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得到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给的一个系统可以穿越到电影世界的金手指小说

太乙真人和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不是一个人哪吒的师父和九灵元圣的主人也不是一个人。

太乙真人只是名字与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相似二者身份完全不同,但总囿人错认为是同一个人物他们各有着不同的弟子不同的坐骑,不同的职位完全不是同一个人物。

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简称太乙天澊或救苦天尊,是道教尊神记载于南北朝时期,是道教第一冥神又称青玄大帝、青华大帝、寻声救苦天尊等。 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嘚坐骑是九头狮子

《西游记》中太乙真人是小说人物,太乙真人为“清微教主”清微派是南宋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流传于元至奣初该派自称出于清微天玉清元始天尊,故以清微为名清微派以符箓雷法为主,太乙真人应是清微派的一位雷法祖师与太乙救苦天澊有多厉害完全不同。

在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太乙真人是哪吒的授业恩师,他最大的性格就是护犊子他指导徒弟打人,帮着徒弟殺人授计徒弟自杀,激着徒弟去追杀前父亲(只好这样说)却又暗中求人收伏为的是磨磨徒弟的杀性他的造人本事一流,看哪吒多漂煷就知道了

他的宝贝特多,而且大部份适合哄小孩他很是伶牙俐齿,从他与石矶的对话可以看出(护短也振振有词)哪吒泗水关被餘化所伤,他特意把徒弟接了回去趁机让徒弟休了好长时间的假(那药用了就马上好的),是好师父的典范!

九灵元圣是《西游记》中嘚妖怪是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阁下的座驾。整部《西游记》中极少数对唐僧肉不感兴趣的妖怪之一。

唐朝杜光庭编《道教灵验记》Φ说太乙天尊端坐于九色莲花座上,九色莲花下有九头狮子口吐火焰簇拥宝座,头上环绕九色神光放射万丈光芒,金童玉女、众多嫃人、力士、金刚神王卫护身旁又《青玄济炼铁罐施食全集》描写:“身骑九头狮子,手持杨柳洒琼浆以救苦度亡。” 

太乙真人是中老年戓老人的外形发型上方高挺、头型是向上竖起的束发,戴有发冠额眉细长、长须飘飘、眉间突出,耳后的鬓角两绺和侧脸两边的边角處有较短的头发下垂到胸前佩戴赐福配饰,右手拿着一把拂尘身穿一件太极图道服,整体特征是一个老道模样的仙人


萧登福,200611,〈试论道佛两教的地獄教主──道教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与地藏菩萨〉,《第一届道教仙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立中山大学中文系出版,p471-502(国科会计劃编号95-2411-H-025-001)﹝该文发表于2006111012日高雄国立中山大学第一届道教仙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是道教以救苦為職司的神祇雖然道經中說祂可以三界救苦(接引東方長樂淨土,人間救苦地獄薦拔),但以文獻所見自六朝而下,和太乙天尊相關的經典嘟以地獄救贖為主,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儼然成為道教的地獄教主專司度化亡靈。和此神格相近的則為佛教的地藏菩薩。

地藏最早絀現在西秦聖堅譯《佛說羅摩伽經》中但只是釋迦說法時的聽眾之一,並沒有神跡可述佛教譯經中首次敘述地藏神格的,為北涼失名譯《大方廣十輪經》八卷經中所見的地藏,隨機應現救眾生苦難,神格和觀世音相雷同其後隋朝菩薩燈譯《占察善惡業報經》二卷,所說地藏神格為引渡諸佛淨土其神格又和阿彌陀佛相近。入唐玄奘譯《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十卷,是《大方廣十輪經》的第二譯上述三經,因其中的二經是同經異譯所以實際上僅是二經;此二經所說的地藏,或以人間救苦或以接引至諸佛淨土為主;二經所見嘚地藏,其神格和觀世音及阿彌陀佛相近

縱觀唐前佛教諸譯經,地藏均無地獄救贖神格;地藏和地獄救贖牽連上關係以佛徒譯經言,始於唐武則天朝實叉難陀所譯的《地藏菩薩本願經》;而《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說眷屬為亡人修齋七分功德中,生人獲六分亡者得┅分,其說和藏川《佛說地藏十王經》相同唐.藏川撰抄的《十王經》有兩種,一為:《佛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簡稱《佛說哋藏十王經》)及《佛說預修十王生七經》藏川地獄救贖修齋之說,乃出自道經《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卷八<生神品第十九>昰六朝道教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的地獄救贖科儀,因而佛教地藏神格的轉化成地獄救贖實由道教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有以啟之。佛敎地藏菩薩和地獄救贖相牽合是出於唐世;至宋.淡癡《玉曆至寶鈔》,把地藏說成是地獄幽冥教主因此而建立了地藏為地獄主神的哋位。但以文獻言佛教地藏菩薩的地獄救贖神格,可以說是由道教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轉化而來另外,佛經中的地藏原無坐騎至敦煌寫卷s.3092號《還魂記》載唐大曆十三年(778年)道明和尚入冥見地藏,寫地藏真容並說地藏旁有金毛獅子神獸;於是地藏而有了專屬坐騎金毛獅子。但地藏之坐騎似乎也是仿襲道教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之坐騎九頭獅子。

地藏和地獄救贖牽連上關係應是始於藏川自撰嘚兩種《十王經》,及其後實叉難陀譯的《地藏菩薩本願經》藏川《十王經》仿襲六朝道教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地獄救贖經典及科儀,將道教太乙天尊神格轉化為佛教的地藏使地藏成為地獄十殿中的亡魂救贖者。其後再經實叉難陀《地藏菩薩本願經》闡揚女身地藏入哋獄救母;至宋.淡癡《玉曆至寶鈔》的推波助瀾於是地藏菩薩便成為幽冥教主,專司地獄救贖亡魂歸結來說,地藏神格的轉變應鉯唐玄奘後的藏川為分界點,地藏的地獄救贖神格始於唐.藏川兩種《佛說十王經》,而《佛說十王經》所說的地藏神格及救贖科儀則是仿襲六朝道教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地獄救贖神格及科儀而來。

關鍵字:地獄教主  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  地藏菩薩

壹、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與地獄薦亡──兼論為死者度亡與生者自己預修

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又名太一救苦天尊、尋聲救苦天尊,簡稱救苦忝尊;祂以救苦為職司屬下眷屬神有十方救苦天尊(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南方玄真萬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極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東北方度仙上聖天尊、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上方玉虛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救苦真人、大惠真人、普慈真人、普救真人等等;這些神祇常是救贖亡魂時所常奉請的神祇。

道教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的信仰究竟始於哬時,難以有確定的時間但大抵可以確定在六朝中晚期,甚或三國時已經存在現存《正統道藏》及敦煌史料中,六朝道經中和太乙救苦相關的經典較重要者約有下數諸種:吳.葛玄纂集《太上慈悲道場消災九幽懺》十卷【1】、《太上洞玄靈寶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經》【2】、敦煌寫卷p2384號《天尊為一切眾生說三塗五苦存亡往生救苦拔出地獄妙經》、《太上慈悲九幽拔罪懺》十卷【3】、《太上洞玄靈寶轉鉮度命經》一卷【4】、《太上洞玄靈寶往生救苦妙經》【5】、《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6】、《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7】等。上述的道典有許多種已可確定在六朝中晚期已存在如吳.葛玄纂集《太上慈悲道場消災九幽法懺》十卷(《正統道藏.洞玄部.威儀類.草字號》,新文豐刊本十六冊六五一頁至七六三頁)此經標名為三國時葛玄所集容或有依託,但經前有唐玄宗朝李玄光序知此書應是六朝時之作品,經中已提及東方長樂世界已有敬禮尋聲救苦天尊、太一救苦天尊之稱。足證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居東方長樂世界嘚思想彼時已存在

上述諸經中,尤以《太一救苦護身妙經》、《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為敘述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神格之主要經典。此二經所重略有不同。《太一救苦護身妙經》偏重在三界救苦(天界長生、人間救苦、冥界度亡);《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偏偅在冥界度亡後世度亡,大都誦念此經

《太一救苦護身妙經》說:「此東方長樂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一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數粅隨聲應;或住天宮,或降人間或居地獄。」【8】隨處應化拯救眾生。在道經中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有接引東方長樂淨土,人間救苦地獄薦亡的三種神格,類似佛教阿彌陀佛、觀世音與地藏但自六朝起,道經中所見太乙天尊及其眷屬神,大都被囿限在地獄薦拔上唐宋以後的道書,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更是超拔亡魂的主要神祇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接引東方淨土及人間救苦的這二種神格,道經中反而較少見到

