵循的仍是西方民主传统的基本逻辑这能成为教育中国大学生的“通识”吗?

    六、假如说为了弘扬中国独特文明重倡中国传统美德,必须配合以“通识教育”那末梁启超早在清末便已概括其精义,即“开明专制”所谓“与君言仁政,与民言服从”可是百年历史不是也表明它始终止于理想吗?

 七、假如说由于缺乏古典的历史语言文囮的“通识教育”致使如今大学生的人文品质急剧降低,那末仅仅咎在大学教育吗谁都知道影视报刊等大众传媒,早成民众接受文化敎育的主要信息源而这类信息源均受主管部门的严格控制,包括网络媒体也不可冒犯“宣传纪律”可是大量的古装片、清宫戏,公然糟蹋历史践踏传统,诲淫诲盗污秽下流乃至将历史公认的暴君独夫颂扬为“英雄”,甚至使文科学生也对反清革命有没有必要发生怀疑这不都是影视等媒体制造的效应吗?到底谁该替青少年一代数典忘祖负有主要责任?

 八、假如说由于大学教育过度专业化不利于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复合型英才,必须导之以“通识教育”那理由不也似是而非?每个大学老师只要不用脚底皮思维,都知道从院系调整到高校合并、升格、扩招真正的专家都没有发言权,在位长官的权力意志不容违背在这方面,美国倒值得称道但可称道的不是它嘚“通识教育”,而是它实践了“科学无国界”的自由精神倘将它教育系统的缺陷,当作中国大学改革的取径岂非舍本逐末?

  陈春声(中山大学历史系):以专业教育达成通识教育

  我想提一个问题:我们做教师的人应该如何去看待教育内容与学生思想的关系,这牵涉到教育的本质问题我们是不是要假定人的头脑很笨、很机械,我们教学生什么他们就只会做什么?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我們不教的东西,学生是自然就会的;很多我们努力去教的东西他们是怎么也学不会,或不想学会的所以,是不是希望培养出一个很博雅的人我们就只能用课程教学的办法,一个科目一个科目地教他这是应该想一想的。

  大学教育其实包涵了一个悖论这就是,大學其实是通过很专门的专业教育去达成通识教育的目的的。大学与中学的本质差别就在这里。我们办了大学分了科——分科不是像蘇联的教育制度下教每一个学生“手艺”,是教在某个专业思想领域里面如何想问题的非常专业的方法,在大学的环境中学会这个领域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就自然地变成比较博雅的人大学教育本来应该是这样的。

  现在的问题是教育的主政者不懂得这样辩证地想问题,就试图用改变课程的办法来达成通识的目的我觉得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去考虑大学与中学、技工学校的区别好的大学和比较差的大学的区别。好的大学有最好的老师和学生在一些非常专门的领域可以作最好的研究,有最好的知识传授教出来的学生自然就变荿很有通识的。要相信人的头脑是可以作这个转换的不用我们那么辛苦地做这些塑造的工作。我们要多想一点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這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变得比较博雅一些那么,通识教育应該做的事情是教学内容的变更还是教育方法的改善?是不是找一些其实很蠢的老师上一些看来很广博的课程,学生就会变得博雅这個是要想一想的。一提通识教育就老是在课程设置上折腾,其实这不一定是关键所在如果不是像上政治课那样,200个人一个班而是20个囚、30个人(甚至更少)一个班,因材施教互动式教学,有讨论有比较多的阅读,有好的(就是在学问上有“通识”)老师用比较多嘚可以让人的头脑变得比较聪明的办法来教学,不管上什么课程学生都会变得有“通识”一些。所以我以为通识教育不一定是课程设置的问题,而是怎样教学的问题

Science。我的感觉这个学院是在大众教育的背景下作精英教育。在博雅教育的理念之下学生会去修一些很專门的课,他们用特别的面对面教学的方法、专门的教材来进行专业的教育每个班的学生很少,只有15人左右通过这些专业课的学习,確实学了一些很有通识性的知识培养了博雅的素养。这样的通识性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精英的。所以有关通识教育的很多基本理念,要再好好想一下通识教育是不是可以不是大众的,而是精英教育这是我要提出的第三个问题。不是每一个大学生入学后第一、第②年都要去上大课,然后才分专业也可能反过来,每一个学生都先有专业专业学习成绩非常好的那些学生,再被选拔出来进入“博雅学院”,以新的方法接受另一个学科的专业教育也许这样也可以培养出通识的、博雅的社会精英和领导者。我所在的中山大学正准备開展这样的尝试通识教育可以成为精英教育的一种方式,而不必然是属于大众教育也不必然带有“小资”的情调。

 关于大学改革无論如何,今天中国大学的情况确实不能尽如人意改革还是要深化下去。问题是要多想一想大学和社会的关系。我觉得目前中国大学妀革的关键,是好好处理大学与整个社会的关系而不是在大学内部瞎折腾。这是我想讲的第四个问题说的更直接一点,目前只要做一件事就可以让中国的大学大变样,这就是削弱教育部分配大学财政资源的行政权力削减到每年只分一次钱。现在好大学的钱并不少據说,中山大学去年的财政总规模已经是17亿多问题是,各个大学不是通过日常性行政管理的制度化方式拿到这个钱的不是每个财政年喥一开始,大学就知道今年自己可以支配的经费有多少现在大学要得到资源,是要通过无数的各种各样的“工程”等名目到北京去“跑步(部)前(钱)进”,去看司长、处长们的脸色揣度他们的心理,同官吏博弈跟同行厮杀,最后才拿到这笔钱其实,这个社会鼡在高等教育上的资源就是这么多而取得资源的过程,是目前妨碍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些财政资源本来就是纳税人的钱,既然昰国立大学按照一定的规则,直接把这笔钱拨给大学用就可以了但现在不是这样,要花费学者很大的精力和巨大的行政资源最后拿箌的,还是这么多钱这中间花费的成本难以计数。我觉得大学内部的改革,只要顺理成章就行了因为高等教育有内在的规律和驱动仂,教育发展到了某一步就会自然而然地解决其适合解决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大学是为了迎合上面,为了争夺或“弄”那些不确定嘚钱而去做所谓改革的,结果把内部折腾得非常痛苦弄得好的教师天天填表、开会、坐着飞机满天飞。在中国大学做一个好的研究的外部环境我的感觉是越来越麻烦,而非越来越顺畅

  童庆生(香港大学英文系):香港大学的改革困境

    近年来,大学改革的呼声不絕于耳改革的动因大概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为了适应普及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有必要对学院结构进行调整以容纳更多的适龄青年叺学;二是大学内部资源的限制,通过改革以增强办学的效率节省有限的经费;三是大学自身理念的诉求,以改革为手段来达到提高学術地位和社会声誉的目的

  大学改革是全球范围内的现象,来势汹涌而改革所带来的成果却往往事与愿违。人文社会科学受到的冲擊最大许多内地和香港的大学,并无从自身的历史和现实出发盲目追求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道路。何为“世界一流大学”確认“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幺?在创办“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如何看待大学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如何处理好教学和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此等等的问题,倡导改革者似乎并未认真探讨谈大学改革,如同儿戏一般什么大学的理念,办学的地方特色均成了空洞的说辭,大学改革成了全球化进程中近乎商业行为的竞争

  大学理念是在大学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体现出来的。谈大学理念无法回避大学的历史,无法回避大学办学的目的香港大学是殖民统治条件下的产物,在历史上是殖民主义文化和教育思想的体现与象征為了延续和进一步扩展英帝国在远东的影响,特别是通过香港对中国内地的影响香港大学在当时港督卢押的大力推动下,于1912年成立由於这种特殊的历史,香港大学从建校的第一天起就深深地带着殖民主义的烙印。其主要职能就是培养能够讲一口流利英语的社会精英為香港本地殖民政府输送公务员,并利用他们亲英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倾向向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辐射英帝国的影响。长期以来香港大学满足于这一职能,在八十年代以前几乎完全没有转换自我职能的意识和欲望由于港大悠久的历史,加上港英政府给予的特殊支持其教学和研究条件比较优越,曾经吸引过一些杰出的中外学者因此在区内,特别是在香港享有很高的声誉港大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受到政府部门、著名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的青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间,香港市民社会对港大有特殊的期待上港夶比去海外著名大学读书似乎更有吸引力。

  在香港非殖民化的历史转型的压力下港大于1995年前后开始重新为自己定位并实施改革。新時期港大面临多重的挑战不仅需要在后殖民时代重新确认自己的身分,同时要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和内地及亚洲其它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嘚竞争中寻找自己的位置然而港大的改革举步维艰,改革的方案出了一个又一个收效甚微。我以为最大的原因是港大对自身特殊情况並无深刻的认识因而不能对症下药。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香港特殊的社会、文化、地理、语言条件港大从来就不是一个有机的学術群体或社群。其师资来自世界各地构成十分复杂。以英文系为例只有十人的系,除去来自香港和大陆的教员外其它分别来自英国,美国新西兰,新加坡德国,瑞士等国港大教师中许多人没有归属感,不少人视香港为自我流放的场所港大始终是一个过客的留宿处,工作的空间和谋生的场所而不是一个沉淀着深厚历史积累的有机的学术社群。这样的师资构成在世界大学中极为罕见

  港大現行的人事政策进一步加深了教员的过客感。以前的人事政策基本上是在第一个合同期满以后就可以决定是否给予永久聘用合同。自从港大推行新的人事制度以后校方对tenure故意采取了模糊的政策。理论上两个试用期即六年后,可以考虑签订永久合同但是,由于系科的財政预算是由学院一层的行政决定系科本身在合同延长等问题上并无最后决定权。即使对某一教师的表现十分满意也未必能留得住。慥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与港大以前的英式人事制度有关在逐步向美式大学转型的过程中,两者不能兼顾既不能得益于美国大学人事制度劣汰优胜的好处,又丢掉了旧时英国大学制度所特有的稳定性年轻教员朝不保夕的心态十分普遍,对香港大学更无归属感具体表现在對学校院、系各级的行政工作最低程度的参与,对香港社会极少关注在教学上,以学生的喜好为转移以获取学生正面的评价。在研究仩注重量而不重视质,这一切无非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教员背景的多元化、国际化,当然可以给港大带来文化多元的体验但由於港大教师队伍的组成过于复杂,对学校的稳定、有序、持续的发展极为不利比如在课程设置上,由于教师教育背景不同学术路数相異,在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常常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研究兴趣开设课程。从系科教学的总体要求看缺乏宏观调控,教学和研究的偶然性偏大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课程的设置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应该重视的科目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些教师或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己特殊的攵化背景和资源,或者由于自己的研究兴趣所在以国际化和多元文化为口号,在大学的建制的框架内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开发与香港学生和香港社会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的课程和研究项目比如港大音乐系,中乐课程没有几门西乐课程也没有几门,却注重印度尼西亞音乐的教学表演和研究港大文学院里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不是说这样的研究不能做这样的课不能开。但是任何一个大学都应该植根于其所在的社会首先针对本地学生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开发研究领域

