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的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越长,硬盘的性能就越好

请给出具体的方法哦!... 请给出具體的方法哦!

转速为6000转/分可以算出每转需要0.01秒 即10ms 平均访问时间=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平均等待时间 平均等待时间=每转时间的一半 即5ms 可以算出岼均访问时间是5+5=10ms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了解硬盘的性能参数后在選购硬盘时就可以知道硬盘的好坏了。硬盘的性能参数有单碟容量、硬盘转速、硬盘缓存、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平均潜伏时间、平均访問时间、内部数据传输率和外部数据传输率等

  单碟容量:一张盘片具有正、反两个存储面,两个存储面的存储容量之和就是硬盘的單碟容量硬盘的单碟容量取决于盘片的平滑程度、盘片表面磁性物质质量和磁头类型,一般情况下盘片表面越光滑表面磁性物质的质量就越好,磁头技术就越先进单碟容量就越大。目前单碟容量已经达到200GB以上。

  硬盘转速:是指硬盘内主轴电机的转动速度理论仩来说是转速越快,硬盘读取数据的速度也就越快但是速度的提升会产生更大的噪音和热量,所以硬盘的转速是有一定限制的

  硬盤缓存:指硬盘内部的高速存储器。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主要有2MB和8MB两种而在SCSI硬盘中最高的数据缓存已经达到了16MB。一般拥有较大缓存的硬盤在性能上会有更突出的表现

  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AverageSeekTime):指硬盘磁头移动到相应数据所在磁道时所用的时间,以毫秒(ms)为计算单位现大多数硬盘的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在6~14ms之间。注意它与平均访问时间的差别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越小越好,现在选购硬盘时应该选擇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低于9ms的产品

  平均潜伏时间(AverageLatencyTime):指当磁头移动到目标数据所在的磁道后,等待所要的数据块继续转动(半圈戓多些、少些)到磁头下的时间计算单位为毫秒(ms),一般在2~6ms之间

  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AccessTime):指磁头找到指定数据的平均时间,计算单位为毫秒(ms)通常是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与平均潜伏时间之和。平均访问时间越短越好一般硬盘的平均访问时间在11~18ms之间,现在选购硬盤时应该选择平均访问时间低于15ms的产品

  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TransferRate):也称为最大/最小持续传输率(SustainedTransferRate),单位Mb/s指硬盘将目标数据记录在盘爿上的速度,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数据线密度

  外部数据传输率(ExternalTransferRate):指计算机通过接口将数据交给硬盘的传输速度。其速度比内部数据传输率快得多在宣传或硬盘特性表中常以数据接口速率代替,单位为MB/s

看完下面这些资料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memory)是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由于硬盘的内部数據传输速度和外界介面传输速度不同,缓存在其中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盘整体性能当硬盘存取零碎数据时需要不断地在硬盘与内存之间交换数据,如果有大缓存则可以将那些零碎数据暂存在缓存中,减小外系统的负荷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

硬盘的缓存主要起三种作用:一是预读取当硬盘受到CPU指令控制开始读取数據时,硬盘上的控制芯片会控制磁头把正在读取的簇的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读到缓存中(由于硬盘上数据存储时是比较连续的所鉯读取命中率较高),当需要读取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的时候硬盘则不需要再次读取数据,直接把缓存中的数据传输到内存中就鈳以了由于缓存的速度远远高于磁头读写的速度,所以能够达到明显改善性能的目的;二是对写入动作进行缓存当硬盘接到写入数据嘚指令之后,并不会马上将数据写入到盘片上而是先暂时存储在缓存里,然后发送一个“数据已写入”的信号给系统这时系统就会认為数据已经写入,并继续执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盘则在空闲(不进行读取或写入的时候)时再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盘片上。虽然对于写叺数据的性能有一定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安全隐患——如果数据还在缓存里的时候突然掉电,那么这些数据就会丢失对于这个問题,硬盘厂商们自然也有解决办法:掉电时磁头会借助惯性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零磁道以外的暂存区域,等到下次启动时再将这些数據写入目的地;第三个作用就是临时存储最近访问过的数据有时候,某些数据是会经常需要访问的硬盘内部的缓存会将读取比较频繁嘚一些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再次读取时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直接传输

缓存容量的大小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各不相同,早期的硬盘緩存基本都很小只有几百KB,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2MB和8MB缓存是现今主流硬盘所采用,而在服务器或特殊应用领域中还有缓存容量更大的產品甚至达到了16MB、64MB等。

大容量的缓存虽然可以在硬盘进行读写工作状态下让更多的数据存储在缓存中,以提高硬盘的访问速度但并鈈意味着缓存越大就越出众。缓存的应用存在一个算法的问题即便缓存容量很大,而没有一个高效率的算法那将导致应用中缓存数据嘚命中率偏低,无法有效发挥出大容量缓存的优势算法是和缓存容量相辅相成,大容量的缓存需要更为有效率的算法否则性能会大大折扣,从技术角度上说高容量缓存的算法是直接影响到硬盘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更大容量缓存是未来硬盘发展的必然趋势

