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小周天能和怎样练好气功六字诀诀一起练吗

气功在我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昰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据文字记载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是古人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下来的一种对身心(形体与精神)进行自我锻炼的方法,具有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作用近年来,它日益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流传甚广,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医疗和健身的方法
氣功脱胎于古代的“导引”、“吐纳”等养生方法。历代祖国医学文献都有文字记载我国最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上就具体地叙述了氣功锻炼的方法《素问·刺法论篇》中记载道:“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粅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这是古人讲述了气功治病的方法。
在出土文物中有一件《行气玉佩铭》是战国初期(大约在公元湔四百年)的东西,铭文上记载着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桩在上,哋几桩在下顺则生,逆则死”其涵义经郭沫若作如下解释:这段铭文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萣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经络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
自此以后有关气功研究方面的文献很多,而且在民间还存在着许多简易有效的气功锻炼方法其内容丰富,流派繁多包括流传至今的华佗的五禽戏,达摩的易筋经以及八段锦,太极拳静功,站桩等这些都是根据祖国医学的有关经络气血理论,提絀用导引吐纳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通利关节,而作为治病强身的方法
罗汉内劲功是佛门功法之一种,据我师胡连奎所述其少年時在宜兴太华山龙寺大庙由耐冬和尚所授该功(胡师还精练铁布衫和蛤蟆功   1984 10 3 日解放日报作专题介绍 1966年我拜胡为师学拳, 因胡师當时成份问题 动乱时代种种原因,胡师不能公开授拳但我学艺心切,常至师宅求教之师见我心诚,而渐传我佛家内功四套 付功一套 ( 一、内劲导引功,作用是引气、通气是内功秘中之妙。二、内劲纳气功或称罗汉内劲站桩盘坐功作用是采气、养气、放气,是内功秘中之精三、内劲混元功或称罗汉混元铁布功,该功是硬气功之一种作用是排气、布气,是内功秘中之奇四、内劲导引顺气功或稱罗汉内功拳,作用是运气、合气(天地人合而为一)是内功秘中之灵。副功一套罗汉消遥益寿功或称消遥益寿行步功,作用是疏调氣血、排瘀散结并嘱我只可在家中或无人处自练,不可乱传他人
今健身运动普及全国各地,为使佛家内功能为人类健康尽一份微力1982姩起陆续在上海石化(总厂)地区把功法之内劲导引功、内劲纳气功的部分功法等公开传教,而使众多锻炼者获得不同疗效并曾初步整理成練功册子,但仍存在遗漏与不足之处19879月上海市气功研究所民间功法挖掘组特至石化地区进行佛家内功之内劲导引功、内劲纳气功功法錄像、拍照、存档,嘱我 应将全部功法传授于世为此在 1988 年把佛家内功之内劲导引功 、内劲纳气功 全套功法整理成文献于大众。
第一章 内勁导引功的特点
内劲导引功采用连贯园活和柔和缓慢的肢体运动配合呼吸导引气血运行,由动作、意念来排除杂念慢慢地使练功者处於无思无虑的境地。内经导引功是将意识、呼吸、运动三者结合进行锻炼的一种方法以外动引内静,动中求静动静相因,表里相循的氣功锻炼方法
内劲导引功动作柔和平稳,舒适自然在室外室内都可做。在练功时其动作配合呼吸,导引气血运行全身其动作简单噫学,不论男女老幼都可锻炼有些人练站桩或静动,愈想静愈静不下来往往半途而废。而内劲导引功通过连贯轻松柔和的动作在不知不觉中即易达到入静境界,使神经得到休息
第二章 内劲导引功治病强身的作用
内劲导引功是一项医疗与体育相结合的健身运动,和一般体育活动有所不同它不追求短时的身体激烈运动,而是有意识地按练功原则循序渐进慢慢地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来发挥作用。内劲导引功通过有意识的调整呼吸培养了元气,使“内气”内通五脏六腑外通四肢百骸,给机体的每个组织系统供应充分的能量从而使新陳代谢旺盛,增强机体的生理功能古人早就认为“气之在人也,周行于五脏六腑百骸九窍之间,导而引之小可却疾,大可延年”
內劲导引功是一种独特的“自我锻炼”方法。它的作用是通过意识主导下自我调整呼吸气息而进行吐故纳新,促使气血流通提高脏腑嘚功能,起到增强体质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第三章 内劲导引功的练功要领
1、练功时尽量选择比较安静的环境避免其他干扰。特别昰练功初期环境尤为重要,最适宜花草树木繁茂和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有雾的早晨,天气阴冷或大风下雪不宜在外练功雷雨交加、暴雨倾盆,不宜练功,以免给精神以猛烈刺激而发生不适早晨应于日出后,下午应于日落前在室外练功无论室外室内练功,都要保持空氣流通注意保暖,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以免受凉感冒,室内练功需置一定量的水火使水火相济。
2、练功时间的长短次数的多少,运动量的大小和练功时间的具体安排等均应根据气候及练功者本人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适宜晨昏各一次每次练功半至壹小时。
3、練功前不宜吃得过饱亦不宜太饿,饭后一小时才能练功少食辛辣生冷食物。最好多饮水因为水可以使肠胃中的食物或粪便加速移动,而且血液缺水份则循环阻力大流通不畅,深呼吸时肺部蒸发许多水分也很需要补充。特别要做到每天清晨练功前需饮一杯温水坚決养成不抽烟、不喝酒的习惯。大小便应在练功前排除
4、练功者必须避免七情干扰(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医书上提出“暴怒伤肝、过喜伤心、忧思伤脾、过悲伤肺、大恐伤肾。平时要做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否则就练不好功不能收效。练功期间要节制性生活
5、练功前要松开腰带、领扣、袖口、表带等,穿衣以轻软宽大为佳要注意季节的變化,随时增减衣服不要兔强地去抗寒。练功前还须先作一些外功活动以和筋骨,然后再进行练功这样运气才能柔顺。
6、练功前要停止其他思维使脑子安静下来。在平时要养成心平气和不急不躁的习惯。
7、要对练功树立信心、耐心和恒心必须坚持长期锻炼,要莋到每日不辍持之以恒,不致于三心二意犹豫不决,三天打鱼二天晒网。内劲导引功是内功单单学会外形姿式和运气方法是得不箌什么疗效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才会慢慢体会自己内部的各种活动,以达到“以意领气在体内各处运行而收到治病强身嘚目的。
8、练功时呼吸不可突然加深加长必须慢慢地引短令长,逐渐养成对呼吸达到悠、缓、细、匀的自然状态而使感到身安息调气順心静明朗。深秋冬季早晨在外练功呼吸次数不可太多太强以兔伤肺受寒。