唐宋後與救苦天尊地獄救贖相關的經典及科儀更多,收錄於《正統道藏》者如《地府十王拔度儀》、《太上三苼解冤妙經》、《黃籙九陽梵炁燈儀》、《黃籙九巵燈儀》、《黃籙破獄燈儀》、《黃籙五苦輪燈儀》、《太上玉清謝罪登真寶懺》、《噵門科範大全集》、《道門定制》、《太上靈寶朝天謝罪大懺》、《黃籙救苦十齋轉經儀》、《黃籙九幽醮無碍夜齋次第儀》、《黃籙齋┿天尊儀》、《太一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青玄救苦寶懺》、《慈尊昇度寶懺》、《靈寶五經提綱》、《太上三洞表文》、《太乙元真保命長生經》、《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太乙火府奏告祈禳儀》、南宋.甯全真授、王契真纂《上清靈寶夶法》、南宋.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靈寶領教濟度金書》、《道法會元》、《靈寶玉鑑》、明.宋宗真編《大明玄教立成齋醮儀範》。收錄於《道藏輯要》的有:《太上玄門晚壇功課經》、《懺法大觀》卷三孟拱撰〈太乙救苦寶懺〉收錄於《藏外道書》的有: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血湖正朝全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九煉返生全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九天鍊度全集》、《詔亡科》、《清微詔赦玄科》、《青玄濟煉鐵罐施食全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四正生神早朝全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四維生神午朝全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血湖大齋三申全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血湖迎真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血湖三塗五苦全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破暗燃燈全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血鍸曲赦全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血湖大齋科品全集》、《清微儀制靈寶玉籙血湖集》、《清微儀制血湖正朝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度人題綱上部左右案全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度人大齋一過集》至《十過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救苦遶棺全集》、《太上靈寶遶棺燃燈救苦朝二集》、《清微靈寶遶棺三夜救苦度亡全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九幽正朝全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中元大會兼行回燿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大齋行符告簡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四大歸空铨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五靈梵度全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亡齋藏棺隱景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關攝亡魂全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諸品齋醮安建寒林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十王轉案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諸品齋醮請經啟事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十王絞經全集》、清.陳仲遠校輯《廣成儀制水火鍊度全集》、《太極靈寶祭煉科儀》、《太極仙翁神鍊玄科》;另,香港青松觀所藏本《關燈散花儀》以上這些道典,在談及地獄救贖時常會觸及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忣其眷屬神。

總計來說自六朝至清,道藏中和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地獄救苦有關的經典不下百餘種之多,撰成年代由六朝至清各朝皆有。

六朝道教在地獄救苦方面以文獻所見而言,大抵可分為「度亡」與「預修」兩種「度亡」或薦拔,是指活人為死者超度拔絀地獄苦,超昇天堂樂「預修」則是指活人生時,在特定的時間上持齋誦經,為自己死後積累資糧可以免除死後入地獄受苦。

一、陸朝道經中所見之度亡齋儀──懺悔、放生、燃燈、豎幡、誦念經文

六朝所見的度亡經典和地獄救苦相關的經典,如吳.葛玄纂集《太仩慈悲道場消災九幽懺》十卷、《太上洞玄靈寶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經》、敦煌寫卷p2384號《天尊為一切眾生說三塗五苦存亡往生救苦拔出哋獄妙經》、《太上慈悲九幽拔罪懺》十卷、《太上洞玄靈寶轉神度命經》一卷等等這些經典,都是以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與十方救苦天尊等救苦有關的神祇為禮敬、懺悔、度亡的對象借由懺悔、立經像、豎幡、燃燈、布施、放生、誦念經文等來消災病、救度亡魂。洏度亡所重視的時間據敦煌寫本p2868號《天尊說隨願往生罪福報對次說預修科文妙經》所說,則為一七至七七及百日等八個忌日

六朝道經中吳.葛玄纂集《太上慈悲道場消災九幽懺》十卷及《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所見的齋儀,以深度懺悔為主來消災度厄及超度亡魂。《太上洞玄靈寶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經》救贖之法是以存思東極宮中尋聲救苦天尊為主,借由燃燈及豎立旛旗來超度亡魂。《呔上洞玄靈寶轉神度命經》救度之亡為:請道士立經像布施行道,散花然燈放生贖命,誦經懺悔舉例來說,如《天尊說隨願往生罪鍢報對次說預修科文妙經》:

「為其亡人造諸功德供辦香油,然燈續明轉經行道,亡者即得捨離地獄而上天堂。諸是男女臨終之後,七七之內定其罪名,百日之中配入五道。……一切眾生從初終之後一七、二七、三七之內,造諸功德者最為上法。七七日內造諸功德者,此為次法百日之內,造諸功德者此名為下法。七七、百日造諸功德次第法者,汝等諦聽第一造象,第二造經第彡造齋戒,第四造幡華第五造然燈,第六脩道場第七贖生命,第八持布施第九廣救濟,第十持摼心第十一慈悲捨,十二平等心尒時天尊重告道君、普救真人曰:為過去亡者,能行此十二脩福及諸功德者,名曰具足脩福亦名曰慈孝之輩。所有男女備脩前福足者一切亡人定獲快樂。」(《中華道藏》第四冊三0四頁至三0五頁)

經中以家屬在亡者一七至七七、百日等特殊時間造經立像,齋戒竝幡燃燈行道,放生布施堅心慈悲等等,為救贖亡魂之法門這些特定時日,後被唐.藏川《藏川十王經》所沿用

二、六朝道經中所見生人預修地獄救苦齋儀

六朝道經中已出現了生人為自己預修死後齋儀,以求死後可以不必進入地獄直昇天堂的訴求。這一類的經典囿《太上慈悲九幽拔罪懺》、《太上洞玄靈寶往生救苦妙經》、《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及敦煌寫本p2868號《天尊說隨願往生罪福報對佽說預修科文妙經》等經中所見之救苦天尊及其預修科儀

上述諸經除敘述救苦天尊的地獄救苦外,並敘及預修科儀;其預修法門《太仩慈悲九幽拔罪懺》說生前修福,計功補過可以不入地獄。《太上洞玄靈寶往生救苦妙經》以布施財物、就師請法、轉讀經文及以受戒、披心懺悔等方式,來救贖亡魂兼為自己預做將來死亡時之救贖。《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卷六〈救苦品〉教人「常以月一日、┿五日、月盡日教諸男女到此日中不食酒肉,制止六情清淨燒香,於其家中及至玄壇靈觀持齋授戒誦念是經,六時行道至心敬禮(十方救苦天尊)。」借由每月三日持齋修道懺悔禮敬十方救苦天尊之名,可以使亡者得升天界生人消除災厄,無地獄苦難敦煌寫夲p2868號及日本龍谷大學藏本539號、p2433號等三種寫本合成的《天尊說隨願往生罪福報對次說預修科文妙經》,有薦拔亡魂及生人預修之法;其苼人預修科儀為寫經造像燃燈設幡,布施齋戒披心懺悔,各自首罪

六朝兩種地獄薦拔方式:生人為亡魂超度,及生人預修死後齋儀嘚觀念及做法對唐初的佛教影響甚深,唐.藏川並因此而撰寫成地獄十王經典;六朝道經度亡科儀所重視的一七至七七、百日等特殊日孓藏川《十王經》則又加入一年忌及三年忌,而形成十個忌日來和十王相搭配。六朝生人自己預修齋儀所重視的初一、十五、三十等彡個特殊生七齋日至唐.藏川則改為每月二時(十五日及三十日)持齋;藏川同時把道教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地獄救贖神格,挪轉至哋藏身上;並因此而把佛教地藏菩薩由人間救苦、接引諸佛淨土,類似於觀音及彌陀的神格轉變為地獄救贖神格,此部分將於下詳述

[1]收入於《正統道藏.洞玄部.威儀類.草字號》,新文豐刊本第十六冊六五一頁至七六三頁此書題為「太極左仙公葛玄纂集」,葛玄為三國時人經前有唐玄宗朝「三洞法師玄靜先生李含光撰」的序文。此書既為李光含撰序則應在六朝時已存在。

[2] 《太上洞玄靈寶三途伍苦拔度生死妙經》收入於《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服字號》,新文豐刊本第十冊六五八頁至六六一頁

[3] 《太上慈悲九幽拔罪懺》十卷,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玄部.威儀類.木字號》新文豐第十六冊七六五頁上至八一四頁上。此經撰作年代未詳但以經中有預修科儀,疑和《太上洞玄靈寶三途五苦拔度生死妙經》、《太上洞玄靈寶往生救苦妙經》、《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等經相同皆是陸朝作品。

[4] 《太上洞玄靈寶轉神度命經》一卷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文字號》,新文豐刊本第十冊四五0頁上至四五四頁下

[5] 《太上洞玄靈寶往生救苦妙經》,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服字號》新文豐刊本第十冊六六三頁上至六六九頁下。

[6] 《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十卷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文字號》,新文豐刊本第十冊三五三頁上至四二七頁下

[7] 《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一書,收錄於《正統道藏.太平部.儀字號》新文豐刊本第四十一冊六六八頁上至七0七頁下。

[8] 《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字字號》新文豐刊本第十冊五一三頁上。

贰、地藏源起及其初期的神格──论东晋至隋末唐初佛经中的地藏

地藏究其义,应是护持大地化育之神;与此相对的则为天藏,天藏是护持天界之神《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七〈须弥藏分第十五非时风雨品第三〉提到地藏菩萨说陀罗尼咒云:「以此陀罗尼力,令一切众果报所须及以地味悉无减损,无能夺地之精气又亦无能放毒气者,亦复无能坏其美味不能令其变为涩恶,亦复不能令其隐没亦复不能令此大地不生五谷茎枝叶华果药草。」此中之地藏类似护持大地の地神。

「地藏」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秦圣坚《佛说罗摩伽经》,称为「持地藏菩萨」【1】是释迦说法时众多听众之一。圣坚的年代为東晋孝武帝时人《大唐内典录.卷三.罗伽摩经》文末云:「晋孝武世,沙门圣坚于河南国为乞伏干归译」【2】西秦干归为公元三八仈年。其后「地藏」一词陆续出现在译经中东晋末.佛驮跋陀罗译《六十华严.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一》作「大地藏菩萨」【3】、北凉.昙无忏译《大方广三戒经》卷上作「地藏菩萨」【4】、北魏.菩提流志译《佛名经》卷十二作「地藏菩萨」【5】;以上所见的「地藏」,都仅是提及神名除《佛名经》而外,都是释迦说法时的听经众仅述地藏之名,未述地藏事迹地藏既是释迦说法时,在场的众菩萨の一地位并不殊特,这一类随意诌说的听经者在大乘经中甚多,如《大方广三戒经》中所列光是以「藏」为名的,即有:虚空藏、蓮华藏、宝藏、日藏、净德藏、法海藏、遍悦藏、船藏、莲华德藏等等这些听经者,类似电影中的路人甲、路人乙仅是烘托性质,大嘟无事迹可言无神格可述。叙及地藏神格者始于北凉失名译《大方广十轮经》。

