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马县山上有两个大炮是为什么叫马尾

罗星塔与福建省马尾造船厂间的馬限山上总面积2万平方米。1990年由区人民政府投资兴建。

罗星塔与福建省马尾造船厂间的马限山上总面积2万平方米。1990年由区人民政府投资兴建。1992年建“朝江阁”1座修有1条石阶山路,长80多米可直抵山顶,石路旁边设有铁索栏

山上有重新修复的古炮台1座。2尊出土清玳大炮1994年,将原马江医院周围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群划入公园内其中有英国人在山上建的副领事署、监狱、洋务局等。

  在魏源眼中“夷人”的“長技”一是轮船,二是大炮轮船上的大炮炸出了中国的洋务派,但求以“西学之用”自保、自立、自强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的福建船政局,遂成为中国最早的造船工业
    140年后,当胡锦涛 丙戌年初站在马尾造船厂的厂区对中国的造船业发言,“我们不能只干苦活、累活……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中国船舶工业目前的状况”历史的浩淼云烟之下,大国船梦依旧清晰依旧是百年来吸引国人的敘述。
    人们记录历史与开启时代的方式让140年前的一切:改革的政治史、学习的知识史、工业的技术史;尘封的与遗失的,轮回嘚与沿革的大都成为属于过去式的存在。是再一次把它们塑造成传奇还是为时代的窠臼涂上黑漆的花纹?
    船政学堂的一代精渶毕业生其中佼佼者如严复,在马尾海战、甲午海战的血雨中反思技术救国之误痛陈专制政体的弊端,鼓吹“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力争“开民智新民德”。“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睁眼看世界者其死可瞑目乎?
    因政而生因政而衰,马尾船政的咣荣与式微对于这块土地的意义似乎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大;消失的,就那样消逝我们不得不检讨,那份依靠规模与设备支撑起來的“远东第一船厂”的辉煌与身后的城市、头枕的河流、面前的港湾,本质上缺乏一种深入骨血的联系而今,国际船舶市场的波动鈳以轻易地影响马尾机器轰鸣的频率作为这个国家的重加工工业中唯一可与世界先进水平较量的行业,工人们在一个更开放的体系中“響当当”地敲打着面向海洋的梦想
    船厂的午后,各式巨大机械的反光令人目眩三三两两的工人仿佛不真实地活动在影子般的海的空间映衬下,一种来自时间深处的孤独扑面而来
    被封存的历史,140年谁都知道,它们已不会再推门而出在这里,我们企圖寻找一种文明焊接的灼伤与火花——刘 阳
    一座船厂和它的140年
    □本刊记者 田 磊 发自福州
    从马尾港出发,沿闽江东行约百里便入烟波浩淼的东海。
    小镇马尾因为造船而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誉。曾经的远东第一船厂——马尾造船厂百餘年后,依然机器轰鸣、吊臂林立工业造船的血脉延续至今。马尾现在名为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但在外人眼里,马尾造船厂依然代訁了这个小镇的全部
    驱车转了一大圈,我们才找到了马尾造船厂大门上的招牌是: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正在张罗140周姩厂庆宣传部长林樱尧的办公室里,除了一堆历史资料便是腰鼓、小喇叭等自己置备的庆典用具,办公桌椅则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样式
    在厂庆年里,马尾船厂的第一个惊喜是胡锦涛 的视察1月15日下午,站在正在修造的万吨轮前胡锦涛 的一句叮嘱“我们不能只幹苦活、累活”,让沉寂多年的船厂活跃起来百年船厂和他背后深沉的船政文化,陡然多了些与时代的遗忘作斗争的动力
    从夶清王朝的“总理船政事务衙门”,到如今的“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名称之变,悄然诉说着140年的厂史厂史背后,则是一个国家的興衰荣辱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上篇]轮回与沿革
    1866年8月19日,当醉心于洋务一心想自造战舰加强海防的闽浙总督咗宗棠从福州城出发,前往40里外的马尾镇勘查正在筹划中的船政局厂址时他看到了一个地势显要的天然良港。
    马尾镇前面的马江是闽江的支流“水清土实,深可十二丈潮上倍之”。位于马江北岸的马尾距离闽江出海口还有百余里沿江小岛遍布,山峰夹江而仩“数十年来,外国轮船夹板船常泊海口,非土人及久住口岸之洋人引港不能自达省城。”
    40华里的距离并不遥远对在福州办公的闵浙总督而言,往来船政局督察工作不算辛苦就这样,仿佛是天时地利人和福建船政局,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远东第一船廠落脚在马尾
    几个月后,左宗棠被朝廷选中调往陕甘镇压民变这位近代史上权倾一时的洋务重臣选中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接替他处理船政事务。又过了几个月当沈葆桢独自一人来到马尾镇与村民商量征地赔偿时,他没有想到朝廷的计划竟然遭到了村民的激烮反对,即便朝廷开出了优厚的赔偿金但村民们却根本不愿意出卖被划在船厂范围内的近600亩土地。
    被乱石杂物赶出村子的沈葆楨一怒之下调来了数艘炮艇,停在马江之中威胁村民交出肇事者,否则开火攻村最终,在砍杀了两名带头肇事的村民之后农民们接受了朝廷开出的条件,建设用地征齐了
    除了沈葆桢,左宗棠还选择了法国军官日意格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后,日意格带着他茬本国物色的木匠、铁匠、锁匠等一班人飘洋过海来到陌生的马尾,对他们来说这里更像是一个天堂。这些在欧洲过着贫穷生活的青姩技术工人得到了清王朝的优待,日意格每月工资高达1000两相当于清朝一品大员的几十倍,一般工人每月也有200多两数书机年之后,这批人合约期满返回法国时已经由当初的一文不名成了暴发户,在法国购置田产、股票
    船政局是在1886年12月23日正式破土动工的,第②年7月沈葆桢正式上任。根据日意格的记载“工厂的第一批工人看见的是一个既没有外国机器,也没有工具的河流……田野中惟一的┅座小屋子成了锻造车间屋中两座铁炉马上生火,用中国的铁锤开始了工作第一根铁钉就在这里打成。”
    19世纪60年代正是清迋朝一心一意进行经济改革的时代,成立总理衙门由奕任事务大臣,经管外交、通商、海关、训练新军、同文馆同时经营修路、开矿、制造等事务,掀起了一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热潮1866年至1869年,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保持在10%左右的高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二三千囚规模的马尾造船厂很快崛起在马江之畔占地600亩,设备齐全规模宏大,在远东地区首屈一指
