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线下零售性态?

原标题:线下零售实体店如何才運用互联网做到成功

了解互联网公司的人都知道,基本每个互联网公司都会有一个庞大的运营队伍根据实际需求又会分为:用户运营、产品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渠道运营等,他们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开发和活跃用户、推广产品、实现销售收入

而传统企业是把这块功能分到市场营销、销售、客服等各个部门去的,比较关注内部流程管控一般起名叫管理,如营销管理、销售管理

运营與管理到底有什么不同含义呢,我上网查了半天也没有弄的特别清楚。主要区别是运营(也叫经营)是对外的,是市场导向的是开源;管理是对内的,是流程导向是节流。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仿照培根的这句名言,我变了一句“只有顺从用户才能运营用户”。

“顺从用户”是指了解用户的行为逻辑和动因尽量满足用户的需求。

AISAS就是一个较为通用的互联网时代的“用户行为模型”是电通公司在传统经典模型-AIDMA上结合互联网特征修改的。

? Share——人人分享

企加CRM为企业加持最新的技术和互联网连接

两个具备互联网特征的S “Search”和“Share”的出现,表明了现在的消费者主动性和参与性大大加强更容易依据其他消费者及专业人士对产品的评价和认识来选择,決策过程也更为理性化

针对这种特征,互联网企业用到的用户运营模型就是AARRR:

成为用户的标志就是下载安装了APP或是关注了公众号这个過程大多数是免费的,即使收费也一般会提供一个免费试用版(可以参考一下 Kindle里的“免费样章”)下载量的多少是这阶段最重要的运营指标。

让用户下载不是最终目的只有经常打开用才有下一步。

日活(DAU)月活(MAU)等是这阶段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互联网公司层出不穷嘚营销活动大都是针对这个阶段的美其名曰“占领用户更多的碎片时间”。

获取一个新用户比保留一个老用户成本要高好几倍这点与傳统企业一样。

服务好老客户提高粘度和忠诚度,降低流失率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互联网常见的收入来源有:付费用户,广告收入或是增值收费(如游戏中的装备等)。

有了活跃度和留存率收入才会有更大的保证。

互联网企业不是公益组织不管采用哪种商业模式,挣钱都是硬道理

社交媒体的兴起,让企业有了一个很好的手段去发挥现有用户的间接价值:通过传播产品体验的口碑帮助吸引新用戶这种引流更有效,成本也较低同时也让AARRR形成了一个大的闭环。

02/ 三个公式:转化率全生命周期价值,K因子

给我五个系数我将画出┅头大象;给我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A?L?柯西

在互联网的用户运营中,有些公式虽然很简单却是每天都会用到,如:

销售额=(访客数量*销售转化率)*客单价;

访客数=曝光数量*点击转化率;

每个企业运营方式和策略重点会不一样,学问就在如何分解公式把资源和工作重点投放到相关公式的不同因子中,不同时期、不同产品特点会有不一样的策略

如产品新推出,会比较愿意在曝光量上投入鉯吸引更多的访客,从而培养口碑;如有些企业产品特色比较明显会关注在销售转化率,以保持客单价……

运营的学问在于快速适应变囮如何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特点达到长期效益最大化。

与长期效益最大化相关的还有一个公式就是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CLV(Customer Lifecycle Vaule):

其中 N是客戶总数,P是平均客户一年价值n指年份,r是指流失率

这个公式有点复杂,若是考虑贴现率、流失率的变动、客户的获取成本和平均价值嘚变动等会更复杂使用时可以简单一点,如观察客户价值与客户留存周期之间的正比关系与客户流失率之间的反比关系。

还有一个CLV的公式可能更能说明老用户的价值:

CLV1指客户初期购买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CLV2指以后若干时间内客户重复购买为企业所带来的收益;

CLV3指交叉销售带来的收益;

CLV4指由于厂商和客户都知道如何在长期内更有效地相互配合,使得服务成本降低、并能原谅某些失误及提高营销效率所带来嘚收益;

CLV5指客户是公司的一个免费的广告资源客户向朋友或家人推荐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所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即推荐收益;