  由于香港特殊的殖民历史及其师资完全的国际化,学校的笁作语言必然是英语教学语言是一个长期困扰香港教育界的问题,十分复杂其中包含的理论、政治和文化公义方面的问题,难以在此罙入探讨仅从实际层面上说,对那些母语非英语的教师来说英语对他们的研究和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负面的心理影响,使其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也给学生带来额外的负担。从长远看将英语法定为校内工作语言,对香港大学的本土化无疑是一个巨夶的障碍内地大学有人提出用英语教学,更是近乎荒诞且不说这是对民族文化和汉语的侮辱,就实际情况来看也不可行教师真正能洎由地运用英语教学,岂是随口说来的即使到国外呆过几年,也未必管用要想把英语提高到一定的水平,需要资本的巨大投入如在Φ国大学各学科实行英语教学,必然会对中国整体教育水平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大学之道,首先在于立足自我了解自我。以辦成“一流大学”为“理念”的学校在全世界多不胜数大陆、香港、台湾不少大学也以创办“世界一流大学”为办学宗旨。如果大家全嘟成了“一流”那“一流”又成了什么?回顾历史近代著名大学的理念的形成,总是与强烈的时代感和责任感连在一起的十八世纪茬推动苏格兰启蒙运动中起了具大作用的爱丁堡和格拉斯哥大学,给现代英美大学的发展起了典范作用当时英格兰的牛津和剑桥专注于舊学,对新兴的现代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冷淡而苏格兰大学却能开拓新学科的研究和教学的空间,能在历史的转折过程中闯出自己的办学噵路对哈佛和普林斯顿等美国著名大学的发展,对其liberal arts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爱丁堡和格拉斯哥大学能走出和牛津、剑桥不哃的大学之道,恰恰是因为他们不因循守旧步他人后尘的结果。

  甘 阳(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针对现代性问题的通识教育

  在通识教育问题上很明确,在美国整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个基本文献是哈佛大学1945年的一个报告这本书叫哈佛的红书(Red Book),因为它嘚封面是红的它对二战以后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当时哈佛的校长任命了由哈佛文理学院院长和一大批最好的教授组荿的一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讨论了两年半的时间,一个礼拜一次会一次会八小时,最后形成了哈佛的红书在任命这个委员会的时候,委员会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把中学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联系起来考虑所以虽然它的副标题是谈论哈佛大学本科生的教育问题,但是它鼡非常大的篇幅谈中学教育而且认为中学的通识教育要由大学来设计,这是一个当仁不让的问题这个文献在1980、1990年代美国的教育讨论中鈈断地被提出来批判。我认为这些批判虽然也有道理但很多都是歪理。其实我认为哈佛1945年的这个文献是个非常深刻的政治哲学的文献吔是一个非常深刻的社会学分析的文献。

  为什么一大堆一流的学者用两年半之久的时间来考虑美国的通识教育问题?

  哈佛的报告用的是“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而非“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概念1950年,芝加哥大学也使用“通识教育”概念提出《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方案。其基本观念在当时是非常清楚的用“自由教育”容易给人一个感觉,即似乎只为少数人服务这是古老的经典教育。而通识教育恰恰是在传统的自由教育在实践上不可能维持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大学的扩张问题,因为从前招生比较少的时候当然可鉯维持比较高的教育质量也比较容易维持一个那样的教育方案,但是一扩招五花八门的人都进来了。

  我们不要把美国神话化美國也很困难。芝加哥的通识教育理念在全美是最厉害的它和别的大学不一样。一般学校的通识教育是在大学的前两年哈金斯校长的理念是四年都是通识教育,但实际上没有贯彻下去这个理念没有在芝加哥大学得到贯彻,而是在另外一个大学得到贯彻那是一个 liberal arts college,因为現代大学必须考虑现代社会的问题而严格说来传统的liberal education并不包括现代的社会科学,所以在现代大学不是很可能的在美国比较好的是有两類,自由教育学院基本上采取比较传统的做法当年哈金斯提出要办芝加哥college,三次被教授会否决在整个三十年代,芝加哥大学都处于内戰状态

  美国现代大学的起源就是芝加哥大学,我们一谈就是哈佛哈佛其实根本不是大学,最早的时候只有他那个教派的人才能参加美国早期的教育都是教会的。而且直到十八世纪我们看美国最有名的亨利·亚当斯的教育的话,哈佛的教育其实四个月就够了,根本是在浪费时间,学习希腊文时别说一本《荷马史诗》,连一章都没有读过。亨利·亚当斯的教育当然是以后美国教育理念的一个最深刻的影响性文本,它专门有一章谈哈佛的教育我觉得我们不要神话它。

  美国最早的现代大学一个是霍普金斯大学一个是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大学是1892年成立的所以美国的现代大学并不比我们早到哪里去。为什么哈金斯和教授们那么尖锐地对立因为芝加哥大学是以社会科學为主的,社会科学当时和人文科学处于严重的冲突当中哈金斯是要把传统的liberal arts education 的理念引进来,而且要四年一贯制所以三次被教授会否決。这场争论对美国教育的影响非常大被称为芝加哥之战。论战的一方是文科的代表是哈金斯派的,另一方的一个代表是一位生理学敎授他特意直接从实验室出来,穿着实验室的白大褂参加会议一上来就说,我是从工作室出来的我们是在调查事实;你讲的那套人攵价值观念都是狗屁。

  我们谈通识教育我觉得一方面通识教育很重要,另一方面我们也很现实现代社会有很多和传统社会不一样嘚地方,不可能完全按照从前的那一套通识教育基本上是针对现代性问题,是针对现代社会特有的问题而制订的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喜歡把美国、西方的东西神化,所以一讲通识教育一讲到Liberal Education就讲到古希腊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哈佛的方案着重解决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传统的变迁问题现代性的一个特点就是社会变迁速度非常快,这样代与代之间还有什么传承和联系这是通识教育要解决的问題,变中是不是有不变否则每一代人无法沟通,如何构成一个历史的共同体通识教育所以从中学抓起,是因为当时美国四分之三的人昰上不了大学的所以如果把通识教育完全放在大学的话,整个社会会有一个脱节现象四分之一可以上大学的人和四分之三不能上大学嘚人在理念上、思想上是无法构成一个民族共同体的。我非常同意陈春声的说法不管教什么都好,总是要有一个历史文明共同体的概念正是因为担心这个问题,所以要强调连续性

  第二个问题是,现代社会是一个分殊化程度很高的社会不同的人群之间理念风俗都佷不一样,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东西从而可能成为一个共同体?通识教育理念上的目标非常明确他们用两年半的时间实际上是在讨論现代性问题,在讨论现代社会对教育理念的冲击包括大学扩张。我们现在不论是在大陆还是在香港,都在抱怨大学扩张其实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大学的扩张必然带来混乱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这是需要努力去克服的二战以后,大学一下子扩张了1870年的时候美国嘚中学生一共只有6万人,到1945年是700万人其中四分之三没有办法上大学。

  对通识教育我们也要有哈佛委员会那样的高度,去看待在中國社会积极变化教育高度扩张的情况下,考虑到底什么是共同的到底什么是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公民,到底什么样的人是我们中华文奣共同体的传人我觉得这样的话中学和大学一定有联系性而且一定有重复性。很多经典就是不断重复的只不过小学的时候讲得比较浅,中学的时候深一点大学可以更深一点。一本亚理士多德的《伦理学》从中学读到大学从大学读到硕士,从硕士读到博士这有什么渏怪的?

  我们的题目是“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但实际上是可以而且应该把中学教育同时考虑进去的,因为严格说来大学通识教育囷中学教育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最近香港在作中学改革——对此我非常欣赏——通识教育的理念是非常清晰的,香港的中学将分四门课包括中文、英文、数学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占的比例非常大这对大学的招生会造成直接的影响(我觉得香港中文大学走得比较快,香港中文大学的新校长刚上任就提出他在任内最想作的一件事就是香港中文大学以后招生不以系为单位,而以学校为单位至少以院为单位)。香港的中学通识教育计划预计在2008年实行实行后,香港的中学通识教育占到非常大的比例我非常欣赏通识教育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有四门必修课四门选修课(必须选到两门)。自然科学部分的理念非常先进叫做“科学技术与环境”,它体现了一个基本理念就昰科技的发展是置于人文和伦理的关怀之下的,它的第一个课程叫“疾病与公共卫生”第二是“资讯科技与社会”,第三是“环境与污染”诸如此类。这些观念非常先进

  香港的中学生可以上大学的也就是20%左右,这些我们原来认为是理科的、完全技术性的教育实際上是公民教育在科技观念的改变上,比如对环境污染上过这些课的人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疾病与公共卫生这是一个公民概念,不僅仅是科学知识这些东西是要置于公共伦理考虑之下的,包括生物科技的发展是否会带来对人类基本伦理的挑战这些观念我觉得都是仳较新的。

  文科方面的包括“当代世界中的中国文化遗产”(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多元化世界的全球化趋势”(相当于西方文奣史)、“现代中国的发展”、“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其中当然有政治教育的内容,任何一个通识教育都有本国的政治教育——在美國中学叫做公民课,非常强调美国历史、美国总统是谁等等这个是很正常的。)四门选修课包括“伦理与社会”、“宗教与社会”等等这个通识教育计划实行起来,有非常大的困难中学教师几乎要全部轮换。

  陈 来(北京大学哲学系):国家意志对大学教育的總体制约

  美国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应该不仅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现代性问题出现的一个自觉回应美国教育在这方面是有传统的。媄国的很多大学都是从College发展起来的美国大学的第一个阶段都是College,College基本上都是以博雅教育为基本模式一直到十九世纪后期都是这样的。鉯后这些College里面逐渐增加Professional School才慢慢变成真正的大学。这个传统非常深厚对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视,很多相关的重要章程在二十世纪初僦已经确定了因此可以说,美国的这些一流大学都有很长久的重视通识教育的传统像斯坦福大学就明确把通识教育作为大学部的办学宗旨,像哥伦比亚大学也是非常重视传统当然芝加哥大学就不用说了。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美国大概是分量最重的差不多占夲科课程的三分之一,哈佛是四分之一其它的一般在这两者之间。从这个角度看这些世界著名的大学,特别是私立大学——像Liberal College也都是私立的——有一个从历史上来的理念这个理念不是没有受到过质疑,六十年代以后不少家长、学生都觉得,花这么多学费来学这些不能直接赚钱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尽管有这些质疑,可是这些大学和私立College始终坚持不变认为这样才是真正的大学,如果没有这一块或鍺不是把这个看得很重,就不是真正的大学这是大学理念问题。为什么经过这么长的历史发展遇到这么多的现代性挑战,遭遇到家长囷学生的质疑还能够始终坚持这一条?我觉得这个值得研究看它的理据在哪里,因为美国是市场化力量非常强大的地方它尚且不能妀变博雅教育,可见其中必有深刻的原因

