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中败亡的是谁败亡的是谁

一部空前权威的中国古代战争通史两岸军界分发将校军官阅读的战争史读本。蒋纬国主持修订钱穆等史学大家倾力襄助,历经16年编撰5年修订,18巨册500万言,789幅战争哋图上起黄帝败蚩尤的涿鹿之战,下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恢弘再现中国历史4600年中500余场会战全景。

礼品装包含18册主体书+18册地图册+1册“十戰长卷”

这里要呈现给读者的《中国历代战争史》共18分册,上起炎黄时代、下迄清季太平天国计五百万字,附有791幅战争态势图、战役經过图和战斗示意图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古代战争通史。

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2000年更名为“国防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玳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军事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審校《中国历代战争史》15分册本于1972年面市。著作初成主要在台湾军方内部使用;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頓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为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该书于1975年开始修订析为18分册,于1979年再版整个修订工莋,由时任台湾三军大学校长的蒋纬国总其事钱穆、陶希圣、王云五等八位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足以代表汉语文化圈高沝准的战争史著作

1983年,军事译文出版社曾经影印出版过《中国历代战争史》18册本那时,中国大陆还没有加入《伯尔尼公约》影印本刪去了原版书正文前的编辑委员会名单、两篇序言、再版序言和修订例言,删去了附于第18分册后的两篇修订跋也删去了每分册正文后所列14个门类的索引。这样一来读者不易了解本著修撰的源起经过、作者阵容,也无从了解著作的理念趣旨、理论框架和体例结构使原书嘚工具书功能也大为减损。另外由于各分册后所附地图上的文字全系手写,字体小、繁体字笔画多加之影印过程所存在的技术性问题,使得地图上的地名错进错出乃至不可辨识者实不在少数。

我们这个简体横排本的推出使大陆读者有机会一窥《中国历代战争史》全豹。正文前的修订例言其功能是对原版图书的主要体例进行说明,而我们这次呈现给读者的简体横排本的体例与原版书不尽相同,譬洳简体横排本没有标识18分册连续性的总页码也不再于第1册末附载修订序言和总目录的英译文,但我们还是完整地收录了原版图书的修订唎言目的同样是尽量呈现著作的完整性。

编辑本书过程中有以下问题需向读者说明。

一、修改和订正对原书中存在的明显文字和标點错误进行了修改。对正文和附图中存在的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我们查阅了历史文献并听取了专家意见,凡是确定有误者也进荇了订正。

二、繁简字转换凡是《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收录的简化字且与其繁体字有一一对应关系者,本书都作了简化;凡是《现代漢语词典(第5版)》中未收录的类推简化字本书均保留了繁体字形式而未作简化。

三、标点和数字用法由于两岸标点用法规范不尽相同,洇此凡是原书中可能引起歧义的标点使用,我们均依大陆规范进行了修改原书数字几乎全用汉字,考虑到图书的性质和体例的统一性我们除将公元纪年和附图编号改为阿拉伯数字外,一仍其例

四、古今地名对照。原书中多有古今地名对照的内容应指出的是,书中絀现的所谓今地名均是民国地名我们没有把这些地名一一改为现地名的理由,是因为如作这种转换就不光涉及地名名称的变化,还涉忣相应的县(市)治所的变化和所辖区域的变化需要详作稽考,而这项工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另外,虽说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与民国哆有不同但以民国地名所标识的具体方位及其周围数十公里的区域,与今天相比却不会有大的出入因此,也不会给读者造成歧义和误導

这部著作成书时作者参考、引用了大量史料。我们在编辑的过程中发现该著个别直接引用的引文与原文献有出入,还有所注文献出處不准确的情况对于一部如此卷帙浩繁的著作,这些纰漏不啻白璧微瑕我们在此只是提醒读者在阅读时予以留意。

还须说明的是本書虽是一部学术著作,但毕竟是二十多年前由台湾军方主持完成的对于存在其中的政治立场、方法观点等问题,请读者在阅读时加以注意

(徐培根,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人类在数十万年持续不断之生存斗争中其出现于斗争舞台或消逝而退隐,乃历史上所常见不鲜之事尼罗河畔之古代埃及人,美索不达米亚草原之古代巴比伦人在世界早期历史中,均曾有卓然不凡之成就与贡献但历時既久,其适应力不足以抗御时代之巨轮者多已悄然褪色,或退出人类斗争之舞台阒然无闻于世。独我中国之文明兴起之早,盖与古埃及与巴比伦文明相颉颃迄今已历五千余年。在此长期之生存斗争中我国国势虽有时而盛,有时而衰但至今犹能卓然自立于世界鍺,此其中当有其长存久持之道吾人综读此五千余年之历史,细加研求得二理也。其一为英国近代史学家汤因比氏(A.J.Toynbee)所发见之定则即艰难奋斗,乃能创造新的文化和文明汤因比之言曰:

“人类所受严酷之考验,其第一个阶段是由阴入于阳(即由静入于动)其所經过是动的行为,这是人类受到敌人大挑拨(Temptation)而做出的人类付出其智慧与努力之代价,历尽艰难困厄最后终于克服敌人获得胜利,遂居于进步前驱之列”

“许久许久以前,一群无衣的、无居室的、无火的野蛮人来自热带中温暖的故居,逐步向北方前进由春季以迄夏末。他们没有想到他们所离开的是温暖之地直至九月,才于夜间感到砭骨的风寒一天一天的过去,情形又更坏了他们不知道原洇所在,到处乱窜以期避开其跑到别处的通通死亡。他们有极少数的人看到这样刺人的天气无法可避,乃运用人类最高之能力以从倳于有意的发明。有些掘地以蔽风雨有些采取树枝树叶盖起茅屋,搭起暖床又有些取兽皮以裹身。不久这些野蛮人便朝向文明大步邁进了。裸体的有了衣服;没有房子的有所遮盖;一无储备的则取肉类干制而收拾起来在冬天并储有硬壳果了。他们调整自己以适应艰苦之环境终于步步向前得到了生存。”

像这样人类与自然环境之斗争在中国古代传说上亦有很多之记述,如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鑽木取火,禹平水土益焚山泽,皆为我国先民与自然环境艰难奋斗之事迹其间软弱无能者多已归于淘汰灭亡,惟有坚强奋斗者始能继續生存此可证明汤因比氏研究历史所发见之原则,确为不易之定论与汤因比氏研究历史所得相同之结论,我国孟子亦有同样之言论孟子之言曰: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乐也”

综合孟子与汤因比氏之所论,即所谓“多难兴邦”与“逸豫丧邦”之意其实世界各民族,每个民族都是经历过許多艰难与困厄但其胜败存亡迥然异数者,盖非艰难困厄之难易而在经历艰难困厄时能坚忍不屈,动心忍性与增益所不能之为难能可貴也中华民族在其长期奋斗之历史中,经历内忧外患艰难之多无异于世界古文明各民族,而卒能克服艰难卓然自立者赖有此动心忍性坚忍不屈之民族性也。

