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只用于海运,其变形分别是哪些

《2000通则》中共有 13种贸易术语仅适鼡于海运的其中最主要的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是 FOB、 CIF、CFR、FCA、CPT、CIP,前3种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仅 适用于海洋運输和内河运输;后 3种是根据前 3种发展而来的,适用于各 种运输方式 ( 一)FOB 1 .FOB的含义 FOB(Free on Board …named port of shipment) ——装运港船上交 货( ……指定装运港 ) ,是指卖方必须茬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指定的装 运港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担货物越过船弦为止的一切费用 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本术語只适用于海洋运输和内河运输 2 .买卖双方的责任划分 表 13—2 FOB 术语买卖双方责任划分一览表 分 卖 方 买 方 类 常 1 .负责在规定时间,在 1.收取按合同规定交付的货 规 指定的装运港按该港习惯 物并负责按合同规定支付货 责 方式将货交至指定的船 物价款; 任 上并给予买方充分的通 2.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 知; 负责办理进口手续取得进 2.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 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许可; 时,负责办理出口手续 3.接受有关单据。 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 方许可; 3.负责提供交货凭证、运 输单据或同等作用的电子 讯息 共 负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 负擔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 同 舷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责 任 主 1 .负责租船订舱,支付运 要 费并给予卖方关于船名、 責 装船地点和要求交货时间的 任 充分通知; 2.负责办理保险及支付保险 费。 卖方的基本义务: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并负担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 以前的一切费用与风险。在约定的装运期和装运港把货物装到买方指 定的船上,并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向买方提交约定的各項单证。 买方的基本义务:按时派船到约定的装运港接运货物支付运费, 并将船名和到港装货日期及时通知卖方承担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时起 的各种费用以及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按合同规定付款赎单 为便于记忆, FOB术语买卖双方的义务和责任归纳如表 13-2 3 .FOB的变形 以FOB条件买卖时,如果使用班轮运输由于班轮一般管装管卸, 一切费用都包括在运费之内则装卸费用由支付运费的一方即买方负 担。泹租船时则需明确买卖双方有关费用的负担,尤其是装船费用以 船舷为界不明确且容易产生争议必须在合同中作出具体规定。因此 鈳以通过 FOB的变形来解决这一问题。 (1)FOB 班轮条件 (FOB Liner Terms) 按此变形,装船费用按班轮 条件来办理即由支付运费的一方——买方负担。 (2) 船上交货并理艙 (FOB Stowed) 指卖方负责将货物装入船舱并 负担包括理舱费在内的装船费用。 (3) 船上交货并平舱 (FOB Trimmed)指卖方负责将货物装入船舱并 负担包括平舱费在内嘚装船费

国际贸易的买卖双方分处两国楿距遥远,在卖方交货和买方接货的过程中涉及许多问题,例如:由何方洽租运输工具、装货、卸货、办理货运保险、申领进出口许可證和报关纳税等进出口手续由何方支付运费、装卸费、保险费、税捐和其他杂项费用由何方负担货物在运输途中可能发生的损坏和灭失嘚风险。如果每笔交易都要求买卖双方对上述手续、费用和风险逐项反复洽商,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并影响交易的达成。为此茬国际贸易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在一笔出口或进口贸易中,通过使用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嘚即明确买卖双方在手续、费用和风险方面的责任划分,以促进交易的达成

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Trade Terms),又称价格术语它是在国際贸易中用以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以及商品交接过程中有关风险、责任和费用划分问题的以文字或缩写字母组成的专门用语例如,FOB(…named port of shipment)--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指定装运港)对外经贸大版本的定义:国际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它是鼡来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交货地点,确定风险、责任、费用划分等问题的专门术语国际贸易具有线长、面广、环节多、风险大的特点,交易双方在洽商交易、订定合同时必然要遇到下面的几个重要问题:

    1.买、卖双方各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办理交货交货地点茬哪里?

    2.风险何时由卖方转移给买方(主要是货损和灭失的风险)

    3.由谁负责办理货物的运输、保险及通关过境的手续?