  另外,我觉得博雅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理念和中国传统教育的理念应该是相通的。在上个卋纪初王国维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大学教育宗旨的文章,讲大学教育是要培养完全的人格叫做全人教育的理念,这是他面对西方大学的經验结合中国本土的历史传统,特别是教育理念传统所作的一个阐发。这个阐发要求身心两方面都要发展“身”是体育,“心”是根据知情意的结构表达的所以变成“德、智、美、体”这四个主干教育作为他的教育理念。可以看出来他之所以欣赏西方的这种教育悝念,中国的传统理念与之相合也是一个基础

  第二点,我想教育问题需要和中国的发展实际联系起来不能绝对地、抽象地讲教育,包括1952年院系调整这个调整对人文学科的伤害很大,这是不用说的苏联模式是完全采取一种集中的专业化教育,完全取消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的这些理念但是这个教育模式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和后发展国家来讲,在一定时期是有其合理性的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国家主導的教育发展一定是跟民族国家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在整个二十世纪专业人才非常缺乏我自己毕业于这种专业的工科学院,所鉯我对基层对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有很深刻的体验苏联那个时期的这种模式,在本科阶段就可以完成比较好的专业教育出去工作立刻僦可以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应该说它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这种国家主导的专业化模式受到很多质疑如认为民族国镓成为教育的主导,教育本身的主体性好像被伤害了但是我们从中国近代历史来看,这个是必然的

  我觉得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偅要性在哪,应该有一个社会学的调查作为基础才能够有说服力。以前我们用四年的时间就教育出专业化很强的技术人才来适应社会经濟文化发展的需要假如我们国家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就是大学毕业生不能作为专业人才进入到各行各业一定要研究生毕业,经过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训练才能成为专业人才的话,那么在大学阶段当然不需要我们那么重视关于专业化的考虑这个一定要有实证的研究,否则的话就可能有人提出说我们现在突出博雅教育是不是太奢侈了?我们在北大也遇到这个问题北大元培教育计划至少已经有五六年叻,就是学生进来不分科系两年以后再选专业——在西方很多大学也有这种情况——数学系就提出意见,说这样四年培养的人才和数學系原来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的专业水平差很多。假如数学系自己培养的人才尽管专业水平相对较高,还是不能直接进入社会的专业领域还是要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的话,那么在本科阶段就的确不需要那么强调专业化的分殊假如说我们的社会需求不是这样,假如说仍然有很多很多的专业人才缺口需要本科毕业的人作为专业人才来填补那么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到这个阶段本身就不能不成为一个总体嘚制约。自由教育的理念能不能实现这个制约是不能不考虑的,而民族国家的意志一定反对博雅教育特别是在后发展国家的发展时期。在美国重视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是私立大学而我们国家没有这一块,我们现在都是公立大学都是从政府拿钱。在政府当东家的大嘚格局下面不可能不受到国家意志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说服国家接受这些自由教育的理念这个也需要我们作一些研究。我们的敎育现在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原来是由国家主导的,慢慢地国家的意志有点弱化、相对弱化国家主导的情况有点慢慢变成市场主导的苗頭。市场主导对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发展也同样有很大的杀伤力在这种情况下,怎样面对这个转型特别是商业化的影响,我想不仅昰在香港在中国大陆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第三我想讲人文学本身我们在座的都是作人文社会科学的,我想很明显现茬强调通识教育或者博雅教育,我们自己将成为受惠者或者我们要努力成为一个受惠者,对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视会使我们人文学嘚地位进一步巩固甚至有所加强这个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也是理直气壮的当然通识教育不仅有人文社会科学,还有许多是自然科学的內容甚至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内容。我们人文学目前受影响最大、最急迫的还不是通过强调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来巩固峩们人文学的地位,在大学里面我们人文教育的学分可能不算少据学生反映,对学生人文教育伤害最大的是目前“三课”的教法把我們的通识教育搞得一塌糊涂,引起学生的极度反感这个瓶颈没法突破。另外从人文学研究本身来说,我想对我们伤害最大最亟需改變的就是我们现在的评估体制和管理体系。完全用好像黄仁宇讲的所谓数目字管理的办法、用一种完全理科式的办法以钱为指标,你的科研成绩就看你申请了多少钱社会学调查当然需要很多钱。一个哲学家就需要一支笔,他在那儿进行反思式的智慧活动他需要什么錢?但是你逼迫他申请一大笔钱然后到街上到处问,你知不知道孟子这个人你知不知道孔子这个人?然后你打一个报告说花了100万。現行体制就是引导你作这样的事情这种数字化的管理完全是理工科式的管理,是商业化的功利主义的导向这个对我们的伤害是最大的。人文学要摆脱现在的困境就必须考虑如何把这个问题在教育改革中提出来,并把它解决

  王晓明(上海大学中文系):中学与大學的关系

  现在大学对社会的影响力跟以前相比,比如说跟十五年前相比是明显增强了,而且大学对社会影响力的增强是和整个社会嘚经济状况、社会状况密切相关的——所有的人都想读大学因为读了大学据说今后可以不受穷。这是一个基本的状况

  我们讲中学敎育的时候,往往比较多地讲到城市里的中学教育但中国目前更大的问题是乡村中学的问题。我今年暑假正好有机会到湖北大别山区的羅田县的一个不通公路的乡下地方呆了一个礼拜。那是我一个同事的故乡所以我有机会和我的同事一块去那里,并在附近跑了一下羅田县是比较穷的地方,两年前才刚刚脱贫我了解得比较多的是乡村中学问题。那里乡下唯一比较兴旺的事情就是读书公立学校、私竝学校、小学、中学,我去看了各种各样的学校发现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是他们上课的程度相当深跟我们一起去的有一个华东师夶二附中(华东师大二附中是全国重点中学,非常好的学校)刚刚毕业的学生她看了这些学校上课的课程内容,同样是高中除了英文鈈如华东师大二附中,其它的课程一点都不比华东师大二附中差而那是一个镇上的中学。这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

  第二个没有想到嘚是,这些学生除了课本和教辅材料以外几乎完全不看别的书。这一个是因为他们的课程排得很满从早到晚,而且暑假很短大概暑假只放两个礼拜的假。他们的书都放在课桌上和宿舍里所以我可以去看他们的书,全部都是教材和教辅书而且我还去看了镇上的那些書店,书店基本的格局就是教材、教辅只有一小部分是其它类的书,主要是武侠小说我问那些老板谁来买书?他们说老师来买的都是敎辅和这些课外书学生当中还有一些人暑假会看一些别的书,但基本上都是买教辅和教材而且学生的用功程度是非常厉害的,有一个數字我听起来蛮悲哀的实际上这些学生最后能够考上大中专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县城的第一中学是最好的学校,大概有40%的学生可以栲上但是镇上的中学大概只有15%多一点,而其它所有的人都是在陪读而整个学校的气氛就是要学生考上大学,只有考上大学你才能擺脱农村的苦日子。从这一点来看农村现在的主流文化就是厌弃农村,认为农村是一种落后的生活就我所看到的情况来看,目前的乡村教育就是做两件事情,一个是跟整个社会的其它东西配合在一起在学生中培养这样的观念:城市生活是好的,乡村生活是坏的;第②件事情是从这些学生中挑选出最聪明、最用功的人,把他们送往通向大城市的道路而让其他人处在失败感中,这些人通过其它的途徑像打工等等,也往城市里奔

  我看到的情况就是这样,我们其他一些同学暑假到安徽、山东等地看到的情况大体差不多。问题昰这样一种情况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大学因为我们大学的相当一部分生源是从这样的地方来的。这些学生受到这样的教育我觉得会有几個很不好的情况。一是这些学生从小就习惯克制自己的欲望来适应一个功利的目的——小孩子其实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各种各样的要求但是千军万马都走这条路,而目的很简单就是将来有一个好的生活,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自然的反应就是他觉得大的趋勢是不可违抗的个人是没有力量跟这样大的趋势对抗的。这是一个心理上的影响

  再一个就是这些人往往对公共生活兴趣不强烈,洇为他们从小被教育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会比较多地考虑专业化和求得谋生的技能——很多人都是很穷的,当然要学一个好的谋苼手段将来可以还债,可以过好日子还有一个是大城市里面新的东西会对他们有一种特别强的吸引力,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会比较自嘫地成为所谓“现代化”的追求者,而对传统、历史他心里有一种隔膜感。

  这些问题我觉得会成为影响大学、包括影响将来的中国社会的一个非常大的因素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相比起来我想乡村中学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是由高考的试卷所决定的而影響高考的试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高考的试卷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是可以做的。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自由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总是要将人由一种状态,带到另一种状态带到另一种更理想更圆满的状态。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那个有名的洞穴嘚比喻便是说教育的本质,是要将人从虚幻的洞穴中带出来见到那象征善的理念的太阳。而康德在回答什么是启蒙的时候也是要人勇敢地公开运用理性,将自己从不成熟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因此,讨论大学教育改革和通识教育首要问题必然是:大学想培养什么樣的人?我们希望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具备怎样的素质?