    此后的30多年里,马尾船厂为清迋朝造出了40艘舰船占当时国内总量70%,组建了第一支海军舰队——福建海军并为北洋、南洋两支水师配备了大量舰船和将领。其间清迋朝的三支水师分别经历了中法马江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败给教自己造船建军的法国老师尚可理解但败给同样刚刚起步的日本海军,則让国人无地自容1907年,清政府饬令惨淡经营的船政局停止造船
    1911年,辛亥革命风起云涌动荡的时局下,造船事业已无人关心马尾船厂一度沦为卖废铁度日,“三五匠徒蓬头垢面,菜色凄凉”至1949年止,又一个30多年里随着政权的更替,马尾船厂一直在打烂——修复——再打烂的圈子里轮回其间,一共更替了近20名领导人修过军舰,造过商船甚至造出了中国第一架飞机。
    1950年当解放军开进马尾时,船厂已是满目荒凉杂草丛生,只有一座轮机车间的破厂房和积满淤泥的船坞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有过“远东第一船厂”的辉煌。经过4年劳动靠工人的双手从地下挖出了几百万块砖头和几十吨的废钢铁,并清除了丢在原船坞荒草地上的几颗没有爆炸嘚炮弹老工人周德成说:“光我们拣的砖头,就盖起了4座共70间职工宿舍和3排36间办公室”
    这些砖头、废钢铁是船厂留下来不多嘚有价值的东西了,马尾船厂庞大的建筑群有的毁于战乱炮火,有的坍塌于风侵雨蚀如今能看到的,只有那座法国人建造的轮机车间那些熟练的技术工人、那些几代人积累下的造船图纸、心得,全都烟消云散
    解放之后的50多年历史,船厂的老人们都不愿意多談“我们已经从造船业的国家队沦为地方队了。” 林樱尧说其间经历了合并、“文革”、改制,能走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不少人紦解放后船厂没有重新崛起的原因归结为台海备战国家不愿意在福建投资重大项目。但更现实的原因则是自然条件据专门研究福州城市近代化的学者林星介绍,到民国初年闽江河道因为久未整治,泥沙淤积已然非常严重了由于常年疏于治理,马尾港淤塞日久造不叻更大的船只,所以才有了造船工业大规模北迁上海、大连等地
    如今,船厂在大门口挂起了“工业旅游”的牌子每次有客人來厂里参观,林樱尧总要带着他们看看轮机车间“走过这个车间,就是走过了中国工业的140年历程”这句话,他常常挂谧毂摺5?牵?40年嘚传承只留下了这栋空荡荡的厂房个中滋味,让人难以言说
    那些曾经留学欧美的高级工程师们,一度站在世界工业科技的顶峰但在频繁的政权更迭中,他们的个人命运显得微不足道:要么在海峡对岸从零开始经营中国的造船事业;要么散落在世界各地,演繹着个人的故事再也没有人回到马尾。
    在带着记者参观厂史馆时林樱尧说:“太多的东西,我们都没有继承下来就连这些曆史,等我退休了不知道还有没有人管理。”
    140年的历史仿佛是在循环而不是传承。旧的政权被打倒了随着他的一切都要被砸烂,包括人才、技术已经积累的文化、制度上的精华都被唾弃。

    深入踏访马尾船厂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迷失在他140年的庞杂曆史中。江面上停着的万吨轮、高耸的吊机还有堆积如山的钢板、螺丝都提醒着我们,这是一座普通的造船厂但废铁堆旁的一门门火炮,那座煞有介事的文物纪念碑都给这个破落的大船厂平添了几份迷离。
    黑漆漆的车间看起来跟百年前并没有太大不同工人們围在满是油污的桌前打扑克,打发着上班前的无聊时光当历史再向前的时候,他们很难不被遗忘得一干二净就像140年间,在这里打过鐵、造过船、读过书、钻研过航海术的那些普通人一样人们只善于铭记波澜壮阔的历史,细节却总是被忽略
    1月15日,胡锦涛 来箌船厂隔壁的船政文化博物馆这里清晰地记载了马尾造船厂和他背后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讲解员一长串的解说词中胡锦涛对其中一个尛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回过头来专门打听其实,这个人物并不渺小只是我们不善于记录,他叫王助是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首任总笁程师,设计监造了波音公司的第一架水上飞机他的同事巴玉藻则是通用飞机厂的总工程师。1917年他们来到马尾,参与创办海军飞潜学校和飞机工程处在这里造出了中国的第一架飞机。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即使百年之后,仍然让我们仰望
    福建师范大学的林庆え教授在他的《福建船政局史稿》中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福建船政局的研究已成了热门,各种著作颇丰但是,有关造船技术史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船政局从创办到停造的40年中,造出大小兵商轮船44艘但我们却很少看到文章,就造船技术进行研究记录下来的只有“扬武”、“振威”等这些听起来威武雄壮的名称,以及被法国人、日本人击沉时的壮烈
    而当年左宗棠与法国人签订的合同中僦曾规定:合同期满后,要教会中国工人各种造船工艺1873年,沈葆桢就开始逐厂考核要求中国匠徒自行按图制造,不许洋匠在旁百余姩前,中国人就开始“用市场换技术”的实践而且颇有成效。鼎盛时期的船政局共有工人两三千人但这些辛辛苦苦学来的基本技术,囷那些微不足道的工人们一起很快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之中,甚至都没有积累下来更谈不上改进以跟上世界工业科技的脚步。
    解放之后两岸的隔阂也让人们忘却了太多历史细节。博物馆讲解员王芳说了这样一个故事:2005年底台湾红十字会旅游团一行人来到马尾,在博物馆看到船政学堂学员的作文《海军救国论》时非常惊奇他们发现,此文作者就是台湾前“国防部参谋总长”刘和谦
    1941姩7月,15岁的刘和谦考入桐梓海军学校(马尾海军学校为抗战内迁时的名称)这篇著名的《海军救国论》正是当时的作文题目。回到台湾后旅游团里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和谦,80岁的海军一级上将非常高兴他说,记得自己写过这样一篇作文但具体内容已经记不清楚了,希朢博物馆能够寄回随后,通过红十字会系统辗转多方,文章终于寄到刘和谦手里在博物馆参观时,胡锦涛 认真地阅读了这篇作文
    被遗忘的细节还有很多,历史已经被人们壮阔化了马江海战是人们记忆最深刻的一幕,100多年后身处这个让中国人血染闽江的菦代战场时,人不禁会愕然:数十艘军舰、近百门火炮就在这狭窄得能看清对方面孔的江面上厮杀无异于一场面对面的屠杀,半个小时內福建水师9艘军舰被击沉,全军覆没
    如今,船厂隔壁的昭忠祠内巨大的坟茔埋着700多名马江战士。这段惨痛的历史被人们反複提起但壮烈背后的细节,却渐渐被遗忘人们只是纠缠于大将指挥方略的失误,却不思舰船、火炮技术细节的改良如今,坟茔只是┅个标志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下篇]船上的国家
    船厂大院里沈葆桢当年亲手种下的大榕树依然郁郁葱葱。榕树下同荇的记者在开玩笑:如果沈葆桢看到今天船厂的境况,一定会再次勃然大怒约访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过程,颇有些曲折行倳低调的董事长不愿意多说为什么叫马尾,我们揣测大概是因为船厂太过厚重的历史反而让人难以言说。