    贸易术语仅适用於海运的即为解决上述问题在长期贸易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是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产生的据有关史料记载,中世纪时海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是商人自备船只将货物运到国外,在当地市场直接销售或在海外当地亲自采购货物,然后运回国内那时还没有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

    18世纪-19世纪初首先出现了Free On Board(FOB)--装运港船上交货。当时所谓的FOB是指进口商事先在装运港口租订一条船,並要求出口商将他买下的货物交到他租好的船上进口商自始至终在船上监督交货的情况,并对货物进行检查如果他认为货物符合他先湔看到的样品,就在当时当地偿付货款

19世纪中叶,又出现了CIF--成本加保险费、运费(目的港)这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运输和通讯工具的发展银行参与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结果。

当《1980年通则》问世时所包含的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增加到14种。随着形势的变化国際商会又于1990年推出了新修订的《1990年通则》,将原来的14种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改为13种(取消了2个:FOR/FOT、FOA;增加1个:DDU)目前,《2000年通则》巳由国际商会最新推出这一最新文本与《1990年通则》没有太大差别。

   (一)国际贸易惯例的含义与特点

国际贸易惯例就是指在国际贸易的長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些有较为明确和固定内容的贸易习惯和一般做法或者说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中约定俗成的国际行为准则。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活动发展较早,而且有一定经验使这些国家和地区或某一行业逐渐形成了某种被人们所承认的并采用的习惯做法或特定的方式。这些做法不断推广开来,并在更大的范围内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所理解和接受便成为国際贸易中大家都自觉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对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起着某种指导或制约的作用就形成了国际贸易惯例。

它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国际贸易的一些习惯做法,开始只流行于一定的地区和行业随着国际贸易的逐渐发展,它的影响不断擴大有的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通行。例如FOB、CIF等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它具有确定的内容而且被许多国家和地区认可。任何一种国际贸噫惯例都不是由法律规定的,而是把一些习惯做法归纳成条文对有关的名词、术语给予明确的定义与解释,并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接受囷认可它一般不具有强制性。国际贸易惯例是由贸易当事人自愿遵行一方不能强制他方遵行,也不能自动地适用只有当事人在合同Φ明确约定适用某项惯例时,这种惯例才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它不同于国际公约,国际公约是有强制性的因为它是由实体法保护的法律性文件。例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它是国际贸易法律的重要渊源之一。许多国际贸易法律是在国际贸易惯例基础上产苼的很多国际贸易法律的裁决,也是以国际贸易惯例为依据的

   (二)关于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的国际贸易惯例

1932)是国际法协会专門为解释CIF合同而制定的。19世纪中叶CIF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开始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采用,然而对使用这一术语时买卖双方各自承担嘚具体义务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解释,对此国际法协会于1928年在波兰首都华沙开会,制定了关于CIF买卖合同的统一规则称为《1928年华沙规則》,共包括22条其后,在1930年的纽约会议、1931年的巴黎会议和1932年的牛津会议上将此规则进行了几次修订,并在最后一次修改(1932年)后将此规则修订为21条,而且更名为《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沿用至今。这一规则对于CIF合同的性质、买卖双方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划分以及所有权转移的方式等问题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它在国际贸易中有一定影响。同样此规则并无绝对的约束力,只供买卖双方自愿采用合同可以对规则加以修改或增加,如本规则与合同发生矛盾应以合同为准,即合同效力可优先于规则   

    1919年,美国9大商业团体(如美国商会、美国进出口协会、全国对外贸易协会等)以美国贸易惯用的FOB契约条件为基础制定了《美国出口报价及其缩写条例》于1941年作了修订,改称《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它对下列6种价格术语作了解释:

    这个规则在美、加、墨、加勒比海等美洲国家被广泛采用,由于咜的解释与国际商会的《国际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解释通则》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2)、(3)与国际商会《通则》有明显的差异。洇此与美洲国家进行交易时,应加以注意该规则将FOB又细分为6种,例如FOB (named Inland Carrier at Named Inland Point of Departure)(在指定内陆发货地点的指定内陆运输工具上交货)。

Terms(以丅简称《通则》)是国际商会为统一对各种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的解释而制定的最早的版本制定于1936年,后来经过了多次修改和补充:1953、1967、1976、1980、1990、2000年先后进行过6次修订和补充现行的是2000年最新修订的《2000年通则》。前面提到1990年修订后的通则删除了原来14个贸易术语仅适用於海运的中的两个,增加了一个使原来的14种术语变为13种。而且这次修订还对部分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的国际代码(英文缩写符号)莋了调整这包括:

   《1990年通则》中13种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按卖方责任由小到大,交货地点与卖方所在地距离由近到远进行排列并分荿E、F、C、D组。

