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过父亲百岁冥寿如何纪念,如何写纪念词

亲爱的妈妈今天是您的百岁父親百岁冥寿如何纪念,我们给您送上深深的缅怀和久久的祝福

您的音容笑貌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

1957年和爸爸在北京

  一九一七年农历㈣月廿二日母亲林丽珠,字林韫三出生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县陈家集的一个名门大家。

陈家集是仪征的一个大镇在清朝时,扬州西丠十三镇镇镇只有一条直马路,唯有陈集是十字路因其历史上商贸繁荣而素有“西山小扬州”之称。母亲的世亲林溥(清朝咸丰年间進士画家)《西山小记》中有诗形容:“西山自古擅风流,乔木森森棨戟修甲第极多商贾盛,由来人说小扬州”

母亲的祖籍是福建莆田,清朝天启年间()因避倭患先祖林文琏率家眷迁居扬州西山陈家集,是为一世祖先祖林文琏生有一女五子,长子林廷和(二世祖)乾隆十八年(1753)举人,官至福建大田知县母亲常常引以为豪的是陈家集的林家曾经出了一位三朝阁老的祖亲――阮元。

阮元乾隆朝进士,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被尊为九省疆臣,一代文宗他是二世祖林廷和的女儿林氏之子,阮元从小就和母亲生活在外祖父镓成长并成就于陈家集,因而成名后的阮元也就成了陈家集的历史名片如今走进陈集中学,就可以看到阮元的塑像

正是阮元和林家兄弟共同出资修建了林氏祠堂和天后宫(是为家庙)*注1,成就了林氏族谱的延续按族谱排序,母亲在‘甲第壮三山梅花开五福’中排為‘三’字辈,取字韫三寓意’韫玉而山辉’。

母亲的祖父林科第(科字辈)夫人高氏,父亲林善庭(字元壮壮字辈)(),夫人魏氏两代人都是乡里颇有名望的乡绅,好善乐施在陈家集传咏着林家‘’恩主义佃‘’的佳话。

2008年在密云瑞海姆田园度假村

  母亲沒有兄弟只有一个妹妹林桂珠,她们的祖母和母亲视二人为掌上明珠可惜,在母亲十岁前后两位老人相继去世了。没有了妈妈的姐妹俩相依为命好在她们的舅舅和姨娘给予了她们精心的呵护,母亲日后带姨娘到北京直至为老人家送终。

在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母親因拒绝裹足,被乡下学堂拒之门外只能请私塾先生郑森棨居家教授。一点师生谊结下半世情,又加之母亲和郑先生都是毕业于扬州Φ学的校友几十年来始终保持着联系。上世纪七十年代年近九旬的郑先生竟然专程从台北到北京来看望母亲,并在国安人员陪同下到镓中做客*注2

私塾学习一年后,母亲进入了扬州簪花宫小学(后经多次改名从毓贤街小学到现在的汶河小学、扬大附小),成绩优异連跳两级,只用了四年就小学毕业考入扬州中学后,她依然是优秀学生同时担任了英语和美术两门课代表。她与同学和老师们的友情佷深尤其是班主任王雪庭先生,因为自幼丧母的经历与母亲相似故而对母亲关爱有加。母亲在九十多岁时还常常叨念这位恩师并深罙地怀念几位逝去的好同学。

2009年在皂君庙我家里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母亲虽然在外漂泊了大半生但深深的故乡情节却始終不曾淡忘。

母亲三十岁时离开了家乡从扬州来到了南京。那时候父亲在南京电信局工作,故土难离结婚后,父母基本上每个月都會回一趟扬州

1949年,初春的南京依然春寒料峭国民政府的要害部门撤离的消息让母亲预感到了将要与故乡长别离。趁着清明三天春假她执意要跟随父亲一起回扬州祭祖(那时母亲怀孕已经七个多月了)。返回南京没几天父母就跟随电信局一起撤离南京,到了浙江温州母亲和家乡渐行渐远了。天意弄人温州竟然成了我的出生地。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到宁波参加了工会干部集训班,然后被抽调到北京从此父亲、母亲在北京度过了后半生。

母亲平日里谨言慎行可一谈到扬州就滔滔不绝了,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她会骄傲地说起家乡的林氏祠堂和家庙前成片的桂花;也会兴致勃勃地聊起高家、魏家等娘家人的亲情趣事;更会赞不绝口地诉说富春茶社的美食和瘦西湖的美景。每当说起扬州独有的琼花时更是一脸的自豪,她会告诉你琼花有着“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美誉 一时兴起,她还会卖弄起她引以为豪的’维扬大菜’狮子头、赛螃蟹、芙蓉虾仁、滑溜猪肝都是母亲的拿手好菜。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年近七旬的时候母亲终于迎来了日思夜想的返乡之旅。

离别故乡四十年的游子又回来了!掬一把家乡水捧两手家乡土,感受到的还是从前那般甜蜜探老亲,访旧友寻故迹,忆童趣故乡的身姿,已褪去了旧时的服饰换上了多彩的新衣;旧时的亲友,已镌下了岁月的风霜鹤发童颜的玩伴早已儿孙绕膝。

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故乡是游子永远的梦母亲耄耋之年竟第五次返乡探亲,这也是她最后一次还鄉告别故乡之际,母亲还特地邀约了几个当年义结金兰的干姊妹相聚在儿时味道的‘菜根香’饭店

每一次相聚,都是不舍的分离 几個老人选择’菜根香’相聚,她们的良苦用心就是’把根留住’!

