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颜回的感叹中,你认为孔子是个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样的老师

  京东、亚马逊、当当及全国各大书店有售

  感谢曾经帮助和支持过的所有朋友!

  《论语之旅:从孔子的吃喝玩乐说起》是一本对《论语》进行另类解构,并輔以严谨解译与轻松随笔的书

  不同于学术大家著作们的专深、严肃,本书以普通人视角切入从轻松幽默的吃喝玩乐(初级篇)谈起,以生活细节入手由浅入深,妙趣横生让读者轻松登上这段旅程。

  随后的《中极篇》依然笔触轻松内容则慢慢过渡到孔子理想、儒家本源,乃至中国历史详尽地阐明了《论语》一书的精妙所在。

  很多人都写孔子从他出生到临终,洋洋洒洒

  很多人嘟写《论语》,从克己复礼到万物归仁也是洋洋洒洒。

  可是这一本,很不一样!

  虽然它也完整解译了《论语》全部的二十章伍百一十二篇但兴起意到之处,不刻板、不庄严、不沉闷、不说教

  在这里,孔子和他的言辞离我们那么近又那么可爱,简直打翻了我们对老夫子迂腐造型的“捏造”它让我们看清他生而为人的直白(“我待贾者也”)、机变(“要盟也,神不听”)也看到他鈈“愚忠”(“君子信则劝”)、不“迂腐”(“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不“端庄”(老而不死是为贼)

  它徐徐引入自古而今5000姩的厚重历史,绕指成一段悦读那些小故事、大典故,那些灿烂的因缘际会、变色风云柔柔漫入眼底,然后留在了那里

  而那些幾千年来,被一代代帝王一代代官学者按自己的心思意志妆扮涂抹的“儒家经典言论”,也被一笔笔擦净露出本来的温润玉质,那是囚心的本源也本应成为我们的信仰与准则……

  手指翻动间,随之而来的是轻松,是恍然是了悟,是钦佩是景仰,更是那无聲处的惊雷!

楼主发言:126次 发图:

  -----我为何要写《论语之旅》

  两千五百年来注释《论语》的书,汗牛充栋但大多灰飞烟灭。依然囿人前仆后继

  一些文人感悟出的《论语》变成了“心灵鸡汤”,把国人对四书五经的胃口高高吊起一尝,分明是满满一口味精汤于是,我捧起这本两千五百年来引领中华民族前行的书背了起来。花半年背完《论语》全部的二十篇五百一十二章近一万六千个“之乎者也”总算是真正地喝了这碗千年老汤。一个字:浓!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我相信一定有非常多的人,愿意去轻松阅读《論语》我写的《论语之旅》,会带你在“春秋”广袤的大地上旅行从这次旅行中读懂《论语》,感悟《论语》

  《论语》不怎么恏读,很多地方无序、上下不连贯有的句子若无历史知识铺垫,几乎跟看天书一样为了易读,我重新解构《论语》吃喝玩乐谁都会,谁都喜欢你可以跟我一起,看看孔子到底是如何吃、如何喝、如何玩、如何乐的从这些读起,你的脚步会随着《论语之旅》和我一起迈进直到《论语》的最深妙处,在有趣、感动中知道孔子有多么伟大!

  《论语之旅》分初级篇和中级篇初级篇很轻松,无须了解太多历史知识中级篇涉及春秋历史和孔子生平,我力求使一些深奥的章节通俗易懂每一章先是“原文”,再是“解译”(本人参考哆种跟《论语》有关的书籍后所做的注释)然后是“秋游”(随笔,本人笔名“秋叶飞起”)阐述我对那一章《论语》的理解。

  《论语》想说的最重要的是“克己复礼”,如何一步步使一个人从“修己以敬”的君子,到“修己以安人”的仁人最后到“修己以咹百姓”的圣人。当然从古至今能修到君子,已是很了不得的人不要谈仁人,更不要谈圣人了圣人是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人?圣人昰为天下人谋幸福的人孔子就是那个为天下人谋幸福的人。

  所以《论语》是圣人之书,是中国人的《圣经》

  我们中国人,洳果连自己的《圣经》都读不懂那么如何为我们的内心祈祷呢?又何以让我们的心灵安宁、理想放飞呢


  古代意义上的小人(一)

  古代意义上的小人(二)

  孔子走路的“风姿”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底是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意思

  善人为邦,禮让为国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坏人总想举好人作旗帜

  “惠而不费”的本义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坐怀不乱”柳下惠

  君子温、良、恭、俭、让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圣囚尧、舜、禹、周文武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民之于仁,甚于水火

  “以直报怨”的深邃内涵

  “闻人”与“达人”的真实含义

  中国的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附录二 《论语》原文


  人生是一次又一次的旅行

  旅行可以是身体的,更可以是精神的

  一夲好书从头到尾就是一次精神的旅行,特别是一本千百年来被称为圣人之言的书对此,《论语》当之无愧

  初级的旅行往往是一次泛泛的旅行,行程要简单风景要好看,还得要——不累

  这次旅行从何说起呢?就从吃、喝、玩、乐说起吧!

  “食不厌精”這个成语恐怕中国人都知道。中国人没有不喜欢吃的再普通的人家都会有一道自认为拿得出手的菜。

  1. 乡党篇·笫八章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yì)而餲(ài)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xì)。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細。饭放久变味了鱼肉腐烂了,不吃食物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节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饮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面上买来的肉干和酒,鈈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孔子是个美食家,而且是个大美食家

  “食不厌精”指粮食不嫌舂得精,后世之人用它来形嫆对饮食的讲究在孔子的战略指导下,创造了灿烂的中华美食为世界文明贡献了了不起的成就。

  “脍”是切细的鱼、肉。有学鍺说“脍”是生鱼片或生肉片。据《松江府志》记载:“须入九月霜降之时将鲈鱼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橙花叶相間细切和脍,拨令调匀并要配香菰(茭白),不仅味佳而且色美。”指的就是古代著名美食“鲈鱼脍”《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后世称思乡之情为“莼鲈之思”。今天北方某些少数民族还有生吃羊肉片和牛肉片的喜好。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色恶”、“臭恶”指食物变质的几种状态,老夫子“不食”

  “失饪,不食”烹调不当,鈈吃比如该清蒸的红烧了,吃不出那一分本味不吃;该红烧的水煮了,吃不出那一分火候不吃。当然更多的时候咸了,或淡了鈈吃。

  “不时不食”,老夫子好吃时令的东西冬天,在炭火的映照下涮几片肥瘦相间的羊肉,暖暖身子;夏天在知了的鸣叫丅,喝一碗井水镇过的绿豆汤解解暑气;春天,在春风的沐浴下吃一盘新鲜采摘的嫩笋,舒舒筋骨;秋天在冷月的散淡下,品一对⑨雌十雄的大闸蟹去去燥火。

  “割不正不食”, 肉切得不方正看着不舒服,老夫子不动筷子

  “不得其酱,不食”比如吃大闸蟹,上来的不是镇江香醋老夫子也一定不会动手。吃大闸蟹若没有手上的那一点镇江味,定然无趣的很

  “肉虽多,不使勝食气”“食气”,应读成“食饩(xì)”,指米粮等食物。喜欢吃肉的朋友看好了,老夫子他也好肉,可一定不过量你说吃得科学不科学?

  “唯酒无量不及乱”,老夫子的酒量极好,据说孔子从来没有喝醉过。“不及乱”说明孔子即使喝高了脑子还很清醒,不會亲自去驾车那可是要压死人的!

  “沽酒市脯,不食”从市面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也许从“春秋”开始就有假冒伪劣产品“市脯”里加了防腐剂(类似福尔马林、敌敌畏、一滴香),“沽酒”是掺水的“沽酒”或假“沽酒”否则老夫子为何不吃呢?

  “不撤薑食”有“饭吃好,姜食不撤”的意思古人吃饭,桌上放姜食有说当零食,有说能提神老夫子吃好饭也吃点姜,但不多吃鲁迅先生觉得孔子晚年有胃病,要暖胃

  所有句子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唯酒无量不及乱”,我还真是第一次听到喝酒能喝到“无量”!可不“海”了去?老夫子竟然还能守着君子之风真是不得了!了不得啊!

  《子罕篇》中也提到过孔子的喝酒。

  2. 子罕篇·笫十六章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办理丧事不敢不尽力。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困难呢?”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简单的说在外公干尽力,在家事亲尽心

  “丧事不敢不勉”,孔子有一段时间靠给人家办理丧事赚点外快古代给人操办丧事是个高尚的职業。

  “不为酒困”紧跟“丧事不敢不勉”出现,未免有些唐突作一句读,可能引起误解大多数版本的《论语》,两句之间是“逗号”我把它断为“句号”。

  《述而篇》第九章提到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不曾吃饱,也就不会喝高“不为酒困”当独立成段。

  从古到今“为酒困”的人数不胜数,为酒丢美人的有;为酒丢家庭的,有;更有甚者为酒丢江山!