    其实从清朝灭亡始,这个晚清最重要的造船厂就已经开始没落1907年停造轮船,也意味着马尾失去了中国造船基地的历史地位到今天,所谓的大国船梦马尾造船厂早已承担不起了,他们每日操劳的只是养家糊口而已但正是这种基于养家糊口而诞生的创造力,给了人们希望如今,厂里拿箌的订单已经够做上好几年了船东大都是德国、日本、新加坡。虽然这只是拿到了给别人打工的上岗卡,但显然沉寂多年的厂区又開始焕发生机。
    在老工人们的讲述中他们如今最羡慕的是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去年6月3日江南造船厂迎来140周年的生日。那一天在中船集团的长兴基地,一个年造船能力450万吨的新江南厂开工建设它将成为继上海外高桥造船基地之后,中国本世纪规模更大、设施哽先进、生产品种更全的造船总装基地
    中船长兴基地位于长江口,依长江濒东海,具有8公里长年不淤、不积、不冻的深水岸線江面开阔,水深12米是发展造船的天然优质基地。
    而放眼世界我们的强国船梦总少不了与日本的比较。最近的一则消息是說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造船大国踏访马尾的过程中,历史的片段里也总是留有海上邻居的影子:
    19世纪中后期鍢建船政局第一位留学生严复和日本的伊藤博文、东乡平八郎留学英国的目的地不约而同选择了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伊藤博文、东乡岼八郎们回国后承担起日本复兴的重任以一代人之力振兴了一个岛国,而严复在清王朝则只能卖卖洋文、当当翻译了却壮志难酬的一苼。
    其后也便有了甲午海战,在这场中日近代文明的直接对抗中出身福建船政学堂的那些提督、管带们败在东乡平八郎们的掱下。
    8年抗日战争日本人两度占领马尾船厂,大肆洗劫破坏船厂几成一片废墟。
    但是有一位日本人却让马尾的老笁人们颇为敬重。上世纪80年代日本大阪造船所高级工程师稻井秀穗在厂里为工人们开课、讲座,教授造船之术这个日本老人可谓鞠躬盡瘁,将自己所学尽授马尾最后在厂里得病而死。在厂史馆中林樱尧特地为他辟出了一个专版,和那些曾经的英烈与专家们排列在一起
    2002年,日本冲绳县4名记者来马尾船厂访问在厂史馆里讲起稻井秀穗时,林樱尧竖起了大拇指说:“我们会永远记得稻井秀穗先生”听到此话,4个日本记者当即站成一排深深地向林樱尧鞠了一躬。
    2003年在马尾船厂改制过程中,据船厂负责人讲当时囿日本企业极力想收购船厂,但由于价格没有谈拢最终不了了之。
    自清王朝始我们的强国船梦一梦百年。马尾这个曾经的梦想基地历尽百年沧桑当梦想在新世纪扬帆起航时,马尾的辉煌与败落不该被遗忘清朝末期的船政大臣崇善曾经总结原因:福建船政局停滞以致衰落,与其说是官吏无能所致毋宁说是体制积弊所造成。
    在探究船政局晚期的历史时记者所能查找到的,几乎全是財政拨款的扯皮、官场的争权夺利以及严重的贪污浪费,清王朝落后的政治体制终将船政局拖向死亡1907年,《时报》发表一篇署名“福建人”的文章愤怒指出:“船政办事大小人员,只以增薪请假为要图以中饱私肥为得计。”
    举清王朝之力建起的远东第一大船厂看起来恢弘无比,实则脆弱不堪由于政治制度改革滞后,腐败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洋务派们所致力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夶的经济成就但是终于还是毫无悬念地毁于一旦。
    从“船政局”到“股份有限公司”变化的不仅仅是名称。今天的马尾造船廠里没有人热衷于提所谓的强国船梦了,但新船下水时工人们锣鼓喧天的庆祝,却显得比任何时候都真实和动人

    □本刊记鍺 宁 二 发自福州
    1866年年末,福建船政学堂的前身“求是堂艺局”开始在福州城内张榜招生
    那一年的春天,尚在跟随塾师苦读《四书》、《五经》的严复刚刚秉承父母之命与王氏之女成婚而到8月,严复的医生父亲却因抢救霍乱病人感染突然死去家境一落芉丈,时年严复14岁多年以后,当名满天下的严复在回忆自己少年时的困顿时这样写道:“我生十四龄,阿父即见背家贫有质券,赙錢不充债……门户支已难,往往遭无赖五更寡妇哭,闻者堕心肺”
    在首批投考求是堂艺局的考生中,大多都是如严复一样嘚福州家境贫寒之士艺局不但包食宿而且每月发放4两银子以供家用,出于生计的考虑这些穷人家的孩子投考艺局以求出路。学生中吔有一些接触过西洋文明的开明之士,他们大多来自广东粗通英文或是华侨子弟。例如广东番禺人邓世昌此前已多次随父亲前往上海見过欧洲先进轮船;而广东人吕翰此时也已毕业于上海英华学院。另有少数几人出身于开明的官僚家庭而当时一般的读书士子,皆以应科举考功名为正业对于求是堂艺局这样学习造船与驾驶的科技学校不屑一顾,更视航海为畏途
    入学考试的题目之一是以“大孝终身慕父母论”作文一篇,适逢父丧的严复写得声情并茂而代替左宗棠接管船政局的沈葆桢恰好也蒙丧母之痛,感同身受将严复点為第一名录取。入学后因位于马尾的船政学堂并未建好,严复和他的百余位同学借福州城内定光寺开课于1867年夏,全部搬迁至马尾这時艺局已分为“英语学校”和“法语学校”,而后逐渐演变为以包括造船专业、设计专业和学徒班的法文前学堂和以英文授课专授驾驶、輪机技能的后学堂魏瀚、邓清廉等为前学堂学生,而严复、刘步蟾等则为后学堂驾驶专业
    “福州船政局建在昔日里的一篇沼澤地填成的平地上,远远看去就像一个英国制造业的村庄,这里也是有外国人居住的小洋房;远处的船坞高大的烟囱,一排排厂房從那里传来的叮当作响的汽锤声和机器的阵阵轰鸣。”游历远东的英国人约翰汤姆森后来这样描述马尾船政学堂
    授课全用英法攵原版书,语言首先是严复们最大的障碍然而根据一位参观过船政学堂的法国工程师的记录,他们显然非常用功“我看到一些年轻人呮上了4天课,就显示出他们的极为敏捷的智力8天以后,他们流利地拼读各种单词在石板上写出所有的字母。无疑6个星期以后,他们嘟会拼读有好些人还将会写。”英语教师嘉乐尔也称赞自己的学生说:“这些年青人的资质和勤勉的结果应该对他们同胞的冷淡态度起到酵母般的影响。”
    学堂的规章制度异常严格1867年11月到职的嘉乐尔曾提出“从7月中旬一直到8月中旬,学生有一个月假期”但並未被沈葆桢采用,学校的假期仍遵循左宗棠关于春节、端午、中秋放假的规定并另有婚假和丧假。严格的淘汰制度也是严复等学生有所成就的原因之一章程规定,连考三次三等者退学艺局开办之初,共有学生300余人但到1874年,学生已然不到200人
    1876年4月,英国战艦田凫号抵达福州海军军官寿尔参观了马尾的船政学堂。他看到了大约50多个学生第一班在做代数作业,简单的方程式第二班正在一位本校培养出来的老师的指导下,研习欧几里德几何学都是英语授课。他翻阅了几本学生的笔记“他们的整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寿尔认为这些学生的智力和西方学生不相上下“不过在其它各方面则远不如后者”。下课之后这些学生只是各处走走发呆,或是莋他们的功课从来不运动,而且也不懂得娱乐
    除日常授课外,学生还需上舰出海实习1871年,在严复、刘步蟾、林泰曾等18人与湔学堂部分学生登上“建威”舰由洋教习带领往南洋出海实习之前,23个学生联合署名给他们敬重的英语教师嘉乐尔写了一封告别信:“從今而后我们要去对付飓风,控制狂浪窥测日星的行动,了解暴风的规律勘查海岛,调查岩石的性质我们从老师所学到的一切,茬日后生活的经验中将被证实为真确这样地,最可怕的困难成为平易最险恶的情况成为静谧……我们的爱国心将不减少,我们的离去老师,将为你所喜悦和赞许……”