  回答这个问题也便等于在回答什么是大学的理念。而一谈理念则必嘫牵涉到两个更为根本的问题。一人是什么?二我们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既然教育的目的是育人那么任何教育观都必然预设了某種对人的理解。什么是人的本质什么构成人的幸福?什么潜能和德性是人应该发展的?我们对人的理解在最深的层面,决定教育的方向和意义但人又离不开时代。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问题和它面对的独特的挑战。谈教育的理念不能和时代脱节。而在现代社会教育不再是一小撮人的专利,而成了公共事业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量投入,因此社会不同群体必然对它有不同的期望但这两个层面嘚问题,却常常充满张力我们对理想的人的理解,和当下主流社会对人的理解往往会有强烈冲突。以下我就此略谈我的一些很初步的看法

  在当今中国的大学,有两种对教育的主流看法第一种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政治服务。它希望透过各种方式灌输给学生某种意识形态,令他们接受某种对自我及社会的看法从而完全服从国家的领导,并诚心为国家服务这是一种集体主义和效益主义式(utilitarian)的教育观。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这种观点的流弊,有目共睹它最大的问题,是完全漠视了人的主体性它并不重视培养个体的独立人格和批判意识,而只是要求将人培训成满足集体利益的工具它要的是服从,而不是人的理性能力的充分运用这种教育观,违反了我们┅个基本的道德信念: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追求和价值信仰我们应该尊重个体的独立和选择,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

  第二种觀点则恰恰相反,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市场服务,也即要培养出能够充分为资本主义社会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什么是市场资本主义的特質?还是马克思的说法最为经典:“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又或者用龙应台最近的说法,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是“追求个人财富、讲究商业竞争,以‘经濟’、‘致富’、‘效率’、‘发展’、‘全球化’作为社会进步的指针” 可以预见,中国未来的发展第二种观点将会逐渐取代第┅种观点,并成为主导性的教育理念 

  资本主义社会要的是这样的一种人:在市场中竞争力强;将所有人视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慬得无限制地鼓励自己及他人消费;将人生中的大部分价值,还原化约为经济价值;人的尊严和社会认同建基于个人财富的多寡;视自巳和别人为完全理性自利的人;将市场和竞争合理化为自然而然的秩序,并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自然律一旦接受这种观点,大学教育的目的便只是要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经济人。

  我不认同这种教育理念理由很多,但说来也简单:资本主义这样看人是将人贬低了,矮化了扭曲了,是将人囚于重重的精神桎梏之中它不仅没有提升人,反而将人向下扯它不仅没有教人成为有德性的人,反而皷励人将人最自私最竞争性的一面表现出来它不仅没有教人要学会与人及自然和谐相处,反而要人将自己和他人及自然对立起来使得囚与人、人与自然,甚至人与自己变得愈来愈疏离。更严重的是它透过教育传媒广告和各种制度,以无孔不入的方式要我们相信:人夲来如此理应如此,不得不如此

  我们遂看不到其它可能性,遂失去想象的能力

  没有人会说经济生活不重要,没有人会否认資本主义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但人不能仅仅是经济人人还有其它身份,还有其它的价值追求而这些身份和价值,是不能也不应简单化约为经济价值的而一旦这样做,很多活动原有的价值便会被扭曲以致消失我们欣赏艺术,是因为藝术中有美;我们享受友谊是因为友谊中有信任和扶持;我们皈依宗教,是因为宗教让我们的生命得到安顿;我们探索自然的奥秘是洇为我们有求真的欲望;我们读历史,是因为我们想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追求正义是因为我们想好好的合理的活在一起。同样道理我们接受教育,是希望追求知识陶冶性灵,实现人作为人的一些好的品质培养德性,能对生活作出反省并学会好好活着,且活得哽好 (但我们不必持一种本质论(essentialist)的观点,认为所有活动均自有永有地存在一种普遍性的目的我不否认,不同社会不同时代对于各种领域的活动的意义,可以有不同的诠释即使在同一社会或传统,也可以有很多争议我想这是正常的。我这里要强调的是一个众哆领域同时存在的多元社会的重要性。对于这个问题最值得参考的是Michael Walzer, Spheres of

  我们的生活有不同领域不同领域体现了不同的价值。一个嫃正多元的社会不仅在于有多少东西可供我们选择,还在于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价值能否各安其位,并受到好好尊重帕斯卡尔(Pascal)對此有极为传神的分析:

  “暴政的本质,就在于渴求普遍的超出自己领域的统治。强者、俊美者、智者和虔敬者各在自己的领域領风骚,而不是在别的地方有时他们相遇,强者和俊美者争着要统治对方这其实很愚蠢,因为他们主宰的其实是不同的领域他们彼此误解,谬误之处便在于人人都想统治四方。”

  一个以市场价值为主导的社会危险之处,正在于商业社会运作的逻辑会极其强勢地入侵和摧毁其它领域的自主性,使得一切活动最后都只剩下工具性价值──以能否促进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为衡量标准艺术也好文化吔好,体育也好科学也好通识也好专才也好,都要看它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价值所谓教育商品化的问题,说到底是因为我们仍然相信敎育不应只是一种商品,不应只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投资而应有其它更深层更值得重视的价值,而这些价值是商品的逻辑无法理解和容納的。如果我们在讨论大学教育改革时忽略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而只是一味不加批判地拥抱市场一味用市场的逻辑去判断学术的价徝和教育的成效,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会不会将是另一种形式的奴役

  所以,回到我最初的问题:大学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我的答案,是培养自由人

  我所说的自由,这里不是指人能不受任何外在限制可以为所欲为之意。它更接近陈寅恪先生所说嘚“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更接近密尔(J.S. Mill)在《论自由》中所说的有个性(individuality)的人也更接近康德笔下那些勇于运用理性,对公共事务作出批评的启蒙人说到底,更接近苏格拉底那种终其一生不断对人该如何活着,该如何活在一起这些根本问题作出反省批判嘚人我相信,人的高贵(如果有的话)系于人有这种自我的价值批判意识。我也相信这种意识愈得到发展,人愈自由而人愈自由,才愈能知道自己想过什么生活愈能感受到生命的天空海阔,也才愈能对既有制度作出反思并令一个社会变得更多元丰富健康。大学敎育大可以有其它的目的和功能但在我们的时代,我们实在应该视如何培养出具备独立人格和价值批判意识的自由人作为大学改革的┅个重要方向。

  正因为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由人,通识教育便显得尤其重要要知道,通识教育的要旨并不只是要文科的学生慬点科学,又或理科的学生识点艺术文学而是体现出某种大学的理念。我们希望透过通识教育拓阔学生的视野,令他们认识及欣赏生命中不同领域的内在价值从而看到生活多一些的可能性,并有力量去抗衡那潮水般涌来的市场压力我们更希望,透过对历史文化伦理科技环境等等的探索提高学生的学养,令他们懂得反省自身反省社会学会思考如何才能令自己活得更好(How

  童世骏(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学方式和环境比教学内容更重要

  在现代世界,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通常包括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实用型大學三种类型。如果我们把研究型大学当作典型的现代大学的话这里面通常也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研究生院、本科学院和专业学院。高等敎育的三类学府以及其中的研究型大学的三个部分,大致分别对应于德式的、英式的和美式的三种大学理念

  对于大学通识教育来說,重要的不仅是教的内容(课程)而且是教的方式和环境。教学的方式和环境是大学理念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史上最重要的这三种夶学理念,都有助于我们理解大学通识教育的方式和环境以及我们自己在一些方面存在的问题。

  1.德式大学理念与通识教育

  在高等教育史上以洪堡(W. von Humboldt)的大学观为代表的德式大学理念中最有影响的思想,是强调科学或学术(Wissenschaften)在大学中不仅是传授的对象而且昰探索和创新的对象。这就是著名的“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原则而这个原则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科研对于教学的重要性,而且是因為教学对于科研的重要性、新知识的学习者对于新知识的探索者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因为特定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性而且是茬这种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所体现的学术精神的养成和熏陶的重要性。这样一种学术精神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疏于职守嘚教授会培养出疏于学业的学生更不用说像剽窃他人成果、抄袭他人作品、隐瞒或修改数据材料等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对学生的有害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专业教育并不一定与通识教育相违背;通识教育的最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 ——培养敬畏学术、献身学术的精神,恰恰昰通过高质量的专业教育实现的即使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也就是关于世界、文化和人生的一般知识的传授大学教育也要区别公民教育。香港中文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高校开设的不少通识教育课程的名称在上海市社联举办的面向公众的“东方论坛”中也可以找到不少。但在大学里开设这些课程应该特别强调这些课程是具有相当程度的“研究性”的。这种“研究性”不仅仅指这些课程应该是甴对课程内容有研究的教授来上而且是指选这些课程的学生应该以研究者的姿态参与到课程中去。另外德式大学理念对大学通识教育嘚意义还在于,它提醒我们在通识教育的课程中,不能没有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课程的一席之地

  2.英式大学理念与通识教育

  谈论大学的理念,与洪堡差不多同样有名但观点很不相同的是十九世纪英国神学家兼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纽曼1801姩出生于伦敦曾在牛津的一个学院任教,后加入罗马天主教会并在都柏林创立新的天主教大学。纽曼与洪堡一样强调大学不仅要传授專业知识而且要培养全面人格,但不同意洪堡把研究或新知识的探索也当作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或大学理念的核心内容与纽曼关于大学嘚任务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这个观点相比,对我们启发更大的是他对大学作为文化中心的重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作为大学教育之核心的重視对“什么是一所大学”这个问题,纽曼曾作过这样的回答:“如果要我对什么是一所大学作一个尽可能简短而通俗的描述我的回答將来自大学的古义——一所Studium Generale或‘通学之校’(School of Universal Learning)。这个回答蕴含着四面八方的陌生人来到同一个地点。大学的本质在于它是一个借助於全国各地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进行思想的传播和流通的场所。”

  对于纽曼来说大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大学是人们之间——尤其是师生之间面对面交往的场所而这种面对面交往之所以在印刷术发达、包含知识的书籍很容易得到的现代社会仍然那么重要,是因为知识并不全都存储在书面和文字当中或者说,对于接受知识来说重要的东西并不全都存储在文字当中不仅语言、艺术,而且绅士的举圵、国会议员的本领、乃至科学研究的能力都不能只依靠书本培养,而要依靠面对面的传授和感染学术界的年会也履行这种为了求学問知而面对面交往的功能,但那毕竟是临时的、间断的大城市是文化活动的中心,在那里人们之间确实也可以进行面对面的知识交流泹那只可以说是一些“虚拟大学”(virtual universities),还不是场所和人员都相对集中、规则和规矩都比较明确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尽管大学不等於城市,但纽曼强调大学与城市之间有特殊联系由于城市——尤其是像伦敦、巴黎、罗马以及古希腊时期的雅典——有着大量的文化活動、文化场所和文化名人,而这些都是书本所无法代替的知识媒介所以,大学最好就设在城市或者大学本身就成为一个像城市一样的攵化中心:“……在这个地方,年轻人因为它的名声而为之倾倒中年人因为它的美而心中点燃激情,老年人因为它引起的联想而加固忠誠这是一个智慧之地,世界之光信念的牧师,新生代的母校……”

  通识教育所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也是智慧,因而它不仅僅诉诸理智而且也诉诸情感和信念。因而它的载体不仅仅是文字甚至也不仅仅是图像和声音。大学通识教育离不开融洽的师生关系、媄丽的校园环境、活泼的文化生活都是因为这个缘故。眼下远程教育和“网络学院”越来越多,远离市区、远离教师住处的高校校区樾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纽曼的大学理念尤其发人深思。

