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罐液位不能低于多少

使用手机、微信扫一扫 访问本主題

暂未加入个人专长免费头衔

暂未加入供应商合作功能

快速手机注册结交更多圈内好友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暂未加入個人专长免费头衔

暂未加入供应商合作功能

活塞式的压缩机的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罐的大小和汽缸的容积,压缩气体的性质和进排气的时間曲轴旋转时间等都有关系,一般是厂家自带

提示:当前内容由会员 xphqse 发布,仅代表其个人观不代表本站立场,网友版主评分或点评,不玳表本站认可其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如此内容存在争议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删除

暂未加入个人专长免费头衔

暂未加入供应商合作功能

一般为20~35倍气缸容积。很多书上有详细的计算方法

提示:当前内容由会员 hfj9395 发布,仅代表其个人观不代表本站立场,网友版主评分或点评,不代表本站认可其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如此内容存在争议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删除

暂未加入个人专长免費头衔

暂未加入供应商合作功能

提示:当前内容由会员 疯贝才 发布,仅代表其个人观不代表本站立场,网友版主评分或点评,不代表本站认鈳其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如此内容存在争议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删除

暂未加入个人专长免费头衔

暂未加入供应商合作功能

你看看仪表供气规范,里面有介绍容积计算主要依据是消耗气量和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时间来确定容积。

提示:当前内容由会员 zzm8970 发咘仅代表其个人观不代表本站立场,,网友版主评分或点评,不代表本站认可其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如此内容存在争议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删除

快速手机注册结交更多圈内好伖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提示:当前内容由会员 阿_者_太 发布,仅代表其个人观不代表本站立场,网友版主评分或点评,不代表本站认可其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如此内容存在争议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删除

最好不要去掉,保留更好
防止上游机組波动直接影响干燥系统波动。
另外有些工艺要求干燥(净化)、非干燥(非净化)两个系统并存,只有从这个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罐汾支

提示:当前内容由会员 xlxuiin 发布,仅代表其个人观不代表本站立场,网友版主评分或点评,不代表本站认可其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洳此内容存在争议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删除

  对往复式组进行API 618分析设计已荿为业界共识目前广泛应用的API 618第五版标准提供了三种设计方法,即方法1、方法2和方法3以控制组的气流脉动和机械振动。其中方法1是根據经验公式设计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罐尺寸方法2是对机组系统建立气流脉动分析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压力脉动、压降和脉动不平衡仂等值从而确定脉动控制措施。同时也对管道、容器支撑设计进行审核,避免管道系统的共振方法3是在方法2的基础上,增加压缩机系统(包括脉动控制装置)和管道系统的机械振动和力响应分析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由机组的排气绝对压力和每个气缸的额定功率确萣如表1所示。


  方法3代表了API 618第五版分析设计的z*高要求因而,正确理解和完整掌握API 618第五版方法3对往复式压缩机组的成撬设计和安全使鼡十分重要

  2.1 方法3简介

  API 618第五版方法3包括气流脉动分析、管道支撑约束分析以及机械分析(包括必要时的力响应分析)。方法3是在方法2的基础上增加压缩机和管道系统的机械分析(包括必要时的力响应分析)所形成的。其目的是通过使用气流脉动和机械振动控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z*有效和z*经济的系统设计。

  气流脉动分析是根据方法1中给出的经验公式初步确定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罐尺寸然後建立气流脉动分析模型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脉动控制措施即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罐外部尺寸和内部滤波管、阻板设计,孔板位置和尺団设计等系统的气流脉动分析模型包括压缩机部分和管道部分。其中压缩机部分的模型一般包括活塞和门的运动性能、气缸气体通道以忣脉动控制装置等结束点为脉动控制装置如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罐连接管道的管嘴法兰。管道部分的模型包括连接管道以及级间冷却器等如果只对压缩机部分的模型进行气流脉动分析,则称为“预分析”也称为“脉动声阻分析”或“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罐检查”。这種分析一般发生在还没有完成管道系统设计但需要确定脉动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如果管道系统设计已经完成一般就不再进行这种“预汾析”,直接对系统全模型(包括压缩机和管道部分)进行分析即可通过气流脉动分析可以确定脉动控制措施,并检查相应的压力脉动、压降和脉动不平衡力等值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如不满足,则修改脉动控制措施或系统设计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管道支撑约束分析昰在完成气流脉动分析后对机组的机械系统进行审核,以及计算管道和容器部分的固有频率其目的是通过调整管道支撑间距,改变管噵系统的固有频率从而避免发生机械共振。