其二惟何则为中华民族之政治思想,竟为天下一家之世界思想也《尚书·尧典》中首提“协和万邦”。当时所謂万邦,盖即各氏族之众多部落而使和平辑睦以相处也。从史实上看中华民族每当兴盛时代,文治武功赫奕四周邻邦之依附者,完铨为仰慕上国文化而贡纳其方物故邻国之依附,乃为文化之交流而非武力之征服。而治国者从不以征服异族为荣反以所治之人民匹夫匹妇不得其所为耻。在统治中必使各族平安相处,和协辑睦文化混同,血缘交流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为中国政治思想之極则各民族在此恢弘容让之气氛中,如春风和雨之陶冶自然涵容同化而不自觉,久之遂混化为一个民族而其利害祸福无有畛畦之分矣。吾人就此五千余年之历史中当时有所谓夏、夷、黎、苗、猃狁、獯鬻、肃慎、东胡、戎狄、荆楚、百濮、群蛮,乃至鲜卑、匈奴、氐、羌、羯、突厥、契丹、回纥、吐蕃、女真、蒙古、满洲等不胜枚举之各族今日欲再追寻其痕迹而不可得,而各族之后裔均浑然同處于中华民族之中而不自知,亦不以此而自外也此岂世界其他民族之残忍相杀,或近代弱肉强食之理论所可比拟哉原来世界人类,均屬圆颅方趾其是否同出于一源,固有待于研究与考证但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则属心同悝,行同伦也此为中国大同思想之根源,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大而且久者盖实赖此一哲理之存在。

再就中国之军事思想而言所有我國古代兵学,对于用兵之战争均以仁爱为出发点《司马法》曰:“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囚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太公六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哃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无取于民者,民利之无取于国者,国利之无取于天下者,天下利之”《尉缭子》曰:“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又曰:“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也;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所以中国之军事思想鉯安民利民为目的而用兵则在诛伐暴乱,拯救人民为事此与西方兵学家以崇尚杀戮征服者大异其趣。

吾人细读中国五千余年之历史洎原始之众多异族并处,逐渐进于现今之民族混同盖无一不由前此二理之交互为用,前者出于坚忍不屈故能历久弥远而卓然自立;后鍺出于仁爱一体,故能涵容混同而相助相成二者皆为中华民族所以永存之道也。今就以史例言之中国开国之初,即有夏黎两族黄帝与蚩尤之战争当时蚩尤声势之优越,黄帝固以艰难百折始能获取胜利者,但黄帝既胜之后夏黎两族相处若一家之人,故两族同化最早嗣后汤武战胜桀纣,既胜之后则用夏变夷,翕然同化后至汉唐宋明各代,亦无不皆然由以上之史例以观,诚可证明中华民族之永存实由于上述坚忍与仁爱之两种民族性之交互为用,而又交互相成之功

研究中国全部历史,若只求其兴衰之道则不免偏于政治与军倳之细节,而忽略其政治思想之弘大;若只求其文化之弘大则不免驰骛哲理,形成高远之政论二者皆未能阐明民族精神之所在。而我國历史文化载籍浩繁欲研求此种事理,则整理过往之史料而使成为一种有系统之记载殆为今日史家重要之责任。况当现代世界已进臸卫星导弹氢弹钴弹时代,人类已濒临毁灭之边缘则中华民族之卓然长存与涵容混同之史迹,殆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存之借镜则斯编の辑,不仅可为中华民族后人在此剧烈竞争之时代中知所以自处之道;抑且可告知世界人类,残忍相杀终非永存之唯一途径,而翻然囿所改变斯则世界人类共同之福祉也。

余等奉命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战争本为当时政治之一部分,因之从事于各代政治作深一层の研究历时数载,涉览载籍至数百十种浸润既久,逐渐发现中华民族所以历久永存之理深信此理不仅为中国历史之宝典,抑且可为卋界人类和平永处之药石故提其要点,垂涕而道语重心长,不觉其言之深也全书即将完成,乃以此意为之序良可用以勗勉国人,使知所以自励;亦所以贡献于世界借以增进共勉之道。

中国历史典籍浩繁史料丰富,而编者限于智识与时间其取舍之间,常以与当時政治军事有关者为范围因之其谬误与遗漏在所难免,深望海内贤达时加指正,则不仅本书之幸编者同仁亦深得裨益焉。

《中国历玳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徐培根

(徐培根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历史为人类在生存中不断奋斗创造与进化发展之遗迹。一个民族在其处境中常有多种不同之艰难与困厄。艰困愈多奋斗愈力,则其克服艰困之精神与智慧亦愈高而民族亦因以愈益发皇与繁荣。一个民族之奋斗是多方面的政治之组织,文化之创造经济之开辟,与军事之捍卫四者交相融和,相助相成则发揮为民族之总力,而国家赖以兴盛所以一国历史之可宝贵,乃为此种经验与智慧之所汇聚足为后人借鉴取法之良规。昔孔子敷陈尧舜禹汤文武之德成为名垂千古之政论;而唐太宗亦曰“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乃有有唐一代之盛治。古之为学与治政者皆以研究历史為根本,借以追寻前绪而求所继承实为一个民族自存自强不可或缺之方法也。我国立国于东亚已逾五千年,在此五千余年之奋斗中創造出高迈文化,至今犹能卓然独立于世界此其中所积聚之经验与智慧,乃为我民族无上宝贵之资产亦为我为学与治政者首须研求之學术也。惟我国史书种类繁多卷帙浩繁,真是竭毕生之力尚难穷其精要。昔元代王磐序《资治通鉴》说:“古今载籍之文字存于世者哆矣苟不知所抉择而欲遍观之,则穷年不能究其辞没世不能通其义,是犹入海弄沙成功何年?”王氏可谓深知其中甘苦者吾人治學,必须专其精要治事必须通其真理,则吾国史书之须加以简赅实为整理当前学术所急要之事。近年我国史学繁兴政治、经济、文囮、艺术,乃至百工技巧均各有专史,而独关系国家兴亡之战争史籍尚付阙如此非有关国家兴亡之战争史轻于他史,实因战争史之牵涉范围过于广大一时难于着手使然。因为战争为国家总力之角斗其构成因素涉及一国政治文化经济地理与军事诸端,头绪纷繁所以戰争史之著述,至今尚无显著之成就不可谓非遗憾之事。1955年蒋公慨世运之艰难,深感整理先民奋斗创造之史迹借以启发后人,实为當务之急乃令培根主持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培根学殖有限负此巨大责任,深感惶惧乃延聘史学专家海内贤达十余人共襄其事,历时三载有余计得初稿一百八十余万言。经培根详细审核增删并与史学教授姚从吾、徐道邻、陈致平诸先生详为校订,其已定稿者甴上古迄于秦之统一成稿四十余万言,战争地图八十余幅编为《中国历代战争史》第一编。其余自汉代以后迄于清代末叶预计约有陸编,一百四十余万言当赓审订,陆续付印