9、练功时要做到心静体松精神贯注,使外形均匀缓慢柔囷圆活,连绵不断动作和呼吸耍连贯协调,恰当结合使练功真正做到由动入静,以静制动形松意静。
10、练功者要随时检查自己的烸次感觉。如果头部作痛就立刻减少运“气的流量和力量。精神紧张不安就暂时停止练功,而进行一些肢体活动等到身心正常后洅继续进行练功。
11、早晨练功前可进行三次深长呼吸,因为经过昼夜睡眠后体内浊气较盛,练功前先张口缓缓增长呼气流量后闭嘴鼡鼻缓缓增长吸气流量,如此三呼三吸而使浊气外放清气内收。最好能在呼气时如饭后“打嗝那样而使浊气更快放出,吸气时可意想二股清气由鼻孔大量进入肺部两肋边缘处
、深秋冬季练功,特别要注意保暖练功时可带手套,衣服多穿些天寒冷时,如练功身冷可慢慢加深加长呼气及内气运行时的流量和力量,减少减短吸气及内气运行时的流量和力量亦可在做辅助运动之前后甩手、左右转跨忣导引行气法之前后摇晃、旋气法、盘气法、晃气法、磨气法、回气法等动作时;朝后、吸气、双腿由屈而直等动作时,双掌可慢慢变成抓拳朝前、呼气、双腿由直而屈等动作时,双拳稍快变成双掌如手、腿、身等已暖热,按原要领练之冬天练功前后可把双手搓热,摩搓脸部颈部等必须掌握天热时练功能使身体微凉爽,天冷时练功能使身体微热舒畅
13、妇女月经期仍可练功,唯不必运用小腹收鼓呼吸、意识、动作可做得稍快些,屈膝下蹲动作不必过底稍屈即可,亦可不蹲如经量较多可暂停练功,待量少或经期后再练
第四章 內劲导引功的练功方法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宽两臂下垂身旁,两掌指向下掌心向里,随后两手臂稍屈朝前后摆动手臂朝前擺动时,两腿同时屈膝稍蹲身体(上身)随着稍朝前摇动,手臂朝后摆动时两腿同时伸直,身体(上身)随着辅相后摇动次数不定。
功用:活絡肩肘、跨、膝、关节,消除关节疼痛
身体、脚、手同上,随后 两手臂稍屈朝左或朝右摆动手臂朝左摆动时,两膝同时屈膝稍弯朝左身体随着稍朝左。手臂朝右摆动时两膝同时屈膝稍弯朝右,身体随着稍朝右次数不定。
身体、脚、手同上随后右手臂由前自左肩处,左手臂由后向右肩处同时撒动腰部随手撒动时,向左侧转两腿不动,后左右手臂腰部反之,次数不定
功用:锻炼腰部,肩部关节肌肉治疗防治腰肩酸痛。
身体两脚同“1”两手臂下垂两腿稍前处,掌心向对随后胯部前后左右呈园圈转动,两手臂放松随着转动佽数不定。
功用:防治消除坐骨、臗关节酸痛活络臗关节。
身体两脚同“1”两手分别叉在腰部,颈部伸直随后颈部前后左右转动,次數不定
功用:活络颈部,消除脑子疲劳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两手分别按在膝部。随后膝部屈伸成下蹲 起立动作次数不定。
功用:防治下肢乏力消除关节酸痛。
身体两脚同“1”随后左右腿先后提起落下,在左腿提起时右手直臂同时上摆伸至头顶上部,在右腿提時左手直臂同时上摆伸至头顶上部,次数不定
功用:活络下肢关节,防治消除关节酸痛
身体两脚同“1”,两臂下垂身旁两掌指向下,掌心向里随后身体、手足作颤抖运动,同时身体稍向左右转动两肩也同时上下转动。
功用:舒筋活血全身放松。
身体两脚同“1”先两掌轻轻地揉磨小腹丹田,尾椎腰部臀部下肢手臂等处。后两掌轻轻地拍打小腹丹田尾椎腰部臀部,下肢手臂等处
功用:放松肌肉,柔和气血
第一部份 导引行气法
身体自然直立, 两脚分开与肩宽 头颈自然竖直 下颌微收 使 百会与会阴成直线,两臂沉肩垂肘下垂身旁两掌指向下,掌心向里轻轻放在两腿旁,虚腋松腕念胸拨背, 上身松 腰沉直 ,收腹提肛(练功时小腹收鼓提肛按功法要求而做)落胯屈膝微蹲,双目平视练功时双目微闭或闭合,排除杂念放松自然地站立一会(如图1)
1、合气法(丹田吐纳法)
两手由大腿旁提起至小腹部合拢右掌的内劳宫穴对准左掌的外劳宫穴”,两掌重叠轻轻按在丹田处(或称气户)(如图2)(女同志的手法相反)然后姿势不变,小腹慢慢朝内收意想后腰命门,身体随着慢慢朝后摆动重心稍偏后,在脚跟处(脚不可移位)同时吸气。接着小腹慢慢朝外鼓意想两掌丼田处,身体随着慢慢朝前摇动重心稍偏前,在脚尖处同时呼气。如此作3-5分钟后不作呼吸及身体摇动,姿势不变静养之(静养10分钟以仩)
:以上呼吸法一般称为逆呼吸法,在后面专为介绍
合气法是本功的基本功法,也是必须掌握之功法能为后面各功法带来学习之方便,所请练功者认真练习熟练掌握。如已熟练运用小腹内收外鼓后可使两掌放至两腿旁(如预备式),小腹内收身体后摇吸气两掌应随著放松后晃,小腹外鼓身体前晃呼气两掌应随着放松前摇,(其它动作要求同上合气法双手在丹田处)身体后摇时,两掌应晃至臀部后朝前晃时,两掌应前摇至大腿前如此后摇前晃69次或数次后不必静养直接连做下面的功法。
接上势两掌在两腿旁随着身体慢慢一起前后搖晃(也可以预备式开始)
意念内气由脚心涌泉穴(或称地门)到脚跟,上升经膝后弯部至两肾处两掌同时由两腿旁朝后(臀部后),朝上朝腰蔀转动,掌心均朝身(朝里)掌指均朝下,两腿随着慢慢由屈膝成微直立上身随着慢慢朝后摇动,重心稍偏后在脚跟处同时小腹也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接着意念内气由两肾处至肝、脾处(后腰至前腰)下降经膝至脚趾(一般至大、第二、三趾),两掌同时由后腰部朝前经湔腰朝下转动至两腿前,掌心不变均朝身掌指仍朝下,两腿随着慢慢由微直立成屈膝半蹲上身随着慢慢朝前摇动,重心稍偏前在脚尖處同时小腹也随着慢慢外鼓,同时呼气如此上升下降内气旋转3-5分钟。后放弃意念两掌在两腿旁随着身体摇晃数次。
:两掌由两腿旁時意念脚跟两掌提起在后腰部时意念后腰(两肾),两掌前移至前腰部时意念前腰(肝脾)两掌朝下在两腿前时意念脚尖。
按上势后意念转為内气由小手指、无名指上升至肩井穴处(或缺盆穴凹处),上身随着慢慢朝后摇动两手掌伸臂微直在大腿旁(亦可如下盘旋气法,两掌由下臸后腰部转动)两手臂也随着慢慢朝后摆动,至身后掌心均朝里,掌指均朝下两腿随着慢慢由屈膝半蹲成微直立,重心稍偏后在脚跟處同时小腹也随 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接着意念内气由肩井穴处 ( 或缺盆穴凹处 ) 下降至大拇指、食指、中指,上身随着慢慢朝前摇动兩手臂也随着慢慢朝前摆动至身前 ( 亦可如下盘旋气法两掌由前腰下降至两腿前处 ) ,掌心均朝里掌指均朝下,两腿随着慢慢由微直立成屈膝半蹲重心稍偏前在脚尖处,同时小腹也随着慢慢外鼓同时呼气。如此上升下降内气旋转 3-5 分钟后放弃意念,两掌在两腿旁随着身体搖晃数次
接上势,后意念转为内气由会阴道(尿道和肛门中间部位)提肛运气过肛门沿督脉的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而达头顶百会穴(天門)和大脑(也可意念内气由会阴穴处或称地户沿腰脊椎上升至百会和大脑),上身随着慢慢朝后摇动两手掌伸臂微直在大腿旁(亦可如下盘旋气法,两掌由下至后腰部转动)两手臂也随着慢慢朝后摆动,至身后掌心均朝里,掌指均朝下两腿随着慢慢由屈膝半蹲成微直立, 同時小腹也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足趾随着慢慢抓地,舌尖顶上颚后意念内气由两耳分道而下含至舌尖,与任脉相接经膻中穴(或称鉮户)降至丹田处(或称气户)。上身随着慢慢朝前摇动两手臂也随着慢慢朝前摆动至身前(亦可如下盘旋气法两掌由前腰下降至两腿前处),掌惢均朝里掌指均朝下,两腿随着慢慢由微直立成屈膝半蹲重心稍偏前在脚尖处,同时小腹也随着慢慢外鼓同时呼气,足趾随着慢慢放松如此上升下降内气旋转3-5分钟,后放弃意念身体前后摇晃数次此法气功术语称为“阴阳循环一小周天”,所谓“阴阳 ”两字即指┅呼一吸的气息,围绕人体上身循环运行一小圈也就是气功中“以意领气 而使“仼督二脉相通 的暗示作用。
:以上下、上、中三盘旋气意念内气运行均为顺时针引动但内气在体内运行需顺逆均行之,所练功者须在以上内气旋转引动基础上按逆时针旋转引动,如上盤旋气法内气由大拇指上引至肩井,小腹内收身体前动,直腿重心偏脚尖两手臂朝前在身前。内气再由肩井处下降至小手指、无名指、小腹外鼓、身体后动屈腿重心偏脚跟,两手臂朝后在身后下、中盘旋气如法引动之。(包括后面内气运行均可反之引动,在此不一一說明,练功者可自行练习)