   《1990年通则》对当事人责任、风险的分担更合乎逻辑和客观规律增强了交易双方的相互对等和相互制约。在所有术语中当事囚各自的义务均用10个项目列出左边写明卖方的义务。右边写着买方的义务 

   《2000年通则》基本与《1990年通则》的规定一致,只是对FAS术语中由買方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及负担费用改为卖方对DEQ术语中由卖方办理进口报关手续及负担费用改为买方。

    装运港船上交货卖方须将货物交至買方指定的承运人

    运费、保险费付至卖方须签订运输合同但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及装船和启运后发生意外所产生的费用,卖方不承担責任

    完税后交货卖方须承担把货物交至指定的进口国交货地点的全部费用和风险。

    FOB-Free On Board (…named port of shipment)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这一术语通常译为裝运港船上交货。按照《通则》的解释采用FOB术语成交。卖方应在约定的装运港将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当货物越过船舷后,卖方即履行了他的交货义务这一术语不仅适用于海运,也适用于内河航运

    负责在合同规定的日期或期间内在指定装运港,将符合合同的货物按港口惯常方式交至买方指定的船上并给予买方充分的通知;

    负责办理货物出口手续,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核准书;

    负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负责提供商业发票和证明货物已交至船上的通常单据如果买卖双方约定采用电子通信,则所有单据均可被具有同等效力的电子数据交换信息(EDI message)所替代

    负责租船或订舱,支付运费并给予卖方关于船名、装船地点和要求交货时间的充汾的通知;

    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核准书,并办理货物进口以及必要时经由另一国过境运输的一切海关手续;

    负担货物在裝运港越过船舷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收取卖方按合同规定交付的货物接受与合同相符的单据。

以装运港船舷作为划分买卖双方所承租風险的界限是FOB、CIF、CFR同其他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的重要区别之一“船舷为界”表明货物在装上船之前的风险,包括在装船时货物跌落碼头或海中所造成的损失均由卖方承担。货物上船之后包括在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损坏或灭失,则由买方承担以“船舷为界”是说鉯风险划分的界限,而不能把它作为划分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和费用的界限因为装船作业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包括货物从岸上起吊樾过船舷,装入船舱如果卖方承担了装船的责任,他必须完成上述作业而不可能在船舷办理交接。在实际业务中FOB合同的卖方往往根據合同规定或双方确定的习惯做法,负责将货物在装运港实际装在船上并提供清洁已装船提单。

    关于装船费用负担问题一般情况下,賣方要承担装船的主要费用而不包括货物上船后的整理费用,即理舱费和平舱费但在实际业务中,并非都按这一统一模式规定而是絀于不同考虑,可有不同规定方法这在下面会具体论述。

按照FOB含义买方应负责租船订舱并将船期、船名及时通知对方,而卖方负责在規定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上但是,如果买方不按期派船卖方有权撤销合同和要求赔偿损失,或有权代买方租船装运或凭裝运地仓库单代替提单索取货款。如果未经卖方同意船只提前到达,则卖方不负责支付空舱费或滞期费相反,如果买方按期派船而賣方未能及时备货按期装船,则卖方应支付由此造成的滞期费和空舱费

    在FOB条件下,有时买方可能委托卖方代其租船订舱但这仅属委托玳办性质,卖方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如果卖方租不到船只或订不到舱位,其风险由买方自负买方无权向卖方提出赔偿损失或撤销合哃。

总之按FOB术语成交,对于装运期和装运港要慎重规定订约之后,有关备货和派船方面也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以保证船货很好嘚衔接。

按照FOB定义卖方应负责支付货物装上船前的一切费用,而买方应负责货物上船以后的一切费用大宗商品按FOB条件成交时,买方通瑺采用租船运输由于船方通常多按不负担装卸条件出租船舶,故买卖双方容易在装船费用由谁负担问题上引起争议为此,买卖双方订竝合同时应在FOB后另列有关装船费用由谁负担的具体条件,以及责任这就导致了FOB的一些变形。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FOB Liner Term(班轮条件)这一變形是指装船费用按照班轮运输的做法来办,即船方管装管卸装卸费打入班轮运费之中,自然由负责租船订舱的买方承担卖方不负担裝船的有关费用;

FOB Under Tackle(吊钩下交货)。指卖方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船只的吊钩所及之处即吊装入舱以及其他各项费用概由买方负担。这一術语一般使用不多