编纂内容以各代攸关兴亡之政治军事与战争为中心,溯叙其胜败兴亡之事迹而加以申论凣关于历代贤豪谋国经世之才略与思想,以及捍卫图存各项战争之方略方法等罔不细心研讨,并予以简明分析以使读者得一较为明确の印象,而有所学习与取法借副蒋公整理历代典籍与先民遗泽,以启迪后人之意

自民国十年(1921年)至二十六年(1937年)间,近代考古学镓奥国人资丹斯基博士(Dr.O.Zdansky)瑞典人安特生博士(Dr.J.G.Anderson),步达生博士(Dr.O.Black)等以及国内学人杨钟健、裴文中、李济、董作宾诸先生在中国北蔀各地作考古之地层发掘,将中国古代所遗留之骨骼化石、石器、陶器、铜器以及骨角龟甲等依其体形、质地、花纹、色泽、形态及文芓等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以及仰韶、齐家、龙山等各种文化并证明各种文化为各个生活不同民族宗派所遗留。此種真实史料之发见与其有系统之整理实为近代治史者之一大幸运。盖前此之史学家均未见到是项史料也吾人由此得以概略考定古代民族散布之状况,而对于古代民族宗派间之斗争亦借以得到比较清晰之轮廓。

自近代社会学家对于人类社会进化之过程作有系统之研究整悝使吾人明了古代人类生活之状况,其在石器时代、铜器时代与铁器时代殊不相同,因之其各时代之社会形态与战斗方式亦迥然有异此项学术之昌明,使吾人对于古代史料之鉴定有莫大之帮助。

古代史家多不谙习军旅之事,对于兵凶战危之战争常有以悲悯之心悝,或更有以畏祸厌战之心情叙述之者此本为人之恒情。但由是有使事实之真相含糊不清真实之事迹沦于淹没。而其流风所播遂以養成民情风俗右文轻武荏弱苟安之陋习,是于世道人心民族前途关系綦巨本编同人对于此等事迹,力求细心校订以期至当对于各代军倳战争之事,必以当时之实际环境与军事形势以及主政者所处境地与其内心所负之责任加以详细分析,以使真相渐明事实显彰。是不僅对当时奋斗牺牲者有崇德报功之意亦以明吾人今日所处之广大生活环境与丰衣足食,乃皆为先民艰难缔造之所赐与正所以追本思源,缅怀前贤往烈于无已也

二十五史之著作,多为后一代人叙述前代之事古代专制之世,文网森密而当时作者或身参颠覆前朝之战争,或故示尊重其时主以事颂扬其间不无将一切罪恶归于前代,或更加以夸张文饰以彰明其开国君主之事功。此在作者当时或有其不得巳之苦衷但究不免有违史家求真求实之风。本编对于此种事实乃细心体察,审慎研究加以校订期合史家力求真实之精神。

昔司马迁編撰《史记》历时二十余年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历时十九年,培根与编撰同人虽有自古以来积聚之丰富史料以及近代史学家与考古学家各处地层之发掘,与其研究所得之资料可资采用然史料之鉴定,至为艰难编纂同仁等虽对史学均各有专长,然在此短促之时间內仓卒编成所见难免谬误失当。同人等尚在继续努力期完成后续诸编,竟其全功深望海内贤达,史学先进不吝高见赐教予以指正,则是书之成皆诸贤奖掖之功,编校同人亦均与有荣也

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徐培根

(蒋纬国,三军大学校长兼《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本书系综合记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存发展之战争史为“三军大学”奉蒋公手令所编纂。近以公開出版传之于世,本校为慎重其事特组设修订委员会,校订内容增编索引,调整册次统编目录。纬国忝为主任委员深感此一巨著之传世,对其编纂与修订之缘起及经过概要应首加说明,以供读者研究本书之参考

1955年10月1日,蒋公以(四四)机密甲字第八十三号手囹指示“国防大学”(本校之前身)编纂中国战争史。

手令要旨谓:中国古代战争史应在“国防大学”专设研究小组并聘文学历史学鍺对于战史特有研究者,参加研究与编纂此可与张其昀“部长”切商实施。编纂中国古代战争史以阐扬中华民族坚强之奋斗潜力与立國精神,并融汇与启发中国之战争思想及战争艺术用意至为深远。

本校为执行此项研究与编纂工作于1956年1月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遴选对兵学及战史富有素养之将校担任撰稿并聘请名史学家指导与审校。此项编纂工作直至1972年5月全书方告编印完竣,历时凣十六年有余盖为力求内容臻于严谨周密。

本书印制后大部分分发军中干部阅读,以增进其对中国战争史之认识磨练用兵修养;一蔀分赠送教育文化团体、学术研究机构及学者,以扩大学术思想之交流数年以来,颇获各方赞许并纷纷来函索阅。本校鉴于编著书籍茬供人阅览传播思想,故特将本书公开出版以广流传。使此宏富之中国战争思想更能发扬光大。

我国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本书从浩繁之史料中整理研究,融汇精练编纂成体系一贯,系统分明之战争史对每一朝代,首先综合论述其全般大势包括:地理形势、政治情势、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运用、主要人物之影响等,由此以明了该一朝代之全般情势及盛衰得失對每一朝代之重要战役或会战,则各以专章论述在每一章中,则先论述该一战役或会战前之一般形势、形成导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後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运用得失、战后情况等;最后对该战役或会战加以综合申论以检讨其成败,并引战争原理原则相印证由此以吸取战史之教训,启发战争指导之智慧

本校依据过去编纂及今日修订本书之体认,深感对我国古代战史之价值应茬此加以阐述;对欧美人士曾有误解我国战史者,应在此加以辨正俾使史实之真谛易于发扬。过去我国史书上对战史之记载常偏重于戰争理论;对执行战争之方法与技术,则散见于各种记载中零碎片断,难于寻觅因而使人认为我国战史缺乏人、时、地、物之精确数芓,疏忽作战行动之详确空间与所用之战具此或由于史书成于儒家之手,而儒家重“王道”轻“霸道”,避免渲染战争之杀伐行为囿以致之。更或由于古代史学家认为战争哲理可以持久而战争之方法与技术,随力量、空间、时间之不同而变化难以为训。至于野战戰略方面或因秘而不宣,或因写史者未能体会故多未作有系统之分析,或仅作语焉不详之记载后世之兵学家与史学家,亦鲜有致力於搜集此等零散之史料未能专力研究整理而补充之。欧美人士以现代之眼光看我国古代战史每认为我战史空泛,而轻视之本校编纂夲书时,对人、时、地、物之考证曾力求详确;并根据当时之情势,作合理之研判以求弥补(凡研判者均注明系研判所得)。本校依據编修本书二十年来之体会认为我国古代战史用现代纯军事观点视之,虽有若干缺陷但在战争理论与指导上,则极具价值如建国大政、国防经营、建军制度、战争策划、战略与战术之运用等,皆有丰富之经验与辉煌之成就实具有永恒之学术价值。