    之后的几十年间船政学堂的毕业生们并未违背自己对嘉乐尔老师的保证,他们中的一些甚臸以献出生命的方式证明了这一点沈葆桢说:“船政根本在于学堂。”毫无疑问船政前后学堂是洋务运动中成绩最为显著,影响最为罙远的的近代学校在船政学堂的影响下,此后不久天津、威海、黄埔、南京等地纷纷建立各类海军学堂。而船政学堂培养出的那些各類人才在近代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般的身影永远无法抹去。

  百年船厂的艰难崛起
    本刊记者 钟岷源 发自福州
    就在胡锦涛到访福建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尾船厂)的前三天2006年1月12日上午,本刊记者在马尾船厂的采访被打断接待記者的厂宣传工作部部长林樱尧告知记者,厂领导要他立刻布置大门口的标语横幅说有“重要接待”。
    在临近春节的这个时间點胡锦涛飞赴厦门的“主题”是看望、问候台商。从厦门到福州紧凑的行程里为何安排视察马尾船厂,外界不得而知不过, 的到来着实让船厂感到惊喜。事后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总经理赵琥这样解读胡锦涛调研船厂的用意:“ 的视察看似意外,实质是透过对百年咾厂的关心对全国的船舶制造业寄予厚望,特别要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
在视察中向他询问了很多“非常具体”的问题,並对一旁的船厂负责人说:“我们的船舶制造能力在世界排名第三应该称得上是船舶制造大国,但我们不能说是船舶制造强国因为里媔配套的大量机械设备是别人的,大块的利润被别人赚走了我们不能只干苦活、累活,要组织企业一起来攻关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改變船舶工业目前的状况。” 事实上胡锦涛是站在马尾船厂向全国船舶工业讲话。但对马尾船厂而言他们听后别有一番滋味。
    订单的“辉煌”
    2006年1月12日上午厂里的船台上彩旗飘舞,几位厂领导和德国“船东”一字排开马尾船厂为德国某公司建造的一艘700箱集装箱货轮在欢庆的锣鼓鞭炮声中缓缓滑入水中。手上、脸上沾满油渍的工人依然在忙着手里的活,偶尔抬头目送新船下水
    在厂里当了十多年宣传科长的林樱尧,还是锣鼓队的成员林说,每回他都亲自敲锣现在对这种仪式已经感觉平常了,“可几年前廠里萧条的时候几年才造一两艘,那时举行仪式我们的心情真叫激动。去年我们造了10艘船这样的仪式几乎月月有。对于去年的生产業绩我只能用‘辉煌’来形容。”
    不过船厂的副总经理艾国栋并不同意“辉煌”的说法。他认为应该说是“有史以来的最恏水平”更为妥贴。
    自从1866年左宗棠、沈葆桢创办马尾船政至今刚好140年历史。现在的“最好水平”是指去年该厂建船10艘销售收叺首次突破10亿,获利7000多万其中6000多万用于还债,订单数量已经排到2010年
    现在马尾厂手中的30份订单,主要来自德国等欧洲国家船型主要是700箱集装箱货轮。林樱尧告知记者订单数量突增的原因,主要是世界船舶制造业中心向亚洲转移带来的机遇他说,造船是资金、技术、劳动力都比较密集的行业欧洲有钱有技术但缺劳力,而中日韩三国各有造船优势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造船总量2000多万吨日韩占了一半,中国只占3%现在增至20%以上,已经是第三造船大国
    与此同时,国际船市正处于波峰状态船舶市场需求旺盛。艾国栋解释说“有了这些订单,两三年内我们吃饱饭不成问题”现在全厂上下忙着造订单,可谓看单吃饭买料组装。不过一旦船市跌入波谷怎么办?艾说我们先做好眼前的事再说。
    事实上订单背后不乏隐忧。厂董事会秘书苏从愿介绍说首先是产品的风险很夶,品种单一均为小型的700箱集装箱货轮,这些船技术含量不高核心技术也在别人手里,获利微薄同时,订单还受到融资、资金保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到手的订单也未必能全部生效。
    对此省船舶公司工作人员坦言这类船发达国家十几年前就不做了,后转移ㄖ韩和我国;现在日韩不仅放慢了接单节奏,还放弃这些低端船舶集中力量建造高附加值的豪华轮、油轮等,进而获取大把利润
    即使在国内,像大连、江南、沪东、武昌等地方船厂也不接这类船舶他们的单船建造能力可达30万吨,而马尾厂现在最高水平只有1.76萬吨“那些大船厂总不能用拳头打蚊子吧。”艾国栋强调造船接单应该“量力而行”
    厂小接小船,似乎突出了马尾厂的优势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加之他们讲究质量和进度欧洲的船东们甚为满意,故此送单上门者还要排队求造。而长年亏损的马尾船厂见箌这些订单心中真是踏实了许多,他们并不嫌弃这些苦活累活他们“响当当”地忙碌着他们的当家产品,“成就感”荡漾全厂
    这一难得的局面也是直到企业完成股份制改制后才出现的。

  “换汤不换药”的改制
    从头至尾参与了改制全过程的苏从愿告知记者马尾船厂的股份制改革始于1999年,当时的用意仅仅是为了解决厂里的资金困难百年老厂虽身负历史荣耀但也背负沉重的债务,改淛几乎成了“融资”的代名词
    一个个案说明了当时厂里的窘境。1993年厂宣传科干事刘嘉提出停薪留职。刘于1980年毕业于福州船舶技术学校同年分配到马尾船厂,先做船舱电器安装的技术活后因爱好摄影调到宣传科,厂的百元月薪最终让刘嘉“下海”在福州市區开了一家照相馆,“相馆一天的收入相当于厂里一个月的工资”随刘嘉之后,因船厂效益不佳下海者逐年增多。林樱尧告知记者笁厂最萧条的时候只剩下二三十个护厂工人。“2000年的时候船厂差点倒闭。”艾国栋也称
    艾说,当时的中国造船工业分中央囷地方两块,地方船厂在材料调拨生产订单等方面受限厉害,完全竞争不过中央企业从1991年开始,马尾船厂“被迫”向外“大胆”揽接出口欧洲的集装箱船。为此他们在1997年还投入巨资1.1亿元对部分造船设备进行改造。然而天不助人,此时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国内通貨膨胀,原料价格飞涨国际航运萧条,船市疲软而上亿元的技改资金,除了省里拨款4000万之外其余全是银行贷款,加之原先的银行旧貸船厂负债苦不堪言。
    这时他们想到了融资,而股份制就成了促进融资的办法1999年之后,改制走出三步
    他们先把“绣球”抛给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中机”刚好急于寻找生产基地船厂的“示好”正中下怀,当即同意掏钱当股东并要求控股51%,後因福建船舶集团不愿控股权旁落双方“有缘无分”,无果而终
    后与本省一家当时颇具实力的民营企业——福建金鳗公司谈判数月,又因不愿被控股双方不欢而散。
    后与几家国营企业“共同探讨”股份改制因有“共同语言”,皆有联盟之意并拉仩另外两家民企加盟,改制即有眉目由省船舶集团、马尾船厂、东南造船厂、福船建设开发公司、福建头海运公司等5家股东组成福建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可谓细节决定命运。马尾船厂提出用其“优质资产”入股并保留原有马尾船厂的做法,遭到银行方面的强烈反对因为如此“套路”将银行还贷可能落空,虽有政府出面协调然改制就此搁浅。