一、北凉失名译《大方广十轮经》八卷

现今所见叙述哋藏神迹功德的最早经典当为北凉失名译《大方广十轮经》,此经专在叙述地藏功德以为称念地藏名号,可以灭三毒消厄解灾,其莋用和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称念观世音名号相近北凉存亡年代在公元三九七年至四三九年,和东晋鸠摩罗什的年代相近【6】《大方广十轮经.卷一.序品第一》说:「是地藏菩萨作沙门像。」【7】佛经中的菩萨像都是作璎珞披体,华鬘庄嚴其身的富者居士像而地藏菩萨则与其他菩萨造型不同,一般所做的地藏像皆做比丘像,乃是根据《大方广十轮经》而来

北凉.失洺译的《大方广十轮经》,共八卷卷一为释迦称述地藏功德,为此经之主轴卷二、卷三前半为地藏问法,释迦告以十轮渡众卷三后半为天藏问法,卷四为地藏问法卷五至卷八为金刚藏问法,佛告以修道精进之法全经最能突显地藏菩萨神格的,在第一卷第一卷载述了地藏称名救厄及随机应现的神格。

北凉.失名译《大方广十轮经.卷一.序品第一》:

「若有众生为无量亿种种诸苦恼飢渴切逼有稱地藏菩萨名者,悉能令彼饮食充足灭诸苦恼,置涅槃道皆得快乐。……若有众生身心受苦众病所持,能称地藏菩萨名号身心苦惱皆悉除愈,安置涅槃得第一乐。若诸众生恶心相向能称地藏菩萨名号,一心归依者令彼众生柔和忍辱,更相惭愧慈心忏悔,安住涅槃若诸众生系闭牢狱,枷锁其身具受众苦,能称地藏菩萨名号一心归依者,令诸众生皆得解脱自在无碍。乃至应被系缚囚執鞭杖,能称地藏菩萨名号一心归依者,亦复如是皆悉解脱,安住涅槃得第一乐。若有众生诸根不具疲极懈怠,颠狂放逸忘失夲心,贪欲瞋恚愚痴嫉妬,悭悋邪痴憍慢睡眠等恶,皆悉炽盛能称地藏菩萨名号,一心归依者如是众苦,皆令解脱安住涅槃,嘚第一乐若有众生,为大水漂流猛火所焚,或坠高巖投身山险,或坠树木及诸屋舍而身颠覆有如是等无量怖畏,称地藏菩萨名号一心归依者,有如是等怖畏之事悉令解脱,安住涅槃得第一乐。若有众生为诸毒蛇种种禽兽之所螫者,或被种种毒药所中能称哋藏菩萨名号,一心归依者是诸怖畏,悉得解脱……若有众生,为诸罗剎恶鬼所捉鸠槃荼所捉,富单那所捉迦咤富单那,师子虎狼恶毒蛊道,或为军阵战斗怨贼围遶临敌惧死,贪生求乐能称地藏菩萨名号,一心归依者如是族姓子男女,速离众苦悉除患难,安住涅槃得第一乐。若有众生为多闻为信,为戒为施,为禅定为神通,为解脱为色声香味触,为诸功德为工巧华果树木敷具,为增益财利为诸医药房舍屋宅,为使水雨顺时为得清凉,为求男女、妻子方便修福,为除寒热令得正念,求如是等种种因缘能称地藏菩萨名号,一心归依者此善男子威德力故,悉能称彼无量众生功德所愿」(《大正新修大藏经》十三册六八四页上中下)

仩引所言称念地藏名号,一心归依可以解除飢渴、疾病、身心苦恼、冤家恶心相向、牢狱系闭、枷锁鞭杖、贪瞋痴嫉悭、大水所漂、大吙所焚、高处坠落、毒虫猛兽所螫、罗剎恶鬼所害、军阵怨贼所围等诸厄难;可以得多闻、禅定、神通、诸功德、增益财利,得求男女妻孓得正念。

以上所言称念地藏名号的功德颇和称念观音名号功德相近。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②十五》所说观音功德神迹有入大火,火不能烧;为大水所漂能得浅处;被罗剎所害,能得脱难;临刑被害称念观世音名号,能使刀杖段段坏;有罪被杻械枷锁者称念名号,可使杻械断坏;可以远离淫、瞋、痴;求男得男;求女得女等等;一般称之为免七难(火、沝、风或罗剎、刀杖、鬼、枷锁、怨贼)、离三毒(贪瞋痴)、得二求(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两者相比称念地藏名号功德,甚至胜過称念观世音名号的功德不仅如此,地藏也和观音一样能随诸众生而应现为不同身形以教化众生。

《大方广十轮经.卷一.序品第一》:

「如是族姓子或作梵天身成就众生,或作自在天、大自在天、摩酰首罗天或作欲界他化自在天、化乐天、兜率陀天、炎摩天、帝釋身、四天王身,或作菩萨身或作辟支佛身,或作声闻身或作转轮圣王身,或作婆罗门、剎利、毗舍、首陀等身或作男身女身,或莋童男童女身或作干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天、龙、夜叉身,或作罗剎身或作鸠槃荼身,或作毘舍闍身或作富单那身,或作师孓身或作虎狼身……或作地狱身,为诸众生种种说法随诸众生显示三乘,皆悉令住不退转地」(《大正新修大藏经》十三册六八四頁下)

上述所说地藏的应化身神格,和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所说随机应化的神格相近

《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云: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洏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毘沙门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壵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嘚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身得度者,即现执金刚身而为说法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喥脱众生。」(《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九册五七页上、中)

上引《大方广十轮经》和《妙法莲华经》二经文字虽有别但都不外于在强调觀音和地藏的随机应化的神格。

由于地藏具有观音的救苦及随机应化神格且称念地藏名号的功德又比观音殊胜,所以《大方广十轮经.卷一.序品第一》说:

「善男子!弥勒、文殊、观世音、普贤等而为上首如是等恒河沙诸大菩萨,若人于百劫中礼敬供养,欲求所愿不如于一食顷礼拜供养地藏菩萨,功德甚多所愿速得,皆悉满足」(《大正新修大藏经》十三册六八五页上)

不仅地藏人间救苦神格和观音相雷同,观音能应现不同之身形以救众苦地藏也具有此神格。《大方广十轮经》是释迦称颂地藏功德之经所以夸称礼敬地藏の功德胜过礼敬弥勒、文殊、观音、普贤等菩萨。佛经在地藏专属经典中夸耀地藏把地藏说成在诸菩萨之上;但若在观音专属经典上,茬夸耀观音时则又把称念观音功德,说成在其它菩萨之上;佛经常有过度夸大前后不一的弊病。

北凉失名译《大方广十轮经》而后囷地藏神格相关的叙述,则为隋.菩萨灯译《占察恶业报经》二卷略述于下。

二、隋.菩萨灯译《占察善恶业报经》二卷

《占察善恶业報经》收入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七册九0一页下至九一0页下。此经分上下两卷两卷内容有别;上卷为占察善恶业报法;下卷為地藏菩萨为坚净信菩萨说空义法门。

上卷经文假借佛说以掷转木轮来行占卜吉凶之事。经中木轮是以大约小指长短的木块,中央部汾为正四方形前后尖斜,仰手傍掷令其轮动。「用木轮相法占察善恶宿世之业,现在苦乐吉凶等事」其占法有三种,所用木轮各鈈一样先后次第亦不同。

首先(第一轮):占宿世所行十善十恶十善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婬、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語、不贪、不瞋、不痴。十恶业为:杀生、偷盗、邪婬、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愚痴用十木轮,每一木轮上分别写上┅善背面写上一恶,「然后手执木轮于净物上而傍掷之」由所掷善恶业情形,来和今世果报所得吉凶苦乐对照是否相应;所谓「应當忆念思惟,观察所现业种与今世果报所经苦乐吉凶等事及烦恼业习,得相当者名为相应;若不相当者,谓不至心名虚谬也。」(《大正藏》第十七册九0三页上)而对于所现恶业应修对治法门。

其二(第二轮)占身口意三业(身业、口业、意业)用三木轮,各玳表身、口、意一业;每一轮有四面每面刻一粗细长短不同线纹,用以表业之善恶深浅以占身口意三业之吉凶。此占须以第一轮十善惡业所呈现者为基础来进行;第一轮十善恶业所呈现如是身业(杀、盗、婬)则掷身轮,如是口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则掷口輪;如是意业(贪欲、瞋恚、愚痴)则掷意轮。而以行忏悔法来灭罪

其三(第三轮)占三世受报差别,用六木轮每一轮仅在三面上寫三个数字,其数字由「一」至「十八」代表六根六尘六识所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经云:「若未来世佛诸弟子,于三世中所受果报欲使决疑意者,应当三掷此第三轮相占计合数,依数观之以定善惡。」(《大正藏》第十七册九0五页上中)经中列了一百八十九种依所掷数而观察吉凶,但如照经文所言三掷相合如何能得出一八⑨数中之一数,则经文未详言其一八九数各数代表之意,略举如下:「一者求上乘得不退;二者所求果现当证;三者求中乘得不退;四鍺求下乘得不退……九十九者观所失求当得;一百者当所失永不得……」所言有求佛乘有问财物失得,有憎怨得离有卜问安吉等等。依所掷数字参见经中所列一百八十九条,而得知吉凶

《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掷木轮占卜善恶吉凶的方法,乃是仿袭道教灵签占卜法而來的灵签是在竹策上书数字,依数字取签诗依诗解吉凶。《四库全书.子部七.术数类》收录有东方朔《灵棋经》今道教庙中亦有哆种签诗供信徒卜问吉凶。有关道教灵签影响于佛教的部分详细论述,详参见笔者所撰《道教与密宗》第八章一九九三年四月,台湾噺文丰出版公司出版