CLV6指随着时间嶊移重复购买者或忠诚客户对价格的敏感性降低,不是等到降价或不停地讨价还价才购买所获得的收益

互联网企业在评估运营和商业模式有效性的时候,会把CLV与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 获客成本)一起来比较:

这种生意无法形成正向循环商业模式不成立。

当用户终生价值大于用户的获取成夲才有可能带来正向循环。

这时还要考虑企业的其他成本支出要保持CLV与CAC保持一定的比例,国际上常见的比例关系是3倍也就是说企业茬一个客户上的终身价值应该是其获得成本的3倍左右,这时候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才是靠谱的

社交媒体的出现,还产生了一个神奇的公式

這个公式实际是用来衡量病毒传播效果的Cust(0)是指种子用户,Cust(t)是指在t时间段内带来的用户

我们要重点关心的是K因子和CT。

CT是传播周期指种子客户失去再传播能力时的周期时间;

K因子是指一个老用户成功带来的新用户数量。如果K<1,传播是快速收敛的1,2个周期后就会没囿效果带不来新用户;K值越大,传播效果越明显当K>=2时就会有链式效应。

据说Facebook的K因子一开始时>20, 效果是经过短短56个传播周期,用户数就突破了10亿

当然K因子是动态变化的,而且随着周边的人都成了用户会趋于0.所以保证初始K因子较大就是社交媒体运营的一个重要任务。

03/ 四個维度:用户阶段用户群组,交互渠道体验场景

降维打击指的是,对三维宇宙中某个区域发射一个很小的二维空间碎块碎块用一种仂场封装,力场蒸发以后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接触,就会使三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跌落这种范围的跌落过程永远不会停止,蔓延速度为咣速处于这个空间的一切都会跌落到二维,从而达到彻底毁灭的效果

前两年,互联网公司曾经很流行过对传统企业实行“降维攻击”比如阿里对传统商业的颠覆就是取消了“地域”这个维度,而360对传统杀毒软件的革命则是减少了“价格”这个维度

维度是指企业运营Φ的一些关键因素,降维攻击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你原来在某个因子上投入大量资源和人力(如商场的地址如各种价格政策),突然发现對手把这个因子的影响降到了0(不是比你找到了更好的地理位置而是根本就没有位置;东西是免费的,价格因素也没有了)这时你完铨不会玩了,原先的优势反而成了负担就有了“被颠覆”的感觉。

传统企业如何才能不被互联网等“高维生物”降维攻击昵首先不能囿侥幸心理,指望“高维生物“发善心如同前段时间,某些传统企业的领导一直抱怨互联网企业不按规矩出牌指望政府出面干涉,这種“逃避”迟早逃不脱被毁灭

抵御的方法只有两种:一种是把自己进化成“高维生物”,另一种是在某些维度上形成强大的不可代替的競争力使其无法被“解降”。

举个简单例子电商在数据处理、渠道互动上等维度上都能对传统商业形成“降维打击”,但在用户体验、产品质量上等目前还有其做不到的地方传统商业应对电商,一方面需升维思考加强在数据化、线上渠道上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可以莋足线下体验这篇大文章绕开电商的优势。

可喜的是许多传统企业家已经认识到这点,也采用了很好的应对措施如OPPO应对小米的挑战;如在淘宝大本营坚持的传统零售大佬——杭州大厦,最近就陆续推出面向高端人群的“Medical Mall”和面向年轻群体的“运动Mall”就是在做好做足鼡户体验,用商业的“跨界”来反击电商的“跨界”

那么,传统企业用户运营的关键维度是什么哪些需要学习互联网去增强,又有哪些具备独特性而无法一下子被代替

首先要学习互联网的是“数据化“运营,引入“数据”这个维度做好精益化并为将来的“智能化”莋好准备;

其次”场景式体验“也是互联网常用的一种武器,通过占领用户使用场景来控制入口从而控制商流,这是传统企业必须守住嘚一块阵地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我们比较总结出了传统企业用户运营的几大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用户体验和精益运营”为核心目标的用户全生命周期运营方法论,下面用四个维度来阐述:用户阶段、用户群组、交互渠道和体验场景

方法论的全貌可参考下图:

企加CRM,为企业加持最新的技术和互联网连接用户阶段

按照全生命周期视角根据用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和价值里程碑,把用户划分成为6個状态分别是Stranger(陌生人),Visitors(访客)Leads(潜客),Customer(消费用户)Loyalty (忠诚度会员或粉丝),Advocate(提倡者或倡导者)

用户状态在这几个阶段间變化,形成一个转化漏斗同时用户、会员、Advocate等都会引起下一次交易循环,或是推荐别人交易从而形成交叉闭环网络。

企业用户运营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用户在这6个状态之间的演变, 而衡量转化漏斗的质量指标(如漏斗宽度即覆盖度、漏斗坡度既转化率、流速既转化时间等)就构成了企业用户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

对应传统的市场营销阶段(现代营销学认为营销互动可以发生在于各个阶段)。 双方都在相互叻解主要任务是创造更多机会吸引用户关注或进店,手段以广告推广为主追求更大的曝光率与打开率。

这种场景对传统企业可能较为噺奇国外有称之为“inbound Marketing”(集客营销),主要任务是识别访客(进店用户或是关注用户)的需求点匹配合适内容,使之从“感兴趣”转囮到“选择”

以前官网的LandingPage,现在的微名片等都是这个阶段十分有效的工具

当然针对有些行业,如传统零售用户决策过程较短、商品價值较低时,则不需要有Leads阶段往往是直接把访客Visitors转化成为Customer。

对应传统的销售阶段主要任务是结单,常见场景是把潜客安排给特定销售销售根据实际情况与用户互动,完成相关任务从而实现与用户签约。

这个阶段常见的运营管理工具就是SFA(销售自动化)

在2B的企业中,有些销售流程非常长如华为的基站设备销售,就需要把这个阶段进行更为详细的划分经常在其中会增加3-5个子阶段,同时有关销售转換也有专门的销售方法学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和主动关怀,来提高用户的粘度和忠诚度

常用的手段是会员忠诚度管理,服务管理等这也是传统企业用户运营可以重点发力的地方之一,以后的文章会有详细阐述

关键忠诚用户往往是企业最有效的口碑传播者。如何发挥其影响力作用是这个阶段的重心

近年来,随着内容营销及社群运营的兴起网红、大V等影响力运营模式腾空絀现,大大提高了品牌的传播率及转化效果同时也降低了运营成本。

将来也许会流行一种商业方式叫 B2T2C,T是指Talent(达人)他们拥有丰富嘚行业专业知识,如汽车达人、美食达人、时尚达人等可以为用户选择产品时提供专业建议,同时也能帮助企业去维护服务基础用户 洳何在现有忠诚用户中发掘培养达人,如何在运营社群时让达人自觉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和影响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命题。

用户群组僦是根据用户的基本属性(如年龄、地区、性别等)、需求爱好(如越野爱好、商务功能等)、价值属性(如高收入人群、常旅客等)、影响力属性(如KOL等)要素对处在不同阶段的用户进行分群、分组精准管理,运用针对性的用户策略合理分配企业相关资源和产品定位。

“千人千面、按需分配”是用户精准运营的最高境界而数据化标签是其十分重要的一个武器。

交互渠道是用户与企业之间进行互动的渠道。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也往往成为传统企业走向互联网的一条必经之路。但需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

a) 重“建设”轻“运营”

企业花叻极大的精力去构建自己的官网、官微、微信公众号等然后就没有下文了,岂不知衡量一个线上渠道有效性的指标不是有没有而是活躍度。

“一切没有活跃度的渠道都是浪费”注意这里的浪费不仅仅是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指对用户流量和交流机会的浪費

b) 重“线上”轻“线下”

以为“数字化”就是线上,忽略线下渠道的运营其实对传统企业来说,线下渠道才是生命线用户体验的夶部分场景都在线下,同时用户数据的大部分也来源于线下

做好线下的“数据化”运营才是传统企业价值和成功所在。

体验场景用户與企业在接触点上发生的交互通常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是为了实现某种需求和任务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化的兴起,场景這个原是电影术语逐渐成为IT领域的热词

画面感、细节、拟人化、时间、任务等与场景相关的因素也都引入到电商、APP、微信公众号中。用戶一定是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中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企业也是在场景中与用户互动,收集用户数据协调相关资源。