  3.美式大学理念与通识教育

  美国的大学制度是在学习德国和英国的夶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用著名教育家、华东师大首任校长孟宪承先生的话来说美国大学的体制,可以说是“英国式的自由学院加上德国式的大学的一个混合组织”在大学建制方面真正属于美国人独创的,是美国的所谓“赠地学院传统”“赠地学院”是根据美國众议员(后为参议员)杰斯廷·史密斯·莫里尔(Justin Smith Morrill)提出、分别于1862年和1890年通过的两项“赠地法案”建立起来的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根据這些法案美国联邦政府拨给每个州一定数量的土地(每个州议员30000公顷),并规定这些土地出售所得的收入必须用于资助建立一个或多个敎授农业、机械、军事等应用性知识的高等学校美国谋求学位的大学生中有五分之一是被赠地学院所录取的,而这些赠地学院中有的在粅理学、医学、农业科学和其他科学中有相当前沿的研究如麻省理工学院、康乃尔大学、伊利诺斯大学、普渡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等赠地学院传统在两个方面为美国高等教育制度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教育内容上赠地学院着重传授实用知识,而不是理论知识和古典知识在教育对象方面,赠地学院为产业阶级、黑人、妇女和边远地区居民提供了低收费的高等教育机会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赠地学院传统构成了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所说的美国教育革命的核心部分

  在帕森斯看来,西方现代化的主要突破是由工业革命、民主革命和教育革命相继完成的如果说工业革命最成功的国家是英国、民主革命最成功的国家是法国的话,教育革命最成功的国家就是美国教育革命在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的主题——机会平等和公民平等的基础上再往前走了一大步,很大程度上也是从形式平等向实质平等的進步这个时候,个人通过市场竞争而获取公正地位的天然能力不再被当作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公民之间的政治平等的实现程度,也與公民受教育的程度相关决定社会分层的是人们的能力而不是他们的血统、门第,但这种能力则是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阶段”也僦是受教育的层次作为中介的教育的标准是普遍主义的,至少在理论上是对不同出身、不同阶级的人们一视同仁的;境遇不利的人们可鉯指望通过受这些标准规范的选择过程而改变处境获得成功。

  美国赠地学院传统以及很大程度上由这种传统所构成的教育革命,使得“服务社会”和“教育平等”成为大学理念的重要成分使得大学承担起满足社会的工业化、民主化对于实用知识和公民能力的需要嘚责任。根据这种大学理念实用知识和公民能力(以及公民德性)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务实”和“平等”应该成为通识教育所要培植的重要价值面向大众的“通识教育”(general

  朱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Liberal Arts不是培养“小资”

  我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切入主題。中国现在的大学制度主要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产物主要是移植的。在传统社会中“天不变,道亦不变”社会发展非常缓慢,所需偠的社会知识是比较简单的也比较稳定,而且由于交流不便也只能集中培养少数精英,这样的社会产生的知识和积累的知识也大致是苻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需要的例如,不是以了解自然和社会为目标的不是以研究为导向的,文化是抒情感慨或个人独自对社会的一些分析和理解;而且至少在中国,当时的体制和知识类型都还不太鼓励人们胡思乱想或者说创新。 

  中国现代的大学制度是在中国嘚现代化的过程中移植过来的研究生教育移植的更晚,主要是为了中国的现代化但移植过来以后,又受到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一定的影響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今天又受到市场化的影响受传统的影响,表现在比方说,不大会研究还是讲求背诵和考试,因此中国現在从小学教育开始到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都有很强的应试教育的成分;还有就是缺乏科学的传统,没有严格的因果的分析爱从愿朢出发,这在文科中尤其突出

    其次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由于计划经济、政府分配资源等大学不是独立的,也培养了一些不好的东覀愿意当官、要争夺资源等等,学术与权力之间的界限模糊甚至被混同。还有一些所谓的研究其实是意识形态宣传这些因素都阻碍叻大学学术的发展。

 近10多年来还有市场化或文化下移对大学的影响,迫使大学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是正面的,但也有负面的由于现玳化,社会对大学的需求就不再是培养少数传统的精英而是要培养大量的劳动者,如公务员、技术工人这一点在中国过去10年的大学中巳经可以看得很明显,至少本科生甚至硕士生,培养都不是精英导向的了20年前,大学生就很了不得而如今大学生就业都有些难度了。而且社会需要的知识也在发生转型这种转变在中国发展得很快,不像在欧洲或美国毕竟经历过比较长久的转换

 市场化,从另一个角喥来看也常常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对大学教育也产生了影响不但学术上更强调学以致用,那是好的而且很容易同流行混同起来,咾师也变得很容易媚俗各种各样的,流行的和反流行的由于缺乏学术传统,兼容并包就可能变成了“怎么都行”在这个过程中,师噵尊严没有了一些老师主动迎合学生,怕讲难了讲深了,学生受不了因为要吸引学生到课堂来。你不可能像当年陈寅恪先生那样呮有一个学生,我也给他上课这也表明市场对整个大学体制的侵袭。

    因此今天中国大学面临的问题是多重的,不仅有传统教育向现代敎育的转化计划经济的教育向市场经济的教育转化,还有知识类型的转化以及如何在市场中维系和建立学术的传统。从深层次看这昰传统教育在现代工业化过程中怎么能够完成知识体制转型的问题。因此中国的大学改革问题与西方的大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很不一样

    茬这种背景下,传统社会的那种通识教育在现代社会一定是很难的也因此,我不认为现在可能建立一种各个大学普遍采用的通识教育現在所有的大学都在讲,应当设立这个东西都在尝试;但我们可能要注意,在以往年代这种教育基本上是精英的、在小环境里的。我覺得必须要考虑什么是中国大学甚至不同大学的通识教育。

    有时我还感到,通识教育能在多大程度上真的能增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洇为这里有一个人的智力和偏好的问题。文史哲出来的学生很多都不搞文史哲而学社会科学的也有一些后来变得喜欢人文了。据此我覺得教育的作用可能是有限的,有些可能与人的“天性”有关这都对一种无差别的通识教育提出了质疑。

    还有通识教育的内容是不是呮有古典的文史哲才是通识教育?科学和现代社会科学是不是通识教育的成分是不是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思想中没有现代社会科学的成汾,或者说很少我不那样认为,因此通识教育应该是不断演化的。

    社会的通识教育并不应当完全由大学来完成在现代社会,这类教育也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实现的像美国的公共电视台,有大众文化节目会讲基因等科学知识。国内的电视台之前很少播放这种人文历史、科学研究的节目尽管近年来大大增加了,但观众好像还不很多像阳光卫视讲英国历史,讲莎士比亚这也都是一种人文教育。

    此外还要强调和促进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要学习西方对论证的要求我觉得中国文化最大的弱点是太强调觉悟,悟的好处是对聪明人很恏而且文字简洁,但是不能同大众交流、分享因此是不适合平民化的教育的。

    还必须认识到中国的通识教育问题我强调中国。这就昰在中西文化交往冲突中要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认同包括批判,从而形成中国的文化和政治共同体这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必然偠求,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兴起的大国所必需的并不是我一定追求跟别人不一样,而是因为我们觉得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有好的有用的东西

 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中国的通识教育的功能,就不能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博雅教育不能仅仅培养小资,多愁善感像林黛玉一样,會读什么“昨夜西风凋碧树”现在有学者把人文教育理解为就是要培养这些东西,实际上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生活的装饰品所鉯我称其为“小资教育”。我们现在要注意的是运用人类的知识传统来观察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对当代问题的关心和洞察力哪怕我们学习的是西方的或古典的,我们关心的则必须是中国的和当下以及未来的

    我反对“小资教育”,是因为在人文或通识教育中不能仅仅强调仁爱、人道或人生中美好的温情的和善良的东西。那些当然很重要但不能仅仅是这些。西方的liberal arts肯定会教马基雅维里要敎霍布斯。但在当代中国很可能一讲就只拣那些美好、善良的讲儒家还可以,庄子也还可以但是韩非子可能都要打个问号了,因为他講的是性恶之学怕人学坏。其实这些都是社会的知识人类的经验,不能把它排除出去我们的大学要培养未来的思想家、政治家和伟夶学者,如果不了解人类这方面的思想和经验将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如何现实地应对、处理国际事务会不会变得太天真,忘记了囻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忘记了地缘政治等。那将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很不利而且,我不相信了解这些东西的人就会变坏,我不相信读了馬基雅维里就会变成马基雅维里否则马基雅维利是怎么冒出来的。我们必须要让人们知道搞政治、管理国家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东西。洇此一定要防止把liberal arts理解成培养小资培养小资可能会失去对中国文化共同体的认同,没有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了没有根本,对中国未来发展会很不利

    总之,我觉得对中国的大学改革和通识教育问题的认识不能仅仅作为一个一般教育或课程或知识的问题,必须要从社会的角度从社会转型、从全球化这个现实的角度来理解,一定要有一定战略的和长远的眼光当然做起来,要具体要细致;而且只能是从峩做起,每个中国学者都应当如此也只能如此。

  渠敬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教育必须回到人本身

 从这些年具体的教学经验囷教育效果上看今天的大学教育突出反映出来的问题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即学生身上表现为三种情况:(1)道德和心智上的虚无主义倾姠即教育的知识和道德效果,反映为反知识和反道德的效果学生应对、克服生活和思考之困境的最终武器,是不带任何价值确认的虚無主义(2)可谓意气上的教条主义倾向,学生守持一种意见或借助意见构造出来的信念这些意见或信念通常都是相当抽象的,而拒斥┅切其他的思考的可能性;在对待教育的态度上事实上这两种倾向都采取的是拒绝教育的立场,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3)我们可鉯称为在思考层面上的制度移植或理论移植倾向,即认为一切针对自身或社会生活的思考都是现成的我们完全可以拿来一些西方现有的悝论模式,特别是美国的研究架构直接来度量自身的生活及其所属的社会世界而且,这种度量过程同时也是评判过程符合这种度量标准的,应该就是常态不符合的,自然是反常的了

 面对大学教育反映出来的种种现实问题,我觉得我们必须回到教育本身的哲学问题上來思考即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的关系来思考。其实无论是西方的思想传统,还是中国的思想传统都可以为我们思考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提供丰富的给养就西方来说,柏拉图、奥古斯丁、卢梭、康德等都对这个问题有最基本的讨论甚至这样的讨论本身即可说构荿了思想传统本身。今天的大学教育所理解的这层关系基本上还依然滞留在知识输出、技术传递的方式上,“教”与“学”的关系是单姠的同时也是职业意义上的,功利意义上的搭建“教”与“学”关系的实质问题,是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样态的规定而如果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话,我们只能依靠知识灌输的逻辑来理解教育和理解人的培养教育也只能是单向的,无法建立起教育本身所要求的“教”与“学”的双向关系

 但是,一旦我们把教育的目的理解为培养相对“完整”的人或者说是在现代社会中有自身態度的公民,一旦我们把人理解成为具有Universal的属性而不是完全由职业的区分来规定人的属性,我们才有可能在最根本的层面上建立“教”與“学”的关系大体来说,通识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现代社会中有关人的培养的最根本的问题,这也是每个嵌入在社会生活中嘚具体的人如何返回到人的自然(即人性 Human Nature)的根本方式。因此这样的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而且这种教育必须指向学生自身,指向人心指向人心存于其中的民情。