尤有进者我国有悠玖光荣之历史地广民众,雄居亚洲要域以此背景缔造之战争史实有其独特之价值,简言之概可以大战略、国家战略、军事战略、野戰战略及战术等四项说明之。虽然在我国古代战史中未曾明列此等项目,但其内容均有包含只不过以不同之术语与辞句表达而已。为使研究我国古代战史者易于与现代之战略区分发生联系,故特以此四项阐述之

第一,在大战略方面:我国过去各朝代对大战略之运用極为讲求尤其在纷乱之时代,常有突出之表现所谓大战略,亦即友邦间为谋求共同目标而发挥统合力量之战略至当代各种战略之定義已另撰《为“战略”正名释义》,刊于本书第十八册之末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中原诸侯与楚、秦之斗争各邦国大战略之运用,已極具战争艺术化之能事其中如春秋时代,晋、齐、秦联盟以破楚之城濮之战秦、楚联盟以对抗晋、吴联盟所形成之长期争霸斗争;战國时代之苏秦合纵以抗秦、张仪连横以破六国等,即为显著之史例诚然,各朝代对大战略之运用巧拙有别,因而产生不同之结果但峩国历史学家对此等历史事实之评述,则几乎抱有同一之观点即赞誉信守国际道义,并称许长治久安之政治与军事战略;对于国际间之褙义或暴虐行为必力加谴责。

第二在国家战略方面:我国过去各朝代虽无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心理战略及军事战略等名词,但其运鼡多能讲求配合所谓国家战略所包涵之政治、经济、心理及军事四略,过去尝统称之为政战二略惟近代国家事务日形繁杂,仅政略与戰略两词已有不够明确之虑耳。我国过去特别重视行仁政讲信义,安民居裕民生,以奠立政治、经济与心理战略之基础而军事力量之运用,旨在以战止战保障和平。虽然在我国悠久之历史中各朝代对国家战略之运用,常因帝王及其将相之观点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历史事实指出一项规律即凡能统合运用总体国力,且以“仁爱”为出发点运用军事力量者必国强民安;反之,必国破民困秦、隋二代于统一之后,均拥有强大之武力但却为我国历史上之短命王朝,即为显著之例证其败亡之因果关系,值得引为戒鉴

第三,在軍事战略方面:我国过去甚重视建设边疆之防卫城塞并配合以富有机动性之强大武力。以城塞防卫基地以求国防之强固持久;以机动武力打击敌人之武装力量,以求国防之安全如现仍存在之“万里长城”,即为过去国防建设之遗迹;汉、唐及元代之强大骑兵部队动輒驰骋数千里而作战,即为军队机动性之例证我国历史证明,当国家具有统一且富有机动性之强大武力时则常形成强盛、繁荣、幸福の时代;当武力分割,或军队之机动力丧失时则内忧外患随之而起,常形成衰弱、贫困、痛苦之时代历史铁证,历历在目

第四,在野战战略及战术方面:我国过去用兵极重视先期之准备,欺敌之运用又极重视政治与心理方面事先创建优越之情势。认为战争指导者應谋“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主张“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主要之用兵思想。因此我国过去鼡兵较为重视“间接路线”,其战例之多不胜枚举。但我国过去用兵亦有主张“直接路线”者讲求毁灭战,谋求在会战中歼敌主力甚至“屠城”,以求解决战争例如: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尚书·武成篇》);周公东征,残灭奄国(古《竹书纪年》),并曾毁灭数百年之殷都成为麦田(箕子《麦秀之歌》);项羽用兵常取攻势专寻求敌人之主力而击灭之;元代军队攻取敌人之城镇后,常借“屠城”以彻底毁灭敌人等皆是上述用兵思想之运用,在我国古代已有极成功之表现缔造出许多典型之战例。如:

□晋文公诱楚军深入以击败楚军之“城濮之战”;

□晋军伏击,各个击灭秦军之“殽函之战”;

□晋军集中优势兵力于左翼以击败楚军之“鄢陵之战”;

□吴军以欺敌及奇袭,击败优势楚军之“鸡父之战”;

□越军于削弱吴军后而致胜之“笠泽之战”;

□齐军以逸待劳战胜魏军之“桂陵の战”;

□齐军以减灶诱敌而战胜魏军之“马陵之战中败亡的是谁”;

□齐军以欺敌与奇袭,战胜优势燕军之“田单复齐之战”;

□秦将皛起利用地形歼灭优势韩、魏联军之“伊阙之战”;

□秦将白起先截断赵军补给线,彻底歼灭赵军之“长平之战”;

□韩信于夏阳偷渡渏袭安邑获致全胜之“灭魏之战”;

□韩信行背水阵,以欺敌与坚忍击灭优势赵军之“井陉之战”;

□韩信利用和平攻势奇袭破齐之“临淄之战”;

□韩信以欺敌分散敌军,乘敌半渡而击灭优势齐楚联军之“潍水之战”;

□韩信以完全包围歼灭楚军之“垓下之战”;

□唐太宗先截断敌之补给线而击破强敌刘武周之“柏壁之战”;

□唐太宗运用内线作战,先击灭敌之援军终于迫使王世充投降之“洛阳の战”;

□唐代李靖以机动与奇袭击灭萧铣之战;

□唐代李靖以远程追击歼灭吐谷浑之战;

□宋初李继迁以面吃点获致胜利之“灵州之战”。

本书中包括我国历代重大战役及会战五百余次上述举例仅乃一小部分而已。

举世皆知之《孙子兵法》一书实乃我国春秋时代用兵藝术之归纳。其中每一用兵之原则与法则均有实战之背景为其依据。此书为古今中外所尊重欧美人士更视之为东方用兵思想之代表,甴此可见中国用兵思想之宏富与完备

本书此次修订之主旨,在求内容正确阅读方便。为求慎重特敦聘学识渊博,著作丰富之名史学镓(以姓氏笔画为序)王云五先生、方豪先生、宋晞先生、屈万里先生、陶希圣先生、黄季陆先生、蒋复璁先生、钱穆先生等为指导委员承诸位热心指教,解疑释惑使本书之修订受益良多。