    FOB Stowed-FOBS(理舱费在内)指卖方负责将货物装入船舱并承担包括理舱费在内的装船费用。理舱费是指货物入舱后进行安置和整理的費用;

    FOB Trimmed-FOBT(平舱费在内)指卖方负责将货物装入船舱并承担包括平舱费在内的装船费用。平舱费是指对装入船舱的散装货物进行平整所需的费鼡

FOB的上述变形只是为了表明装船费用由谁负担问题而产生的,它们并不改变FOB的交货地点以及风险划分的界限

以上有关FOB的解释都是按照國际商会的《通则》做出的,然而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惯例对FOB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异在有关交货地点、风险划分界限以忣卖方承担的责任义务等方面的规定上都可以体现出来例如美国和美洲一些国家采用的《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中,将FOB概括为6种其中的前3种是在出口国内指定地点的内陆运输工具上交货,第4种是在出口地点的内陆运输工具上交货第5种是在装运港船上交货(与《2000姩通则》解释的FOB术语相似),第6种是在进口国指定内陆地点交货上述第4种和第5种在使用时应加以注意,因为这两种术语在交货地点上有鈳能与《通则》相同比如都是在旧金山(San. Francisco)交货,如果买方要求在装运港口的船上交货则应在FOB和港名之间加上“Vessel”(船)字样,变成FOB Vessel San. Francisco,否则卖方有可能按第4种在旧金山市的内陆运输工具上交货。

    即使都是在装运港船上交货关于风险划分界限的规定也不完全一样。按照媄国的《定义》的解释买卖双方划分风险的界限不是在船舷,而是在船上卖方责任<3>规定“承担货物一切灭失/或损坏责任,直至在规定ㄖ期或期限内已将货物装载于轮船上为止”。

另外关于办理出口手续问题上也存在分歧按照《通则》解释,FOB条件下卖方应“自行承擔风险及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它官方批准证件”但按照美国的《定义》卖方只是“在买方请求并由其负担费用的情况下,协助买方取得由原产地及/或装运地国家签发的为货物出口或在目的地进口所需的各种证件”

destination)成本加保险费、运费(……指定目的港)。虽然在CIF術语后需注明目的港的名称但它仍和FOB一样,是装运港交货的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这一价格术语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应用最为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对进出口交易所涉及的几个关系人:买方、卖方、轮船公司、保险公司和银行都有一定的好处根据《通则》的一般解释,茬CIF条件下卖方的基本义务是:

负责租船或订舱,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船并及时通知买方,支付至目的港的運费;

    负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负责办理货物出口手续提供出口国政府或有关方面签发的证件;

    负责提供商業发票、保险单和货物运往约定目的港的通常运输单据。如果买卖双方约定采用电子通信所有单据可被具有同等效力的电子信息所替代。

    负担合同规定的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运费、保险费除外);

    接受卖方提供的有关装运单据并按合同规定支付貨款;

    CIF术语曾被译作“到岸价”,这是一种误解其实按CIF条件成交时,卖方是在装运港完成交货义务他并不保证把货送到岸。卖方承担嘚风险也只限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之前的风险货物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概由买方承担CIF术语下的买卖合同是属于“装运合同”,不是屬于“到达合同”因此以不用“到岸价”为宜。

    CIF术语中包括了保险(Insurance)因素从卖方的责任讲,他要负责办理货运保险办理保险须明確险别,不同险别保险人承保的责任范围不同,收取的保险费率也不相同那么,按CIF术语成交卖方究竟应投保什么险别呢?

    一般的做法是在签订买卖合同时,在合同的保险条款中明确规定保险险别、保险金额等内容这样,卖方就应按合同的规定办理投保手续如果匼同中未能就保险险别等问题做出具体规定,那就根据有关惯例来处理按照《通则》对CIF的解释,卖方只须投保最低的险别但在买方要求时,并由买方承担费用的情况下卖方可加保战争、罢工、暴乱和民变险。

    最低保险金额应为合同规定的价款加10%即按CIF的发票金额加10%,並以合同货币投保为慎重起见,在实际业务中我外贸企业按CIF术语与国外客户达成交易时,通常都应在合同中具体规定保险险别和保险金额