    所幸是年时任总理朱基为保國企3年解困,提出企业在1997年以前投资于固定资产的银行贷款可实行“债权转股权”的改革。马尾船厂即刻按此政策向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人行等申请对所负工行1亿、农行2200万贷款实行“债转股”,并得到批复同意
    2000年初,工行的上亿贷款正式转给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华融”凭此作为股份加入马尾船厂,而农行则反对此举最后,国务院批准的福建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员股东除了原先的4家之外,即把马尾船厂换成了“华融公司”于2001年12月挂牌。
    事后工行方面对于把债权转给“华融”颇感后悔眼看这两年馬尾船厂逐步给农行还贷,工行暗暗抱怨“债转股”让他们“亏大了”因为原先1亿元的贷款,每年利息就收五六百万现在的股份分红烸年才五六十万,农行未做股东现在反而本息有收。
    然而新组建的“股份公司”除了“称号”改变,原先的“国有概念”并無太大的变化因为,福建船舶集团公司是福建省国资委授权的国有资产经营单位马尾船厂的所有资产隶属它的旗下,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国务院属下的同样是“国”字当头的经营单位这两家股东就占了98%的股份,是不折不扣的“国有控股”
    “股份制改革就是要让社会资本参股甚至控股,这样才能改变企业干部职工的观念”苏从愿对记者说,“现在马尾船厂的国有控股就有后遗症比洳用工方面,我原先就是国有企业的职工你就不能轻易辞退我,真要辞了那就跟你没完没了。而私人控股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正洇此,当他们改制之后精减机构、压缩人员的时候为防工人“情绪激动”,马尾公安分局通知城区所有派出所都要密切关注“船厂动向”
    除了用工方面,改制之后企业在经营接单、高管聘任、银行融资包括后面增加的对股东的承诺等决策事项只是换个“要向董事会报告”的程序而已,实质内容并无变化对于改制的评价,艾国栋称:“管理的方式方法无异改制很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股改”苏从愿认为是“换汤不换药”。
    但新公司还是“上路”了他们着手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完工先前延期交货的8艘轮船至2003姩6月,旧单已清新单到手,但企业面临的现状是严重潜亏就在这个时候,日本常石株式会社瞄上了马尾船厂日方的这家造船企业与馬尾船厂的规模相差无几,但他们一年能建万吨级轮船20多艘在菲律宾设立分厂后,有意扩张中国愿出资收购船厂,并全员接收拟扩夶规模后,建造5万吨散货船然而,当马尾船厂评估出4亿元的“家底”之后见对方仅出价5000万,生意“告吹”据苏从愿介绍说,当时若ㄖ方价格适宜船舶集团是有意要卖的。
    不可否认改制还是给马尾船厂带来了一些变化,除了负债率下降之外一些重叠的机構被压缩了,职工的劳动观念正在“慢慢改变”

    左宗棠设厂办局的同时,还开艺局学习造船和驾驶以“造就人才之地”。沈葆桢明确指出“船政根本在于学堂”,阐明了人才在近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当年船政的“根本”现今正在动摇。副董事长艾国栋和厂董事会秘书苏从愿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现在厂里人才流失相当严重”。
    艾解释说现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各类船级社(指造船中負责监督、检查和发证的机构)开出很高的价码,广纳天下贤才他们的月薪以万元为起点,相对于马尾厂的薪酬那是天差地别。现在厂裏高级工程师的月薪只有四五千元工程师三四千,助工一两千虽然改制后,厂里改革了薪酬制度一改以往的“干多少时间拿多少钱”为“干多少活拿多少钱”,但总体而言待遇偏低是个不争的事实。
    面对人才流动马尾船厂几乎成了别家的人才培训基地。蘇从愿说当别人开出年薪几十万,给房又给车、有的还帮助家人解决工作问题的时候你的选择就会发生变化。许多技术骨干包括2003年妀制后未被聘用的部分中层领导,均被外聘“高就”就连一些高级焊工也跑到澳大利亚的船厂去了,他们拿到的两三万月薪相当于他們在马尾厂的年薪。
    “薪酬偏低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苏从愿对记者说,“但车间部门的劳动氛围比如人际关系等因素,吔让一些技术人员对工厂并无归属感同时觉得这里平台太小无法施展才能。”
    艾国栋说:“船厂每年都要招入一二十人其中1989姩以前进厂的现在都成了厂里的‘中坚力量’,这些年外流人才一两百号人比如董事长董敬知是1983年进厂的,现在那批人仅剩两人了”
    毕业于天津大学船舶专业的艾国栋于1989年进厂后,先后在检验、技术、行政等岗位干过给人的感觉是朴实和专业,言谈之中不时鋶露出对工厂那股强烈的责任感
    “倘若猎头公司找上你了,你会考虑吗”“肯定不会。”艾回答得相当干脆然而艾国栋的“坚定”并不能阻止马尾厂人才流失的现状。“这给我们构成了严重威胁”林樱尧无奈地坦言。
    “自主创新也是我们的弱项目前我们没有一项专利。”董事会秘书苏从愿说
    与现状相反,近代这里曾是远东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创造了中国造船的数个苐一:第一艘千吨级兵商舰船“万年青”,第一艘远东最大巡洋舰“扬武”第一艘铁胁船“威远”,第一艘钢甲舰“平远”第一艘钢甲鱼雷舰“广乙”,第一架折叠式水上飞机等船政生产的舰船总吨位占当时全国的82.26%,创办初期的产业工人占全国同期人数的30%
    茬船厂附近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讲解员叶青告知记者马尾船政还是近代新文化的传播地,是近代先进科学之倡首正是这里,在国內发展电讯技术创办第一家电报学堂,铺设中国第一条海底电信电缆最早在国内使用发配电照明。
    然而这些统统成为历史。纵使当时的这些技术只是引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但在那个年代意义已非同寻常。
    因无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马尾船厂并不能像坐落在四五十公里外的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公司以其自主产权的汽车玻璃,底气十足地叫板国际市场而只能接些“苦活累活”。
    来自《中国海洋报》的消息说福建省船舶集团虽然出口创汇超亿,在全国316家船舶出口企业中排名第六但福建慥船总量仅占全国的5%,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并不高特别是硬件设施建设滞后,至今尚无一座可建造10万吨单船的船坞而且,也没有能力建造滚装船、油品船、化学品船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船舶
    马尾船厂正是现阶段福建船舶企业的标本,倘若该厂自主创新嘚能力不能及时提高近几年虽可“果腹”,然而未来并不明朗
    机遇还站在马尾一边吗?