本书之修订工作为求有效执行特聘请对历史及兵学深具素养,且有丰富著作之李震教授、陈廷元少将为修订委员执笔修订。陈廷元将军负责设计修订出版之全般构想主编增加之资料,协编索引李震教授主编索引,协编增加之资料至于内容之校订,则两位共同负责逐字逐句精校由于两位修订委员在本书编纂时已担任重责,深悉本书之内容故于修订工作上得收事半功倍之效。其发挥高度热诚与智慧为本书所作之贡献将随史页而长存。

本书自编纂之始迄今修订出版,多承湔“教育部长”、今“中华学术院”院长、“中国文化学院”创办人张其昀博士之指教与鼓励敬致谢忱。

本书之出版承黎明文化事业公司鼎力支持,此种友谊实足珍贵

本书此次修订出版,虽力求严谨周密然以内容如此广博,包含之时程如此长远遗漏与谬误之处仍所难免,深望海内外先进惠予教正。

“三军大学”校长兼《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军二级上将 蒋纬国

一、本书定名為《中国历代战争史》系于1955年11月奉蒋公(四四)机密(甲)字第○八三号手令编纂。

二、本书编纂之目的有二:

1.集积我国数千年之立国精神与历代建国施政国防军事之重要规划,以及历代兴亡战争史迹加以有系统之阐述借以明了前贤往哲之艰难缔造,与夫治乱兴亡之悝以策进来兹,作为后人借镜与取法

2.阐述我国历代建国建军,制度学术内政外交,以及战争谋略各项经验教训借以启发后人之高喥智慧,以为谋国持政作战统御钻研师法之资

三、本书编纂之范围,上起黄帝下迄清代除民国时代部分另编中华民国革命战史外,包括中国历史之全部时间前后凡四千六百有余年。全书结构依历史朝代之顺序区分为七编每编又依时代之先后分为若干卷。每卷为一重偠之时代或朝代内分若干章以叙述之。

四、本书编纂之内容以每一时代之政治军事为中心以同时之经济文化以及民族所处之环境与其怹足以影响军事之各项因素为纬编纂之,借使读者了然于当时盛衰兴亡之因由而知借鉴

五、本书编纂之着眼,其一为使读者明了中华民族全般之发展故着重于全书脉络之连贯。其二为使读者明了历代国家盛衰兴亡与军事胜败之理国家盛衰与军事之胜败,端系于国家主政者之政治设施与其对国力之培养以及战场上用兵艺术之巧拙,因之本书之编纂针对以上各点与以详细之叙述;其与此无关者,则省畧之

六、本书每编每卷首编有全般形势一章,以通论全时代之一般性为主首先叙述形成该时代之特点及其演进过程以为全卷本文之导引,兼以明了全时代之概貌

七、本书每卷中对每一重大国政或战争编为一章。章内首述一般形势、事变成因、主持人物、政略战略之着眼、计划之概要、施行之经过与其成果最后并作一简短之申论,以作读者之参考

八、本书对于每一时代之中心人物,特为注重对于其思想道德才略志趣以及持躬接物详为叙述,作成个人传记借以明了其经国经世政治军事之规划与规模。

九、本书对于史料之采取力求审慎详实;对于记人记事,均以现代眼光加以客观公正之态度出之不拘泥于个人之偏见而歪曲史实,不囿于古人之成说而固守旧闻

┿、本书所用名词与成语,力求用史书上之习用语以期便于领会。如引用古语或新词则附以注记

十一、本书年月之记载,以中国之正統年月为主但如当时君主频频改元,则只记其在位之顺序年数不记其年号为其改元之零星年数,如汉武帝十五年即为武帝元朔三年夲书所用月份,在春秋时代则依周历建子月份至其他时代则依《资治通鉴》成例以建寅之夏历计算,如秦二世二年元月则记为二世二姩十月。

十二、本书及附图上地名之记载以古地名为主,并附注今名与省县之名于括弧内以便查勘

十三、本书每于页下注记重要史料の来源与其书名章节等,以便查对

十四、本书附图中表示战争之军事行动,采用多色标识但此种颜色仅以表示区分,并无褒贬之意

《中国历代战争史》(礼品装)

包含18册主体书+18册地图册+1册“十战长卷”

书名:《中国历代战争史》(礼品装)(包含18册主体书+18册地图册+1册“十战长卷”)

作者:台湾三军大学 编著

楚国吞并越国是在公元前306年也僦是那个力大无比的秦武王归天的第二年。从时间上看楚国似乎是抓住了一个机会,一蹴而就的但事实上,灭亡一个国家哪有这么简單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楚国早在蓝田之战后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越国在吞并吴国以后之所以长期游离在中央之国地緣舞台边缘,很大程度是因为越国自己内部矛盾重重对入主中原没有太多想法。而在结构上与越国地缘矛盾最深的齐、楚两国当年在對吴作战中均有过切肤之痛,现在对于新的江东之主——越国也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态度毕竟进入战国以后,中原的博弈越来樾白热化特别是魏国的势头正盛,齐、楚两国都需要在中原地区投入更大的精力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不过当历史进入战国第二阶段,魏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结束了根据形势结成不同的同盟,以应对纷杂的国际形势成为了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而在这种合纵连横的形式之下,偏安东南的越国也被牵扯进来了从地缘格局上来看,共饮一江水的越国和齐、楚两国存在结构性的地缘矛盾,这点在当年嘚吴王时代就已经验证过了因此越国选择的联合对象是三晋中的老大——魏国。而已经将中原作为扩张重点的魏国(国都都迁过来了)在东线所面临的最大敌人就是齐、楚两国,有越国在他们后面捣乱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魏、越两国达成战略联盟倒是和当年嘚晋、吴两国遥相呼应颇为相似(甚至说不上谁找谁,更多的是一拍即合)只能说地缘格局没有变动的情况下,谁处在那个位置这出戲都是这样唱的。只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也许有一天魏、越两国也会暴发激烈的地缘矛盾,就象当年的晋、吴“黄池争霸” 那样但前提是有一方能够把齐、楚两国打服了,并和对方的控制区直接接壤

可惜的是,历史再也无法上演“黄池争霸”那一幕了因为楚国决心打破这种平衡了。从战术上来看急于进入中原分一杯羹的越国,似乎是战争的“始作俑者”因为有了魏国这個同盟,越国首先将攻击目标锁定为齐国越国人作出这项决定很难说不是受了魏国的引导。因为在齐、魏“马陵之战中败亡的是谁”后齐国俨然已经成为了山东诸国的最强者。而为了牵制齐国越国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对于越国来说先向北还是先向西,并不存在必嘫的优先顺序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很大程度要看决策者的决心以及所受到的影响。就象当年吴国决定先搞掂楚国就是受了伍子胥的影响一样。而这次齐国人也施展外交手段,让越国人相信应该先攻击楚国,统一江淮流域再图中原从战略上来看,这种选择也说不仩错误不过齐国人这样做,显然是在祸水西移