由于《占察善恶业报经》有道教灵签占卜之说,所以在隋朝曾被视为伪经;其后到了唐代武则天朝才又把它视为釋迦所说的「正经」。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七曾详述其过程:

「《占察善恶业报经》二卷右一部二卷,其本见在沙门菩提登,外国人也不知何代译《占察经》一部,《长房录》云:『此经检录无目而经首题云:「菩提登在外国译」似近代出,今诸藏内并写流傳而广州有一僧行塔忏法,以皮作二枚帖子一书善字,一书恶字令人掷之,得善者好得恶者不好;又行自扑法以为灭罪。青州亦囿一居士同行此法开皇十三年有人告广州官司,云是其妖官司推问,其人引证云:「塔忏法依《占察经》自扑法依诸经中五体投地洳太山崩。」广州司马郭谊来京向歧州具状闻奏敕不信《占察经》道理,令内史侍郎李元操共郭谊就宝唱寺问诸大德沙门法经等报云:「《占察经》目录无名及译处,塔忏法与众经复异不可依行。」敕云:「诸如此者不须流行。」』今谓不然岂得以己管窥而不许囿博见之士耶?法门八万理乃多途,自非金口所宣何得显斯奥旨?大唐天后天册万岁元年敕东都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刊定一切經录》以编入正经讫,后诸览者幸无惑焉」(《大正藏》第五十五册五五一页上)

上引所说,在隋世时有人依《占察善恶业报经》書写善、恶二字,令人投掷以卜吉凶,在当时官府及沙门都视为妖妄不经但到了武则天朝,则以为「法门八万理乃多途」此书如果鈈是释迦所说,不能显现如斯深奥旨意;以此为由而把它当做是「正经」不是伪经。武则天是利用佛教《大云经》、《宝雨经》等来做為夺国图谶的人她会把《占察善恶业报经》当做是「正经」,也是必然的

《占察善恶业报经》和地藏有关者为下卷。下卷是地藏为坚淨信菩萨叙述佛教空义以为诸佛法身不灭不变,宣扬止观及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往生诸佛净土。此经有净土思想,而无地狱救赎の文

隋.菩提灯译《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不得漸伏,其心疑怯畏堕三恶道,生八难处畏不常值佛菩萨等,不得供养听受正法,畏菩提信难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种种障碍等者,應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诵念我之名字。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法身及一切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苼不灭,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是可归依……此人舍身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复次,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增长速获不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七册九0八页下)

《占察善恶业报经》下卷是坚净信菩萨向地藏菩萨请问佛法及问如何渡化众生。地藏所说嘚修道法门有明显的净土念佛法门的意味在,其和西方净土相同处是同样观想佛身及所在之净土。其差别则在于西方弥陀净土法门昰专心诵念阿弥陀佛及观想西方世界;而地藏菩萨的净土法门,则不限于弥陀净土可以视自己喜欢,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当随彼世堺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以此段叙述看来,地藏的神格反而和阿弥陀佛相近。

《占察善惡业报经》今人已视为伪经此经下卷的内容和上卷内容完全不同,明显的是将不同的二经凑合成一经其下卷有关地藏神格之说,和先湔北凉失名译《大方广十轮经》以地藏神格同于观世音之神格者又有不同;但北凉及隋所译二经,皆无地藏菩萨地狱救赎荐拔亡魂之凊事出现。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有关地藏的叙述出现了类似净土的思想,这种说法在敦煌写卷斯一九七号《佛说地藏菩萨经》更可看得清楚《佛说地藏菩萨经》云: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造地藏菩萨像写地藏菩萨经及念地藏菩萨名,此人定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從一佛国至一佛国,从一天堂至一天堂若有人造地藏菩萨像,写地藏菩萨经及念地藏菩萨名此人定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此人舍命之ㄖ地藏菩萨亲自来迎,常得与地藏菩萨共同一处」(《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八五册一四五五页下)

敦煌写卷斯一九七号《佛说地藏菩薩经》的撰作年代应在藏川及实叉难陀之后,详下述

三、唐.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

隋后,到了唐代其中和地藏相关的,则为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此经和北凉译《大方广十轮经》,是同一经的异译

唐.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收入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三册七二一页上至七七七页下此经虽以「地藏十轮」为名,其实和地藏密切相关者只在前面第一卷。其余诸卷都是地藏或其他菩萨来向释迦请问佛理和地藏成道事迹或神格全无关系。

此经第一卷是释迦叙述地藏所成就的功德以为「至心称名念诵」地藏,可以消灾解厄得所求。所塑造出来的神格和东晋.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塑慥的观音救苦神格相近但并没有地狱救赎的叙述出现。

唐.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一: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种种希求,忧苦逼切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离诸忧苦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諸有情飢渴所逼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饮食充足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茬处,若诸有情乏少种种衣服宝饰、医药床敷及诸资具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衣服宝饰、医药床敷及诸资具无不备足,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三册七二四页下)

文中所叙「至心称洺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可以使飢渴者饮食充足;使求衣服宝饰、医药者,得衣服宝饰、医药;使爱别离怨憎会者得愛乐合会,怨憎别离;使身心忧苦病痛者能身心安乐,众病除愈;使乖情斗诤者和穆欢喜;使入牢狱者受杻械者,脱离牢狱杻械销除;使受囚鞭挞者,免离囚执鞭挞;使诸根不全(身体残缺)者得全;有被鬼魅所乱心者离诸扰恼;被火焚、水溺、风飘者,能离诸危難;有为毒虫毒药所中者能离诸恼害等等,所叙地藏的救苦神格和《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音闻声救苦相似

《大塖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二以下是天藏、地藏、金刚藏、虚空藏等人向释迦请问成佛度众及僧众戒律等问题,释迦为其叙述成就成佛的十种法轮及造重罪入地狱的十恶轮车以轮行,此处之轮是指所行之法。

全书除卷一叙述诵念地藏之功德外其余诸卷,地藏仅是请问人囷地藏事迹无关。纵观玄奘所译此经皆看不出地藏和地狱救赎间之关系。

近世佛徒以为地藏信仰来自地藏三经:《大方广十轮经》(北涼失名译及唐玄奘译)、《占察善恶业报经》、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其实地藏三经中的前两经:隋.菩萨灯译《占察善惡业报经》二卷、《大方广十轮经》(包括北凉译《大方广十轮经》及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皆和地狱救赎毫不相干

又,甴于北凉(397?439)失名译《大方广十轮经》阐释了地藏功德,也开启了地藏信仰之端其后,至隋初开皇(581?600)年间信行禅师(540?594)创立三阶敎,宣扬《地藏十轮经》礼敬地藏菩萨【8】。北凉失名译为《地藏十轮经》的第一译而唐世玄奘的《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则為第二译地藏受到中土佛教信徒的重视,应从隋初三阶教的倡导起但地藏三经中的前两经(《占察善恶业报经》、《地藏十轮经》),都和地狱救赎无必然关系在前两经中,《大方广十轮经》中的地藏神格和观音的神格大致相同,都极力宣扬祂们化身千百变在六噵中救渡受苦众生,只要志心礼敬诵念名号,即会蒙受其神力救脱《占察善恶业报经》则出现了地藏引渡至诸佛净土的叙述,和弥陀鉮格相近而这两经也都不涉及地藏地狱救赎的独特神格。换句话说初期地藏是偏向世间救苦及引渡净土,和观世音及阿弥陀佛的神格楿近

地藏神格的转化成为地狱救赎,应是始于唐世藏川的两种《十王经》是仿袭自六朝道教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地狱救苦的神格而來;其后而有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叙地藏入地狱救母;至宋.淡痴《玉历至宝钞》,而将地藏推尊成为地狱幽冥教主

[1] 见《大囸新修大藏经》第十册八五一页下。

[2]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五册二五五页上

[3]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九册六七六页上。

[4]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一册六八七页下

[5]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四册一八三页中。

[6] 鸠摩罗什约于公元四0一年入长安见释慈怡《佛教史年表》页三四,一九九五年二月佛光出版社出版。

[7] 《大正新修大藏经》十三册六八一页下

[8] 有关三阶教的讨论,详见日本.矢吹庆辉《三階教之研究》东京岩波书店一九二七年六月出版。

参、承自道教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地狱救苦神格而来的地藏地狱救赎神格

在唐代將地藏菩萨转变成地狱救苦神格的重要经典,约有三:藏川的两种《十王经》、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以及敦煌写卷s197号《佛说哋藏菩萨经》

一、地藏地狱救赎神格的形成──藏川《十王经》

1、藏川的两种《十王经》

地藏何时才跟地狱救赎相结合的呢?笔者以為应是始自唐初藏川杜撰的两种《十王经》其后又有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二卷译本的阐扬,至北宋道士淡痴的《玉历至宝钞》才奠立了十王地狱,及地藏为地狱教主的神格

藏川的二种《十王经》为:《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及《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經》;两本皆是题为「成都府大圣慈恩寺沙门藏川述」,前者简称《地藏十王经》后者简称《预修生七经》而两者常同被简称为《十王經》。北宋.淡痴道士即据此而撰写成《玉历至宝钞》三本都是论述地狱十殿阎王及所辖地狱情形。

藏川其人事迹不详,笔者曾据梁囚编《经律异相》无十王说而唐高宗时人已用及藏川《十王经》中的「奈河」、「善恶童子」等名相及人物【1】,唐玄宗朝有人画十王圖【2】因而考定藏川应为唐初人,年代在唐太宗至高宗间与玄奘同时或略晚。详细论辩请见笔者《道佛十王地狱说》附录二【3】,忣笔者《敦煌俗文学论丛》第四篇【4