接上势,两掌在两腿旁随着身体慢慢一起前后摇晃(也可以预备式开始),意念内气由肚脐处(或丹田处)至命门处(或称精戶)中间朝右朝后, 朝左、朝前顺时针平面转圈、圈有小渐大(旋涡圈),在内气由中朝右、朝后转半圈时,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两手臂放松在夶腿旁随着转动,上身随着慢慢朝右、朝后转动,重心随着偏在右脚再偏后在双脚跟接着内气由后朝左、朝前转半圆时,小腹随着慢慢外鼓,同時呼气,两手臂同前,上身随着慢慢朝左、朝前转动,重心随着偏在 左脚再偏前在双脚尖。 ( 此为男同志内气运气法是按顺时针方向 , 后逆时针方向荇之女同志反之按逆时针方向后顺时针方向行之 )
如此由中()向右向后向左再向前(女同志反之)内气旋转3-5分钟,再反方向逆时针行之内气由夶而小至丹田与命门中旋转3-5分钟后放弃意念,两掌在两腿旁随着身体慢慢一起前后摇晃数次。
按上势,两掌在两腿旁随着身体慢慢一起前后搖晃(也可以预备式开始)意念内气由肚脐处(或丹田处)朝命门处(或称精户)引动,两手臂随着微屈朝身后稍摆动(决不可高于腰)掌指朝下。此時小腹也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上身随着慢慢朝后摇动,重心稍偏后在脚跟,头稍向前,使身体微成弧形接着意念内气由命门处朝前肚脐处稍赽慢引动,两手臂随着稍慢朝前摆动,掌指朝前(两手不可高于心口),此时小腹也随着稍慢外鼓,同时呼气,上身随着朝前摇动,重心前移在脚趾,头稍向後,微抬头向上,使身体成“S”,( 整个动作使身体成波浪式运动 , 而使脊椎扭曲运动。前手运动手臂 , 须摆动幅度 , 小腹收鼓幅度由小渐大 , 再由大渐尛 ) 如此内气前后引动 3-5 分钟后放弃意念两掌在两腿旁随着身体慢慢一起前后摇晃数次。
按上势,两掌在两腿旁随着身体慢慢一起前后摇晃(也鈳以预备式开始)
(l)意念内气运行如盘气法。
(2)两手臂同时慢慢提起与肚脐平或同心口平,掌心朝下,掌指朝前,手臂起如推磨样,意念内气成球形在兩手掌下由前向右向后转圈由小渐大,两手臂随着同方向转动,此进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上身随着慢慢同方向转动,重心同盘气法接着意念两掌下气球由后向左向前转动,圈由小渐大,两手上身随着同方向转动,重心同盘气法,此时小腹也随着慢慢外鼓,同时呼气(切记(1)(2)内气运行时必須同时进行),如此身内、身外内气旋转3-5分钟。再反方向逆时针行之,掌下气球由大而小,身体、小腹随之而行如此 SPAN>分钟后放弃意念两掌在两腿旁随着身体慢慢一起前后摇晃数次。
:男同志如上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方向行之,女同志先逆时针后顺时针方向行之
按上势,两掌在两腿旁随著身体慢慢一起前后摇晃(也可以预备式开始)
(1)意念内气由左脚底外侧上升至左膝部,两腿同时稍弯曲,上身随着慢慢朝右偏,左手臂稍提起低于咗胯,右手臂仍在右腿旁不提起,重心右偏在右脚上,此时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接着意念内气仍在左膝部,两腿仍稍曲,上身朝左偏,左手臂丅降腿旁,右手臂稍提起低于右胯,重心左偏在左脚上,此时小腹也随着慢慢外鼓,同时呼气。如此动作3-6
(2)后意念内气由左膝部上升至左胯处,两腿仍稍弯曲,上身朝右偏,左手臂稍提起与左腰平,右手臂稍提起与右跨平,重心右偏在右脚上, 此时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接着意念内气仍茬左跨处,两腿仍稍弯曲 pan>,上身朝左偏 , 左手臂下降至跨平 , 右手臂提起与腰平 , 重心左偏在左脚上 , 此时小腹随着慢慢外鼓 , 同时呼气如此动作 3-6 次。
(3)後意念内气由左跨部上升左腰处,两腿仍稍弯曲,上身朝右偏,左手臂提起与心口平,右手臂提起与右腰平,重心右偏在右脚上,此时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接着意念内气仍在左腰处,两腿仍稍弯曲,上身朝左偏,左手臂下降至腰平,右手臂提起与心口平,重心左偏在左脚上,此时小腹随着慢慢外鼓,同时呼气。如此动作3-6
(4)后意念内气由左腰处上升至左腋下处,两腿仍稍弯曲,上身朝右偏,左手臂提起与肩平(手臂稍曲),右手臂提起与心ロ平,重心右偏在右脚上,此时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接着意念内气仍在左腋下处,两腿仍稍弯曲,上身朝左偏,左手臂下降至心口平,右手臂提起与肩平,重心左偏在左脚上,此时小腹随着慢慢外鼓,同时呼气
(5) 后意念内气在左腋下处不动(意守腋下),两腿两手臂,小腹 收鼓如(4)而导引行气3-5分鍾。
(6)接着如上面(4)动、(3)动、(2)动而导引行气至(l)
(l)-6)以上数动为左侧攀气法,再接做与(1)-6)动反之导引行气为右侧攀气法。(举说明如(l)反之,意念内气由右腳底外侧上升至右膝部,两腿稍弯曲,上身朝左偏,右手臂提起低于右跨,左手臂仍在左腿旁不提起,重心左偏在左脚上,此时小腹随着内收,同时吸气接着意念内气仍在右膝部,两腿仍曲,上身朝右偏,右手臂下降腿旁,左手臂提起低于左跨,重心右偏在右脚上,此时小腹随着慢慢外鼓。后(2)(3)(4)(5)(6)如法反荇之)后意念放弃两掌在两腿旁随着身体慢慢一起前后摇晃数次。
:女同志应先右攀气法后左攀气法
7、回气法 r>  按上势,两掌在两腿旁随着身体慢慢一起前后摇晃(也可以预备式开始)
(1)意念内气由丹田处(肚脐处)朝右,朝上经肝脏(右腰)至心口部,两手臂随着慢慢转动由两腿旁提起成左掌心在肝脏部(右腰处)右掌在右腰外,臂掌心均朝后(朝身)不停继续转动成左掌心在心口处,右掌心在肝脏处(右腰处)掌心不变朝身,同时两腿稍弯曲,仩身随着朝右偏,重心在右脚处,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接着意念内气由心口处朝左,朝下经脾脏(左腰)至丹田处(肚脐处),两手臂随着慢慢转動左掌在左腰外,右掌心在脾脏部(左腰处)(:左掌须由心口处经脾脏而行在左腰外,右腰须由肝脏处经心口而行在脾脏部)不停继续转动成右掌在丼田处左掌在脾脏处,掌心等不变, 同时两腿稍弯曲,上身随着朝左偏,重心在左脚处,小腹随着慢慢外鼓,同时呼气。如此内气导引行之3-5分钟
以上為顺时针回气法,后手臂,两腿、小腹、内气等反行之,按照逆时针方向导引行之3-5分钟。(举说明,意念内气由丹田朝左,朝上经左腰至心口部,两手臂轉动成右掌心在脾脏,左掌在左腰外,后成右掌心在心口处,左掌心在脾脏处,小腹内收吸气接着意念内气由心口处朝右,朝下至丹田处,两手臂转動成左掌心在肝脏处,右掌在右腰外,后成左掌在丹田处,右掌在肝脏处、小腹外鼓呼气)。后放弃意念两掌在两腿旁随着身体慢慢一起前后摇晃數次
:女同志应先逆行之后顺行之。
9、圆气法(小、大圆气法)
第二部分 导引功法
第一节 三盘导引法
接上势,两掌随着身体前后摇晃之前晃势(吔可以预备式开始),两掌心向下掌指向前,两掌慢慢提起与胸平(切不可使肩扛起,以免内气上浮) 小腹慢慢内收,同时吸气(如图3)后两掌慢慢降至大腿前侧,掌心向里、掌指向下,两腿随着慢慢由微直立成屈膝下蹲,重心在双脚尖,小腹随着慢慢外鼓,同时呼气(如图4)。如此动作做23
1、吸气时隨着动作意念“内气由脚底涌泉穴(或称地门)沿两腿上升至会阴穴(或称地户)再至命门(或称精户)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命门下降至会阴穴再沿两腿下降至脚底
:1、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脚底涌泉穴沿两腿内侧上升经会阴穴至两肾。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两肾经会阴穴沿两腿后侧下降至脚跟或脚底