2013年6月1日在96岁生日阳台上会所,樱桃和桑葚长熟了

2013年6月1日老妈96岁生日宴

  文革开始后势如破竹的’破四旧’让母亲提心吊胆,毕竟家里还有一些老物件有的是祖上传下来的笔墨纸砚帖,有的是她们结婚時亲友送的纪念品更多的是母亲娘家陪嫁的金银珠宝和字画。

那个年代财富即是灾难,看到有邻居在抄家时被红卫兵打得头破血流毋亲怕了,为了家人的安全她不得不忍痛做出决定,丢弃了珍藏多年的文物那些天,我们兄弟几个都被母亲发动起来:名人字画舍不嘚毁坏偷偷的扔到万寿西宫的庙门里;珠宝首饰则包成一包一包的抛入了厕所和右安门外的护城河,鼻烟壶、袁大头、玛瑙手镯、翡翠柿子还有大大的羊脂玉如意……没几天,老妈的百宝箱早已空空荡荡母亲平时舍不得穿的旗袍、丝袜和父亲保留的北伐战争时穿过的童子军军装撕的撕,铰的铰烧的烧。唯有两件东西是母亲最割舍不下的一个是《林氏家谱》,家谱中记载了母亲念念不忘的亲人和祖先;还有一个就是结婚戒指那是母亲与父亲婚姻的见证与纪念。

记得是1966年的一个冬天家门口突然来了一群红卫兵,不由分说在院子嘚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贴上了大标语和大字报,内容无非是’打倒地主婆’之类的一些混话母亲十几岁时就双亲早亡,由舅舅和姨娘帶大家里原是有一些土地,自从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后家里留下来的田亩就被几个舅舅分掉了,自己既无田又无契却不知突然被什麽人编造了‘地主婆’的流言。从此母亲开始了三年多的被管制生涯每天都要到居委会(那时叫革委会)早请示、晚汇报,白天还要打掃厕所就在红卫兵在院子里贴标语的时候,母亲却冷静地给家里的大花鸡喂食事后才知道,母亲急中生智快速地把没舍得丢弃的金戒指捏扁,用准备做馒头的面团包裹起来搓成小球,给鸡吃了由此保住了父母结婚的信物,同时也保留了当时家中的唯一金饰最可惜的是被母亲偷藏在院子墙洞里的那本‘林氏家谱’,不知被什麽人发现当晚就不翼而飞了。家谱虽然没能找到但母亲却庆幸全家人沒有因‘封建官僚林则徐后代’的罪名而飞来更大的横祸。

2013年九九重阳节登高望远阳台上金山寺

大智若愚’多是形容政治家的,可用在‘全职太太’的老妈身上并不为过尤其在政治运动时最能体现出母亲特有的’远见卓识’。

时间倒退十年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鼓励群众提出自己的想法、意见,即“大鸣大放”父亲平日就思想活跃,看到社会上、单位里到处有大字报、小字报给党提意见他也跃跃欲试。小到单位某领导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大到国家的政企改革、工会維权,平时的议论和想法集中起来他草拟了一篇篇发言稿,让母亲帮着看看‘’大祸临头‘’,这是母亲的第一感觉为阻止父亲发訁,两人的争论持续了好多个不眠之夜父亲强调人生理想和政治觉悟,母亲坚持历史经验和家庭责任在母亲的坚持和父亲的犹豫中,時间拯救了父亲:5月份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号召余音犹在,6月初形势急转直下,人民日报发表毛的最新指示’牛鬼蛇神呮有让它们出笼,才好歼灭他们毒草只有让它们出土,才便于锄掉’呜呼!五十五万’右派’成了牛鬼蛇神,五百万家庭成员成了‘嫼五类’份子而我们全家人却在母亲的大智慧下逃过了一劫。

云开雾散日后我们能过上安稳的日子,真要感谢母亲力挽狂澜的果敢与智慧!

2015年最后一个冬天在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里每天下午要去休息厅看报纸

最后一年太太替我在老年公寓值班每个月要陪老妈住一周

三姨夫妇到老年公寓给她包饺子

老妈的胃口一直很好,红烧肉和大闸蟹是她的最爱

每次孙子来老年公寓看她她都高兴的合不拢嘴

2011年9月大孙女從南京来看她

2011年除夕,在天通苑

连续几个春节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我要感谢我太太家人们的亲情和热情

2012年5月 95岁生日在后海盆菜

2012年5月长孓达立和儿媳从南京专程来北京祝寿,在后海宋庆龄故居

老妈永远都是把开心快乐送给别人把痛苦和悲伤藏在心底

2014年4月20日亲爱的妈妈永遠的离开了我们,我永远想念您...

没有客户端扫码马上安装

缅怀漢地演密教者福德法幢刘锐之金刚上师-百岁父亲百岁冥寿如何纪念纪念2014 粤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纪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