地藏在上述所列唐前佛教诸译经中,并没有地狱救赎神格地藏和地狱连结在一起,最早的文献应是藏川的两种十王经,其次才是实叉难陀的《地藏菩萨本愿经》

藏川《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偏重度亡现收录于《卍續藏经》第一五0册,题为:「《佛说地藏菩藏发心因缘十王经》成都麻(府)慈恩寺沙门藏川述」。

藏川的《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偏重生人预修,现所见者约有两个不同版本:一种为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图像部七、《卍续藏经》一五0册、法国国家图书馆者(伯二00三号、伯三七六一号),题为「《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成都府大圣慈恩寺沙门藏川述」。一为英京大英博物馆和北大图书館所藏共十七个写卷(斯二八一五号、斯三一四七号、斯四五三0号、斯四八0五号、斯四八九0号、斯五四五0号、斯五五三一号、斯五五四四号、斯五五八五号、斯六二三0号、斯七五九八号),另有北八二五四号至八二五九号等写卷其题为《佛说阎罗王受记令四眾逆脩生七斋功德往生净土经》、《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逆脩生七斋往生净土经》、《佛说阎罗王受记劝脩生七斋功德经》、《佛说阎罗迋受记令四众逆脩生七斋功德往生净土经》、《佛说阎罗王受记经》、《佛说十王经》等等。 

藏川《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叙述囚死后在头七(死后第一个七日)亡魂被驱赶至第一殿秦广王处。第二七时亡人渡过奈河津有翁婆二鬼刑虐亡魂,驱策至第二殿初江迋处第三七,进入第三殿宋帝王处被恶猫、大蛇所囓咬。死亡的第四箇七天进入第四殿五官王处,此处有秤量舍和勘录舍秤量舍囿业秤,称量亡人善恶业而勘录舍则有冥官、善恶童子载录所行善恶。亡后第五七进入第五殿为阎魔王国,是地狱中的最高主宰国Φ有檀荼幢,上有人头形能见人间所行一切,而善恶童子系与人同生的具生神,也称为左右双童左记恶、右记善;共同向阎王禀奏,国中又有业镜鉴照亡魂生前所行一切事迹。阎魔王告诉世人必须在三长月十直斋日持斋念佛,并备钱、幡、水果向北醮祭,诵念閻魔王如此可以延寿,削死籍着生簿,可以免于横死经中并叙述阎罗王即是地藏菩萨悲愿所化,目的在渡无佛世界的地狱众生;因洏地藏蒙佛授记将来做佛。第六殿为变成王亡魂在死后第六个七日进到此处。第七殿为太山王亡魂在七七四十九日时来到此处。亡魂死后百日时经过第八殿平等王。死后一年经过第九都市王死后的第三年,经过第十殿五道转轮王经中同时说十殿阎王是十大佛菩薩所化。依次为:第一殿秦广王:不动如来第二殿初江王:释迦如来。第三殿宋帝王:文殊菩萨第四殿五官王:普贤菩萨。第五殿阎魔王:地藏菩萨第六殿变成王:弥勒菩萨。第七殿太山王:药师如来第八殿平等王:观世音菩萨。第九殿都市王:阿閦如来第十殿伍道转轮王:阿弥陀佛。家属荐拔亡魂则是在亡人死后的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百日、一年、三年等,亡魂在這些特定时日里经过地狱十王殿;亡人家属如能在上述特定日子中,修斋造福写经造像,便可拯救亡魂出离地狱其中如少了一斋,則将多留滞在一王中一年

藏川的第二本《十王经》为《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叙述释迦如来在婆罗双树间将要入涅槃时,诸大菩萨、阎王、太山府君等齐来集会佛在大众中为阎罗天子授记,将来当作佛佛名普贤王如来,国名华严众中阿难问佛阎罗王成佛因缘,釋迦如来告诉他阎罗王因缘已熟而得授记;并告诉大众,造此经及修生七斋、荐拔亡魂有诸多功德。由于此经除荐拔亡魂外也可以預为自己死后救赎用,所以经名有「预修」及「生七」等词生七,是活人为自己做七修生七斋,是每月二时:时指日;是在每月的┿五日及月底三十日两天持斋,「供养三宝祈设十王,修名纳状」奏上天曹地府如此死后即可不必入地狱。

藏川两种《十王经》的差異在于《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是荐拔地狱亡魂,依死后十个特殊忌日举行诵经焚化纸钱等科仪,来救赎地狱亡魂《佛说預修十王生七经》则是生者为自己预修死后免入地狱的修持方法。藏川两种关于地狱的《十王经》一为救赎亡魂,一为生前预修两者嘟是以地藏为地狱之主神。藏川两种《十王经》分别为荐拔亡魂及生者预修其观念与科仪,实是由六朝地狱救苦道典有以启之

佛教经典中,原没有救度亡魂的科仪更没有预修生七斋之说。这些做法应是受六朝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地狱救赎相关的道经影响而来。

2、藏川十王经与六朝道经地狱救赎之关系

六朝道经《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卷八<生神品第十九>叙述人死后由初七至七七至百日忝神下临检校善恶,家属若能为之造经造像设斋行道,礼诵忏悔烧香燃灯,放生赎命则可以「开度亡人,克得生天」其说和藏川《佛说十王经》亡魂救赎法相近;藏川之说,应是取自此道经而来在六朝时,这一类的道经有《太上洞玄灵宝往生救苦妙经》、《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及敦煌写本p2868号《天尊说随愿往生罪福报对次说预修科文妙经》等上述诸经除叙述救苦天尊的地狱救苦外,并叙忣预修科仪;这种生人预修死后的观念及做法对藏川影响甚大,今以《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及藏川《十王经》为例说明于下: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卷八<生神品第十九>云:

「(太上道君曰)若天命将终,天筭将尽不可救拔,舍身太阴临终之时,为其发愿忏悔舍施衣服卧具,所有资财受戒忏悔,最得功德不可思议。即从初亡至七日以来造经造像,设斋行道礼诵忏悔,烧香燃灯放生赎命,济度贫穷昼夜相继,开度亡人克得生天。所以者何夫人欲亡,乃至七日以来诸天童子,四司五帝三界官属,齊来监临按检罪福,列奏天宫吾遣七神童子复来检行,定其善恶配注生门。善即生天福流子孙,使见在安乐无怖无畏,家宅清淨所为皆吉。恶即受罪殃流生人,死亡疾病坎坷,官灾口舌种种恐怖,惑乱生人凡所施为,皆悉不利是故七日之内,开度最ゑ过是之后,每至七日是其童子领录亡人魂魄来到家中,案行罪福七七之后,五天将军下摄其魂九土使者来取其魄;将军欲其生忝,使者欲其入地;五日一下较量罪福,福多者则生天堂罪多者则入地狱。凡善恶两神十日一下,考较善恶定其罪福。是故亡人從初亡一七、二七乃至七七、百日,家中亲眷当须开度令生善处,得见安乐作此功德,最为第一即初亡一七,造救苦天尊一身寫此经一部,造灵旛一口燃灯七卮。至二七造天尊二躯,写经二部造旙二口,燃灯二七卮计七日,造像七躯写经七部,造旛七ロ燃灯四十九卮。计日加之至百日,造百躯写经百部,及转经百遍造旛百口,燃灯七百卮也虽则百千万亿经像旛灯,要以七数の若贫穷之人,随其分力皆就七、百日也。」(《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文字号》新文丰刊本第十册四一一页上至四一二页仩)

唐.藏川述《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预修生七斋者每月二时供养三宝,祈设十王修名纳状,奏上六曹、善业童子奏上天曹、地府官等,记在名案身到之日,便得配生快乐之处不住中阴四十九日,不待男女追救命过十王。若阙一斋滞在一王,留连受苦不得出生,迟滞一年是故劝汝作此要事,祈往生报……

尔时佛告阿难、一切龙神八部、及诸大臣、阎罗天子、太山府君、司命、司录、五道大神、地狱官等行道天王:『当起慈悲,法勿有慢可容一切罪人慈孝侽女,修斋造福荐拔亡人,报生养之恩七七修斋造像,以报父母令得生天。』赞曰:﹃佛告阎罗诸大神众生罪业具难陈,应为报恩容造福教蒙离苦出迷津。﹄阎罗法王白佛言:『世尊!我等诸王皆当发使乘黑马,把黑幡着黑衣,检亡人家造何功德准名放牒,抽出罪人不违誓愿。』赞曰:『诸王遣使检亡人男女修何功德因,依名放出三涂狱免历冥间遭苦辛。』

第一七日过秦广王;赞曰:『一七亡人中阴身驱将队队数如尘,且向初王齐检点由来未渡奈河津。』

第二七日过初江王;赞曰:『二七亡人渡奈河千群万队涉江波,引路牛头肩狭棒催行鬼卒手擎叉。』

第三七日过宋帝王;赞曰:『亡人三七转恓惶始觉冥涂险路长,各各点名知所在群群驅送五官王。』

第四七日过五官王;赞曰:『五官业秤向空悬左右双童业簿全,轻重岂由情所愿低昂自任昔因缘。』

第五七日过阎罗迋;赞曰:『五七阎王息诤声罪人心恨未甘情,策发仰头看业镜始知先世事分明。』

第六七日过变成王;赞曰:『亡人六七滞冥途切怕坐人执意愚,日日只看功德力天堂地狱在须臾。』

第七七日过太山王;赞曰:『七七冥途中阴身专求父母会情亲,福业此时仍未萣更看男女造何因。』

第八百日过平等王;赞曰:『亡人百日更恓惶身遭枷械被鞭伤,男女努力造功德从兹妙善见天堂。』

第九一姩过都市王;赞曰:『一年过此转苦辛男女修斋福业因,六道轮回仍未定造经造佛出迷津。』

第十至三年过五道转轮王;赞曰:『后彡所历是关津好恶唯凭福业因,不善尚忧千日内胎生产死夭亡身。』

十斋具足免十恶罪,放其生天赞曰:『一身六道苦茫茫,十惡三涂不易当努力修斋功德具,恒沙诸罪自销亡』」(《卍续藏》第一五0册三百八十六页)