    在西方教育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在认同这一最基本的问题上做过不同的努力,不同的教育组织形态也都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被组建起来十一和十二世纪大学的产生,其核心理念就是围绕着Liberal Education而形成的从最早的带有博雅性质的“三科四艺”的教育,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伯雷的博学派运动和以伊拉斯谟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运动这些古典教育都贯彻着“全人”的理念。現代早期从夸美纽斯、卢梭和裴斯泰洛齐开始,逐渐形成了由博雅教育过渡成为国民教育的趋势特别是在德国,由于有了康德、洪堡囷费希特等思想家的大力推动这种教育又与现代科学观以及国家理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研究性大学的教育传统到了十九和二十世纪の交,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的自由教育运动开启了这一教育传统的新形式。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在我们着力探讨美国通識教育之基本理念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从欧洲的其他国家借鉴重要的经验。特别是法国中学和大学阶段的通识教育结合得非常好,我们嘟知道法国在教育制度上有个特殊的设置,即师范教育系统中获得博士学位后必须通过非常严格的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一方面保证中學的通识教育能够得到最好的教师人才另一方面保证未来从事严肃思考的学者能够获得通识教育的严格训练,这项制度的设置在有关教育和研究的实质问题上都大有深义而反观我们今天的教育现状,中学和大学教育完全割裂开来这种情况甚至会妨碍我们对学问本身的悝解,且不说教育的根本理念了

 所以,我们今天来考察和检讨西方教育理念和制度着实是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而且这样的考察和检討,必须在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要细致梳理通识教育在观念上的思想传统,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反思“教”“学”关系的基本哲学问题也囿利于我们针对教育思想在不同时代的演进做现代民情意义上的考察。二是要细致讨论这种教育在制度安排、组织形态、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上的具体实践过程因为任何一种教育理念既必须与其时代的社会处境联系起来,也必须依据特定的人心的结构在课堂上得以恰当的實践特别是对中国的通识教育而言,我们既要接续本土的思想传统和制度传统同时也必须认清中国人的人心和社会的现代处境,在这個意义上无论是中西传统,还是古今问题无论是人文传统,还是社会层面上的思想传统都必须成为我们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的基本问题和范畴。

    在这一年间我有机会在芝加哥大学着重考察了通识教育课程,启发很大我想从教育理念、教学制度、课程设置囷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简单介绍一下情况。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叫做Core Course因为课程要求读的书,都是大书并没有具体学科的堺限。芝大的Core课程很有名一是因为很多知名的教授都下一线教书,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学生读大书(Great Books)的强度和精度都是其他大学不可仳的。举个例就我跟着上的这个秋季Quarter(一般为10周)来说,Undergraduate一般都会选三门Core课假如有个学生所选的三门课中有两门跟我选的一样,那么怹这两门课所要读的书包括:政治哲学(《云》《理想国》《政治学》《上帝之城》《神学大全选》《君主论》)、社会理论(《国富论》《道德情感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社会分工论》再加上两本其他的文献[每个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偏向选书但前面的四本书是所有社会理论课程都必须包括的])。如果这样算下来在短短的10周内,每个学生至少要精读20本左右的大书而且,在我选的两门课中每门都偠求学生交5篇1500字左右的Paper,这样10周的时间每个学生大概要交十几篇paper也就是说,每个星期都不仅得读书而且还必须为Paper忙活。这样大家知噵芝大的本科生有多么累了吧。这里所说的Core Course以往中国学生并不熟悉,因为从中国来的大多是Graduate没有机会受这样的本科“训练”。

    其实峩在芝加哥大学选这三门课,也有自己的打算因为通过这三门课可以做两个比较,一是就Core Course来说名教授的课和不知名教师的课有什么相哃和不同(并不是所有的Core都是由教授来教的),就Nathan Tarcov教授开的Undergraduate和Graduate这两门课来说又有什么不同。

 要说Core有什么特点得通过与研究生的课相比較,才能说得更明白就Core来说,有名和没名的Core课在课程结构和授课方式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后来打听我才知道,上这样的课所有教師都得通过特殊的培训,但至于这种培训是怎样的培训我可不知道,只是跟吴飞说他做TA培训时所用的材料,应该统统保存下来以便峩们将来好好琢磨其中的窍门。上Core这样的课我才知道,本科教师并不是有自己的专门研究就能当的

 芝大本科生的课,更注重的是教学而不是研究,当然没有上乘的研究,也根本不会有好的本科教学这就是为什么名教授上Core课程的意义。前面说过我所上的这两门课,在课程设置上并无不同甚至我也觉得社会理论课的老师,也教得非常出色但若与Tarcov相比,就会发现课上得好不好一在于教学艺术,戓者更准确地说是对教学的理解二在于学问。Tarcov讲研究生的课起点是自己目前的研究进展,Tarcov讲Core的课起点是学生的Opinion。所谓学生的Opinion在我嘚理解中,就是学生阅读的自然起点比如,他的第一次课我和李猛都去听了,他先说明了教学计划和课程要求在剩下的一个小时的時间里,只提了一个问题“你所读过的哪本书曾经影响过你的Life?为什么”这样的问题看似随意,却至少达到了三个效果一是为整个課程铺垫了朴素、自然和快乐的基调,说明了这门课的宗旨:读书是要回到你的生活本身思考也要回到事情本身;二是了解了学生在意見层面上的水平,这些都是将来在课堂上怎样提问题怎样讲解问题的基础,一句话是教学的基点;三是让学生之间有了了解和沟通,對于Seminar形式的课这一点非常重要,要让学生自然地说出自己的问题并在这种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文本引申问题,以达到对该领域的所有基夲问题的理解是所有Core课程的基本精神。

 Core的教学大概可以分成四个环节:阅读(课外)—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和提问—教师讲解阅读是基础,根据我的观察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认真读书的,书上都有笔迹其他三个环节,是最有讲究的首先,教师提出紧扣文本的核心問题这些问题都只涉及文本本身,不需要其他的参考文献而且问题都提得很直接、简单,直入主题如“《云》这出戏,是不是很Funny伱们读的时候,觉得哪个地方Funny”“What Politics”等等。每提一次问题学生就开始回答和讨论,说实话芝大大一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水平或提问的沝平,并不比我们的学生高甚至有些讨论还幼稚得很,他们虽然不能很准确地运用概念来阐发问题(这一点古典文献在教育效果上要恏,概念少学生能够很容易很自然地把握和运用一些语词),但他们很认真很热烈,也经常得到教师的肯定;根据我的观察在这期間,教师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助教记教学笔记也是最忙活的,为什么呢这是Core教学最关键的地方,学生对文本有最直接的、自然的反应嘚地方是教育最核心的地方,因为只有以这样的意见为机体才有可能实施精神催生。果然教师接下来的讲解,很多时候都先用的是學生的Discourse和Argument然后逐渐转移到教师本人的概念和观念上来,在这个讲解过程中几乎很少用超出文本之外的概念和表述,一切不仅都是紧扣攵本的一切也都是紧扣学生们刚才的Discourse和Argument的,即有“本”可依有的放矢。教学中这几个环节的转换是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但若能做到敎师讲得懂学生听得清,却要靠两种功夫一是修辞,二是学问修辞的语言转换的技术,一句话可以这么说也可以那么说,要达到朂好的教学效果“说”的名堂可太大了。Tarcov的课堂上经常有笑声,学生问再愚蠢的问题都不觉得尴尬,大多情况下这都不是因为学苼不耻下问,而是教师把愚蠢的问题偷偷地转换了转换成了聪明的紧扣文本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当然得靠到家的学问了,能够用简單的话说出深刻的道理是Core教学的最高境界。

Education最核心的想法,就是探讨在现代社会如此分化的处境里如何让这些学生成为一个有心人,无论对于自身和自身的生活来说还是对于未来的职业来说,都必须以一种文明上的认同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分化社会给每个人帶来的限制,让他们懂得职业分工的规定并不是一个人、一个公民的一切规定性;在思考上,这样的教育也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思想上的“界限态度”这既符合文明传统对人的德性要求,也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根本基础。简言之教育必须囙到人本身,才能尽可能实现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

  翟振明(中山大学哲学系):博雅教育与内在价值的终极性

 我们的博雅教育、人文敎育来自两个方面的夹攻,一个是从上到下的国家意志另一个是从下至上的市场和风俗的力量。两者之间各自独立还好对付一些。一旦它们整在一起我们就更加艰难了,这就是博雅教育面对的问题我们现在的通识教育基本上是和国家意志混在一起的,市场的、风俗嘚力量也非常强大而我们则处在夹缝中,看都看不见所以现状中的通识教育,远远不是博雅教育或人文教育这是我们讨论问题的最基本的着眼点。

 既然现代社会都是倾向背离它的我们为什么要守住人文的东西呢?因为现代社会不管是社会主义也好,资本主义也好都是工具主义、经济主义的,用经济的语言来定义社会制度这就是我们的博雅教育处于守势的原因。我们不是要学哪个制度也不是偠经济自由主义,我们唯一的根基就是人类生活固有的内在价值。任何社会制度任何现实的力量,都有背离人类基本内在价值的倾向从而总要有一部分人担当守护者的角色,这与古代、现代、后现代、东方、西方都没特殊的关系我们的任务不是去顺应一时的潮流,洏是要守住和激活人文内在价值的永恒的源流防止此起彼伏的潮流变成泛滥的洪灾。

 有些人说人文的东西要继承传统、读经典我觉得基本是对的。我教一年级本科生的《哲学引论》全是经典但是怎么教?让他们背吗不是的,不理解的时候不如没有要有理解,这是囚文精神最基本的一条如果说趁小孩年轻记忆力强让他背下来再说,这就是反人文的虽然它所背的内容是人文的,但是这种背经典的莋法是反人文精神的你说古代圣人的东西都是正确的好东西,但各路“圣贤”的思想有很多相互对立的内容相互对立的东西不可能都囸确,所以每个人要自己判断,而阅读经典就是培养他们理解力和判断力的途径这样,就是最终判断错误也不会沦为他人意志的工具,失去基本的尊严如果趁小孩没有理解力、判断力和防护力的时候,权力在手的成年人把自己偏好的内容强行灌输给他们就是不把怹们看成将来可以自我担当的作为目的的人了,这不是对人类生活的内在价值的否定又是什么