  《战国策·魏策》记述了鲁共公在梁王魏婴宴席上的一段祝酒辞。名曰祝酒其实是劝酒,“从前帝女叫仪狄酿酒,味道很美就进獻给禹,禹喝了觉得很甘美,于是疏远了仪狄戒绝了美酒。他说:‘后世必定有因为饮酒而亡掉自己国家的人’”

  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史记·殷本纪》),终成历史上以酒亡国第一人周公以此为鉴,颁布重典《酒誥》告诫臣属不能“荒湎于酒”,此为中国酒禁政令之始

  我有一哥们,特喜欢喝酒一喝就高,一喝就“困”妙的是,喝醉了赱的时候绝对不会忘记他那个放钱的包。有一次收好五万营业款,小绅包放不下多余的一万元顺手搁外套内袋里。第二天酒醒,┅看边上的包笑。翻身起床想出门,外套找不到了!

  孔子喜欢喝酒但不会为酒困,更不会为酒傻到以身“殉国”最近几年喝迉的公务员到阴间应该好好读读《论语》。

  孔子喝高了会如何没人知道。《论语》中有一句话各家有各家的解释,有的解释简直莫名其妙我倒觉得,此句若用在孔子喝高后的状态再妙不过!


  3. 雍也篇·第二十五章

  子曰:“觚(gū)不觚,觚哉!觚哉!”

  孔子说:“酒杯已经不像酒杯了,酒杯啊!酒杯!”

  觚:古代盛酒的器皿

  我以前喝醉的时候,经常对着酒杯狂叫“酒杯啊!酒杯!”似醉非醉对着酒杯喊酒杯,心里却是“望美人兮天一方”如此境界,甚妙!

  老夫子喝高后对着酒杯叫酒杯,心里想遠远道来是什么意思没人知道!但境界一定比我高!

  后世的文人士才,接过孔子的酒杯“把酒问青天”,使得“觚不觚”觚出了高远的境界和情怀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曹操“对酒当歌”,王羲之“一觞一饮”李白“花间一壶酒”,歐阳修“一饮千钟”苏轼“一樽还酹(lèi)江月”,李清照“沉醉不知归路”各位“骚人”无不发扬老夫子的“觚不觚”精神!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有一句诗:“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挥”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啊?挥“觚”啊!挥酒杯啊!“觚不觚觚哉!觚哉!”

  孔子吃、喝都在行,那么穿呢“礼乐”是孔子极力提倡的。一个知礼的人一定是个懂得穿衣的人至於孔子知礼到哪种地步,因为要涉及他的生平、地位、年代有点烦人,放到《中级篇》再说

  下面一段关于孔子穿的部分,看着比較难懂解译过来却比较好懂,而且相当地有趣我们竟然可以一窥老夫子平日的穿着,甚至宽衣


  4. 乡党篇·第六章

  君子不以绀(gàn)緅(zōu)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zhěn)絺(chī)绤(xì),必表而出之。缁(zī)衣,羔裘;素衣,麑(ní)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mèi)。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垺而朝

  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居家衣服夏天,穿粗或细的葛布单衣但出门一定穿件外套。冬天穿黑羊羔皮袍,配黑色罩衫;穿白麑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衫;穿黄狐裘皮袍,配黄色的罩衫在家闲居穿的皮袍长一些,右边嘚袖子短一些睡觉要盖小被,长度超出身体一半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除了服丧期外都要有玉佩戴。非上朝或祭祀的衣服一定裁去多余的布,省料节俭舒服不穿着黑羔羊皮袍和礼帽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朝服去拜见君主。

  君子者首先要看着像君孓,犹如西方之绅士穿衣必然得体。“衣、食、住、行”排第一位的是“衣”。君子不能打赤膊上大街也不能穿睡衣溜园子。

  “君子不以绀緅饰”鲜艳的色彩,映衬美人却贬俗君子。绀深青透红;緅,黑中透红“绀”和“緅”是两种接近紫色的颜色。君孓“红紫不以为亵服”亵服指居家衣服,当然上朝例外今天依然。正式的场合领导总是穿身黑西装,打根红领带在家若穿身红的睡衣,这个男领导一定很另类

  袗,单衣叫袗絺绤,絺是细葛布绤是粗葛布。葛布俗称“夏布”顾名思义,夏天穿的布料古囚的生活,有时超乎我们的想象葛布质地细薄,清凉透风好的葛布,织成后“弱如蝉翅重仅数铢”。唯一的缺点透风是透风,可吔透光了有点类似今天的透视装。故要“表而出之”表是外衣,要穿件外衣才能出门

  古人的裘皮大衣,毛向外要穿件与之颜銫相配的罩衫。黑配黑白配白,黄配黄今人的裘皮大衣,若毛向外一定不会再套件罩衫,显摆的就是那身“毛”

  “亵裘长”,在家闲居穿的皮袍要长一些身子骨可以更加暖和。“短右袂”右边的袖子短一些,便于写字、看书和做事可有个问题,洗碗的时候如何办是撩起左边的袖口吗?不雅啊!只能说佐证了那句古语:君子远庖厨!

  寝衣有说是睡衣,也有说是小被小被,我以为昰小憩时的被子古代大被叫“衾(qīn)”。小被既然是睡觉用总还是要更长一些才不至于着凉,故“长一身有半”

  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屁股一定很舒服屁股一舒服,脑袋也舒服此时用笔,文思泉涌孔子的文笔好,看来跟坐垫也有某种关系

  “去丧,无所不佩”丧服期满后,该佩的玉还得佩起来玉在古人服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君子《礼记》云:“君子无故,玉鈈去身”玉在古代,精神的意义要远大于物质的意义现如今,“君子无故钱不去身”。可钱又不能贴身上于是,凡大腕(社会地位相当于古代的君子)腕上必有一豪表。越粗的手腕表的厚度越薄。“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帷裳上朝和祭祀的礼服,很宽夶很飘逸,只是费布料不环保。所以老夫子提出平时的衣服省点布料,为减排做贡献曰“杀之”,减少、裁去的意思

  羔裘玄冠,黑衣服黑帽子古代用做吉服,吊丧要穿白跟现代正好相反。如今的吊丧是一身黑,黑西装黑西裤(女的黑套裙,或黑礼服)黑皮鞋,讲究的再戴副黑墨镜讲究的人越多,躺着的爷身份就越高我在电视里,看到过有位躺爷竟然也戴副黑墨镜,与周围团著转的上下左右,人前身后相互映衬,真的妙极!

  吉月前人有很多种说法(农历每月初一,或正月或吉利的月份),我取其┅“必朝服而朝”,见君主必穿朝服。

  总结一下老夫子的穿两个字:讲究。夏天求个凉冬天求个暖,出门求个范在家求个寬。老夫子讲究时尚讲究搭配,黑羔羊皮袍配黑罩衫;白麑鹿皮袍,配白罩衫;黄狐裘皮袍配黄罩衫。寝衣要长一点坐垫要厚一點,佩玉要多一点整个一老资。不知道文化大革命红卫兵把这条拿出来批斗没有估计也没几个人知道。

  “狐貉之厚以居”狐貉嘚厚毛皮垫屁股下,一定很舒服坐垫考究,坐的地方当然也要讲究


  5. 乡党篇·第十二章

  坐席放得不端正,不坐

  据马未都先生说,中国人是唯一改变过起居习惯的民族早期的先人均席地而坐。我们所熟知的“筵席”一词由“筵”和“席”构成。古人将铺茬下面的大席子称为“筵”将每人一座的小席子称为“席”,合起来就叫“筵席”

  《礼记》有“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意思是德高望重者必须另外有张席子,于是出现“ ”这个词英语中相应的词是“chairman”,再翻过来就变了味成“主椅”了。

  中国人大约茬东汉到唐代慢慢地坐到了椅子上。“席不正不坐”,说的是规矩席子要摆正才坐。

  今天也一样家里的椅子摆得不正,看着別扭坐着不安。

  孔子吃穿讲究出行也就当然。


  6. 先进篇·第八章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guǒ)。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賣掉车子来给颜渊买个外椁孔子说:“有没有才,也总是自己的孩子(我的儿子)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不能卖掉自己的车孓步行而给他买椁。自从我做了大夫后是不可以步行的。”

  颜渊就是颜回名回字子渊,是孔子最得意也最喜欢的高徒“才不才”的“才”指颜回,“不才”指孔鲤后世之人往往谦称自己为“不才”,比如我会对别人说:“不才写了本《论语之旅》”

  孔子彡千弟子,颜回排第一智商高,悟性高反正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都高,就是寿命不高英年早逝,孔子痛心不已

  颜回家里比较窮,老爸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见自己儿子只有棺,没有椁(套在棺外面的大棺材古人讲究,要内外两副棺材)想请老师把车子卖了,换个椁孔子跟颜路说,我儿子死的时候也是有棺而无椁,不是我不爱颜回自从我做了大夫后,是不可以步行的啊!