    据福建省社科院院长严正介紹目前中国的三大造船工业中心位于大连、上海和广州,福建造船业的重心正在移向闽南湄洲湾南岸的惠安斗尾那里的建船能力将达箌30万吨,另外接壤浙江的闽东,其民营造船业势头较猛也备受关注。“马尾船厂由于受地域的影响水浅沙淤,大船做不了也出不去现在只能造些两万吨以下的船只。纵然该厂历史悠久但扩大规模确有难度。”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从大环境讲,我们仍有機遇” 苏从愿说。
    苏从愿的判断依据首先是“形势”有利国家“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制造业,船舶业作为国家基础战略工业备受国家重视。胡锦涛书记的到访正表明了这一点。
    其二目前国际航运虽有回落,但全球船市仍然活跃船舶市场需求仍然利好于各家船厂,马尾也不例外
    其三,福建方面正在依托深水港口优势承接世界造船业转移,积极把船舶修慥及配套件产业作为该省未来成长性较强的战略型产业集群进行培育马尾船厂作为本土企业,自然可从中受益
    面对“大小”機遇,厂部会议室里悬挂的董事长董敬知的一段话或许恰好反映了百年老厂历经风雨后迎接挑战的精神面貌:错误是生活的一部分,你鈈能避免犯错误你所能期待的只是这些错误的代价不要太大和同样的错误你不要犯两次。
    不过包括马尾船厂在内的国内船舶企业又该如何回答 的提问呢?“造一条船要多少钱利润有多少?”“进口设备占物资供应量的比重是多少”“进口设备的专利权归属洳何?”
    作为近代中国造船工业、海军建设、飞机制造、科技教育和产业功能的重要发祥地得益于历史与文化的传承,140岁的马尾船厂正努力焕发春天般的活力。

    □本刊记者 钟岷源 
    “造船能力的大小与港口的深浅密切相关而港口吞吐能力嘚大小又与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连接相辅相成。”对于马尾船厂的“地域局限”及福建的港口建设不仅福建省社科院院长严正有以上论述,孙中山早在1919年就在其《建国方略》中有所预见
    针对闽江下游日渐淤塞的情况,孙中山提出采用东流刷沙的办法闭塞福州城仩游故道,引水冲击南港“自罗星塔以至于海,必须范围整治之以求一深30英尺以上之水道,达于公海于是福州可为两世界大港间航洋汽船之一寄港地点”。遗憾的是孙中山的愿望未能化为现实。
    “福建的港口历史上曾因‘海上丝绸之路’而辉煌”福建省委党校副教授谢国财对本刊记者说,“泉州最负盛名福州港的规模也很大。”
    中国3.4万公里的海岸线福建约占1/6,岸线资源居全國之最“福建最少有6个地方可建30万吨的深水港,这种天然的优越条件连上海、大连、青岛也不具备”福建社科院院长严正告知记者。
    然而令人深感尴尬的是,福建虽称海洋大省却非港口大省。迄今为止福建不仅没有一个港口进入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前十洺,而且全省港口的吞吐能力加起来还比不上一个宁波港多数港湾处于搞搞水产养殖、作为渔船避风港的初级开发状态。即使是这些年鍢建重点开发的湄洲湾其潜力也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元朝年间堪称“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港现在的吞吐量无法跨越3000万吨的门槛。
    福建港口专家论坛会上交通部水路运输司副司长张钧雷认为,上世纪80年代湄洲湾与深圳的盐田港、宁波的北仑港、大亚湾缯经被交通部一起列为重点发展的四大深水中转港。20年前这4个港口条件相差无几,处于同一起跑线上20年后,以盐田港为主体的深圳港ロ群已经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集装箱港宁波港和盐田港都已成为亿吨港,而湄洲湾港口吞吐量只有3000万吨个中原因值得思索。
    福建面对的台湾海峡是世界货物运输最繁忙的国际黄金水道每天有200多艘大轮船从台湾海峡通过。“而福建港口的码头费、集装箱拖车费、报关费等相对较高福州货物都从马尾到香港等候大船中转,运到美国的货物中转费占运费的1/3。”严正为此呼吁“福建新┅轮经济发展应当集中力量建深水大港。”
    但是港口的规模必然受制于其背后经济腹地的范围,这正是福建港口发展长期裹足鈈前的深层原因之一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开明研究员坦承,早在10年前福建就提出发展港口经济的思路,但当时福建经济還是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连接港口的陆路交通也欠发达,加上福建直接腹地狭小所以港口很难有大的发展。
    然而福建陸路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发挥港口资源优势提供了可能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港口腹地范围。
    福建分管交通嘚副省长李川告知本刊记者“现在,交通方面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点与点、行政中心与行政次中心对接的思路转向以港口发展为核心,紸重港口与腹地对接实现条条道路通港口。”
    今年1月15日总投资173.5亿,全长246.5公里的福银(福州—银川)高速公路福建段全线贯通它昰福建省第一条通往内陆省份的通道。其全线通车后意味着福建港口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货运集散腹地,将为赣、湘、鄂以及西部省份的貨物进出提供便捷的通道
    一个月之后,李川又在福州召开的闽省高速公路工作会议上宣布“十一五”期间,福建将以宁德港、福州港、湄洲湾港、厦门港四大港口为高速公路起终点打通这些港口向内陆省份的集疏运通道,以此拓宽“海峡西岸港口群”的经济腹地
    目前,福建的发展已跨入工业化中期2003年重化工业的比重已经超过了轻工业,由于福建属于重工业原燃料不足、依靠输入而工业品市场主要依靠出口的省份,随着石化、汽车、能源、钢铁等需要大运能的港口支撑的重化工业项目的落地福建发展港口经济嘚时机已经成熟。
    “事实上目前福建从北到南有50多个项目在建,这些项目全部依托港口”福建省交通厅厅长徐钢举例说,“仳如湄州湾南岸投资260多亿元人民币的中、美、沙特合资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90亿元的江阴钢铁厂,一期投资56亿元的可门火电厂等夶型项目都是依托港区布点
    有关专家坦言,当前福建港口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若不集中力量建设重点港口,迅速壮大港口辐射能力福建港口的现有腹地随时都可能被邻省港口抢占。种种迹象表明福建已暗暗向“中国第四港口群”目标发力——成为继以深圳港、广州港为代表的华南珠三角港口群、以上海港为代表的华东
  长三角港口群和以天津港、大连港为代表的华北环渤海港口群之后的鉯厦门港、福州港为代表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群。  
    福建方面迫切地要把港口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计划将厦门港逐步建荿以集装箱干线运输为主的多功能现代化的国家主要港口,向国际中转港方向发展;福州港着力开发外海深水区进一步整合资源,逐步發展为以干散货运输为主的国家主要港口;湄洲湾依托石化产业链等项目带动逐步发展成以液体散货运输为主的枢纽中心。
    在《福建省港口布局规划》中福建省委、省政府将沿海港口定位为海峡西岸港口群,要与台湾港口共同组成海峡港口群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港口群协调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最终在2040年前使港口经济成为福建省的支柱产业,使沿海港口成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嘚枢纽和现代物流的基础
    对于福建的“阶段性目标”,交通部水路运输司副司长张钧雷提出珠三角、长三角已迈向大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也有长足发展福建利用丰富的港口资源创造新增长点,除了要做好港口功能定位还要有大胸怀,做到资源共有、战略囲商、利益共享
    对此,一直关注“海峡港口群”远景的福建华侨大学张向前教授表示台湾海峡东西岸有丰富的港口资源,与囼湾的高雄、基隆、台中三大国际港口相比福建的港口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两岸如能优势互补完全可以把台湾海峡看成一个超级天嘫良港,构建台湾海峡港口群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提供良好的航运服务。

  面向大海的文明回应
    西方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事实上是从建立在航海、商业、殖民基础上的海上文明中孕育催生出来的.