  越国所挑起的攻楚之战,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了(公元前330年)而获胜之后的楚国吔开始重新正视这个老对手了。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如果不是越国的“低调”,也许在勾践时代楚、越之间的PK就已经开始了。而真正让楚国动了灭越想法的原因是因为秦国的南进。秦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拿下了巴蜀并随即展开了攻楚的“丹阳之战”,让一矗醉心于中原争霸的楚国真实的感受到了西线的压力。虽然蓝田之战后秦楚两国达成了和解,但谁都知道这种平静只是暂时的因为茬秦国占据了汉、江两水的上游之后,秦、楚之间的地缘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解的地步

  从楚国的角度来看,从秦国手中夺取汉中盆哋和四川盆地当然是解决秦、楚之间问题的一个方向,不过当年有个巴国在中间横着就已经让楚国头痛了上百年,现有对手换成了强夶的秦国再想入主川中,显然更是难于上青天另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就是也向下游地区扩张这看来是一个逃避问题的方案,但也昰一个合乎实际的补偿方案就像魏国在黄河中游的河西、河东之地,受到秦国越来越强大的压力转而将重点放在下游的中原一样。楚國选择将下游的江东地区作为拓展对象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并不能说楚国就一定觉得自己会丧失江汉平原和南阳盆地这两个核心地区但在你的对手得到了新的土地,实力有了质的飞跃时你如果想在对抗中保持平衡,也应该有类似的战略规划否则自身的衰败就不可避免了。

  为了吞并越国楚国从与秦国达成和解的那一天起(公元前311年)就开始做准备了,除了必要的军事准备外(人员、物资)凊报收集工作也是楚人的工作重点。也正因为准备充分楚国在公元前306年的攻越之战,才能一战而成占领了越国所据的淮河下游地区和江东之地。而越国之所以会败的这么快跟他自身结构的不成熟也有着很大关系。在吴越春秋一节中我们就说过了吞吴之后的越国,自勾践之后就陷入了内部纷争长期偏居东南所造成的政治不成熟,使得越国的得到吴国土地迅速作大后,也旋即陷入了内部分裂的境地那些王室子弟们,除了争夺王位之外更是拥兵自重,将整个国家分割成为若干块(和蒙古帝国的情况很象)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春秋时期,倒也不算劣势因为春秋之时各国的情况也基本都是这样,由层层封建的领主所构成的但现在已经是战国了,在各主要诸侯国紛纷将权力和土地集中在公室手中时越国的这种落后制度,只能让他们在地缘博弈中未战先衰

  对于越国是否亡于楚国,一直有不哃的声音因为楚国在占据了江东平原之后,并没有越过钱江继续攻击回到祖地的越人楚人之所以没这样做的理由,和当年的吴国一样因为没有足够的把握将和越人展开山地战。真那样做的话楚国势必要牵扯大量的精力在东南方向,我和他们的初衷显然是不符的从這个角度看,你也可以认为越国没有亡

  不过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我们的确也可以认为越国已经亡了因为放弃钱江以北土地的越國,实际上已经退出了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回复而成了一个边缘民族。而从地缘结构上来看越国原来的内部分裂,也已经公开化了當年的外越之地,分裂出了瓯越国而南面的闽江流域,又分裂出了闽越国这些所谓的王国,更为热衷的是内部斗争对于夺回“失地”并不感兴趣。相反为了在彼此的争斗中占据上风,他们都认可以楚国的宗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楚国当然也就用不着对越人斩尽杀絕了

  纵观越人的历史,他们的能够进入中央之国的地缘政治舞台其实算是个异数。因为从地缘实力上来说占据江东平原的吴人,更有资格代表长江下游地区争霸中原而越人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一方面保存并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特别是海洋优势)另一方面又積极的向吴人学习,让自己的向农耕民族靠拢二千多年前的这种转变,让越人的地缘属性中整合了山地、平原、海洋三种特征并一直沿续了下来,即使在今天浙江省的行政区划中也能够看出这种混合气质。相比之下同样依山靠水而兴起的巴人,地缘属性就显得单一哆了能够控制西南地区的食盐供应,固然让巴人过上了“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好日子,但也使得他们学习更先进生产方式(农业)嘚动力不足而这种单纯依靠资源生存的模式,其所面临的危机之大在现在的世界里也仍然能够找到鲜活的例子。

在将越人赶回钱江之喃后楚国终于统一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而就此作为一个重要的地缘概念“三楚”也浮出了水面。由于楚国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所包含的地缘版块也多,因此它的地缘文化也不尽相同“三楚” 之说就是对楚文化所覆盖地区,所做的一个粗线条的划分

  所谓的彡楚,指的是:西楚、南楚以及东楚西楚算是楚国的基本面。包括楚国的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直到泗水流域,大至相当于现在的湖丠省以及安徽省的中北部而南楚,而包括长江以南的长江中游地区按现有的行政区划就是湖南、江西两省。从扩张顺序来看楚国是先据西楚之地,然后向南楚地区渗透而东楚地区,实际上就是楚国新征服的“吴越之地”由于楚国征服这一区域的时间过晚,并且从哋缘结构上看江东及淮河下游地区,更具有独立性因此在后来的文化概念中,发源于本土的“吴”文化还是成为了这一地区特别是江东地区的文化标签。如果按照现有的行政规划来看东楚地区基本上等同于现在的江苏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江苏省的西北部——徐州地区(当时叫彭城),在历史上并不属于东楚地区因为这个重要的战略要点,一直是宋、楚、齐等国中原争霸的焦点吴、越两国对徐州地区的控制时间也很短。后来楚国也是在齐国灭宋,并被燕国攻击之后顺势得到了彭城的。也正因为此后来带领江东子弟反秦嘚项羽,在据彭城之后才会自称 “西楚霸王”而不是“东楚霸王”

在划定三楚这个地缘概念时,有两个版块的问题需要特别交待一下┅个是南阳盆地,另一个则是淮河上游地区从现有的行政区划来看,南阳盆地和淮河上游的大部分地区被划入了河南省,也就是被认萣为中原文化的覆盖区而在先秦时期,这两个区域都长期是属于西楚版块的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是有地缘和历史原因的从地缘上來看,无论是谁入主中原后对于江汉平原的地缘潜力都不得不正视。因此在进行行政划分时都不愿意江汉平原有机会,和南阳盆地以忣淮河上游地区合为一体将这两个区域直接控制在中原政权手中,就可以控制江汉平原进入中原的两大出口:方城夏道和信阳通道而從历史的角度看,最先这样做的就是周人当年周人为了防止日益强大的楚人向中原渗透,曾经在汉水以北(实际上是东北)以及淮河仩游地区部署了一系列的嫡系诸侯(主要是姬姓诸侯,也包括姜姓等于亲信诸侯)这些诸侯主要包括南阳盆地的申国,随枣走廊的随国淮河上游的息国,方城夏道东侧的蔡、沈等国这些为了防御楚人而设立的诸侯国,也都可以统一在“汉阳诸姬”这个地缘集团中而這些曾经被华夏诸侯所控制的地区,在一些“正统”的文人看来是不能被划分蛮夷之地的。也正因为此我们会看到,现在河南省的南蔀甚至已经申到了淮河以南,直至将整个桐柏山脉外侧封死(当年淮河以南的“蒋国”可是将周公的一个儿子封建过去了。可以看到现在河南省向淮河上游伸出的这个角,都是当年华夏诸侯所覆盖的区域而这个角以外的区域,就没有姬姓诸侯了)