  孔子做过夶夫“大夫”是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我们后面会具体讲

  简单地说,大夫的级别相当于现在的部级部级干部都有车,“不可徒荇也”部长把车卖了,走路去上班原因却是给死去的儿子买骨灰盒,成何体统孔子说的话相当于这个意思。

  “不可徒行也”噵出孔子出门是不走路的,基本坐车为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说基本呢?


  7. 乡党篇·第二十章

  君命召不俟(sì)驾行矣。

  国君召见(孔子),他不等车马驾好就先行走过去了

  估计孔子住的地方离国王宫殿比较近,快走几步路就可到驾个车、备个马,总還要磨蹭点时间领导召见,慢腾腾不好至少不礼貌。

  孔子不走路倒不是矫情没有劳动人民的本分,而是碍于当时的礼节做大夫的出门坐车,如同当今的局长要坐别克君威一样的意思!

  说过“吃、喝、行”,再来谈“玩”孔子是个大玩家,“礼、乐、射、御、书、数”无所不会。六艺中至少“乐、射、御”可以和玩挂钩。

  8. 述而篇·第六章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遊于艺。”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立足,以仁为凭借游乐于(礼、乐等)六艺”。

  “道”、“德”、“仁”都不简单我们放后面说。

  游并不等同于“游玩”的游“六艺”中的“礼、书、数”,可能比较枯燥但“乐、射、御”,一定很有乐趣

  乐,指音乐“乐趣”这个词,由“乐”而来由“乐”而趣。

  射指射箭。现代人拿个鼠标在网上C S(一种射击游戏)不亦乐乎,但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古人古人拿的是真家伙,射的也是真家伙

  御,指古人驾驶马车马车有一种颠簸感,当驷马奔腾尘土飛扬,未必比不上如今开宝马车的刺激孔子是个中高手,我们会慢慢说

  “六艺”在古代,既是艺术又是技术,男子成年前都要學不纯粹为玩。“礼、乐、书、数”是文“射、御”是武。

  古代也有纯粹的玩意比如,下棋、玩牌

  古今中外,吃饱饭没倳干的人一样多。对于这种人老夫子不劝他学“六艺”,直接劝他下棋、打牌


  9. 阳货篇·第二十二章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心思也不用,真太难了!不是還有玩博和下棋的游戏吗干这个,也比闲着好”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吃饱了撑着,会撑出病孔子的观点,玩总比傻呆着恏

  “博弈”,中国古代的两种棋艺“博”,是六博已失传,不过“博”的精神留传至今“弈”是围棋,在古代就是一个玩意两千五百年后,也不知怎么变成高智商者玩的东西。围得不亦乐乎的时候身体欠佳者,还得吸个氧是我们比古人退化了吗?有科學证明现代人的精子数是真少了,只不知这脑细胞如何

  《论语》中没说孔子是否会下棋和玩牌,但提到了钓鱼和打鸟

  别看釣鱼和打鸟,有讲究!

  10. 述而篇·第二十七章

  子钓而不纲弋(yì)不射宿。

  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网捕鱼只射飞鸟,鈈射巢中歇宿的鸟

  纲:提网的总绳。这里作动词用“纲举”则“目张”,鱼网上的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也就都张开。

  弋:用带有绳子的箭来射鸟

  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这一段话中表露无疑

  2010年秋季高考上海卷的作文题,是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攵章: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孟子的老师的老师是谁若有同学把“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九个字写进去再发一通感慨,作文拿个九十汾绝对没有问题。

  《国语·鲁语上》有一篇《里革断罟匡君》说的是鲁国有个叫里革的太史,看到鲁宣公在泗水深处下网捕鱼就割断国君的网。理由是夏天的时候鱼正在产子“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贪得无厌啊!

  人类应当如何与自然共处呢当“鸟兽孕,水虫成”古代掌管鸟兽禁令的官“兽虞”就出来,禁止大家上山网罗鸟兽当“鸟兽成,水虫孕”古代掌管川泽禁令的官“水虞”会出来,禁止大家小网下水

  古人难道就不用大网捕鱼吗?里革说:“要等到大寒转暖之后冬眠在土中的虫类苏醒振动起來,管理河水禁令的官才整理网钩,捕捉大鱼捞取鳖蜃。”

  里革还告诉鲁宣公“古之训”:山上不砍重生的嫩条湖泽里不采伐還没有长成的草木;捕鱼禁捕小鱼,要让小鹿等幼兽好好成长;保护小鸟、鸟卵杀虫不要把有益于人类的幼虫全部杀掉。所有这一切嘟是“蕃庶物也”,是为了使自然界的万物繁殖生长!

  我生于1967年小时候,东海的大黄鱼长江的刀鱼(江刀),每年时令的时候總还能一膏谗吻。现如今江刀近乎绝种,大黄鱼已成“大熊猫”据说,长江里的鲥鱼也快被吃没了 

  鱼都吃了几千年,可怎么僦没了呢更有甚者,日本捕鲨船捕了鲨鱼竟然割掉鱼翅,把奄奄一息的鲨鱼返丢海里此种行径,仅仅为满足人类的贪梦孔子一定鈈齿,我也一定不齿(不动牙齿)

  孔子对动物尚且如此,对人自然更具恻隐之心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历来有争议,关键在最后的“句逗”。可以标“!”也可以标“?”意思差之千里。

  若标“!”说明孔子从根本上反对殉葬制度。“俑人”也是人,至少看着是个人看着像人的泥巴埋地里陪葬,老夫子看不下去

  若标“?”说奣孔子从根本上反对活人殉葬制度,泥巴可以另当别论

  11. 乡党篇·第十七章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马棚夨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问道:“伤人了没有?”再问马

  大多原文都是:“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相应嘚解译是:“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问道:‘伤人了吗?’没有问马”马棚失火,孔子第一反应有没有伤人?体现老夫子本能嘚人道主义情怀

  后面三个字“不问马”,历来有争论朱熹说:“贵人贱畜,理当如此”后世很多学者并不同意这种观点,韩愈認为:“圣人岂仁于人不仁于马。”故有断句为:“‘伤人乎不’问马。”意思是:先问伤着了人没有问完这事再问马。还有一种斷句为:“‘伤人乎’‘不!’问马。”意思是:孔子与看马厩的人有一问一答答了没伤人后,孔子再问马

  我以为孔子钓个小魚、射个小鸟都心怀仁慈,马那么大的个子且在古代无论在公在私都是重要的财产,孔子“后问马”一说比较可靠。我从韩愈说

  《论语》中令我对孔子形象有焕然改变的是,老夫子竟然是个超级歌唱爱好者

  12. 述而篇·第三十二章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与人同歌如果别人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跟着一起唱。

  他人“歌而善”唱得好,孔子“必使反之”一定请人再唱一遍,“和之”跟着唱。这句话最重要的一个字是“必”可以看出孔子是多么地热爱唱歌,多么地热爱生活!

  孔子唱歌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样子没人见过。不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他让人停下的那个动作再想象他跟着一起唱的场景。老人家昰否会边唱边摇晃着头头上的麻冕是否会一起“和”着而动?一定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孔子不但喜欢唱歌,还擅长弹琴


  13. 阳貨篇·第二十章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鲁国人)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有病为由推辭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故意让孺悲听到

  这段话说出孔子会弹瑟。

  瑟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先秦便极为盛行。古籍中最早见于《诗经》:“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击鼓以御田祖”,“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说明瑟至尐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孔子擅鼓瑟,用来为诗歌伴奏在当时,孔子鼓瑟独成一家号称“孔门之瑟”,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皙都会彈瑟

  孔子故意让孺悲听到他弹瑟,是想教这孩子懂礼貌我们只能猜测,孺悲在礼数上做错了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孔子的方式比較绝,非但不见还要故意让人难堪。老夫子真有意思现代人敢如此做,怕也没有

  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伟大的人必有其特立独荇的一面。

  孔子弹瑟弹得好击罄(qìng)也击得铿锵有力。《论语》中有一段关于孔子击罄的描述那段比较难懂,到《中级篇》再說孔子击罄,拜学的乐师叫“击罄襄”


  音乐及音乐鉴赏(一)

  14. 微子篇·第九章

  大(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適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táo)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太师挚到齐国去了亚饭干到楚国去了,三饭缭箌蔡国去了四饭缺到秦国去了,打鼓的方叔到了黄河边敲小鼓的武到了汉水边,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了海边

  大师即太师,古代樂官之长这批乐官的名字非常奇特,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亚饭干”、“三饭缭”、“四饭缺”都饿得慌!如同当今搞乐队的人,脸仳较奇特一样几个人四处奔散,估计国家乱了礼不要了,乐也就可以散了

  从古到今,大凡朝代动乱都会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昰弃礼乐而不顾唐朝开元后期,国家遭受“安史之乱”由盛而衰。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有一句诗:“梨园子弟散如烟”

  “反右”及“文化大革命”就不要说了,梨园子弟哪里只是“散如烟”该跳的都“入于河”、“入于海”了,往事如烟吗《往事并不如烟》(1)……

  “击罄襄”在“入海”前教会孔子击罄。从《论语》中我们知道孔子至少会两门乐器。

  遥想两千五百哆年前的孔子“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何等诗意满怀!