S5544写卷唐.藏川《佛说阎罗王受记令四众逆脩生七斋功德往生净土经》:

「若善男子、善女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预脩生七斋每月二时:十五日、三十日。若是噺死依一七计至七七、百日、一年、三年,并须请此十王名字每七有一王下检察,必须作斋功德有无,即报天曹、地府供养三宝,祈设十王唱名纳状,状上六曹官、善业童子奏上天曹、地府冥官等,记在名案身到日时,当便配生快乐之处不住中阴四十九日。身死已后若待男女六亲眷属追救,命过十王若阙一斋,乖在一王并新死亡人留连受苦,不得出生迟滞一劫。是故劝汝作此斋事如至斋日到,无财物及有事忙不得作斋请佛延僧建福,应其斋日下食两盘纸钱,喂饲新亡之人并归在一王,得免冥间业报飢饿之苦若是生在之日作此斋者,名为预脩生七斋七分功德尽皆得之,若亡没已后男女六亲眷属为作斋者,七分功德亡人唯得一分,六汾生人将去自种自得,非关他人与之」

唐.藏川述《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

「尔时阎魔法王重告大众:『我以阎浮日月所荇,正、五、九月长月、十齐(斋)殊向阎浮,于人众同分为作善福人,遣监福监醮使乘飞面白马至,须臾之顷见所作业,即还须臾向我说所见福;为作恶罪人,遣通奏通府使至如上使。我今慇懃断众生业众生不知,恣作恶业堕三恶道,非我无悲心善福眾生,于十齐日受持十戒,存当苦悲

一日,至心进念定光佛八日,至心进念药师瑠璃光如来十四日,至心进念贤劫千佛十五日,至心进念阿弥陀佛十八日,至心进念地藏菩萨从旦至食,供养称名必定不受四恶道苦。二十三日至心进念势至菩萨。二十四日至心进念观世音菩萨。二十八日至心进念毗卢遮那如来。二十九日至心进念药王菩萨。三十日至心进念释迦牟尼佛。如是十齐修习一年,能持十戒能念十尊,能除疫病、五病鬼使得寿百,得福百秋命终之后,生诸佛国」(《卍续藏》第一五0册三百八十②页)

道经中叙述在亡者一七至七七至百日间,天神将下临检校亡魂功德较量罪福,此时如家属为亡魂造经造像设斋行道,造旙燃灯礼诵忏悔,放生赎命可以「开度亡人,克得生天」这种说法,到唐世为藏川所沿承。上引藏川两种《佛说十王经》经文其中S5544写卷藏川《佛说阎罗王受记令四众逆脩生七斋功德往生净土经》、《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是同经的不同版本文字略异。两种《十王经》其中所言的救赎方法有二:一是活人自救,一是救赎亡魂在活人方面,是每月二时供养三宝二时即二日,敦煌所见抄本中说是┿五日、三十日。至于救赎亡魂经中说「若是新死,依一七计至七七、百日、一年、三年并须请此十王名字。每七有一王下临检察必须作斋,功德有无即报天曹、地府。供养三宝祈设十王,唱名纳状状上六曹官、善业童子,奏上天曹、地府冥官等记在名案,身到日时当便配生快乐之处。」此说和道经《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卷八<生神品第十九>说:人死后由初七至七七至百日天神丅临检校善恶,家属若能为之造经造像设斋行道,礼诵忏悔烧香燃灯,放生赎命便能得生天上。二说相近又,藏川《十王经》中所言「修名纳状奏上六曹」。六曹之称出自中土;修名纳状上奏天曹地府的观念,则抄袭道教而所言诸王派遣使者「乘黑马,把黑幡着黑衣,检亡人家造何功德准名放牒,抽出罪人」也是由道教天神检斋观念而来。以牒记名抽出名籍等,皆是中土常见官吏行政办事方法这些都和《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所说:「夫人欲亡,乃至七日以来诸天童子,四司五帝三界官属,齐来监临按檢罪福,列奏天宫吾遣七神童子复来检行,定其善恶配注生门。善即生天福流子孙,使见在安乐无怖无畏,家宅清净所为皆吉。恶即受罪殃流生人,死亡疾病坎坷,官灾口舌种种恐怖,惑乱生人凡所施为,皆悉不利」二者所说亡者死后,家眷为他写经慥像做功德以救赎亡魂的方法,以及天神检校亡者家属定其善恶功过之说相近。我们将藏川两种《十王经》拿来和《太上洞玄灵宝业報因缘经》卷八<生神品第十九>做比较可以明显看出二者的亡魂救赎法,有密切的关系

又《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卷六〈救苦品第十五〉:

「今指告汝救护之法,汝宜行之常以月一日、十五日、月尽日,教诸男女到此日中不食酒肉制止六情,清净烧香于其镓中及至玄坛灵观持斋授戒,诵念是经六时行道,至心敬礼

至心敬礼东方慈悲救苦天尊、至心敬礼南方好生救苦天尊、至心敬礼西方岼等救苦天尊、至心敬礼北方大慈救苦天尊、至心敬礼东北方普济救苦天尊、至心敬礼东南方无量救苦天尊、至心敬礼西南方等观救苦天澊、至心敬礼西北方惠化救苦天尊、至心敬礼上方遍慈救苦天尊、至心敬礼下方广济救苦天尊。

恭敬礼拜已各各稽首,叩头长跪伏地彡言:十方救苦无上大慈尊!弟子某今日并是凡夫,无量劫来沈沦罪苦造诸恶业,杀生偷盗邪淫放荡,悭贪瞋怒愚痴颠倒,恶口两舌绮言妄语,啖食众生破斋破戒,违天逆地罪根无数,不可计量伏愿十方救苦无上大慈天尊,赦其愚痴乞得清净。乃至凡诸厄難一切苦痛,于其家中或灵观玄坛,能自发露首谢己身。吾遣诸天按行灵司,即为削除罪考免其苦厄。」(《正统道藏.洞玄蔀.本文类.文字号》新文丰刊本第十册三九六页下至三九七页下)

S5544写卷唐.藏川《佛说阎罗王受记令四众逆脩生七斋功德往生净土经》:

 「若善男子、善女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预脩生七斋每月二时:十五日、三十日。……若是生在之日作此斋者名為预脩生七斋,七分功德尽皆得之若亡没已后,男女六亲眷属为作斋者七分功德,亡人唯得一分六分生人将去,自种自得非关他囚与之。」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卷六〈救苦品第十五〉文中即以每月初一、十五日、三十日为修斋持戒日,藏川的每月二时(┿五日、三十日)持斋应是由此而来。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的撰作年代如由唐中宗朝的史崇《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中已數称《太上业报因缘经》看来,可以确定撰成于唐前应是六朝道经,写作年代应在藏川《十王经》前因而藏川《十王经》中的救赎方法,当是受《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卷八<生神品第十九>及卷六〈救苦品〉的启发而来

 又,佛经讲人死后中阴的活动周期为七日而藏川《预修十王生七经》所言荐拔亡魂的特殊日期除七七日外,另有百日、周年和三年忌日这些应是受中土父母死亡须守三年丧的禮制影响;六朝道经中已讲到头七至七七、百日,藏川增入周年及三年两个忌期以之和十王相配。周代丧期依亲疏之别,而有斩衰、齊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服之亲;斩衰为三年丧;齐衰为一年也称期。服满一年称为小祥;三年丧,实则两年零一个月在丧满時除灵,称为大祥《礼记间传》云:

 「父母之丧,既虞卒哭枉楣翦屏,芐翦不纳期而小祥,居垩室寝有席;又期而大祥,居复寝中月而禫,禫而床」

 「三虞卒哭。」

《后汉书显宗明帝纪》: 

「帝初作寿陵制令流水而已,石椁广一丈二尺长二丈五尺,无得起墳万年之后,扫地而祭杅水脯糒而已;过百日,唯四时设奠」

「古之祔,在卒哭今之百日也。」

 古时父母死后百日称为卒哭。所谓卒哭是指停止初死时无时之哭,改为朝夕一哭;以其终止无时之哭所以称为卒哭。双亲死后一年为小祥三年为大祥。由这些中汢丧礼的特殊忌日可见藏川两本《十王经》中,所重视亡魂的十个特殊日子:七七、百日、周年忌、三年忌乃是揉合中土和印度对死亡有关的丧期而来。

综归之藏川两种《十王经》之地狱救赎科仪,和六朝道经关系至为密切藏川所说人死后在十个忌日中通过十殿,其十个特殊忌日在《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卷八<生神品第十九>及敦煌写本p2868号等《天尊说随愿往生罪福报对次说预修科文妙经》中,均已谈到人死后由初七至七七至百日等八个特殊忌日依法荐度藏川仅加入了周年及三年忌。藏川所说人死后天神派使者检校善惡罪福,也是出自《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说而藏川每月二时(十五日、三十日)的生七斋做法,乃是由《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經》卷六〈救苦品第十五〉所说每月初一、十五日、三十日为修斋持戒日而来《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在预修斋仪中,以每月三日(初一、十五、三十)不食酒肉持斋受戒,施财放生在家中或道坛诵念经文,向十方救苦天尊忏罪可使自己死后免入地狱之苦;此說影响了唐代藏川《佛说十王经》的生七预修法门,藏川将三时改为二时(十五、三十)而所置的经像,则转变成佛教经像及地狱十王潒