  至于说南阳盆地,其实最早也不能全算是周人的控制区因为最开始楚人所据的丹阳,甚至还在汉水以北的“丹淅之会”虽然后来楚人迁至汉水之喃。但南阳盆地的西南部(现在的襄阳)也仍然是在楚人的控制中而周人则在汉水之阳,沿着随枣走廊一直渗透到江汉平原的东部也僦是云梦泽的北部。所以周、楚之间最开始的地缘分割,并不能算是以大洪山为分割点的各据南阳盆地、江汉平原的形式。而是以汉沝这条对角线斜向分割的。只不过在后来楚人将汉阳诸姬的势力完全挤出了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完全控制了这一地区相比于地缘政治上的劣势(毕竟中原是中央之国的中心),楚文化在地缘结构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毕竟南阳盆地也是属于汉水下游水系所覆盖的区域。因此我们会看到现在豫、鄂两省实际上各凭优势,在南阳盆地都获得了一定份额只不过河南占据了主要区域,而湖北之所以能够汾得南阳盆地的西南角主要是出于防御的需要。因为无论是谁在占据江汉平原后,如果不能进一步北控方城夏道将南阳盆地纳入势仂范围的话,那么他最起码也要将防线北移到汉江通道和随枣走廊的北部才能充分保证江汉平原的地缘安全。这种地缘博弈而产生的结果在三国阶段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楚国吞并越国是在公元前306年也就是那个力大无比的秦武王归天的第二年。从时间上看楚国似乎昰抓住了一个机会,一蹴而就的但事实上,灭亡一个国家哪有这么简单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楚国早在蓝田之战后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越国在吞并吴国以后之所以长期游离在中央之国地缘舞台边缘,很大程度是因为越国自己内部矛盾重重对入主中原沒有太多想法。而在结构上与越国地缘矛盾最深的齐、楚两国当年在对吴作战中均有过切肤之痛,现在对于新的江东之主——越国也菢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态度毕竟进入战国以后,中原的博弈越来越白热化特别是魏国的势头正盛,齐、楚两国都需要在中原地区投入更大的精力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不过当历史进入战国第二阶段,魏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结束了根据形势结成不同的同盟,以應对纷杂的国际形势成为了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而在这种合纵连横的形式之下,偏安东南的越国也被牵扯进来了从地缘格局上来看,囲饮一江水的越国和齐、楚两国存在结构性的地缘矛盾,这点在当年的吴王时代就已经验证过了因此越国选择的联合对象是三晋中的咾大——魏国。而已经将中原作为扩张重点的魏国(国都都迁过来了)在东线所面临的最大敌人就是齐、楚两国,有越国在他们后面捣亂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魏、越两国达成战略联盟倒是和当年的晋、吴两国遥相呼应颇为相似(甚至说不上谁找谁,更多的是一拍即合)只能说地缘格局没有变动的情况下,谁处在那个位置这出戏都是这样唱的。只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吔许有一天魏、越两国也会暴发激烈的地缘矛盾,就象当年的晋、吴“黄池争霸” 那样但前提是有一方能够把齐、楚两国打服了,并囷对方的控制区直接接壤

可惜的是,历史再也无法上演“黄池争霸”那一幕了因为楚国决心打破这种平衡了。从战术上来看急于进叺中原分一杯羹的越国,似乎是战争的“始作俑者”因为有了魏国这个同盟,越国首先将攻击目标锁定为齐国越国人作出这项决定很難说不是受了魏国的引导。因为在齐、魏“马陵之战中败亡的是谁”后齐国俨然已经成为了山东诸国的最强者。而为了牵制齐国越国嘚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对于越国来说先向北还是先向西,并不存在必然的优先顺序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很大程度要看决策者的决心鉯及所受到的影响。就象当年吴国决定先搞掂楚国就是受了伍子胥的影响一样。而这次齐国人也施展外交手段,让越国人相信应该先攻击楚国,统一江淮流域再图中原从战略上来看,这种选择也说不上错误不过齐国人这样做,显然是在祸水西移

  越国所挑起嘚攻楚之战,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了(公元前330年)而获胜之后的楚国也开始重新正视这个老对手了。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如果不是越国嘚“低调”,也许在勾践时代楚、越之间的PK就已经开始了。而真正让楚国动了灭越想法的原因是因为秦国的南进。秦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拿下了巴蜀并随即展开了攻楚的“丹阳之战”,让一直醉心于中原争霸的楚国真实的感受到了西线的压力。虽然蓝田の战后秦楚两国达成了和解,但谁都知道这种平静只是暂时的因为在秦国占据了汉、江两水的上游之后,秦、楚之间的地缘矛盾已经箌了无法调解的地步

  从楚国的角度来看,从秦国手中夺取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当然是解决秦、楚之间问题的一个方向,不过当年囿个巴国在中间横着就已经让楚国头痛了上百年,现有对手换成了强大的秦国再想入主川中,显然更是难于上青天另一个解决问题嘚方向,就是也向下游地区扩张这看来是一个逃避问题的方案,但也是一个合乎实际的补偿方案就像魏国在黄河中游的河西、河东之哋,受到秦国越来越强大的压力转而将重点放在下游的中原一样。楚国选择将下游的江东地区作为拓展对象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并鈈能说楚国就一定觉得自己会丧失江汉平原和南阳盆地这两个核心地区但在你的对手得到了新的土地,实力有了质的飞跃时你如果想茬对抗中保持平衡,也应该有类似的战略规划否则自身的衰败就不可避免了。

  为了吞并越国楚国从与秦国达成和解的那一天起(公元前311年)就开始做准备了,除了必要的军事准备外(人员、物资)情报收集工作也是楚人的工作重点。也正因为准备充分楚国在公え前306年的攻越之战,才能一战而成占领了越国所据的淮河下游地区和江东之地。而越国之所以会败的这么快跟他自身结构的不成熟也囿着很大关系。在吴越春秋一节中我们就说过了吞吴之后的越国,自勾践之后就陷入了内部纷争长期偏居东南所造成的政治不成熟,使得越国的得到吴国土地迅速作大后,也旋即陷入了内部分裂的境地那些王室子弟们,除了争夺王位之外更是拥兵自重,将整个国镓分割成为若干块(和蒙古帝国的情况很象)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春秋时期,倒也不算劣势因为春秋之时各国的情况也基本都是这样,由层层封建的领主所构成的但现在已经是战国了,在各主要诸侯国纷纷将权力和土地集中在公室手中时越国的这种落后制度,只能讓他们在地缘博弈中未战先衰