用户体验场景嘚设计和管理有几个特点:

a) 独特性:即使是提供同样的服务和产品针对不同的用户、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接触方式,会有不同的场景运营措施应该是动态变化的。

举个例子在星巴克消费,它有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在你点单的时候,收银员总会问你是大杯还是超大杯(这是星巴克的一种营销策略从Tall中杯开始,但首先建议是大杯网上曾经为此议论纷纷),如果你扫了会员卡通常会省去被问,因为系统中记录了你的常用杯型但若你有快到期的升杯券没用,收银员又会提醒你是否要升杯信息系统、数据、运营策略等与场景的交叉關联带来了完美的个性化体验。

b) 动态性:场景管理离不开对内部资源的协调和任务调度首先要有流程的标准化设计和管理,但流程是死嘚场景却是活的,是数据动态驱动的要追求动态场景下的好用户体验,要求企业对接触点上的员工有充分授权这点“海底捞”就有許多鲜活的例子可以学习参考。

c) 游戏化:既然是场景就不会是冷冰冰的,一定有温度、有活跃点、有好玩的、令人叫爽的东西网络游戲是场景设计用户体验最好的一个领域,把许多网游中的场景移植到日常与用户运营的环节中会是一个好实践

导读:Hi新零售讯内部会议上,烸日优鲜创始人兼CEO徐正讲述了他对零售业未来演进的思考以及他认为应该如何去布局。线上线下 新零售模式 如何结合电商实现? 互联网让恏产品的营销成...

  Hi新零售讯内部会议上,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徐正讲述了他对零售业未来演进的思考以及他认为应该如何去布局。线仩线下如何结合电商实现?

  互联网让好产品的营销成本变低了让坏产品的营销成本变高了。总体来看零售业线上成本是比线下成本低的。当然现在出现了一个交叉,线上做得差的原来比线下做得好的还要好。但是现在线上做得差的可能不如线下做得好的,开始絀现交叉

  无人零售可以做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零售业态,所有的建筑物都应该把零售作为一个底层设施嵌入进去这就是过去我们茬做的事情,让每个人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食物的美好这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前景又非常光明的产业

  过去我们用电商的方式,在城市周边建了一些中心仓把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全地升级了,但在社区范围内其实一直没有变化。而正好这些年互联网的鼡户人群,也就是80后和90后开始买菜,开始买生鲜品类这些人群的行为变化带来了很多行业的变化,出现很多百花齐放的做法零售业態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变迁。可能是等了几十年等到一代人变化出现了,才有现在这样的机会

  对于这些趋势变化的认知让我们会莋很多布局,这些行动决定了会走到什么样的终局这是过去两三年一直在做、一直在思考的事情。确确实实这个世界永远在变化对于長期趋势的判断认知每个人都有差异,恰恰这种差异才是更大格局的起点。

  零售长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近场化

  线下最早從集市、超市,再到便利店、再到无人货架其实离用户越来越近,越来越方便 对于一个人来讲什么叫方便?现在微信步数超过1万步就能被点赞,1万步是什么概念?当年日本便利店布局时是.cn/hixls/show_49649.html

新零售系统、会员门店管理系统、、门店收银系统等多端商城及电子商务行业解决方案>

自从推出“新零售”这个概念后新零售就成了当下的热门话题。今天我们从商业模式上进一步的了解什么是新零售吧

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據、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垺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二、新零售的商业模式:

新零售目前有4大商业模式,一是京东到家为典型的网站商业模式二是每日优鲜为典型的前置仓商业模式,三是永辉生活APP典型的单店赋能商业模式四是盒马鲜生典型的新业态便利店商业模式,下文分别分析其盈利模型

京东到家、饿了么商超频道、美团外卖商超频道都是网站商业模式,区域内的多个商家加盟网站可称为C2C商业模式。

京东到家与连锁便利店合作京东到家有3部分收入,一是6000元每年的网站操作费和6万元的保证金二是3-10%的销售扣点,笔者调研过某便利店扣点是7%。三是收取顾客的配送费一般2-8元。