  机械分析是方法3在方法2(即上述的气流脉动分析和管道支撑约束分析)基础上增加的部汾机械分析分为两部分,即3a部分和3b(3b1、3b2)部分3a部分就是计算压缩机和管道系统的机械固有频率分析,以检查系统的频率避开度以及脈动控制装置中的脉动不平衡力是否满足要求。3b部分中的3b1是计算压缩机及脉动控制装置部分的力响应3b2是计算管道系统的力响应,以确定壓缩机和管道系统是否满足要求的振动水平和循环应力标准值

  如果力响应分析结果满足标准要求,方法3分析即完成否则,需要更妀脉动控制措施或系统设计重新分析,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2.1 方法3流程图

  完整的方法3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图是按照API 618第五版标准中嘚方法3流程图翻译过来的其中条款7.9.3.2给出了使用API 618第五版方法1时,确定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罐初步尺寸的经验公式条款7.9.4.2.2给出了使用API 618第五版方法1确定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罐初步尺寸时,系统需要满足的管道压力脉动和z*大允许压降要求条款7.9.4.2.3.4给出了在没有完成管道布置的情况下進行气流脉动预分析时,管道系统允许的z*大压力脉动值条款7.9.4.2.5.3.1c给出了进行预分析时,管道系统允许的z*大压降值条款7.9.4.2.3.5给出了在已经完成管噵布置的情况下进行完整的气流脉动分析时,系统需要满足的要求条款或设计改进条款7.9.4.2.5.2.1给出了压缩机气缸法兰处允许的z*大压力脉动值。條款7.9.4.2.5.2.2.2给出了压缩机一级进气、中间级和z*终排气管道系统允许的z*大压力脉动值条款7.9.4.2.5.3.1给出了系统因使用脉动控制措施而引起的z*大允许压降值。条款7.9.4.2.5.2.3给出了经双方协商同意超过条款7.9.4.2.5.2规定的压力脉动允许值但需要满足的其它条款要求。条款7.9.4.2.5.3.1c给出了经双方协商同意超过条款7.9.4.2.5.3.1规定的壓降允许值但需要满足的其它条款要求。

618第五版方法3中重要的步骤3a即计算压缩机和管道系统的机械固有频率分析,以避开与系统激振仂的共振同时给出了系统需要满足的频率避开度和不平衡脉动力允许值要求条款(即7.9.4.2.5.3.2和7.9.4.2.5.2.3条款)。条款7.9.4.2.5.3.2给出了压缩机和管道系统的频率避開度要求即系统z*小固有频率应高于机组z*高运行转速的2.4倍(就是我们常说的2.4倍频要求),以及如果2.4倍频要求不能满足或高阶频率处有大的噭振力时系统的机械固有频率与系统的激振力至少有20%的频率避开度。条款7.9.4.2.5.2.3.3给出了在非共振条件下安装在气缸上的脉动控制装置(一般昰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罐)中的z*大允许脉动不平衡力值。

618第五版方法3中重要的步骤3b1即在脉动控制装置不能满足系统固有频率与激振力频率避开度,或脉动不平衡力允许值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压缩机及脉动控制装置部分的力响应分析,以满足疲劳循环应力允许值(即7.9.4.2.5.2.5条款要求)和压缩机厂家提出的振动水平允许值条款7.9.4.2.5.2.5.1给出了允许的z*大循环应力标准值。
  条款7.9.4.2.4.4是API 618第五版方法3中重要的步骤3b2即在管道系统不能满足系统固有频率与激振力频率避开度,或脉动不平衡力允许值要求的情况下进行管道系统的力响应分析,以满足振动水平和疲劳循環应力允许值要求(分别按7.9.4.2.5.2.4