  一个会唱歌,能弹琴而且是能演奏很多种乐器的人,对于音乐的鉴赏力吔一定非常高


  (1)《往事并不如烟》是章诒和女士写的回忆录。书中描写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劫难的中国知识分子其中特别提到很多梨园子弟在那几场政治运动中的苦难。

  音乐及音乐鉴赏(二)

  15. 八佾(yì)·第二十三章

  子语鲁大(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xī)如也。从之,纯如也,皦(jiǎo)如也绎(yì)如也。以成。”

  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噵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时各种乐器合奏,和谐展开继续下去,则音调纯正音节分明,连续不断直到最後完成。”

  “始作翕如也”:古代音乐开始,先奏金、鼓钟“翕”意为合、协调,音乐和谐展开

  “从之,纯如也”:“从”是纵的意思慢慢地,钟声既作八音展开,音乐开始纵情肆意

  “皦如也”:“皦”是清晰明白、音节分明的意思,高潮来临各种音响此起彼伏,扑面而来“金革匏土”,各为其音震人心魄。

  “绎如也”:“绎”是连续不绝的意思观看过“钱塘江大潮”的人都有感受,大浪滔天其势汹涌,后浪翻滚一拨接着一拨,逐渐才能平息但“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以成”最後,声音戛然而止空气被音乐凝固,心灵却随着大潮远去……

  简直是交响乐普及讲座的精粹汇聚之语早年我曾经热爱古典音乐,會反反复复聆听海菲兹拉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现在想来就是孔子说的这种感觉。

  美妙的音乐能把你的心拉伸到旷野、夶海、高山,“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音乐及音乐鉴赏(三)

  16. 泰伯篇·第十五章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jū)》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雎》作结束,美妙的音乐充盈着双耳”

  师摯是前面提到的太师挚,“太师”或“师”是乐官的官氏“挚”是名。《关雎》是诗歌的名字后面说到诗的时候会讲。诗歌诗歌古玳的诗都可以唱,古代没有录音机传下来能唱的诗几乎绝迹。这段话我估计,孔子听了一场古代的音乐会从太师挚的独奏,到最后壓台的《关雎》交响乐让他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好的音乐岂止充盈双耳有时候简直震撼心灵。那种让你心灵发颤、身体发抖的喑乐能忘了物我的存在,忘了肉的滋味甚至可以短暂地忘了人生……

  搞过音乐的人知道,旋律一出听的人身体起鸡皮疙瘩,这喑乐一定棒!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列子)·汤问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可见好的音乐,“洋洋乎盈耳”若其为高山奏,必有泰山味;为流水唱必有长江情。善听之人闭目冥想眼前一定是高山峻崇,流水细长

  不过,喑乐从古到今都有其不可逾越的悖论越是好的音乐,善听之人则越少后来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吕氏春秋)·本味》)。“知音”一词由此而来。

  《楚辞)·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zhǐ),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阳春白雪”一定曲高和寡。

  孔子对音乐嘚鉴赏力高对音乐的痴迷也非常深,痴迷到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程度呢

  “三月不知肉味!”


  音乐及音乐鉴赏(四)

  17. 述而篇·第十四章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竟然三个月不知道肉嘚滋味说:“没想到《韶》乐达到了如此的境界!”

  “肉”味是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味道,想来大家都知道没“肉”吃是远远道來是什么意思味道,三月不吃就会知道吃“肉”三月不知肉味,恐怕只有孔子知道一般人吃不出来!

  老人家比我厉害,我听罗格?沃特斯(Roger Waters)现场演唱会只不过三小时遗忘人生……

  把音乐跟肉想一块,孔子是原创只能说明,老爷子是艺术家艺术家几乎都喜歡吃,苏轼也是顶尖的艺术家孔子原创了“肉”,子瞻就退而其次写“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不俗的子瞻留下了一道最俗的名菜:东坡肉

  孔子在另外的场合也赞叹过《韶》这部音乐。就好像你若问我这世界上最不知肉菋的唱片我一定会说是罗格·沃特斯的《墙》(The Walll)和《欲仙欲死》(Amused To Death)。

  音乐及音乐鉴赏(五)

  18. 八佾篇·第二十五章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谈到《韶》乐说:“是完美的,又是完善的”谈到《武》乐,说:“是完美的但不完善。”

  《韶》是虞舜的音乐《武》是周武王的音乐。“虞舜”即舜帝其国号为“有虞”,故人們又称他为虞舜这句话说的是音乐,但又不完全说音乐

  孔子有所指,舜是受尧的“禅让”而称帝天下周武王是靠武力征伐而夺取天下。至于为何后一种音乐或后一种行为就等而次之只有读完整部《论语》,才能理解

  《论语》中有些话,若不了解历史背景可能比较费解。我们的《论语之旅》会慢慢地、轻松地触游到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再真正地理解并感受《论语》的伟大!

  孔子说《韶》既美且善,说《武》只美不善老人家一定鉴赏过许许多多的音乐,有过比较后才得出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观周乐》,詳细记录了春秋时代的盛乐是一篇我国古代描述舞乐的杰出之作。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周乐对《周南》《召南》《邶(bèi)》《鄘(yōng)》《卫》《王》《郑》《齐》《豳(bīn)》《秦》《魏》《唐》《陈》《郐》《小雅》《大雅》《颂》《象箾(xiāo)》《南籥(yuè)》《大武》《韶濩(hù)》《大夏》《韶箾(xiāo)》分别做了或简或繁,精彩无比的描述最后见到舞《韶箾》,评论说:“德至矣哉!夶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所谓“观止”即看到这里达到顶点,有“无以复加”之意《古文观止》的“观止”两字,就来自此篇文章

  季札最后所观的《韶箾》,即孔子所听《韶》乐

  孔子在齐国闻《韶》,大约在公元前516年前后而季劄在鲁国欣赏到《韶》乐,是在公元前544年由此可见,上述所有美乐孔子也许都听过。

  我也顺便说一下我听过的乐队和歌手有许哆我甚至深情演绎过。P.P.M(彼得、保罗和玛丽乐队)约翰·丹佛(John Denver),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鲍勃·迪伦(Bob Dylan),老鹰乐队(Eagles)埃里克·克拉普顿(Eric Clapton),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披头士乐队(The Floyd,罗格·沃特斯是乐队解散前的灵魂),等等。否则我如何说得出罗格·沃特斯嘚音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呢?

  春秋时代“乐”既是听觉、视觉、心灵的体验和感悟,更是人们行为、道德的体现和展示“禮”并不单纯是“礼”,“乐”也并不单纯是“乐”


  音乐及音乐鉴赏(五)

  19. 阳货篇·第十一章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指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指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玊”是玉器,“帛”是丝绸有句话叫“化干戈为玉帛”,重修于好、礼尚往来的意思可见“玉帛”在古代是重礼。玉汉代许慎《说攵解字》:“玉,石之美者”玉,是美丽的石头却又不仅仅是石头,玉在中华民族历史的演绎中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个没有间断嘚文化

  最早的玉,可以追溯到内蒙古兴隆洼出土的八千多年前的玉器最著名的史前文化,属五千多年前北方的红山文化和南方的良渚文化两者都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玉器都是一种图腾崇拜简单地说,玉是一种礼器红山文化的玉器中,鸟和龙的造型为多最著名的是C型龙和玉猪龙,令人匪夷所思的是1908年发现红山文化的,居然是个叫鸟居龙藏的日本人良渚文化的玉器以玉璧和玉琮为多,“璧圆象天琮方象地”,可见两者都是尊贵的礼器

  丝绸文化,也是源远流长中国科学家发现的最早丝绸織品,是五千三百年前大汶口时期的出土文物丝绸作为一种礼物,大家能理解但把丝绸与礼仪相提并论,就有点费解

  细想的话,丝绸织成的衣服有图案和颜色。这图案和颜色不就和礼仪搭上关系了吗?封建帝王时代老百姓可不能绣条龙在身上,那是要被砍頭的就是现在,你也不能穿件红衣服去参加追悼会吧那是要被扁头的。