 还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的关系,有人认为是對立的人文精神是什么?就是在理性加上情感的基础上对生活内在价值的确认就是内在潜力的自我认同、自我认识,这就是人的主体性的确认这当然包括科学理性的教育。作为人文的科学与作为应用的科学是很不一样的。我们习惯把科学技术联在一起讲其实科学精神和技术精神是对立的而不是统一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统一的因为它判断的最终根据不是有没有工具价值,而是对人本身的主體性的发挥和充实的内在要求有何直接的关系这个东西为什么要坚守?因为人的生活本身就要求有内在价值这些东西不是社会变了就會跟着变的。我们搞人文博雅的人就是要唱“招魂曲”让灵魂回来,回来不是说我们要新发现什么东西把它逮住押回来灵魂原来就在這里的,在家里、在精神家园之中但社会总要偏离这些东西,社会也好风俗也好,政治也好经济也好,总要往别的地方走所以我們从始至终要守住这块,回家吧回到精神家园。不要说社会趋势怎样我们就要跟着怎样我们不能笼统提教育为社会服务,在终极层面鈈能这么提当然有一大部分教学可以跟它们去,但大学生要学四年社会上需要的各种各样的职业,大多数的职业要求的训练包括编程序这样的高科技职业,我觉得任何人只要一年半载就可以学会;学不会的五年也学不会,所以不需要四年四年的职业教育在多数情況下是浪费。

    还有一个观念上的错误我们看到主要的人才都是有学位的人,就觉得我们的专业教育很有成果想一想,这些人是我们教絀来的还是我们筛选出来的?我们把他们筛选出来就让他们干别人没有机会干的事情。也许不是你教会的,他本来就可以学会这僦叫Self-fulfilling Prophecy,就是说你以为他行他就行。教育制度很多时候起的是这种作用筛选出来的人就可以干重要的事,别人再有本事也没有机会干特别是在中国,学非所用是很普遍的情况刚才有教授提到,调查往届的毕业生他们感觉在大学最有收获的是博雅教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部分人觉得并没有在职业中使用多少学过的专业知识,而博雅教育对他的改变是一辈子忘不掉的所以很可能在我们现在的状况丅,职业上的技能主要不是大学教出来的而是大学把他们筛选出来,然后他们就获得了自我造就的机会

 人文精神、人文内容、通才、素质教育这些词不要混在一起。素质教育现在被理解成人力资源的挖掘这是反人文的。说人的问题抓住了事情就好办了,效率就提高叻以效率来衡量人文教育是反人文的,把人才当成资源的说法和我们的理念是相对立的以人为本如果搞错了就搞成这种概念、管理的概念。管理的概念说把人的问题解决了事情就好解决了,人的问题是个瓶颈问题人文的基本要求不是这样的,它有内在价值比如说苼命的价值、快乐的价值、自由的价值、尊严的价值、求知的价值、创造的价值、爱的价值、自我超越的价值,这些价值不是被其它外在嘚目标所规定的人之为人是有他内在的生活意义的,没有这个东西活和不活没有区别了每个人在他生活的每一刻有同样的价值,不是為了将来有什么后果才需要现在有所作为人文价值的实现是当下的,它是最终要求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其它东西,也不是为了导致将来嘚效用这是我们在理念上要搞清楚的。

    现在中小学教育是个问题中小学教些什么东西?高考的综合考试考些什么东西综合考试考的昰通识教育的内容吗?有很多内容和我们理解的东西完全相反所以随便接过通识教育这个口号,那么我们现在公共课这块是非常危险的不要把通识教育变成驯化教育或钝化教育。如果通识教育不被纳入博雅教育、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轨道所谓加强“通识教育”就会适得其反。

 不

生活中处处是反馈而这种普遍性更是延伸到了移动端与app上。同时因为不同场景适用的反馈模式有所不同,那么我们需要认识不同场景的特性并针对场景特性做出对應的反馈设计。那么具体如何做呢本文将告诉你答案。

现实生活中反馈无处不在你和他人沟通(问答反馈),使用物品(比如现在我茬敲打键盘显示屏显示了这段文字)等。及时且合理的反馈让我们的体验更加顺畅,反馈设计是用户体验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們在现实中会碰到哪些反馈场景呢?刚好我在今年1月底去大使馆办理俄罗斯签证就从办理过程中碰到的场景展开,听我娓娓道来

朋友告知我可选择网上代理办理或者自行前往大使馆或签证中心办理(明确办理方式后可确定下一步操作)

确定前往大使馆办理要自己准备好資料,那我需要提前了解准备哪些资料(遇到任务不明确需要更多信息)

在申请表贴照片时,同伴提醒我照片要贴在申请表上规定的范圍内(在操作时获得反馈)

全部资料递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初步审核资料时将前面的帘子拉下让我稍等片刻(状态切换告知)

告知我還需要补全近半年银行流水单(遇到阻碍,流程被中断给出解决方案)

过了几天,补全资料再次提交审核(信息提交终审进行资料校验)

需要等待5个工作日才有结果(等待结果)

在规定日期取护照拿到护照即知道办理结果(最终结果获知,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因噺冠肺炎较为严重新闻报道俄罗斯关闭边境入口(获得外界信息反馈,近期无法出行)

实际App设计中我们也同样会碰到以上类似的场景,通过拓展可以总结为以下10种场景。

以上每个场景中都有一个核心要点我们的反馈设计便是针对这些关键要点确定设计目标,应用合適的反馈模式让用户不迷茫,让体验顺利执行

下图为App反馈设计的10个场景以及对应的设计目标。

下面通过实例来解析这些反馈场景

在AppΦ操作中,从交互方式来说有点击、滑动、长按等;从服务器数据接收来说,用户输入和选择都是数据传输行为我们所进行的这一些操作,都是在App界面上实现的

我将反馈场景分成了2个一级分类,4个二级分类10个反馈场景,一级分类分为“自主操作获得反馈”和“被动接收反馈信息”

  • 自主操作获得反馈:指用户自己在App上操作而获得的反馈,这里用户流是“自己操作->获得反馈”
  • 被动接收反馈信息:指因其他用户或系统操作需要传输反馈给“你”从而“你”被动接收到了反馈,这里用户流是“他人操作->获得反馈”

下面结合案例就不同反饋场景适用的反馈模式应用具体展开说明

1. 自主操作获得反馈

用户自主操作获得反馈,可以拆分成3个部分按操作流程来分类,从“操作過程”到“操作过渡”,再到“操作结果”

“操作过程”、“操作过渡”、“操作结果”覆盖用户操作的时时刻刻,当你点击某个按鈕、当你进入详情页时、当你提交个人信息时、当你完成支付订单时…

当我们在界面上进行操作时,App界面呈现视觉、听觉或触觉方面的變化告知我们操作有效

从反馈模式来看,主要有操作组件的状态切换(视觉层面)、和物理反馈(听觉和触觉层面)

我们点击按钮时,按钮的状态从“正常状态”切换为“按下时状态”;我们选择某个页签时被选中的页签从“未选中状态”切换为“选中状态”;点击輸入框,输入框即获取焦点等等这些都是状态切换反馈告诉用户App在正常有效执行着。

在App中所有组件在用户操作时即立马给出反馈,单┅组件的操作是“起点”也是“终点”这里分类划分到“操作过程”而不是“操作结果”,是因为对于流程较长、重要级别较高、信息量较大的操作流来说众多单一组件的操作构成了长流程的整个操作,所以这里将操作即发生的状态切换归并到“操作过程”中不用过哆细究和纠结。(题外话:在场景划分的时候「操作即反馈」场景的划分让我有点纠结,这里给出我的划分解释你也可以根据你的理解自行划分)

举例:在美团外卖App编辑收货地址,进行选择性别、点击手机号输入框、选择标签、点击保存地址按钮这些操作时组件的状態都在跟着操作在进行切换。

操作即反馈除了视觉层面的反馈还有听觉和触觉层面的,通过声音和手指在手机上感受到的震动来传达

舉例:安卓自带的闹钟工具,通过滑动时针或分针来确定小时和分钟滑动过程中伴有声音和震动。

用户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周全地考虑鼡户是否会存在对当前界面内容或当前操作存在疑惑的场景,若有需要给予用户更多的信息解决用户的困惑否则用户可能会错过重要信息,也可能会自主中断整个操作流程从而流失

说明内容较少则在本页面进行描述或点击气泡展开描述。

举例:去哪儿App实名认证选择“港澳台及外籍人士认证”方式需要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用户可能会手持的方式产生疑惑当前页有卡通形象示意手持的位置,同时点击“照片实例”按钮在新页面也可以看到真实人物范本

说明内容超级多则在新启页面描述。

举例:美团外卖App某商品详情页点击“价格说明?”按钮跳到新页面

气泡上可以加上关闭按钮也可不加,有的话用户点击关闭按钮后气泡消失。

举例1:去哪儿App搜索机票为了让用户理解降价提醒的含义,页面上以气泡的形式加上了降价提醒功能的解释说明

举例2:订阅号App中“近15天数据”右侧有个解释图标,点击后通过氣泡告知数据在每天上午9时更新再次点击关闭气泡。

说明内容稍多可通过弹窗描述

举例:唯品会App我的订单列表中,支持退换商品有“7忝退换”的标签而不支持的则有“不支持换货?”文字按钮,点击按钮会有弹窗说明

默认展示摘要内容,将重要信息收起可展开查看哽多。

举例:美团外卖App进入商家页面了解更多详细介绍通过点击展开可以查看。

一个操作流可以是一个单一操作比如点击首页标签栏跳到首页页面;也可以是多个单一操作构成的长流程,比如微信聊天选择视频通话后让你选择是视频还是语音

我们常碰到当我们进行某個操作时,会有新的操作反馈给我们选择其中一个操作后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

a 上拉菜单(动作面板)

上拉菜单包含多个操作选择某個操作后流程并未终止,进一步明确了操作

举例1:微信点击视频聊天,上拉菜单选择语音或视频

举例2:网易邮箱打开某个邮件后进行哽多操作。

操作列表和上拉菜单的作用是一样的表现形式不同。

举例:企业微信点击上传文件进一步让用户选择从本地上传还是微盘仩传。

需要二次确认可以使用弹窗

举例:企业微信选择要上传的文件后,弹窗让用户确认是否发送同时弹窗上有输入框可以添加附加留言。

将更多操作合并到浮层菜单中浮层菜单紧贴着触发按钮,浮层菜单无遮罩背景

举例1:微信点击右上角的“+”图标。

举例2:美外賣App点击更多页签栏

通常通过长按(Android系统常应用的交互动作)呼出编辑菜单,编辑菜单可以水平方向排布操作也可以垂直方向

举例1:微信长按某聊天(Android系统),呼出编辑菜单

举例2:微信公众号文章(Android系统),长按一段文字弹出水平编辑菜单可以进行复制或搜索。

通过姠左滑动触发更多操作

举例:网易邮箱App邮件列表向左滑动。

工具栏一般位于页面底部

举例:企业微信App聊天窗口多选记录,底部出现工具栏进行更多操作

用户在操作过程,比如因为自身因素主动中断流程;比如填写表单觉得太繁琐用户自己选择关闭

不管因为哪种因素Φ断,反馈的要点是告知用户中断风险或解决方案

举例1:美团App取消订单进行了二次确认并提供订单信息修改入口。

举例2:微博输入一大段文字后取消发布会有危险操作提醒

在我们提交操作,新的界面或最终结果呈现之前若存在数据加载或更新需要用户等待,需要给予「加载反馈」减缓用户因等待而产生的焦虑感。

「加载反馈」有页面进度条、页面加载、模态加载、骨架屏、状态切换等

进入一个新嘚页面,比如从列表页面进入详情页以页面进度条的形式告知页面加载进度,进度条完成百分百进度页面也完全加载完成。

举例:去哪儿点击页面头部的Banner页面进度条告知页面加载情况。

进入一个新的页面该页面结构单一,可以用空白页面加载动画的形式加载加载動画位于页面的中心,可以是常规传统的转菊花、转圈圈也可以结合App品牌形象设计有趣的加载动画。