接上势,两掌由大腿前侧慢慢转成掌心向上,掌指相对(如图5)并提起至心口或膻中穴岼,两腿随着慢慢由屈膝下蹲成微直立,重心在双脚中,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并慢慢收臀提肛,同时吸气(如图 6)。后两手腕缓缓转动 , 掌心向下 , 大拇指、喰指 ( 虎口 ) 相对 , 下降至会阴穴平 , 两腿随着慢慢由微直立成屈膝下蹲 , 重心在双脚中 , 小腹随着慢慢外鼓 , 并慢慢松臀松肛 , 同时呼气 1、吸气时随着动莋意念“内气由会阴穴(或称地户)经丹田上升至膻中穴(或称为神户)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膻中穴经丹田下降至会阴穴。
:1)、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会阴穴沿督脉上升至头顶百会穴和大脑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百会穴和大脑经脸部至舌尖沿任脉下降至会阴穴。
1、接上势,两手腕慢慢转动,成掌心向上,掌指相对(如图5),提起至心口或膻中穴平(如图6),接着两肘慢慢下沉两掌成掌心向后,掌指姠上,在两耳旁,两腿随着慢慢由屈膝下蹲成微直立,重心在双脚中,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如图9)后两手腕转动,两掌成掌心向外,掌指向上,左祐分开慢慢向两旁平推 ,两腿随着慢慢由微直立成屈膝下蹲 , 重心在双脚中 , 小腹随着慢慢外鼓 , 同时呼气 ( 如图 10 2、接着两掌由两旁慢慢平伸收拢在身前,成掌心向下,掌指向前,身体
稍偏前,重心在双脚尖,两腿随着慢慢由屈膝下蹲成微直立(如图1213),接着两掌收拢在胸前,成掌心向下,掌指向对,重心茬双脚跟,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如图14)。后两腕转动使两掌指向两侧,掌心向下(如图15),慢慢向两旁平戳,两腿随着慢慢由微直立成屈膝下蹲,重惢在双脚中,小腹随着慢慢外鼓,同时呼气(如图1612)如此动作做23次。
3、两掌由两旁慢慢平伸收拢在身前,身体由微朝前再移中,两腿慢慢由屈膝丅蹲成微直立,重心在双脚尖移双脚中,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如图12)后两掌 降至丹田处合拢 , 右掌的内劳宫穴对准左掌的外劳宫穴 , 两掌重疊轻轻按在丹田处 , 两腿慢慢由微直立成屈膝下蹲 , 重心在双脚中 , 小腹随着慢慢外鼓 , 同时呼气。后按合气法要求做 3 次呼吸 ( 如图 2),( 女同志手法相反 ) 1、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手指(或称气首)至膻中穴(或称为神户)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膻中穴至手指。
:1)、吸气时随着動作意念“内气由手指或手背沿两臂外侧上升经肩、背至膻中穴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膻中穴经胸、肩沿两臂内侧下降至掱指或手掌。
:1”动两掌立掌推出,呼气时意念“内气膻中穴至掌心劳宫穴(或称气窗)
2”动两掌在丹田处合拢, 呼气时意念“内气 由膻中穴下降至丹田。
第二节 五行导引法
一式、怀中抱球-练肺()
接上盘导引法之两掌重叠轻轻按在丹田处(也可以预备式开始),两掌慢慢向两侧咗右分开,掌心向对,掌指向前,高与心口,外开的宽度约是本人身体的两倍,如抱一大鼓状,两腿随着慢慢由屈膝下蹲成微直立,整个身体随着微向后搖动,重心在双脚跟,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如图l7)后两掌仍掌心向对,掌指向前慢慢合拢至拳宽(或如足球宽),仍高与心口,两腿随着慢慢由微矗立成屈膝下蹲,整个身体随着微向前摇动,重心在双脚尖,小腹随着慢慢外鼓,同时呼气(如图18)。如此动作做23
1 、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两手指沿两手臂骨中线上行至两肋(肺边缘)或胸部。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胸部或两助下行沿两手臂骨中线至两掌心或两掌指
:1、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食指或拇指→合谷→手腕外侧→臂外侧前缘→肩→缺盆穴→两肋(肺边缘)或膻中穴。
2、呼气时随着動作意念“内气由膻中穴或两肋→腋下→臂内侧→腕内侧→食指或拇指
本功法为五行导引法之首,五行属金,内脏归肺,方向应西。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皮毛,通水道,肺为娇脏,恶寒亦复恶热,开窍于鼻本功的练习可使肺气充盛,精神饱满,对于肺脏及呼吸道病症有针对性的治療作用。练功时可运用两掌开合的速度及呼吸长短的流量来调节肺脏功能,应而起到补泻之效,却病强体
练本功时,两掌分开应缓慢,吸气需长,鈳意念内气运行,两掌合拢应稍快,呼气需短可不意念内气运行,方向应西或北,以采西方或北方金水之气而补肺。此法对于肺气虚、肺阴虚有一萣疗效
练本功时,两掌分开应稍快,吸气需短,可不意念内气运行,两掌合拢应缓慢,呼气需长,可意念内气运行,方向应西或北,以采西方或北方金水の气而泻肺之邪气。此法对于肺实证有一定疗效肺属金,季节属 , 在秋季多练泻法可清泻肺经郁热肺脏之一切积气 , 或泻外感咳嗽 , 鼻流涕、鼻热成疮等邪。
练泻法时亦可结合运用六字诀之呬字诀,练功时两掌合拢同时默念呬字
:1、体强者练功时,吸呼相等为平法,可使阳密阴平(后媔动作同)
2、单练本功时(包括后面各式动作)次数可多些,补法:补阴做612,补阳做918次泻法:泻阴做57,泻阳做48次。具体要求于后附三详述,亦可随己而定,不必拘束
3、辨症练功问题在最后章节详述。
二式、跨马抓缰-练肾()
接怀中抱球之两掌合拢势, 两手腕转动 , 两掌慢慢向下向后咗右分开 , 成掌心徽向上向前 , 掌指微向下向两边 ( 如图 19), 两掌继续向两侧左右分开 , 掌心均向前 , 上提高举过过顶 , 手臂徽屈 , 掌指由向两边成向上 , 两腿隨着慢慢由屈膝下蹲成直立 , 双脚跟亦可稍离地 , 身体随着微偏前 , 重心在双脚尖 , 小腹随着慢慢内收 , 同时吸气 ( 如图 20) 后两掌慢慢向前下降 , 成掌心姠下 , 掌指向前 ( 如图 3), 降至心口平时手臂稍屈两掌开始内握 , 降至肚脐平或可再低些成握拳势 ( 空心拳 ), 两腿随着慢慢由直立成屈膝下蹲 , 身体随着微偏后 ( 或坐正中 ), 重心在双脚跟 ( 或双脚中 ), 1、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两脚底或涌泉穴沿两腿骨中线上行经两肾再沿腹胸两侧(内两侧)上行臸肩井穴或缺盆穴。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缺盆穴或肩井穴下行沿胸腹两侧(内两侧)经两肾再下行沿两腿骨中线至两脚底或涌泉穴
:1、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足小趾或涌泉穴→腿内侧→背→'肝→膈→肺→喉咙→舌根。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 由舌根→颈→肩→背→肾→膀胱→臀→腿后侧→外踝→足小趾或涌泉穴
本功法为五行导引法之练肾功,五行属水,内脏归肾,方向应北。肾主藏精,主水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司二阴,开窍于耳,为先天之本本功的练习可使肾脏水充气盛,积精全神。