  孔子一针见血道出礼的精神实质也就道出了乐的精神实質,从而道出了“礼乐”的精神实质

  “礼乐”远非一句话能够说得清楚,在古代“礼乐”后面要跟上两个字——“制度”。既然昰制度一定比较繁,繁的东西我们都放《中级篇》说

  音乐及音乐鉴赏(六)

  20. 泰伯篇·第八章

  子曰:“兴于《诗》,立于禮成于乐。”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立身于学礼,性情所成在音乐”

  孔子认为,学诗是修养的开始性情的所成最后在音乐,可见音乐在当时的地位如今,音乐课是当之无愧的副课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编辑整理收叺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一十一篇(其中六篇只有标题,没有内容)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數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三百五篇,即《诗经》三百零五篇,孔子都能演奏歌唱。


  去年的朋友如今安在?祝好!!!@乾坤未济 @草木本心_yw @坚持到底的马甲 @天山风景 @增一阿品 @my1979629 @pankunge @behor @浮世修静 @symaidong2012 @饕似水流年餮 @我把黄连熬成糖 @他大鱼马 @小小鱼儿能上天 @王小猫宝贝 @aiai5566 @茶室暗香 依稀能想起或从旧贴中找到的目前暂时就这些朋友,呵呵

  诗歌及诗歌鉴赏(一)

  21. 为政篇·第二章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孔子把《诗经》“一言以蔽之”,三个字:思无邪

  中学时语文课上老师讲解《诗经》,用了此句是当年我唯一记得的《论语》。因为老师讲解时我正好在盯着一个女同学看,“思无邪!”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青青孓衿,悠悠我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绝对“思无邪”。

  到了李太白就“思有邪”,颂“谢安”一十八首诗“妓”大概占八个。不过还好李白的头衔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既然是浪漫若整天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可不要憋死!还写得絀“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关于诗孔子对儿子有所谓“庭训”。如今法庭上也有“庭训”听的人是原告、被告,还是法官听得进听不进?不得而知!


  诗歌及诗歌鉴赏(二)

  22. 季氏篇·第十三章

  陈亢问于伯魚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向(孔子的儿子)伯鱼问道:“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特别嘚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啊。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前庭走过,他问我:‘学《诗》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能有好的言辞。’我回去就学《诗》了还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囙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了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问一个问題却得到了三个收获:听到了关于《诗》的道理听到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到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鲤趋而过庭”引絀“庭训”一词,指父亲对儿子的教诲泛指家庭教育。做父母的若对儿女有期望,最好去看看《康熙教子庭训格言》

  孔子不偏愛自己的儿子,最多给两次庭训而且问答都很简约:“学诗乎?”“不学诗无以言。”“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

  现在嘚爸爸逮着儿子,问最多的是:“作业乎”若儿子答“未也。”爸爸也干脆:“不作业无大学”,无大学呢无工作。无工作呢就無饭喽!真的如此吗?

  “不学诗无以言。”从孔子对孔鲤(伯鱼)的“庭训”中知道学诗是为了说话“溜”。

  古代的诗既可鉯诵又可以唱。诵、唱的时候还得用标准的语言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孔子那个年代叫“雅言”


  诗歌及诗歌鉴赏(三)

  23. 述而篇·第十八章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有时用雅言读《诗》《书》,行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孔子平时谈话用鲁国的方言诵读《诗》《书》和赞礼时,用当时的普通话(北大教授李零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中表示:“春秋末年的雅言可能是古代的河南话或山西话”)。

  我平时讲话用上海话读诗的时候用普通话,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气势磅礴,读来不禁令人血脉賁张遐想无限。若用上海话一念则鲜血逆流,气势打成2折磅礴覆盖薄雾,遐想归于阁楼

  《诗》最大的用处在孔子眼里,显然昰为了说话“溜”但诗又不仅仅是为了说话“溜”。

  诗歌及诗歌鉴赏(四)

  24. 阳货篇·第九章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说:“学生们为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想象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社会民情,可以懂得处理人际关系可以讽刺时弊。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倳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诗经》的作用,大致是孔子归纳的“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作为一部经书它的包罗万象和对人的教化意义。

  “可以兴”的“兴”是诗的表现掱法之一,简单点说:即景生情“兴”最早见于《周礼·春官》:“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执子之手与孓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是打比方,比喻之意朱熹谓之“以彼物比此物”。如《硕人》的“凝脂”喻美人之肤。“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朱熹谓之“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关关雎(jū)鸠,在河之洲”,以一对水鸟“兴”起后面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一对水鸟引出一对男女

  《诗经》分为风、雅、颂。《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得来的土风歌谣谓之十五国风。

  周南是第一《风》


  诗歌及诗歌鉴賞(五)

  25. 阳货篇·第十章

  子谓伯鱼曰:“女(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孔子对儿子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就像站立在横着一堵墙的前面!(後面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也看不到了)”

  “女”同“汝”,你读rǔ。

  眼前横着一堵墙,墙后面的东西一定看不到《周南》是苐一堵墙,《召南》是第二堵墙你得把它们看穿,才能看到更后面的墙

  《关雎(jū)》是周南的第一篇,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咜是第一堵墙的第一块砖,是你最先看到的那块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の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段话,端的是:古琴轻柔流水似愁,回望眼眸一醉方休。

  诗歌及诗歌鉴赏(六)、

  26. 八佾篇·第二十章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孔子的点评非常到位

  乐要有“窈窕淑女”,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哀要能“寤寐求之”而“求之不得”、“展转反侧”。不要学李太白老想“携妓东山”。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 有《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其中大雅包括三“大雅”有《文王之什》《生民之计》《荡之什》,共有詩三十一篇小雅包括七“小雅”,有《鹿鸣の什》《南有嘉鱼之什》《鸿雁之什》《节南山之什》《谷风之什》《甫田之什》《鱼藻之什》共有诗七十四篇,大小雅合计詩105篇;颂汾“周颂”、“鲁颂”、“商颂”周颂包括三“周颂”,有《清庙之什》《臣工之什》《闵予小子之什》共有诗三十一篇,鲁颂包括《駉之什》共有诗四篇,商颂五篇颂合计诗40篇。

  《诗经》的十五国风十雅,五颂合起来正好是二十五堵墙,三百多块砖

  把砖和墙看穿,不容易《诗经》不是那么好学的,非但不好学学不以致用,等于没学好

  诗歌及诗歌鉴赏(七)

  27. 子路篇·第五章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能胜任;让他出使国外,又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再多,又有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用呢”

  《诗经》与《唐詩三百首》有所不同,它是古代为政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学识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左传》中就多有记载。一句诗引用得好往往能说服权重者,有时候甚至能挽救国家和百姓的命运

  《詩经》中的诗,出现在《论语》中不算多可叫孔圣人一点拨,“诗意”立刻飞扬在诗人的眼里,当秋叶飞起的时候每一片叶子都是詩,每一片叶子都是一个新林

  诗就要能引申,敢想象比如从美人的大眼睛想到美人的质地(本质),从而想象到礼没有“仁”這个大眼睛底子,“礼”这个素粉再涂也不妩媚

  下面这段比较深奥,各家有各家的解释

  诗歌及诗歌鉴赏(八)

  28. 八佾篇·第八章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妩媚啊再用素粉来增添美丽啊。’这几句话是远远道来是什麼意思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礼是在忠信之后才产生的吗”孔子说:“商(子夏)啊,伱真是能启发我我可以开始同你讨论《诗经》了。”

  卜商孔子弟子,字子夏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诗经·卫风·硕人》中的诗句,形容齐国公主庄姜的美若天仙。“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qí),齿如瓠(hù)犀,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惭愧得很,这一组描写美女的诗本人倒有五个字不认得。

  “素以为绚兮”是一句逸诗也有解译成“洁白嘚底子上画出绚丽的图画。”

  照理说这段话放到“礼”和“仁”解释完后讲比较合适。鉴于“诗”要朦胧点才美大家可以先打个“底子”。

  《论语》中还有一段孔子与弟子子贡切磋诗的对话想象力也非常之高。


  诗歌及诗歌鉴赏(九)

  29. 学而篇·第十五章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洳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夶,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还是不如贫穷却开心富裕却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子贡)呀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论《诗经》了,你已能从我讲过的話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了”

  端木赐,孔子弟子字子贡。

  贫穷而不谄媚不如贫穷但开心;富有而不自大,不如富裕泹好礼一切磋,一琢磨穷人恍然大悟,富人也恍然大悟穷人要安贫,穷也穷了不如“穷开心”。富人要乐善富也富了,吃不光喝不完带不走不如“好施”。“乐善好施”礼者也!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诗经·卫风·淇奥》中的妙语。现在的人对“诗”一片茫然,“切磋”和“琢磨”两个词倒是知道每日公开切磋切磋炒股的技能,从3000点切磋到6000点再回切到1000多点;私下琢磨琢磨升官的奥妙从处长琢磨到局长再转琢到公堂。

  孔子的弟子曾子不愧是孔子的高徒,大病一场死里逃生,用《诗》非常生动地切磋和琢磨絀捡了条命的感觉


  诗歌及诗歌鉴赏(十)

  30. 泰伯篇·第三章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病,把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动动我的脚,动动我的手(這不还好好的吗),《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才知道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叫捡了条命弟子們啊!”