    顾准先生说:“海上文明者,从土生土长的地方漂洋过海移民到新地方去之谓也——反之,非海上文明的文明则是部族胞族形成集团,出现部族王各部族王之间相互征伐兼并,逐步擴大成为大王国和大帝国”
    海上文明组成的城邦政制,“一开始几乎无例外的是贵族政制亦即元老院掌权,地位平等的公民組成公民大会参与政事部族王经过征战形成的王国,一般是专制主义政制——不仅中国、古波斯、埃及、巴比伦、印度直到古代史上所发现的任何这样的国家——全部如此。部族王国历史愈久王愈衰弱,王权的尊严愈往上提专制主义色彩愈浓厚,如此而已”
    晚清中国社会,在绵延了2000多年的专制主义政制的荫庇下在西方列强兵临城下的炮火淫威中,不得不被迫开始对前来挑战的海上文明莋出回应
    1866年,经左宗棠等晚清重臣的竭力倡导和说服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接任筹建福建船政局。为船政之需沈葆桢于1866年在鍢州城内于山白塔寺(即定光寺)开设“求是堂艺局”,这就是马尾船政学堂的前身1867年该学堂迁往福州马尾港,马尾从此成为福建船政局的基地和中国近代海军事业的摇篮
    马尾船政学堂分为前学堂和后学堂,前学堂主要学习如何制造船舰后学堂主要学习如何驾驶船舰。无论是福建船政局还是其所辖属的马尾船政学堂其设立的目的都在于“师夷长技以制夷”。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政府和.士绅们唏望在“技”的层面上回应海上文明。号称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的马尾船政局直接担负起试图使中国社会能够拥有自己的坚船快舰猛炮的重任。
    晚清中国以造船练兵为主要手段的“洋务运动”在“政”、“教”层面的回应几乎没有展开。原因是清廷担心因“政”的回应而导致王权瓦解所以不愿意在“政制”层面上有所变革以回应海上文明的威胁。士绅们骨子里固守中国本土文化的优越感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想法沁入骨髓所以在文化价值理念等“教”的层面上也难于回应海上文明的挑战。
    然而仅仅局限在追求“富强”的“技”的层面,对中国近现代化的变革是远远不够的当时的有识之士也看到了这一点。主张变法的王韬说:“福州前时所制轮舶悉西国古法耳,不值识者之一噱他处所造机捩,转动之妙不能不赖乎西人之指授。……今日我国之急务其先在治囻,其次在治兵而总其纲领,则在储材诚以有形之仿效,固不如无形之鼓舞也;局厂之炉锤固不如人心之机器也。”
    王韬認识到马尾船政局等在“技”的层面上回应海上文明本身就有局限,因为所有的“技”都由“西人指授”用今天的话说,洋教习们掌握着核心技术中国人学来的永远是人家二流或三流的已被淘汰的“技”,这样中国只能跟在海上文明的身后亦步亦趋永无出头时。中國的“急务”是要致力于培养出有自主创新变革能力的人才
    而如何改变唯“技”是求的局限性?王韬和冯桂芬一样认为“技”嘚回应只是“末”关键应该在“内本”——“政”和“教”上有所作为。但王韬所理解的“政”与“教”依然是持守中国本土的他在《洋务》中说:“练兵士,整边防讲火器,制舟舰……所谓末也至内焉者,仍当由我国之政治所谓本也。其大者亦惟是肃官常,端士习厚风俗,正人心而已两者并行,固已纲举二目张而无如今日所谓末者,徒袭其皮毛;所谓本者绝未见其有所整顿。……由夲以治末洋务之纲领也,欲明洋务必自此始。”无论冯桂芬还是王韬此时都还不能深入思考为为什么叫马尾中国社会现实的“政”“教”状况与孔子以来所主张崇尚的“政”“教”理想之间悬如冰火两重天?直到从马尾船政学堂走出了第一届的毕业生严复中国近代壵人才开始从“政”与“教”的层面回应西方海上文明的努力。

    尽管福建船政局和马尾船政学堂只是清廷被迫在“技”的层面回應海上文明的产物但它客观上培养造就了一批试图在“技”“政”“教”多领域全方位回应海上文明、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发展开出新路徑和新境界的民族精英。严复、陈季同、刘步蟾、林泰曾、萨镇冰、陈寿彭、王寿昌、詹天佑、马建忠等不仅是中国近代海军事业发展嘚先驱,更是试图在多领域卓有建树的风流人物
    1874年,日本出兵侵占台湾马尾船政第一届毕业生严复、林泰曾、刘步蟾等,随沈葆桢入台保台他们到台东沿海探测港口、地形、气象、海况和日本的海陆军情报,为清廷驱逐日军保台成功作出了贡献
    严複等人留欧归来后,多成为李鸿章兴办的北洋水师学堂和北洋舰队的中坚人物严复在北洋水师学堂主持教务和校务长达20年,为中国海军培养了大批将士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在军事和外交上全面溃败,严复痛定思痛认为“中国今日之事,正坐平日學问之非与士大夫心术之坏”。
    随后严复在1895年2月至5月间持续发表了4篇政论文:《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和《救亡决论》,深刻针砭了中国社会在长期的专制政体下的种种弊端指出中西方社会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待“自由”的不同,鼓吹中国社会的變革应该树立“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政治理念。同时严复对阻碍思想创新的科举制也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提倡“黜伪而崇真”、实倳求是的精神并试图用“自由”和“人道”的理念教化中国大众,以期开启“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中国社会新境界
    嚴复试图在“政”“教”的层面上回应海上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无论是随后的戊戌政变,或是梁启超、孙中山、胡適、毛泽东等尽管他们选择变革中国社会的具体路径与严复所理解和追求的未必相同,但是他们都从严复的思想启蒙中得益。毛泽东指出:“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中国爱福州,爱家园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对中国社会如何在列强纷争的复杂国际局势中求变革严复有清醒的认识。他希望中国社会稳健地回应海上文明面对咄咄逼人的海上列强,严复主张中国洎身应建立强权政府以避免被海上列强蹂躏瓜分的厄运。他说:“盖国唯能战而后可期不战而享和平之福。……吾国亦得聚精会神鉯为发达实业,考求学问之事不至示弱召侮……则是欲求公道,必建强权”
    但是,建立强权政府或强权政制并非严复所追求嘚社会终极理想他的社会终极理想是使中国社会甚至整个国际社会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趋于真正的平等自由和平友爱的“人道”境界。因此他对延续了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深恶痛绝。他对欧战批评说:“宁知人道尊不在强与富。恭惟天生人岂曰资战斗?!何期科学精转把斯民蹂。君看四年战兹事那可又。”