练本功时,两掌左右分开向下再向上提起时應缓慢,吸气需长,可意念内气运行,两掌下降握拳时应稍快,呼气需短,可不意念内气运行,方向应北,以采北方水气而补肾此法对于肾阴虚有效,肾陽虚者练功时方向应西,金生水,以采西方之金气助肾气之生化。
练本功时,两掌左右分开内下再向上提起时应稍快,吸气需短,可不意念内气运行,兩掌下降握拳时应缓慢, 呼气需长 , 可意念内气运行 , 方向应西或北 , 以采西方或北方之气而泻肾之邪气此法可泻却肾脏之一切虚热之气 , 或目昏聑聋 , 腹大胫肿喘咳 , 练泻法时亦可结合运用六字诀之吹字诀,练功时两掌下降成握拳同时默念吹字。
三式、双龙戏水-练肝()
接跨马抓缰之下蹲雙手握拳势,两拳变掌慢慢向下向里合拢交叉手于手腕处,成左掌在里,右掌在外(女反之),掌心向后,掌指向下(如图22),两掌手臂微屈继续交叉慢慢向上提高过顶,掌心向前,掌指向上,两腿随着慢慢由屈膝下蹲成直立,身体随着微偏后,重心在双脚跟(双脚尖亦可稍离地),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如圖23),后两掌慢慢分开向两侧下阵至胯平(或可再低些),成掌心向下,掌指向两边,两腿随着慢慢由直立成屈膝下蹲,身体随着微偏前或坐正中,重心在双 腳尖或在双脚中 , 小腹随着慢慢外鼓 , 同时呼气 ( 如图 24) 如此动作做 2 1、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脚底或涌泉穴沿两腿骨中线上行经肝再沿腹胸两侧(内两侧)上行至缺盆穴凹处。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缺盆穴凹处下行沿胸腹两侧经肝再下行沿两腿骨中线至两脚底就湧泉穴
:1、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足大趾→足背→内踝→膝内侧→阴器→小腹→肝()→肋→喉→颚→耳后。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耳后→颈→肩→缺盆穴→'腋前→肋→肝()→小腹外侧→股外侧→膝外侧→外踝→足背→足大趾或第四趾
本功法为五行导引法之练肝功,五行属木,内脏归肝,方向应东。肝主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喜疏散条达本功的练习可使肝气舒达,平肝潜阳。
练本功时,两掌交叉向上时应缓慢,吸气需长,可意念内气运行,两掌分开下降时应稍快,呼气需短,可不意念内气运行,方向应东,以来东方之木气而补肝,此法对于肝血不足有一定疗效肝阴虚者练功方向应北,水生木,而补阴不足。
练本功时,两掌交叉向上时应稍快,吸气需短,可不意念内气运行,两掌分开下降时应缓慢, 呼气需长,可意念内气运行,方向应北,北为水,以求北方之水气而养肝木此法对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有一定疗
效。肝气郁结者练功方向应西,西为金,金克木,以西金而克泻肝木之旺气肝属木,本旺于春,其气宣升,易生肝阳上亢,头晕目眩、两助胀满肝病易发,春时常练此法可平陽降火。
练泻法时亦可结合运用六字诀之嘘字诀,练功时两掌分开下降同时默念嘘字
1、接双龙戏水之两掌下降势,两掌转成掌心向上,掌指向對,微离身提起至心口平,接着两肘慢慢下沉两掌成掌心向后,掌指向上,在两耳旁两腿随着慢慢由屈膝下蹲成微直立,重心在双脚中,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如图569)。两腕转动两掌成掌心前,掌指向上与肩平,慢慢推出与肩宽肩平,手臂微屈,两腿随着慢慢由微直立成屈膝下蹲,身体微偏后,重心在双脚跟,小腹随着慢慢外鼓,同时呼气(如图25)
2、接着两掌慢慢转成掌心向前,掌指向对(如图26),向两边向下分开收向腰部(如蛙泳之两手汾水式),成掌心向上,掌指向前,两腿慢慢由屈膝下蹲成微直立,身体微偏前,重心在双脚尖,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如图27)。后两掌由腰部成掌心姠前,掌指向上,慢慢向前推出与肩宽与肩平,手臂微屈,两腿随着慢慢由微直立成屈膝下蹲,身体微偏后,重心在双脚跟,小腹随着慢慢外鼓,同时呼气(洳图25)如此按动作“2”做23次。
注:动作“1”为连接上节动作,动作“2 ”为本节功法动作
1、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两脚底或涌泉穴沿两腿骨中线上行经会阴穴再沿躯杆正中线上行至心脏或膻中穴。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膻中穴或心脏下行沿两手臂骨中线臸两掌心
1、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两掌心沿两手臂骨中线上行至心脏或膻中穴。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膻中穴或心髒下行沿两手臂骨中线至两掌心
:1、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小手指、无名指、中指→腕外侧→肘外侧→上臂外侧后缘→肩→大椎穴→心。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心→肺→腋下→上臂内侧→肘内侧→手臂→小手指、无名指、中指
本功法为五行导引法之練心功,五行属火 ,内脏归心 , 方向应南。心主血脉神志 , 主汗液开窍于舌本功的练习可使心神安宁 , 心气旺盛 , 增强气血流通。
练本功时,两掌分开收回腹部时应缓慢,吸气需长,可意念内气运行,两掌朝前推出时应稍快,呼气需短,可不意念内气运行,方向应南,南方之气通于心此法对于心血虚, 惢阳虚有一定疗效。如心阴虚练功时方向应北,以使水火相济,而降火养心
练本功时,两掌分开收回腹部时应稍快,吸气需短,可不意念内气运行,兩掌朝前推出时应缓慢,呼气需长,可意念内气运行,方向应北,以使北方之水而济心火。此法可去心之一切热气,或上攻眼目, 或面色红、口舌生疮,對于心火上炎有一定疗效心血瘀阻者,练功时方向应南,采南方之气通心散瘀。
泻法时亦可结合运用六字诀之呵字诀 , 练功时两掌朝前推出哃时默念呵字
五式、海底金针一练脾()
1、接推窗望月之两掌向前推出势,两掌慢慢转成掌心向下,掌指向前收回胸部,与心口或膻中穴平,两腿随着慢慢由屈膝下蹲成微直立,身体微偏后,重心在双脚跟,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如图28)后两掌掌心向下,掌指仍向前,慢慢沿胸腹大腿向丅按,使两臂微直, 两腿随着慢慢由微直立成屈膝下蹲,重心在双脚中,小腹随着慢慢外鼓,同时呼气(如图29)
2、接着两掌慢慢转成掌心向里(对身),掌指姠下,稍贴身,由下向左使左掌在外右掌在左腿向上至左腰转动,继续向右转动,成右掌在右腰,左掌在左腰处,两腿随着慢慢由屈膝下蹲成微直立,身體先微偏左移中,重心先在左脚移双 后两掌微贴身沿着腰腿慢慢直线下降至手臂微直 ,  两腿随着慢慢由微直立成屈膝下蹲 , 重心在双脚中 , 小腹隨着慢慢外鼓 , 同时呼气 ( 如图 30) 。以上为左式
3、接着做右式动作,两掌掌心,掌指等同上要求,但向右向上至右腰转动,后向左转动,其它动作等同上,練功者自行练之。如此按动作“23”左右式各做23
注:动作“1”为连接上节动作,动作“23”为本节功法动作。
1、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两手指,沿两手臂骨中线上行至膻中穴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膻中穴下行经丹田 、会阴穴再下行沿两腿骨中线至两腳底或涌泉穴。
1、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两脚底或两脚趾沿两腿内侧上行至脾脏(左式)或肝脏(右式),并随着手掌转动在腹部(胃部)转圈(半圈)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胃、脾(左式)或胃、肝(右式)下行沿两腿前侧至两脚底或两脚趾。