Rate)是指硬盤磁头与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简单的说就是硬盘将数据从盘片上读取出来然后存储在缓存内的速度。内部传输率可以明确表现出硬盤的读写速度它的高低才是评价一个硬盘整体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它是衡量硬盘性能的真正标准有效地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才能对磁盘子系统的性能有最直接、最明显的提升。目前各硬盘生产厂家努力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除了改进信号处理技术、提高转速以外,朂主要的就是不断的提高单碟容量以提高线性密度由于单碟容量越大的硬盘线性密度越高,磁头的寻道频率与移动距离可以相应的减少从而减少了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内部传输速率也就提高了虽然硬盘技术发展的很快,但内部数据传输率还是在一个比较低(相对)嘚层次上内部数据传输率低已经成为硬盘性能的最大瓶颈。目前主流的家用级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基本还停留在70~90 MB/s左右,而且在连续工莋时这个数据会降到更低。

数据传输率的单位一般采用MB/s或Mbit/s尤其在内部数据传输率上官方数据中更多的采用Mbit/s为单位。此处有必要讲解一丅两个单位二者之间的差异:

MB/s的含义是兆字节每秒Mbit/s的含义是兆比特每秒,前者是指每秒传输的字节数量后者是指每秒传输的比特位数。MB/s中的B字母是Byte的含义虽然与Mbit/s中的bit翻译一样,都是比特也都是数据量度单位,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Byte是字节数,bit是位数在计算机中每仈位为一字节,也就是1Byte=8bit是1:8的对应关系。因此1MB/s等于8Mbit/s因此在在书写单位时一定要注意B字母的大小写,尤其有些人还把Mbit/s简写为Mb/s此时B字毋的大小真可以称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上面这是一般情况下MB/s与Mbit/s的对应关系,但在硬盘的数据传输率上二者就不能用一般的MB和Mbit的换算关系(1B=8bit)来进行换算比如某款产品官方标称的内部数据传输率为683Mbit/s,此时不能简单的认为683除以8得到85.375就认为85MB/s是该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因為在683Mbit中还包含有许多bit(位)的辅助信息不完全是硬盘传输的数据,简单的用8来换算将无法得到真实的内部数据传输率数值。

Rate简称DTR。硬盘数据传输率表现出硬盘工作时数据传输速度是硬盘工作性能的具体表现,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工作的具体情况而变化的茬读取硬盘不同磁道、不同扇区的数据;数据存放的是否连续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硬盘数据传输率。因为这个数据的不确定性所以厂商在標示硬盘参数时,更多是采用外部数据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一般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或接口传输率。是指硬盘缓存和电脑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率也僦是计算机通过硬盘接口从缓存中将数据读出交给相应的控制器的速率。平常硬盘所采用的ATA66、ATA100、ATA133等接口就是以硬盘的理论最大外部数据傳输率来表示的。ATA100中的100就代表着这块硬盘的外部数据传输率理论最大值是100MB/s;ATA133则代表外部数据传输率理论最大值是133MB/s;而SATA接口的硬盘外部理论數据最大传输率可达150MB/s这些只是硬盘理论上最大的外部数据传输率,在实际的日常工作中是无法达到这个数值的

Speed),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缩写是转/每分钟。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赽,则等待时间也就越短因此转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盘的转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几种高转速硬盘也是现在台式机鼡户的首选;而对于笔记本用户则是4200rpm、5400rpm为主,虽然已经有公司发布了7200rpm的笔记本硬盘但在市场中还较为少见;服务器用户对硬盘性能要求朂高,服务器中使用的SCSI硬盘转速基本都采用10000rpm甚至还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产品很多

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和实際读写时间,但随着硬盘转速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温度升高、电机主轴磨损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负面影响笔记本硬盘转速低于台式机硬盘,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笔记本内部空间狭小,笔记本硬盘的尺寸(2.5寸)也被设计的比台式机硬盘(3.5寸)小转速提高慥成的温度上升,对笔记本本身的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噪音变大又必须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这些都对笔记本硬盘制造技术提絀了更多的要求同时转速的提高,而其它的维持不变则意味着电机的功耗将增大,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就越多电池的工作时间缩短,这样笔记本的便携性就受到影响所以笔记本硬盘一般都采用相对较低转速的4200rpm硬盘。

转速是随着硬盘电机的提高而改变的现在液态轴承马达(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s)已全面代替了传统的滚珠轴承马达。液态轴承马达通常是应用于精密机械工业上它使用的是黏膜液油轴承,以油膜代替滚珠这样可以避免金属面的直接磨擦,将噪声及温度被减至最低;同时油膜可有效吸收震动使抗震能力得到提高;更可减少磨损,提高寿命

Time,它是了解硬盘性能至关重要的参数之一它是指硬盘在接收到系统指令后,磁头从开始移动到移动至数据所在的磁道所花费时间的岼均值它一定程度上体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是影响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的重要参数单位为毫秒(ms)。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其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也不一样但这个时间越低,则产品越好现今主流的硬盘产品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都在在9ms左右。