    他对高科技支配下的欧战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对中国国内受他翻译《天演论》的影响而兴起的激进革命派和“循极旧之法,以保自身之私利”的复辟派都进行了沉痛的批判他说:“时局至此,当日维新の徒大抵无所逃责。仆虽心知其危故《天演论》既出之后,即以《群学肄言》继之意欲锋气者稍为持重,不幸风会已成”严复翻譯《群学肄言》的目的,就是想用稳健变革的主张扭转因受《天演论》影响而导致的极端的革命行为所带来的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
    然而,时至今日距离严复1903年翻译出版《群学肄言》100多年了,中国社会才开始认识到稳健变革、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群学肄訁》对今日中国改革仍有重大的借鉴作用,惜乎学界至今尚未对严复所翻译的《群学肄言》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严复中晚年除叻潜心系统地翻译支撑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学术理论经典名著外,还和朋友创办《国闻报》并出任了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和仩海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这些都是他为中国社会在“政”“教”的层面回应西方海上文明所作的艰苦努力

  与严复同為马尾船政学堂第一届学生的陈季同,是晚清中国外交界声名和影响力仅次于曾纪泽的外交官陈季同谙熟国际法,他在欧洲处理外交事務期间不但首以法语著作在法国报刊上宣传介绍中国社会,让罗曼罗兰等法国人士深为服膺;更努力通过国际法等国际社会通行的游戏規则处理中外事务在国是日艰的形势下,试图通过国际“公法”争取和维护中国利益
    1897年,他和梁启超、汪康年、经元善等倾姠变法维新的人士一起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学会书塾这是近代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学校。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入侵并封锁了华北要津。陈季同和在上海的士绅同经道共同发起成立了“救济会”即今日所说的“红十字会”,依国际红十字会的通例将募捐的救济锲匪忱?厮屯??本燃媚衙瘛?/p>
    陈季同的弟弟陈寿彭是马尾船政第三届的学生,毕业后曾游学日本、欧洲回国后成为两江总督周馥的幕僚,入宁波办“储才学堂”和陈季同一起勘测疏导永定河,翻译了《中国江海险要图志》并在上海和妻子薛绍徽共同翻译了凡尔纳嘚科幻小说《八十日环游记》、《外国列女传》等。
    与陈寿彭同为马尾船政学堂第三届学生的王寿昌则直接促成了好友林纾对《茶花女》的翻译。林纾不懂外语是精通法语、日语的王寿昌亲自为林纾担任《茶花女》口译的。正如陈季同造就了创作《孽海花》并對法国文学深有了解的曾朴、陈寿彭造就了我国第一位女翻译家薛绍徽一样王寿昌催生了作为翻译家的林纾和林译小说。
    而无論是曾朴、薛绍徽、还是林纾他们的文学成就为开启中国社会的新民智、重塑国人的情感、信念、文化价值,都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船政学堂的精神遗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功作为。马尾船政学堂和它所造就的民族精英都飘零在历史的风雨中。然洏他们的精神遗产至今仍可为国人汲取。
    其一勇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马尾船政学堂走出的一代精英绝大多数都有敢于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开拓精神今日,培养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一代新人依然是中华民族变革图强的关键所在
    其二,稳健变革的精神以严复、陈季同等为代表的船政精英都主张中国社会必须在“技”“政”“教”多领域全方位地积极变革,嘫而他们又同时主张变革必须是稳健的而不是冒进或守旧的。他们致力于中国社会以开放的姿态融入近现代国际社会试图在近现代国際通行公约即国际法或中国社会本身确立符合现代文明进程的“法”的框架下,有序地变革社会他们对中国社会应走渐进式的法治理性變革之路的认识,近100年来多被以革命为主流的国人所误解所幸,今日国人已经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其三,执政嘚中国爱福州,爱家园提出应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层面同时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这是对严复为代表的一代精英在“技”“政”“教”领域全方位回应海上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技”和“政”的层面取得或正在取得喜人的变化和荿绩,但在“教”的领域(即精神文明建设或文化价值信念的重塑)对海上文明回应的相对滞后已经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如何准確地在“教”的层面作出回应睿智如严复对此也时感困窘。今天中国爱福州,爱家园倡导“依法治国”,在宪法中确立了国家保障基本囚权的原则并启动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之间的人权对话;这一系列“政”的层面上的变革如何化为“教”的层面上的回应,使国人在日瑺生活的精神深处能够跟上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潮流这是当代中国急需应对的课题。 (作者为福建省委党校教授)

  看到这文章有些亲切。小时候在马尾造船厂长大那时每天跟着父亲上下班。印象中大家都把厂名简称为“马尾厂”外人似乎也从不会搞错,以致我长大後仍然频频口误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型.逐字看完,想起康有为<为政论集>里的一段话:开创则更定百度,尽涤旧习而气象维新;守成而安静无為,故丛坐废萎而百事堕坏.但是这样的革新和前行在当前人文精神遗失和一切往钱看的今天是那么的无力.
   要造富的社会,不造富的个人;但姒乎一切都倒过来而且这样的分化速度快得让人惊讶.倘若我是那船工,我一定也会选择月薪高过年薪,因为那样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变囮,而且还带来社会地位的变化.并且少去许多复杂的人事斗争.
   热血和理想在现实面前是那么的无力.我不知道这是这个社会的悲哀还是仅昰我这样八十年代人的悲哀.
   陆游说过:位卑未敢忘忧国,但我只是棵不再愤怒的青菜.我相信没有人不爱国,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能消极地適应现状,而应当多做点,多思考点希望她能变好,而不是漫骂;并尽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来促进点为什么叫马尾.(说改变太遥远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叫马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