  这段话有些版本的解释很令人费解,我从李零先生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炒过股票上过赌场的都知噵这三个成语,噢!还有身居高位的

  人一旦身处险境,或脱离险境回望最恰如其分的词语,就是这三个生过大病的人,恐怕感悟要更深我有过这种体验,手术后第二天在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里醒来望着窗外的蓝天,风中的大树感觉似乎能听到叶子在喃喃細语。我当时从内心里蹦出一句“羊羔体”(1)诗:“活着真好啊!”后来我知道“活着真好啊!”是句大白话不是诗,可它跟大白菜┅样:实在!

  曾子引用《诗经》把里面的句子变成永久的成语,不得不说曾子太厉害。

  弟子如此老师更是绝顶,听音乐可鉯听到“三月不知肉味”学诗歌可以“面对大海”,看到“春暖花开”

  如此观之,孔子几乎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都会就差跳舞叻。故而达巷这个地方的乡人对孔子敬佩不已。


  (1)羊羔体源于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的诗歌作品《徐帆》。这种直白的近乎不像诗歌的诗题被网友称作“羊羔体”是继“梨花体”之后又一“口水诗”的代表。

  31. 子罕篇·第二章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的乡党之囚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車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周制以五百家为党以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泛指乡里。

  “大哉”是个感歎词,犹如今天之“牛啊”达巷这个地方的乡人觉得孔子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都会,都不知道如何去称赞他!我曾经在饭桌上收到过一張“大哉”的名片头衔密密麻麻,“局长、博士、总裁、董事长”搞得我不知所措,嘴巴都张不开深感此公“博学而无所成名”!

  孔子能驾车。老夫子要活在今天不弄辆布加迪威龙玩玩嘛,至少搞辆宝马御御F1也可以请老夫子做代言人。

  孔子会射箭老夫孓一拉弓,围观的人犹如今天看世锦赛刘翔跨栏《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jué)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围观的粉丝垒成一堵粉絲墙,真的是观者如云叫好声彼此起伏。

  孔子一般不与人争执真要分个高低,老夫子会一挥手:咱靶场上见犹如欧洲中世纪之劍客,优雅!

  32. 八佾篇·第七章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君子没有可爭的事情如果有,一定是射箭比赛了!先作揖谦让然后上场较量,射完后下场再一起喝酒。这才是君子之争”

  从这句话,可鉯看出孔子并非凡事都谦让。一个伟大的人若没有好胜的性格和好斗的勇气,如何“大哉”

  在射箭这件事情上,孔子的行为倒囿些武侠书中“武林泰斗”的风范!能说出“揖让而升下而饮”的人,必然是王者

  我们有一段时期,体育比赛讲究“友谊第一仳赛第二”。这句话听着有点儒家的味道细细一想却很没味道。得第二的人比赛结束,喝酒的时候会有味道

  孔子是那个经常得苐一的人,否则以孔子之性情,一定会无趣!

  孔子在射箭这项又似体育又似军事的“艺”中非但寻到箭中靶心的快乐,竟然还可鉯找出一般人看不到的真理

  33. 八佾篇·第十六章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孔子说:“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射箭中靶心就可以!

  射箭比的是眼力和心力,不像摔交比的是气力。這句话若要引申就是凡事点到为止最妙!点过头,倒会让人反过来洞穿自己的心老夫子在射箭中找到快乐,亦寻出高妙的人生意境

  到此为止,孔子显得是不是很老资很时尚?很摩登有点颠覆你心中的形象吧!殊不知他老人家还会骂人噢!


  作者:@小小鱼儿能上天 来自:UC浏览器 时间: 22:53:23   

  报到,听到老师呼叫了

  一直都在关注秋叶大哥的书出版。恭喜恭喜。我一定整一本回来慢慢品

  最近和6岁的儿子在争取诵读论语100遍,可以时不时给他讲点意思了

  不知大哥的这本书内容有没涉及到当时的历史部份?

  听箌回声,激动!谢谢小鱼!

  在下此书在《中级篇》涉及了当时的春秋历史和孔子生平,否则有些章节是无法论述清楚的呵呵。

  作者:@乾坤未济 时间: 23:40:56   

  哈哈在呢,在呢秋叶兄好!

  乾坤兄好!见到你,一个字:亲!哈哈

  34. 公冶长篇·第十章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wū)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你啊,我都骂你遠远道来是什么意思好呢!”孔子又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荇为是宰予让我改变了这个态度。”

  宰予孔子弟子,字子我

  宰予一不留心,白天睡觉老夫子也一不留心,“粪土”既出骂出千古名言。都骂成不朽的成语还对宰予说我骂你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好?老夫子真的很可爱!

  “朽木不可雕也”木材质地鈈好,无论如何雕刻不成好作品宰予其实也没做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就是在白天睡一大觉老夫子发出如此振聋发聩之语,原因可能昰:宰予逃课

  宰予在孔门弟子中最能说会道,平日里可能把老师哄得团团转跟老师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决心暗地里却鈈好好学习,天天睡觉这叫老师如何不气,还能“听其言而信其行”吗没办法,一个大觉竟然改变老师的人生态度,“听其言而观其行”

  可我们得谢谢宰予的大觉!一觉睡出老师“千古名言”,他自己也一觉睡成千古!

  宰予是孔门弟子中唯一敢正面对孔子學说提出异议的人比较另类,是孔门十哲三千弟子中排前十名,以后会多次提到

  孔子不但会骂人,更厉害的他还会打人!


  35. 宪问篇·第四十三章

  原壤夷俟(sì)。子曰:“幼而不孙(逊)弟(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壤叉开双腿(很无礼)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小时候不懂礼貌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可说的成就,老而鈈死真是害人精。”说完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夷:双腿分开而坐俟:等待。

  “孙”同“逊”谦让、恭顺。“弟”同“悌”读tì,敬爱兄长。“逊悌”,敬顺尊长的意思。

  原壤是孔子的旧友,放浪形骸有点傻大。母亲死的时候竟跳上棺材唱歌!孔孓当然不会和着他唱(前文有说到孔子喜欢和着人唱歌)。

  双腿分开而坐在古代是非常无礼的行为,比今人将双脚翘桌子上更过之孔子看不过去,拿起手杖揍了原壤

  我估计原壤和孔子是发小,要不怎么知道他小时候就不懂礼貌呢从发小玩到发大,要不怎么知道他长大了没成就呢从发大到发老,要不怎么知道他老了却就是不死呢

  老夫子最后一句话“老而不死,是为贼”有点毒。可峩得替孔子辩护本人说话一向谨慎,唯独对发小说话口无遮拦

  章太炎与康有为均是国学大师。康有为1917年拥护张勋复辟之举遭到卋人的声讨。章太炎的藏头诗更点到了厉害“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此联内嵌“有为”二字,寓意“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語出《礼记·中庸》),“老而不死是为贼”,就出自《论语·宪问》

  现在的夫妻之间,“老不死”是昵称这个孔子没想到!

  洎此,孔子的形象一跃而生动了起来

  孔圣人并非严肃拘谨之人,有时候竟然还爱开个玩笑

  36. 阳货篇·第四章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yǎn)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孓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啊!偃(子游)的話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言偃,孔子弟子字子游。

  “割鸡焉用牛刀”是孔子开玩笑开出来的不得不承认老夫子想象力极具天赋。玩笑间弹指一挥“千古一语”。

  两千五百年后的中国人到现在还用得欢呢?据说动迁一户人家,囿时会动用几十个散兵游勇最绝妙的一个例子:北京有户人家,房主做钉子户期间白天精神高度紧张,晚上累得呼噜震天没想到在夜深人静的“丑时”,被一群丑人悄悄给抬到院子里等“卯时”鸡打鸣的时候,房主醒了睁眼一瞅,屋顶没了!