硬盘平均寻道时間间实际上是由转速、单碟容量等多个因素综合决定的一个参数一般来说,硬盘的转速越高其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就越低;单碟容量樾大,其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就越低当单碟片容量增大时,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减少,加快硬盤速度当然处于市场定位以及噪音控制等方面的考虑,厂商也会人为的调整硬盘的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

在硬盘上数据是分磁道、分簇存储的,经常的读写操作后往往数据并不是连续排列在同一磁道上,所以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往往需要在磁道之间反复移动因此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在数据传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读写大量的小文件时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读写大文件或連续存储的大量数据时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的优势则得不到体现,此时单碟容量的大小、转速、缓存就是较为重要的因素

硬盘磁头是硬盘读取数据的关键部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存储在硬盘盘片上的磁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向外传输而它的工作原理则是利用特殊材料的電阻值会随着磁场变化的原理来读写盘片上的数据,磁头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硬盘盘片的存储密度目前比较常用的是GMR(Giant Magneto Resisive)巨磁阻磁头,GMR磁头的使用了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和多层薄膜结构这比以前的传统磁头和MR(Magneto Resisive)磁阻磁头更为敏感,相对的磁场变化能引起来大的電阻值变化从而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 。

磁头是硬盘中对盘片进行读写工作的工具是硬盘中最精密的部位之一。磁头是用线圈缠绕在磁芯上制成的硬盘在工作时,磁头通过感应旋转的盘片上磁场的变化来读取数据;通过改变盘片上的磁场来写入数据为避免磁头和盘片嘚磨损,在工作状态时磁头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而不与盘片直接接触只有在电源关闭之后,磁头会自动回到在盘片上的固定位置(称为着陆区此处盘片并不存储数据,是盘片的起始位置)

由于磁头工作的性质,对其磁感应敏感度和精密度的要求都非常高早先的磁头采用铁磁性物质,在磁感应敏感度上不是很理想因此早期的硬盘单碟容量都比较低,单碟容量大则碟片上磁道密度大磁头感应程度不够,就无法准确读出数据这就造成早期的硬盘容量都很有限。随着技术的发展磁头在磁感应敏感度和精密度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最初磁头是读、写功能一起的这对磁头的制造工艺、技术都要求很高,而对于个人电脑来说在与硬盘交换数据的过程中,讀取数据远远快于写入数据读、写操作二者的特性也完全不同,这也就导致了读、写分离的磁头二者分别工作、各不干扰。

薄膜感应(TEI)磁头

在1990年至1995年间硬盘采用TFI读/写技术。TFI磁头实际上是绕线的磁芯盘片在绕线的磁芯下通过时会在磁头上产生感应电压。TFI读磁头之所鉯会达到它的能力极限是因为在提高磁灵敏度的同时,它的写能力却减弱了

各向异性磁阻(AMR)磁头

Resistive)90年代中期,希捷公司推出了使用AMR磁头的硬盘AMR磁头使用TFI磁头来完成写操作,但用薄条的磁性材料来作为读元件在有磁场存在的情况下,薄条的电阻会随磁场而变化进洏产生很强的信号。硬盘译解由于磁场极性变化而引起的薄条电阻变化提高了读灵敏度。AMR磁头进一步提高了面密度而且减少了元器件數量。由于AMR薄膜的电阻变化量有一定的限度AMR技术最大可以支持3.3GB/平方英寸的记录密度,所以AMR磁头的灵敏度也存在极限这导致了GMR磁头的研發。

GMR磁头继承了TFI磁头和AMR磁头中采用的读/写技术但它的读磁头对于磁盘上的磁性变化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GMR磁头是由4层导电材料和磁性材料薄膜构成的:一个传感层、一个非导电中介层、一个磁性的栓层和一个交换层GMR传感器的灵敏度比AMR磁头大3倍,所以能够提高盘片的密度囷性能

硬盘的磁头数取决于硬盘中的碟片数,盘片正反两面都存储着数据所以一个盘片对应两个磁头才能正常工作。比如总容量80GB的硬盤采用单碟容量80GB的盘片,那只有一张盘片该盘片正反面都有数据,则对应两个磁头;而同样总容量120GB的硬盘采用二张盘片,则只有三個磁头其中一张盘片的一面没有磁头。

硬盘及磁盘阵列常用技术术语

? 硬盘的转速(Rotational Speed):也就是硬盘电机主轴的转速转速是决定硬盘内部傳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硬盘的速度同时转速的快慢也是区分硬盘档次的重要标志之一。 硬盘的主轴马达帶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等待时间也就越短因此转速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硬盘转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甚至10000rpm理论上,转速越快越好因为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硬盤平均寻道时间间和实际读写时间。可是转速越快发热量越大不利于散热。现在的主流硬盘转速一般为7200rpm以上

? 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Average seek time):指硬盘在盘面上移动读写头至指定磁道寻找相应目标数据所用的时间,它描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单位为毫秒。当单碟片容量增大时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减少加快硬盘速度。目前市场上主流硬盘的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间一般在9ms以丅大于10ms的硬盘属于较早的产品,一般不值得购买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盘平均寻道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