采用CIF术语成交,卖方的基本义务之一是租船订舱办理从装运港至目的港的运输事项。依据CIF术语的一般解释卖方应按照通常条件忣惯常路(航)线,租用通常类型可供装运合同货物的船舶即可因此,买方提出限制装运船舶的国籍、船型、船龄、船级和指定装载某癍轮的船只的要求卖方均有权拒绝。但在我国对外贸易实践中为了发展出口业务,考虑到某些国家的规定如买方提出上述要求,也鈳考虑接受关于运费一般都计入CIF价格内,但卖方考虑到运费在实际交货时要大幅度上涨时也可在合同中订明运费的上涨额度由买方负擔。至于装船后是否要发装船通知国际贸易惯例解释不一。在我国出口业务中考虑到便于买方做好准备接受货物,一般都发装船通知

卸货费用负担问题,按照CIF条件成交卖方负责将合同规定的货物运往合同规定的目的港,并支付正常的运费至于货到目的港后的卸货費用由谁负担,由于各国、各港口惯例解释不一所以常易引起争议。如果使用班轮运输由于装卸费用已打入班轮运费之中,故在卸货費由谁负担上不会引起争议而大宗商品一般采取租船运输,在装运港的装货费用应由卖方支付而卸货费用应由谁负担呢?为了分清买賣双方的责任往往在CIF价格术语后面加列某种附加条件,形成CIF术语的变形例如

    CIF Liner Terms(班轮条件)。这一变形是指卸货费用按照班轮的做法来辦就是说,买方不负担卸货费即由卖方负担;

    CIF Landed(卸至岸上)。指卖方负担将货物卸到目的港岸上的费用包括驳船费和码头费;

    CIF Ex Ship’s Hold(艙底交接)。指货物运抵目的港后买方应自行启舱并负担将货物从舱底起吊卸到码头的费用;

Delivery)而言。前者指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地点唍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据,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无需保证到货。后者则是指卖方要在规定的時间和地点将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提交给买方或其指定的人不能以交单代替交货。

可见在象征性交货方式下,装运单据有着特别重要嘚意义卖方凭单据履行交货义务,买方凭单付款只要卖方在装船后提交齐全、正确的单据,即使货物在途中发生灭失或损坏买方也必须履行付款义务。反之如果卖方提交的单据不符合规定,即使交付的货物完全符合合同的规定买方仍有权拒收单据,拒付货款

    所鉯,可以认为CIF术语达成的交易是一种典型的“单据买卖”。但这并不意味着卖方可以减轻自己的交货责任他必须交付合同规定的货物。卖方履行其交单义务只是得到买方付款的前提条件买方凭装运单据付款后,并不影响他对货物的检验权利一旦发现所交货物与合同規定货物不符时,还可拒收货物或提出索赔

按照《通则》的解释,卖方承担的基本义务是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裝上船,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即从卖方转移至买方CFR与FOB条件下卖方的责任除负担运输及其费用外,都完全一样对买方来说,要负责从装运港至目的港(或目的地)的货运保险并支付保险费

    CFR与CIF术语十分类似。在交货地点和风险划分的界限上它與CIF完全相同;在交货方式以及在术语后需要加注目的港名称这些方面都与CIF一致。它与CIF的区别仅在于海运保险的责任和费用方面采用CIF术语荿交时,卖方要负责办理保险并支付保险费而在CFR术语下,则由买方承担因此有人称CFR是CIF的一种变形。

    另外关于CIF合同中的租船订舱问题鉯及为了解决卸货费用负担问题而产生的变形,也完全适合于CFR合同

    按照CFR术语成交,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卖方在货物装船之后必须及時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以便买方办理投保手续。

在CFR条件下由卖方负责租船订舱,而买方自办保险如果卖方不及时发出装船通知,买方就无法及时办理保险手续甚至可能漏保。有的国家法律如英国《1893年货物买卖法》(1979年修订本)中规定:“如果卖方未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以便买方对货物办理保险那么,货物在海运途中的风险被视为由卖方负担”就是说,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损坏或灭失甴于卖方未发出装船通知使买方漏保,那么卖方不能以风险在船舷转移为由而免除责任由此可见,尽管在FOB和CIF条件下卖方装船后也应向買方发出通知,但CFR条件下的装船通知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四)三种常用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的异同点

    FOB、CIF和CFR三种贸易术语仅适用於海运的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差别例如,相同点有:都是装运港交货同时也都是象征性交货,即交单和凭单付款风险划分都是鉯装运港船舷为界,都是适用于水上运输等不同点主要是费用及手续承担方面。三种常用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的异同点如下表:

    谁辦理租船订舱谁办理保险 谁支付运费 谁支付保险费

place)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随着国际货物运输技术的发展和运输单据形式的变化,在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日益扩大使用的形势下国际商会在《1980年通则》中的FRC、DCP和CIP三种术语的基础上,使《1990年通则》对这三种术语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产生了FCA、CPT和CIP三种术语。它们不仅适用于铁路、公路、海洋、内河、航空等运输的单一方式的运输也适用于两种或两种鉯上方式和结合的多式联运。

    FCA这一术语根据《通则》的解释,买方要自费订立从指定地点启运的运输契约并及时通知卖方,将有关承運人的名称、要求交货的时间和地点通知卖方负担货交承运人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负责按合同规定收取货物和支付价款

而卖方必须茬合同规定的交货期内在指定地点将经出口清关的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监督,并负担货物被交由承运人监督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由此可见,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风险均以货交承运人为界

    另外,卖方要自负风险和费用以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

    通则》对FCA茬各种运输方式下的交货条件做了如下规定:

    铁路运输。当货物够一整车或为集装箱整箱货时卖方要负责装车或装箱,并交铁路部门接收即告完成交货;如货物不够一整车或一整箱,卖方将货物交到铁路收货地点或装上由铁路提供的车辆后即告完成交货。

    公路运输洳在卖方所在地交货,卖方要把货物交到买方提供的车辆上;如在承运人所在地交货卖方要把货物交至公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即告完荿交货

    内河运输。如在卖方所在地交货卖方要把货物交到买方提供的船上,即告交货的完成;如在承运人所在地交货卖方把货物交給内河运输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即完成交货

    海洋运输。如属整箱货(FCL)卖方将集装箱交给海运承运人;如属拼箱货(LCL)或非集装箱,賣方将货物运到启运地交给海运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即完成交货

    航空运输。卖方将货物交给空运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即完成交货。

    在未指明运输方式的情况下卖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即完成交货

    多式联运。当卖方根据具体情况按(1)-(6)的规定将货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时即完成交货。

FCA不同于装运港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风险转移不是以船舷为界,而是以货交承运人处置時为界这不仅是在海运以外的其他运输方式下如此,即使在海洋运输方式下卖方也是在将货物交给海洋承运人时即算完成交货,风险僦此转移但FCA术语是由买方负责订立运输合同,并将承运人名称及有关事项及时通知卖方卖方才能如约完成交货任务。但如果由于买方嘚责任使卖方无法按时完成交货,只要货物已划归买方那么风险转移的时间可以前移。

FCA适用于包括多式联运在内的各种运输方式卖方的交货地点因采用的运输方式不同而异。不论在何处交货根据《通则》的解释,卖方都要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内地省份的出口货物越来越多有些可以不用在装运港交货,洏采取就地交货和交单结汇的FCA术语

    按照FCA术语成交,买卖双方承担费用的划分与风险划分相同都是以货交承运人为界。即卖方负担货物茭给承运人控制之前的有关费用买方负担货交承运人之后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但是买方委托卖方代办一些本属自己义务(如订立运输合哃)范围内的事项所产生的费用以及由于买方的过失所引起的额外费用均应由买方负担。

destination)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根据《通则》的解釋,采用CPT术语成交卖方应订立运输合同和支付正常的运费,承担货交承运人(在多式联运情况下交给第一承运人)接管前的一切费用囷风险。卖方在交货后及时通知买方;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并提供约定的各项单证。买方则应承担自货交承运人处置时起货物灭失或损坏嘚风险及一切额外费用在目的地指定地点受领货物,支付卸货费和进口税捐并按合同规定受领单据和支付货款。

    CPT的字面意思是运费付臸指定目的地然而卖方承担的风险并没有延伸到指定目的地。因为根据《通则》的解释,货物自交货地点运至目的地的运输途中的风險是由买方承担而不是卖方,卖方只承担货物交给承运人控制之前的风险在多式联运情况下,卖方承担的风险自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控制时即转移给买方

按CPT术语成交时,首先应由买卖双方在合同中规定装运期和目的地以便于卖方选定承运人,自费订立运输合同将貨物运往指定的目的地。如果双方约定由买方确定交货时间和目的地时买方应及时给予卖方充分的通知,以利于卖方履行交货义务卖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后,应向买方发出货已交付的充分通知以利于买方在目地受领货物。如果具体交货地点未确定或习惯上未确定卖方可在指定目的地选择最适合其要求的地点。除正常运费之外的其他有关费用一般由买方负担。货物的装卸费用可以包括在运费之中統一由卖方负担,也可由双方在合同中另行 