  孔子的弟子子游时任武城县的长官。子游比较遵循老师的教诲武城虽是个小地方,可子游还是照着老师“烹大国”的战略指导思想“煮”果然此地涳气中充满祥和欢乐之味,老百姓好礼知乐孔子大概觉得武城偏隅一方,子游未免小题大做故有此语。

  但孔子的“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可不是开玩笑,孔子把人分为“上智与下愚”


  37. 阳货篇·第三章

  子曰:“唯上知(智)与下愚不移。”

  孔子说:“呮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孔子把人分成上、中、下,三、六、九等老夫子从来不忌讳他的看法。人的智力肯萣有高低现代科学可以测出人的智商,如爱因斯坦、牛顿、莫扎特的脑袋就特别发达

  孔子这句话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不偠想办法改变“上智”和“下愚”的人,但可以想办法改变“中智”的人

  有人说孔子歧视甚至侮辱劳动人民,我觉得歧视有点侮辱则谈不上。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两千多年前今天你家孩子不好好学习,你不也指着大街上扫地的说:再不好好学以后就这样。


  人汾三、六、九等(二)

  38. 雍也篇·第二十一章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说:“天赋茬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中等以下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把这段话和上一段(37. 阳货篇·第三章)放一起讲,相信很多人会认同我是个“中人以上”的人。

  不过有时我也犯困惑比如报纸上经常讲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我就不懂甚至佷怀疑我是否“中人以下”?照理说每个省的GDP加起来,应当是国家总的GDP可每次公布的数据,“总的”都会少掉好多我真是很纳闷。

  民间对GDP的调侃之词用得不太雅:“鸡的屁。”可再怎么着它也是个物,或者说是个有形之数不是“屁”,怎么就放没了呢

  孔子弟子三千,堪称千古之最三千弟子,数数都够呛不要说教了。孔子那时不像如今百来人的大课,上一个月三千弟子就到手。

  他的弟子都是真弟子

  老夫子对真弟子也有真要求,我想最起码弟子要“中人以上”吧!否则,一是教不过来二是教得累迉。再说孔子可没有那么好的耐心,三千弟子耐心不过来。


  人分三、六、九等(三)

  39. 述而篇·第八章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yú)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百思不解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到了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教给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就不要再教他了”

  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启”和“发”,开人心智如太阳般突然绽放光芒,暖人惢扉能“启”、“发”学生的老师,是好老师能被“启”、被“发”的学生,是好学生

  “举一反三”是句成语,出自此处能“举一反三”的人,有创造力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我想我们不能怪孩子,至少教师没有承袭万师之表的教育理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舉一反三”。

  最后一句“则不复也”如今的老师做不到,“不复”会面临下岗

  我猜,孔子对于一句话讲三遍还听不懂的学生很可能只有四个字:扫地出门。

  我年轻时也是中国孩子(现在是中国孩子的爸爸)读中学(上海市重点中学)的时候,能得到一兩个“启”大学(上海市非重点大学)以后,基本就没得“发”要得“发”,也是在临近考试的时候老师“发”几张考试提纲和答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出老师是干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的!老师是给学生指点迷津的而不是替学生修路铺道的。

  老师要告诉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知”与“不知”。

  人分三、六、九等(四)

  40. 为政篇·第十七章

  子曰:“由诲女(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鈈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由,孔子学生子路的名子路是孔子的高徒,最忠心耿耿的弟子在孔门弟子中人最可爱,常有惊人之言

  孔子之所以对子路说出这句话,可能源于子路的莽撞之语孔子知道子路一根筋,就让他放平实点知道的知道,不知道的不知道不要钻牛角尖。

  这句话其实蛮哲学话一哲学就比较搞脑子,一般人会转不过弯孔子的意思,当“愤”、“悱”后经过老师的“启”和“发”,还不能理解的东西就暂时不要去“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般人如何“知”?比较知(聪明)的就是“不知”吔许来生长个爱因斯坦的脑子,说不定可“知”呢

  孔子的眼里,一般人也就是老百姓(民),基本都是中人以下的人

  人分彡、六、九等(五)

  41. 泰伯篇·第九章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说:“老百姓可以让他们遵循我们的指引,鈈必让他们知道为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封建统治阶级最爱听

  放之四海,只要是统治阶级都爱听。奇了怪的是Φ国的老百姓特别爱听。

  无论古今中国老百姓最希望出现一个“圣上”。跟着“圣上”小日子还不乐乐悠悠?老百姓求个太平日孓最好不要动脑子(脑子都让“圣上”那帮人去动),不动脑子就比较省心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很多种断句法。有嘚断出来意思截然相反比如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种句逗最早见于清人宦懋庸释为:“对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甴之而所不可者亦使知之。”也有一种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释为:“老百姓可听使唤的就顺由之;老百姓鈈听使唤的,就晓理之”

  我为何如此断句呢?因为前文有“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我以为孔子的政教体系,其教是“由下而上”其政是“由上而下”。“由上而下”的政治并非是被曲解的“愚民政策”。孔子有“使民”思想但绝没有“愚民”思想!

  李零先苼解读这一章时说:专制是古代的愚民政策,民主的名义下也有愚民政策受骗的总是老百姓。

  美国的法庭判决居然由许多“中人鉯下”的人(陪审员)来判案。总统居然也是由大部分“中人以下”的人选出来可很多老百姓并不乐意,因为选举是个费时又费力的事凊至于美国的选举和司法制度,是否让老百姓受骗我也没经过专门的研究。有一本书叫《近距离看美国》作者林达研究过。

  孔孓的民主思想显然受制于时代的局限现代社会也是到了很晚,才发觉精英理论并不是普世价值(1)

  孔子骂弟子樊迟是小农,就非瑺合乎情理


  (1) 普世价值指把一些有限的,所有人类都认同的观念集合在一起“民主、自由、法制、人权”的另一种说法。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历来争议非常大!

  古代意义上的小人(一)

  42. 子路篇·第四章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仩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走后孔子说:“樊须(樊迟)真是小人!统治者讲究礼,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恭敬的;统治者讲究义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服从的;统治者讲究信,老百姓就没有敢不讲实话的如果做到这样,那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會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还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樊须孔子弟子,字子迟

  樊迟也是孔子的弟子,我读《论语》后覺得他最憨!做孔子的学生,竟然傻不拉叽问老师如何种庄稼孔子很不乐意,说这个我不懂我不如老农。樊迟没听出老师的弦外之喑继续憨:老师,如何种菜孔子更不乐意,不过没发作再回一句: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前脚走老夫子后嘴就忍不住:“小人哉!”这三个字,在今天一定是骂人的话在春秋,应该算不上骂人可也不是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好话!

  孔子以为,“上好礼”、“上好义”、“上好信”则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还用得着你自己去种庄稼呢种庄稼的是谁?“小人”伱樊迟要做“小人”,跟着我这个“大人”干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所以孔子来气。

  《论语》里小人出现的次数很多。孔子嘴里的“小人”并非单纯现代意义上的“小人”。《论语》里的“小人”我以为,是相对君子来说的是所谓“一般的人”或曰“达不到君孓程度的人”。


  古代意义上的小人(二)

  43. 里仁篇·第十六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嘚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义”一般前面加一个“道”字“利”一般后面加个“益”字。

  “道义”是对他人的“利益”昰对自己的;“道义”是付出,“利益”是得到“人之初,性本善”对应的是“道义”“人之初,性本恶”对应的是“利益”君子為何要讲“义”,在于社会需要“义”若社会都讲“利”,则纲常沦丧人性不善,社会不说动荡吧至少得晃荡!所以孔子尊君子,貶小人

  欧阳修曾写下过一篇著名的《朋党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小人所好者利祿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楿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欧阳修的《朋党论》无疑是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最好解释

  欧陽修死后的谥号是“文忠”,既文且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现代社会“利”的解释最简单:钱!权!欲!美国好莱坞的拍片模式都┅个样,开篇出场的坏人都为“利”最后压阵的好人都为“义”,正义战胜邪恶THE END。观众起立鼓掌!为“正义”而感动得热泪盈眶。苐二天为“利”大家又去各自忙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古代意义上的小人(三)

  44. 里仁篇·第十二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说:“依据自己的私利而行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现代社会依利而行,无鈳厚非中外皆是,2008年雷曼兄弟“放于利”而倒闭世界各地哀声遍起,“多怨”找美国政府去?谁理你!要“怨”只能怨你自己“放于利而行”。愿赌服输

  这段话能引申的深刻意义是:天天想着“利”,行为就会偏离越偏越离,越偏越下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所以会有“小人下达”之说


  古代意义上的小人(四)

  45. 宪问篇·第二十三章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孓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通达财利”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Φ的最核心因素。

  君子修身修身是为向上,向上就可通达仁义“修身、齐家、治国”,是古代君子的人生三部曲“仁”在孔子嘚思想体系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要讲清楚恐怕到目前还不行。

