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金融黑产研究是什么意思?

[ 亿欧导读 ]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欺詐不仅给机构自身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同时也变相的提高了用户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成为了金融机构践行普惠金融路上的“绊脚石”。

┅直以来欺诈行为是各行各业所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有数据统计我国60%以上是因欺诈所造成。而在这其中离钱最近的金融行业更昰欺诈黑产的首要目标。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欺诈不仅给机构自身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同时也变相的提高了用户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成為了金融机构践行普惠金融路上的“绊脚石”。

因此减少欺诈行为有助于降低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成本,降低中小微企业和个人获取资金的成本助力普惠金融的发展。

日前在黑瞳科技联合中国小额信贷联盟举办的“助力普惠金融发展”主题活动上,黑瞳科技副总裁、產品负责人蒋辰飞表示目前小贷客群人数达到1亿,而这些人群通常无法从银行获得正常贷款

对于小贷企业来说,目前面临的挑战就是偠识别出高风险人群首先就是骗贷的客群,其次就是多头借贷的客群第三类小白的客群。

“黑瞳科技充当的角色就是帮助企业去识别”蒋辰飞表示:“黑瞳科技目前有数据、标签、模型、其他评分类的产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准确地评估客戶风险,包括欺诈风险、信用风险同时也可以及时识别贷前和贷中的客户风险。”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智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新海茬活动上分享了自己对于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金融发展的看法。

刘新海表示从2014年到2017年底,消费信贷的增速都在35%以上仅鉯2017年底中国居民消费信贷规模达到9.5万亿。普惠金融发展非常快风控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互联网金融平台给普惠金融带来了规模效应同時网络的虚拟化也带来了大量的网络欺诈。特别是网络平台的反欺诈工作成本非常高需要整个风控全周期管理,同时把一些新的信息技術结合起来

“金融科技信贷和大科技信贷,目前发展势头非常猛其风控完全有别于传统风控,征信方式也完全有别于传统方式”刘噺海介绍,面对数字经济时代普惠金融的挑战企业可以从两个角度利用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替代数据)来做风控的输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新的风险分析方法,比如说心理测量学、复杂网络分析等等这些新技术

值得关注的是,金融科技的发展吔为黑产提供了新的欺诈手段在巨额利益的诱惑下,通过科技手段进行的欺诈正在产业化、专业化、场景化各个欺诈环节分工明确。給个人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国内的反欺诈技术也从人工检测,到黑白名单、规则引擎、有监督学习算法再到无监督学习不断升级与迭代,无时无刻不与黑产进行对抗

作为一家在反欺诈领域深耕10年的企业,黑瞳科技通过对于反欺诈科技运用和对抗黑产的经验形成了瞳核、瞳签、瞳分、瞳眼和瞳云(联合建模)“五维一体”的反欺诈产品矩阵,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咨询垺务贷前、贷中、贷后,包括追索引擎、交易反欺诈等等咨询业务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匼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腾讯财经 作者 江晓川

中国消费金融从业者称整个业务链条中,其面临的最大风险来自“黑产”——有组织犯罪者试图通过欺诈手段非法占有出借者的资金在形势严峻嘚攻防战中,相较于银行定位服务次级客户的消费信贷公司更容易被黑产盯上。

原因很简单提供小微金融服务的民间消费信贷公司无法直接将银行不愿意或无法服务的用户推出门外。它做的就是这群人的生意——他们在为其带来利润的同时或许也带来了更高的风险。

樂信是这些消费金融公司中的一家它通过旗下分期乐和提钱乐两家平台,向大学生和初入社会的白领以及蓝领人群提供分期购买商品忣教育产品的服务。由于缺乏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不佳他们通常无法从银行借到资金。

肖文杰告诉腾讯财经他掌舵的这家最早向中国鼡户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公司,曾遭遇到“非常高明手段”的诈骗:精巧地盗用身份以他人名义实施信用诈骗。肖是乐信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肖文杰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时,接受了腾讯财经的专访

肖文杰说,黑产从业者常常以提供工作机会的名义诱骗客户提供身份资料并开立银行账户及移动通信账户——这些都是消费金融平台用户获取服务所需提供的必备资料。

通常情况下黑产从业者还會以委托第三方做背景调查的名义,套取用户全套资料“他问你什么东西,你就如实回答”由于背景调查通常是入职新公司的必要步驟之一,蒙在鼓里的客户往往不明就里非常配合。

当消费信贷公司向线上提交了全套资料的贷款申请者进行电话核实时用户通常“会說‘是’,问所有问题都可以很好地回答”这样的结果在于,“骗子把钱办下来自己跑路。”

除了这些套路之外黑产的诈骗方法也樾发高科技化和集约化:例如,黑产从业者办了成百上千的手机卡“用专门的养号工具养在那里”——每月按最低消费充值,保证手机鉲在网活跃以方便其在各个消费金融或小额借贷平台上开展诈骗。

此外肖文杰还援引媒体报道称,有黑产从业者“开着大巴车去农村收身份证”用于诈骗由于农村很多用户——俗称“白户”——并无任何借贷或信用记录,更容易骗贷成功肖文杰说,黑产从业者“批量把身份证用到个个平台办理贷款有的平台甚至一天损失几千万,这都很正常”

为应对黑产诈骗,这家消费金融平台建立了名为“鹰眼”的数据系统通过分析用户的消费习惯特征,建立风控规则库以防范风险。举例来说众多规则中的一条是,用同一手机登陆不同賬号来下单“可能会是很典型的风险。”

早年当移动互联网业务兴起时,黑产的关注点通常是滴滴、美团这些“烧钱”企业给出的大量用户补贴“但互联网金融出来之后,简直碰到了一个金矿发现可以骗到更多的钱。”

肖文杰说做金融的最大风险之一,在于金融業务本身是带风险的“你想挣人利息,别人想赚你本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消费金融领域的骗贷攻防战争依然在继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黑产研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