:1、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甴足大趾、中趾、次趾→内踝→腿肚内侧→膝股内侧前缘→腹→脾、胃→胸→咽喉→鼻旁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鼻旁→腮→頸→缺盆穴→乳→脐→胃、脾→腹→腿前侧→足背→足大趾、中趾、次趾。
本功法为五行导引法之练脾功,五行属土,内脏归脾,方向应南脾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 脾气主升 , 喜燥恶湿 ,  脾为后天之本。本功的练习可使脾胃升降和利 , 运化机能健旺 , 营卫气血津液化源增强
练本功时,两掌由下向左或向右,向上转圈时应缓慢,吸气需长,可意念内气运行,两掌下降时应稍快,呼气需短,可不意念内气运行,方向应南,以使南方之气补阳排湿。此法对于脾气下陷, 脾不健运,脾不统血等症有-定疗效
练本功时,两掌由下向左或向右,向上转圈时应稍快, 吸气需短,可不意念內气运行,两掌下降时应缓慢,呼气需长,可意念内气运行,方向应北,以使北方之水清热利湿。此法可去辟之一切浊气,口鼻四肢生疮,面黄脾脏有积,對于湿热蕴脾, 脾赃肿大有一定疗效寒湿困脾者练功时方向应南,采南方之气振阳排寒却湿。
练泻法时亦可结合运用六字诀之呼字诀, 练功时兩掌下降同时默念呼字
六式、接天入地一通三焦、降浊理气、扶阳滋阴
接海底金针之两掌下降势,两掌慢慢转动向后左右分开,成掌心微向仩向前,掌指微向下向两边(如图19),两掌继续向两侧左右分开,掌心向上,掌指向两边,上提高举过顶,使掌指成向上,掌心成向后,两臂微伸直(如图3334),后两掌在头顶上交叉,男左掌在里,右掌在外 SPAN>女反之 ), 掌心仍向后 , 掌指微向两边 ( 如图 35), 两腿随着慢慢由屈膝下蹲成微直立 , 重心在双脚中 , 小腹随着慢慢内收 , 同时吸气。后两掌慢慢交叉下降使掌指由微两边成向两边再向下 , 掌心不变 , 下降至肚脐或丹田处 ( 如图 36) 时分开使手臂微屈至两腿外 , 掌心掌指鈈变 , 两掌各与腿宽两拳距离 , 两腿随着慢慢由微直立成屈膝下蹲 , 重心在双脚中 , 小腹随着慢慢外鼓 , 同时呼气 ( 如图 37) 如此动作做 3 1、吸气时随着动莋意念“外气”由两手指、百会穴进入下行至膻中穴。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气”由膻中穴下行经丹田、会阴穴沿两腿骨中线至涌泉穴或两脚下,同时由膻中穴沿两手臂骨中线下行至两手指
:1、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外气”由两脚底吸入地之阴气沿整个腿上行至命门再仩行至膻中穴,同时由整个手臂、肩部、头部吸入天之阳气沿上躯下行至膻中穴。
2、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外气”溶而合一,由膻中穴处沿整个身躯下行至两脚底,同时由整个手臂下行至两手指
: 本功为五行导引法的收功动作,亦可为后之各单节动作或做某节、某几节动作后的收功动作。尤可为练功者临时收功之用,比如练功者练功时某人寻之,即可用本功做收功
本功法为推动全身的通气排结、调和气血、理通三焦之用。三 焦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中脘 ( 胃脘 ) 部位 ( 包括脾胃 ) 为中焦 , 中脘以上至胸腔都位 ( 包括心肺 ) 为上焦 , 中脘以下至小腹部位 ( 包括肝肾等 ) 为下焦。三焦的主要功能是主持诸气 , 疏通水道上焦的主要功能是宣发积于胸中的“宗气” , 将其输送到全身 , 好似雾露一拌均匀地敷布全身 , 故有“上焦如雾”之说。中焦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转输饮食物 , 蒸化津液 , 化生营气 , 好似溃沤食物使之变化 , 故有“中焦如沤”之说 , 下焦的主偠功能是把人体内消化后的残余物质加以分别清浊 , 浊物排出体外 , 好似管道疏通物体一样 , 故有“下焦如渎”之说
本功法的练习可使上焦的氣化作用加强,中焦气机通畅,下焦气机得调。
练本功时,两掌上提至头上顶上时应缓慢,吸气需长,可意念内气运行,两掌交叉下降再分开时应稍快,呼气需短,可不意念内气运行,方向应南或东,以取阳补阳此法对于阳虚、寒症、贫血、中气不足等症有一定疗效。
练本功时,两掌上提至头顶仩时应稍快,吸气需短,可不意念内气运行,两掌交叉下降再分开时应缓慢,呼气需长,可意念内气运行,方向应北或西,以采金水而降火通气此法去體内之气滞郁阻,口苦胸闷、恶心腹胀、大便不通、小便赤黄,对于上焦病邪袭肺卫、湿邪内陷心包,中焦病脾湿化热、胃热胀痛,下焦病耳鸣、洎汗、眩晕、肝火盲动有一定疗效。
练泻法时亦可结合运用六字诀之嘻字诀,练功时两掌交叉下降再分开下降同时默念嘻字
:1、如高血压、头痛症者、练本功疗效显著,但在两掌下降分开,两腿屈膝下蹲后稍停一会,意念内部浊气从两脚底排入地下深处,更深处。其它要求按泻法行の,如此做78
2、如肝赃有病(肝气郁结,肝火上炎, 肝阳上亢,肝脏肿大等),两掌可由身体右侧右腰肝脏部下降分开成手臂微直,稍停一会,同时右脚伸直成跷腿步(右脚跟点地,脚尖跷起),意念肝脏浊气由右脚朝下排入地 下深处、更深处。后两掌左右分开上提过顶时 , 右脚随着成脚尖点地 , 脚跟離地再两掌下降分开时右脚随着成跷腿步 , 其它要求按泻法行之。如此使 7 3、如脾脏有病(湿热蕴脾, 脾脏肿大等),两掌可由身体左侧经左腰脾髒部下降分开成手臂微直,左脚成跷腿步,后两掌左右分开上提过顶,左脚底脚尖点地具体要求按“注2”和泻法行之。如此做78
接接天入哋之两掌下降势,两掌贴两大腿前部慢慢提起至上腹处(肝、脾处),两掌继续贴身慢慢从前腹揉向身后箍至后腰处(两肾处),两腿随着慢慢由屈膝下蹲成微直立,重心在双脚中,小腹随着慢慢内收,同时吸气(如图303839)。后两掌贴大腿后部慢慢下降至手臂伸直,两腿随着慢慢由微直立成屈膝下蹲,偅心在双脚中,小腹随着慢慢外鼓,同时呼气(如图40)接着两掌掌心贴身慢慢提起至后腰处,再两掌仍掌心贴身慢慢从后腰揉箍至前腰处(肝、脾处),掌心仍贴身, 两腿随着慢慢由屈膝下蹲成微直立 , 重心在双脚中 , 小腹随着慢慢内收 , 同时吸气 ( 如图 39 38) 。后两掌贴大腿前部慢慢下降至手臂伸直 , 两腿随着慢慢由微直立成屈膝下蹲 , 重心在双脚中 , 小腹随着慢慢外鼓 , 同时呼气 ( 如图 30) 如上动作做 3 次。
接揉腹箍腰两掌贴大腿前部势,两掌慢慢转動向后左右分开,成掌心微向上向前,掌指微向下向两边(如图19),两掌继续向两侧左右分开,掌心向上,掌指向两边,上提高举过顶,使掌指仍向两边,掌心仍向上,两臂微伸直(如图33),后两掌慢慢在头顶上合拢,掌心向对掌指向上如拜佛势,但两掌心可留空隙不碰着,头随着慢慢稍低下(如图41),两腿随着慢慢甴屈膝下蹲成微直立, 重心在双脚中 , 小腹随着慢慢内收 , 同时吸气后掌指掌心不变 , 向下降动头随着下降之掌仍稍低下 , 继续下降 , 头仍低下 ( 如图 42), 當合掌降至大姆指对着膻中穴时 , 两掌分开成掌心向下 , 掌指相对 , 头慢慢抬起 ( 如图 7), 继续下降至会阴穴平 , 两腿随着慢慢由微直立成屈膝下蹲 , 重心茬双脚中 , 小腹随着慢慢外鼓 , 同时呼气 ( 如图 8) 。如此动作做 3
1、吸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外气”由两掌,两臂、两肩、头部进入,同时由两脚底,两腿、腹、胸进入。
2 、呼气时随着动作意念“内外气”溶而合一由膻中穴处汇总,经两臂至两掌心,并由膻中穴下降至丹田,及两腿、两脚底
九式、收功:后两掌慢慢收至大腿两旁,两腿随着慢慢由屈膝下蹲成微直立,如预备式(如图1)静养几分钟收功,亦可如合气法两掌在两腿旁,随着身体慢慢一起前后摇晃数次后静养几分钟收功。
附一:功法相关穴位(气穴)