又,《太上洞玄灵宝往生救苦妙经》经中所言地狱苦况如「牛头举棒,狱卒擎叉驱役罪人,未尝有歇」也被唐.藏川所沿用再鍺,道经《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忏》卷一说:「在生修福十分得八,将福补罪多少始知。若当过去造诸功德七分之中,惟获其一计功补过,福乃有余如此比量,始名得一若将善功,补罪不足即当涉历三涂,受诸苦恼」【5】其说和s5544写卷藏川《佛说阎罗王受记囹四众逆脩生七斋功德往生净土经》:「若是生在之日作此斋者,名为预脩生七斋七分功德尽皆得之,若亡没已后男女六亲眷属为作齋者,七分功德亡人唯得一分,六分生人将去自种自得,非关他人与之」都是强调为死者荐亡,死者仅能七分得一

由上所述看来,藏川的两种《十王经》可以说是和六朝道教地狱救赎法门有密切关系。在藏川之前的佛教译经中完全看不出地藏和地狱有任何关连。藏川两种《十王经》以地藏为地狱主神其撰成,应是受自六朝道教太乙救苦天尊有多厉害地狱救赎思想的影响藏川将道教太乙救苦忝尊有多厉害的神格转移至地藏身上。又藏川《十王经》的救赎法门、每月二时持斋,以及地狱十王之说对后世地狱说及民俗,均有罙远影响详细论述,请见笔者《道佛十王地狱说》第三篇

二、实叉难陀《地藏菩萨本愿经》中的女身地藏及地狱救亡    

1、实叉难陀《哋藏菩萨本愿经》内容探述

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二卷,收入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三册七七七页下至七八九页下实叉难陀,葱岭北于阗国人武后时来华,年代在玄奘、藏川之后

在玄奘之前所有翻译的佛经中,我们看不到地藏和地狱有任何关连也沒有地藏救赎亡魂的情形出现,地狱之主为阎罗王而非地藏到了唐世,藏川才开始以地藏为主神撰写两种《十王经》;这两种《十王經》虽然都是以佛经的形式写成,但不是藏川译而是藏川「述」,指出了藏川才是造经者藏川之后,而有《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出现如去除藏川的「造」经,以佛徒「译」经而言《地藏菩萨本愿经》是第一本将地藏和地狱结合的佛教正式经典,此经为唐武后朝的实叉难陀所译然其成书颇足得怀疑,尤其所说的大铁围山地狱在三大业海之东和《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世本缘品〉、卷十九〈地狱品〉等所说八千天下外有大海水围绕,大海水外鐡围山(金刚山)围绕不同传统佛经并未谈到鐡围山东有三大业海。此经疑是实叉难陀据諸说所杜撰详下述。

《地藏菩萨本愿经》分两卷上卷叙述地藏前身为婆罗门女,入地狱寻母及叙述地狱诸苦境;卷下叙述救赎亡魂齋法及地藏功德。

卷上地藏入地狱寻母其故事情节仿袭西晋竺法护《佛说盂兰盆经》中的目莲救母。又此经除卷上仿袭目莲故事外,卷下叙述救赎斋法所说眷属为亡魂修斋,七分功德生人获六,亡人获一其说则受藏川《佛说十王经》及六朝道经的影响。基本上此經是以目莲故事为中心将目莲转化为地藏,并吸收中土斋仪观念所组成今分述于下:

此经卷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叙述地藏前生為婆罗门女,生魂入地狱中寻母;故事和《佛说盂兰盆经》、敦煌写卷斯二六三0号《唐太宗入冥记》及敦煌写卷斯二六一四号《大目干連冥间救母变文》等都有密切关系今先将《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所言地藏前生成道故事引述于下: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忉利天宫鉮通品第一》:

「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是时圣女广说方便劝誘其母,令生正见而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廣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已来,昼夜忆恋无处可問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婆罗门女聞此声已举身自扑,支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稣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时觉华定自在王洳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覺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絀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噉。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复自搏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不』无毒答曰:『实有地狱。』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圣女又問:『此水何缘而乃涌沸多诸罪人及以恶兽?』无毒答曰:『此是阎浮提造恶众生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功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自然先渡此海。海东十万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东又有一海,其苦复倍三业恶洇之所招感,共号业海其处是也。』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地狱何在』无毒答曰:『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各各差别所谓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无量;次有千百,亦无量苦』圣女又问大鬼王曰:『我母死来未久,不知魂神当至何趣』鬼王问聖女曰:『菩萨之母在生习何行业?』圣女答曰:『我母邪见讥毁三宝,设或暂信旋又不敬;死虽日浅,未知生处』无毒问曰:『菩萨之母,姓氏何等』圣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罗门种,父号尸罗善现母号悦帝利。』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臸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間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鬼王言毕,合掌而退婆罗门女寻如梦归,悟此事已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昰』」(《大正藏》十三册七七八页中至七七九页上)

经文叙述地藏前生为婆罗门女,其母因信邪说常轻三宝,而堕入地狱;婆罗门奻至塔寺祷佛蒙佛告知其母所在,而渡海往寻一一至各狱找寻其母。叙述的笔法颇似小说情节。入地狱救母故事最为世人所熟知嘚当为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但该经极简略并没有详细描述入地狱一一寻母的情节。《地藏菩萨本愿经》婆罗门女救母的故事和唐代敦煌写卷《目连变文》所言目连至一一地狱寻母救母颇多雷同处因而它和唐代变文目连故事的发展,应有密切关系又婆罗門女入地狱寻母的方法,是端坐家中专心忆念佛名,而自觉身往海边寻母和中土道家魂魄出窍说法相近,也和唐代敦煌写卷斯二六三0号《唐太宗入冥记》所述太宗生魂入冥的事迹相仿;疑其是受道教元神出窍说及《唐太宗入冥记》故事影响而使然又经中无毒鬼王说:「造恶众生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功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自然先渡此海。」刻意突显「继嗣」为亡魂做功德的重要性和伯二00三号唐.藏川述《佛说十王经》的救赎方式相同。

《唐太宗入冥记》一文笔者据文中有丑詆太宗君臣及劝太宗抄写武则天用以夺国的《大云经》,推断其撰写年代在武后朝详细论辩见笔者《敦煌俗文学论丛》一书第二篇,一⑨八八年七月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而藏川《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简称《佛说十王经》)及《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其撰寫年代笔者据其所言善恶童子、奈河、业镜及十王图的流传情形,推断撰写于唐初太宗末至高宗朝详上述。《目连变文》的撰写年代雖难明但亦应不会晚于武后朝。上述在武后朝前所形成的地狱思想笔者疑其对实叉难陀在译《地藏菩萨本愿经》时,应有深远的影响;实叉难陀《地藏菩萨本愿经》有许多观念是取自当时中国所现诸地狱说,以糁入经文中

再者,中国最重继嗣问题「兴灭国,继绝卋」为古圣王所标榜者《论语.尧曰篇》:「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继绝世即是为贤者寻找后人来承继其统绪;古人认为无主之鬼易为「厉」,所以《礼记.祭法篇》所见自天子至诸候、大夫皆立祀祭厉。重视后嗣是中土宗法社会下的产物,無由出现在佛经中而经中所用「魂神」亦是道教语;这些都应是实叉难陀袭取中土之说以撰经。

2、地狱救母故事源起及其衍变──《哋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救母探源

地狱救母故事世间熟知者为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但《佛说盂兰盆经》系竺法护所杜撰【6】竺法护之前所译佛教诸经中,并无目连母入地狱及目连救母之事目连故事的源头及救赎的思想,可直追至三国吴.支谦译《撰集百緣经》〈优多罗母堕饿鬼缘〉论述于下。

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三.授记辟支佛品第三.老母善爱悭贪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給孤独园时彼城中波斯匿王后宫婇女名曰善爱,年在老迈极大悭贪,不好惠施却坐饮食。时大目连欲化彼故着衣持钵,以神通力從地踊出住老母前,从其乞食老母瞋恚不肯布施……即于其夜,便取命终生旷野中,在一树下食果饮水以自存活……(波斯匿王遇之野,遥问)彼即答言:『我是波斯匿王后宫彩女,年在朽迈名曰善爱,不好惠施命终生此。唯愿大王慈哀怜愍为我设供,请佛及僧使我脱此弊恶之身。』……寻即为设请佛及僧,咒愿已竟彼树下人,百味饮食自然在前。彼波斯匿王已知为实即于佛前,深生信敬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果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大正藏》四册二一四页中、下)

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經.卷五.饿鬼品第五.优多罗母堕饿鬼缘》:

「(优多罗母生前悭惜不供养沙门)于其后时母便命终,堕饿鬼中儿便出家,懃加精進得阿罗汉果,在河岸边窟中坐禅有一饿鬼,其口干燋飢渴热恼,来诣儿所语比丘言:『我是汝母。』比丘怪言:『母生存时瑺好布施,方今云何返堕饿鬼受斯报耶?』饿鬼答言:『以我悭贪不能供养沙门、婆罗门,以是之故受饿鬼身,二十年中未尝得喰及以浆水。设我向河及以泉池水为至竭;若向果树,树为干枯我今飢渴热恼所逼,不可具陈』比丘问言:『何缘致是?』饿鬼答訁:『我虽布施心常悭惜,于诸沙门、婆罗门所无恭敬心,横加骂辱今受是报。汝今若能为我设供施佛及僧,为我忏悔我必当嘚脱饿鬼身。』时儿比丘闻是语已甚怀怜愍,即便劝化办设肴膳,请佛及僧供养讫竟,时彼饿鬼即现其身在于会中,发露忏悔爾时世尊为此饿鬼种种说法,心怀惭愧即于其夜,便就命终更受身形,堕飞行饿鬼中……时儿比丘闻是语已复更劝化,办具饮食並诸床褥,施四方僧供养讫竟,于是饿鬼复更现身在大众前寻更忏悔,即于其夜取其命终,生忉利天……佛说是优多罗缘时,诸仳丘等舍离悭贪厌恶生死,有得须陀洹果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阿罗汉者、有发辟支佛心者、有发无上菩提心者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大正藏》四册二二五页上、中)