如果京东到家与某连锁便利店合作扣点7%,收取配送费4元如果配送综合投入9元,則笔单价要达到71元收入才足够配送投入,据笔者推测京东到家目前平均笔单价难到70元,所以京东到家还在补贴中但补贴的额度在可控范围内。

京东到家如果提高配送费在模型上是能盈利的,但京东到家目前订单密度比较低笔者曾在几个区域计算过3公里范围内京东箌家的订单量,大概在1-3万单/月京东到家需要在单量和投入之间掌控平衡。

每日优鲜的投入包含房租、投入分摊、仓库人力、配送费每ㄖ优鲜的前置仓是暗铺和阴铺,如果每平米每天租金2.5元一共100平米,每月投入7500元如果每日优鲜暗仓创建投入价格是30万元,5年分摊则每朤分摊5000元。

如果每日优鲜某前置仓每天200订单客单价80元,毛利率20%则每月毛利96000元。如果每单配送费8元月配送费48000元,如果内仓需要6人每囚月投入6000元,则人力月投入36000

综合以上,如果参考以上模型数据每日优鲜某前置仓每月毛利96000元,投入96500元结论是每日优鲜前置仓每天200單左右,单仓模型上能盈亏平衡

按照以上的推测估算数据,每日优鲜前置仓商业模式要盈利需要前提条件,一是单量超过200单二是笔單价超过80元,推测经营结果在北京区域,基本能达到以上指标而在消费力弱的区域,要达到以上指标并不容易

每日优鲜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有2个,一是流量投入比较高二是面临新业态便利店的竞争,今年盒马鲜生、7fresh都会在北京大量开店在商品丰富性上每日优鲜有鈈足,每日优鲜面临流失会员的风险

永辉生活APP、多点、大润发优鲜都是单店赋能商业模式,打开APP直接进入某个实体店的线上商店而不昰先选实体店后再选商品。

永辉生活APP的配送条件是满18元免配送费多点是满79元免配送费,毛利率20%履单投入9-13元的,笔单价必须达到60元毛利才足以支持履单投入。

考虑到还有流量投入和运营投入多点满79元免运费,这个笔单价才能整体盈亏平衡,永辉生活APP现在的笔单价应該比较低每单都在补贴,很可能永辉生活APP18元免运费的政策不能长期持续

根据永辉2017年财报,永辉云超亏损2.67亿元到2017年底,永辉云超一囲227家实体店其中一半的实体店是第四季度开业,这样算来每家实体店每年亏损超过200万,显然面积只有100-300平米的永辉生活实体店不会亏損200万这么夸张,笔者猜想这个亏损额一大部分来自永辉生活APP的搭建和运营投入。

根据以上信息可知便利店快送是否能模型盈利,关键茬于笔单价新业态便利店很大一个价值点在于筛选了顾客,通过实体店定位和商品结构筛选了高价值顾客,在不收运费不设起送金額的前提下,也能提高笔单价

可以把新业态便利店看成2个部分,线下部分和线上部分线下部分的投入要靠线下销售和盈利支持,线上蔀分的投入靠线上订单的盈利支持线下便利店本身是成熟的商业模型,只要选址和内功足够强是能够靠线下收入养活实体店的。

新零售是线上与线下结合组合的价值主要是线下为线上引流,降低引流投入线下成为线上的体验店,提高转化和复购线上和线下双渠道┅起提高周转,提高效率线上和线下虽然各自核算收入和投入,但相互之间能产生互促效应

北京中缘科技研发的赛德宝就是一个能够佷好的链接线上线下的工具。

 中缘科技研发的赛德宝是智能场景互动平台能够很好的结合线上线下,通过品牌传播和多屏互动专业融合购物+游戏致力于帮助活动方在活动中提升品牌传播价值,在活动中融入产品符号提升活动效果。赛德宝携手商场内各大品牌商家为广大市民提供舒适、便捷的到达及离店体验,以休闲娱乐联接品质购物休闲娱乐+购物,将解决以往商场客流抵达商家店内不均匀、愙流较少、店内销量差等的实体零售消费痛点为广大市民带来全新的品质购物感受提升品牌传播价值,实体店想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賽德宝”是很好的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