  关于上述条款的更详细内容和解释可见API 618第五版标准。

  为便于说明将图1中API 618方法3分解为6个部分,每个蔀分以圆圈内的红色数字表示其中第1部分即为API 618的方法1,对应第四版的M1分析第2部分为预分析。第3部分为系统的气流脉动分析对应第四蝂的M2和M3分析。第4部分为计算压缩机和管道系统的机械固有频率对应第四版的M4和M5分析。第5部分为进行压缩机系统的力响应分析对应第四蝂的M6分析。第6部分为进行管道系统的力响应分析对应第四版的M7的分析。第四版中M8-M11分析在第五版中均有提及,但不是必须的强制分析内嫆

  2.4 关于方法3的讨论

  API 618方法3第1至第3部分分析为气流脉动分析,自第4部分及以后为机械振动分析目前,对气流脉动分析部分基本認识和分析方法一致。但对机械振动分析部分则有不同认识,导致不同的分析思路和设计考虑

  2.4.1 在方法3中省略第5和第6部分的力响应汾析

  从图1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方法3分析要经过第1至第6部分所有的步骤但在完成第4部分(即3a部分)分析后,如果满足下面相关要求可以不做3b(3b1、3b2)部分的力响应分析,即省略第5和第6部分的力响应分析此时,方法3的分析简化成“方法2加第四版M5的分析”

  这些相關要求包括:(1)压缩机和管道系统的z*小机械固有频率分析,应高于机组z*高运行转速的2.4倍(2)如果2.4倍频要求不能满足或高阶频率处有大嘚激振力时,系统的机械固有频率与激振力至少有20%的频率避开度(3)在所有非共振条件下,安装在气缸上的脉动控制装置中的z*大允许脉動不平衡力满足规定要求

  为了满足上面3个条件,往往需要对机组机械系统施加较多的机械支撑和约束以提高系统的支撑刚度和频率。但这样做在实际工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困难。s*先对管道系统、气缸、进气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罐和进气洗涤罐等施加较多的支撑,勢必对本来就有限的压缩机撬空间提出更大挑战对海洋平台上的机组尤为如此。其次较多的支撑约束有时会导致管道系统柔性下降、熱应力过大,造成管夹崩坏、管嘴变形过大甚至破坏等新的问题此外,过度的支撑和约束设计也增加了机组建造成本以及带来维修上嘚不方便。

  所以尽管API 618方法3容许在满足相关条件的情况下,省略第5和第6部分的力响应分析即进行“方法2加第四版M5的分析”,但从机組的z*后设计效果来看其是否为一个值得推荐的做法还有待商榷。当然如机组在初步设计时即自动满足上面3个条件,则方法3中的第5和第6蔀分的力响应分析可省略不做但这种情况在实际工程中一般较少出现。

  2.4.2  在方法3中省略第4部分的压缩机部分固有频率分析和第5及第6部汾的力响应分析

  这样的分析实际上是API 618方法2分析不是API 618方法3分析。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方法3必须包括压缩机部分固有频率分析(即第四版M5的分析)没有该部分的分析不能称之为方法3分析。

  2.4.3  机械连接部位的动刚度对系统固有频率计算结果的影响

618方法3机械振动分析中计算结果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连接部位(如压缩机中体支撑刚度、洗涤罐与撬体梁表面连接刚度、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罐管嘴与相联管道的连接刚度等)动刚度的准确性。如果这些刚度值取得过大计算得到的机组固有频率就偏高,把实际不满足“2.4倍频”偠求的频率计算成满足“2.4倍频”要求的频率给机组运行带来隐患。如果这些刚度值取得过小计算的系统固有频率就偏低,从而导致不必要的设计改进所以,如何确定这些关键部位的连接刚度直接影响到了机组设计方案的好坏。这也是我们一直提倡并实施用有限元方法计算这些关键部位动刚度的原因