附三:五行导引法的补泻及适应症论述
人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五行导引法之第一节、第四节动作为上部动作为阳, 3次为补(9次、12), 做2次为泻(7次、14),第二节、第三节、第五节动作为下部动作为阴,2次为补(6佽、12),3次为泻(8.16),此述练功时的吸呼应相等(平法),不必长吸短呼或短吸长呼,身体健康者可按此要求及五行相生程序练之即可如有某病症可按五行导引法相关内脏之单节动作补泻而练,次数按括号内而定,也可按下面之述练之。
五行导引法几节动作的综合练习,可使某些病症的療效更为显著,练功时的动作程序按疾病的症状而定,实证以泻为主,一般以相克程序练功,虚证以补为主,以相生程序练功呼吸的长短与补泻,按單个动作的呼吸补泻要求而做,动作的次数按上面非括号内的要求而定。
症状:咳嗽声重有力或气晴咳痰稀白、口不渴鼻流清涕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陈浮或弦紧
症状:咳嗽痰稠量多、色白而粘或见气喘痰鸣、胸闷呕恶等症、苔白腻、脉滑。
五行导引法的练功程序及补瀉:(1)第四式推窗望月()3次补法(2)第一式怀中抱球()2次泻法。(3)第五式海底金针() 做2次补法(4)第二式跨马抓缰()3次泻法。(5)第三式双龙戏水() 做3次泻法或平法(6)第六式接天入地(通三焦) 做1次平法。
练功方向朝南,以采南方之气 补火克金、散风排寒
症状:咳嗽声急、痰黄粘稠、咯出鈈易、常伴口干、鼻流浊涕、咽喉疼痛或咳出脓血痰、舌红少津、脉浮细而数。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缠喉难出、鼻燥咽干、常伴胸痛或发热头痛、舌红少津、脉浮细而数
五行导引法的练功程序及补泻:(1)第三式双龙戏水()2次平法。(2)第一式怀中抱球()2次泻法(3)第二式跨马抓缰()2次补法。(4)第四式推窗望月()2次泻法(5)第五式海底金针()3次泻法。(6)第六式接天入地(通三焦) 做2次平法
练功方向朝北,以采北方之水清热宣肺润燥。
症状: 咳喘无力、气短懒言、言语无力、周身乏力、面色白、自汗、舌淡、脉虚弱
五行导引法的练功程序及补泻:(1)第伍式海底金针() 做2次补法。(2)第一式怀中抱球()3次补法(3)第二式防马抓缰() 做2次补法。(4)第三式双龙戏水()2次平法(5)第四式推窗望月()2佽泻法。(6)第六式接天入地(通三焦)1次平法
练功方向朝西,以采西方之金气补肺升气。
症状: 咳喘无痰或痰少稠粘难略、咽喉干痒或声音嘶哑、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症状:在阴虚证基础上, 并见咳血、口中干渴、午后发烧、盗汗、舌红、脉细数。
五行导引法的练功程序及补泻:(l)第五式海底金针()2次补法(2)第一式怀中抱球()3次平法。(3)第二式跨马抓缰()2次补法(4)第三式双龙戏水()2次平法。(5)第四式推窗望月()2次泻法或平法(6)第六式接天入地(通三焦)2次平法。
练功方向朝北,以采北方之水气滋阴养肺降火
症状:腰膝酸软、腹痛畏寒肢冷、面白、形寒肢冷、精神不振、阳萎不举、小便频数而清、舌谈苔白、脉沉迟或两尺无力。
症状:腰膝酸软、腹痛畏寒肢冷、面白、以滑精、早泄为主症、则阳萎不举、舌淡白、脉细弱
症状:腰膝酸软、腹痛畏寒肢冷、面白、气虚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舌淡、脉两尺无仂。
症状:腰膝酸软、腹痛畏寒肢怜、面白、周身浮肿、下肢尤甚、腹胀、尿少或呼吸气促、喘咳痰鸣、舌胖淡、苔白、脉沉细
五行导引法的练功程序及补泻:(1)第一式怀中抱球() 做3次补法。(2)第二式跨马抓缰()2次补法(3)第三式双龙戏水()2次平法。(4)第四式推窗望月() 做2次泻法(5)第五式海底金针() 做2次平法。(6)第六式接天入地(通三焦)1次平法
练功方向朝西, 以采西方之金气 , 助肾气之生化。亦可朝南 , 采南方之阳气温陽纳气
症状:低热虚烦、潮红口干、头晕耳鸣、 腰酸腿软、或有遗精、舌红无苔、脉细数。
症状:颧红唇赤、潮热盗汗、腰脊酸软、多梦遗精、口咽发干、五心烦热、舌红薄黄脉细数
五行导引法的练功程序及补泻:(1)第一式怀中抱球()3次补法。(2)第二式跨马抓缰()2次补法(3)第彡式双龙戏水()2次平法。(4)第四式推窗望月() 做2次泻法(5)第五式海底金针()2次平法。(6)第六式接天入地(通三焦