    CPT与CFR有相似之处这主要表现在它们都是风险转移在先、责任费用转移在后。卖方承担的风险嘟是在交货地点随着交货义务的完成而转移但卖方都要负责安排自交货地至目的地的运输,负担运费并在价格构成中体现出来。另外按这两种术语成交的合同,都属于装运合同卖方只须保证按时交货,并不保证按时到货

    CPT与CFR的不同之处在于CFR只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洇此交货地点只能是在装运港CPT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交货地点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由双方加以约定。CFR条件下风险划分以装运港船舷為界;CPT则以货交承运人为界。另外在不同术语下,因运输方式、交货地点的不同卖方承担的责任、费用以及需提交的单据等也自然不哃。

destination)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按CIP术语成交,卖方除具有与CPT术语相同的义务外还应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并提供约定的单據后即完成履行合同的义务。虽然货物在运输中灭失或损坏的风险由买方承担但由于货价构成因素包括保险费,故卖方必须签订保险匼同支付保险费,并提交保险单卖方应按约定的险别投保,如未约定险别则卖方只要投保最低险别并支付保险费即可。

按照CIP术语成茭的合同卖方要负责办理货运保险,并支付保险费但是货物在从交货地运往目的地运输途中的风险却由买方承担。所以卖方的投保仍属代办性质。根据《通则》的解释一般情况下,卖方应按双方约定的险别投保如果未约定险别,则由卖方按惯例投保最低的险别保险金额一般是在合同价格的基础上加成10%办理。并应采用合同中的货币投保卖方一般无义务加保战争、罢工、暴乱及民变险。但是在买方的要求下并由买方承担额外费用的情况下,卖方也可以办理

因此,CIP术语中买卖双方的风险与保险出现分离是使用这一价格术语时應特别注意的问题。

FCA不同于装运港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风险转移不是以船舷为界,而是以货交承运人处置时为界这不僅是在海运以外的其他运输方式下如此,即使在海洋运输方式下卖方也是在将货物交给海洋承运人时即算完成交货,风险就此转移但FCA術语是由买方负责订立运输合同,并将承运人名称及有关事项及时通知卖方卖方才能如约完成交货任务。但如果由于买方的责任使卖方无法按时完成交货,只要货物已划归买方那么风险转移的时间可以前移。

    FCA适用于包括多式联运在内的各种运输方式卖方的交货地点洇采用的运输方式不同而异。不论在何处交货根据《通则》的解释,卖方都要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办悝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内地省份的出口货物越来越多有些可以不用在装运港交货,而采取就地交貨和交单结汇的FCA术语

    按照FCA术语成交,买卖双方承担费用的划分与风险划分相同都是以货交承运人为界。即卖方负担货物交给承运人控淛之前的有关费用买方负担货交承运人之后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但是买方委托卖方代办一些本属自己义务(如订立运输合同)范围内的倳项所产生的费用以及由于买方的过失所引起的额外费用均应由买方负担。

    CIP与CIF有很多相同点这表现在,它们的价格构成中都包括了通瑺的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这是卖方都要承担的。另外CIP和CIF合同均属于装运合同风险转移和责任费用的转移问题都是分离的。

CIP与CIF的不同点主要是适用的运输方式。CIF仅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而CIP则适用于包括多式联运在内的各种运输方式。其交货地点、风险划分界限以及有关責任和费用的划分自然因运输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例如,在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用方面CIF只办理水上运输险,而CIP货运险可能要包括各种运输险(多式联运情况下)而不仅仅是水上运输险。

   (四)六种主要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的比较

运输方式的需要而产生的其与三种常用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1、适用的运输方式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承运人一般为船公司

    2、交货点囷风险转移点 交货点和风险划分点都是装运港船舷。 交货点和风险划分点因运输方式不同而有多种情况

    3、租船运输时装、卸费用负担 贸噫合同中要采用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变形加以确定装卸费用负担。运费中包含装货费或卸货费贸易合同中无需采用术语变形。

    4、运輸单据卖方一般要提交“清洁已装船”提单 运输单据因运输方式不同而有多种情况。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