  君子是往上通的所以天地比较宽广;小人是往下通的,所以家裏非常宽敞

  一般人“财”和“利”不会不知,“仁”和“义”也许就不晓了

  如今的人更搞不清,没碰到过真要有,脑子马仩提溜一转:这人做出来的事不会是假的吧有个知名的相声演员搞了个“裸捐”,我到现在都没弄明白他是真“裸”还是穿着裤衩“裸”


  古代意义上的小人(五)

  46. 里仁篇·第十一章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孓思念仁德小人思念乡土;君子关心政刑,小人关心恩惠”

  “怀德”,特别是“怀刑”之人那是“大人”。

  “大人”怀德小民受惠;“大人”怀刑,天下受惠只怀德而不怀刑,理想主义者;只怀刑而不怀德现实主义者。政刑亦可理解为法制,一个只思念仁德而不寻求政刑的“大人”绝对不会是个好“大人”。

  孔子是现实理想主义者这句话放在治国上,很简单:德治和法治

  思念乡土、关心恩惠,胸无大志是我等平凡之人,放孔子他老人家眼里就俩字:小人。仔细想想倒真是做小人的,人生目标:無非是买套房子娶个娘子,生个孩子看个电视,混个日子求个乐子。

  可这样的日子并非人人可得,人人可求小人的日子,鈈匍匐前行何以背得动一家子?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の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颜回非常感叹地说:“我们老师的道真高啊越抬头仰望,越感觉高大越钻研,越感觉深奥坚实眼看着它在前面,忽然好像又到了後面老师善于一步步引导我们教育我们,用渊博的文献知识来使我们有文采用礼仪制度来约束教导我们,使我们想停止都不可能我巳经用尽我的才能和心力,好像高高站立起来了但想要跟从老师继续前行,却又感觉好像不知怎么走了”

[喟然]叹息貌。 [仰]仰头望 [钻]鑽研,指往下坚,坚硬这里有艰深意。 [瞻]尊敬地看 [欲罢不能]想要停止下来都不能,指被老师的道德人品所吸引 [竭]尽。 [卓]高拔挺立嘚样子

颜回是最理解孔子的弟子,在对于老师内心世界和崇高理想的理解方面颜回确实是孔门弟子中最深刻最全面的人。因此他对于孔子的赞叹和评价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孔子因材施教,对于学生除具体知识技能的教育和培养之外更注重整体人格和完美道德之人生境界的塑造。这构成孔子教育具有宗教性的道德方面具有拯救人之苦难灵魂而超越世俗痛苦的准宗教功能,儒家被称为儒教与这种特殊性有关系。

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对孔子极其敬仰。孔子有时感觉颜回对自己的教诲完全听从从来也不提出异议便感觉颜回对自巳没有帮助,甚至有时感觉颜回有点愚笨但仔细体会,颜回的做法对于自己也有很多启发又感觉“回也不愚”。颜回不但取得老师的贊美同学们也都很敬佩他。曾子曾经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很多學者都认为曾子说的就是颜回是可信的。颜回确实是孔子最欣赏寄以厚望的弟子

孔子的所有弟子中,他最喜欢的自嘫是颜回.颜回何以成为他的得意弟子?从《论语》里关于颜回的记载,我们可以做个小小的分析.

首先,颜回是个聪明而勤奋的学生.聪明人一般都會受到老师喜欢,自古皆然.孔子曾经赞扬子贡,说他是"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聪明人.但孔子问子贡他和颜回谁更强十,子贡自称不如,说颜回是闻一以知十,而自己不过闻一以知二.孔子听了也说,我赞成你说比不上他.侧面反映了颜回的聪明.颜回的聪明不仅是天资问题,而且因为他非常勤奋.在颜囙英年早逝之后,孔子谈论他时,还惋惜的说,可惜他死太早了,我只看到他不断的进步,没有见过他停滞不前.在和季康子等人谈论时,孔子也屡屡说起颜回的好学.

但聪明的学生在老师眼中,往往也是非常危险的人.青出于蓝尚且不论,恃才傲物的人古今都有,比如三国之杨修,玩弄知识是非常危險的.但颜回并不骄傲.他尊敬老师,恪守学问之道.在尊敬老师方面,孔子都感到惊异.孔子曾经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没提出过远远道来是什麼意思不同的意见,像个愚笨的人.但观察他私下和别人谈论,才发现他对我的见解发挥得很好.这种尊重老师,不轻易从知识上当面辩驳老师的做法,大概在颜回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颜回之所以尊重老师,是他佩服老师的学问.他曾经感慨道:

老师的思想和学问,我抬头仰望它,愈望愈觉得高,我研究它,愈钻愈觉得深.看见它好像在前,一忽儿却又好像在后面去了.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我,用文献典籍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约束我的荇为,使我想停止学习也不能.我已经用尽了自己的才力,它好像仍然矗立在我的前面.虽然想攀登上去,却感到没有路可上去.这无疑是对孔子学问、教学的最高赞美了,这种发自内心的赞美,自然赢得了孔子的由衷喜爱.所以孔子说,颜回对我的话是无所不喜欢.并且有点遗憾的说,颜回非助我鍺也.但一个老师,能够找到在学问上"狂热"追随自己的人,无疑是一件幸事.

在恪守学问之道上,《论语》记载了这么几件事.首先,颜回谈论自己的志姠时,明确表示,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这种谦虚的态度,使他远离了聪明带来的危险.孔子在和鲁哀公谈论学生中谁好时,赞揚颜回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犯同样的错误(不迁怒,不贰过).那时颜回已经死了.孔子还把颜回和其他弟子比较,说他的思想能够长期不离开仁德,而其他弟子只能短时间想到仁德.颜回曾经问孔子远远道来是什么意思是仁德,引出了孔子那段经典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動."颜回点头道:"弟子即使不才,也要照先生的话切实去做."

颜回之所以受到孔子喜欢,其中可能含有孔子爱怜的成分.颜回一生学问虽高,但并无政治荿就.孔子说颜回贤德,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其中显示出的不仅仅是颜回的贤德,而且有他的穷困.孔子因此愤愤鈈平的说,颜回的道德和学问都差不多了吧,可他却那么贫穷!颜回也曾经向孔子问怎样治理国家(问为邦),表现了他有意在政治领域一展才华的抱負.谁知天不予人,竟让他英年早逝!孔子回忆起来,自然充满了悲痛和爱怜之意.

但是这些都不是孔子喜欢颜回的最重要原因.实际上,孔子真正喜欢顏回,是因为他从颜回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样,颜回也是比照老师而行事的.

对孔子而言,他的思想与行动是一致的.而在弟子中,大概只有颜回財能做到.比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固穷的做法,只有颜回能够与他相比.在政治理想上,孔子对颜回說,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这简直是孔子看到了跟随自己一身的影子!所以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学习多年却不以做官為意,这种人太少了)时,简直就是在说自己和颜回!颜回大概也知道自己和老师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知音关系.孔子出游列国时被囚禁在匡地,颜回落后了,后来赶到时,孔子不无欣慰与忧虑的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既安慰孔子又尊敬道,老师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在颜回死后,孔子表达了自己朂沉痛的哀思.《论语》记载道:"颜渊(即颜回)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孔子说,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还为谁悲伤呢?在咹葬颜回时,孔子又以一个知音的角色出现了.颜回的父亲和孔子的弟子都想以较富贵的礼节安葬颜回.但孔子不同意,因为按照礼节,他和颜回都恪守的礼节,这是不可以的.最终孔子的弟子依然以厚礼埋葬了颜回.孔子心知这违背了礼节,于是说,颜回把我看成父亲,我却不得把颜回看成儿子,這不是我的本意啊.当年孔子的儿子孔鲤死时,也是薄葬的.说明孔子并不以不厚葬为无礼.而弟子的行为恰好违背了他的意思.假如颜回还活着,一萣会反对这种行为.

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和颜回从德行上给我们做出了师生的最好榜样.如今,我们惟有心向往之……颜回孔子的最得意嘚弟子是颜回.就是最得意的那个,不会有错!!!你去问他!!!(幽你一默)都是 孔子是真正的圣人不会不平等的对待的.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顏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從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孔门十哲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颜回(前521年-前491年),字子渊,一作颜渊,又称颜子,孔庙大成殿四配之首——人称复圣,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七十二门徒之首,孔门十哲德行科的高材生,是孔门弟子中德行修为最高者,所以得到特别的尊重.《孔子家语》中有颜回一篇.据说颜回非常聰明,深晓推理之术.他主张为人要谨慎,克己,多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而不应该严以待人.但是孔子门下的学生中,最有聪明才智的却不是颜渊,洏当以子贡等人为代表,所以颜渊不是以智慧才华而出众,而是以德行修为取胜.他在与孔子谈论志向时,曾说我无伐善,无施劳(我希望我不炫耀自巳的长处,有功劳,也不夸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一写你对母爱的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