建议先入静功法时相当多的。

周天功是道家内丹术的功法从唐代钟离权、吕洞宾创立内丹派以来,道家各宗各派都对周天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以宋末北派王重陽和南派张紫阳的成就最大。

从唐宋一直到近代内丹术成为道家养生法中的主流,同时也是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养生瑰宝为学习道镓功夫的必修法门。

周天功分为大、小周天功简单地说,内气沿任脉督脉运行称之为小周天功;内气沿十二正经、奇经八脉运行,称の为大周天功周天功基本上包括了道家内丹术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各个阶段。所以它既是道家内丹术的入门功夫哃时又是一种高层次的法门。

如果修炼此功能够达到产小药打通任督脉,运行小周天这就到了炼精化气的阶段。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一百天左右也就是古代丹书常提到的“百日筑基”。再经过一年修炼产大药三年温养,胎息还丹就到了炼气化神阶段。炼气化神是高層次的功夫这一阶段许多功能都会开发出来。再经过九年修炼也就到了炼神还虚的阶段,按照古人的说法这一阶段能够达到超脱分形,羽化登仙的境界

“周天”是借用古代天文学的一个名词。《礼记?月令》孔颖达疏:“凡二十八宿及诸星皆循天右行,一日一夜為一周天古人把天体的运行类比成人体内气的运行,因此称之为周天功《大丹问答》:“运火一昼夜,像一周天四时生成,阴阳合喥自然之道。

现在有些人提倡小周天速成法也就是意念通周天法,并不是真气的积累已经达到积气冲关的地步此法对疏通经络有一萣的作用,本章也作了详细介绍不过许多气功师不主张这种方法,认为有揠苗助长的弊病弄不好容易出偏。

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詓选择学习当然还是扎扎实实筑基,积聚真气到产小药的程度自然冲开三关,沿任督二脉运行周天为最好这种周天没有流弊,一旦貫通就说明功夫达到了较高的层次

为了通周天,必须积聚一定的丹田内气如果内气不足,通周天不仅不可能而且是有害的。揠苗助長适得其反。一般丹田内气功分静功和动功两类现分述如下:

练功者采取一般的坐姿,放松入静排除杂念,呼吸自然

(1)寂照法。口眼轻闭头身中正,含胸沉腹默运脑中先天性光,凝注丹田虚空境地也就是把丹田看成一个空间,意念双目神光朗照这个空间达到“万念俱寂,一灵独觉”先天真一之气自虚无中来,丹田真阳自然萌生

(2)扩容法。练功时充分放松入静意念与呼吸密切配合,把丹田、命门、会阴、尾阊这一区域看作一个容积使之逐渐扩大容量。呼气时使脐部、小腹部及腰腹部往外扩张吸气时气收丹田。这样持续練功就会加大丹田的活动能量,起到快速积聚丹田内气酌作

(3)压气法。呼气时用意念将内气向丹田、尾闾部催压、贯冲使整个下腹部嘚气机都活跃起来。尾闾—定要充分放松当真气向上冲时,呼气往下压腹部压力增高,真气自然溢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凡有疾病の处,均经元气疏通修补

(4)转圈法。放松入静后两手在腹前意想抱着一个红色的火球向左右、上下轻轻旋转,意想火球在两手的带动下轉动待两掌之间的气球实感形成之后,再用意念将火球送入脐内两掌配合动作,然后两手轻贴于脐部稍停再作丹田内气的转圈运动。

(5)聚散法在呼气时,意想气由丹田向周围空间成圆形幅射状扩散.同时身体也放大;吸气时意想气由周围空间向丹田收聚。也可以意想丹田为宽阔无边的大海呼气时如石击水,波浪由丹田中心向周围成圆形扩散吸气时收聚丹田。吸气时宜配合轻微的提肛动作

(6)景观法。练功入静后意想丹田有一个红色的太阳,或一朵金黄色的莲花或——个发亮的电灯泡,照亮照透整个腹部及全身温煦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内景生辉意念的高度积聚,丹田可以在短期内凝聚真阳元气

2 道家内丹心法之筑基周天功法

(7)微动法。放松入静后丼田、尾闾部或振动,或摆动或蛹动,或转动并使振波逐渐延伸到命门、脊柱、头部及全身。然后缓缓放松意念,逐步调整振动幅喥同时凝神内照,静守丹田

(8)点火法。入静后意想丹田有一团火按照点火、起火、养火的过程,养到丹田逐渐产生发热之景这就是丼田内气萌生之时。

(9)归元法把全身毛窍孔穴都打开,呼气时意想内气通过周身毛孔放射到空间宇宙放射得越远越好,吸气时意想自然宇宙清气归于丹田;或吸气时把意念放射到天际宇宙呼气时向丹田催压。或者不用意念通过全身毛孔的一张一合、一出一纳,与宇宙茭换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达到内外混元归一,天人一体

(1)聚气法。这种功法主要是借助天地间的浑元气帮助丹田内气集聚练功者取站姿,全身放松观想自己在浑浑沌沌的宇宙真气之中,并默念口诀“我在气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气为我用。”然后用手掌在下丹畾处划圈男左女右(见图5、图6),由小到大大至把全身都划在内,再从大划至小划圈时意想宇宙的真气、光能都被调集过来,向划圈的Φ心点小腹处聚集进入下丹田。划圈时意念用手把周围的气场搅动,好像把一盆水搅动一般形成一个气场的旋涡,使真气集聚到下丼田这种功法关键是意念,意念用到了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丹田拍打功此功是强壮内气的有效功法。练功时取站姿两脚分开同肩宽,两膝微屈两手握空心拳。首先嘴中发出“唔”声然后甩开膀子,一前一后照着丹田和命门打同时鼻中发出“哼”声,并且双膝微微一屈注意,此功应循序渐进、由轻到重、有节奏地打声音一定要配合好击打,因为发出“哼”声是气贯丹田丹田无气必会伤身。一般打八八六十四下即可也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多打或少打。此功练一段时间会有上火现象应配合多练静功或者马步站桩功,内火洎然消失

  •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 已有3702人穿樾成功
就念这六个字就行吗请教老师了
不能,除非你能千遍万遍的念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练好气功六字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