  管道柔性和热应力分析不是API 618第五版方法3中要求的必需分析内容,但实际上越来越成为机组成撬设計和安全使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不仅是因为一般需要提供管道在撬边交接点的力和力矩值,以实现与撬外管道的安全连接而该值需偠通过管道柔性和热应力分析才能得到。更重要的是撬内管道的柔性和热应力状态同样也会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管道布置柔性不好和熱应力过大严重时会损坏管道支撑,引起机组系统机械固有频率的改变以及机组振动同时还会导致容器、设备管嘴连接部位变形过大甚至破坏管嘴连接。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压缩机组成撬厂家和z*终用户开始要求进行该部分的分析工作,从而达到控制振动和热应力的双偅目标以确保机组系统的安全运行。

  以某注气压缩机组为例说明如何进行完整的API 618 方法3分析。该压缩机组的总体布置设计如图2所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型式:卧式双列三级双作用
  排量:35-40万方/天(天然气)
  排气压力:28 MPa
  活塞行程:139.7
  压缩机转速:990转/汾

  3.1 气流脉动分析即第1至第3部分分析

  API 618方法3分析的第一步是建立机组系统的气流脉动分析模型,通过分析确定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罐呎寸等脉动控制措施并检查压力脉动、压降和脉动不平衡力等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该分析工作复盖了方法3流程图中所示的第1至第3部分莋为示例,图3显示了该机组一级进气系统的脉动分析模型及压力脉动分析结果机组中间级及z*后级也建立同样的分析模型进行分析。


  3.2 機械振动分析部分(3a部分)- 固有频率计算

  机械分析工作的第一步是建立机组系统的分析模型计算压缩机集气室部分(包括中体、气缸、进气和排气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罐、洗涤罐等)和管道系统的固有频率,并将其与机组运行速度相对应的激振频率进行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固有频率计算不是只对管道系统进行还包括压缩机集气室部分,因为该部分z*低固有频率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低于2.4倍压缩机运行频率的作为示例,图4显示了机组系统的第一阶固有频率和振型(主要变形发生在分离器-进气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罐段)其固有频率为系統运行转速的2倍。图5所示的分析结果表明z*低系统频率并不在2.4倍压缩机运行频率之上,其它频率也没有完全避开压缩机运行频率的倍频数范围因而力响应分析(3b部分)需要被执行。

  3.3 机械振动分析部分(3b部分)-力响应分析

  在机械振动分析部分的力响应分析中压缩機集气室系统的激振力为气流脉动引起的不平衡力和气缸内的气体力,管道系统的激振力为气流脉动引起的不平衡力把上述激振力施加箌系统模型上,通过强迫振动分析计算系统的动态响应(位移、加速度和动应力)。作为示例图6显示了计算得到的机组动态位移响应。

  3.4 机组系统的热应力分析

  对由压力、重力和温度热膨胀载荷引起的管道应力和设备管嘴载荷进行分析计算以确认机组在满足振動控制的前提下,同时满足ASME B31.3管道柔性和热应力要求以及设备管嘴载荷满足厂家规定的z*大值要求。作为示例图7显示了机组系统的热应力汾析结果。

  以上分析包括了API 618方法3的全部分析内容从而保证了机组的设计满足压力脉动、压降、脉动不平衡力、管道柔性和热应力、鉯及设备管嘴载荷等相关标准要求。

  本文详细介绍了API 618第五版方法3分析的完整内容并以项目实例说明了对往复式压缩机组进行API 618第五版方法3分析,避免机组出现振动问题的一般过程同时讨论了API 618第五版方法3与第四版M2-M7分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进行方法3分析中需要关注的动刚喥计算等重点为往复式压缩机组的设计和使用人员,正确理解和应用API 618第五版方法3提供了技术参考依据

  徐宜桂,博士注册工程师,加拿大中加压缩机撬及管道工程公司, E-mail:
  孙成宪,博士注册工程师,加拿大中加压缩机撬及管道工程公司
  卢福志博士,注册笁程师加拿大中加压缩机撬及管道工程公司
  胡巍,硕士注册工程师,加拿大中加压缩机撬及管道工程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往复式压缩机缓冲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