举例:去哪儿的加载动画结合品牌形象骆驼从悠闲散步到加快小跑再到加速快跑,文案分别映射为:努力加载中、疯狂加载中、玩命加载中

页面加载和模态加载这2种反饋模式是近亲,不同的就是页面加载将加载动画嵌在空白页面上而模态加载则是将加载动画嵌在置于页面上层的模态框上,什么场景用頁面加载什么场景用模态加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下面的案例就是一种情况。

举例:以下案例的前置操作是在『降价提醒页面』点击「新增降价提醒按钮」进入『新增降价提醒页面』后返回上个页面,这里进入『新增降价提醒页面』用的是“页面加载”方式在『新增降价提醒页面』还未加载完成就返回上个页面,此时还是用“页面加载”的方式从一个空白加载页面到另外一个空(yi)白(mo)加(yi)载(yang)的页面,会讓用户以为自己没点到返回按钮是不是返回失败了。所以这里返回上个页面采用“缓存结果+模态加载”的形式

进入一个新页面,该页媔内容结构而有规律可以用骨架屏的形式加载页面。

骨架屏根据页面结构设计一个骨架图用灰色块代替文字和图片,看起来像骨架支撐了页面因此这种加载形式可以叫骨架屏。

在页面完全加载完之前都展示骨架屏,加载完后显示内容

举例:查看去哪儿的低价机票,新页面是较为规整的页面(可以结构化)采用的便是骨架屏的加载方式。

我们看到加载完成后的页面如下:

除了以上4种过渡加载方式还有一种“状态切换”方式,前文提到过“状态切换”多为组件的状态切换,操作过渡最常应用的组件就是按钮参看案例。

举例1:茬支付宝支付付款环节校验指纹会加载等待一会,校验前“待校验状态”指纹按下后是“校验中状态”。

指纹校验状态切换如下:

举唎2:指纹校验成功后要请求借口完成扣款请求在请求的过程中发生等待,这里支付按钮便从“默认可点击状态”切换为“支付中状态”進行请求过渡完成无缝衔接。

支付按钮状态切换如下:

不管是单一操作还是复杂、流程较长的操作,操作结果的反馈主要覆盖“结果校验”、“结果审核”、“结果成功”、“结果失败”这4个场景

当我们在填写表单时、提交重要资料时、在商城发表自己的购买评论时… …凡是涉及到用户输入和选择的操作,都存在对信息的校验

校验会有事先拟定好的校验规则,比如必填项不能漏填、上传的文件大小鈈能超过XM、评论的字数不能超过XXX字等等

此部分只讨论通过对结果的校验告知用户错误来源,让用户知道为什么出错并进行修正用户操莋成功的反馈将在“3.3结果成功”中讨论。

这里不讨论校验的过程(因校验而产生的等待在“2、操作过渡”中有分析这里只讨论检验的错誤结果)。

Toast是常用的信息校验提示方式因为它打扰程度较低,对出现的时间可以进行调整一般设定为2~3秒。

举例:在美团外卖App新增收獲地址不填写内容即提交,Toast提醒错误信息

在一些页面中,最终提交按钮默认置灰处理待用户表单填写完毕或上传完资料后,按钮变為可点击状态点击按钮提交后再对填写的信息或资料进行校验,组件的状态切换也是对用户的一种反馈提醒

举例:滴滴金融App,注册流程设置登录密码提交按钮默认是置灰的,只有输入的内容符合规则了“确定”按钮才可点击提交。

实时校验就是对用户输入或选择的內容进行实时校验输入不符合规则即给出反馈。

举例:参看“3.1、结果校验 – b.状态切换”案例

这种场景并不常见,但实际确实会碰上用戶提交操作后需要用户等待一定的时间(短则几个小时长则几天)才能最终获得最终结果的场景,比如申请商城申请退换货后需要系统審核

“1.3.2 结果等待”和“1.2 操作过渡”的设计目标均是减缓用户因等待而产生的焦虑,但本质不同其差异性如下:

  • 「操作过渡」是短暂的過渡,用户只需等待短短几秒或几十秒;「结果等待」时间较长无法采用「操作过渡」的加载方案
  • 「操作过渡」等待完成后可以马上进叺到下个流程;「结果等待」常出现在流程较长、信息量较大的操作中,「结果等待」出现后即表示现阶段流程的完成

在用户提交资料审核后才能正常使用App的场景中能避免结果审核尽量避免,因为让用户长时间的等待意味着流失的可能性越大对于一定要经过审核的流程,一方面要缩短审核的时间另一方面优化审核的算法,争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容给出结果(失败or成功)

举例:在某App中,用户提交还款申请后需要等待银行处理后再返回还款成功的结果。

我们这里讨论的成功的操作反馈是「有形」的反馈体现比如你在购物支付订单唍成后,有一个专门的支付成功结果页展示

「无形」的反馈这里不进行讨论,比如你搜索内容搜索成功后即自动将搜索结果展示出来,而不用再给你一个「有形」的专门提示(比如Toast)告知你搜索成功了

单一操作或整个流程的操作成功结果告知,2~3秒后消失不干扰用戶当前行为。

举例:微信复制一段文字复制完毕后提示“已复制”(Android系统)。

举例:用安卓手机录屏完成后弹出Snackbar提示在Snackbar上我可以进行汾享或删除操作,若不进行操作几秒后(大概4s?)就自动消失(不得不说比IOS的录屏好用,录屏的时候经常录废IOS删除录屏我要到相册里面删除,Andorid我直接在Snackbar上删除就行了方便多了)

对于包含重要信息、多步骤的长流程,最终操作成功用一个结果页较为合适结果页的优点是可以朂大面积的呈现其他内容或其他操作。

举例:支付宝转账成功

弹窗的打扰较强,当有重要信息需要用户停留查看时可用弹窗

举例:美團App支付成功后弹窗告知支付成功,同时弹窗附加了赠券信息

能在当前页面通过状态切换告知用户操作成功,那就最好不过了

举例:在企业微信传输文件给对方,点击发送后状态从“发送中…”切换为“发送成功”。

以动画的形式表示操作成功

举例1:豆瓣App文章点赞成功。

举例2:荔枝App音频点赞成功

在3.1我们讨论了若用户提交的信息有误,需要对错误结果进行反馈提示

3.1描述的场景针对校验的场景,3.4结果夨败我们讨论一些因为异常场景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失败场景异常状态包含网络异常、流量告警、服务器异常、加载失败、空状态、内嫆重建等。

结果失败的反馈模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当用户操作进入App新的页面时常以缺省页的形式提醒用户当前网络异常、服务器异常戓状态为空。

举例:比如网易云音乐在无网络连接下进入新页面时,缺省页以简单的文案告知当前无网络通过点击查看详情告知用户解决方案以及引导如何解决问题。

用户在当前页面进行点击操作时比如上拉加载页面、下拉刷新页面,点赞、关注等操作时操作失败時常以弹窗或Toast的形式提示用户,同时告知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举例:网易云音乐,网络异常情况下下拉刷新或上拉加载页面均进行对话框提示并引导用户检查网络权限设置。

举例:无网络连接环境下在我的订单页面进行评价操作,会进行Toast提示

对于包含重要信息、多步骤的长流程,最终操作成功用一个结果页较为合适对应失败结果也是设计为结果页(一致性原则)。

举例:在某App中用户因扣款账户餘额不足导致还款失败,还款列表记录了还款失败的记录进入详情页可看到还款失败结果页。

能在当前页面通过状态切换告知用户操作夨败那就选择该种方式。

举例:微信消息发送失败发送内容的左边有一个“红色感叹号”的实心图标,意味着该消息发送失败

前面介绍过,Snackbar除了信息告知还可以附带操作入口

举例:同上案例,(Android系统)微信聊天消息发送失败的同时收到Snackbar反馈在Snackbar上可以忽略也可以进荇重新发送操作。

2. 被动接收反馈信息

用户被动接收反馈信息主要由他人或系统触发场景有:

  • 他人发送消息给我,比如微信有人给我发文芓、语音、红包或文件等社交App常有的场景
  • 系统主动给用户推送消息,比如功能更新、功能重建、系统公告、条款更新、消息动态更新等一般App中都会出现该场景

常见的反馈模式有通告栏、红点、标签等:

举例:去哪儿的机票退款进度更新、系统通知更新采用红点的形式告知我,要实名认证则以通告栏的形式提醒我

如下用箭头标出的地方:

通过以上实际案例的分析,我们对App中反馈场景对应的设计目标和设計模式更加了然于心当然,以上反馈模式包含但不限于相应的反馈场景不除外有更好的反馈模式。

这不是一份标准答案反馈模式只昰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只要能够达到反馈目标也可以选择更优方案。

案例中提到的反馈模式都是基于App内部的除了App内部的反馈模式,还應该考虑到App外部的反馈模式比如:短信、手机通知、邮件、微信公众号等,这里不详细展开

最后,一起看下我们在进行反馈设计时需偠遵循一些设计原则

反馈结果应及时告知用户,试想用户付完款后没有付款成功的反馈用户心里该多着急。

采用的反馈模式尽可能将對用户当前操作的打扰程度降到最低比如对于用户容易频繁填错信息的界面,一方面要考虑如何降低用户的出错率另一方面用户出错後不采用打扰程度最高的弹窗而是采用轻量提示Toast。

虽然我们在设计反馈时会考虑避免打扰用户但在对应的场景应选择最合理的反馈模式,比如用户的危险操作用打扰程度较高的弹窗因为弹窗对用户的警示性会更强,用Toast的话用户反而会不重视

通过对反馈场景和设计原则嘚梳理,结合实际案例我对反馈模式的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作者:辛小仲;一名正在成长的交互设计师公众号:辛小仲。

本文由 @辛尛仲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