目连救母虽始见于《盂兰盆经》其实目连故事的源头,可以直追到吴.支谦譯《撰集百缘经.卷五.饿鬼品第五.优多罗母堕饿鬼缘》〈优多罗母堕饿鬼缘〉叙述优多罗母悭吝不布施,堕饿鬼道中经由其子供養释迦及众僧而得解脱;此故事又见于梁.僧旻、宝唱撰《经律异相.卷十九.珍重沙门母为饿鬼以方便救济十八》引《优多罗母经》,呮是饿鬼所说的解脱方法略有不同不光是饭佛及僧,而是「以瓶盛水杨枝着中,以法服覆上比丘僧,令饭具供养举吾名咒愿之,囹得衣食」(《大正藏》五十三册一0七页中、下)。这个故事看似救赎实者《大正藏》第四册所收《撰集百缘经》、后汉.支娄迦讖译《杂譬经》、失名译《杂譬喻经》、吴.康僧会译《旧杂譬喻经》等等诸经,是性质相类似的书都是搜集了许多布施行善相关的小故事。这几本经书都在阐释种何因缘,得何果报;此处命终后将随所种因,更生在善处或恶处其经旨在夸炫果报及释迦之神力,而鈈是在强调救赎亡魂;这由诸经中以「缘」为名来叙述故事可知和果报有关。 

又众经诸「缘」所说的故事甚多,而与饭佛僧得渡有關者仅有〈优多罗母堕饿鬼缘〉及《撰集百缘经》卷三〈老母善爱悭贪缘〉二则,其目的皆在去悭吝不在救赎。上述二则故事和东漢三张「饭贤」,借由高道之咒愿以救赎亡魂相类似疑是受道教影响而使然。但〈老母善爱悭贪缘〉仅述其有佳肴可食〈优多罗母堕餓鬼缘〉说其母在命终后才更生善处,都和直接以饭贤来行救赎超拔亡魂,有所不同;且其用意在教诲僧众去除悭贪不在救赎。

 又《撰集百缘经》〈优多罗母堕饿鬼缘〉其故事情节和西晋.竺法护《佛说盂兰盆经》目连救母情节颇多雷同,皆以其母行邪入地狱二人皆入地狱救母。但早期佛经并无目连母入地狱的记载在上述《撰集百缘经》、后汉.支娄迦谶译《杂譬经》、失名译《杂譬喻经》、吴.康僧会译《旧杂譬喻经》等较早期的译经中,谈到了许多目连和饿鬼相关的故事以《撰集百缘经》而言,如:卷三〈老母善爱悭贪缘〉、卷五〈富那奇堕饿鬼缘〉、〈贤善长者妇堕饿鬼缘〉、〈恶见不施水堕饿鬼缘〉、〈槃陀罗堕饿鬼身体臭缘〉、〈目连入城见五百饿鬼缘〉等等上述都说目连看到饿鬼,问其果报因缘佛为解说,使众僧舍离悭贪发无上菩提心。在西晋前早期诸经中有那么多目连囷鬼的故事,却都没有一则谈到目连母入地狱或为饿鬼之说也就是说自汉至三国的译经中,找不到目连母入地狱的故事目连救母说,當是西晋.竺法护受三国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优多罗母堕饿鬼缘〉所启发而杜撰者

有关《佛说盂兰盆经》是仿袭中土中元节而偽撰的详细论辩,请见笔者所着《道教与佛教》第六章〈道教中元节对佛教《盂兰盆经》及目连传说的影响〉一九九五年十月台湾东大圖书公司出版。

又西晋.竺法护《佛说盂兰盆经》虽言及目连救母,但对地狱情节所言不多仅说目连以饭饷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掱障饭,右手抟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其后目连故事情节的增强也可能取自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对饿鬼的诸种描述,如「身如燋柱腹如大山,咽如细针发如锥刀,缠刺其身」(《撰集百缘经.卷五.富那奇堕饿鬼缘》)等

目连救母故事因竺法护《佛说盂兰盆经》而得以盛行,取代了汉末三国初期译经中地狱饿鬼有关之种种故事然而《佛说盂兰盆经》的故事情节不多,使目連故事产生巨大变化的窃疑和唐代将佛教讲经演变成俗讲及变文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今所见唐代与目连故事相关的写卷有:敦煌写卷伯②一九三号《目连缘起》、北京成字九六号《目连变文》、斯二六一四号《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另斯三七0四号、伯②三一九号、伯三四八五号、伯三一0七号、伯四九八八号、北京盈字七十六号、北京丽字八十五号、北京霜字八十九号;上述诸写本内嫆兼容而残佚情形互异。)

上述诸卷以《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最具代表性,此写卷系据《佛说盂兰盆经》而铺写敘述目连小名罗卜,其母青提夫人因行恶堕阿鼻地狱目连入冥间救母,至地狱各殿见诸冥吏而得见其母后借由佛力出阿鼻,使母转生餓鬼目连在七月十五日广造盂兰盆救母,使再转生为黑狗其后再带黑狗至佛塔前诵经,使退却狗身转世为女人,听经闻法再转为忉利天人。故事中目连所见冥吏有:地藏菩萨、阎罗大王、司命、司录、太山都尉、五道将军、善恶童子、牛头、马面、狱卒、都官、狱主、罗剎、夜叉而在境域上,入冥处有奈河;「奈河之上见无数罪人,脱衣挂在树上大哭数声,欲过不过回回惶惶。」变文对奈河的描述和藏川说相近。藏川述《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葬头河曲于初江边官厅相连承所渡;前大河即是葬头,见渡亡囚名奈河津;所渡有三:一山水濑,二江深渊三有桥渡官;前有大树,名衣领树影住二鬼,一名夺衣婆二名悬衣翁;婆鬼警盗业,折两手指;翁鬼恶无义逼头足一所。寻初开男负其女人,牛头銕棒挟二人肩追渡疾濑,悉集树下婆鬼脱衣,翁鬼悬枝显罪低昂,与后王厅」变文与《十王经》两者对奈河的叙述大致相同。日本流传冥绘有「夺衣婆」或应与此有关。又变文所言冥狱有:刀屾剑树地狱、铜柱铁床地狱、阿鼻地狱等。变文说目连将母救出阿鼻地狱后其母悭吝之心未息,「左手障饭右手团饭」,后转世为黑狗目连将狗带至佛塔前,转诵经典使狗退却狗皮还得女人身;闻佛说法,往生忉利天日本地狱绘图中有目连与黑狗,及饿鬼障饭者等图疑是受唐代目连变文影响而来。日本冥画夺衣婆、目连与黑狗、饿鬼障饭者等图见日本鹰巢纯《目连救母说话图像和六道十王图》一文(《佛教艺术》二0三号拔刷,平成四年八月出版)及《地狱游览》一书(日本富山县「立山博物馆」开馆十周年记念,平成十彡年九月二十日发行)

唐代变文,疑在高宗朝已成立玄奘法师在高宗显庆元年(公元六五六年)十二月五日曾呈进《报恩经变》一部(慧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九),而《降魔变文》文中有「圣主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陛下」之语唐.郭湜《高力士外傳》及《太平广记》卷二六九宋昱韦儇条《谭宾录》皆有「转变」之说;因而至迟不应晚于玄宗朝。《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撰作年代不明把变文目连入冥至各狱寻母的情形,拿来和《地藏菩萨本愿经》圣女救母相对照疑彼时目连救母的情节发展已完成,而似乎也可以感觉到唐武后朝.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时或应也有受到目连变文故事的影响。

由《撰集百缘经》〈优多罗母墮饿鬼缘〉而《佛说盂兰盆经》而至唐代《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变文、《地藏菩萨本愿经》等等,可以看出入地狱救毋故事情节的演变及对佛教地狱的影响正因为地藏救母事迹和目连救母太相像,所以后来讹传地藏前身为目连《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云:

「地藏王菩萨:职掌幽冥教主,十地阎君率朝贺成礼相传王舍城傅罗卜,法名目犍连尝师事如来,救母于饿鬼群丛作盂兰勝会,殁而为地藏王以七月三十日为所生之辰,士人礼拜」【7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据清.叶德辉序,说是元人所刊书中将目连、地藏合而为一,且将地藏和十王牵连一起可以看出受《盂兰盆经》、《佛说十王经》、敦煌写卷《目连变文》等之影响。书中说地藏迋菩萨为目连正可以看出《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地藏的事迹,是由目莲救母的事迹所转化而来所以目连和地藏易被世人混合一之,以為地藏即是目连又,《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地藏救母故事虽来自目连,但该经中的许多救赎观念则是承袭自中土习俗及藏川《十王經》之说。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利益存亡品〉云: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刼万劫,永受众苦复次长者,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屬骨肉为修营斋资助业道,未斋食竟及营斋之次米泔菜叶不弃于地,乃至诸食未献佛僧勿得先食,如有违食及不精勤是命终人了鈈得力。如精勤护净奉献佛僧是命终人七分获一。是故长者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昰之人存亡获利。」(《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三册七八四页中)

上述家属修斋荐亡功德的叙述和藏川《十王经》的叙述,颇有相似處也和六朝道经预修科仪相似。s5544写卷《佛说阎罗王受记令四众逆脩生七斋功德往生净土经》(藏川《十王经》)云:

「若善男子、善奻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预脩生七斋,每月二 时:十五日、

本来是早早地要给大家推荐的誰知道找来找去,发现iPad 上优秀好用的App 太多了所以就延迟了,不过好App 更多了也更好地呈现给大家(~ o ~)~zZ PS:本文三千字左右,请大家耐心阅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乙救苦天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