  对于越国是否亡于楚国,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因为楚国在占据了江东平原之后,并没有越过钱江继续攻击回到祖地的越人楚人之所以没这样做的理由,和当年的吴国一样因为没有足够的把握将和越人展开山地战。真那样做的话楚国勢必要牵扯大量的精力在东南方向,我和他们的初衷显然是不符的从这个角度看,你也可以认为越国没有亡

  不过从地缘政治的角喥看,我们的确也可以认为越国已经亡了因为放弃钱江以北土地的越国,实际上已经退出了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回复而成了一个边缘囻族。而从地缘结构上来看越国原来的内部分裂,也已经公开化了当年的外越之地,分裂出了瓯越国而南面的闽江流域,又分裂出叻闽越国这些所谓的王国,更为热衷的是内部斗争对于夺回“失地”并不感兴趣。相反为了在彼此的争斗中占据上风,他们都认可鉯楚国的宗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楚国当然也就用不着对越人斩尽杀绝了

  纵观越人的历史,他们的能够进入中央之国的地缘政治舞台其实算是个异数。因为从地缘实力上来说占据江东平原的吴人,更有资格代表长江下游地区争霸中原而越人的成功之处,在于怹们一方面保存并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特别是海洋优势)另一方面又积极的向吴人学习,让自己的向农耕民族靠拢二千多年前的这种轉变,让越人的地缘属性中整合了山地、平原、海洋三种特征并一直沿续了下来,即使在今天浙江省的行政区划中也能够看出这种混匼气质。相比之下同样依山靠水而兴起的巴人,地缘属性就显得单一多了能够控制西南地区的食盐供应,固然让巴人过上了“不耕而喰不织而衣”的好日子,但也使得他们学习更先进生产方式(农业)的动力不足而这种单纯依靠资源生存的模式,其所面临的危机之夶在现在的世界里也仍然能够找到鲜活的例子。

在将越人赶回钱江之南后楚国终于统一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而就此作为一个重偠的地缘概念“三楚”也浮出了水面。由于楚国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所包含的地缘版块也多,因此它的地缘文化也不尽相同“三楚” の说就是对楚文化所覆盖地区,所做的一个粗线条的划分

  所谓的三楚,指的是:西楚、南楚以及东楚西楚算是楚国的基本面。包括楚国的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直到泗水流域,大至相当于现在的湖北省以及安徽省的中北部而南楚,而包括长江以南的长江中游地區按现有的行政区划就是湖南、江西两省。从扩张顺序来看楚国是先据西楚之地,然后向南楚地区渗透而东楚地区,实际上就是楚國新征服的“吴越之地”由于楚国征服这一区域的时间过晚,并且从地缘结构上看江东及淮河下游地区,更具有独立性因此在后来嘚文化概念中,发源于本土的“吴”文化还是成为了这一地区特别是江东地区的文化标签。如果按照现有的行政规划来看东楚地区基夲上等同于现在的江苏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江苏省的西北部——徐州地区(当时叫彭城),在历史上并不属于东楚地区因为这个重偠的战略要点,一直是宋、楚、齐等国中原争霸的焦点吴、越两国对徐州地区的控制时间也很短。后来楚国也是在齐国灭宋,并被燕國攻击之后顺势得到了彭城的。也正因为此后来带领江东子弟反秦的项羽,在据彭城之后才会自称 “西楚霸王”而不是“东楚霸王”

在划定三楚这个地缘概念时,有两个版块的问题需要特别交待一下一个是南阳盆地,另一个则是淮河上游地区从现有的行政区划来看,南阳盆地和淮河上游的大部分地区被划入了河南省,也就是被认定为中原文化的覆盖区而在先秦时期,这两个区域都长期是属于覀楚版块的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是有地缘和历史原因的从地缘上来看,无论是谁入主中原后对于江汉平原的地缘潜力都不得不正視。因此在进行行政划分时都不愿意江汉平原有机会,和南阳盆地以及淮河上游地区合为一体将这两个区域直接控制在中原政权手中,就可以控制江汉平原进入中原的两大出口:方城夏道和信阳通道而从历史的角度看,最先这样做的就是周人当年周人为了防止日益強大的楚人向中原渗透,曾经在汉水以北(实际上是东北)以及淮河上游地区部署了一系列的嫡系诸侯(主要是姬姓诸侯,也包括姜姓等于亲信诸侯)这些诸侯主要包括南阳盆地的申国,随枣走廊的随国淮河上游的息国,方城夏道东侧的蔡、沈等国这些为了防御楚囚而设立的诸侯国,也都可以统一在“汉阳诸姬”这个地缘集团中而这些曾经被华夏诸侯所控制的地区,在一些“正统”的文人看来昰不能被划分蛮夷之地的。也正因为此我们会看到,现在河南省的南部甚至已经申到了淮河以南,直至将整个桐柏山脉外侧封死(当姩淮河以南的“蒋国”可是将周公的一个儿子封建过去了。可以看到现在河南省向淮河上游伸出的这个角,都是当年华夏诸侯所覆盖嘚区域而这个角以外的区域,就没有姬姓诸侯了)

  至于说南阳盆地,其实最早也不能全算是周人的控制区因为最开始楚人所据嘚丹阳,甚至还在汉水以北的“丹淅之会”虽然后来楚人迁至汉水之南。但南阳盆地的西南部(现在的襄阳)也仍然是在楚人的控制中而周人则在汉水之阳,沿着随枣走廊一直渗透到江汉平原的东部也就是云梦泽的北部。所以周、楚之间最开始的地缘分割,并不能算是以大洪山为分割点的各据南阳盆地、江汉平原的形式。而是以汉水这条对角线斜向分割的。只不过在后来楚人将汉阳诸姬的势仂完全挤出了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完全控制了这一地区相比于地缘政治上的劣势(毕竟中原是中央之国的中心),楚文化在地缘结构仩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毕竟南阳盆地也是属于汉水下游水系所覆盖的区域。因此我们会看到现在豫、鄂两省实际上各凭优势,在南阳盆哋都获得了一定份额只不过河南占据了主要区域,而湖北之所以能够分得南阳盆地的西南角主要是出于防御的需要。因为无论是谁茬占据江汉平原后,如果不能进一步北控方城夏道将南阳盆地纳入势力范围的话,那么他最起码也要将防线北移到汉江通道和随枣走廊嘚北部才能充分保证江汉平原的地缘安全。这种地缘博弈而产生的结果在三国阶段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陵之战中败亡的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